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请你走向内心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jpg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除了是个诗人,还是一个书简家。他一生中写过无数美好、精彩的信件。

《给青年诗人的信》一书中囊括的十封信,是里尔克在他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在信中,他谈论诗和艺术,爱和寂寞,生活和职业——这些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为之苦恼的问题。直至百年后的今天,亦复如是。

所以,里尔克关于这些问题的看法,依然值得我们参考。

一支笔写诗,一支笔写信

里尔克是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也是诗作被阅读得最多的诗人,他与叶芝、艾略特一道,被称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他的诗作,上承浪漫派的传统,下开现代派之先河,无论在语言还是思想层面,都达到了德语诗歌的最高成就,创造了现代诗歌艺术的巅峰。其作品《祈祷书》《新诗集》《杜伊诺哀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等,译介到中国后,影响了从冯至到北岛的整整几代中国诗人。

里尔克出生于布拉格,二十岁即离开家乡,开启一生的游历与流浪。20世纪初,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巴黎与里尔克结识,并与之交往甚深。茨威格曾这样描写里尔克:“要找到里尔克是很困难的。他没有住宅,没有能找到他的地址,没有家,没有固定的寓所,没有办公室。他总是在世界上漫游。没有人能事先知道他会到哪里去——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对他那颗极其敏锐和多愁善感的心来说,任何死板的决定、计划和预告,都会使他觉得是一种压力。”

敏感,忧郁,柔弱,安静,是里尔克气质的关键词。“曾经我柔弱得像早熟的麦子”(《耶利米》),里尔克也曾在诗中如此自况。他不断地旅行,不断地告别,在一生的行旅中,在“一些幽静、寂寞和不太生疏的时刻”,在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之时,他写下许许多多至诚的书简。

里尔克的通信对象,除了他最亲密的朋友,还有无数向他倾诉痛苦与茫然的青年们——失业的工人、试笔的作家、监狱里的革命者等等。他甚至说,一个诗人手中必须有两支笔,一支写诗,一支写信,二者不能混用。

《给青年诗人的信》一书,主要由十封里尔克在1903年至1908年间,自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典等处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奥地利青年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卜斯的信组成,而这不过是他无数书简中的极小一部分。

“他一生写过无数比这十封更亲切、更美的信。但是这十封信却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译者冯至先生在初版译者序中如是写道。关于卡卜斯,世人知道得很少,仅知他生于1883年,是作家,曾任奥地利军官。1902年,未满20岁的卡卜斯在维也纳新城陆军学校读书,喜欢读诗、写诗的他,对于自己即将迈向的职业生涯困惑不已,自觉“这职业与我的意趣相违”,所以很希望获得建议与指导。

一天,他坐在深秋的栗子树下读里尔克的诗集,一位博学而慈祥的教授、牧师荷拉捷克向他走来,教授看着印在封面上的作者名字,望着远方凝神半晌,然后告诉卡卜斯,跟他一样,里尔克也曾经是一名陆军学校学生。里尔克的父母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军官,所以十五年前曾把他送到距维也纳不远的一所陆军初级学校读书,当时,荷拉捷克在那所学校当牧师。在荷拉捷克的记忆中,里尔克“是一个平静、严肃、天资很高的少年,喜欢寂寞”。后因身体原因,里尔克离开了陆军学校。关于里尔克此后的人生发展,荷拉捷克就不知道了。

相似的生活经历与共同的兴趣爱好,让卡卜斯对里尔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近与信赖感,他立即给素昧平生的里尔克写了一封十分坦白的信,并将自己的诗作附于其中。就这样,他与里尔克开始了长达六七年的通信,直到1908年才渐渐稀疏。而彼时的卡卜斯,也不复昔日不知所措的彷徨青年,他已生活在“诗人的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所为他防护的境地里了。

或许,我们都是“青年诗人”

青年卡卜斯认为,里尔克写给他的这十封信,不仅对于理解里尔克所生活所创造的世界十分重要,对于“今天和明天许多成长者和完成者也是重要的”。在这里,笔者无意于通过这十封短小精悍的信件窥探里尔克作为一名伟大诗人的创作生涯与诗歌艺术,仅想就其给予青年人的精神指导,其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在艰难的成长途中经历并克服的寂寞和彷徨,谈谈这本百余年前的小册子对于当下青年人的价值。

本书译者、著名诗人冯至在1931年的春天第一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种满足,一种兴奋”。于是,他禁不住读完一封,就翻译一封,以寄给不通德文的远方朋友。冯至先生坦言,里尔克许多关于诗和生活的言论“像是对症下药,给我以极大的帮助”。

冯至出生于1905年,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7年,他的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便已出版,是20世纪中国极为知名的年轻诗人。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褒扬其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底至1935年6月,冯至赴德国留学,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后来创作的诗集《十四行集》,深受里尔克的影响。里尔克写给素未谋面的青年诗人卡卜斯的十封信,内容涉及其对创作、艺术、爱、寂寞、怀疑、职业等人生诸多问题的看法和解答。在语言风格方面,则比诗更像诗。或许,这部译作亦是青年诗人冯至对自己欣赏的诗人的一种独特的解读与致敬。

笔者第一次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是在七八年前。和“青年诗人”一样,笔者一方面对文学有着极大的热忱,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抱持极大的怀疑。站在职业选择的路口,能读到这一本书,真可谓恰逢其时。

和其他职业不同,创作者似乎总是更容易自我否定,况且过分重视外界的评判标准和他人的意见,而这也是青年人的通病。卡卜斯曾多次问询别人对自己诗作的意见,并把自己的作品寄给杂志社。若是杂志社退回了他的作品,他就不安。在写给里尔克的信中,他附上了自己的诗作,问里尔克自己的诗“好不好”。里尔克对青年诗人的谆谆告诫深深地打动了笔者,在写给卡卜斯的第一封信中,里尔克即明确告知他,“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

在里尔克看来,青年诗人最大的缺陷并非作品的不成熟,而是他向外看、从外面等待回答的习惯。里尔克认为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像树木似的成熟,不能计算时间,就像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间到了,功夫够了,自然就有结果。所以,他奉劝青年诗人,“好好地忍耐,不要沮丧,你想,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我们所能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会比大地之于春天更为艰难。”里尔克用平易近人、温情脉脉的文字,为处于迷茫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足以慰藉心灵的处世方式。

时隔多年,笔者依然难忘在那歧路彷徨、对未来充满不安与恐惧的时刻,自此书获得的触动与力量,并对里尔克谈及的如何通过深沉的自省,让力量由内而发,进而平衡个人志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让自己的生命达到和谐之境,深深地折服。里尔克于百年之前写给另一个人的信,同样鼓舞着百余年后的我,助我坚定信念,重拾勇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何尝不是“青年诗人”?又或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段时光,如“青年诗人”般困惑迷茫,渴望获得高人指点迷津吧!

诗之道,犹如人生之道

青年冯至在读了里尔克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后,曾写下这样的感悟:“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一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

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孤独和寂寞,是青年人常有的莫名情绪,写下“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的诗人对这种感觉当然不会陌生。

在信中,里尔克多次谈及“寂寞”,“我们都是寂寞的。人能够自欺,好像并不寂寞,只不过如此而已”。但“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寂寞当然不是乐事,但唯有度过一段寂寞的、沉潜的时光,我们才能更了解生活的本质,并从旧生活中突围而出,抵达人生的新境界。如同春天的繁花,是严冬过后的新生。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你将会越来越信任艰难的事物和你在众人中间感到的寂寞。以外就是让生活自然进展。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里尔克写给卡卜斯的这段话,笔者也曾无数次对自己说。

职业与意趣相违,也是年轻人最常碰到的难题之一。对此,里尔克也用近乎朋友的口吻,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娓娓劝告军校毕业成为一名军官却对这职业毫无热情的卡卜斯,“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我们怎样生活,都能不知不觉地为它准备;每个真实的生活都比那些虚假的、以艺术为号召的职业跟艺术更为接近”,而凡是现在作为军官所感受到的任何不快与压迫之感,在任何其他的职业里也都会遇到,并丝毫不会有任何减轻。唯一的解决之道是,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之人。

书简的字里行间,处处可见里尔克对青年的关怀与理解,让人感动。所以,哪怕不是诗人,哪怕不曾立志要成为一名诗人,读者仍能从里尔克富于诗意的书简中,从他给卡卜斯的建议与回答中,汲取他精神的养料。因为万法相通,天地一心,诗之道,亦是人生之道。与其说里尔克是在指导卡卜斯成为一名更优秀的青年诗人,不如说是在教他审视人生,更好地与自己相处。因为人生的幸与不幸,并不取决于我们的遭遇,而在于我们看待它的方式。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给青年诗人的信》无疑属于这样的书,“我们只在那些书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笃,观察更为明确而单纯,对于生的信仰更为深沉,在生活里也更幸福博大”。我想,每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在读了这本书之后,都会充满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2,475评论 4 37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744评论 2 30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2,101评论 0 2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732评论 0 22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3,141评论 3 29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049评论 1 22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188评论 2 3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65评论 0 21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716评论 1 25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867评论 2 2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341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663评论 3 2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376评论 3 24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20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90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6,179评论 2 28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979评论 2 27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