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山园小梅》(林逋)

        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中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然而西湖的雪天是非常罕见的,大多数人都很难有幸看到西湖“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的绝美画卷。不过,多数冬末去西湖的人都能有幸去孤山赏梅,而这一雅趣,正是由隐居孤山二十余年的北宋名士林逋开创的。这一期关于西湖诗词的分享,我将通过林逋的代表作《山园小梅》,与大家一同走进西湖的梅花深处。

林逋《山园小梅》赏析

附:“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平起式七律·林逋《山园小梅》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黑点表示的,这个小黑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图片对照。

赏析文本

孤山赏梅

        在上一期分享中我通过西湖十景为大家介绍了西湖的四时之美,跟随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饱览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西湖春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至今没能亲见春日融融、莺声燕语的西湖胜景的遗憾,同时也更加深了我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在看到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那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的时候,我仔细盘点了一下:我已经亲身体验过晴湖和雨湖,月湖虽还没欣赏过,但以后再有机会去西湖之前密切关注一下天气预报,选一个接近月圆的日子去,貌似也不算太难,只是这雪湖,恐怕就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了。毕竟,西湖的雪天是非常罕见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在冬天看到断桥残雪的水墨画,就像我和妈妈虽然在冬日的西湖流连了一周,也只是遇到了几次空蒙的小雨而已。好在另一个同样美丽且特别有文人雅士情趣的西湖冬日胜景每年都会如期而至,让我不虚此行,那就是孤山赏梅。

        在我上一期分享里,已经说到了孤山这座位于西湖里湖与外湖之间的西湖中最大的岛。白居易选择从这里开始他的“钱塘湖春行”并不是偶然的,因为那令白居易最爱的“绿杨阴外”的白沙堤,正是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的湖上长堤。而且孤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的最佳之地,所以白居易欣赏西湖大好春景的诗开篇便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里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景色早在唐宋就已闻名遐迩,所以陆续修建了不少亭台楼阁,错落别致。南宋理宗皇帝和清帝康熙又都在此营建行宫、御花园,占了大半个孤山,让现在的孤山成了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

        在千年的岁月中,有许多名人都分外钟爱孤山的美景,所以现在孤山的名人遗迹非常多,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的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都是西湖游客必到的胜地。不过,对于爱好古典文人雅趣的人来说,最向往的恐怕还是孤山的梅花和放鹤亭。因为隐居在这里二十余年的宋朝大名士林逋,正是最早让这里成为文人高雅情趣和品性象征的人。正是因为有林逋“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一生不娶不仕,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留下“梅妻鹤子”的美名,并最终终老葬于孤山,才使得孤山成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之一。所以本期分享我就将通过林逋的代表作《山园小梅》,与大家一同走进西湖的梅花深处。

        梅花原产于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梅花是特别有中国文化意蕴的花卉,它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早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梅子的实用性上,到六朝时期梅花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曾出现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故事和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的佳话。不过唐以前咏梅诗数量不是很多,而且注重的主要是形似。到了唐代,诗人们开始以梅花寄托自己的情感,并出现了王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张渭“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李商隐“寒梅最可恨,长作去年花”以及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等名句。白居易在离开杭州后就有诗云:“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可见唐朝诗人赏梅已是常见雅趣,而孤山在那时即因梅花而富冷艳之趣。但从总体上说,唐代诗中的梅花与其它花卉一样,只是即景入诗成为诗人们情感的寄托,并未被赋予一种特殊的精神内涵,真正让梅花成为象征文人士大夫高洁人格特定意象的正是林逋。

        辛弃疾有词云:“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和靖即林逋。辛弃疾把林逋和梅花的关系与陶渊明与菊花的关系相提并论,道出了在文人雅士心目中林逋堪与陶渊明相媲美的高洁品行,也道出了林逋和梅花之间如陶渊明和菊花一样不可分割的关系。

        林逋字君复,钱塘人,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出生于北宋初年的太平之世,林家虽不富裕,却历来为书香门第,自祖辈起便是有名的“通儒学士”。得益于原生家庭的滋养,林逋从小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却“不为章句”。林逋十几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家境陷入贫困,但他“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虽然身处特别注重读书人的太平之世,又有满腹诗书,林逋却没有响应当朝皇帝宋真宗的号召去求取功名,过上令人羡慕的“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和“书中车马多如簇”的生活,成就一番事业的同时也光耀门楣,却自甘贫困,在二十出头时便背井离乡,开始在江淮地区漫游。

        “几许摇鞭兴,淮天晚景中。树林兼雨黑,草实着霜红。胆气谁怜侠,衣装自笑戎。寒威敢相掉,猎猎酒旗风。”林逋一路寻访古迹,一边交游唱和,游历四方近二十年。他的形迹和在这期间的所见所闻多数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想见这二十年游历生活对他人生道路产生的深远影响。“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他已经流露出了对归隐山林的向往。结束了游历之后,已经年过四十的林逋便结庐孤山,正式开始了在西湖畔的隐居生活。

        《周易·文言传》中说:“天地闭,贤人隐。”这里的“贤人”指有才能、有学问、有修养、有本领、能够做官而不愿做官的人,他们为保持独立人格并追求思想和人身的自由而远离尘世隐居,这样的人就被称为隐士。古代最早的隐士当数许由和巢父,“许由洗耳”、巢父“饮犊上流”,视天子之位如敝蹝,洁身自好,躬耕自食,终老山林,千百年来被文人士大夫视为“精神标杆”。而我们最熟悉的隐士则是陶渊明,他淡泊名利,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而林逋之所以能和陶渊明并称,正因为他和陶渊明在不慕荣利、任性自然的内在品格和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林逋虽然不像陶渊明那样在乡村躬耕陇亩,但他对于出仕做官是真正的无欲无求。林逋隐居后名动朝野,地方长官数次向朝廷保荐,连皇帝宋真宗都“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皇恩既如此浩荡,前来游说林逋出山入仕之人开始多了起来,但他全不为所动,坚持不出仕。他说:“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林逋不仅丝毫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连孔子都不能舍弃的身后之名他都不放在心上。林逋能诗善画,尤其擅长行书。他“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还好当时的有心人把他的诗作收集起来整理摘抄,又由他的侄孙整理成册,才得以流传后世,我们也才能读到他的诗。林逋这种高洁的品格受到了世人的广泛称许和崇敬。“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当时的文坛泰斗梅尧臣和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也都曾造访林逋的孤山草庐,并与他诗词唱和。范仲淹赠诗给林逋:“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风俗因君厚,文章到老醇。”诗中正是把林逋比喻成许由和巢父,称赞他的不慕荣利使得举世的风俗都因此变得醇厚了。

        但林逋又和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数隐士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的隐士大多追求远离人寰,都是躲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而林逋隐居的孤山虽然不像如今这般游客如云,但距离杭州城仅一箭之遥,可谓是“结庐在人境”。而且林逋的生活也不像古代隐士那样简朴清苦,他在西湖边上有一座不错的小庄园。这“五亩自开林下隐”的小园虽然不大,但“湖上山林画不如,霜天时候属园庐。梯斜晚树收红柿,筒直寒流得白鱼。石上琴尊苔野净,篱阴鸡犬竹丛疏。一关兼是和云掩,敢道门无卿相车。”湖光山色、疏篱松竹、鸡犬绕舍、鱼白柿红,远离尘俗,环境清幽。林逋似乎亲自在园子里种了点蔬菜“春阴入荷锄”,还曾采摘园蔬招待范仲淹“离尊聊为摘园蔬”,但林逋诗中从未写到耕地种稻。《西湖人物》中说他种梅三百六十余树,花既可观,亦可实售。《续资治通鉴长编》则记载朝廷曾多次“诏赐粟帛”,并要当地政府对他按时照拂。杭州的地方长官也常到他家看望,甚至捐出俸禄帮他重建新宅,所以林逋可谓是衣食无忧。更为特立独行的是,林逋不但不慕名利,连家庭生活也不追求,他种梅养鹤以自娱,终生未娶,这样的生活成就了他最著名的“梅妻鹤子”的佳话。

        林逋养鹤的故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中有记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他还为其中一只鹤取名“鸣皋”,有诗云:“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闲意到青云。”当他外出散步时,鹤就像孩子一样随之同行:“瘦鹤独随行药后”。林逋还养了一头鹿,取名“呦呦”。林逋也养有猫、犬,也许因猫、犬不如鹤、鹿之文雅,诗人没为它们取名,但曾亲自钓鱼饲猫。当他外出晚归时,那条犬就出门迎候“犬闻人语出柴扉”。这样的隐居生活可谓是相当悠闲惬意。张岱在《西湖梦寻》中也有这样的记述:“山麓多梅,为林和靖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常畜双鹤,豢之樊中。”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在孤山林逋隐居处广植梅树,并修建了放鹤亭的缘故。

        林逋隐居孤山,虽与繁华的杭州城近在咫尺,但他二十年不入城市,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但林逋另一处和其他很多隐士不同的是,他自己不入尘俗,却对世俗之事满怀包容之心。官场的高雅正直之士来拜访他,他会热情接待,侄子林宥中进士,他还满心欢喜地作了《喜侄宥及第》一诗,因此他虽隐居孤山,却时常能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一起吟诗作赋、共赏梅花,亦或泛舟湖中、共赏烟霞,也因此才有了童子放鹤召他归来会友的佳话。

        到了晚年,林逋自造墓室,有《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说自己生前与湖上青山相对,死后与数竿修竹为伴,生生死死都在红尘不到的清幽环境中。自喜平生所作诗文皆与功名政治无关,不像司马相如那样热衷功名,谄媚君主,临终时还将一卷“封禅书”托给其妻,以待朝廷之访求。诗中除了自明志向,还顺带对给过他赏赐、嘱咐地方长官关照他的宋真宗伪作天书、封禅泰山的作为暗暗讽刺了一把。而这时的皇帝宋仁宗在得知林逋去世的消息后不仅没有怪罪他讽刺自己的父亲,还颇嗟叹哀悼了一番,还专门给林逋赐了谥号“和靖先生”。林逋卒后,苏轼写诗盛赞其人品:“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南宋宝庆二年,临安府尹袁韶在苏堤锁澜桥和望山桥之间建了个“三贤堂”,这三贤中两位是曾做过杭州太守并对西湖和杭州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大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另一位就是布衣终生的林逋。

        现在孤山放鹤亭东有两株高可参天的大树,浓荫之下就是林逋的墓庐。墓以环石围砌,青草封顶,四下梅花拥卫,鹤冢相伴,至死不失其风雅。张岱所撰《林和靖墓柱铭》“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和林则徐所撰放鹤亭对联“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共同镌刻出林逋的风骨。林逋一生未想显名于世,所以他的很多经历都和他的许多作品一样不为人所知,但他的名字连同他“梅妻鹤子”的佳话和他的梅花诗却千古流传,并成就了西湖边“孤山赏梅”的胜景。

        “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每到严冬早春,孤山放鹤亭一带便寒梅怒放,清香四溢,成为一片香雪海。性急先开的檀香梅、俏丽香浓的宫粉梅、紫艳色重的朱砂梅,还有洁白素雅的绿萼梅、红白相间的洒金梅,各逞妖娆,各具情趣。

        凌冽寒风中,百花落尽,只有梅花不畏风雪,在冬日里盛开,成为冬日里最夺目的风景。林逋心中爱梅,园中种梅,诗中写梅,留下了被称为“孤山八梅”的八首咏梅诗。其中《梅花》一诗中“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足见其“以梅为妻”的缱绻深情。“千秋万古梅花树,直到咸平始受知”,“咸平”是宋真宗的年号,正是林逋生活的时代,代指林逋。正是在林逋的之后,梅花才越来越受世人赏识,并开始成为文人高洁品格的象征。而真正让他成为梅花第一代言人的,还是被称为咏梅千古绝唱的《山园小梅》。那么,这首《山园小梅》到底好在哪里?又为什么那么受推崇呢?一起来看看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吧。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首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众芳”指百花,“暄妍”是说景物明媚鲜丽,这里是形容梅花。

        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说的是梅花横斜的枝干疏疏落落投在水中的影子;“暗香浮动”说的是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月下飘浮;“黄昏”指月色朦胧,与上句“清浅”相对应,有双关义。

        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霜禽”可以理解为羽毛白色的禽鸟,也可以理解为不畏霜寒的禽鸟,根据林逋“梅妻鹤子”的雅称,理解为“白鹤”较好;“偷眼”就是偷偷地看;“合”意思是应该;“断魂”形容神往,犹指销魂。

        尾联“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狎”意思是玩赏、亲近;“檀板”指的是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里泛指乐器;“金樽”原本是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这首诗翻译成白话大致就是说:百花落尽后,只有梅花绽放它明艳动人的风姿,成为小园中最美丽的风景。清浅流动的水面上错落映照出的是梅枝那稀疏的倒影,黄昏朦胧的月光下淡淡浮动的是梅花那清寒的幽香。那毛羽如霜雪般洁白的鸟中仙品想要停落在梅枝上也要先偷眼打量这美丽的花朵,那色彩斑斓见惯花丛的蝴蝶如果知道这梅花的美丽一定会喜爱至销魂。幸好可以轻轻地吟诗与清雅的梅花亲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饮酒助兴。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梅花,实际上是林逋的一幅“隐士自画像”。

        首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实际上也点明了诗人隐居的环境。百花凋零的冬季,唯梅花不惧严寒盎然开放,那明丽的花朵在孤独寂寞的小园中占尽风情。诗人把众芳的摇落与梅花的独放形成反衬,何尝不是把平庸的俗世之人与隐士对比,借以表现隐士的独特呢?一个“独”字,言众芳落尽后冷寂萧疏的天地间只有此花,突出了梅花生活的独特环境和自身卓尔不群的高洁品性。接下来“占尽风情”则显示出梅花清丽脱俗的风姿和引人入胜的神韵。而这“占尽风情”的梅花所向的小园,正是诗人林逋这位享有盛名的隐士居住的那座远离尘俗、环境清幽的小园。这园中之梅既是诗人的亲密伴侣,更是诗人隐士高洁人格的象征。小梅与小园与诗人相得益彰,都静谧幽洁,浑然一体,因而诗人虽是咏梅,但诗句实际正是他自身“弗趋荣利”、“趣向博远”、“神清骨冷无尘俗”之风骨品性的写照。

        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咏梅诗中的绝唱。梅花的美不同于牡丹的富丽,更不同于桃花的艳丽,梅花的美是一种清雅幽独的美。林逋此联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不是对梅花的形态作直接的描绘,而是恰如其分地抓住了梅花的突出特点,以淡笔勾勒出清浅水流中倒映着的梅枝疏影、点染出朦胧月色中浮动着的梅花暗香,在清冲淡远中表现出了梅花的高格逸韵。

        上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描绘梅花曼妙的姿态,但又不是直接写,而是着重写水中的梅影,让读者更加感到梅花姿态的摇曳多姿。“疏”字写出梅花在无叶的枝头的稀疏之感,疏疏落落的梅枝纵横交错,倒映在清浅明澈的水中。“横斜”两个字既是对梅枝以舒展的姿态横逸斜出的生动描摹,又传神地以清浅的水流映出横斜之枝摇曳多姿的动人“疏影”,使梅花难以言传的清劲孤峭、闲逸潇洒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梅枝横逸斜出,其劲拔条畅的枝干与玲珑娇小的花朵相映衬,又与水中的倒影相呼应,组成了静中有动、自在闲适的多重意象。而这一意象又喻指隐士随心自在的生活状态。梅枝之疏喻指隐士之疏,隐士之疏疏在与世俗之事的疏远。世人皆爱繁华喧嚣,唯独真隐士能安于恬静淡然,他们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随心而动,或赏花,或浇园,或酌清酒一壶,或吟小诗一篇,无不自得其乐。而诗人以“清浅”状水,又道出隐士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与俗世之不同:世俗的生活纷繁复杂,而隐士的世界远离俗世尘埃,淡泊澄净,正如这映出这梅枝疏影的一泓清水。

        下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写梅花在黄昏的淡月下飘散着的那缕缕幽香。诗人不用冷香、暖香、幽香、细香、清香,却用“暗香”搭配“浮动”二字,极生动极传神地写出了梅花淡雅的香气似有若无、无迹可寻之感。梅花枝疏香淡,又多植于村郊篱畔、林下水滨,开于冬雪未融、春雷未动之时和冷风之中,因而梅花的香气不易聚集,故而时有时无。惟其如此,这动人的幽香便只有能静下心来的真正爱梅之人才能领略。而这淡淡的梅花清香又是在“月黄昏”的唯美意境中之中慢慢扩散,这是多么清幽冷寂又令人沉醉的审美境界啊。诗人用通感手法把通过嗅觉感受到的香气转移为视觉上的动态,准确再现了梅花特有的清寒香气在空气中的浮动,令人想见梅花在微风中悄然独立、清远闲雅的风姿。而诗人写园中梅花在溪边月下的绝美,实际上也是写隐士的道德之美。这梅花沁人心脾的清香,正似隐士的人格魅力,都是在悄无声息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慢慢打动身边的人。

        这一联以形传神,以神制形,简直把梅花的丰神情韵写绝了。“疏影”状其轻盈,“翩若惊鸿”;“横斜”传其妩媚,迎风摇曳;“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暗香”写其香之无形,富有情趣;“浮动”言其香不绝如缕,动人心弦;“月黄昏”意境绝美,令人沉醉。“疏影横斜水清浅”是近看,“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远感;“疏影横斜水清浅”是白天的梅花风姿,“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夜色中的梅花神韵;“疏影横斜水清浅”轻笔勾勒出梅之骨,“暗香浮动月黄昏”浓墨描摹出梅之韵……合在一起,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水边月下梅花图。这疏朗清劲、斜逸横出的梅花形象,和那水月意象及其交互辉映所营造的纯净莹洁的空间背景,是诗人林逋的眼中梅,更是他理想中的心中梅。它既是诗人隐逸人格和道德理想的诗意表达,也是诗人空明淡泊的隐者心性和孤傲高洁精神追求的寄托。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诗之所以成为咏梅绝唱,正是因为他不仅有着唯美的“疏影”“暗香”意象,更在于诗人高洁淡泊的人格魅力和梅花意象的完美融合。另外,还在于这一联在咏梅这一题材上多方面的开创性。诗人以完美的物象组合确立了两个经典的咏梅模式。一是枝香并举模式:梅有丰富的物种特征,其花有色、香,其树有枝、干,其色的素艳,香的浓淡,枝的疏密,干的曲直,都可以成为诗歌表现的审美取向。林逋创造性地把审美观照的镜头对准枝和香,以梅花疏落的枝条在水中的投影和浮动在月色中若有若无的香气,组合成了一个经典的咏梅模式。这一模式既突出了梅作为木本花卉特有的物种属性和形象优势,也符合水边月下赏梅的规定情境。二是水月相伴模式:梅花与水边月下的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自然生态联系。水光的清明、月色的皎洁,营造出一派轻柔明净的空间场景,衬托着梅花清疏有致、幽洁冷艳的芳姿。水、月的化景作用更赋予梅花以独特的神韵,让梅花的清幽之姿、清劲之态,在水边月下愈显清雅与空灵。梅影疏瘦,清香淡远,溪水清浅,月色朦胧,梅花的形象美在梅枝梅香与溪水月色相伴共生的咏梅模式里得到完整而动人的表现。程杰在《林逋咏梅在梅花审美认识史上的意义》一文中说:“林逋发现了梅花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枝’‘影之’美,从而梅花的轻峭疏瘦美得以完整的确立;在林逋那里,梅与‘水’‘月’成了一个经典组合,‘水’‘月’皆为梅花‘表德’;而林逋以隐士的心性咏梅,开创了咏梅重在品格立意的新境界。”

        实际上林逋的这首《山园小梅》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主要就是因为“疏影横斜水清浅”这两句获得了众多文坛泰斗的称颂。在与林逋同时代的宋人那里,对这两句诗的传诵与品味就不绝于文坛。欧阳修云:“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评诗者谓:‘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司马光也说:“人称其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曲尽梅之体态。”陈与义则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已《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北宋时也有人质疑这两句诗“杏与桃李皆可用也”,苏轼却说:“可则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当耳。”元代的方回则进一步辨析:“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

        到了南宋,周紫芝《竹坡诗话》已经明确记载“林和靖赋梅花诗,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语,脍炙天下殆二百年。”辛弃疾除了前文提到的“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外,还在《念奴娇》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也正因为这联诗,南宋大词人姜夔独创了两首自度曲咏梅,词牌就题为《暗香》、《疏影》。后来“疏影”、“暗香”二词就成了后人咏梅的专有名词,可见林逋的这一联咏梅诗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大。

        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一千古名句实际上却并不是林逋的原创,而是他从五代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抄袭”化用而来。江为原句本也堪称佳构,但两句分咏二物,却并没有突出表现出“竹”和“桂”自身独有的特点,因而未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意境,也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思想情绪,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便达到了黄庭坚所推崇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效果。这“点睛”之笔,使梅花神态活现,可见林逋点化诗句的功力。

        接下来诗的颈联用侧面烘托的笔法着意借他物来渲染梅花清幽高洁的风采:“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白鹤爱梅之甚,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既写出了禽鸟观物常常微歪着头静悄悄地似在偷看之状,又拟人化地刻画出白鹤对梅花可望而不敢靠近的神情,足见作者观察之细致,写得何等传神!而白鹤的“偷眼”又点出梅似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高洁品质。接下来粉蝶见到梅花也会被陶醉得失魂落魄则变换手法,用设想之词来写假托之物,意味更显深远。“合断魂”三字略显夸张,用语极重,因爱梅而至销魂,就把粉蝶对梅的喜爱渲染到了极点。“霜禽”与“粉蝶”构成对比,虽都是会飞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虫,一合时宜一不合时宜,又用“如”对应“欲”,一实一虚,使画面和意趣都富于变化,且通过拟人化手法,更进一步烘托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幽居之乐。其中“霜”、“粉”二字也是诗人精心择取的,表现了诗人一尘不染的情操和恬淡的趣味。如果说“霜禽”偷看与“粉蝶”断魂旨在说明梅花的风姿绰约是如此令人神往,那么世俗之人对隐士高洁人格的向往与尊敬不也正如“霜禽”与“粉蝶”对梅花的仰慕一样,既被深深吸引想前来拜访隐者,却又不敢轻易地接近吗。

        以上三联,作者是把梅当作主体,写眼中之梅,胸中之梅,诗人的感情是通过议论、叙述、拟人等手法隐曲地体现在咏梅之中。至尾联,作者被梅所陶醉,其喜爱之情不能自抑,于是从借物抒怀一跃而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里主体的梅花转化为客体,成为被欣赏的对象,而作者则从客体变为主体,感情也由隐至显,直接表达出诗人愿与梅花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使咏物与抒怀水乳交融:幸而我可以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诗,梅花当会欣然接受我这样的亲近,我也正可在这幽静的山林里自得其乐,又何须檀板金樽的繁华热闹打扰清静呢。至此诗人对梅的观赏进入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梅品的幽独清雅和诗人人品的淡泊清高融二为一,达到了诗情与画意、咏物与抒情的高度统一。

        林逋因酷爱梅花而做了大量的咏梅诗,但流传后世的仅存八诗一词,其中又以这首《山园小梅》艺术成就最高。其全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梅花的这种神韵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物我之相未泯,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故物仍在我心外,可对而赏观;情已契,故物如同我衷怀,可与之融会。” 林逋托梅而隐的人生把自身淡泊坚贞的风骨和梅花清雅幽独的神韵融为一体,成为隐士精神和高洁人格这一特定文化意蕴的最好象征,这正是其他诗人的梅花诗难以超越之处。这首诗也因此以特定的时空和审美意象而成为浑然天成的文学范式和历久弥新的经典,所以林逋在西湖孤山这个典型时空中也就有了永恒的意义。

        “天下梅花诗最难,和靖居士占第一”、“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今古无诗才”、 “清风千载梅花共,说著梅花定说君”一千多年悄然而逝,“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美诗句世代传颂,林逋那长眠于孤山的隐士人格魅力俨然已化为一缕暗香长存于天地之间。宋室南渡之后,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全部迁出,可唯独留下了林逋的坟墓。耐人寻味的是,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记载,南宋灭亡之后,有盗墓贼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的珍宝必定极多,于是去挖。可是坟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方端砚和一支玉簪。再联系起林逋的那首著名的词作《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林逋《山园小梅》参考反馈题目:

1.你喜欢梅花吗?都在哪里看过梅花?有没有你觉得特别值得给大家推荐的?为什么?

2.你读过哪些写梅花的诗?读一读或背一背吧。

3.你最喜欢的梅花诗词是哪一首?为什么?

4.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花中四君子”或者“岁寒三友”吗?

5.你听过什么隐士的故事吗?选一个给大家讲一讲吧。

6.你觉得林逋为什么喜欢养鹤呢?

7.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林逋的诗词吗?

8.你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姜夔的《疏影》或《暗香》吗?

参考资料:

(元)脱脱等撰《宋史·林逋传》

莫砺锋《梅妻鹤子真隐士》

木斋《宋诗流变》

浙江卫视纪录片《西湖》

苏者聪 《析林逋<山园小梅>》

鲁茜《林逋<山园小梅>新解》

白灵阶《林逋咏梅绝唱之魅力解析》

瞿静《小园匿隐士,孤山葬梅魂——读林逋<山园小梅>》

高燕《林逋<山园小梅>的被赞赏与被批判》

梅妻鹤子,二十余年独居孤山的真隐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219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63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933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20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0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4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9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7评论 0 19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27评论 1 24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8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72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4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9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7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8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