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成都·吃茶去

成都的寺庙有些奇怪。

文殊院

香客络绎,见佛拜佛。后院里两个年轻僧人在打羽毛球。寺庙里有一处建筑,专门陈列着某居士关于佛教主题的书画展。侧门有飞檐翘角的双层斋楼,领班与站成2排的服务员正互相行礼准备总结工作。

楼下茶园。细竹掩映的栅栏门有陶渊明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茶桌之间,随处点缀着灌木草丛,间有星星点点野花。一树桂花正香,有年轻茶博士提着细长壶嘴的开水壶,在茶客间来回穿梭,随时为茶客续水添茶。

众茶客中竟然看到一个老外,也在对茶独饮。

茶园出口处有引人瞩目的普及盖碗茶礼仪的居士漫画。(盖碗茶简介见文末附注。)

龙潭寺

寺庙不算大,人气最旺的不是寺庙建筑和香火,而是寺庙建筑一侧的茶园。阳光正好,透过树叶摇下一地碎金。茶座两侧的红墙上贴着“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棚间树下,茶客或独自发呆,或三五交谈。隔壁桌的五六位大叔大妈似乎是在同学聚会,谈兴正欢,邀我们帮忙拍合影留念。

昭觉寺

千年古刹,著名的禅宗祖庭之一,规模不小,香火旺盛,供养的苹果堆成金字塔,佛祖像一侧的箱子里摞满挂面,这是供养佛菩萨后给僧众拿去吃的。

正逢抗战70周年纪念日的法会,近百名信众身着褐色海青在正殿前虔诚念经,旁边音箱传来音色颇庄严的女声领颂。

佛殿一侧有放生池,大大小小的乌龟在碧水间自在畅游歇息。

绕过主殿再往前行,巨大的香炉旁边有整齐列阵的长明灯,金色火苗跳跃,轻烟袅袅上升,让人心生触动。

正门右侧仍是茶园

青砖铺地,檐角向天,红桌竹椅,人声鼎沸。取两盏茉莉花茶,向热闹处坐下,倚着椅背,闲看桂花开落,不一会儿便有茶博士过来添水。


注意到了么?成都的寺院不止是清静寺院,总会留一处人声鼎沸的茶园。这是我在其他地方的寺庙没有见过的现象。

桂林栖霞寺在七星公园,一个拜佛烧香做法事的庄严去处。北京的寺院更不必说。

绕塔止语,进庙拜佛,修行清净地,怎容闲人侧畔喝茶?僧众又怎么可以在大庭广众下打羽毛球呢?一心念佛,不是应该远离红尘纷扰么?

广东的吃早茶,重点在品味点心美味。一人亦可,亲朋相伴更佳,人多欢聚更添兴味;

湖南、广西的饮茶,注重一套茶具齐全、主人洗茶分茶,三两好友对坐,把盏清谈的闲雅;

成都的饮茶很简单:一人独坐亦可,呼朋引伴亦可。茶园提供一套茶盏,来客可自选茉莉花茶、菊花茶等口味,自行去角落里觅一木桌、几张竹椅,摆在乐意就坐的角落,茶盏安放静候,便有茶博士提着茶壶来时时添水。

再自助些的茶园,每桌配一只开水暖瓶,不必待人添茶,只管自饮自酌。

各处茶园随环境不同,一盏茶3元-10元不等,便可消磨一日光阴。

最普遍是茉莉花茶,滚水注入,茶叶下沉,茉莉花儿上浮。静候茶叶舒展,细碎白花瓣轻吐,拈起茶盖,轻拂茶汤,拨开花瓣,茶还未沾唇,动作已添了几分闲雅。

昭觉寺的茶客千姿百态:有人独坐沉思;有亲朋相谈甚欢;有邻里围坐打牌下棋;有好友嗑瓜子吃点心;有资深闺蜜闲谈织毛衣;有老板商务会谈或抽一支烟……

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只是相伴倚墙而坐,执盏不言,静静看着一切。也许他们只是享受这里的熙熙攘攘,喜欢这种热闹人气的滋养。

成都的寺庙几乎分担着公园才有的休闲功能。(公园自然更不例外,各处设有茶座。)在这个水泥格子把邻里大院分割成核心小家庭的时代,上了年纪的人们怀念过去那种亲友相伴的热闹滋味,所幸他们还有这样一种去处,可以团聚,可以独处,可以怀念过往,可以安放现世。

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成都的寺庙僧众,并不避讳在红尘中修行,在热闹处炼心。这样率真坦然,接纳包容,也许寺庙提供的正是一种接引众生的熏染,一处安放心灵的净土吧。

禅茶一味,闲中明觉。红尘中忙忙碌碌的人们,不妨抽空来添一盏清茶。不拘泥形式,不贪恋口腹,安然闲坐,口鼻生香,心受沐浴,身卸尘劳,不觉反观过往,倾吐郁结,化开焦虑,忘却挂碍,在一盏茶的温热中更加平和从容。



北京的公园、植物园,往来游客多是两鬓斑白的老人,间或才有出来遛娃的夫妇;

在广州吃早茶的,也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济济一堂,叙旧言欢;

成都的茶园,仍然是中老年人居多,除了牙牙学语的幼儿,触目所及也许只有我一个年轻游客,其他茶客约莫都在三四十岁以上。

或许是上了年纪之后,才会有足够的积淀来消闲么?

我知道北京上海广州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难得像小城市一样有设座的奶茶店和实惠的茶座。在上海时,曾经问过同事,不加班的时候,周末去哪里呢?她说,逛商场啊,商场里有空调。

城市里奋斗的年轻人,你周末常在哪里,又是怎样度过呢?多久和朋友相聚一次?相聚时又会选择什么去处呢?

当下社会节奏太快,如果没有这样一盏茶的情感交流,我们会不会真的像卡夫卡《变形记》里描述的甲虫那样,沦为相互之间只有利益关系的异化者?


附:盖碗茶简介

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中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

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

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

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