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总结:创作生涯回忆录》之编辑后记

(本文可让你大概了解毛姆全貌)

《总结:毛姆创作生涯回忆录》这本书已经全部分享完毕了。十分感谢简书这个如此宽容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几乎将全书内容分享出来,也感谢简友们的一路相伴共读,读书路上不孤单。

这本书的分享始于我的《毛姆》文集第133篇《推荐毛姆的一本书》,一直到今天这篇编辑后记,就算彻底的尾声了。



现在全文分享这篇编辑后记如下(文中小标题原文没有):

1. 作家的两种成名方式

戴斯蒙·麦卡锡(Desmond MacCarthy)在一九三四年一篇回忆毛姆的文章里写道,小说家要建立一流声望,须同时做到两点: 取悦大众(delight the many), 讨好“精英”(satisfy the discriminating few)。有些作者选择先让专业人士惊艳, 另一些则直接追求更广泛的认同。那种由小圈子向外扩展的声名, 随着周界(circumference)变大, 中心部分会逐渐式微(die away at the centre)。

麦卡锡在文章里接着说, 像巴尔扎克、狄更斯那样, 先征服广大读者, 再赢得那些自认为人贵言重的评论界权威不情不愿的赞赏, 或许是确保持久声望更为稳妥的办法。

文学家的成名方式是个人经营,更是机缘,是命数,殊途难同归。毛姆的成名之路在他看来大致属于第二种。



2. 评论界对毛姆从来不友好

麦卡锡是毛姆眼中英国唯二认真对待他作品的重要评论家——另一位是西里尔·康诺利(Cyril Connolly)。他对《人生的枷锁》《客厅里的绅士》的点评有情、有识, 想必让作者引为知音, 但他说毛姆在文坛地位稳固(his position in the world of letters is now so sure), 恐怕只可视作友情的偏爱了。

评论界对毛姆从来不友好, 在出版于一九三八年的《总结》里, 毛姆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二十岁的时候批评家说我野蛮, 我三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说我轻薄, 我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说我冷嘲, 我五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说我能干, 如今我六十多岁了, 他们又说我肤浅。

“我对自己的文学地位不抱任何幻想。”毛姆断言道。



3. 毛姆的成功之路

《总结》由英国海涅曼出版社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出版, 两个月后尼尔森·道布尔迪公司推出了美国版, 是毛姆酝酿多时、对他个人具有重大意义的写作生涯回忆录式作品, 虽然他在全书开篇就澄清说“本书既非自传, 也不是回忆录”。

在《总结》的前半部分, 毛姆详尽回顾了自己的作家职业生涯, 后半部分则由他对人生各个阶段影响他思想的问题的探讨构成。

写作《总结》时毛姆年近六十, 初衷是为了立下作为作家的“遗嘱”。他眼看老之将至, 虽说“一个人不会在他立完遗嘱以后马上就死掉的”,“立下遗嘱是为了以防万一”。事实上, 他写完《总结》后又活了二十七年, 期间更是写出了代表作《刀锋》。

从一八九二年至一八九七年, 毛姆在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 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即以他在伦敦平民窟为产妇接生的亲身经历写成。

《兰贝斯的丽莎》在文坛引起了一些关注, 可他随后创作的几部小说都乏人问津, 便转而写作通俗戏剧, 成为了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戏剧家。

戏剧带来的名利并没有让毛姆放弃当小说家的念头。一九一三年, 他暂停写戏, 花两年时间写出了《人生的枷锁》, 正式回归小说创作。

之后的二十年是毛姆一生中最为高产的时期, 小说、戏剧左右开工, 直到一九三三年《谢佩》(Sheppey)上演失败, 他从此完全转向小说。

三十年后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 毛姆将自己第一次转型的成功首先归因于天赋: “貌似我天生就拥有一种明晰晓畅的风格, 知道怎么能写出轻松随意的对话。”与此同时,他认为自己的天赋存在明显缺陷:“我几乎没有隐喻方面的天分; 我很少能想到富有原创性的、引人注目的明喻。热情奔放的诗意和席卷一切的高妙想象都是我力不能及的。”

在语言风格上, 毛姆推崇明晰、简洁和悦耳这三个特质(依重要性排列), “简洁和自然方是至真标志”。

和大部分文章家一样, 他也是经过了一系列模仿、探索和自我否定才形成自己的风格。年轻时, 他反复琢磨沃尔特·佩特和王尔德的遣词造句, 尽管他承认这都是些“贫血的东西”, 精巧的文辞背后是病态的品格, 却难以抵挡华丽文藻的诱惑; 后来他追慕“奥古斯都时代”的英国文学, 热情研读斯威夫特和德莱顿等名家的作品, 但又逐渐意识到, 虽然斯威夫特的散文堪称无懈可击, 但“完美”有一个严重缺点: 容易变得乏味。约翰生博士(Samuel Johnson)能言善辩, 与人交谈秉持理念“不要怕听者厌烦”(never be afraid to bore), 毛姆则有个相反的理论, 说作家落笔成文, 要建立“比读者更为活跃的厌烦机能”, 要抢在读者之前率先感到厌倦, “必须时刻对过于风格主义的倾向保持警惕”。



4.毛姆的性格和他眼中的人性

对有些人来说, 聊天既能活跃思维又能放松精神, 毛姆却视社交往来为畏途。不管谈话对象无聊还是有趣, 他都不愿在对方身上花费太多时间。他生性喜静不喜闹, 主动与人群保持距离, 比起跟人打交道, 他宁可居家读书, 他甚至说:“这个世界的歇斯底里使我感到厌恶, 再也没有比置身一帮沉迷于剧烈的快乐或是悲伤之情的人当中更能让我体会到疏离感的了。”

虽说毛姆素来不喜与人交往,却或许是个耐心的倾听者,更一定是个敏锐的观察者。他说自己不喜欢“整体意义上的人”, 但对“单个的个体”充满兴趣。人性的复杂与这种复杂在每个人身上造就的矛盾与反差, 让他感到兴味盎然:

自私和厚道、理想主义和耽于声色、虚荣、羞涩、无私、勇气、懒惰、紧张、固执以及畏怯, 所有这些都可能存在于一个人身上, 并能形成一种貌似讲得通的和谐。

毛姆不愿意评价人, 而是满足于观察他们。他对人的兴趣主要出于职业的考虑, 他将人看作对自己写作有用的素材, 并不掩饰功利的目的: “如果从某人身上弄不到足够的材料, 至少供我写一篇还读得下去的故事, 我是不会和任何人共度一个钟头的时间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毛姆加入英国情报部门工作——这段间谍经历, 不仅成为了出版于一九二八年的小说《阿申登》(Ashenden)的灵感, 更让他体会到了旅行与独处的美妙。

时常变化的空间为毛姆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完全新鲜的人”, 不停丰富着他小说家的人格。毛姆难以忍受周遭环境的一成不变, 不愿自己的身心囿于一时一地。同样, 也没有哪一种观念、哪一种信仰可以说服他抱定终生。

幼时的毛姆一度是个虔诚的信徒, 可很早就遭遇了信仰危机。陷入迷茫的他求助于经典作家的哲学和宗教著作, 读柏拉图、读罗素、读基督教神秘主义作家, 却始终没有得到答案。

毛姆最终变成了一个不可知论者, 认为“一个人信仰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他只愿意相信艺术, 因为唯有艺术, 才能解放艺术家的灵魂, “作家唯有在他自己的创作中寻求满足, 才是真正保险的”。



5. 《总结》大受欢迎

《总结》出版后, 名作家普利切特(V.S. Pritchett)和格林(Graham Greene)都给予了好评, 也很受读者欢迎, 美国版面世不久销量就达到了十万册。当然, 想从书里捡拾文坛八卦的读者可能会失望, 借由《总结》,毛姆是想给自己规划的“人生范式”(a patterm of my life)勾画出一个完整的轮廓, “因为完整的人生、完美的范式除了青年和成熟的壮年以外, 也应该包括老年在内"。

毛姆此书是以一贯的自我贬低口吻写就的, 他说唯一有价值的生存方式就是个体完整的生存, 随后又轻描淡写地多少否定了“范式”的作用和意义:

它只是因为我是个小说家而为无意义的生活所强加的某种东西。为了让我自己开心, 为了满足我那类似一种机体需要的感受, 我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划设计来有意地塑造我的生活: 有开端、有中段、有结局, 就像我根据在这里和那里碰到的各色人等来构思出一出戏、一部长篇或是一个短篇一样。

言下之意, 他遵行的“范式”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心无旁骛地写作, 全情投入地生活——“虽然罗马正在燃烧, 我们仍旧只能一如既往”。

至于对别人的借鉴意义, 毛姆虽不见得会在乎, 却浓缩在了全书结尾他引用的路易斯·德·莱昂修士(Luis de León)的名言中: “生命之美, 也不过就是每个人都应该以符合其天性和职分的方式去行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569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27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8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7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7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1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36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9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7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9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1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4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5评论 0 19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26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27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