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 -1 ⽣物的演化-分化

小昭:今日立冬,菊花展也开放了,趁着秋末冬初看看这各色菊花吧,小容。

小容:好吖,小昭。


小昭:小容,你觉得这里的这么多的菊花它们会是起源于一个菊花吗?在还没有物质那么繁盛的时候,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还都很少的时候。那所有的花又会有同一个祖先吗?或者所有的植物也会有同一个祖先吗?那所有的动物呢,它们的区别如此之大,还会有共同的起源吗?


小容:我觉得是的,现在看到这么多的种类,其实最早的时候都是起源于一个,这些菊花重瓣的,紫色的,黄色的,巨大一朵的,小巧的,花球一样的,等等,也许它们最早是最简单的单瓣的几片叶子的小菊花。而且不仅仅是菊花,所有的生物演化应该都是一样的从最早的简单形态变得越来越多元,进化只不过是改变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式,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样的,甚至是夸克和美洲豹,只不过组织方式不同,但是他们最基本的组成确是一样的。


之所以从简单的单细胞衍生出这么多物种,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稍有环境的变化,演化出来变异的基因来去适应这个环境的基因可以比原始的基因活得更好。地球曾在早期被月球撞击导致地产有了大约23°的倾斜,于是因为偏角而导致了明显的季节变化;而后的陨石撞击等都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时空的不同,而天气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所以地理分布对于物种的形成有着非常基础的影响。


为了避免竞争有限的资源,相同属类的不同物种适应不同的环境,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率的适应各自的栖息地,也通过变异的基因来筛选掉来自亲戚们不利于自己适应栖息地的基因。甚至越是高等动物越是有生殖隔离的限制,它们只能从亲代身上从下至上的获得基因,而不会像细菌可以从关系疏远的其他种类那里水平地获得基因片段。所以越来越多的物种随着环境的不断更迭而演化出了不同的物种,但是它们的本质和源头是一样的,不过基因各自的境遇不同而已,就像我们都是人类,但是却有着千万种不同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一样。


如果我们回溯自然选择的过程,就可以看到从细菌到美洲豹等各式各样的生命其实是连接为一体的。


小昭:哇,那真的很神奇,你可以展开说说吗?我知道你暑假在自然博物馆当过志愿者,肯定对这一块很熟悉。


小容:好吖,没问题,我也很喜欢研究这个,因为看到这一切的演化过程,我觉得就像一个非常连贯的故事,想着我们从最早的生物进化到现在成为人类,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历程,让人觉得人生难得!不过故事有点长哦。


小昭:没关系,你讲吧,正好多了解一些自己生命的过去,这也很有意义。


小容:从进化史来说,从太古冥古时代的生命形成时期到元古宙是细菌的时代,再到显生宙的古生代的藻类,蕨类时代以及无脊椎,鱼类和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的裸子植物时代和恐龙时代;和新生代的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因为生存环境的变化,所以原本相同的基因组开始为了适应环境而异化和组合,从而不断的变得多元化,而这个过程中有几个比较特殊的进化节点,比如产氧,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变化,陆地面积的变化,陨石撞击等。


产氧(光合作用)

这第一个变化发生在最早的元古宙的细菌时代,细菌是最基础简单的生命形式,收集利用能量去长大繁殖,传递必要信息给下一代。之后就是细胞,在细菌进化出细胞结构和繁殖能力之后,就可以利用各种生化反应维持生命了。最早生命起源,蓝细菌从阳光中的能量,从各种硫化物中得到氢。但是硫化物有限,生命就生命开始进行产氧光合作用,从水分子中直接获取氢,如此,生物便可以在地球上几乎任何有阳光的地方生存。


因为可以产氧,所以地球的氧气含量增高,继而细菌都进化出了呼吸功能,当然还有部分的依然是厌氧的状态,只能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生存。


在显生宙的古生代中,比较重大的环境变化比如古生代中的寒武纪,是无脊椎动物时代和藻类时代。


小昭:哇寒武纪,听起来就很冷,是不是天气变冷所以有一些对应的进化吖?


小容:哈哈,小昭你的推测听着很合理,不过不是的。


寒武纪(Cambrian)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亿4千2百万年前-4亿8千8百万年。这个名字来自于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古代地名罗马名称"Cambria",该地的寒武纪地层被最早研究。"寒武纪"一词是英国地质学家塞奇威克(A Sedgwick)于1835年首次引进地质文献的。原指泥盆纪老红砂岩之下的所有地层。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北威尔士山曾称寒武山,因此赛德维克便将这个时期称为寒武纪。


自从27亿年前,蓝细菌学会利用太阳的光能和水中的氢来合成高能量的糖类,并且通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细菌,叶绿素就是这场进化中的主体了,因为它主要负责光合作用。结果就是将氢元素从水分子中分解出来,并且与二氧化碳结合成自己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并且释放氧气。


蓝细菌在细胞内部与细胞共生,逐渐转化成立细胞内的叶绿体来共生合作。因为共生的合作关系,藻类比如绿藻,红藻,其他藻类也都接纳额外的共生光合细菌。于是,能够产生氧气的就不止是蓝细菌了,还有与之共生的藻类,于是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就慢慢提高了。


小昭:原来如此,我一直以为细胞自己就会光合作用呢,没想到是和蓝细菌的共生合作,神奇!


小容:是的,不仅仅细菌和细胞的合作,还有多细胞生物,他们也是因为需要细胞之间的沟通合作才逐渐形成的。


小景:那寒武纪的植物是藻类的出现,那个时候出现了动物了吗?


小容:好问题,确实出现了,因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增加,确实出现了很多海洋生物。


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代,寒武纪动物群是具有坚硬外壳的、门类众多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为其特点,其中三叶虫最为常见,是划分寒武系的重要依据。这是源于雨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弱酸性的碳酸,然后碳酸和岩石反应,就形成了碳酸盐。碳酸盐被一些海洋动物吸收之后,可以用来制造和加固它们的壳,这也给软体动物的发展与后续的进化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它们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高效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举个例子来说,在高倍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看着像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黏合而成,这些层状组织由厚约0.005mm的碳酸钙堆砌起来,黏合剂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多层的粘合让软体动物的自身外壳不仅坚如磐石,甚至还可以自我修复。


之后,地球的海洋深处出现了很多新型动物,一开始很小,后来因为空气中的氧分压升高,这类无脊椎动物开始体型变大,因为它们从呼吸作用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让活动也变得剧烈。能量的来源是有机物分解,分解有机物需要电子受体这种催化剂,能够接受有机物释放的电子,通过吸入氧气的方式比细胞之前利用硫、铁、甲烷等物质作为受体的无氧方式产生能量的效率高出几十倍。


这是因为氧气的活性程度高,所以可以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而且还原电位很高,有很强的电负性,很容易吸收和接受电子,并与之结合成水可以较为容易排出体内,所以这个过程可以释放很多能量来支持生命体的各种活动。


小昭:原来空气中这么常见的二氧化碳还有这种作用呢,居然参与了动物的壳的形成。


小容:可不止呢,二氧化碳还有更大的一个循环,并且还间接带来了一些其他物种的变化。


小昭:那还能干嘛?


小容:随着陆地面积增加,进入到志留纪和泥盆纪时代后,慢慢有了鱼类和蕨类植物。

继而大陆漂移,某些大陆板块的底部还床被其他版块碰撞挤压之后,海底的沉积岩石受热融化形成火山,最终又把二氧化碳喷回空气中。于是大气层开始有了二氧化碳,这让地球在过去30亿年可以保持着适宜生命存活的温度。所以板块构造让陆地高于海平面并且保持干燥,并以循环的方式将二氧化碳带到大气层,并让其他的矿物质在不同的气温,湿度的情况下化合,浓缩成为富矿。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了,后来产生了两栖动物和蕨类植物,石炭纪是植物世界大繁盛的代表时期。石炭纪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而对我们最具代表意义的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一种主要能源-煤炭,就主要来源于该时期的植物。由于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煤炭,因而得名"石炭纪"。据统计,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石炭纪开始陆地开始上升,主要是因为大陆板块的互相挤压导致水体变小,同时地壳开始变厚。土地面积的增加导致动植物必须不断适应这种变化,干时期干旱的气候导致浅海形成了沼泽。这种环境刺激了植物的演化,导致石炭纪沼泽被高大的树木和蕨类植物覆盖。陆地爬行动物也开始出现多样化,更多的四足动物开始移居到陆地,如螈类、蜥蜴类动物开始出现。得益于石炭纪及其发育的沼泽森林,导致大气中的氧气浓度比现今高很多,这意味着动物动物可以维持较大的体型得以生存,而事实上石炭纪的动物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巨大。


煤炭森林的大量繁殖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降低,从而导致氧气过剩。石炭纪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峰值约为35%,对比现今大气氧气浓度为21%。这也解释了石炭纪动物体型巨大的原因。


环境催动了两栖动物的进化,于是生物多样性开始由纯然的海底世界进化到了陆地上。而陆地上的两栖动物和蕨类植物也都是原本在海底的鱼类和藻类进化而来,再到后来两栖动物还不断演化,从两栖变成了陆地生物,如攀援在树上生长的猴子。他们的四肢的功能由游行到爬行到攀行,就是不断的根据环境异化而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来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以及嘴巴的变化,从海底动物的腮和嘴巴,两栖动物的吻部到鸟类的喙,它们都是不同环境的演化产物罢了,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起源。


而在地球变得温暖和氧气含量显著提高之后,进入中生代(三叠纪和侏罗纪,白垔纪)因为氧气含量很高,于是有了很大的生物,主要生物进化就是恐龙,和裸子植物。植物发展出花粉,花粉替代了在水里有游动的植物精子,而是通过风和动物传播,从而在干燥的环境中也可以生存繁衍。所以在植物登上大陆没多久,动物也开始往陆地上发展,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竞争性少的生态位。


二氧化碳极度下降

煤炭森林的大量繁殖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降低,从而导致氧气过剩。石炭纪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峰值约为35%,对比现今大气氧气浓度为21%。这也解释了石炭纪动物体型巨大的原因。其次,因为雨水可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带入海洋,被海洋动物吸收为壳,沉积在海底而没有循环到大气中,而这一切的化学反应最终导致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被出去,最终固定在了海底。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之后,地球的表面温度因为缺少这个温室气体的保护骤降至冰点。石炭纪后期地球温度持续下降,南半球冰川逐渐扩大,赤道附近的气候由湿润潮湿变为凉爽干燥,这导致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系统崩溃。海平面由于冰川的扩大而逐步缩小,雨林已经缩小成孤岛,这种气候不利于雨林中动植物的生长,最终导致高大的煤炭森林重新被低矮蕨类植物取代。南极冰盖的完全形成标志着石炭纪的结束。


陨石撞击的生态变化

在显生宙的中生代中,出现了恐龙。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中,很多物种灭绝,在墨西哥友卡坦半岛下面发现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让科学界达成的共识:地层的铱含量异常,直接证明是陨石撞击地球引发灾难。在白垩纪末期,板块交界地带的印度发生了强烈的火山爆发,于是岩浆爆发涌出,温度湿度都发了很大的变化,动植物难以存活。其次,大陨石(直径0.8-10千米)撞击地球,根据科学家猜测,在运势撞击友卡坦半岛之后氧气的大量灰尘全然遮蔽住了阳光,陷入永夜状态,地球的温度下降,而阳光是植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于是植物难以生长之后,食草类生物无法生存,继而导致大部分的食肉类生物,比如统治地球近2亿年的大部分的恐龙灭绝,只有鸟类一支幸存。一些能够忍受长时间饥饿的鳄鱼,乌龟,蜥蜴,蛇以及大部分昆虫存活了下来。

而对于海洋来说,也有一些生物被灭族,比如浮游生物。因为浮游植物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生活在海洋表面,而没有阳光之后,它们就不能存活,依靠浮游植物生存的动物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海洋系统。


而进入到了新生代,也就是哺乳动物的时代和被子植物时代,多样性也进入到爆发式增长的时代。


小景:这样一整个连贯的故事让我觉得这一整个宇宙生物的过程都是连续的变化过程,虽然现在看着形态各异,但是时空转换之后就是一个起源,只是选择了不同异化的方向和异化的程度。所以既然物种都是可以转换的,就像是通过矩阵变换了投射角度而已。


不过如果连物种都可以如此的变化,放在较为宏⼤的时空中。那么我们认为的⼀些限制和不可能其实背后是不是也有联结的,就像是隐藏的⽹络。社会越来越一体化,世界也因为相互的连接而越来越平。


小容:小景你感悟的好深吖,确实如果是⼀个体系的,那么也会相互传导。有机世界里,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这一切只不过是能量交换和适应环境的结果罢了。当温度,湿度,都达到了适合的水平就会发生各种反应来得到生命的能量。


就像我们人类的进化追溯到源头也是从一个单细胞,变成多细胞,再成为动物,我们拥有相同的原始基因,只不过发展的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进化形态。比如人类基因组中的嗅觉基因不必小鼠少,但是在进化为灵长类动物,主要是猿类阶段习惯在树枝之间攀缘,离开地面去到树上生活,因为树冠上有花和果实,不再需要用气味去标记领地,视觉比嗅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在能量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逐渐失去了祖先对气味的敏感性,视觉逐渐取代嗅觉占用了更多的能量,于是双眼间距变短来出现重叠的视野以获得三维的彩色视觉,以及进化出三种对光敏感的视蛋白的基因,从而有了三色视觉;吻部也变短了,手指分开,大拇指和大脚趾分开后抓握能力变强,这些对于生存更加有效,也需要能量去进化,所以最后嗅觉基因的部分逐渐退化而成为了“基因化石”。


除了部分基因组溯源的相似,到现在我们身上还有当初脊椎动物登陆留下来的痕迹,比如,在人类的胚胎阶段,鳃裂的结构会出现再消失,这代表着我们从鱼类进化过来的。


小昭:噢,我想起来在奥斯卡奖电影《水形物语》中,也有被抓起来的鱼人回到海里的场景。当时觉得好奇怪,不是说人是由猴子变的吗,怎么变成鱼了,还有美人鱼看来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人的四肢和脊柱的分节,是四组脊椎动物的共性,从中可以略微看到我们进化的路径。


小容:是的,生命的进化中,激烈的竞争让生存越发艰难,只是形态上的变化并不足以应付环境的恶劣,也正因为资源的有限让基因改变了部分去进化出不同的结构或者功能应对变化的环境,并且与各种系统合作来更好的适应生态位,演化出了合作的智慧。相同的起源,不同的分化,分化之后的协作又产生了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


不同物种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形成新的生态系统和不同的展现形态来适应变化。生活在橡树上的尺蛾科飞蛾的毛虫,如果是春天孵化,它们以橡树的花为食,然后会长成花的样子;而夏天孵化的毛虫以橡树叶为食,然后长成细枝的样子。吃的东西不一样,使同样的基因产生完全不同的身体。以产生不同身体的能力具有适应性因为使动物在不同季节能够更好地伪装自己。还有苔藓虫,它们生活在水底,当它们察觉到海参发出的化学信号时就会会长出脊椎保护自己,如果没有察觉到,苔藓虫就不会长出脊椎。


环境变化得很快,而且不可预料,所以引发了很多的合作来改变环境,提高生存度,创造了局部生态位。比如河狸们会合作建造水坝,人类会社会分工合作,有的种植粮食作物,有人记载传授经验,让大家只需要更少的土地就能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多的食物。


小景:除了万物背后是互通共联之外,比如你说的二氧化碳的转化循环,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合作。就是你说的蓝细菌和细胞的共生,这个真的感觉挺神奇的。


小容:对,我最喜欢的也是这个。除了宏观上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能量转换之外,还有各种合作的达成。甚至在早于生命起源之时,就已经有了合作,比如有些序列出现催化反应可以加快另一种序列,某一种分子可以增加其他分子的形成速度。还有生命非常重要的复制功能,如一串RNA或者DNA的复制,可以理解为它制造出了起补充作用的另一串。


一些生物学家认为最早的生命起源,也许不是起源于某个最原始的细胞,而是一些似细胞的个题结合在一起,互相交换基因,共同演化,经过了2亿年,地球从一片寂无变成细菌广泛繁殖;接着细菌花了20亿年,进化到了真核细胞,也就是演化出了共生关系,比如真核细胞可以吞掉产能细菌,也就是线粒体,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一起共生,于是这种内共生让真核细胞进化到能够直接吸收阳光来通过光合作用来产生能量,可以比一般的糖酵解反应多10倍以上的能量,可以储藏更多信息,也提升了自己的复杂性;还有多细胞生物,就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合作,互相交换基因。


还有跨物种的合作,比如昆虫有3亿年的历史,通过和细菌的合作,可以抵抗微生物感染;乃至于从无性繁殖发展到有性繁殖,就是因为基因互换比起单纯的复制可以产生更多的组合变化,这些变化在自然筛选中,可能有部分是对生物体发育生长有利的,这部分便得以保存以此来适应新的生态位,生命的出现是以突变为条件的,这样可以不断增加物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性繁殖逐渐取代无性繁殖成为主流;植物也从单性繁殖发展到授粉的雌蕊雄蕊需要授粉,植物的花粉通过动物传播,并且提供甜甜的花蜜来奖赏这种合作,果实还可以给动物果腹,陆地植物也给土壤增加很多的有机物,养育树冠一下的陆生动物群,比如昆虫,蜘蛛,小型软体动物等等,这些又给早期登录的脊椎动物提供了食物; 特别是由于高大乔木的发展是更是促进了猿类的进化,并且从地上到了树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也促进了视觉系统的进化,身体也更加直立,前肢灵活的类人猿。


小昭:好神奇,感觉合作无处不在呢!感觉和我们人类有的一拼。


小容:是的,我们的交谈不也是一种合作吗,每个人擅长的知识领域不同,一起交谈这样就可以把每个人的知识优势发挥出来,现在的多学科融合不也是去碰撞来创新吗?


动物们因为这些合作,让它们产生了很多的变种,合作可以带来共赢,甚至还有物种进化出了一种真社会性的合作。


小昭:什么是真社会性吖,这个物种的动物都很社会吗?


小容:哈哈哈哈,小昭你可真逗,不过也说的很接近本质了。


真社会性(Eusociality)是一种在生物的阶层性分类方式中,一类具有高度社会化组织的动物。在一般常见的定义里,真社会性动物具有三个共同特征:

1繁殖分工:群体中可分为专行繁殖的阶级,或是较少、甚至不进行繁殖的阶级。

2世代重叠:群体中的成熟个体,可分为两个以上的世代。

3合作照顾未成熟个体:某一个体会照顾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后代


其中,第一点中的分工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非常的明显,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合作可以带来效能的极大提高,这分工明确在生物进化中很符合真社会性群体的运作方式,并极大地提高了群体的生存生产效能。


小昭:那有多少是真社会性的物种吖,这看着很智能化吖,简直和我们人类社会有的一拼。


小容:目前2600多种昆虫和节肢动物中,只有15种,不到2%的昆虫是真社会性的,但是它们的数量却是昆虫数量的大多数。除了人类以外的脊椎动物中,只有裸鼢鼠是具备类似水平的组织结构的,并且在圈养条件下,它们可以存活到30岁,在野外环境中,裸鼹鼠也能生存17年,远超其它鼠类。


裸鼹鼠群居,最大的群约300只。因为有很强的抗癌能力,基本不会生病。在圈养条件下,它们可以存活到30岁。在野外环境中,也能生存17年,远超其它鼠类。 也正因为寿命很长,裸鼹鼠群是一个超级稳定的社会。王后负责生育,3个雄鼠负责交配,其它裸鼹鼠没有权力交配和生育下一代。工鼠负责挖洞和找食物,垫子鼠就安心当垫子,兵鼠就是保卫和打仗,敢死队鼠就安心去赴死。每个成员,从一出生就定好了身份,一生不变,各司其职,任劳任怨。


他们生活在地下,周身无毛,皮肤皱巴巴的,见不到阳光,视力退化,依靠触觉和嗅觉,所以进化出了两颗硕大的门牙。工鼠用牙齿把泥土“凿”下来,把碎土踢到洞穴外来挖洞;发现大块头的根茎后,用坚硬的牙齿切割成小块,然后搬运回巢穴。每个工鼠都尽心尽力,从不偷懒偷吃。

兵鼠负责打仗,警卫鼠放哨。放哨的一般由大个子担任,它们嗅觉敏锐,时刻警惕。一旦发现入侵就大声叫唤,兵鼠们再一拥而上来反击。还有一类特殊的敢死队兵鼠,当有外敌如蛇入侵时,它们就直接冲上去主动献身。平时把自己吃得胖胖不用劳作,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养胖让蛇吃饱,饱了蛇就会自己走开,从而保全了整个鼠群。


裸鼹鼠群有着严格的等极,地位低的裸鼹鼠,会主动谦卑地趴下身子,让地位高的裸鼹鼠从自己的身上踩过去如果通道狭窄的话。王后每隔1小时会在巢穴四通八达的地道里威风凛凛地巡视一番。一旦发现有工鼠打盹懈怠,它会毫不留情地飞起一脚,以示警告。


但是当王后渐渐老去,裸鼹鼠群会开始短暂的动荡。这时会有几只雌鼠突然就有了生育能力并相互竞争,各自拉拢队伍。最终会有一只雌鼠胜出,取代老王后,成为新一代王后。其它竞争者和老王后最后则会被咬死。裸鼹鼠群也会重新恢复平静和井然有序。


小景:这种严格的社会性分工带来的强大回报好像是我们在工业革命时期,每个工人都像是螺丝钉,就像是憨豆先生表演的那样,只做一件事,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能。和我们今天也有相似,大学教育的专业分流,每个人都只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不过既然效用这么强,为什么只占据了2%的物种呢?


小容:哇,小景你好会提问,确实只有很少的比例,这是因为它的代价是个体让位与群体,有的个体需要为“整体”考虑而放弃繁殖的本能,比如工蚁和工蜂。并不是所有物种的生物都会这样选择,而且它们的这些社会性的演变,也从侧面反应了竞争的激烈和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有的动物的生活环境没有那么严峻的,或者自身生存能力本身就很强大的也许不需要这样也不愿意为了整体而牺牲掉个体的繁衍机会,毕竟基因还是自私的。


至于合作这件事,我们人类很擅长了,有许多的方式,曾是猎人的时代,在游猎过程中,如果不合作或者分享的话,很快就会饿死,更不会有后代了,所以也发展出了利他的基因,使得族群形成并且以一种全方位合作的模式延展开来,并没有牺牲掉个体的繁衍机会去分工。这也促进了人类在从非洲猿类进化过程中300万年间脑容量翻了三倍。人类从基础的物质生产的合作到精神凝聚的图腾形成不同部落,甚至发展出了宗教,它们对在人类文化中影响深远,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这些社会机制改变了我们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情感反应和性格。


和其他生物相比,人类具有更高智能,主要就体现在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和全方位合作的社会分工,特别是发展出了语言之后,逐渐变成了依赖个体间合作的超个体,可以创造工具来与更为严峻的自然环境共存,而不需要一直生活在温度稳定的热带了,也就扩大自己的生存版图和生态位。


随着群体复杂性的提高,知识的累积和化石能源的使用让人类开始了工业革命和明确的社会分工,特别是当然人类的创造能力变得强大之后,对自身的思想产生了也相应的巨大的变革,从信仰宗教到信仰科学,崇拜理性,更加相信自己的创造能力了,也达到了惊人的真社会性,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自然选择的压力。


小昭:人类原来最大竞争力是合作吖,这才让我们脱颖而出,那以后我们要多多合作!发扬这个核心竞争力。


小景:你说得对!

本章小结


1 宇宙生物的过程都是连续的变化过程,虽然现在看着形态各异,但是时空转换之后就是一个起源,只是选择了不同异化的方向和异化的程度。物种的区别不过是生物体选择不停分化后的结果,就像是通过矩阵变换了投射角度而已。


2万物背后是互通共联与合作,蓝细菌和细胞、有性繁殖、花粉传播等几次合作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化,由此带来共赢,甚至还有物种进化出了一种真社会性的合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