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教师、裸辞、转行”,你想知道的我所经历的。

终于我也写这个话题了,见过很多人写的离职感言。

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看着他们朝着未来走去,羡慕他人的同时又迷茫自己的未来

“体制内辞职”,被越来越多人提及,这都是个人的选择。

但我很不喜欢一些文章里写的,刻意贬低挖苦体制内的工作和人,给其贴上迂腐陈旧、不思进取、浪费人生的标签。

工作的事情自己的最清楚,哪里需要他人来评判。

能离开体制,并且过得更好的人,不是因为离开体制所以就飞黄腾达的,而是他的能力本就很强,只是没得到施展罢了。

不要把因果关系搞错了,毁了自己的稳定生活。


还在职业学校教书的时候,我就常常在想:

学生不爱学,我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真的要这样一直在这个镇上教书吗?
如果我不做这行,出去了能干什么?

就时不时地会想这些问题,其实在那儿生活真挺适合养老的,我以前的生活状态就很单调。没课的时候就看书,要么在办公室里看,要么下班回到宿舍看。

有时候觉得这样每天不闻窗外事,有书看的生活真好。

不过,看看干瘪的钱包,又想想自己的工作技能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精进,又莫名的心慌,这一晃到30岁了,可咋办啊。

用马云说的那句话,员工离职无非两个原因:

1.心,委屈了
2.钱,没给到位

我离开,是在分析自身情况,多次考虑后的结果。

1

工作不喜欢,上班很难熬

我大学学的汽修专业,那么来职业学校教汽修专业课,是我们专业最好的出路了。

专业对口,教师工作稳定性又高,一年还有两个长假,班上一大半的同学都做了老师。

但我不喜欢做这个,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

不过一想到自己刚毕业,啥都不会,要是贸然辞了跑出去找工作,很可能会成为失业人员,所以也就既来之则安之。

和学生相处比我想象中要愉快一些,毕竟我没有像入职培训时候领导讲的那样镇压手段。

才从大学毕业,最不喜欢粗暴武断的老师,再说了现在的学生根本也不吃你这一套啊。

所以我常常是一节课里,书本上的专业课知识讲一点,然后讲一讲看到的新闻和个人经历,学生就觉得这种课堂很有意思。

只是每周32+节的课时,很快就把我的热情耗尽了。之后就是日复一日的上班下班,心里没什么感觉了,忙到你都没时间思考问题了。

有时候和同事聊天,说挺羡慕其他单位的工作。轻松愉快,不用每天站着工作,戴扩音器喊得声嘶力竭。

关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家应该也稍微了解一点吧。我不敢说全部,但绝大多数都是,不爱学习的

不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已经养成了,进来之后还是整天混着。上课时再怎么强调纪律,还是闹哄哄的,如果不闹,那肯定就是在埋头玩手机或者趴桌子上睡觉了。

我讲汽车专业的知识,只要稍微将深入一点,学生就开始闹听不懂,要我给他们讲点儿故事。

也是很无奈啊,不给他们讲讲笑话吧,整堂课静如死水,没人理你。讲吧,与课堂无关的话影响教学,要是被巡查的领导看到了,扣你钱一节课白上。

这些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把我文火慢炖着。

有时觉得这样生活下去也不错,镇上房子又便宜,买一套毫无压力啊。有时候又觉得空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心里总是很慌。

不过也都还好,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才让我意识到,必须要认真考虑出路问题了。

同往常一样,我讲完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时突然接到了电话,显示是系主任,我想肯定是工作上的事情。

电话接通之后,那边说

“你在上课怎么不管纪律?你看看后排墙角那个学生衣服都没穿好,还戴着帽子。”

我抬头看了下斜上角的监控摄像头,顺着方向看到最后排一个学生把连帽卫衣的帽子戴上了,也没有和其他同学一起操作。

我就过去问他在干嘛,他说感冒发烧了。于是我提醒他把帽子放下来,坐端正。

然后领导就把电话挂了。

这次让我心里感觉很不舒服,原来自己时刻被办公室里的领导透过监控观察着。

后面又有几次。

有时是我晚自习上的好好的,他突然走进来绕着教室走一圈,然后意味深长的看我一眼,又走出去。

有时是第一节晚自习下课,打电话叫我去楼上他的办公室,指着电脑屏幕上我讲课的教室的监控回放说

“后排两个学生在低头说什么,你难道没看到吗?怎么不管管?”

我心里真是万头草泥马奔过。你能体会我的心情吗?

我也属于自尊心较强的那种人,你可以训斥我备课、讲课等业务能力的不足,这些我会努力改正。

但老是揪着纪律问题不放,还总打击我,这让我不能接受。

这些学生是什么情况,大家心知肚明。全系好几十个班,就我教的课堂纪律有问题?

我反正是不相信的。

为这事我还郁闷了好几天,和同事喝酒的时候他们说,你应该是被针对了吧。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被针对了,后来反思了自己的课堂管理,想想也是。那么认真讲课干嘛,差不多就行了,好好管纪律,别再被领导骂就可以了。

于是,后面的工作变得很顺心,“认真你就输了”用在这里看来挺对。

2

看不到发展前景

教师这份工作其实干久了是很枯燥的,因为讲的课程是固定不变的,重复的次数多了就觉得很无聊。

要是学生也没几个爱学习的,那就是你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

我记得有次在课堂上讲课下面睡觉的太多了,于是我就跟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步入社会没有知识,没有一技之长会很残酷。

结果底下学生回了句“那老师你大学毕业,一个月工资有多少钱啊?”

我“额…这个和课堂无关,继续我们刚才讲的内容。”

那时我关注了一些职教领域的公众号,因为是本行业的,想多了解一些东西。

关注的那些教师、教育的公众号,每天发的文章主题就没怎么变过,类似于“国家规定教师待遇不得低于公务员水平”,“职业教育的未来一片光明”,看完没什么用的。

还有 “有一种辛苦,叫作老师…”,“谁杀死了老师的责任心…”这种吐苦水的。文章底下的评论也是一堆“当老师不容易”之类的留言。

看多了心情都不好了。

不像其他行业,总是在积极分享很多行业知识和发展路径。天天吐苦水传播负能量,工作已经够累的了,还每天发这些东西。

越看越烦,后来全部都取消关注了。

这份工作的职业发展一眼就看到头,我办公室在底楼角落,人少清净。

有时在其他办公室,总会听见老教师的唉声叹气,快五十岁的人了,还每天好几节课。

不上不行,每个月还要扣几十节基础课时呢。

碰到放假多的月份,课时不够扣的,你会发现课时收入会有-33.5元,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

那评职称增加收入呢?

大家都这么想的,请排队。

我记得之前有一次评职称,有个教师业务能力挺强,但被另一个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刷下来了。

于是心有不甘,在办公群里质问为什么不讲课的人还能评上,直接被群主禁言30天。

透过他们,我甚至可以看到我的未来。

想要收入上涨,只能是评职称这条独木桥。这里面的事情我就不细说了,懂得自然懂。

或者像那些老教师一样,年纪大了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课上的多,课时费多,工资才多。

我知道任何行业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才工作几年就发生很大改变。但至少要让人看得到改变的可能吧。

唯一的优势是稳定,当然,工资也很稳定。

不过,后面开始出现的事业单位改革,把大家的基本工资提高了一些,但每个月扣基础课时量翻倍。

这种明升暗降的改变,让很多人都发现自己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到手的钱反而变少了,惊觉这日子真的不好过了。

3

主动出击,才能改变

因为在网上写文章的缘故,平时会加入一些群,看他们在群里聊外面工作的事儿。我也保持着文章的更新,发网上让更多人看到,获得与外界联系的机会。

“要么多赚钱,要么多读书”,我常拿这句话提醒自己。

抱怨是最没用的,不过是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其他人身上。要是抱怨有用的话,那大家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全停下来互相怨怼吧。

学期结束,我就辞了。

还不想马上投入到一份新工作里,就没有急着投简历找工作,而是回家了住了几个月。

职场人士说裸辞、转行都是大忌,很影响职业发展

这话没错,不过不适用于我。

因为没有想清楚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就急忙投入新工作,要不了多久又会迷茫,纠结要不要再换一份工作,陷入恶性循环。

在做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我喜欢的一本小说《孤独小说家》里,那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年小说家,没被生活腐蚀,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

人的心无法随心所欲。
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想的事情,有时还让人想一些不愿去想的事情。那就不要企图逃避这个问题好好去想吧!虽然有痛苦有酸楚,也忍耐到底吧!

找人倾诉可以,出门远行可以,独自居住大量阅读亦可。不管怎样,要清楚自己的方向之后,再行动。

我裸辞的时候,手上有足够存款

平时开销就不大,我又比较节约。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存款够我花上一年有余。

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也给了我底气。

建议大家也在平时生活开销中保持储蓄的好习惯,尤其是在大城市工作的人,不敢辞职的重要原因就是没钱,每个月的生活开销就是笔不小的数目。

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不用为生活费奔波的时候,你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该怎么做?

我在家期间,没什么是几乎不出门,再加上家这边40度的高温,最长记录是一星期没出去过。

把以前想看的经典电影找出来看了,把职场剧《未生》又刷了一边,把买的20多本书看完了。

在网上看一些帖子,很多人都提到了经济形势不好,会有很多人失业,绝对不能裸辞,不然会找不到工作的。

我认为,这个问题也要细分来看,那些宏观统计的数字和百分比,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意义不大,所以也不用过于焦虑。

自己分析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花钱找人做付费咨询,帮你找到自己的优势,帮改简历和内推职位。

找工作这件事,最关键的就是你与职位的匹配度。

要跳槽甚至转行,并不是靠海投简历,期待对方选上你。

我想进入互联网行业,那我就会关注这方面的公众号和从业人员,在网上搜索想去的职位所需技能,从中了解工作的内容。

此外,还是保持着文章的更新,尝试了短视频运营,增加自己的曝光度,我觉得这些也是日后转行所需要的。

与其盲目的海投简历,不如多花精力打磨自己,即不断增加自己的筹码

在这个知识付费的年代,只要你花钱,就能买到别人的智慧果实。当你手中握有足够多的筹码时,才有资格和对方在谈判桌上开条件。

虽然我跑出去面试也被坑了好几次,但我不怎么丧气。因为我知道不是我的问题,求职路上难免遇到坑,跳过去就是了。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枯燥的。

有人问我,不喜欢现状,但又畏惧改变。

我说,不管早晚,你总要做出选择的。

正如《山月记》里的一段话: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心存一丝希翼,而不能与石砾碌碌为伍,遂远离时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懦弱的自尊心。
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说到底还是思维需要转变,既然内心渴望改变,就不要再把其他原因作为借口。

如果非要说“没得选择”,那一定是你寻求转变的动机不够强烈。

我喜欢万事有把握的感觉,这样我就不会被情绪干扰。但这样又常常给人一种喜欢多想,考虑太多的感觉。

我只想掌握主动权。

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015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62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72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86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6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1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71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82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97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5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5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85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5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4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50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