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与判断》阅读笔记

这本书放在阅读书单好一段时间了,当知道产品经理推荐书单里也有这本书时,我放心地买了回来看。
虽然说这是跟产品经理相关的书籍,但我觉得这本书更适合自省。通过理解人类决策与判断时出现的偏差,更好地反省生活中的想法与行为。想到简书也好几天没更新,就把笔记放在这吧。

第一部分 知觉、记忆和情景

第一章 选择性知觉知觉的本质就是具有选择性,很大程度上受到预期动机的影响。

预期
我买回 Smartisan T1 的时候,就觉得她很漂亮,会是因为我买之前就被微博和舆论说,她就是很漂亮吗?
一个人,比如我,打网球打得不错,会不会因为原本我就认为自己运动细胞可以,然后不知不觉付出了努力去做这件事?
在行上的行家,也许说出的话在其哲理性上不过是肯思考的普通人水平,会不会因为我付了钱,然后我就觉得他说的话一定更有道理?
一台相机,贵的相机,觉得拍出来的照片就是好看些,这会不会是因为我给了贵的商品过高的预期,以至于拍的一般,但也觉得好?
一片药,可能根本没有什么效果,但我觉得它管用,产生了预期,然后身体还真特么好转了?

动机
可能就是一件普通的事,但这个姑娘做,我就觉得这件事有了不凡的意义,我在这时会是有什么动机?
同样又是姑娘,像平常人一样晒食物发朋友圈,我就觉得他堕落、不上进,我这时又有什么动机?
又特么还是姑娘,喜欢与人交流工作,高大上的工作,有发展有前景的工作,我居然能意淫出理由说这不好,我又有什么动机?
一项工作我很喜欢,但真的是享受工作而不是仅仅是他的高薪吗?

指导
做任何重大决策或判断之前,很值得停下来想一想并问自己一些关键的问题:

  1. 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否受到了某种动机的驱使?
  2. 我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是否夹杂了自己的预期?

第二章 认知不协调

认知不协调 是指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协调。引发这种不协调的情景又分为决策前和决策后。
做决策,实际上就是实施一个行为。

决策前,也就是行为之前,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将要做的行为与自己的态度不一致、不协调,那么他就会做出更加激烈的协调性行为,来降低这种不协调感。
举例
1知道自己心里是歧视同性恋后,会更加用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歧视
2知道自己其实不爱看书后,会更加买书来证明自己是爱书人
3知道自己看不起做公关、房产经纪人等职业后,会想更多的理由表达自己“开放的心态”

决策后,也就是行为之后,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已经做了的行为与自己的态度不一致、不协调,那么它就会持有与行为一致的更激进的态度,来降低这种不协调感。(也可以说,这时的认知,是受自己的动机干扰的。)
1有一段时间,做了当程序员的决定之后,无数次和自己说,写程序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
2喜欢上她之后,一直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找不同的理由为她每一个普通的、甚至不合理的行为,歌功颂德
3买了某个手机后,一直认为他就是美,或者认为它比之前更美了

解释不协调的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不协调实验中的发现与所谓的不协调无关,相反,它们与人们如何从所观察到的自身行为中推断自己的信念有关。
认知不协调理论:不协调是一种“消极驱力状态(一种令人厌恶的状态)”,人们会尽一切可能减少认知不协调感。

指导
做决策的前后,要好好审视自己的态度,诚恳地。多看利弊,少看对错。

第三章 记忆和事后聪明式偏差

记忆从本质上来讲,具有重建性。

  1. 提问的方式能显著地影响到人们对一件事进行记忆重建的过程。
    你和她一起 牵着手/聊着天 散步的晚上,凉快吗?
    那次球 砸/碰 在你脸上,疼吗?
    你 徒手/为了她 拖着那么多水果,累吗?
  2. 每一个记忆并不是与其他记忆分开来单独存储的,而是相互结合,构造出一个总体的情景。
  3. 记忆存在“事后聪敏性偏差”。
    不知道这个是否属于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

第四章 情境依赖性

决策者并不是孤立地去感知和记忆某个事件,而是根据他们过去的经验和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去理解和解释新信息。

对比效应
在绝对条件下去判断事物是不可能的。
所有美与丑、贫与富、善和恶、快与慢、冷与暖 ... 都是人们在情境中感知比较出来的。

初始效应
某些情况下,顺序靠前的特征比顺序靠后的特征对人们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一些。

近因效应
而另一些情况下,最后出现的信息会比最先出现的信息的影响更大。
而这两种效应那种会占优,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延迟。

晕轮效应
我们很难把别人当成一个不同品质的集合体来看,很难对他的每一种品质做出独立的评价。即便不同品质间不具备因果逻辑关系,但我们还是会做出不靠谱的预设。
看脸的时代是对晕轮效应的最好证明。当一个人长得漂亮,我们会更倾向于认为她大方、开朗、勤勉、热心 ...

可好像这一些效应,都是我们生而为人应该有的样子。如果一切都变得绝对化、数据化,我们是不是同时也失去了丰沛的情感与好笑的故事。

第二部分 问题如何影响答案

第五章 可塑性

本章的主题是,人们的决策与判断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措辞?

在不同语境下提供同一个问题,会得到不同的选项
书上用了一定概率下损失一定金额的经典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虚假意见
在有关政治政策的判断中,虚假意见很普遍。这是由于人们只有很低的政治参与感和很少的政治意识,却面临一种不得不对此发表意见的社会压力。
这个现象完全可以扩展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日常社交中,我们何尝不是因为说“不知道”而导致的尴尬,而几乎无意识地对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从它的启示意义上看,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某个回答上的数据准确性,最好给回答者提供一个“我不知道”的显性选项。

抽象态度与具体态度的矛盾
人们对某一原则所持有的抽象态度,往往与人们对这一原则的具体运用所持有的态度无关。因为,在面临具体运用时,往往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复杂因素,如情景约束、其他与之相冲突的原则。
所以当朋友做出这种态度上相违背的事情时,应该受到责备吗?哈哈,我发现我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针对抽象态度的抽象问题。我觉得还是的看情况吧。唯独辩证地回答抽象态度问题,才可能得到适用于实际情况的答案。朋友也是正常人,考虑问题难免有不全面不严谨的时候。
而如果你问我,“你有处女情结吗?”正确表明态度的回答方法是,把抽象问题具象化。假象你就要把她娶回家了,而你发现,原来她以前就和别人滚过床单,这时你还能接受她吗?
类似的问题还有:你有性别歧视吗?你支持民主吗?你支持中医吗?

抽象态度与实际行为的矛盾
态度与表露在外的行为几乎是无关的。态度越具体化,其相关性才回较大。
我的理解。也许是因为,表明一个态度几乎是零成本的,就像在朋友圈点一个赞,转一个发。而付出一个行动,却要承受一定的风险、机会成本的损失。
同样地,再考虑是否会为某个态度做出行动时,把行动与态度都具象化。“我爱你!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 说起来又是多么的轻松。具象化,“你愿意为我留在这个城市吗?你愿意为我戒烟吗?你愿意为我的诉苦花半小时吗?”

第六章 问题的措辞和框架的影响

本章的主题是,问题的措辞以哪些具体方式影响人们的回答。

问题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
开放式问题不一定是最合理的,因为人们其实并不知道怎么在开放的前提下,梳理出正确的答案,或者说,有时候正确的调查应该借助封闭式选项的引导。

答案选项的范围
选项的量化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的行为范围提供了参照框架,会对用户的决策施加干扰。

问题 / 答案 呈现的顺序
之前已经说过了。

答案是否提供了中间选项
引入一个中间选项实际上是鼓励了人们选择中立。

问题是从收益还是从损失的角度来提问
当面临获益时,人们往往是规避风险的;面临损失时,人们则往往更喜欢赌一赌运气。
这个是最有意思的,所以当心理学家研究这个问题是,或者说当我们知道这个道理时,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有时是有些情况,如医生救人,很难说这是面临获益还是面临损失。

问题是否涉及心理分账
心理分账是指,某一结果只是从动作直接结果的角度来描述,还是需要综合考虑这一动作与其他行为的先前关系。
这个也有意思,有点像从两种角度去考虑沉没成本。
启示是,当作出决策时,我们应该尽可能排除情绪上、心理上的干扰,从实时数据层面对得失利弊进行权衡。

靠,有没有可能找到统一的规律。

第三部分 决策部分

第 7 章 期望效用理论

每一个决策都像一次赌博,而理性的决策力让赌博中获得的收益最大化。期望效用理论的目的,就是为理性决策提供一套明确的基本假设,或者说公理。

公理的变式很多,但大多数变式都包含了以下六条原则中的一条:

  • 有序性。没理解。
  • 占优性。当有两单个备选方案时,理性的个体会选择占优的那个,不管是弱势占优还是强势占优。
  • 相消性。在选择时,忽略效果相同的比较选项,相同的因素相互抵消,只需要比较哪些不同的结果。
  • 可传递性。A 比 B 好,B 比 C 好,那么在比较 A 与 C 时,选 A。如果不存在可传递性,则不存在最优选项,理性不存在意义。
  • 连续性。当出现好结果的概率足够大时,理性决策者会选择在好结果和坏结果间赌博,而不是选择一个中间值。
  • 恒定性。理性决策者不会受到备选方案的表现形式影响,因为形式不影响总体的收益或概率。

第 8 章 理性决策的悖论

作者举了好几个例子,人在做决策时,其实经常违背理性原则——相消性、可传递性、偏好固定性。于是碰到了这么一个问题:违背期望效用理论者的就是不理性的吗?

作者的观点是,否定。这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人们犯错误的成本(最有与非最优之间的差额),与人们遵循这些理性原则的成本相比,哪个更大。况且,将复杂任务简单化而采用的捷径实际上是非常有效的,因为他们减少了认知努力,而且结果与最佳策略相比相差无多。
所以,不那么理性的决策在长期来看却是理性的,因为它提供了一条快而简单的捷径来实现效用最大化。

到这里,我们可以肯定,期望效用理论还不足以描述人们这时的决策行为。

第 9 章 描述性决策模型

由前两章我们知道,人做决策并不是“理性”的。
人做决策时,追求的是满意,而并非最优。满意 是指,选择一个最能够满足你需要的方案,即使这一选择并非理想化或最优化。

前景理论是描述在人类自身的角度上看,所做的决策有多
而多属性选择理论则是关注人们如何 做出决策。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用 “价值” 代替 “效用”。
效用侧重于用财富去定义;而价值,则侧重于用收益与损失去定义。

前景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假定价值函数。对于收益带来的价值,不如等同量损失表现出的价值;并且,在收益那部分,价值呈现为凸函数,在损失那部分,价值呈现为凹函数。
例如,50% 的概率得 1000, 和肯定获得 500。我们会倾向于选择 500,因为我们认为,后一个 500 带来的价值不如前一个 500 的大,所以我们面临收益时,偏向规避风险。而对于相反的损失情形,损失的前一个 500 比后损失的那个 500 要大得多,所以我们面临损失时,偏好风险。

确定效应

前景理论隐含了“确定效应”。
确定效应是指,讲一项损失的概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的价值,不如将其从一般减小到零的大。
例子,5 块钱能让你高数以 50% 的概率过,再加 7 块钱能让你高数 100% 过。所以你愿意掏吗,其实是愿意的。
5 块的概率保险,和 10 块的确定保险,我们是倾向于选择确定保险的。人类讨厌不确定的东西。

多属性选择

当面临的等价方案只有两个时,人们倾向于采用补偿性策略做决策。
因为这时两个方案都等价,我们追求的已经不是客观最优化,而是让决策与我们的价值观保持一致,这时即便方案中的某项指标不好,我们也会用另外一项对他进行补偿。

而面临多个方案时,人们通常采用非补偿性策略。
有四个著名的非补偿性策略方案:

  • 关联原则
    排除某些指标上不能容忍的方案。
  • 析取原则
    对于个别指标特别好的方案,即便有几项不好的指标,也给予包含。
  • 词典式策略
    选出最重要、次重要、次次重要的指标,然后逐步筛选。
  • 逐步淘汰策略
    本质上与第三项策略相同,担不是筛选,而是排除。

第四部分 知觉与偏差

当人们面临一个复杂的判断或决策问题时,他们通常会依据自己的直觉或者是一些常识来决策。某些情况下,直觉可能产生某些可预测的偏差和不一致。

第 10 章 代表性直觉

什么是代表性直觉?
人们通常会根据事件 A 的某些信息,依靠直觉过度地推断,认为事件 A 在多大程度上与 B 相似,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因为过多细节的情景,而干扰了决策
随着情境中细节数量的增加,该情景发生的概率值会逐渐降低,但是他的代表性和由此带来的外显的可能性却会上升。
例子:他是一个河南人。他是一个贫困的、有偷井盖嫌疑的河南人。她是校花。她是性格开朗、大方利落的校花。

局部代表性
人们错误地认为,一个随机序列必须具备局部代表性,即序列的每一个部分都必须看起来像是随机的;或者说,一个随机序列的局部看起来像非随机,以至于认为这个整体随机序列具有像局部的规律。一言蔽之,以偏概全。
例子,抛三次硬币,都出现花,所以你认为第四次出现花的概率较小。但其实还是二分之一。局部过小,不足以呈现整体的随机性。
手热现象。很多人认为一个队员在命中了几个球以后,再次尝试投篮的命中率将提高,然而事实上投中下一个球的可能性与该队员总体的投篮命中率,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错误地理解平均数回归
向平均数回归是统计学中的一个现象,即较高或者较低的分数往往会伴随着一些更加接近平均数的分数。
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有他自己的平均值,因为偶然的因素,他可能会在某个时间段,过度地偏离平均值,但终究会回归。
例子:没有所谓的好运气和坏运气,不需要因为毫无联系的小动作惶恐,有或没有,长时间来看,时间都会给你真实的答案。

总结起来是,整体看待数据与事实,避免因为自己的直觉,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

第 11 章 易得性直觉

什么是易得性直觉?
有一些事件相对于其它事件更容易想到,并不是因为这样的事件更经常发生或者具有更高的发生频率,而只是因为这样的事件更容易被提取。

在哪些情境下,易得性直觉可能会导致偏差?
一些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新闻头条时间居多。
例子:坐飞机的事故率比坐汽车的高?并不是。
被大白鲨咬死的概率比被飞机零件砸死的高?并不是。
龙卷风至死人数高于雷劈?并不是。
很典型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当人们想象一件事件发生以后,他们是否会认为这样的时间更加容易发生?
是。对给定的结果进行想象可以使结果更容易提取,同时也增加对其发生概率的估计。
相反,如果某个事件是很难想象的,想象的努力就会降低人们对其发生可能性的预期。
本质上是问题1. 也是问题 1 应用在对未曾见问过的事件的估计。
例子:你能当上产品经理;你经过重重调研,把玩数百款产品,熟知了互联网教育行业,成了一名初创公司的产品经理。
下一张牌是红桃 A;我摸到的下一张牌,能跟现在手上的牌打出一个组合,必须是红桃 A。

生动的信息与其他类型的信息是如何进行区分的?
越为生动的信息,越容易想象,人们对其发生预期的估计会偏高。

凡是用数据说话,先进行事实判断。

第 12 章 概率和风险

矛盾信息的困惑 - 激进主义
书上举了一个例子:
医生对病情做了一个概率上的判断,非常小的概率(先验概率,即新信息到来之前,对一个事件的最佳估计。人认为的概率)
之后 X 光检查机器给了另外一个概率的判断,相对而样非常大的概率(新信息,固定的概率设定)
这就造成了一个信息上的矛盾困惑。
那么最后医生应该如何估算概率?实际的概率应该是多少?
如果实际结果中,先验概率是非常不可能发生(或者非常可能发生),然后“更新”源于不十分可靠的信息,那么先验概率和修改后概率之间的绝对差异不会很大。

矛盾信息的困惑 - 保守主义
相对贝叶斯法则的标准理论而言,个体在接受新的信息之后,改变概率估计的速度很慢,显得保守。
例子:傻子都喜欢吃铅笔,不傻的人喜欢喝铅笔(旧信息,1/2 的概率,固定的概率设定)
这人在角落里的动作像极了吃铅笔(新信息,97% 的概率,人认为的概率)
这人是傻子的概率有多大?
大,比 1/2 大很多 。而保守主义会认为只比 1/2 大不了多少。

总结:不管是激进还是保守,当人下决策认为的概率很大或很小,而固定的概率设定不是特别可靠,那么不管固定的信息先来还是后来,最终的概率判断都应该与人当初下决策认为的概率判断相差不多。

事件结果的效价(正性的或负性的)会影响人对事件概率的判断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个体认为正性结果发生的概率比负性结果的要高。
例子:认为毕业后找到工作的概率会挺大,即便没有任何客观的数据来支持你的判断;
认为能找到女朋友的概率会比真实的大,即便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

复合事件
人往往会高估连续事件的发生概率;低估非连续事件的发生概率。
这种直觉比较容易克服,不举例。

对风险的直觉是高度主观性的
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是固定的,事实判断;
但每个人对风险的直觉是不同的,价值判断。
这就导致,针对风险人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往往取决于具体的风险呈现方式,以及风险的种类。

公众对风险的知觉中,有三个基本维度:
第一个是恐怖风险,核武器、核能;第二个是未知的风险,转基因等;第三个是,面对某一个特定风险时个体的数量。

公众对风险的总体认知,总是从“灾难发生的破坏力”以及“对下一代的威胁”角度来考虑;而专家对风险的知觉,是与其发生的概率紧密相连。
例子:核能,转基因,坐飞机。

在对概率和风险进行评估时,如何用简单的措施避免偏差?

  • 做记录,记录过去事件发生的频率,用数据说话。避免由于可得性、风险表达方式造成的偏差。
  • 请第三方评估,避免效价影响人对风险的判断。找到女朋友,找到工作概率高,呵呵。
  • 将复合事件分解成简单事件。

第 13 章 锚定和调整

什么是锚定效应?
个体的判断是以一个初始值,或者是 “锚” 为根据的,然后会进行并不充分的上下调整。

说出五个关于锚定效应的例子
卖衣服的掌柜经常标一个高价,而我们有时候对一件衣服的价值是不好估计的,这时候 “砍价” 的区间都会受到初始的 “锚” 的影响;
你觉得 Smartisan T2 的销售量达到 30W 台了吗?在没有相关具体数据做推断的情况下,谁知道呢。
最近地壳不稳定,活动较频繁,四川一带下周发生地震的概率会是 80%。你认同吗?不然你觉得会是多少?
工作了,他可能两年内就结婚了。你不同意?你觉得会是多久?
因为今年科幻阅读氛围很好,《科幻世界》的销售额达到了 500W。你觉得呢?

如何避免锚定效应?
针对原有的极端锚定值,考虑一个反方向的相等的锚定值。或者在做出最后的决策之前,考虑多个锚定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 14 章 对随机性的知觉

从两个例子看随机性事件的概率大小
如果一个团队里,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在同一天的概率是 50%,那么团队至少需要有多少人?(非特定的偶然事件,23 人)
如果一个团队里,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在特定的某一天(如 3 月 8 号),那么团队至少需要多少人?(特定的偶然事件,254 人)
所以在回头看这么一件事:某一时间内,某个城市的某个酒店的某个房间连续入住的两个客人拥有相同名字的概率有多大?(非特定事件)

人们是怎么认识随机事件的?
人们总是倾向于从随机序列中发现一定的模式。
并且,人们认为,随机序列一定是伴随着更多的事件转换。而这个他们认为的更多转换程度,其实是略大于真是随机事件的转换程度的。
我们应该理性认识到,如果情境都是由独立事件组成,且结果相同,那么三到四次相同结果的发生并不是不寻常的,决策者应该尽量避免将相同结果的短期重复看作是有意义的。

第 15 章 相关、因果关系与控制

相关
在这个维度上,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无非是三种:正相关、负相关,以及无相关。
而判断两个事件的相关性,需要把两件事情做好:

  1. 为了确定相关性,哪些数据是必须的?你都搜集到了吗?
  2. 有了这些数据,你如何判断事件的相关性?

比如,河南人爱偷井盖。(随手举个例子,无恶意,我也有喜欢的河南朋友)

  1. 河南人里,偷井盖的有多少,不偷井盖的有多少?非河南人里,偷井盖的有多少,不偷井盖的有多少?
  2. 从这些数据中,你是否能得出河南人爱偷井盖的结论。

其实人们在生活中能判断出许多相关关系,出现糟糕的判断是因为面对一些不常见的结论,没法理性地从数据上做出合适的考虑,而是基于易得性直觉和代表性知觉轻率地给出看法。

因果
很重要的两点:

  1. 相关关系不能推导出因果关系
    城市居民的平均寿命比乡村居民的高,但不能说明长寿的原因是城市。
    练钢琴的同学大多长得干净,但不能说明练钢琴师长得干净的原因。
    爱笑的姑娘运气都不会太差,但不能说明爱笑就能运气好。
  2. 因果关系不能推导出相关关系
    怀孕是因为做爱,但常做爱,不一定常怀孕。
    能上 T 型台,是因为身材好,但是身材好和上 T 型台没有正相关。
    反向举例不好举 ...

控制
人们通常相信他们对于概率事件能够拥有比实际情况更多的控制,这种信念通常被称为“控制错觉”。
如 抛硬币前先吹一下硬币;摸牌时搓一下牌。

对控制的知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错觉,但让人们对生活有一种把控感,确实有益于健康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让年迈的父母有自己的房子,布置自己的房间,养养植物,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

第 16 章 归因理论

ANOVA 变异框架分析,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原因。实际上是控制三个变量,观察行为的结果是否发生了变化。

  1. 行为人。不同的情景与时间,相同的行为人是否会有相同的行为。如果相同,则是个人归因。
  2. 情景。不同的行为人与时间,相同的情景下是否会导致相同的行为。如果相同,则是情景归因。
  3. 时间。不同的情境与行为人,相同的时间下是否会导致相同的行为。如果相同,则是时间归因。

缺乏共同反应
对共同反应信息缺乏利用 是忽视行为的基线水平的典型情况,因为在给定情景的前提下,共同反应就等同于行为的基线水平。
用人话说是,观察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结果并不是行为人所独有,而是大多数人都这样,是一个平均水平,基线水平。
例子:小明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落选了,但不能说明小明真的水平不行,因为考试要求太高,对基准线上的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难进。
小明追校花小冰,被拒绝了。所以小明真的不优秀吗?不一定,校花标准太高。基准线在校花的标准之下。

突出因素
观察者对行为的归因判断,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面临的信息是否突出、生动。
例子:如果我的视线聚焦在厨师的手上,那么一道菜出来很好吃,我会过多认为厨师的手艺好,而不是菜的半成品做得好。

我的情景 你的个性
《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有一句话,“行为决定一切”。在一个社会情境中,最突出的是人的行为(暗指行为人)。情境因素,例如温度、日期都是第二位的。个体处于大前方,而其他的事情都处于大后方。

对于行为者来说,情境是突出因素,所以个体倾向于对自己的行为做情境归因。
对于观察者来说,个体的行为是突出因素,所以观察者倾向于对相同的行为做稳定的个性归因。

这些理论研究,在社会判断和心理治疗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例子:学业失败没读成高中,谁的错?路上遭遇性骚扰,谁的错?我们如何对待不堪回首的过去?

如何避免归因偏差
更多的关注共同反应;更多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用归因模型去做假设分析。

第五部分 决策与判断中的社会性一面

泰特洛克建议研究者把决策者视为“政治家”,他必须对自己的选民负责,并且总是关注“如果我这样做别人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别人质疑我的观点,我应该怎样说服他们”这样的问题。

第 17 章 社会影响

社会易化
当别人在场的时候,个体的行为表现与独处的时候相比会有什么变化?
对于那些简单的、熟练的行为,人们在有旁观者在场时通常能做得更好;但是对于那些复杂的、还没有掌握好的技能,人们在有他人在场时,则会表现得没那么好。—— 社会易化效应
例子:打墙的时候,有同学看着我会打得更认真、更好;削苹果的时候,有同学看着,我会削得更完美,又长又弯;但如果是发球,比较难,大家看着,我就更加发不好了。

社会性懈怠
当人们作为群体的一员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向自己独立完成是那么努力。
例子:共同去做一个旅行计划;共同去安排一个饭局;共同研读一篇论文。
解释:责任被分散。个体不会像独自行动是那样,直接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

旁观者干预
旁观者效应的解释:在相对较大的群体中,给予帮助的责任会被分散。
做实验的验证方法有意思。假设在群体中,每个人决策行动都是独立的话,那么群体做出行动的几率会比个体大很多。然而实验结果却是,比独立个体的几率小很多。
是否有某类人群能避免旁观者导致的抑制效应影响?
有,9 岁以下的儿童。

社会比较理论
1 人们具有评价自身能力水平和自身观点恰当性的需要。2 那么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性的标准时,人们就会把自己和其他人做比较。
例子:我们总会去想,高中同学都结婚生娃了,我是不是也该生一个?我的论文发够了吗?不知道,那我去和老室友比一下。

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身上获取行动的线索
倒是从这里能看出心理学的实验非常的讲究。为了避免被试在实验中掺入宗教政治的倾向,实验设计者会刻意把名字、地点等内容改写。
解释:我认为这是成本上的考虑。如果和我相似的人,做了某项决策,即便我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做,但他一定考虑过。所以我可以从他的行为上获取相关线索与假设。

社会性痛觉丧失
就像文章前面所说,人类是多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至于当旁人说“不疼”的时候,你也跟着说“不疼”。更离奇的是,在这种比较下,不仅是心理上觉得“不疼”了,连生理上也觉得不疼了。

从众
略。再重复一次,人类是多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集体盲思
心理活动的效率、对现实的检验以及道德判断的一种退化,这种退化是来自于群体内压力。
当你处在一个群体内部时,因为责任被分散,决策时你会有惰性;然后,迫于旁人的评价,你从众。这种责任分散和从众的效应叠加,群体就变得盲目。群体不再是独立个体的集合,因为群体里的个体不独立

第 18 章 群体决策与判断

群体误差与偏差
这方面与个体的误差、偏差相似。
群体归因误差,指一个群体做出无根据的内在归因的倾向。即都容易忽略情境与环境的因素,想当然地将行为与内隐态度相关联。
另一个是,“外群体同质性偏差”,总认为自己的成员比其他群体内的成员更具有多样性。其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加深了刻板印象。
例子:河南人,井盖!上海人,排外!广东人,什么都吃!

群体极化
指群体讨论容易增强群体成员达成一致的倾向。
群体讨论进行的决策,更愿意提倡和拥护冒险的行动。
解释:类似群体的责任分散,在做决策时,里面的每一个个体会认为决策的风险得到转移,于是做决定时更加冒险。

人多智慧多吗?
这里的内容有点违背常识,一般来说,群体讨论如头脑风暴,其实能互相激发新的想法。但研究却表明,群体讨论的优越性主要在于汇集功能,而不是实质的群体互动。也就是说,不如将大家独立思考的成果作汇总,而不是大家聚在一起讨论。

独裁的益处
一般来说,如果有群体中最聪明的人来独裁,群体就能够做出最准确的决策。
但有趣的是,在每个群体中,“独裁者”最后都修改了答案使其更接近集体平均数而使偏差值提高。
解释:最聪明的独裁者也是社会性动物,迫于无形中的来自他人的评价,作出的决策会更加的民主,结果反而降低了原本的准确性。

第六部分 常见陷阱

第 19 章 过度自信

自信与信息量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信息量的不靠谱。
观察自信度与准确度的关系随阅读信息量如何变化。发现被是阅读的信息量越大,其判断的自信就越大,但准确率不见得增加。
这是不是与之前的认知有关系。当信息量增大时,情形越是可以被想象,越是觉得发生的概率会增大,就越是自信。

极度自信与准确率
极度自信下,判断的准确率也不一定高。

信心与准确度之间的相关
给出了《今日心理学》1984 年 11 月的一个调查实验例子。让读者判断两个强权国家冲突例子中,强权国家是指美国还是前苏联。发现两个有意思的结论:
1 答题者其实并不能区分美国与前苏联军事行动的区别。美国人之所以谴责前苏联的行动和决策,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是“苏维埃”,而不是因为他们与美国的行动和政策的区别。
2 人们的信心评分实际上与他们的准确度并无联系。

如何才能减少过度自信
停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你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
1620 年,培根曾经写下,“肯定比否定能够激起更多的感动和兴奋是人类智力中特殊并且永恒的错误。”

第 20 章 自我实现的预言

证实偏好
人们总能使更多地去证实规则,而不是证伪规则。这种倾向被称为证实偏好
例子:怡宝就是好喝。我们会买怡宝,然后看看怡宝是不是真好喝;而不是找到不好喝的水,然后看他是不是怡宝。网易是不是好公司,我们倾向于找好评,而不是找差评证伪。

自身永存的社会信念
对一个命题寻找证据做判断时,人们把“证实”性证据看得比“证伪”性证据更有关联性。
例子:当考虑销售工作的申请者时,我们更多的是问“这名申请者待人友好吗?”,而不是“这名申请者有多害羞?”

人们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假设会变成自我验证性的假设,并且信念会变成自身永存的信念 ...

皮格马利翁效应
按照人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去对待他们,并且你要帮助他们变成他们能够够成为的样子。
—— 歌德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错误的概念,但他们是那种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错误概念。例子:

  1. 我只是一个运动天赋资质一般的学生,选修了网球课。因为态度好,老师说我会是好苗子(老师的预言)。于是老师给予了我很多照顾与帮助,而我也因为有了这些资源与帮助更有条件去训练,于是我这天赋一般的学生,也当上了协会的负责人(实现)。
  2. 一女生被随机分配与我电话聊天,负责分配的人给了我她的照片,很好看的女生(预言了大方、知性)。我开始打起精神,使尽浑身本领去展现有或没有的幽默、成熟、睿智。而她也因为我的表现,两人的对话质量都有了提高。可是事实是,那张照片是假的,但因为我自己作的预言,反倒真的是双方都表现得更好(实现)。

自我实现的种族刻板印象
这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扩展,不仅出现在面试,也出现在别的场合。
如果接触一个人之前,就给了预设,那么我们就会潜意识地让事情朝着预设的方向进行。这些行为都进一步加剧了原来的刻板印象。
书本举了个例子,是被试面试白人与黑人的案例。因为一些刻板印象,我们在最初的行为上就给对方造成了不公平。

如何尽量消除这种效应?

  1. 关注我们自身的动机因素。
  2. 采用证伪性回答的方式来组织问题。

第 21 章 行为陷阱

什么是行为陷阱?
个人或群体从事一项很有前景的工作,最后却变得不尽人意并且难以脱身。

陷阱的分类
  • 延期陷阱
    特征:暂时的满足与长期的后果相冲突,并且短期的相对小的痛苦和愉快足以引起长期的、破坏性的甚至是致命性的后果。
    例子:今天不跑步很舒服,但长期以往就是变胖;今天拼命开发森林满足短期需求,但长期后果是环境恶化加速。
  • 无知陷阱
    特征:行为的负面后果并不被理解或者开始时并没有被预见到。
    例子:吸烟不知道肺癌的危害;辍学不知道没文化的危害。
  • 投入陷阱
    特征:对某件事在时间、资源方面投入太多,以至于不希望改变当初的决策,继续执行计划,投入更多的精力。
    例子:都学了这么多年微电子了,突然去做别的工作岂不是很浪费;都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了,还跑去另一个城市打拼,浪费了多少人际关系。
  • 恶化陷阱
    特征:(没看懂)
    例子
  • 集体陷阱
    特征:每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导致了对集体的整体不利。
    例子:囚徒困境;人口膨胀、污染等问题。
如何尽可能避免陷阱
  1. 把结束的成本明确化 —— 投入一项长期的风险之前,清楚地考虑如果终止,需要付出的代价与成本。
  2. 让不同的人来进行最初的和后续的决策。后来的决定不需要考虑先前错误负责人背负的成本,避免投入陷阱。

编后记:回顾

偏差不一定都是非理性的——决策者是否毫无理性可言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判定偏差是好是坏。理性的含义不仅止于正确性,理性的策略可能就是决策者所期望获得的结果。
非绝对理性的决策,如直觉,花费的成本更小,而获得的收益却与绝对理性得到的最优解相差不多,从这方面来说,低成本的非理性恰好才是理性的。

一个普遍的思路——纠正决策偏差的策略是否有共通之处?

多数行之有效的去偏差技巧都考虑到了看待问题时使用不同的视角。
对于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想想如果我没有做这样的决策,我会怎么想;对于锚定效应,多想想如果不是这个锚,而是更大或更小的锚,决策是否会改变;对于旁观者效应,多做换位思考;对于沉没成本效应,想象如果投入的不是自己 ...

对于不好的消息——实验结论是否也有局限性?
  1. 实验本身没有办法做到普遍性与通用性,因为任何一个实验本身都是一个具体的情境。
  2. 被试多数为大学生,没办法囊括足够多的群体,不具备普遍性。
  3. 被试多数为某个地区的人,缺乏跨文化取向。所以,具体问题还是得具体分析。
决策研究者易犯的错误

决策和判断的研究人员与试验中的被试具有相似的出现偏差和误差的可能。
例子:认知不协调,投资陷阱,自我实现的预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思考,快与慢!》书摘 第一部分 系统1和系统2第1章1、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
    巴山小羊儿阅读 7,134评论 0 6
  • 群体的决策一定比个人高明吗?个人决策中如何防范过度自信?今天的内容将会告诉你如何才能正确发挥群体的智慧,做出有效的...
    丹菡阅读 1,812评论 4 13
  • 本书的对象是希望了解决策与判断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的非专业人士。它着重是实验结果而不是心理学理论,是出人意料的结论...
    生锈的木鱼阅读 2,162评论 4 2
  • 文/蒙涓 重庆这座城市我没有任何好感,因为遇到的人和事都让我反感。可一当你们学校提前放假了,我仍欣喜邀约你来重庆。...
    蒙涓阅读 627评论 4 3
  • 这个冬日的下午 阳光是隔了霾洒过来 摇钱树的枝枝叉叉 斑驳陆离 在老旧的青砖 这个下午 没来由的停了电 没了控制的...
    湍河故事阅读 43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