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地瓜煎饼

文/微足道

一个远在北京打拼的朋友回来,多年未见,中午我拉他去饭店一起吃饭、叙旧。

我把菜单递给朋友。他从头到尾看了半天,然后又把菜单放下了。

“怎么了?”

“菜就随意吧,有没有咱们小时候吃的地瓜煎饼啊?”他突然蹦出来一句。

留下服务员一脸的茫然。

“有是有,就是再也吃不到儿时的味道了!”我说。

1

我自小在蒙山脚下一个小山村长大。

小时候,家里穷。

当时吃的主食是地瓜煎饼,可甜、可酸、可酸酸甜甜,全凭你的喜好。

每每想起来,我总是满脸的享受,更多的是满脑子的回味,回味的不只是美味,更是儿时的记忆。

2

春天里,父亲把去年储藏在地窖的地瓜母子取出来,埋在搭起小拱棚保暖的田里。

然后就是不断地观察它的生长,定期的浇水除草,等它们慢慢长出芽来。地瓜芽是红色的,在乍暖还寒的初春里,像是跳动的火焰。它叶子是绿色的,绿的让父亲满眼都是希望。

等红色的地瓜芽长到一扎来长的时候,就可以插秧了。先是要在田里布起高高的田垄,然后每隔三十公分挖上一个坑,浇水、插秧、埋坑一气呵成。

地瓜是最好养活的庄稼,不管天气旱涝,最后总能有所收成。

秋天里,父亲带着满脸丰收的喜悦,挥舞着䦆头,把在土里生长了一个夏天的地瓜,一个一个的刨出来。

刨地瓜,其实是个体力活加技术活。

说体力活,比较好理解。因为地瓜的根茎也就是果实,都深深地埋在土里,你要是没有力气,根本挥不动䦆头。就算你能挥得动,每一颗你都至少需要挥动一次,整块地的地瓜,最后也很难坚持下来。

说是个技术活,是要求你必须把土里的地瓜统统的刨出来,既不能落在地里,也不能砍坏了地瓜,否则就是浪费了、可惜了,浪费粮食那是要挨骂的。

许多年来,我一直没学会刨地瓜,只能打打下手去撸泥巴、摘地瓜秧子。

但是总会有些地瓜落在地里,等忙完了,小伙伴们扛着小调的䦆头,挎着篮子,专门去刨土,寻找落下的地瓜,我们称之为lan地瓜。勤快的孩子,一个秋假结束,能用lan的地瓜换个书包呢。

父亲收了地瓜,用一个带着刀片的木板,把地瓜切成一片一片,然后均匀地铺在地里。

要是不下雨,等三天地瓜片就干了。

要是下雨呢?我的记忆里,有很多次提着马灯,在雨里抢收地瓜干,常常在冰冷的秋雨里瑟瑟发抖,也常常浮现出来不及抢收时父亲比天气还阴沉的脸。

晒干以后的地瓜干被一片一片的捡起来放进麻袋,最后父亲推着小推车收回家去。

收回家后的地瓜干,就放在东屋的粮囤里。这样就可以随时做成地瓜煎饼了。

村里每隔几家都有一个碾子,这个碾子是共用的,谁家都可以来碾食材。母亲用柳条编成的筐子盛满了地瓜干,我拿跟木棍和母亲一起抬到碾子上。然后一圈一圈的转啊转,直到把地瓜干碾成块块。

接着就是磨糊糊了。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用青石打磨成的磨。

把碾子碾碎的地瓜干,从磨眼里倒进去,两个人推着磨,又是一圈一圈的转啊转。当然这个和压碾子不同,这个是需要一直往磨眼里加水的,这样出来的才是糊糊。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烙煎饼了。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道工序,因为可以边干活边吃啊。

家家都有一个烙煎饼用的鏊子,得用石头做骨架,用黄泥做皮肤,用生铁做脊背,前面有加柴火的口,后边有出烟孔,下面有落灰的隔。

烙煎饼是个技术要求更高的活计,老家妇女人人都会,但是技术差别很大。

有的烙出来的煎饼,不只家里人爱吃,乡里乡亲的也愿意来吃上一口,边吃边夸。有的烙了一辈子煎饼,家里人都不爱吃,还边吃边数落,“你看看谁谁家的烙的煎饼,那叫一个好吃啊。”

母亲烙的煎饼在村里算不上最好吃的,但是我喜欢吃。

好不好吃,现在想来,其实就在烙煎饼的几个关键环节:糊糊需要适当发酵的,发酵的要正好,过了会发酸,不到了就发硬;烙煎饼时候的火要恰到好处,太旺了容易糊,太小了煎饼容易发粘;前面两项恰到好处了,还需要烙煎饼的人手疾眼快,看清火候适时的放上糊糊、不断摊匀、及时取下煎饼。

我总是做烧火的,从一开始的烧不着,到后来的火太旺,再到最后的恰到好处,何尝不是个不断练习心性的过程呢。初学者的谨慎有余,刚入门者的心浮气躁,学成者的不温不火,都在这里尽致淋漓。

3

我总是会想起,那个温馨的场景。母亲一边忙碌地烙着煎饼,一边满眼慈祥地望着我。

我呢,一边烧着火,一边狼吐虎咽的吃着刚刚烙出来的煎饼。

妈妈烙的地瓜煎饼,是那么的甘甜,甜的像是蒙山上的野蜂蜜。

妈妈烙的地瓜煎饼是那么的香,香的让我怀疑现在再也吃不到那样的美味。

现在,老家的煎饼已经发展成了产业,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专门到椿树沟拍摄了蒙阴煎饼,县里成立了好几个规模不小的煎饼企业,他们有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能够批量的生产各种成分、各种口味的煎饼,并且畅销到全国各地。

但是,我再也没有吃到纯正的地瓜煎饼的味道,亦或是再也没有吃到儿时的味道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