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念头1

00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的学而篇,高中时的课文。

最初的理解是把这句话分成三个独立的概念:学习的方法、对友人的态度、怀才不遇时的气度

之前看到“朋”字的解释:同志曰友,同门曰朋,朋指的是学习同一门学问,或者在同一个老师下学习的人

突然对于这句话有了全新的理解,”学而时习之“三段话讲的都是治学

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刻意练习,有朋至远方来讲的是结伴学习和切磋交流,人不知而不愠讲的是一个治学的态度,做学问不是为了让人知道,而是对真理的探索,不要因为一些外在的事物心浮气躁。

这个事给到我一个启发,对事物的理解总是不断迭代修正的,固守初始印象而不去深挖的话,获得的信息层次就很浅。整个世界都是在“形成”之中,对于世界的理解也应该是在“形成”之中,保持开放的状态才能不断突破。自己形成闭环的话,你投射的世界会和实际世界产生较大的偏差。

20170622


002 留白(一)

经常写字,作为一个抠门的人,每次总是想在一张纸里写更多的字,更多地利用练习纸的价值。

这样的做法产生了一个问题,字与字之间显得拥挤,写出来就不够舒展。于是换了了一种做法,加大间距。一下就感觉整体效果好了很多,写起来也舒服。

留白是个很重要的技巧,这种技巧的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张弛有度,在学习的安排上也是一样,努力到感动自己,时间排满,把弦一直绷紧,常常事倍功半。《庄子》里讲到一个概念,无用之用,看似没有用处的东西,其实和“用”相辅相成。“满”是很难做调整的,有适当的“空”才可以让自己的某些部分自由延伸发展、应对阻力可以灵活变动。

话又说回来,你如果有大段的“空”,赶紧找点事情做充实一下,留白太多就只剩一张白纸了。

20170623


003 留白(二)

昨天写留白,发现其实是有两个概念,之前讲的是留出空间避免过于拥挤,张驰有度。还有一种是保持一个未完成的状态,留出想象空间,在小说或电影上就叫开放式结局。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你一直处于一个forming而不是completed的状态,就会不断地去补充和吸收,完成的状态就是僵固,未完成才有无限的可能。人倾向与寻找模式,倾向于完成的,获得答案。这样的倾向和将事物视为forming状态 之间的矛盾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安利一个科普节目,《思考的乌鸦》,讲的是中学的物理知识,每一集会推出一个物理实验和问题,但是不会给出答案,按我们的习惯这就是一个未完成的节目。这个未完成的设置把节目拔高了很多。问题需要自己去思考,旨在培养科学思维而不是传递知识,很有趣。对了,这个节目是苍井优主持的,blibli上可以看

20170624


004 对抗

之前看《伯凡日知录》,有一期提到一个观点,文明是人类群体应对挑战所展现出来的应激模式。

什么是对抗,我的理解是在不适应中找到适应的状态,这其中涉及到对自身和对环境的双重改造。

对自身的改造让自己可以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对环境的改造则需要将自身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以自己为基准对外界做调整。这两种方式都直接引发自己的成长。(对抗这个词每个人的理解投射是不一样的,这里面重要的不是这个词的标准意思,而是后面对其所做的解释,词语只是钥匙,真正重要的是门后面的东西)

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提高自己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下的适应性。当你已经适应一件事物的时候,环境和自身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所在状态和需要达到的状态重合,在这个场景下成长就结束了。投入到具有对抗性的新领域,才可以保证自己处于成长所需的张力中。(学习区、舒适区)

对于对抗性的感知非常重要,很多人都有潜在的力量去在对抗中成长,但是他并不一定能够感知日常生活里的对抗性,或者说感知的程度不高。等待the big thing ,期望精彩的宿命般的英雄抗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前两天看《冈仁波齐》,是一群藏民一路磕长头去拉萨朝圣的纪录片,整个节奏非常平缓,但是可以感受到里面透射出来的力量。当我联想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我是觉得这样的事情我会有动力去做。但是转念一想,这是一种挑战,平常去修正自己的做法,转化贪嗔痴的念头,不更应该是一个需要去践行的,去克服的挑战吗?人的一生都是一条朝圣之路,一辈子都在走向自己的圣地。

20170626


005 把成长的动力放在向往而不是排斥

昨天用到一个词,对抗,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词。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比较尖锐,我在自己的语境里给到它的定义是在不适应中找到适应的状态,是对这种不适应的一个主观反应。但是,在我们平常的印象里,如果说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用对抗这个词的话,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对目前状态的排斥。

从状态A向状态B运动,其中可能存在两种力,一个是你对状态A的斥力,一个是状态B对你的引力。这两个力有时候是混淆在一起的。可以看到,在这里我写的斥力是由“你”发出来的。对现状的不满、对自己的嫌弃这些构成了斥力,但同时也会带来痛苦。佛门里说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盛。你排斥现在的自己但是又在一个时间区间(有可能会很长)内无法摆脱,讨厌自己是最惨烈的怨憎会了,没有人会喜欢看自己讨厌自己但是又干不掉自己的样子(这可能是一个病句)。这个斥力可以是你成长的动力,但是它同样会把你的很多能量消耗在负面情绪里,有毒又低效。

真的高效的成长应该是接受自己的现状,自然而然的顺应更高阶状态对自己的吸引,被牵引着往前走。


006 Being Mode和Doing Mode

昨天说到接受自己,今天将一下相关的两个模式,Being Mode和Doing Mode,这两个词我实在《正念禅修》这本书里面看到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你想去往哪里,都有个起点,就是当下时的状态。脱离了这个状态,你的憧憬和幻想都是无根之木。所有的To Be都是从Being开始。

Doing Mode是应用自己的智识去计算,但是这个不是理性地思考,其中会夹杂着自己的情绪和主观判断,不断在评判和企图摆脱

Being Mode是全然接受目前的状态,全然接受并不是不去做出改变,而是你做出改变并不是因为情绪或者外界的压迫,而是出于自主选择。

Doing Mode和Being Mode的差别就在于选择是否是自己做出的。

Doing Mode下的人是被事情或情绪推着在走,在做出独立自主选择这件事上,他/她没有一个着力点。一个人想要发力首先要有个受力点,这个受力点只能是当下、目前的状态,而不是你幻想出来的一个状态。要上到上面一节阶梯,首先你的一只脚要踩在目前的阶梯上(当然你要跳一级也可以,但是你还是踩着目前的楼梯做出的跳跃动作)。就像做项目,项目计划不按实际拥有的资源来规划的话,在执行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计划破产。

20170628


007 系统1和系统2

“我”是不是一个整体?我们平常以为的自我可以一直保持一致吗?

人是一大堆模式的合集,这些模式之间甚至可能自相矛盾,你就会觉得自己既内向又外向,既勤奋又懒惰(小写的时候写这样的句子老师是要骂的),其实问题就在于你在不同的场景下是被不同的模式操控。

在丹尼尔·卡尼曼的书《思考,快与慢》里提出了人的大脑里面有两套截然不同的认知模式: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自动操作,消耗的认知资源小,快速高效但不一定正确;系统2是手动操作,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会对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正确率较高。这两种认知模式互相纠缠在一起,是一个协作的状态,而不是割裂的状态。(有一本书《超越智商》里将其称为过程1和过程2,就是为了避免大家认为真的存在两个不同的系统,其实两者是交杂在一起的。)在《象与骑象人》这本书里就比较好地描述了这两种系统之间的交互。

系统2进行理性分析有可能是利用了系统1得出的不准确的信息,所以我们在谈反思的时候总会讲到要去验证的假设前提和信息的准确性,当你的理性思考建立在非理性观点或错误信息的基础上是,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不会是正确有益的。

系统1虽然对于复杂的有变动的场景缺乏灵活性(系统1就是那种你感觉没经大脑就做了,已经固定的反应模式,事情一发生情绪就上来,脑没动手先动),但是它同样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和认知资源,就像走路,你不需要花精力去想怎么走,但其实走路是个很精细的活,科学家花了很长时间才让机器人学会走路,而且还远远不如人类走得好(你可以试下再自己走路的时候去感觉一下大腿小腿的动作,脚底板于地面的接触,刚开始的时候你估计都会突然觉得自己不会走路了)。

对于日常事务,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的,放心的让本能去操控。对于复杂的有重大影响的时间,花再多的认知资源都不过分,用你的系统2,从目标、假设前提、信息证伪各个方面好好检视分析,做出有益的决策。

20170629


008 拥抱空虚

本来按平时写的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标题,今天不是要写这个。刚才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问题,那想写就写吧。

空虚就像肚子饿一样(这个比喻我用过好多次了),一发生你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办法去填补,有时候也不管合不合适,看电影、看小说、煲电视剧、唱K、看书、学习、吹水聊天、刷微信微博。饥不择食常有发生。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但是有个特点,你每天都必定会把它花完,根本停不下来。你一直在跑,甚至没有时间去感受一下自己跑步的姿势,跑的方向有没有错,痛的时候觉得忍忍也就过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又伤了膝盖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跑到了哪里。

都说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最好方法是用一个好习惯去替代它,填补掉它原来占据的心理空间。作为一个前重度网络小说上瘾者,从初中到现在,我都很难找到一个东西去完全替代掉它。不耗脑力、剧情又畅快,很典型的精神鸦片,治疗了好多次,也放弃治疗了好多次。但其实我对网络小说这个东西并没有依赖性,去年参加过十日内观,十天没接触手机甚至不说话也并没有觉得不适应,今年去四川徒步,也是10天没接触手机,每天徒步精神还是很愉悦。我发现问题在于在现代社会,在职场的时候你总会想找一些事情去做,对时间的“浪费”有一种恐慌感,什么都讲“率”,成长率、时间利用率、学习效率,好像慢一点就罪大恶极一样,吓得我赶紧看一下小说压压惊。于是我把注意力放在了小说上面,饮鸩解渴地缓解了自己的焦虑。

最近把小说这个东西抽离了出来,于是在一些无聊又细碎的时间里突然发现不知道做什么好。把时间利用起来学习是很好的,但是同样需要留出一些心理空间来放松。闲情逸志是强大的生产力,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我不喜欢活的太用力,感觉就像咬了个鱼饵,被鱼线拽着走(嘴巴都快被扯烂了好不好)吃饭的时候感受饭菜的味道,走在路上感受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现在太阳太毒了,这样做稍微有点傻逼),虽然城市里鸟叫比较少,蝉鸣总是还听得到,夜晚没事也可以仰望星空(广州市很难看到星星),傻逼一点没所谓,做什么事情总是为了获得更好,累没所谓,有挫折有阻碍也没所谓,但是如果你努力得整天觉得自己很苦逼那就有问题,你需要释放一部分的心理空间出来,去找到开心的东西。橙子成长学院的每天三件事里还有一个小确幸,这个小确幸很重要,感知不到美好的东西,努力可能就会不知不觉间强化你的痛苦。一个塞满食物的胃是很难进行消化的,你得给它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它可以分泌胃酸,让它可以蠕动。有少少空虚又何妨,这一部分空虚恰恰是一个缓冲区,让你可以感知和调整自己的状态。(当然这也建立在已经对自己的注意力有所安排,有所规划的前提下)

跟上次说“留白”是一个内容,不过这次想讲多点。完毕

20170630


009 看到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

你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吗?你看到的事物是否就是它原本的样貌?

以前小学作文经常用到“戴有色眼镜看人”这样的说法。但是其实不只是看人,我们在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戴着有色眼镜,这个有色眼镜就是三观。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也不是所有人用通用的方式去理解它。一个很俗套的例子,同样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只剩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即使生活在一个地方,从事同样的工作,“我”的世界和“你”的世界其实还是两个世界。

人从猿猴进化而来,进化的目的是生存而不是了解真实的世界。虽然了解真实的世界在某些方面有利于生存,但是生存并不一定需要全部的真实。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生理基础上,不同生物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不一样的,获得的都是有利于自己生存的部分真实。在获取外界信息这一项上,其实我们已经是做了筛选了。不单单只生理上,在思维上,人也更倾向于吸收可以验证自己本来观点的信息,而对一些反例持怀疑态度,甚至直接就忽略。你所见的世界正是由你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筛选转化出来信息拼凑出来的。

一念觉,天地宽。人是不可能脱开自己的三观去理解世界的,但是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一些偏见,让自己处于一个更好的“世界”,可以一念天堂,也可以一年地狱。念头一转,就是天翻地覆。

20170701


010 “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穷=没钱,“穷”这个字的用法从很久之前就是这样子的。但是在“穷”还有个意思是落入困境,已经到了尽头,走投无路。山穷水复疑无路用的就是“穷”字的这个本义。字义经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演变,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也不需要非常较真地觉得原本的就是好的。不过有一点,当一个多义的字你只识别到它一个意思的时候,可能对某些词句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偏差。

举个例子“人穷志短”,最开始我就认为是人没钱的时候难以立大志,在逻辑上这个结论就是站不住脚的,远大志向跟财富之间没有明显的正相关。你如果认可了这个意思,可能就会觉得什么远大志向都是有钱人的事,我手头上没钱还是顾着眼前就好。其实”人穷志短“真正的意思是指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20170702


011 朝三暮四的背后

朝三暮四的故事源于庄子的《齐物论》,故事如下: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养猴的老人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十分恼怒。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猴子都非常高兴然后一个个都趴在地上。

我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来讽刺被人不专一,反复无常。我自己是觉得这个引申的用法很奇怪。

这里主要想讲一下朝三暮四这个故事里猴子的做法基于什么样的机制

第一点是对未来事物的感知和对当前事物的感知存在差异,前者比后者要相对较弱。

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如果放到几天之后,你对它的困难度就不会有太清晰的认知。就像让你马上写一篇文章,你可能会一下子看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是让你过两天写,你就会更容易答应。同样,给出两个选项,现在给你500块,或者半年之后给你1000块,很大部分人会选择现在直接拿走500块,同样的价值放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人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人类的生活变化得太快,当大脑的结构和原始人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原始采集社会,有上顿没下顿的,提高眼前食物的权重是一个很有竞争性的生存策略,因为对于比较长远的东西(原始人的长远其实也没有多长),很可能还没拿到手自己就先挂了。漫长的进化时间让这种策略成为了大脑的一部分,个人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会随着时间尺度的不同而改变。

第二点是形态或者描述方式会影响你对事物的看法。

”早上3颗,晚上4颗“和“早上4颗,晚上3颗”本质上没有大的不同,但是在猴子眼里后者就成了更优解。其实人和猴子也差不多。

还是那个俗套的例子,同样半杯水,“还有半杯水”和”只剩半杯水“给人的观感就完全不同。同样卖一个服务,”我把服务卖给您“和”我为您提供有偿服务“,后者明显更能 让人接受。人都喜欢故事,会通过描述性的语言给同个事物增加属性,不同的描述投射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

不止描述,物品的形态有很重要,外在形态是最直接的信息,人会根据第一次获取到的外在形态去脑补这个物品的其他属性,有些属性在你的认知里已经和这些形态挂钩了。一个做成蟑螂样子的巧克力,就算你知道是巧克力,心里一样会去排斥它。都说现在是看脸的世界,从某些程度上来讲这个说法其实也没有错。

20170703


012 从利益冲突的角度去辨别观点

这是之前《硅谷来信》里提到的一个观点。鉴于获取完整的真实的事件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普遍获取到的是信息都是由其他人二次加工过的“看法”,而不一定是“真相”。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对于一些精明的作者来说,我们是很难挑出他的错处的。对于这些“看法”我们怎么去辨别它的真伪,有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提出这个看法的人是不是会因这个看法受益。如果是的话,那我们就需要警惕,是不是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隐藏了一些重要信息。一些很明显能够带动某些商品销量的所谓科学言论都是需要我们斟酌一下的。

我在这上面想到的是,这种做法也可以放到自己身上。你的一些想法是否正确,可以看下这种想法是不是在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或者纵容自己。觉得一个人很讨厌,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别人能力比你强,抢了你风头;拖延工作不去做觉得休息后会更有效率,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就是不想去面对困难而已。有一些想法虽然用了比较高大上的理由 ,维护的是当前自己的欲望。从长远来看,却会积累下一连串的恶果。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负面和懒惰的想法冒出来的时候,应该先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排斥成长的痛苦,维护自己目前的安逸。

20170704


013 压舱石

说这个话题之前,讲一下早上我睡回笼觉的事情,这个事情触发我写压舱石的想法,是缘起。

这两天晚上休息不好,早起补完作业写完字会睡半个小时的回笼觉。为了快速休息,我习惯放开都身体的控制,察觉那个位置用力了就马上放松下来。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睡着之后,人是躺在床上的,但是感觉天旋地转,整个人像要飘走一样。这个时候我产生了一种失去控制的恐慌感。第一反应是借助自己现实里的感觉把自己稳固下来,基本上这个时候精神是半清醒的状态,不过动不了而已。我是选择去感受手掌与床之间的触感,尽量拉回现实,因为这个梦的走向比较奇怪,没有剧情只有感觉,不知道它要走到哪里,我要选择一个锚定点把自己定住。

闲话说完,下面是正题,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保持自己的稳定性

锚定点这个概念我觉得很重要。类似于说人生的重心。人生在世,一叶心舟渡苦海。心这个字很有趣,看着就像一条小船,旁边两点是桨,中间一点可能大家觉得是船夫,不过在这里我引申出里一个看法,中间这个点是压舱石,出海的空船会在舱底放上压舱石,增加重量,避免因为风浪而翻船。就像不倒翁一样,重量集中在底部,重心低就不会倒。

人生之中,或许你可以改善自己的决策能力去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但整体来说世事是无常的,有些风浪的发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个时候在底层支撑你的信念就很重要,这是你的压舱石。我为什么要继续航线,这么艰难地在这样的狂风暴雨中坚持不翻船?有些人是为了家庭,关心的人;有些人是为了宏大的目标,使命感。去稳固,加强你应对人生的信念(这东西没人能教,每个人都不一样,要自己发现),有了那种沉甸甸的背负之后,有时候虽然很难,很挣扎,但是总是能渡过去。

20170705


014 健康

徐文兵老师的《字里藏医》里解过“健康”这两个字,健是“有力的”;康指五路通达的大路(其实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里不止这个意思的,不过这里就顺着《字里藏医》里的说法往下讲),都说康庄大道,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这里就是用五路通达的大路这个意思。为什么用五,不是四,不是六呢?书里没说,不过《字里藏医》毕竟是一本讲中医的书,我猜测五这里指的是五行,五行平衡,转换无碍谓之五路通达。

徐文兵老师在这里引申出来的意思是身体好不好其中一个标准是身体内的物质和信息流通是不是顺畅,就是我们平常将的气血通畅。

交流的顺畅不止对于人的身体,对于企业来说也很重要。同事之间横向的信息传递和上下级之间纵向的信息传递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它能否灵活调整自己的关键,当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和整个组织的联系断开时候,对于组织来说就是一个僵死的部分,不止是分离出去了还会对整体产生危害。

信息以及物质的流通这个要素,在几乎所有事务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日常中,可以观察一下有什么事情是因为信息的阻塞而出了问题,有哪些事情又是因为信息的畅通而得到巨大的发展。

20170706


015 善待你所有的时间

总是在说活在当下、活在当下。不过出什么问题,对过去的留恋懊恼、对未来的憧憬焦虑,二话不说故作高深地就跑出去一句活在当下,假装境界很高的样子。但其实也总是在逃离现在。繁琐的工作、棘手的人际关系、不咸不淡、不深不浅地交谈,把这些当成乏味的琐事之后,总是会想“不,我应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相比于工作,我总是更喜欢去看看书、写写东西,或者说我更喜欢一种成长的感觉。理智上来说,一个人的成长最终是发生在也落实在ta所做的事情上面,那么现在的时间,手头上的工作不就是成长的土壤吗?

一直在磨刀,却忘了磨刀是为了砍柴。在工作上面,这个比喻还不太恰当,因为在工作上刀是越用越利的。

在这个上面,我发现自己其实一直有一个隐藏的错误假设,很难发现。那就是提升自己,是一个专门的事件,需要从日常事务中抽离出来。所以经常会有一些很耽误事情的想法,“现在这些琐事什么意义,我需要去做更重要的事”。于是眼前的事情没做好,甚至也影响了自己所谓的更重要的事。修炼自己是不分场合的,和自己生活脱节的修炼最终也不会反馈到你的生活上

稻盛和夫说“工作即修行”,不按加班算,每天8小时,占据自己清醒时间的一半,不好好善待这段时间,处理好自己手头所谓的“琐事”,又谈何修行!

说时易做时难呐

20170707


016 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这个成语上学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去注意它的意思,一向的印象是人通过努力一定能战胜所谓的命数,体现的是一种不屈的抗争精神。

第一次纠正这个解释是在南怀瑾老师的书里,他提到这个”定“是人心安定的意思。人有定力,才不会被环境命数所转,超脱定数。(刚才顺便查了一下百度,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类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

儒家讲究“每逢大事有静气”,佛家“戒定慧”是核心的修行方式,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定是什么一种状态呢?我粗浅的理解是不焦躁、不被某些观点裹挟,不被环境动摇。心安定的状态,就像一杯浑浊的水静置一段时间,所有杂质都沉淀都杯底,重归清澈。在这个时候,智慧油然而生,以一个清澈的状态去面对世界就能接触更多真实,而不是被那些杂质扭曲。杯中的水和杂质用道金斯的说法叫模因(meme,思想,观念、文化传播的单位),就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思维结构里存在好的模因也存在坏的模因,坏的模因就是杂质,会扭曲你对世界的理解,是你所接受的对世界的偏见。”定“就是要去放下自己的偏见,摆脱基因和模因的操纵,去理性地与世界相处。

佛家的定比我上面所说的要更加一步,要放下“分别心”,不去区分。这个其实已经超越逻辑的范畴了,区分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去区分的话我们就不能在理性思维上去理解世界,概念消失了。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感受世界而不是理解世界。无法言说

20170708


017 比喻的利弊

比喻是我们学习一个新事物或者介绍一个新事物最好的方法。本质上通过熟悉到达陌生。

但比喻并不是万能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是有边界的。将B比喻为A,这里B为主体,A为喻体。主体和喻体只是相似而不是相同。通常我们用比喻的时候只是去喻体的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如果超出这个边界提取喻体的其他特征来理解主体,就会形成错误的认识。例子A:雪白是个名词,也是个比喻,这里只用到雪的颜色这个特征。这种是比较明显能看得出边界的。例子B: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这个状态,用到的水的特质是水往低处走,处于“下”的位置到达“上”的善(这种词语之间的对立形成张力非常容易引发思考,是语言的美妙之处),像这种比喻就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边界,避免做过度解读。

20170710


018 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

这是我以前惯用的说辞。

首先,当你得解释的时候:你干嘛这么做?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于是你就会被引导到这样一个思路,对啊,谁谁的确是会干这种事的人。这其实就被岔开话题了,你根本就没得到想要的答案。当然,你继续问的时候,可能会得到我另一个回答,想做就做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乍看好像很屌的样子,有一种很洒脱,很霸气的感觉。其实你被忽悠了,你还是没得到想要的答案。这是在规避问题

然后,对于一切的指责,或者说抱怨,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我的本意其实是我这个人有时候就这么直接,不客套。当然,后面我觉得这是一种,怎么说呢,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当我做出让你不舒服的事的时候,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责任得一起分担,在这件事上,我们是共犯。它内在的逻辑是你认识了我,知道我的个性,就应该对我会做出的行为有所预料,再做个比喻,我是一只刺猬,我把刺明显地摆在那里了,你一头扎过来,流血了,你应该为这件事负责。

这句话假设了一个前提,就是你了解我的一个特性,并且能够意料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然后就说出这句话的语气来看,在理清其中表达的态度。一个是不好意思,习惯这样了,没注意。一个是我这人就这样,改不了了。

第二种态度有看点一些,所以我只说第二种,到这里就进入了一个对拼底线的过程了,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的缺点,你的包容性,以及我们的友情,形成一个杠杆,杠杆原理大家都懂,以友情做为支点,它的位置视乎双方对这份情感的重视程度,你比较重视,那支点就靠近我这边,我的托盘上即使放更多的砝码,这局博弈也不会崩盘,这是一个各自试探底线的过程,在摇摇晃晃中保持平衡

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一旦你接受了这种逻辑,那么其实你掉进陷阱了,这句话的实质是挟持两个人的感情为人质,逼迫其中一方作出让步。这是一种心理暴力。

20170711


019 一个人的力量从哪来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但是有一点我能确认,有意义地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好的体验。有的时候不是因为你有力量去帮助别人,而是因为你想帮助别人所以才有了力量。帮助其实同时也是在成就自己。

因为你想做更多事,所以你才会把自己的潜能激发出来。只想着接受别人的帮助,到后面只会形成惯性依赖,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之前看汪涵说的一个段子吧。说两个人上了天堂见上帝,上帝问他们下辈子是要做一辈子都在“得”的人,还是一辈子都在“舍”的人。选了“得”的那个做了乞丐,他所有东西都是别人给他的,选了“舍”的那个做了富豪,做了很多慈善事业。

我高一的时候有一个同桌,有时候会问我这道题怎么做,那道题怎么做。那段时间我的成绩算是比较不错,这和平时解答同桌问题关系是很大的。我并不是一个自我驱动力很强的人,学生时代更是如此,书上的东西囫囵吞枣,当时高中其实就是题海战术,我写得少,抄得多。但帮别人解问题是确实的让我有所巩固。

从这里看帮人的好处至少两点

一.帮助别人同时锻炼了自己能力

二.给自己带来愉悦(虚荣心或者道德上的满足、力量感)

我只说自己身上确切能得到的,帮助人与受助人之间关系、情感的互动带来的更多复杂的效应就不提了,扯不清。而且一旦你去期待受助人的某些回应的时候,往往就很难切实地感受到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甚至带来反效果。

从另一方面讲,我并不赞成无原则的帮助,当你帮助一个人帮助到他觉得理所当然这是你的责任,你不帮就是不对的时候,就是一件很讨厌的事了。经常会有人吐槽这样的问题,不过记住,这种习惯的养成里有你的一部份贡献,这跟你溺爱小孩是一个性质的,没有底线的帮助会害人。乡愿,德之贼也。

我们应该助人,而且是理性助人

20170712


020 君子和而不同

说到朋友,一般都是积极的一面。或许在一些事务性的东西上,朋友一般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个人成长上来说,助力可能是来自朋友,但阻力甚至说大部分的阻力也是来自朋友。醒醒吧!洗洗睡吧!认真你就输了!呵呵!这些话就像背后刺来的暗剑,戳破你的牛皮,戳破你的白日梦,也刺伤你的梦想。想要活出自己最难的地方就是你曾经的伙伴可能再也不会和你同行,甚至会有人千方百计去向你证明你的改变是愚蠢的,大家应该活在同一个价值观下面,这样才安全。有些出发点是好的,但同样的这个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不要把自己的标准硬加给别人,不要好为人师,世界只有一个,但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

为我平时的多管闲事感到抱歉,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是和而不同,尊重那些差异。你以为自己的东西很好,居高临下地想把你的“好”灌输给你的朋友,别太自恋了,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拯救者,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0170713


021 刷存在感

一个人存在但是又找不到存在感是一件很忧伤的事情,没有存在感的存在就是空虚。肚子饿了要吃饭,精神空虚就会越发渴望找到存在的意义。

存在感的来源笼统的分一下有两种,一种是在自己身上找到的,一种是在别人身上找到的。

自己赋予自己存在感是一件很有技术难度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吧这件事做到极致的就我知道的是终南山上的隐居者,真的有,有兴趣可以上网查一下,离群索居,自己支撑自己的存在(尤其指精神上的东西)。要自己给自己赋予意义,首先你得找到自己,自己又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你所认为的自己往往是当下在思维中占据上风的一个人格片段再夹杂你说信服的人或周围环境灌输给你的观念想法,这一个观点不一定是对的,但每个人都有被绑架的思想,这构成了你塑造的用于应对环境的自身形象。独立人格是个稀罕的东西。不独立何来自己赋予自己存在感

大部分人还是在别人身上获取存在感的,有事没事刷刷脸,晒晒幸福。其实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排除掉一部分真正想分享的,谁能否定自己是想获取关注、获取赞美来确定自己活得还不错。当然刷存在感其实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给自己补充能量,坚定生活信念的方法。比上一个做法可操作性强上太多了,就是稍微有点副作用,你想在别人身上获取存在感首先你就得迁就别人的价值观。有两个朋友分别跟我提过很喜欢灵魂伴侣这个设定。灵魂伴侣三观要么一致,要么互补,是刷存在感可以刷出暴击的最佳练级对象,而且毒副作用低,甚至可以互相激发,补全,加速人格的完善。伯牙子期,华生卷福诸如此类

刷存在感注意别把自己刷成了别的样子,不过也别老潜水,老憋着不利于身心健康

20170714


022 和而不同

前天说了君子和而不同,想说一下和而不同这次词。以前对于“和”这个字没有太多的感觉,和气、和谐很模糊的就感觉是一个好的,不争吵的状态,那它的核心是什么?怎么达到这种好的,不争吵的状态呢?其实“和”字本身的意思就包含了我们想要知道的东西。

最直观,最能让我们体会到“和”字的内核的是一个词“和声”,“和声”的意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通过不同声音的包容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本身就有“不同”的因素在里面,要达到和谐,并不是要消灭这些不同,而是让这些不同按一定的规则配合在一起。

”不同“有什么好处呢?相比于单一的属性,具有多样性的有机体更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大部分高级生物都是两性繁殖,因为这可以给基因引入变化。可以假设一下,一个族群里的生物个体都具备完全相同的基因组,而这个基因组对某种病毒是没有抗性的,一旦受到感染整个族群就会灭绝。族群内的基因如果具有多样性,面对这些灾害或者变化时,就有可能出现有适应性的部分个体将族群延续下去。再举个简单点的例子,你打王者荣耀挑阵容都要选择能够互相配合的英雄,互相配合的基础恰恰是”不同“。

20170715


023 所谓当局者迷

当我的朋友跟我说他的烦恼的时候,我一般都能思路清晰地给他说一堆。

到了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般会乱掉,但是事后想一想其实自己是知道该怎么做的。不能将正确的想法付诸行动的原因是自己陷到情绪里了,这种事情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觉察到,你就会被情绪越缠越紧,时间拖久了就难以摆脱这样的负面影响。

性质其实和自己吓自己是差不多的,以前我怕蛇,现在我不怕了,具体过程不讲。突破了心障之后就扩大了自己的舒适区。怎么说服自己跨出那一步,你必须意识到不采取行动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情绪就像海浪一样,会一波一波涌过来,但它是不断变动的,不稳定的,并不是你赖以度过人生的基石,有时候应该疏导甚至忽略它,把事情做了再说。

解决自己问题的困难在于要和自己的杂念做斗争,所以不要太关注这些让你裹足不前的念头,越关注只会让它越壮大。

20170716


024 具象化

说到买书这件事,之前打电话给我姐和弟弟的时候,谈到我书的问题,意料之内的反应:你买这么多书干嘛,又占地方,书你都看了吗

说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不如说我是一个喜欢买书的人。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这是真是写照。虽然买书的欲望是由看书的欲望衍生出来的,但其中还夹杂着其他的东西,装逼的需要、收藏癖、切实拥有一件东西的快感。同时,相对于看书,买书只需要很少的时间成本,不需要花很多精力,且能让人产生已经掌握了里面知识的幻觉(反正我迟早会看的)

现在有电子书,很多人觉得买纸质书大可不必。撇开阅读体验不谈,我的观点是电子书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对于一个有生活工作上许多其他事物要处理的人来说,很容易就被遗忘在脑后。它很难给我一种我切实拥有它的感觉。

讲到这里,我要说的真正主题是具象化的物体对事件的重要性。买了纸质书,放在你的书桌上,你总能注意到它,注意到你拥有什么样的书,从而更容易激发一个人的阅读欲望。感受到事物的存在,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想要更好的感受到事物的存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具象化。思考是无形的,当你借助工具把它投射出来时,你会发现效率明显提高、对事物的理解也容易更深一层。举一个例子,《A4纸上的人生》有人发一副图就是把人生划分成很多个方格,你的每个阶段在人生里占多少,里面说到陪父母的时间在你今后人生的占比低得可怜。每个人都知道在外工作,陪父母的时间很少,但这样的图表真正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有几人不会有触动。

人跟易于理解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事物也更易操作。当有很多事情要忙的时候,以清单的形式表现处理出来,效率会明显提高,将完成事项一行行划掉也能给人额外的成就感。定情信物、护身符、纪念品这些东西同样是某种信念或情感的具象化,很多情况下这样的小东西就能让人激发出力量或者在某个时刻让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20170717


025 学习的隐喻

学习是积累知识-学校阶段

学习是获取技能-目前大多数人的看法

学习是创造-高层次的学习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的隐喻,分别是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和创造。隐喻是对事物的前提假设,直接影响你对这件事物的认知和你对该事物的发挥。在上学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学习之时积累知识,应用的范围很小。

脱离学校之后,单纯积累知识已经不足以应该职场的生活,这个时候学习以用为主,学习变成了获取技能。现在都在说写作技能、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基本都处于这个层次。积累知识和获取技能都属于一个隐而为发的状态,这两个隐喻的给我的感觉都是学习只是一个中间阶段,再后续还有一个更终极的把学习成果展现达到其他目的的一个状态。学和用是分离的。

最后一个隐喻是“学习是创造”,看到这样的字眼的时候,我是有所感触的,这个是真正知行合一的状态,学习是创造。在这里学习不是一个准备状态,而是人与世界的交互中不断砥砺的形成过程。

你认可“学习是创造”这个隐喻的时候,就不会有我学好了再怎样怎样的想法,没有输出,没有创造就无所谓学习。知和行同步向前。同样的看书,你对内容有自己的诠释,并却可以把这个诠释清晰化,这个就是创造。相反看完之后迷迷糊糊,难以和自己的现有知识,观点产生反应,没有新的认知形成,这样的学习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20170718


026 一个人能不能真正了解另一个人

举个栗子,真正的我是林業燦,表现出来让大家看到的是林业灿

人有千面,当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确定之后,在你面前表现的就是他认为最有利于这段关系的一面,而其他方面就会被隐藏掉,或者说这些特质在你的面前是没有发挥空间的

同样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不刻意去觉察的话其实也是不高的,最简单的自我欺骗就是的美化自己的动机,我做这件事是对的,我是为了谁谁才这么做。这样可以降低做事的道德成本,保住自己对自己的美好想象,这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一个步骤。很多情况下这是必要的,也是高效的。不过不控制一下就很变成很讨厌的人。

所以你面对一个人的时候,面对的是经过多层伪装的其中一面,甚至有一些伪装当事人都以为是真的

20170719


027 对折扣的偏爱

这段时间开始偶尔买一些港台的书,比大陆的书贵多了,价格普遍要一百多。以前在京东买书都是等促销,一张毛爷爷平均下来差不多4本书。对于一百多块的书之前是觉得不值的,被内地的书价把胃口养刁了,港台和国外的书内容也差不多,价格却翻了几倍。

遇到实在想买的书还是会收藏起来,有折扣的时候会拿下。在买书之后我反思了一下,当时自己有没有去关注实际价格(一本书一百多),我发现其实并没有。我的关注点是打折这个事,但是也没有仔细计算过折扣。买这个书100减30,再加上京东满99元才免邮费,有加了一本书,加一张105-6的券,最后是135减36,73%的折扣其实优惠力度很小。

若欲取之,必先予之。人都是有占便宜的心理,商家给出让买家可以占到便宜的假象,很容易就有人上钩。就像淘宝双11,很多店家先提价再打折,或者用一些尾货做促销,在正常情况下你是不会去买的,但是看到优惠这两个字的时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有便宜可占,不去买就亏了。这种时候泥沙具下,总是容易产生冲动消费。面对折扣的诱惑,人很容易自动作出反应,理性缺席。凡事想多几步,越是面对诱惑,越要把持自己。

20170720


028 个人空间的萎缩

前两天,我弟弟的手机掉手里坏掉了。刚好我妈当天晚上打电话过去,没找到人。找到我这边,第二天早上我打电话过去也一直不通,搞得大家都很着急。微信也没回,后来在QQ上找到他才知道手机坏了,当场挨批,手机坏了也不知道和家里人说一下。

这里我想到的是一个和这件事关系其实也不大的一个问题。手机的普及,让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便捷,随之而来的是“随时随地可连接”成为人的一个新属性。手机让人永远处于一个待机状态,即使一个人呆着,都有很多潜在的被链接的可能。不管是独处还是处在人群中,现在的人都是被社交场景包围着。微信,电话很轻易地就可以把你从你的个人空间里拉出来。随着信息流通的便捷化,个人的空间是在逐步萎缩的,个人既是信息的源头由是信息的接受节点,或主动或被动在信息流里浮沉。出于工作生活的需要,又很难不去随时准备接受这些信息。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迷糊化,社交场景和个人空间的界限也模糊化。有时候觉得,偷得浮生半日闲,不被人打扰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20170721


029 完成重要,还是完善重要

做事的时候经常都被强调完成比完美重要。对于迟迟不肯行动的人来说,这的确是灵丹妙药。不过这句话里也暗含了一个陷阱。度过启动阶段之后,还抱持着完成比完美重要的观点,很容易将其由助力变成阻力。在同一件事的不同阶段,人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一个解决方案有它所适应的场景,一招鲜吃遍天并不现实。

以小灶群的晨读为例,刚开始觉得写一篇都难,问题是在于启动,用最低限度的完成让自己去先开始写起来,这是对症下药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低标准的完成晨读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转移到晨读质量的提升,这个时候个人认为完善比完成重要,每个月写30篇200字的晨读文章,并没有每个月写10篇有思考,有打磨的文章给你带来的提升大,甚至远远不如。(当然,如果每天都能保持一定质量的输出,那就更好了。)

每个人在同一件事上所处的阶段不一样,因此解决方法也不一样,玩法是人玩出来的。选择完成还是完善,最终应该取决于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20170725


030 观察的作用

最近老是上微信,看小说。被手机俘虏,工作上经常分心。

尝试了一个方法去对治自己的手机瘾,很简单,我在自己的手机上写了几个字 “手机使用观察记录”。一下子手机使用时间就减少了一大半。

很多时候一些决定或者举动都是无意中做出的,还没过脑(显意识)就先动手。当你把一件事纳入自己意识的观察范围的时候,在这件事上你就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避免很多无益的下意识反应。

情绪同样也如此,如果你观察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沉溺在自己的情绪里的时候,可以发现负面的情绪会消散得很快,看着镜子的时候很容易会有一种抽离感,意识到自己表情背后的情绪更容易脱离情绪的控制。

之前用过ATimeLogger记录所有的时间开销,不过因为是无差别的记录,虽然也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但有时候的确是会带来压力,在某些时候出问题也容易影响全局,这个记录不好看,那干脆今天一整天都放弃了,明天再重新记录。

只记录单一一个事件,在心理上会觉得容易而更愿意去执行(微习惯),容易用力,可以达到一种以点破面的效果。相对于同时记录控制很多事情,这种做法更容易带来良性改变。

20170726


031 为什么他们喜欢用21天

21天养成一个习惯,21天改善体质。这个21天是怎么来的,有个说法是人的细胞21天就全部换过一次了,简直就像获得了新生一样。用船来做比喻,船看着还是那只船,但它所有的零件都换掉了。这个21天的说法我并没有去查资料验证过,不过用如此简单的说法来概括一个复杂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至少是不全面的。

但是在这个说法里,可以引出一个新生的概念,过去的你怎么样不代表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就注定是怎怎么样,世界的连续性也没有我们象限的那么严密。光不是连续的,而是由一份份的光子组成。时空也不是连续的,而是像看视频一样一帧帧地闪烁。世界是断续,事物的连续性是因为惯性的作用,封锁你自己的只能是你自己,是你在强化”过去的自己“这个形象的惯性,最大的限制是自我限制。如果每一刻的你都是一个新的你,那又何必抓着一些陈旧的标签不放呢?

我很喜欢的《了凡四训》里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20170727


032 昨天晚上失眠了

昨天不知道是因为心情不好还是睡前手机玩得多,居然没睡着。应该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玩手机过度,然后没睡着。以前有个习惯,睡不着就在QQ空间里写日志,不过毕业之后戒了。现在是没睡着闭着眼睛硬睡,观察呼吸,放肆身体,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也能睡着。

昨晚换了个玩法,回忆。从记事开始印象比较深刻的场景在大脑里过一遍,感觉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统计一下你心里那些根深蒂固的场景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对自己的心理模式和心结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些可能就是你人生的脚本,你的喜怒悲欢的基础,在自己平时意识不到,看不到的角落里一直影响你了,即使环境变了,你还是在重复那几个场景。当自己知道这些场景的存在和最早的展示方式的时候,或许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和想法。

找个时间,把这些深刻的记忆拿张纸给记录下来,重新感受,重新发现,我想会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事情。

20170728


033 目标冲突

设定一个长远目标之后,通常会产生一些派生目标。一般来说人的目标是成体系,有结构的。但是很可能错误的逻辑会使派生目标和源目标发生冲突。

例如一个人的目标可能是获得幸福,他需要设定若干派生目标来集齐幸福的要素。一个普遍的会带来冲突的派生目标是赚更多的钱。在前期,经济情况较差的时候,这个派生目标的实现是有益于幸福感的提升的。但财富积累到一定地步之后,边际收益递减,它的增长不再带来幸福感的提升,甚至还会带来反作用。

梳理自己的目标体系是很重要的,有些派生目标是错误的,有些派生目标只是暂时正确。如果不及时清理修正自己的目标体系,很容易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很多时候当自己执着在派生目标上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忘了自己的源目标。

举个例子,有些人为了健康而去跑步,但当沉浸在跑步这件事情上的时候,反而开始热衷于速度和跑量,造成膝盖磨损。 利用手段结果反而被手段所制约。

20170731


034 分片学习

       昨天被人吐槽我写东西不怎么分段。但其实我是有分段的,只不过因为直接用微信发,行间距比较小,看起来好像都挤在一起。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了一下,大脑更倾向于吸收小的知识片段或者所知识点。而且对于大段内容的切分不一定是逻辑上的,也可以是感官上的。我假装用一个空行做分隔的时候,即时这一个段落并没有完整的阐述内容,需要和其他内容做串联,很多时候看的人还是会把这一部分当作一个模块来做处理,客观上也会促进理解。

      另外对于小段的内容,需要付出的认知资源和精力更少,大脑有时候很矫情,对于同个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会有不同反应,跑一个10公里和跑10个1公里,感觉就不一样。非常累的时候,你说我再坚持1分钟,这个坚持1分钟可能可以用几次,如果说我再坚持10分钟,估计直接就放弃了。少吃多餐易消化

       人的工作记忆容量并不大,一次性去吸收和理解系统性的东西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般来说,人的学习是先通过拆解,获得知识点和大概的逻辑关系,再利用这个逻辑关系将知识点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组装将他们系统化。就像你买了大型的家具,门不够大,就把零件运进来,再按说明书做组装。小单位输入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一下上来个大框架很可能就造成囫囵吞枣。”知识点+链接信息“就是一个乐高积木,累积大量的乐高积木你可以创造出很多东西。

20170801


035 成功的要义是避开失败

看着是句废话啊。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说法是在查理·芒格的书上。原话好像是如果知道自己会死在那里,那就别往那个地方去。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幸福的家庭都差不多,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成败这个范畴内,恰好反过来,失败的人总是栽在有限的几个错误里,成功的原因却很复杂,甚至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记录下自己的错误,然后避免再犯,是一项非常难的事情。颜回作为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修为这么高也就基于两点“不迁怒,不二过”,这已经是他的成圣之基。

从一个小的例子来讲,如果自己制定了早起的计划,怎么保证计划顺利执行?有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那就是找到导致自己无法早起的原因,去规避或者克服它。如果我晚睡没办法早起的话,那我就想办法避免晚睡。每次踩坑都把它标记出来,下次避开它,路总会越走越顺。

20170802


036 物品也要更新

      哆啦A梦(我们那时候还叫机器猫)里有一集是这样的,剧情基本不记得了。就是多啦A梦不知道拿了什么道具,把家里的东西都被成妖怪了,然后大雄发现了自己家里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后在垃圾场看见以前被自己家里扔掉的各种家具,小物件变成的妖怪在哭泣,没错,他们在忧伤地哭泣(突然觉得好文艺啊),然后这些以垃圾身份存在的旧物品都想跟着大雄回家,后续剧情记不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不能乱丢东西,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件物品的产生是消耗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在里面的,它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你把它束之高阁或者直接扔掉都是对这一种价值的抹杀,你把它加入黑名单的同时,它也把你加进了黑名单。

       有一句话叫流水不腐,经常放着不用的东西会有一种腐朽的气息,当你的房间里堆了很多这样的东西的时候,你房间的感觉就不会好。就说衣服,你丢在衣柜里的压箱底那些绝对是一股霉味,拿出来清理后,房间不通通风的话,这样的环境就很容易让人生病。进过很久没人住的房子的人都知道,里面很压抑,很难受。大到房子,小到衣物,都是一样。(我好像在传播迷信一样)

       对于自己的物品,你得使用它,实在用不着的请清理。当然也有一些东西陪伴过你时间,但是现在跟不上你的脚步了,有感情但又觉得累赘,请别随意抛弃,给它找个归宿。例如你银行里的存款,我可以帮你花掉。

20170803


037 心理能量

      之前跟个师父说,打坐有时候会犯困。师父说怎么会呢,打坐时养神的,如果犯困应该是你能量不足。我反思了一下,不止是身体的疲劳,还有很大一部分能量损耗来自对生活工作的负面评价.

       一个人的精气神里有气血方面的,我们说体力,也有精神方面的,心理能量。目前我周边的人里工作涉及重体力劳动的很少。所以反而经常看到的是一种心理能量匮乏的状态。提不起劲工作,甚至提不起劲玩。

      之前说过能量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里获取,你的朋友、家人、同事就是你的社会支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你即输出能量又获取能量。

       在另一方面,能量来自于意义感,当自己觉得在这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时候,第一你会和它对抗,但是一些事情就是你看它不爽却又干不掉它,所以就变成了你需要完成它但自己又老给自己拖后腿,做事的成本加倍;第二是你会希望快点结束,产生一种贯穿始终的焦虑感。很多事情的解决只是念头一转就行了。这个念头不转,不改变自己的看法,很多方法或者工具都容易被侵蚀掉,除非这些方法带来的正反馈能够查过侵蚀的速度。这种侵蚀就是明明方法很好,别人用得很成功,自己却一再失败的原因。

      《了凡四训》里将改过方法分为三个层次,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源头都在你的心,但是到底要怎么改,怎么让自己的心理结构更能产生能量,还是要自己去体验,失败也是一种资粮,听到某句话茅塞顿开一定是之前自己已经有一些经历和思考,转念头没有一蹴而就的。

20170804


038 什么是愚蠢

汉字很有意思,很多字通过拆解就可以得到一些深刻的道理,是一种相对容易看懂的有目的的设计。

愚蠢连起来是一个词,但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愚和蠢是不一样的。愚是指思考时太过狭隘,禺的意思是区域,和偏安一隅的隅可以结合一下,角落的意思。你的心固守在一个区域里,自然是见小不见大,不能较全面的思考,这是智识水平不高的体现。蠢描述的是一种场景,春天到了,虫子从地里钻出来四处乱窜,没有方向。蠢代表的是不能专注,杂念丛生,一下子想要这个,一下子想要那个,这也是智识水平不高的体现。

没有人愿意说自己是愚蠢的,但平常说的愚蠢指向的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愚蠢的表现是什么,通常都是通过主观感受来判断。当想让自己更聪明的时候,其实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避开的愚蠢到底的是什么东西。这就是一个准确、清晰的概念的作用,认识它才能改造它。

按愚蠢的定义:狭隘、无方向。我倒的确是个愚蠢的人。同志还须努力。

2017080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015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62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72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86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6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1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71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82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97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5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5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85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5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4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50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人们的保险观念越来越强,车险房险纷纷出炉,而近日已经酝酿了21年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将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均需投保...
    金日笔记阅读 673评论 0 0
  • “我小时候就读很多《唐诗宋词》,妈妈当时要求一天背一首,后来大一点就背《孟子》,父亲每天用一个小时来教我《孟子》,...
    山右观象人阅读 1,685评论 2 11
  • 从广州回来已经十来多天了,每天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大脑没有一刻是清醒的时候,从广州回来,我好像丢了魂,记忆力,...
    lucky颜阅读 230评论 0 0
  • 在这次的旅行中,我遇见了这样一个普通父亲和这样一个普通母亲。了解他们是因为30来岁的母亲带着一个10岁孩子想和一个...
    三只笨熊阅读 3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