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

两年过去了,关于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一篇文章还是没有完成。在众多的解读中,特别感谢沈老师的这篇文章。

《礼拜二午睡时刻》疑点解读之辨

近年来,一些省市乃至全国级的赛课多次选用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为比赛篇目,中学语文教学类期刊也大多发过《礼拜二午睡时刻》的课例与解读文章。笔者初步梳理后发现,一些课例和解读文章(包括《教师教学用书》课文说明)对《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相关疑点的理解,多有偏颇。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偏颇似乎只是涉及课文的一些细节,却会直接影响对人物和主题的把握,更会直接影响对学生细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故此,择其要处,试贴着文本作一些辨析。

1.关于神父为什么“脸红”

关于神父为什么“脸红”,有教师这样解读:“当神父听了两遍名字‘还是听不明白’时,我们已可以想见这小偷的死在世人眼中是多么微不足道,连一个代表上帝之爱的神父都不曾放在心上。……这‘红’是为自己对小偷之死的冷漠而感到羞愧,也是在无畏的母爱面前为自己作为一个神职人员的失职而不安。”(陈欢:《细节之美——赏析〈礼拜二午睡时刻〉》,《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9年第5期)

获得全国赛课一等奖的 彭玉华老师的课中,老师问“你知道神父代表什么吗?”当学生说“应该代表着拯救、救赎吧”时,老师追问“可是他救赎了吗?”学生说“没有”,于是老师用“所以他——”来引出学生说“脸红了,冒汗了”。这样看来,彭老师的意思是神父“脸红”也是因为没有尽神父之责。(彭玉华:《〈礼拜二午睡时刻〉课例鉴赏》,《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7-8期)

神父脸红冒汗,是感到羞愧与不安,这大致是可以接受的。不可接受的是其原因分析,神父脸红怎么可能是因为自己冷漠或没有尽责呢?神父听了两遍名字“还是不明白”不是因为他不把小偷的死“都不曾放在心上”,而是因为此前神父并不知道“小偷”的姓名(后文有“镇上没有人认识他”),听到这位母亲说出的“卡洛斯·森特诺”这个人名时真的不晓得是指哪一个人,神父也不必担“失职”之名。

那么,神父为什么羞愧不安而脸红呢?是因为神父听了两遍“还是听不明白”的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询问对方,无意中“逼”这个女人说出其是“小偷”“母亲”这一对于母亲来说无疑有点残酷的话;而神父自己听了这句话后又“打量了她一眼”,这“一眼”也可能是对这位母亲的伤害。“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这一描写固然是体现母爱的强大力量,但在此处更可以理解为对神父心灵的震颤,他从女人的神情中读见自己无意中对这位母亲的残酷与伤害。正因为这样,神父心中才有“不安”,才有“羞愧”并“脸红”。这“脸红”的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表面上有点“例行公事”、似乎也并不怎么热情的神父,其内心其实是细腻的,心地是柔软的、善良的。

(江南同学,你很了不起!课堂上你也是这么说的哦)

2.关于小女孩“插嘴”

关于女孩插嘴,有老师说这是“作为妹妹的她心中最震惊与铭记的——哥哥卡洛斯·森特诺‘把牙全都拔掉’,牙可能因为长期的击打,掉的掉,松的松,所以最后只好将牙齿全拔掉。”(《静水流深〈礼拜二午睡时刻〉情感表达的节制内敛》,虞红敏,《语文学习》,2010年第9期)也就是说,女孩插嘴,是女孩对哥哥“拔牙”的印象特别深刻。

也有老师深入一步解读:“在母亲与神父的整个冲突过程中,小女孩一直都是局外人,似乎游离于情节发展的中心,因为她还只是个小孩,她不懂事,插不上嘴。但在神父与母亲谈论‘小偷’的相关情况时,她却突然插嘴说:‘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都拔掉了。’可见哥哥‘拔牙’的这件事情在小女孩幼小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以至于现在自觉又不自觉地插了嘴。是的,哥哥很勇敢,也很坚强。在妹妹看来,能‘把牙全都拔掉’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因此,哥哥不是小偷,这样勇敢而坚强的人怎么会去做小偷呢?在妹妹的身上,我们感到了亲情力量的无限强大。”(《拿什么拯救你——关于〈礼拜二午睡时刻〉中“小偷”的道德评判》,朱水军,《语文教学通讯》,2012.9/A)

这样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把女孩“插嘴”这一安排的作用仅仅因为是妹妹“印象深刻”,或者最后落实到了“亲情力量的无限强大”上,不少学生接受不了。

面对神父“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这句委婉提醒甚至指责的话,小说中的女人说儿子是“一个非常好的人”,自然是出自一位母亲的“亲情”。问题是,母爱、亲情,可能是带有个人情感的偏爱。如果“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仅仅只是母亲维护儿子的偏爱的话,母亲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这篇小说给读者的情感力量也会大受影响。

很有意思的是,当小女孩“插嘴”之后,作者马上叙述母亲“证实”小女孩说的话是真的。其实,“证实”这个词提醒我们,正是小女孩的插嘴“证实”了母亲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以及自己对儿子的教育和儿子拳击等事都是“真”的——小女孩的话是天真的、自然的、无邪的,她证明母亲说的都是事实。这“插嘴”固然可以看出妹妹对哥哥的情感,但更是作者巧妙的安排。

这样,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对小女孩的那些看似琐碎甚至似乎不必要的描写,就可以理解了。比如女孩脱鞋的细节描写。第一次是写她“脱掉鞋子,然后到卫生间去,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也许,家境贫困,小女孩的鞋子并不合脚,加之天太热,脱鞋是女孩自然而然、习以为常的动作。到了神父家里,在神父脸红冒汗这一节后面,有点“不和谐”地写“女孩子解开左脚上的鞋扣,把鞋褪下一半,用脚后跟踩在鞋后帮上。然后把右脚的鞋扣解开,也用脚趿拉着鞋”。这里有两个对比,一个是神父脸红冒汗的“紧张”与女孩自然放松的对比,一个是此前母亲对女孩的提醒“把鞋穿上!”的严厉与女孩到了神父家把母亲的告诫“抛之脑后”习惯性动作之对比。这两个对比都突出了小女孩还只是个孩子,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这样便暗示并突出了“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部拔掉了”这句话的分量。

(家里的贫困,没有穿贯鞋的孩子天真的表现;既然平时没有鞋穿,但母亲这次的前往仍让她穿着鞋来,这不是自尊又是什么?)

3.关于神父对这对母女的三次“劝阻”

《外国小说欣赏·教师教学用书》对文中神父三处劝阻母女俩立刻去墓地的句子集中进行了分析。但大多是不可接受的或者是无效的。

“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背景:神父瞅了女孩一眼,又看了看那个女人,然后又透过纱窗望了望万里无云的明朗的天空”)(《教师教学用书》引)

教师教学用书解释:此处“说话者心里是最没有负担的,神父纯粹是从天气的状况出发给予母女俩一句很常规很家常的问候”。学生很难理解“问候”一语。这分明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或建议呀!其实,这的确是一句很平常的话,但透过背景,这提醒与建议中还是可以看出神父的体贴入微——他先关注到的是小女孩,且有“瞅”“看”“望”三个连续的行为,这也为后面表现神父的悲悯情怀作了铺垫。

“等一会儿走吧,”他说。(背景:有人把鼻子贴在纱门上往里瞧……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教师教学用书》引)

教师教学用书忽略了“‘等一会儿走吧,’他说。”这句话后面的重要一句:“说话的时候,他没有看那个女人。”对这个神态的解读,不能简单地下个“设身处地般的体贴”这样的断语,可以联系一些生活情景进行思考。在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与人对话应该是看着对方,既表示尊重,又通过眼神等神态使交流更顺畅更到位;但也有说话时不看对方的情况,不尊重而不看对方、不敢看、不好意思看的情形学生是容易理解的,而特意不看的情形是复杂的。可以联系文中前面神父在“脸红”前曾经“打量”女人的情形进行比较分析。前面的“打量”,结合言说内容看,可能是一种伤害。而此处“他没有看那个女人”表面上看是要突出说话提醒的不经意,既要告诉她“外面有人看热闹可能对你不利”,但又不明说,因为神父此时敏感地感受到明说本身可能就是一种伤害,可谓良苦用心。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背景: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教师教学用书》引)

教师教学用书对神父这句话的解释是:“说话者的劝说多少有点儿无力。”这过于简单,因而基本上是无效的。

解读神父的这句话,一方面可以联系前面说过的“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这两句字面上差不多的话其背后的内涵是大不相同的,前面是因为天太热,这里是委婉地提醒女人等外面的人散开后再出去;另一方面是不能只就神父的话说神父,而要从神父及其妹妹的反复劝阻中解读母亲——对表现母亲而言,神父及其妹妹的劝阻其实也是一种蓄势,最终凸显的是文章最后的情景: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小说戛然而止,母亲的形象更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这时候,母爱、坚强……诸如此类的形容词都无法全面概括这位母亲的性格。

4.关于钥匙生锈的“想象”

小说在插叙妇雷薇卡太太开枪打死“小偷”之后,紧接着有下面的叙述。

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在柜子里钉子上挂着两把大钥匙,上面长满了锈。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公墓的钥匙就是这个样子;女孩子的妈妈在小的时候也这么想过。神父本人大概也曾经设想过圣彼得的钥匙就是这么个样子。神父把钥匙摘下来,放在栏杆上那本打开的笔记本上,用食指指着写了字的那一页上的一处地方,眼睛瞧着那个女人,说:“在这儿签个字吧!”

有教师这样解读:“很显然,马尔克斯对这把钥匙很是用心。当耶稣将一把金黄色和一把银色的钥匙交给门徒圣彼得的时候,金银两种色彩的钥匙是上帝审判的权柄。锈迹斑斑的钥匙也许暗示着这里的公墓无人问津,被遗弃的灵魂的亲人们也许迫于舆论和道德的压力敬而远之,只有小偷的母亲,以对儿子深沉的爱摘取这个钥匙,让这把锈迹斑斑的钥匙有了温度。”(《没有人可以决定别人怎样去死——从〈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小偷”说起》,辜成艳,《语文学习》,2012年第4期)

这是对钥匙生锈原因的猜测——无人问津,笔者并不一概否定。但学生大多不满意:作者为什么要加入小女孩、妈妈和神父的“想象”“想过”“设想”呢?并且写到妈妈为什么要写“在小的时候”也这么“想过”而不是现在,写到神父为什么要用“大概也曾经”而不是现在?

我们或许可以作这样的猜想。从句子表层看,对小女孩包括妈妈小时候来说,公墓是遥远的,没有去过甚至没有见过,只是“想象”中的事;对神父来说,天堂也是遥远的事,当然没有亲临过,只是“想象”而已。联系上文,在插入寡妇雷薇卡太太打死“小偷”这件事后,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紧接着插入关于钥匙的“想象”,是否在暗示上面关于“小偷”的事也只是人们“想象”中的事呢?或者能否干脆说,过着二十八年独身生活的寡妇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就自然而然地“想象”一定是“小偷”,就能“想象门在哪儿”呢?不然为什么要具体描写寡妇雷薇卡太太听在雨声中发觉到开枪的过程呢?

这当然也是一种猜测,在文中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作支撑,它也是不确定的;但不失为一种可能,至少是马尔克斯这篇富有魅力的小说提供给我们的一种可能。

其实,从读者的视角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从文本的角度看,它必然有丰富、复杂的魅力,而这丰富与复杂,不是“非此即彼”,而应该是“亦此亦彼”。

当下学生大多呈现出“计算性思维”或理科式学习习惯的偏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寻求“确定无疑”的答案,对阅读中不确定的可能解读不习惯。对小说中的“小偷”究竟是不是“小偷”总想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对钥匙生锈的原因总想有一定明确的“定论”,这样,便不能欣赏这篇小说亦真亦幻的特点乃至魔幻现实主义之魅力。

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或者带领学生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而在于引导学生把“不同”甚至“对立”的解读变成“对比”,在多维多向对话、交流中丰富自己。这样,便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握到它本身,也没有一个人毫无所得。”(《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59页)

每次看到这篇文章,仍充满崇敬之情!每次也都想到湖州中学裴老师的那次精彩的课堂,至今都被我模仿(但从未超越)。感谢这些前辈们!(今天翻阅课件,周大美女的《骑桶者》太完美)

关于小说,仍有很多的疑点,我希望自己能像沈老师这样,不要轻易善罢甘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219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63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933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20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0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4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9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7评论 0 19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27评论 1 24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8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72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4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9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7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8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