你也在编造自己的生活吗?

【一起读书06】:青山七惠《温柔的叹息》

//“我的每一天,就是这几行字的复制、粘贴、复制、粘贴,如此延续下去的。”

写在前面

很喜欢“青山七惠”这个名字,第一眼就心动的那种。

若硬要说理由,可能是天生冷调的数字“七”和自带暖感的“惠”字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青山”二字又总使我想起那句“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问内里,意境已然到了。

这期要和大家聊一聊青山七惠的《温柔的叹息》。

第一次读青山七惠的作品总觉得有一种被窥探的感觉,内心被撕开了一道肉眼本不可见的口子。

你我都想极力掩人耳目,可青山七惠偏偏要递过来一台显微镜。于是我们从被窥探者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窥探者。

沿着那条裂缝,层层潜入,窥探别人的同时,也窥探着自己。

小说的故事框架其实很简单。

我(江藤圆)在坐电车上班时偶遇了四年未见的弟弟(风太)。

而弟弟随后提出说想到我家借住几日。拗不过弟弟的我最终同意了弟弟的请求。

住在我家时,每晚弟弟在睡觉前都会以观察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我向他口述的一天的生活轨迹。

几日后,偷偷翻看那本生活观察日记的我却发现自己的生活是如此平平无奇。

为了在弟弟面前不失面子,我开始编造起自己的生活……

故事是围绕着弟弟借住在我家之后一系列生活场景展开,抽离了这些日常琐碎之后好像也没什么其他特别的情节。

但一旦你跟着往后读,就会不断地陷入人物构建的关卡之中。

为什么说“关卡”?

小说中的矛盾感不像是影视剧中的冲突,总有先后顺序,从而给观看者带来刺激和波澜。

青山七惠小说中的矛盾是层层嵌套的,你甚至会有点担心哪个矛盾会影响到哪个矛盾,你也可能有幸偶然解开了一个矛盾,于是成功拿到了破解另一个矛盾的重要道具。

到小说最后才能拿着所有道具作为通关的证据,这时你才真正走进主角的内心,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窥探者。

说的有点像玄学。

下面将从小说中的矛盾为突破口,层层解析。

那,和我一起通关吧!

01 打电话

故事中的女主圆在高中时便搬出家自己一个人生活。而弟弟从小就不喜欢呆在家里,还经常玩失踪。

两人与家里的唯一联系方式就是“打电话”。

可以说,电话不仅是一家人相互联系的工具,更是亲情维系的纽带。

而亲情也正是小说里展现的第一层矛盾。

在遇到弟弟不久,圆就开始回忆小时候与弟弟在家的种种不愉快。

弟弟天生能说会道,又总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所以他一直是家里的开心果,在外又能到处讨得别人欢喜。

而不善言辞的自己只能在弟弟的阴影下战战兢兢。

圆与弟弟之间似乎天生就有了隔阂,这隔阂让圆觉得可遇不可求,于是她便放任让这堵墙越筑越高,越砌越厚。

对圆来说,弟弟渐渐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只不过偶尔会想起有他这么个人来。

比如到了盂兰盆节的时候,就像怀念故人那样,念叨念叨他:“记得那时候,风太呀……”

或者是过年时,面对着满桌的美味佳肴,会说起“风太最喜欢吃黑豆了”,等等。

对弟弟,圆会想起,但也仅此而已;当然有爱,但更多的是嫉妒与自卑。

因为嫉妒,所以在妈妈来电话说风太又联系不上的时候,她甚至要脱口而出:“那不是挺好吗”。

因为自卑,所以在与弟弟相见后,故意装作对弟弟的生活漠不关心来撑住自己仅有的自尊心。

这嫉妒使圆生出了对家人的疏离感,她并不对父母的爱抱有期望,或者说,不敢。

弟弟在自己家住下后,圆让弟弟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

但等弟弟真正和父母通电话的时候,圆却默默地走开了。

在圆心里,弟弟和父母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其乐融融,自己又何必掺和,不合适也不愿意。

听见弟弟在隔壁屋里开心笑着的时候,她想,“妈妈一定很高兴吧。不在身边的儿子,可能比在身边的女儿更可爱些吧。”

她从小对于感情的索取就是充满自卑感的,所以等到工作时,这种由亲情带来的不安全感又蔓延到友情、爱情甚至扩散到圆的一切人际关系网中。

圆会刻意回避与他人过多交流,自打进公司以来,不管是受到什么样的邀约,她几乎都会拒绝。

她难以信任一个人,也害怕别人不信任她。

每每辞掉约会、聚餐独自一人回到家,她总在感受到泡澡水缓缓漫过身体时才终于如释重负,仿佛只有这一刻是完完整整属于她的。

一开始她愿意承受这份孤独的自我,为了自保;后来她习惯了这份完全的孤独,因为她享受。

可以说第一层亲情的矛盾是一直裹挟着圆这个人物的,到小说最后当这层矛盾的枷锁彻底打开之后,圆这个角色才算彻底成为了她自己。

但你也可以感受到,这层矛盾和圆自身其实是一种互相寄生的关系,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如果,没有在电车上遇到弟弟。

02 日记本

突然闯进圆生活的弟弟给第一层矛盾加了外力,平衡被打破了。

首先是弟弟每天给圆记录的观察日记。

某天早晨圆好奇地翻开了弟弟写日记的本子,本子的封皮上用粗记号笔竖着写着“江藤圆”。

晚上复述给弟弟的生活轨迹被不加润色地记录下来,简短、无趣。

“这几行草草的文字就是我的一天。前半部分还是我瞎编的,只有剩下的那部分是我的一天。我的每一天,就是这几行字的复制、粘贴、复制、粘贴,如此延续下去的。”

圆在弟弟开始记录的前几天一直是反对的状态,她心里拉着的那道防线正在负隅顽抗。

可在弟弟每天问她时她还是忍不住一边编造着一边期待着自己的生活有些变化。

- “这东西,你打算每天都记?”

- “你不愿意?”

- “那还用说。”

- “圆,高中时代不都写过日记吗?我现在是代替你在写日记啊。有人愿意替你写,多运气啊。”

- “没觉得。”

圆嘴上说着不愿意,但心里却想起上高中的时候,看着日记的页数一天天增多,仿佛继续写下去就会自动变成一个故事似的。

那时每次回头翻看日记都会让圆心情激动,往后的日子总是充满期待的。

而现在,当弟弟每晚提问到“你觉得明天的生活会怎么样?”,圆只会敷衍地说一句“没希望。”

在圆想起高中日记本纸张气味的那一刻起,第二层矛盾就产生了。

对之前生活的怀念、对当前生活的失望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使圆对自己孤独琐碎的日常形成了抗力。

但很快圆就感受到,植根在自己内里的恐惧让她在接近别人时举步维艰。

她有些不知所措,一面安慰自己,一面寻找捷径——于是她开始伪造自己的生活。

圆时常假装不经意和弟弟提起自己周末有联谊会的事情,下班后故意加班或是在外溜达几小时再回家,在睡觉前回答弟弟问题时再加入一些幻想或听到的传闻……

那本日记就这样被虚构下去,日记里圆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与谈资。

直到有次圆又说有联谊会,却在回家的电车上碰到了弟弟。

圆含糊其辞与弟弟交谈了几句,弟弟是出门见他的朋友绿君。

下车后,弟弟把圆介绍给绿认识。绿和圆有着极其相似的性格,但绿的孤僻似乎比圆更甚。

“可能他生相如此吧。我也属于那种一不说话就容易被人误会是不高兴的人,于是乎不禁对他产生了亲近感。”

绿君的出现让圆第一次对别人的生活产生了想要了解的欲望——“他吃饭的时候是什么样呢?他喜欢喝咖啡吗?那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还是装出来的?”

弟弟鼓励她尝试着主动约绿君吃饭、和绿君交流……她也开始放下戒备心,向弟弟求助。

圆此时才想起弟弟只是暂时借住在这里,而不知不觉已经和弟弟一起生活了这么多日子了。

如果不是弟弟的到来,自己根本不会见到绿君,也不会有那本日记。

仿佛此刻的一切生活都是暂时性的。

可是,非暂时性的生活又存在于哪里呢?圆这么问自己。

“在风太来之前和走之后,我的生活就是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这话我实在说不出来。也许,我只是想把那些生活片段看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的演习吧。”

到这里,第一层与第二层矛盾的对抗已经在圆心中到达了顶峰。

这种暂时性生活带来的紧迫感给了圆放手一搏的勇气。

她开始频繁地找绿君约会,抓住一切机会与绿接触,想方设法了解有关他的一切。

每次和绿君见面后,圆都要独自好好回味一遍,仔细整理好细节,晚上再让弟弟写进日记本。

“尽管只是短短几句,却是迄今为止的记录中最灿烂的一页。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是多么有分量的事实啊。”

同样的,这种短暂抓住真实的喜悦让圆的勇气也扩展到工作圈里,她试着邀请同事一起共进午餐,也开始接受一些聚会的邀请。

与绿君真实进展着的事让圆在黑暗里看见了一束光,或者说,是有了底线和屏障。

她给自己制造了一场赌局,而绿就是她的筹码。

至少,至少和某一个人建立了稳定的关系,那其他人即使会离开也没有关系。

这样想着的圆感觉一切都变容易了。

但这样的阶段并没有持续多久,绿君和圆的关系在到达一定阶段后,开始停滞不前。

将自己赌在绿君身上的圆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绿向圆坦言,他实在无法和别人建立起某种关联,偶尔会努力一把,但还是无济于事。

圆被绿君的坦白推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里,她一面回忆着与绿君一起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一边又在心里质疑这这些事情的真实性。

于是,作者又在第二层矛盾里嵌入了第三层矛盾。

03 护栏网

文中第一次提到护栏网是在介绍圆工作里社交状况的时候。

圆每天中午都会避开公司同事一个人到楼顶吃午饭。

楼顶被护栏网围起来,透过护栏网可以看到对面建筑工地里的工人,一群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小人不停地移动。

对于圆来说,工地、工人都是外部的世界,而护栏网里是她安全的领地。

护栏网是现实中的保护设施,也是圆内心的那道防线,护栏网里,才是她真正的自我。

“护栏网的高度跟我的身高差不多,很容易就能翻过去。翻过去后,再向前迈二三步也是很容易的。跟一个不怎么了解的男子过一夜,去参加一时冲动报了名、现在又不想去的忘年会,和同事愉快地共进午餐,相比之下,哪个更容易些呢?”

与绿君的关系结束后,她陷入了自我怀疑,她无法原谅当初没有守住内心的自我,但她又已经不是那个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的圆了。

她无法理解弟弟当初鼓励自己多迈出几步的行为,她生气不想见任何人。

于是弟弟真的消失了。

弟弟离开的那几天,圆发现弟弟的背包里还有好多本写着不同人名字的观察日记。

无论在哪本里,都找不到一句弟弟自己的看法,或者自己和那个人的关系的描述。

冷冰冰的写法下,仿佛弟弟对于上面写着的那些人的幸与不幸几乎不抱什么兴趣。

“合上本子后,此刻不可思议地浮现在我眼前的,与其说是记录那些素昧平生的人们的生活的软弱无力的字迹,不如说是连接字与字之间空白部分。风太这个人的形状,仿佛被挤压在那些文字的空隙间。”

圆内心弟弟的形象在看到一本本观察日记时被重塑了,弟弟好像不再是那个走到哪里都能轻松博人眼球的开心果,更像是一个想借着日记在逼仄的人生中与别人产生微弱关联的小透明。

第二天圆告知父母弟弟又离开了的消息时,母亲宽慰她说弟弟每换一个去处一定会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因为担心父母出了什么事联系不上他。

原来看上去一直胆大不羁的弟弟也很胆小。

圆对弟弟的隔阂彻底消除了——弟弟和自己从来都是一样的人吧。

弟弟隔了几天回到圆的家里,某天圆在公司楼顶吃午餐时,弟弟来看她。

在楼顶护栏网内的聊天真正使两人走进了彼此的内心。

风太没再去过圆的家里。

- “妈妈,风太又不见了。”

- “哎呀,他现在在咱家哪。”

……

- “爸爸呢?”

- “爷俩一起看电视呢。叫他吗?”

- “不用了。真是阖家团圆哪。”

- “是啊。阿圆要在就好了。周末能回来吗?风太一回家,就像老祖宗回来似的。”

电话线那头的亲情就像从没有变过,圆在内心与自己和解了。

“我在车站、在房间、在街上寻找着某个声音。正如风太在笔记本上写的那些文字一样,那声音期待着把我的生活讲给它听。

一个女人,走着夜路,右手拎着手提包和一只塑料袋,左手拿着一把折叠伞。离开公司的时候下雨了。塑料袋里装着的瓶装饮料和花茎甘蓝有点分量,勒得手心疼。不过,当下她想要独自感受这份沉重。”

这是小说最后的一段描写,我总联想起王菲的一首歌《执迷不悔》。

可能未来的生活对圆来说依然很难,但她已有足够的勇气去担起生活的重量。

她拥有了选择自己如何过下去的权利,只管任性沉醉,执迷不悔。

青山七惠的作品总是可以在一触碰就牢牢地抓住你骨子里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你甚至会觉得这本小说就是为你而写,这本小说的每一处都与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巧妙地要把你与作品捆绑在一起。

但当你快要说服自己和小说融为一体时,作者又无情将你推开。

你会发现,小说讲的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可以是任何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而故事,是发生在日本,又或许是中国,英国好像也没关系,因为发生在哪里根本不重要。

整个小说的故事读下来就像是某个偶然的一天遇到了一个人、碰到了一件事,而后你触到了一些感情、明白了一个道理。

但这个人、这件事终究与你无关,除了送别时一声温柔的叹息,淡淡的不剩其他。

最后

写这篇文章时想起一个好朋友前些日子对我说他突然感觉生活挺繁琐的。

记得我们那天讨论了很久也没得出什么结论。

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似乎可以把生活拆分成无数个小问题——“今天吃了些什么?”、“最近过得还好吗?”、“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你会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没有准确答案,可以不断地变换花样。

“有答案的问题,往往都不是问题。但并非每一个问题,都能有答案。”

可能生活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电影桥段吧,当时间推着我们不断见识了更辽阔的世界和风景之后,一切问题似乎也会变得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没有办法回答了。

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的生活也会每天被人记录下来,只要拿出每个人的日记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与别人生活的差距。

那么,当你看到自己生活毫无生气的时候,你也会编造生活吗?

先别着急否定。

想想我们通常会在什么时候发朋友圈,遇到了好事?制作了美食?看到了厉害的观点?

这些事情确实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把朋友圈拼接起来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吗?我想未必。

我们没展示出来的是屏幕后琐碎的日常和恼怨的脾气。

小说里提到了一个词“暂时性生活”,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才感受到它的意义。

“也许,我只是想把那些生活片段看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的演习吧。”

生活中的琐碎是必然,但我愿意把它们看做是暂时性存在的事物,克服种种琐碎只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生活,能发朋友圈的那种。

关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不着急回答。

“或许选择很难,那不如先试着判断。回答往往不易,却可以先学会思考。”

送给我的朋友,也送给你们。

//end

WeChat: April有盏茶 欢迎来逛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458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54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171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62评论 0 2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4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61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0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09评论 0 20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79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0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85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09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2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04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08评论 2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