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115/200】《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快速阅读115/200】《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我是一个用读书改变自己生活的人,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出口。所以,如果你正感到迷茫或焦虑,不妨开始读书。大量阅读,答案自现。读书给了我为生活“增量”的勇气。读书会让一个人充满力量和使命感。你想为这个社会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是做一件事时最重要的出发点,而不是说你会什么。即便你什么都不会,只要想解决问题,就努力去学,去读书,你就都能够学会。阅读“不舒服”,练就强悍的自学能力。

一、会读书,更要会讲书。

      听书不是一个新行业,也不是知识付费的新行业,而是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学习习惯的改变。教育和商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商业的本质是迎合,而教育的本质是改变。读书是大众反脆弱的方式。因为阅读有两个特点:主动性。针对性。第一,读书是主动的学习方式。科学家共同点是想尽一切办法,到处去找一本本好书,弥补自己的知识缺口,填充自己认知框架中欠缺的部分。第二,读书是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阅读可以让我们从“单向度的人”变成“多向度的人”。“多向度的人”的思维体系里有三大支柱:事实,逻辑,批判性思维。

      讲书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能锻炼一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式学习对思维成长的重要意义,沉浸式学习能帮助我们成为事件的“主人公”,不断体会和探索。沉浸式学习往往是目标导向的。以讲书为目的的深度学习,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学习方式,我强烈建议你开始讲书。不一定要挣钱,你可以给家人和朋友讲,甚至看完一本书以后绘制一张思维导图,给自己讲,让知识和学习形成一个循环。

二、工科男的讲书之路。

      辩论队培养我正确发声和控场,吸气一定是腹部鼓起来。后来有位练瑜伽的老师教我说,吸气的时候连肋骨都要鼓起来,要吸到肋骨能够挺起来,这次呼吸才是真正有效的。我还发明了一个更“变态”的训练方法,就是自己跟自己辩论。除了发声方法,辩论队的训练还锻炼了我的时间掌控力。培养幽默感,吸引眼球,好好说话,客气、和蔼一点。别动不动跟人争论,没有那么多好争论的,有那争论的时间就把事干好,这样多好。学会幽默,每天看各种各样幽默的片子。我在电脑里建立了一个文档,叫作“幽默素材”,然后把所有我听到的好玩的段子记下来。还尝试着给笑话归类。看看笑话有没有规律,找找一共有多少种“抖包袱”的方法,然后给它们分门别类。这种喜欢搜集笑话的习惯慢慢地培养出了我的幽默感。

      第一次实战:三本书撑起一门课,辩论的训练是规范发声体系和控场能力;电视台的训练是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你想吸引眼球,得有趣味,得好玩儿;校园讲课则是提升内容提炼和价值挖掘的能力。所以我很感激这三段经历对我的重要影响。刻意练习=时间X积累,每周讲一本书,一开始,你可能是在逼迫自己做这样的准备,但未来你会发现,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学会讲书,为知识松绑,正常人的阅读能力为每分钟500~700字,超出这个范围,大脑没有能力处理,记忆就会出现问题。而用嘴讲一分钟话,其信息量可以达到传统阅读的3~5倍,也就是说可以传递2 000~4 000个字的信息量。其关键就在于大脑在讲书的过程中除了会识别、解码,还会过滤、记忆、翻译、提取信息。

      真正的读书学习,是要走出阅读的舒适区。讲解并分享一本书的过程要经历三个环节,第一是筛选,第二是过滤,第三是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刻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能不能准确地把握这本书真正的含义,理解这本书?第二,我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本书真正的含义,且表达清楚?我的信息效度和信度如何?第三,我表达出来的内容能不能让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无障碍地理解?我的语言风格是否通俗易懂,能否被二次传播?这三个问题是每个读书人在读每本书的时候都要铭记于心的。

      讲书的五种必备能力,讲书的人需要具备哪几种能力呢?第一,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知道什么叫作前提,什么叫作假设,什么叫作论证,什么叫作论点,什么叫作论据,这些东西要搞明白。所有的论证,要么是用归纳法,要么是用演绎法。第二,大局观。大局观就是你拿起一本书以后,首先要知道这本书的大框架。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你看的不是细枝末节。第三,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可以细分出很多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简洁,幽默,说服力。这三项能力都可以通过训练慢慢获得。第四,同理心。第五,爱。对待讲书,要有“将然”的心。

三、一年只选52本书,标准是什么?

      对于读书的五大误解:1、读书无用?——“Keep learning”(持续学习)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指数级增长时代,知识技能更新迭代速度很快,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学能力,不能快速地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他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持续学习是必然趋势。 2、读书只追求有用?——善用邓宁-克鲁格效应。名家、专家推荐书单非常流行,这种现象背后体现的是一种邓宁-克鲁格效应。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核心就是你经常不知道自己该知道些什么,不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有的人只读自己能“够得着”的书,这样容易只停留在自己认同的那个层面。小心“读书功利化”陷阱。知识本身是非常有用的,有些书似乎在生活中起不到多大作用,其实它会潜在的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 3、有的书我读不懂?——小心你的存量技能。遇到读不懂的书,你可以先读一些跟这本书更接近的书。“读不懂”只是暂时阶段性问题,有可能是年龄阅历没有到,但要坚持阅读,提升自己的“存量技能”。 4.读书是一件私事?——交流才能突破舒适圈。读书是需要有朋友一起交流的,有助于打破阅读的舒适圈。文学艺术类读物可以有个人不同的见解,但工具类书籍应当有公认的见解。5.自己读的效果最好?——把书讲给别人,以人为镜。读书这件事情,我们不需要执着,不需要痛苦,能读就读下去,能吸收就吸收。如果暂时读不懂,可以听听别人讲的,再接着读下去。让我们自然、活泼地学习,保持不断进步的心态,一起把读书变成一辈子重要的事。

      选书原则——TIPS原则:TIPS是四个字母,分别代表选书的四个维度。T,Tools,工具。能够给受众一套完整的方法,比如读过《睡眠革命》之后,发现人不一定要睡够8小时才是最健康的作息,只要是完整的睡眠周期(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约为90分钟),睡眠质量就会很好,我一般睡5个睡眠周期。这个就是工具性,立刻能用,能够改变你的生活。I,Ideas,理念。作者有新的想法、概念或发现。比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出反脆弱的能力等。P,practicability,实用性。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S,Scientificity,科学性。有严谨的验证过程。选书最重要的两个原则是科学性和建设性。

    科学性是选书的第一标准。工具性的角度,就是我知道这件事未必是这样的,但是它可以很好地解释现有的情况,能为我所用。现实性的角度。科学是开放的,科学和伪科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伪科学其实是封闭的,科学是开放的。具有建设性的好书值得你读。行车导航的特点是什么呢?假如你走错了,它会说“重新规划线路”,让你在“前方路口掉头”。假如你不掉头,它会继续重新规划路线——想方设法为你找到接近正确路线的方向。一本好书也是这样。它一定是在试图帮你从痛苦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当中,探索出一条好的路径,让你能够看到希望,看到解决的方向。符合以下三点之一的便是具有建设性的图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意义;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意义、行动和改变,如果三者有其一,我们就说这本书是具有建设性的。综上而言,科学性和建设性是我选书的基本逻辑。

      每本好书都自带使命。买书秘诀:1、看出版机构的背景,好的出版机构会对品牌负责任;2、尽量选择有学术背景的作者,书里有数据有实验;3、看推荐人;4、某本好书中推荐的书单,好书带好书;5、看书后的参考目录,关注被多次引用的书籍;6、看这本书解决的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验证过程;7、看图书的印刷、装帧质量。《思辨与立场》这本书开篇就给读者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人没有批判性思维会怎样?这就是思维的三重境界:底层的人从来不反思,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中间那层人虽然反思,但老觉得是别人不对;顶级的那层人会反思自己,让自己的思维不断进步。

四、如何读懂一本书?

        七大元素,蓄满“理解力的池子”。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感叹说:“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过的知识不能通过有效途径转变为能力,所以再多的量也只是一种沉没的时间成本。最重要不是读书数量,而是看过的书都能真正读懂、吃透。要想读懂一本书,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多阅读、多积累,厚积薄发前的积累很重要。你的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你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

        理解力的池子到底包括什么?樊登为我们列了以下7个部分。1、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经济学的基础思维是当代人一定要掌握的。延展阅读:《经济学的思维模式》2、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了解人类动机的不二法门,学习心理学知识你会更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社会关系等。延展阅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3、管理学知识,职场必不可少的技能。延展阅读:《关键对话》4、逻辑学知识,更快看清事物本质,丰富思维方式。延展阅读:《思辨与立场》,我平时会看《奇葩说》娱乐学习两不误。5、哲学知识,开拓眼界,提升认知层次。延展阅读:《生活的哲学》6、国学常识,中国文化的精华。延展阅读:《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7、人生经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优化阅读体验。延展阅读:《世界观》。

    注重知识的“自我反刍”。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把自己当成知识的传授者,可以加深理解。学会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梳理文章结构脉络。 阅读时尽量少画重点,读完后给自己一段时间间隔,挑战大脑,回忆全书,构思思维导图,把自己当作传播者,加深理解。 要想把一本书读懂,还要养成读完以后总结的习惯。读完一本书,必须写个PPT,然后拿出去讲课,所以养成了这个习惯。读过的书总结成一个PPT,这个方法非常重要。读完之后放下,给自己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大概为一周。一周时间也差不多忘了快一半。这时候一边回忆一边绘制思维导图,或者写PPT。跟随回忆的过程,再去打开那本书,然后去翻摘抄,这样比边读边画线更有效。因为人的大脑经过了间隔,经过了回忆的挑战,对内容的记忆力就会更强。

五、把书读薄:如何解构一本书

      读书的过程就是人为地弄清楚一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抓住一本书的脉络和重点。不用担心,再复杂的书都有一个结构。但首先我想谈谈阅读需要规避的事。阅读前需要摒弃的坏习惯:1、字不认识,停下来?阅读间隔会打破你阅读的乐趣和快感。古人有一句话讲“好读书,不求甚解”。这话其实有点道理。先把这本书大略看看,如果你完全不懂,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那你就放下,这本书的知识暂时还不归你,跟你没缘分。2、一边看书,一边玩手机?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得刻意把手机扔到一边去。在家时,我一般就把手机放在楼下,我自己躲到楼上,要想拿手机还需要下两层楼,这就是人为限制。所以,飞机和高铁上是非常好的阅读场所,因为手机的网络会受限制。3、带着目的阅读vs自由阅读,读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带着目的去读,还有一种读书的方法其实是更令人享受的,就是没有目的的阅读。我也不知道读这本书应该有什么样的目的。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沉浸在里边好好读,认真体会,看看这本书有没有冲击到你的心灵,看看你读完后是不是觉得很棒。这种感受会比带着目的读书更开心,因为它是更高级的一种探寻。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开始不要有直奔答案的想法,先积累再精简。目的性太强,就减少了大量的脑力摩擦所带来的意外惊喜。

    开宗明义: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在阅读时,首先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任何一本书都会有一条主线。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首先应该弄明白一件事:读完了,问自己,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熟悉书的写作背景。最有价值的部分:书中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再次,就是一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有哪些解决方案;或者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变化的过程是什么。画龙点睛,一句话总结价值升华。书的最后一部分,一般来讲,会进行价值升华。什么叫价值升华?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这本书讲这个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最后能够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作者希望大家读完这本书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先找到问题,然后去看它的现状,再去看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看全书论证的过程。这样,结构就清晰了。

      图书画线有学问:什么才是精华?什么才是一本书真正有价值、值得记录的内容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总结了8条评判标准。1.当你感觉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时候,一定要记下来。2.当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要记住它。3.当你感觉某种解释令你很意外的时候。戒烟不靠毅力靠什么呢?他说,靠的是认知。你必须彻底认识到抽烟有多糟糕,清楚地知道抽烟对肺的伤害,对心血管的伤害,对大脑的伤害,对周围人的伤害,等等。4.当你看出递进关系的时候,这部分很重要,值得记录5.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的时候,要留意转折后的内容6.不同侧面彰显书籍内在价值。7.当阅读的时候感受到心灵冲击。8.书中的奇闻逸事,增添讲书的趣味性,发现特别有趣。

六、内容再创作:如何组织一个讲稿

      讲书前要了解的两大原则:以书为据,别跑偏。我坚持的一个原则是,讲任何书都尽量不要夹带“私货”,也就是不能延伸特别多自己的东西,因为这样你就背叛了这本书,耽误了听众和读者。既然选中了一本书,首先你就要尊重它,要以它为核心内容,要遵循图书的结构。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加入一些技巧性的串语,剩下的核心内容一定是依据图书的脉络而来的。讲书是再创作,而不是单纯摘要。创作和摘要是两回事。把所有要点画下来,然后从头到尾念一遍,这叫摘要。化学讲书就是重新创作。我们之所以需要讲书,需要听书,就是因为看原文的时候,有的读者读不懂;或者有些文字过于书面化,读起来很累;或者原文是外文翻译过来的,略显生涩。我把讲书比喻成“中文翻译成中文”,把原文读不懂的中文转换成简单好理解的中文。越是优秀的老师,越有同理心。他能感受到别人的知识盲区,破除“知识的诅咒”。他能预判到别人可能听不懂某些知识点,于是用一种降维的方法讲给别人听,使其明白。首先要尊重原文,但同时一定要创作,要把它变得更加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

    原文和再创作的比例及尺度?如何确定哪些话可以创作,哪些话一定要用原文呢?我的标准是,尝试一下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原文写得好,把它念出来就好了,我一般会选书里精彩的总结性语句做结尾。因为每本书的作者在写结尾的时候都下足了功夫,一般都写得很精彩,很有诗意,所以我会把结尾拿出来做我们整本书的解读收官。利用故事把一个道理讲清楚,如果你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能更平实地把一个道理讲清楚,那你就讲故事。换句话说,就是再创作。但要切记,这种创作一定不能加入个人化的判断性的解释,因为你的判断不是作者的判断。用“樊登读书”会员的话说,你注水太多了。讲书的时候,尽量不要做评论,不要加太多自己的观点。这样讲书才更有依据。切忌改变书中的观点,规避了“注水”,还有一个我最担心的问题——改变书中的观点。我的建议是,在整个论述的过程当中,最好按照章节顺序进行。

      讲书最重要的步骤是构建坡道,我看完每本书之后,都会绘制一幅思维导图,绘制思维导图最难的是第一笔。建坡道的时候,你可以用书中最打动人的一个点入手。构建坡道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听众从一开始就重视这本书,让听众觉得这本书有意义。一上来就抓住别人的注意力,把最珍贵、最核心的部分放在最前面讲,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从哪里找到坡道?直接从书里来,以生活场景代入的,有些坡道是出其不意的,有的坡道比较难找,就需要制造一些亮点。就是我说的构建坡道的过程。每次我绘制思维导图的第一笔时,我就觉得讲书开始了。总之,开篇就要抓人。开篇的这一分钟,一定要让别人觉得他得把这书听完。

      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要不要写讲稿或书摘?前面说过,我在讲书的时候只需要一张思维导图,建立坡道,然后一步步地延展下去,最后收尾。很多人在演讲(包括讲课)的时候,喜欢写稿子,但我建议大家锻炼自己不要去写稿子。绘制思维导图的工具。我是纯手工绘制的,就是用一张纸,一支笔。当然,现在有很多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我也尝试过用软件,但最终还是回归纸笔,因为我觉得用手绘制记得更牢。打字的那种感觉,没有经过纸笔的处理,就容易遗忘。1.任何知识传播都不能跑偏,以“一手”知识为指导原则。2.优秀的老师都要二次创作,而不是单纯摘要。3.知识输出的时候,照搬原文的表达不要超过10%。4.能用故事说清楚,就不要枯燥地讲道理。5.解读一本书,重中之重是构建你的认知坡道。6.构建坡道的几个关键步骤。7.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8.锻炼自己不要写讲稿。

七、开口讲书,还需要做这些准备。

      复盘思维导图,重新熟悉内容,每本书都有一个使命。那么你手上这本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这就是向外蔓延的过程。所以你要始终抓住最核心的价值点,抓住这本书最打动你的地方。调整心态,讲书不为取悦听众,一个人的心态和气质需要慢慢培养,不用着急。聪明地和听众互动,你的价值不取决于别人对你的评判,你的价值取决于你自己——这是最重要的心态。任何人都值得被别人尊重,都可以站在讲台上对方比你认知水平高,你该如何讲书?真正听过很多课的人,在听课的时候,他反而会找到新的灵感和收获。越爱学习的人,越不会说他全部都掌握了,他们一定是虚怀若谷的。如何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我的训练方法是,首先要看很多优秀的电影,从那些电影里面去学习人物讲话的节奏。好的电影里的人物的表现力是很强的。要学习好的电影、好的相声、好的演讲,然后进行科学的练习,不断迭代自我。谁都不是天生就会讲课的,我也一样。我今天用的语言模式,所谓的套路或各种包袱,都是在刻意练习中积攒的。只有积攒得足够多,人才能产生创造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不断地拓展认知的边界,读书,要学会不断地拓展认知的边界。 我有句口号,叫“先学再有兴趣”。为什么要先学再有兴趣?我见过特别多的朋友,他们会说我喜欢什么方面的内容,才去读什么样的书。先学再有兴趣,你的心才可能撕开一个“知识的缺口”。当你打开知识的缺口时,你才能够发现新的知识。1.复盘思维导图,拯救人类记忆曲线。2.去除私心,沟通的控场能力从调整心态开始。3.善用“知识的诅咒”,给比你厉害的人讲课。4.语言能力靠积累,多看电影、演讲和相声。5.小心存量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书单。

八、学会绘制思维导图,掌握知识的输出方法。

      掌握一套思维导图构建方法,我认为这是一种高效的“知识输出法”。我每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用思维导图将其进行梳理,这种方法在知识吸收上很有优势,一是看起来非常清晰明了,二是动笔写过的内容更容易在大脑中获得长期记忆。

1、樊登读书”思维导图绘制法,我绘制思维导图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1)准备工具:A4纸一张、黑色水性笔一支。2)绘制技法:A4纸横放,主题写在正中间,用线连接,纯文字型思维导图,一般写7~10个主分支(如果有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可以单独在纸边记录)。

2、在绘制该书思维导图时主要有两种思路:根据书本的章节结构进行划分,根据自己读完之后所理解的内容进行重新解构(这个方式更难,更考验一个解读人的水平)。

3、我构建思维导图的语言有两个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思维导图里面很多的话语并不是全部照搬书籍里面的内容,而是我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解读逻辑,作者写书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按照部分、章节进行排列。但是我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书籍的理解,进行重新解构。

4、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读书思维导图和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的经典思维导图有什么异同。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从中心到四周的结构,中心主题往下分一级分支,再分二级、三级分支;布局相同,都是横放的纸张,这样阅读起来符合人眼的水平分布的特性。不同点:线条差异,博赞的经典思维导图的线条是由粗到细的流畅曲线,我的读书思维导图的线条就比较简单;颜色的差异,经典思维导图的颜色比较丰富,读书思维导图的颜色只用到了黑色;图像的差异,经典思维导图有比较丰富的图像,有代表中心主旨的中心图,也有周边的用来解释说明的小插图,而读书思维导图是纯文字型的;关键词的差异

博赞的经典思维导图鼓励大家用关键词来概括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关键词可以是从文中挑选出来的,也可以是自己概括总结的。而读书思维导图有关键词也有句子,处理比较灵活,没有被关键词束缚住。

总结:思维导图的绘制风格没有好坏之分,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看一张思维导图应该要看最核心的部分,比如逻辑结构、绘制思路等。这些才是真正能够反映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关键要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569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27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8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7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7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1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36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9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7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9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1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4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5评论 0 19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26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27评论 2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