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3《学习力》笔记1

在本书的开始,我要说,考试是把精确的尺子,能衡量绝大多数人的能力。别看一个简单的分数,它后面凝结了学生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毅力、注意力、临场发挥能力等众多要素。因此,当你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要从多个角度找原因。

智力:要承认人和人之间的智力差别,每个班都会有一个天天玩但考试分数特别好的“变态”,对这样的同学,我们只有膜拜的份。要想超过他们,就要从其他角度入手。

体力:有的人能熬夜学到12点,第二天依然神采奕奕,相当于多学了两个小时。对于这样的狂人,我们可以通过平时锻炼身体,努力接近,但是切记过犹不及,切勿把自己的身体搞坏。 前面这两个能力,是上天的礼物,普通人是不能奢望的。不过幸好上天没有把路堵死,还留下了学习能力、毅力、注意力等其他几个“软实力”,这些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超越那些“天。

我上小学的时候,最开始学习一般,后来偶尔得到家长的表扬,那种感觉很好,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于是走上了好学生的道路。可见,老师和家长,不要吝啬你们的表扬。当然,后来我学会了自我激励,自己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分解,每达成一个小目标,自己就感觉很爽。

看到这个经历,你可能以为我很聪明,智商很高,那你就错了。为了考第一,我经常会分析各个竞争对手,包括一些潜在对手,研究他们的学习方法。我的智力只能说中等偏上,在一个40人的班中,我能排到15名左右,很多脑子聪明的人,最后也被我甩在了后面。 我的绝招是什么?就是前面说的几项“软实力”,在这本书中会一一剖析,让你也成为学霸。

第1章 认清你的边界

试卷考查的是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感觉是不同的。比如你正在做一道几何题,前面两问很顺利,最后一问却没有思路,然后翻了翻答案,立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觉得自己掌握这道题了吗?

1.1 学渣和学霸的区别  我在高中时,经常给同学讲题,上清华以后,当过两年的家教。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每次讲题的时候,同学都连连点头,表示他会了,但是一到考试,就拿不到分,事后分析的时候,充满了懊悔: 就差一步,当时我怎么没想到? 居然在小数点这里错了,这个分我应该得到! 这个成语前几天刚复习,结果还是写了错别字。 你觉得这是偶然的吗?No! 对每一个人来说,高考的题目存在于你的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黑暗区。

舒适区:就是你不会做错、肯定能拿分的知识区域。注意,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比如这个题有印象;记不清了;中间忘记除以2了;等等,都是借口,这些题都不属于舒适区。翻开考完的试卷,挨个儿看一下,哪些题是自己一看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们归到舒适区。 学习区:一看答案就会,不看答案可能做错的题,这是学习区的主要内容;还有就是需要动动脑筋,仔细研究,然后可以看懂的部分,这占学习区的一小部分。 黑暗区:顾名思义,就是你的地狱了,指怎么搞也弄不懂的区域,即使看了答案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题就是为了嘲笑你而存在的,不过没关系,本书后面会教你方法把它们搞定。 单独看这个图你没什么感觉,如果我把学霸、学渣和中等生的边界图画出来,你就明白了。

1.2 找准学习区

再总结一下:你确保100%能拿分的区域,才是舒适区。其他经过努力,勉强拿分的就是学习区。从学渣到学霸,是不断扩大舒适区,压缩黑暗区的过程;而从学霸到学神,就是彻底消灭黑暗区,把所有高考题目都变成舒适区! 说到这里,可能有同学要问了,高中三年那么多知识,让我区分开也很不容易啊,分着分着我自己就乱了。放心,作为过来人,我有省力的方法,不用单独占用时间。

1.2.1 一卷一世界 试卷是最公正的,会做就拿分,不会做就扣分,所以试卷是确认学习区的第一工具。每次考试后,我都要反复研究试卷,对于舒适区,直接略过,时间都放在学习区。 最开始可能会觉得比较痛苦,因为学习区的题目太多,自己怎么都忙不过来。这时就需要培养你的“软实力”了,具体方法会在第4章中介绍。

1.2.2 充分预习 很多人上课效率不高,是因为没有预习。老师讲课的时候,前面听了几分钟,发现已经会了,然后一走神,后面就接不上了,导致本应在课上解决的问题,留到了课后,如果课后再没解决,很可能就跑到了学习区。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就要提前预习,不用花太多时间,15分钟就够了,把第二天的课程浏览一遍,知道哪里是难点(学习区),做好标记,这样上课就有目的了。

1.2.3 错题本是核心

相信大家都有错题本,其实仔细想来,错题本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学习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错题本也是逐步进化的,有些题目已经解决,进入舒适区,就没必要出现在错题本中了,要及时标记出来,防止浪费时间。错题本的使用原则: 一定要自己制作,不能抄别人的,因为每个人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因此错题本是极度私人的东西。即使平时考分和你接近的同学,他的错题本也不适合你,比如你擅长立体几何,而他经常在这部分丢分。 随时更新错题本,包括增加新题目和删除会做的题目两部分,一个都不可少。 重要考试前,要把错题本过一遍,查漏补缺。 写到这里,建议你看看错题本,是不是崭新的,如果是的话,那么恭喜你,错题本白做了,一点用都没有。关于错题本的用法,我们会在第5章进行介绍。

1.3 正视黑暗区  读完一道题,完全无从下手,这可怎么办?恭喜你,碰到黑暗区了,这时候也不用垂头丧气,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有黑暗区。毕竟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一定要把人分出三六九等,然后有人上清华北大;有人上天大南开;还有人上×××职业学校,如果所有人都考满分,就没法区分了。 对于黑暗区,我的建议是,可以暂时不管,先攻占学习区,等掌握学习区的知识后,你会发现,黑暗区没有那么难,不知不觉中,它变成了学习区。

1.4 会做的一定要拿分  前面分析了那么多,都是为了“会做的一定要拿分”,再重复一遍“会做的一定要拿分”,如果你做到这一点,考上重点大学是没问题的。 我高二的同桌,平时不爱说话,但是比较贪玩,平时上课爱做些小动作,但是成绩还不错,属于中等偏上。有一次数学课的时候,我突发奇想,暗自和他比赛。老师根据新讲的内容留了两道题,让大家课堂上完成,我立刻集中精力答题,结果没想到同桌比我做得还快,这让我很吃惊,于是检查他的计算过程,发现完全正确。我不服气啊,于是在后面的物理课、化学课也比了一下,结果是我完败!

第2章 关于高考的错误认识

2.1 我智力不行,和学霸相差太多  相信各位都有这种体验:遇到一个难题,你研究了一节课都不得要领,但是把它拿到学霸那里,人家几分钟就搞定了。这时你会有一种挫败感,真是不如人家啊!次数多了,就从心里认输了:他是学霸,我只能做个普通学生。 如果你观察学霸,会发现他的学习时间和你一样,甚至玩得比你还要多,但是人家的分数就是高。这时最容易得出的结论就是,学霸聪明,智力强,是普通学生不能比的。真是这样吗?先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我有一个弟弟,他比我小3岁,同样的爸爸妈妈,同样的老师,最后我考上了清华,猜猜我弟弟考到了哪里?

为什么会这样?他的智力比我差吗?当然不是,上大学的时候,我专门分析了我们的区别,差异出现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因为之前被妈妈表扬过,所以总想再被表扬,对学习很上心;而弟弟没有这种正向激励,不把学习当回事,混日子,极端情况出现在三年级,他居然半年没写作业,等到父母发现的时候,已经追不回来了。因为是农村,不上学的孩子很多,所以弟弟在11岁的时候就辍学了。 写这个故事,是向大家说明,在学习这条路上,智力只占一小部分,通过努力,再配合合适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考上重点大学。

2.2 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相信每个同学都对这句诗牢记于心。但是你真的努力了吗?每天的心思都在学习上吗?我观察了很多人,其实大部分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要想成绩好,把功夫用在学习上,考分的高低是和你的知识量成正比的,有一个公式: 知识量=学习效率×有效学习时间 看看前面的小刚,他基础差,本身学习效率就很低;因为听不懂,结果上课容易走神,导致有效学习时间很短。所以同样是一天10个小时,别人能掌握10个知识点,而小刚只能掌握3个,这样日积月累,他就变成学渣了。 对于看上去很努力的人,有一个学名:拖延症。每天都在焦躁中度过,每天都对自己不满意,但是无力改变。

2.3 使蛮劲是不能成为学霸的  想象这么一个场景:今天物理和化学留的作业很多,第二天还要考英语,同学们吃完晚饭后,开始了晚自习。 情景1 小明英语学得不好,每次考试都在及格线上下,因此他想利用晚自习好好复习,打个翻身仗。晚自习第一节课有物理考试辅导,但小明觉得还是应该先搞定英语。他拿出英语课本,背起单词来。背了10多分钟,感觉效果不太好,于是想在纸上默写,然后就找作业纸、找圆珠笔,顺便和同桌说了两句话,一不小心半节课就过去了。

跟我读一遍:“使蛮劲是不能成为学霸的。”这三个同学都是如此。他们忙忙碌碌,全身心投入学习,有时甚至比学霸投入的精力还要大,可他们依旧成不了学霸。学习成果有两个维度的指标,即 学习成果=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 在这里,旧知识(舒适区)应该越做越快,而且保证100%的正确率;新知识(学习区)要能和旧知识融合到一起,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它们也变成旧知识。

在情景3中,小红有潜力成为学霸,可如果她始终对95分满意的话,那她只能是个中上游的学生。她需要给自己限定时间,比如20分钟做好一套试卷,而且要求满分,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 前面这三种情景中,都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好好想想是什么,老师经常提起的,学习区必需的东西? 错题本!

第5章会讲解错题本的神奇用法。

2.4 考上好大学也没什么用  提前声明,这里只针对普通家庭,“官二代”“富二代”可以跳过此节。我做辅导的时候,经常和学生们聊天,发现很多人有这个想法: 大学都差不多,即使清华北大也有很多逃课的,老师也不负责任。 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不也成了中国首富。 乔布斯,在里德学院仅读一个学期之后就辍学了。 我的邻居×××,没上过大学,不是照样把公司做得很好。 他们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不过仔细想起来,问题太大了。

但是有这个结论又如何?你能保证自己是这300万人中的那个顶尖高手?那些在三流大学做出事业的人,肯定有他独到的地方,比如父母很厉害、能抓住机会、能吃苦、沟通能力极强等,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如果你连高考这个最单一的指标都拼不过人家,凭什么一定能比人家做得好。

2.4.2 老师决定你的眼界 读大学之前,你主要从老师和父母身上学习,他们逐渐让你形成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比较简单,就是考上×××大学。但是上大学之后,能影响你的是老师和同学。你面对的是多元化的世界,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何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核心竞争力,这是更重要的。

我这个同学是幸运的,他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因此没有在“庸师”那里浪费时间,而高中则不同,考到二、三流学校,只能听天由命,很有可能因为一个老师就丧失了专业兴趣。

2.4.3 同学决定你的未来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人受到集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而在大学中,离开了家庭的约束,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大家都在观察其他人在干什么。 如果你的同学都逃课,考试作弊,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的同学都在打游戏、抽烟、喝酒、烫头,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的同学都在做科研,努力刷分,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的同学都在实习、做兼职、创业,你会怎么办? 想象一下,你早上每天起来背单词,但舍友一个个鼾声如雷,你可以坚持一个月,但接下来的两个月、三个月,你会觉得非常疲惫以至于无法继续坚持,然后开始找借口:今天下雨了,我也睡一会儿吧。就这样自己一天一天地懈怠下来,用不了半年,你也就和其他舍友一样了。一个烂大学毁掉的不仅是你的学习热情,还有你整个积极向上的品质。 这只是在大学4年的经历,等到毕业以后,你可能会听到清华系、北大系这些派别,可能某个公司的中上层大部分是清华的,他们更愿意照顾学弟学妹,那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呢?排到后面吧。 2.4.4 别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因为成绩不好,又不愿意承认,于是炮制出了各种借口: 考上好大学还不是一样找工作; 数学老师教得不好,所以我数学才不及格; 同桌爱说话,总打扰我; 这次试卷太难了,好几个考点都没复习到。 前面严肃地说了好大学的优点,其实最后这段才是本节的重点。放下你的面子,放下酸葡萄心理,端正心态,多向老师请教,多向同学请教。

2.5 惧怕某一科 

英语单词太多了,我都记不过来。 物理不适合女生,我们班的小红、晓霞的物理成绩都不好。 数学考得这么深,以后也用不到,学它有什么用? 高中真没意思,每天只有学习,我们多彩的青春都埋没在考试中了。 相信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同学,每天抱怨个不停,而且经常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你,希望得到你的认同。遇到这样的人,可能你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或者出于礼貌,敷衍地附和两句。这时一定要小心了,你很可能被他拖入抱怨的陷阱中。

2.6 不要以为你有主角光环  所谓主角光环,也可以叫主角不死定律。比如成龙的电影,不论他前期被虐得多惨,最后都能翻盘;唐僧被抓了N次,最后依然没被妖怪吃掉。但现实会这样吗?主角之所以不会挂掉,因为导演需要他推进情节,我们只关注到了主角,君不见一批批配角的悲惨遭遇。想想西游记中的妖精们你就知道了。 这句话是写给高一、高二同学的,因为我们看了太多的励志故事: 某某的表兄平时学习不用功,到最后三个月突然意识到大学的重要性,然后奋起直追,很快进入年级前三名,高考又超常发挥,最后被清华录取。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可能你也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暗自以为,别看我现在不行,一旦日后发飙,前途不可限量。可能还会总结出自己的几大优点,比如聪明、记忆力好、有独特的解题思路等,于是每天混日子,期待最后逆袭,扬眉吐气。 读到这里你要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了: 等到你想逆袭的时候,别人都不努力了吗? 数学300个知识点,现在你只掌握了50个,你能在两个月把剩余的250个全部搞懂吗? 别人会不会也觉得自己是主角,凭什么你就是唐僧,而别人只能当妖精?收起幻想,赶紧拿起课本做题去吧。

第3章把时间当作朋友

高考什么最宝贵?时间!高中只有三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可为什么有人能考650分,而有的人只能考300分?差别就在时间的利用上。

3.1 不得不说的几个规律  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很多,其实里面都是重复以前的研究成功方法。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忙,因此在本节中,列出时间和学习相关的3个主要规律,其中都给出了简单的图示,你可以自己对比一下,看看哪里需要提高。

3.1.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考上清华以后,很多学弟学妹咨询我,同样是上一天的课,为什么我掌握得这么快,而他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当时我很纳闷,因为我没有刻意做过规划,就是顺其自然地学下去了,最后反而比那些用了很多方法的同学分数高。为什么会这样? 用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掌握的知识。

基本遵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A+BX 其中: Y代表你的知识总量; A代表你学习的起点值,也就是上高一的第一年,你的知识储备; B代表学习效率; X代表学习时间。 这里A大于零,因为不管多差的学生,怎么也知道一加一等于几吧;X对大部分同学是均匀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真正有差异的在B上面,下面列出几个典型代表。

心研究一下就搞定了,所以同样是学习一天,我掌握的知识远高于其他同学。 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1)这个学习曲线只是理想形式,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曲线是断断续续的,中间大段时间没有任何进步,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B=0。因为那时候他在看手机、玩游戏、做无用功。 (2)事实上,知识的积累是呈指数增长的,本节为了简化,为了更方便对比,所以采用了线性方程进行比较。在下一节中,你将会理解为什么说知识是呈指数增长的。 3.1.2 相信“复利”的力量 “复利”是个经济学名词,又叫利滚利、以利生利。复利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与其对应的名词是单利,也就是只有本金有利息,而产生的利息就不再有利息了。这段话比较拗口,不用着急,后面会有例子进行说明。

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总收入=本金×(1+利息)n,它是呈指数级增长的。下面举例说明: 本金为10 000元,年利息为10%,投资年限为30年,那么,30年后所获得的总收入,按复利计算是: 10 000×(1+10%)30=174 500(元) 如果不是复利,而是单利,每年10%利息的话,到30年后的总收入是: 10 000×(1+10%×30)=40 000(元) 也就是说,用复利计算,最后的收入是单利的4倍多! 为什么要用好几百字说复利?因为我们的学习曲线就是复利模式!刚开始的时候不显眼,越到后面威力越强大,这就是学霸越来越好,而学渣越来越跟不上的原因。

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前面一段时间你可能感觉不到什么,等你把一章的关键点都搞懂后,再遇到相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实际上,一章中的关键点不会超过10个,你用三四天足够搞懂了。这么学习两个月,你打下一定基础后,就相当于积累出了前面所说的A、B、C、D,再往后学习会越来越快,越来越顺手。 3.1.3 记忆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根据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如下图所示。

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很多同学总是说努力得不到回报,就是这个规律在作怪: 上课听老师讲题,感觉都明白了,过几天考试,还是不会。 昨天背了10个单词,今天早上就忘了一半。 上学期成绩还不错,到下学期突然跟不上了。 把时间当作朋友,我们就应该熟悉时间的“性格”,它是如此调皮,总给我们捣乱。但是知道它的特点以后,你就明白该怎么办了。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技巧: 因为身体不太好,所以我没有晚上熬夜看书的习惯,只是充分利用上课和晚自习的时间。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每节课后,都会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归纳当堂课的收获,通常包括以下3种。 新学的课本知识:新单词、新公式、新成语等,这是基础,必须记住的。

新的解题技巧:可能以前我会做,但是又有更简单的方法、更好的思路。 容易犯错的地方:那些不起眼的错误,比如0.1×0.1=0.1,不要小看它,因为这样的小错,导致很多明明可以考140分的同学,最后只能在120分左右晃荡。 这里面的记录非常简单,只是个别关键字,只有自己能理解。在最后一节晚自习下课之前,我会把这个小本子拿出来,挨个儿看一遍,如果有记忆模糊的,就翻出原始资料,重新巩固,确保没问题后,才会走出教室。 这还不算完,晚上睡觉前,我会再次拿出这个小本,回忆一遍,这时可能还会有一两个记不清的,做下标记,第二天早自习的时候,把它解决掉。

3.2 有效学习

我观察过好多学霸,后来和清华的同学聊天也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发现这群人中拼命刷题的并不多,他们不自觉地运用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单位时间的收获很大,从而在分数上超过常人。有效学习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3.2.1 不断挑战自己的边界 学习,讲究的并不是谁学得最苦,或者谁的心最“诚”。有一个民间围棋高手,总觉得我国的棋手水平太差,居然连个韩国选手都搞不定,于是他到中国围棋协会,说要代表中国打败韩国。协会负责人不好意思打击他,就带了一位老先生过来,说你先和他下一盘,看看水平。结果那个民间高手一败涂地。他吃惊地问:这位高手叫什么?负责人说:他是传达室的王大爷。 为什么民间高手连个看门人都打不败呢?因为他始终在低水平重复,遇到的对手比他还差,所以也就限制了他的成长。

我们做题也是这样的,不要总在熟悉的题目中打转,遇到难题也要冲上去,尝试解决,你可能试了五六种方法依然没有做出来,但是没关系,这些方法在以后的题目中很可能会用到。

3.2.2 积极寻求帮助 有些同学死要面子,不好意思问同学、不好意思问老师,自己闷头解题,结果搞了一节课,还不如学霸的一句话。你可以观察自习课,到底谁愿意问老师问题,把他们问问题的次数和班级排名对一下,就明白了。 在这里我要说,问问题不丢人,考试排名落后才真丢人! 如果你能解开心结主动提问最好。如果还是觉得在班上问问题不好意思,那就求助父母,请家教,到家里来单独辅导,等毕业后,一个月就都赚回来了。

3.2.3 别让“好像会了”害了你

这个同学做到了上一点:挑战自己的边界,但是挑战了以后呢?学习区还是那个学习区,没有把这道题收到舒适区去,最后只是“好像会了”。 如果你也存在这个问题,解决方法很简单: 第一,别看答案,自己从头到尾推理一遍,把解题过程写在纸上。 第二,针对每个步骤,厘清后面的原理,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三,再做两道类似的题目,要确保不看答案,顺利做出。注意:不要借助任何人的帮助,要达到很快完成的程度,你才算真的掌握这道题了。 第四,把这道题收到错题本中,每过一两周,就在脑子中自己演算一遍。

3.2.4 不仅要会做,还要快!

这节是给未来的学霸看的,如果你能做出绝大多数题,也不要沾沾自喜。高考是有时间限制的,最后拼的是速度、是准确率。 如果拿出来一道题你就有思路,那就要训练速度了,同样一道题,别人用2分钟,而你只用1分钟,无疑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去解决最后的难题。 我在做作业或者做试卷的时候,都会提前给自己规定好时间,比如一套英语试卷,除去听力和作文,用45分钟完成。这样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快速想出答案。到高三下半年,很多英语单选题,我只要看选项,就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

3.2.5 把背单词当成数钱 单词是学渣们心中永远的痛,因为背单词很枯燥,而且感觉无穷无尽,没有成就感。我上高中的时候,没想那么多,硬着头皮背下去了。后来才发现很多同学被单词挡在了重点大学门外。上清华以后,我们宿舍的一个同学给我算了一笔账,才发现背单词就是提前把钱存起来了: 重点大学的年薪比普通大学高50 000元,而且以后会越来越高,我们只计算工作前5年,一共会多赚250 000元,英语的分数占了总分的1/5,也就是说因为英语增加的收入是50 000元。 而高考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词汇量是3 500个,如果想拿到130以上的高分,那还要记忆一些超纲的单词,最后算下来需要4 000个左右。但是如果你不是傻子的话,平时上课也会记住1 500个单词左右。也就是说要考到130分以上,你需要费力记忆的有4 000-1 500=2 500个。换算一下: 50 000÷2 500=20(元) 也就是说,每记忆一个单词,你在未来就会多赚20元,多划算的事情。我把这件事和一个学生讲了以后,他很兴奋,背单词立刻有了动力,经常晚上给我发消息:张老师,今天我又赚了400块!就这样,有时400块、有时500块,不到3个月,他随便打开一张试卷,里面的单词全认识了。事后总结,有了前期铺垫以后,他对很多单词触类旁通,记忆速度越来越快。

3.3 两种典型的情况  管不住自己的情况有很多种,这里选择最常见的两个:玩手机和失眠,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受到过它们的困扰,我曾经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最后才找到了终极解决方案。

关于玩手机,有很多“貌似合理”的解决办法,我这里都列一下: 把手机锁到抽屉里。 下载计时器,限定玩游戏的时间。 设置复杂的锁屏密码。 …… 可惜,这些方法都是行不通的,爱玩手机是拖延症的典型代表,不是靠意志力能解决的。可能你会说,心情不好,压力大的时候,玩玩手机缓解一下。这是借口!我和上百个学生聊过,只要身边有手机,都会不自觉地想看一眼,看了第一眼就收不住了,刷刷朋友圈、看看小说,玩会儿游戏,一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要想摆脱它,只有一个办法:换掉智能机,买个只有通话功能的手机,除去打电话、发短信,什么都不能做的那种。 那怎么缓解压力呢?最好的办法是出去运动,打羽毛球、踢球、玩双杠,如果什么都不会,那就跑步,等你满头大汗回来后,会发现整个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比在那里玩手机强一万倍。

3.3.2 失眠 比起床晚更可怕的是失眠,这和勤奋无关,和心理素质有关。

但最后我还是把失眠君给打败了,不是靠药物,而是靠自己。当用各种药物无效的时候,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当时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我请教老师、请教医生、请教父母,什么方法都试,最后发现下面的方法最管用:

(1)晚自习以后,在外面慢跑10分钟,身体微微出汗即可,跑步的时候看看周边的灯光、往来的同学,观察他们的特点,清空大脑。

(2)到宿舍后,用稍微热一些的水泡脚,全身放松。

(3)喝半杯热牛奶,注意别喝太多,不然半夜跑厕所就郁闷了。

(4)即使睡不着,也不要起来看书,否则会使大脑更加兴奋,导致第二天效率低下。

(5)如果宿舍不安静,可以买眼罩和耳塞,淘宝上很多,几块钱搞定,很有用。

(6)大脑特别兴奋的时候,可以听英语磁带,把注意力集中到英语环境中,不知不觉就困了。

(7)睡觉前不要看手机,尤其是熄灯以后,因为手机的亮光会刺激大脑。


以上七条都是外部调节,即使你都做了,还有可能会睡不着。我曾经一度感到绝望,绝望到暴躁偏激、情绪崩溃,看到什么都想踹一脚,看谁都不顺眼。有一天,我突然顿悟了,失眠算什么,我倒要看看你能嚣张到什么时候,于是闭目养神,睡不着也是休息。不管折腾多久,我也不看时间,就这么躺着,后来发现折腾的时间越来越短,不知不觉中失眠君离我远去了。 注意:每个人的特点不同,上面的方法欢迎尝试,但不一定百分之百成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总结。比如有人听英语睡不着,有人带耳塞觉得别扭,那就赶紧放弃,寻找其他方法。

3.4 你会听课吗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是同样的内容,台下的学生大部分在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但为什么有一半的学生依旧搞不定课后题? 这里面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有人提前预习了;有人基础知识掌握得好;有人很聪明,一点就透;等等。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在本节的讨论范围。本节关注的是,在客观原因类似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是有人吸收得多,有人吸收得少? 3.4.1 自以为是的大脑 这要从人类的大脑说起,人们讲话的速度大大低于大脑思考的速度,所以学生在听讲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走神的现象。就好像计算机的CPU接收键盘输入一样,学生的大脑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运行“多任务”。 刚开始走神的时候,时间不会太久,也许只是几分之一秒,然后又回到课堂上,大脑神游归来后发现自己并未错过什么重要的东西。于是大脑又开始自动走神,这次可能时间要久一些,因为在上一次已经证明过自己“游刃有余”。再次回来后,大脑还会印证自己没有错过什么,于是走神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如此这般下去,很快就发现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因为中间已经漏掉了很多知识。

3.4.2 你该怎么办

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无论你是学渣还是学霸,肯定都有走神的经历。那么正确的听课方法是怎样的? 第一,承认现实,因为每个人都会走神,所以当你走神的时候,不要懊恼,让时间在懊恼中白白溜走是愚蠢的做法。

第二,如果你走神严重,可以去医院做一下体检,身体素质不好、睡眠不好、缺锌的人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第三,不要对老师有偏见。一个高中生,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讲课的语气,所以一上数学课就从心里烦躁,使得平时考满分的数学成绩变成了80分,这是多么不值得。

第四,提前用10分钟的时间,预习一下知识点,找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这样上课的时候可以有侧重点地听课,把难点吸收进来。

第五,在预习的基础上,可以边听课边预测老师的讲解,你可以猜想老师如何证明一个问题,这样会强迫大脑高速运转,如果预测对了,你会更加自信;如果预测错了,你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研究老师到底是怎么讲的。 第六,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这不仅仅是爱表现,而是不断获得正面激励、刺激大脑缩短走神时间的有效手段。

我上学的时候,为了争第一,经常观察我们班的前三名,发现他们全部是课堂的活跃分子。有时候即使没举手,老师也会惯性地向他们提问,于是他们更不敢懈怠,在不断的强化之下,他们上课时精力极其集中,吸收的知识也远大于其他同学。

3.5 “7+1>8”  著名教育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王金战老师,曾经介绍过一个经验,用公式表示为“7+1>8”,是指每天7小时内认真学习,坚持1小时体育锻炼,其效果大于8小时的学习效果。这个公式在他的班级中得到充分的证明:2003年他所带的一个班,一共55人,其中37人进了清华、北大,10人进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其余学生也考入重点大学。 要是我早知道王老师的经验就好了,因为不注重体育锻炼,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我的成绩慢慢下滑,差点没有达到清华的录取分数线。

接下来就悲催了,我在“感冒→休息→再感冒→再休息”的循环中度过,每天都在吃药,幸好那时候离高考只有两三个月,凭着之前的积累,还能维持在年级前三名。如果时间再长两个月,估计就进不去清华的大门了。 在高中的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恶性循环的危害;到大学以后,我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看了相关的书,才发现自己当初是多么蠢。 这个道理很简单,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晨练很重要! 体育课很重要! 跑步很重要!

3.6 充分利用零碎时间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相信同学们已经把这句话背烂了,不过到底怎么挤呢,很多人就一头雾水了。首先,要明确下面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不能用:

(1)挤占老师的讲课时间,拆东墙补西墙。典型表现是上语文课做数学作业,上数学课做英语作业。本来写作业就很累了,还要提防老师,搞得自己苦不堪言,最后导致效率低下。

(2)熬夜看书。晚上学习到半夜一两点,结果白天犯困、没精神,课上学习效果差,完不成作业,晚上再熬夜,形成恶性循环。

(3)牺牲体育课时间,去学习,参考上节的“7+1>8”。 那么还有哪些零碎时间可以利用呢?其实还是有不少的,比如从宿舍走到教室的路上、打饭的途中、晨跑的时候。 我这里有个小技巧,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用纸笔罗列出来,看看哪些任务是简单又机械的,而另外哪些任务是复杂的,然后尝试把复杂的任务和机械的任务结合起来一起做,举例如下: 简单机械的:跑步、走路、坐车、上厕所、散步、爬山、洗澡、刷牙…… 复杂的:记单词、背公式、整理解题思路、记化学反应方程式…… 因为我是农村的孩子,寒假和暑假要帮家里干农活,而这些农活都属于“简单机械”一类,因此我就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把大部分单词都背下来了,这样上课以后就减轻了学习压力。 另外,在学校的时候,我随时准备一些小字条,不用管好不好看,随便撕一块就行,在上面记几个单词、几个生僻字,随时看看,当天消化,用完就扔,每天积累一点,慢慢就和其他人拉开了差距。

第4章 学渣如何逆袭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考虑了好久,到底谁会看它?后来也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学霸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会轻易使用别人的技巧,对于这本书,甚至连翻看的兴趣都没有。真正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应该是500分以下的同学。尤其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学渣们。因此我专门编写本章,为学渣量身定制。

4.1 解剖拖延症

4.1.1 拖延症是个普遍现象 首先要明确,拖延症不仅仅是高中生的专利,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一个班40人,至少一半人有拖沓的习惯,因此你不必为此内疚、烦恼。 我也有这个问题,为了写这本书,我从2015年上半年就开始规划,整理大纲、收集素材、采访学生,表面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就是迟迟没有进入写作阶段。2016年春节,我们一家去三亚休假的时候,我还带了一本高考数学辅导书,想自己做题体会一下,这样才能把书写好。等休假回来,出版社催我稿件,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我没有准备好,而是我害怕失败,因为牛皮吹出去了,万一写不好,那就意味着失败;而如果始终没有开始,那就不会失败了。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在上班后第3天就开始写作,而先前预想的那些困难并没有发生,不到半年时间,这本书就完成了。

4.1.2 你为什么会变成“拖拉斯基” 为什么明明知道拖延症的坏处,很多同学还是变成了“拖拉斯基”呢?我们的自制力就真的这么差吗?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研究了很多年,关于拖延症的书籍也出了很多。其实在我看来,拖延症是符合人性的,归结到最后是四个字“趋利避害”。下面详细分析。

(1)立刻得到满足感:人总是倾向于让自己立刻就“爽”。比如晚自习的时候,先做简单的作业,把难度高的放到最后。即使做简单作业的时候,可能还会先和同桌聊两句,或者看会儿手机,就在这不知不觉的排序中,把学习区的知识排到了最后,等到你想认真学习的时候,已经下课了。

(2)不敢面对挫折:明知道数学是自己的弱项,可复习的时候就是不想把它拿出来,因为一旦开始做题,你就会受到打击。每次想学数学的时候,你大脑中的一个小人会悄悄告诉你:还有×××可以先看,接下来再看数学吧。

(3)对自己期望过高:很多学生总想找到高明的技巧,一鸣惊人。在贴吧、高考学习群中,我经常看到学生提问:我数学不好,有什么技巧能快速提高?如果别人回复多看课本、多做题,他们就不吱声了,这不是他们想要的技巧。其实哪有什么技巧,学霸也是一道题一道题堆出来的。 一个心理学家说:“以这种方式做事的人,害怕在考试中不能得满分,或者不能赢得一场比赛,为了避免恐惧,最好不参加。在这些动因的背后,潜藏着一定要成为最好的愿望,在自己面前不能冒失望的危险,不能在他人面前留下不好的形象。对于这种人来说,一拖再拖的行为变成了免于遭受失败的策略。” 4.1.3 拖延症消灭计划1:接纳自己 你肯定有这个体会,在拖延的过程中,脑袋里一个小白人和一个小黑人。小白人说,时间不多了,我要赶紧去做题;小黑人说,再等一小会儿,我还要看下贴吧,还要喝口水。于是这两个小人开始斗争。经过20多分钟的斗争,小白人终于胜利了,你刚打开课本,下课了。

于是你非常内疚和自责,觉得白白浪费了一节课,什么都没学到。在这种心情下,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心情越来越糟糕。在小白人和小黑人的后面又出现了一个魔鬼,他在大喊:你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借用一句广告语: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很多同学认为,自己之所以拖延,是因为对自己不够狠,于是后面给自己更高的要求,结果导致更大的失败。在这个循环中,会不断丧失自尊,觉得自己懒惰、一事无成,进而破罐子破摔。 这时正确的做法不是内疚,而是接纳自己、原谅自己,最好能一笑了之。你可以这么想,原来我只是个普通人啊,控制自己真不容易。接纳自己之后,再思考为什么失败,这时就会心平气和了。一旦摆脱了内疚感,你就不用消耗大量的精力去安抚受伤的心了,而是直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接纳自己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承认自己成绩很差: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我高中的同桌,本来学习处于中等,高一能考500分左右。因为他是从一个小的初中学校考上来的,在当地长期年级第一,因此到一中后很不适应,总想和我较劲。他做的题很难,结果可想而知,因为把大量时间浪费到了偏题、怪题上面,导致丢了很多基础知识,成绩一路下滑,最后高考的时候连普通本科都没考上。

(2)承认自己有拖延症:在小白人和小黑人刚要打架的时候,你要把他们变成商量,比如: 小白人:你想玩啊? 小黑人:嗯。 小白人:不玩行不行? 小黑人:实在忍不住啊。 小白人:那先做两道题,然后再玩怎么样? 小黑人:额……好吧。

(3)接纳失败:即使小白人胜利了,你立刻开始学习,还有可能完不成作业,这时要鼓励自己,已经成功走出了第一步,因为谁都不能100%完成计划。然后总结没有完成的原因。题目太多?基础知识不够?还是计算慢?总结出问题来,下次改进就可以了。切记,不要埋怨自己,因为你现在就是这个水平,埋怨了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打击自信。

4.1.4 拖延症消灭计划2:别把自己绷得太紧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落后很多了,一定要尽快赶上去。因此制订计划不留余地,精确到每一天、每一节课。结果执行了两三天,处处受挫,自信心崩塌,这个计划也就无疾而终了。

4.2节会给出一个反面典型,你可以对比一下。 有一家加拿大医院,它的手术室很紧张,总被频繁的急诊手术扰乱工作计划,引发一系列混乱。请了很多管理方面的专家,想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他们的解决办法是“专项带宽”,把一件手术室空出来,不放在计划里;这样,急诊手术就可以由这个“专项带宽”来解决,其他手术就可以按照原计划进行。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措施,使得接诊量提高了11%,每天下午3点以后的手术数量下降了45%,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很多。 学习的时候也是如此,给自己留出空当。比如你集中精力的话,一节课可以做完4道题,那给自己做计划的时候,有两个选择:

(1)低标准:这节课完成3道题就是胜利,如果有时间,可以顺便研究一下第四道。

(2)高标准:这节课一定要完成5道题,完不成的话,下课也不休息。 想想你的大脑中的两个小人: 低标准情况: 小白人:这次挺简单,加油! 小黑人:似乎能完成,写完作业还能玩一会儿。 小白人:那就开始吧。 小黑人:好吧。

4.1.5 拖延症消灭计划3:锻炼意志力

美国有一项研究,对大学生的30多项品质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品质对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影响。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幽默,有的人严肃,这些人学习的好坏纯属偶然。经过大量筛选以后发现,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意志力。 那什么是意志力呢?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一书中提到: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 通过这种描述可以看出,意志力是拖延症的克星,如果你有很强的意志力,那么可以分分钟战胜拖延症。 怎么提高意志力呢?

(1)持续、刻意的体能训练。比如长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体能的增加,能让你认可自己、提高自信,进而执行力大增。

(2)避免太多选择。比如上课的时候,你选用哪支笔做笔记,做题的时候想从前面做还是从后面做,遇到不会的题是问同学还是问老师等,在做选择的过程中,其实就在消耗意志力,等选择完了,已经没有更多意志力进行学习了。因此正确做法是“follow your heart”,设定目标以后,立刻就行动,即使准备工作没做好也无所谓,直接进入主题最重要。

(3)补充葡萄糖可以提高意志力。根据科学家研究,补充糖分可以增加意志力。注意一定是糖,而不是无糖的甜品。如果小黑人告诉你坚持不下去了,那么吃块糖就会再坚持一会儿。

(4)适当奖励。如果你爱吃零食,可以在做完一道题后,偷偷奖励自己块饼干,然后偷偷对自己说你真棒。这仿佛看起来很傻,但是非常有用,可以想象这个对话。

4.1.6 拖延症消灭计划4:夸下海口,让很多人知道 我的一个初中同桌,非常聪明,可就是懒,作业非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有时候甚至直接抄我的作业交差,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游,如果剧情不变的话,他能考个大专就不错了。

可是,这个初中同桌居然考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这简直是逆袭啊!有次一起吃饭,我问他是怎么翻身的,有什么窍门。你猜怎么着?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他:这都是因为我们校长。 我:校长?校长应该不代课吧? 他:是不带课,可校长是我大舅。 我:那我明白了,原来他给你开小灶了。 他:一点都没有!都怪我一句话,把自己害了。 我:?? 他:因为和大舅熟嘛,我上高中后,和大舅聊天,其实也就开个玩笑。 我:什么玩笑? 他:我和他说,我帮你创名气来了,有我在,让你们中学扬眉吐气,拿个全县的状元回来。

我:口气够大的。 他:当时年少轻狂,就是随口这么一说。谁知道大舅他老人家在全校大会上把这件事说了。结果全校人都看我,我现在忘了是什么感觉了,不过肯定很难受。于是我出名了,背负了全校的希望。 我:牛,有点类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 他:什么啊,我哪有这么大的志向。说实话,当时根本没激发出我的斗志,但是激发了我的恐惧,万一考不好,真是在全校面前丢人了。后来每次想偷懒的时候,全校大会的场景立刻就会出现,立刻就集中注意力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从年级中游逐步上升,到高三的时候已经稳居年级第一了。

4.1.7 拖延症消灭计划5:寻找替代品

意识到大脑中的两个小人后,我们可以尝试和小黑人谈判,而不要试图强制压迫小黑人,因为强迫做不喜欢的事情,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当你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就要适当放松要求,这样效果反而更好。想象这么一个场景: 小黑人:太累了,我要休息。 小白人:不行,还有三道数学题没完成。 小黑人:时间不够用了,反正也做不完。 小白人:坚持一下应该可以。 小黑人:数学题太难,即使坚持也做不出来。 小白人:那也要坚持! 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在不断释放负能量,虽然你的行动还在坚持,但是大脑已经松懈下来了,最后很可能搞得自己精疲力竭,还没做完。 如果换个场景,会好得多: 小黑人:太累了,我要休息。 小白人:不行,还有三道数学题没完成。 小黑人:时间不够用了。

小白人:那这样吧,不做数学题了,背10个单词总可以吧。 小黑人:这比数学题简单多了,挺好。 当你和难度为10的事情斗争的时候,如果大脑的确很累了,那就不要死扛,适当放松一下,做个难度为5的事情,这样更好。低难度、但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包括:背诵英语单词,熟悉语文的成语、错别字、病句等,这些不需要大规模的逻辑推理能力,一个单词就是一个小目标,能很轻松地完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列一个单子,随时放在手头,需要放松一下的时候,就打开这个单子,选择一项。

4.1.8 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 我侄子今年高三,学习成绩不好,他自己也很着急。之前他列过很多计划,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形成了下面的恶性循环:

4.2 制订学习计划  不论是学渣还是学霸,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区别是学渣的计划没有执行下去,而学霸的执行下去了。对于学霸可以略过本节。学渣一定要仔细阅读本节。通过它可以帮你制订出可执行的计划。

4.2.1 一个经典的计划表 相信你一定做过很多计划,比如周计划、每天的计划、暑假计划等,这里举一个经过科学研究的日计划。

4.2 制订学习计划  不论是学渣还是学霸,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区别是学渣的计划没有执行下去,而学霸的执行下去了。对于学霸可以略过本节。学渣一定要仔细阅读本节。通过它可以帮你制订出可执行的计划。

4.2.1 一个经典的计划表 相信你一定做过很多计划,比如周计划、每天的计划、暑假计划等,这里举一个经过科学研究的日计划。

成就感:当你在游戏中打败怪物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出多巴胺,让你有很强烈的成就感,并且迫切地想再玩一局。这不是理智能控制的,是人类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形成的。 上手容易:所有的游戏入门都是很简单的,你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摸清规则,然后取得一定的小成绩,这样不断勾引你挑战更高的难度。 时间短:游戏中每个任务时间都不会太长,很多只有两三分钟,即使大型战略游戏,一个小时也足够了,因此给玩家的压力小。 目标可期:打游戏的时候,你很明确地知道,有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你,因此你有信心坚持下去。 反观学习,难度则高得多,尤其是对自己期望高的同学,明明模拟考试只有300分,非要给自己定个清华的目标,那只能越来越鄙视自己,最后放弃学习。

4.2.3 流行目标分析 前面分析了游戏的特点,那么我们以一个班级排名42(全班50人)的同学为例,帮他制订学习目标。 A目标:考入普通本科。 B目标:下次模考,考到班级前30。 C目标:数学考到90分以上(以前考试是60分左右)。 D目标:每天做一套化学模拟试卷。 这里面哪个可行呢?根据上一节的游戏原理,我们挨个儿分析一下: A目标 这是每个同学都有的目标,不论学霸、学渣,都想考上理想的大学,用游戏原理再详细分析。 成就感:真的考上理想大学,成就感当然很大,对自我的认可也会很强。 上手容易:怎么上手呢?答案似乎很简单,努力学习呗。但是仅靠这4个字是不够的,没有具体的执行步骤,最后沦为口号,造成死循环: 我的目标是考上好大学→为了这个目标,我要努力学习→为什么努力学习呢→因为我要考上好大学 时间短:为了一个目标,坚持3年才能看到结果,你能忍吗? 目标可期:通常“理想大学”的分数线是高于你当前的考试成绩的,那么努力学习3年后,真的能做到吗?你有80%的把握吗? 所以A目标是不可行的,尤其不能挂在嘴边。有志向的同学可以定一个隐约的大学,平时不用想它。包括我自己,在高三之前都没有明确地想考清华、北大,一直到高三下半年,确认自己有这个希望了,才下决心考清华。

成就感:最初几天,会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时间久了,会觉得没意思,没有挑战性。如果能再细化一下,每次做试卷的时候增加两个指标:时间和分数,会好很多。具体方法是: 每次做题之前开始计时,争取比上一次缩短一两分钟,自己挑战自己。 核对答案的时候给自己判分,然后进行记录,争取每次都提高几分,这样成就感也会大大的。 上手容易:的确很容易,打开卷子就开始做。 时间短:一个小时以内就可以看到结果,时间够短。 目标可期:要完成一套卷子,经过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D目标更现实,更具有可操作性。经过改进,它能执行下去。

前面三个目标因为是量化指标,所以如果真完成了,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但是它们都属于大目标,离现在太遥远,不能形成时时激励。今天打一下鸡血,管用了,过了好几天还没有反馈,这目标就慢慢淡忘了。 4.2.4 D目标实践版 这是贴吧中的一个复习记录,主人公是高三学生,我们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 2016年2月20日: 本人成绩一直在500~540分波动。 期末理综考砸了,总分只有480分,暴露了我学渣的本质。 离高考仅有一百多天,为梦想也为父母争口气, 若不努力还谈什么未来? 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六月的自己不想后悔。 欢迎大家一起监督学习,高三加油! 【点评】目标是好的,到各个高考群、贴吧去看看,这样的人一大把。楼主的总分还不错,更多表决心的同学总分在300分左右。还没有看到600分的同学来表决心。为什么他们不来表决心呢?因为他们在抓紧时间复习,没工夫上网发帖。 2016年2月21日 总体计划: 3月:完成基础知识的踏实细致的自主复习。 4月:专项突破,专攻自己薄弱的知识点,配合模拟试题训练。 5月:真题轰炸,研究新题型。 以上为自主复习计划,若与学校计划有冲突,再权衡利弊及时调整。另外有5点要注意: (1)复习不要忘记:①错题集;②每天对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2)优先完成学校安排的作业,到最后的日子按自己最需要的取舍。 (3)最后一百天一切事情都应该给学业让步。 (4)可以忙到忘记签到,不可懒惰放松自己。 (5)事实证明熬夜奋战不适合你,尽量早点睡觉第二天才能精神饱满。 【点评】原则都是对的,说起来容易,能做到吗? 2016年2月22日 (1)早读一小时:英语单词、生物知识点。 (2)往后加速赶二轮资料的进度。

(3)每天数理化至少完成两个专题。 (4)每天一套数学专题卷。 (5)每天一小时总结错题、知识点。 以上一项任务没完成罚第二天多记100个单词;两项任务没完成罚第二天多记100个单词+多写一套数学卷子。 【点评】定的目标不少,貌似很科学,还有惩罚措施,但是一天记100个单词,难度不小。

让人措手不及的周测成绩下来了,依然是数学和理综最弱。然后做错题本和刷题冲突了,于是果断放弃刷题。错题本的作用真的很重要,我宁愿一道一道改错题也不愿去做新题,可是我的自主复习怎么才能跟上呢?2016年2月27日 牺牲中午的时间做作业,我知道这样看起来得不偿失,但我已被落下太多了,不拼命就是找死。尽量上课前小眯一会儿。 【点评】高考是长跑,不是拼一下就行的,牺牲休息时间就是作死。 2016年2月28日 距离高考只有一百天,一百天里我能改变什么? 发现照我的速度一天一套卷子都做不完(自己共有100+套题),所以现在开始至少每天做一套。拼命吧! 【点评】丧失信心。 2016年2月29日 今晚情绪低落,效率低得不要不要的,没写多少作业。 【点评】丧失信心。 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有句老话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这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啊。你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立志:放假回家被妈妈骂了,曾经的学渣逆袭了,邻居家的孩子又得第一了……然后你决定奋起直追,结果呢?是不是和这个同学一样? 其实这个例子,是上一节D目标的实践版,虽然满足了游戏原理的各个条件,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这个计划会失败?因为他把自己逼得太急了,任务太重,把自己当成了超人,最后不堪重负,导致恶性循环,一周后败下阵来。 下面是本章的精华部分,字数不多,但一定要认真体会!

4.2.5 科学的目标之中期目标 对于拖延症患者,一定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我的原则就是前面提到的游戏原理:成就感、上手容易、时间短、目标可期。当然,有人会说,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行,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科学家、考上“211”等,这个目标不用本书解决,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即使学渣也有理想,但是在你没有实力之前,理想只是空想。 好了,言归正传,每个人的学习水平不同,可能有些执行细节会不一样,但是总体原则是一样的,这节先讲中期目标。 第一步,选择具体的竞争对手,比如现在你排名第42,那么你的目标就是超过前面的三名(39、40、41)同学。 第二步,不仅仅是大考试,每次课堂测验都可以和前面的三个同学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胜有负,等到你连续三次的成绩碾轧他们的时候,就可以更换目标了(36、37、38)。 分析:这个目标并不难,因为你和他们的水平接近。而且当你把他们定为目标后,会不自觉地观察他们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其中一个人在学习,你就会精神兴奋,自己也投入学习中。

以前一听说考试、测验,就从心里抵触,属于被迫考试;一旦开始暗中比赛,你会爱上考试,也会紧张,但是属于兴奋的紧张,迫切希望知道比赛结果,而每次公布成绩都会是你下一次努力的起点。

4.2.6 科学的目标之短期目标 每节课弄懂一道题,搞清楚它的考点、解题思路、同类题目的解决方法。注意,不要贪多,很多同学每天上课很忙,号称刷了10道、20道题,可最后一个方法也没记下来,真正的白忙活。 为什么我要定这个目标?很多人之所以考试成绩低,或者发挥不稳定,就是因为对题目的掌握程度不够,并没有吃透它,导致被同一个问题反复扣分,慢慢变成了学渣。 只弄懂一个问题,是不是太少了?这么多科,这么多道题,要什么时候才能全部做完?你完全不用担心,开始这么做,是为了得到成就感,让你不断认可自己、强化信心,就像打游戏一样,最开始是一些小角色,等你级别升高了,就可以和大BOSS战斗了。 根据我的观察,前面一周能坚持做到一节课搞定一道题,等到第二周就会翻倍了,等到3个月后,就发现一半的题跑到你的舒适区了,这样逐渐扩张舒适区,最后总分在100以上不成问题。 这个目标看起来简单,其实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前面两天,你可能不适应,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在3.3节讲过了,你可以自行翻阅。 根据游戏原理分析如下: 成就感:可以给自己设定时间,看到一个题,用10秒钟评估一下难度,然后给出时间,比如30分钟搞定它,然后在这个时间内抓紧思考,或者请教老师,如果提前完成,那就放松一下,看看班上的美女、帅哥。 上手容易:上课就行动,没有其他附加条件。 时间短:最多一节课就可以看到成果,没有长久的压力。 目标可期:每个题目肯定有解决方法,只要去答题就好了,即使自己做不出来,还可以请教老师、请教学霸。

4.3 执行学习计划  前面用了1万多字对学渣进行了全方位剖析,最后核心是4.2.4小节和4.2.5小节,其中给出了学渣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可能你看完以后嗤之以鼻:切,说了半天废话,结论这么简单,谁都能做到! 其实正确的东西不一定有多复杂,看看身边的学霸,他们用了多复杂的学习方法了吗?我刚高考完的时候,很多人向我取经,问我有什么学习的绝招。当时我的回答都是废话:认真听讲、多做习题、多看错题本。为什么我能考到140分以上,其实就是认真遵循了上面的原则。你再问问自己,做到这些了吗? 在前面两个目标设定以后,还会有大量同学做不到,为了确保逆袭,我特别准备了本节。

4.3.1 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放下这本书后,立刻就执行!你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 (1)这么多科,到底先看哪个?翻看书包,拿出哪个科目就看哪个。你要知道,选择是耗费意志力的,本来下了很大决心,结果被一次次选择消磨殆尽。学渣的最大问题是从来没有开始过,所以首先行动起来,然后再解决其他问题。 (2)我渴了,先去喝点水。不立刻喝水会死吗?先拿出英语书,背下5个单词再喝水也不迟。 (3)数学太难了,我都不想翻开作业。那是因为你前面落下太多了。从第1章的基础做起,确认能独立做会以后,再做第二个题。不要贪多。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不管什么原因,你都问问自己,能克服吗?如果你总是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那就把这本书扔了吧,我救不了你了。 4.3.2 排除杂念 过去有一位年轻的和尚,一心求佛,希望有日能成佛。但是他多年苦修参禅,似乎没有进步。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个破旧的寺庙,住持老和尚修炼圆通,是位得道高僧。于是,年轻的和尚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地来到老和尚面前。两人打起了机锋。 年轻和尚:请问师父,你得道之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那你得道之后呢,又做什么? 老和尚: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于是哂笑: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的时候惦念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惦念着做饭,做饭的时候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同学做不到。比如写数学作业的时候,想着明天英语要考试了;复习英语的时候,想着有一道物理题还不会。这样会极大地降低学习效率。还有些同学总是试图找一些捷径。我经常在贴吧、QQ群中看到这样的提问:立体几何太难了,有什么技巧吗?你想要什么技巧?直接把答案印到你脑子中? 我采访过很多学生,最后发现,大家都是要死磕题目,只是有些人聪明一些,做一遍就会;而有些人反应慢一些,要多做几遍。如果你没有独立做出过一次,凭什么拿高分? 因此执行计划的时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哪怕集中5分钟也好,充分利用5分钟弄懂一个概念、弄清一个思路,这样积累起来,才会有后面的逆袭。

4.3.3 每天写成功日记,积累正能

量 学渣每天都会经受“我不行”的折磨:作业完不成、考试不及格、上课被提问等。每次折磨,都会给自己一个负面评价,进而恶性循环,越来越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试验了很多方法,后来总结发现,写成功日记非常有效。这里推荐给大家。 操作方法很简单:买一个记事本,放在床头,每天睡觉前10分钟,拿出这本子,记录下今天干得漂亮的事情。我举几个例子: 搞明白一个概念。 会做了一道题。 考试居然及格了。 从年级倒数第二变成了倒数第五。 上课受到老师表扬。 今天弄明白一个英语语法。 ……… 最初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值得记录的,觉得这些都是小事,连成果都算不上。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作出肯定的回答。作为学渣的你,过于自信比不够自信要好得多,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正能量,向自己灌输“我行”的观念。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原来我也掌握了这么多知识,搞定一些题目不在话下了。”在这种激励下,你会更加投入地学习,慢慢形成正反馈,提高成绩。 注意:别用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就用最原始的记事本。因为一旦打开手机,你的注意力就会被它占据,然后时间就被浪费掉了。 4.3.4 风雨无阻21天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21天效应”。也就是说要养成一个习惯,最少需要21天的时间。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这是小黑人和小白人战斗最激烈的时候。

第二阶段:7~21天。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小黑人已经战败,但是还不甘心,随时准备反扑。 第三阶段:21~90天。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须意识控制。小黑人被转化为小白人。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说了前面的学习计划,当时大家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准备回去就认真执行。可是过一段时间我回访的时候发现,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了下来,为什么呢?因为三分钟热度,没有养成学习习惯,最后导致计划失败。 知道这个效应后,你可以为自己倒计时,先坚持3周,然后回头再看,就发现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了,整个人面貌一新。

第5章错题本

错题本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所以我要把它单独拿出来一章进行讲解。本章是在第3章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你还是学渣,总分在400分以下,还是好好阅读上一章,等你超越400分以后,再来看本章。

5.1 对错题本的误解  虽然它很重要,但也不是万能的,在学习使用错题本之前,我先把一些误解列举出来,避免浪费你的宝贵时间。 5.1.1 每个人都要有错题本 有些老师强制学生做错题本,美其名曰加强记忆,这是不对的。错题本的重点是查漏补缺,方便日后复习。如果你大部分题都不会做,所有的题都抄在上面,简直是浪费时间。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就是如此。她语文、英语成绩不错,但是物理总是搞不明白,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为了提高成绩,专门买了一个很厚的笔记本,遇到错题就把它抄上去,结果错题本越抄越厚,但成绩没有任何提高,反而下降了。为什么?她把本应思考的时间用在了抄题上。 5.1.2 学霸的错题本最好 学霸之所以能成为学霸,是因为有良好的学习方法,那他的错题本、笔记本一定是好的了。所以网上有很多“高考状元学习笔记”“学霸手写复习资料”,而且十分畅销。但是你问问自己: 你的知识体系和学霸一样吗? 学霸错题本上的题,对你有用吗? 学霸的学习笔记你能看懂吗? 错题本是非常私人的学习笔记,你千万不要借用别人的,要自己积累,最好能写出当时是因为什么原因出错的,应该如何补救,这样日后查阅的时候才会有帮助。 当然,并不排斥同学之间交换错题本,但那只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并不能成为自己的错题本。

5.1.3 突击制作错题本

有些同学平时很“忙”,经常忘记把错题整理出来,总想着等哪一天空闲了,统一整理,这样做非常不好。 因为刚做完题的时候,印象最深,知道自己的漏洞在哪里,立刻写到错题本上,有利于加强记忆。根据记忆曲线可知,一天后,你的记忆就只剩下30%多了,时间再久,恐怕已经忘记当时是怎么回事了。要把错题整理出来,需要费很大力气,真正的事倍功半。 我高中的同桌就是这样,他平时很忙的样子,总是记不起来做错题本。每次考试前,看到我在复习错题本,他才开始着急,把平时的作业、试卷都找出来,赶紧往错题本上抄,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变成了他为错题本服务,而不是错题本为他服务。

5.1.4 把错题本做得很漂亮 如果你是有“洁癖”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我们班的一个女生就是这样,给错题本包了书皮,里面的字很工整,答案、解析、知识点写得也很好,可她的成绩居然只是中等,后来发现,错题本居然成了她的负担。 因为她很想让自己的物品都整整齐齐,所以对错题本很重视。遇到不会的大题,她要把题目认真抄写下来,然后把答案一步一步写清楚,经常为了一道大题就花了半节课,白白浪费了时间。 正确做法是,用最短的时间把错题本做好,对于大题,可以直接把试卷裁下来,贴到错题本上;对于答案,不用全部写,只要写出关键点、易错点就可以了。复习的时候,强迫自己在大脑中演算,提高答题速度。 5.1.5 整理完错题本,就把它束之高阁 很多同学说错题本没用,是因为他们变成了抄题机器,根本没有充分利用错题本。如果整理错题本占20分的话,那么后期翻看则占了80分。

我的错题本很厚,每次做完作业、没事的时候,就把错题本翻出来看看;考试前,我都会把所有错题翻看一遍,最开始要用半天的时间,后来越来越快,有些题目一看开头,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解题思路自动出现在脑子里;这时厚重的错题本已经开始浪费时间,因为里面大部分题我都会了,错题本变成了“对题本”。于是我把整个错题本压缩,一共就剩下了不到10页,里面都是需要特殊思路或者有陷阱的题目,只要十几分钟过一下就行了。到这个地步,错题本的使命才算完成,说明你把其中的题目全部消化、理解了。 因此,说错题本没用的同学,先问问自己,本中的题目你都会了吗?确认100%能得分吗?如果没做到这一点,那就继续翻看错题本吧。

5.1.6 妄图使用工具辅助整理错题本 很多同学觉得整理错题本浪费时间、嫌麻烦,于是想从网络上寻求帮助,找一款合适的软件,来提高效率。

5.2 制作错题本  前面说了好几个误区,你先自我检查一下,如果没有那些误解,那就可以准备自己的错题本了。

5.2.1 哪些题值得放入错题本 我们每天都在做题,各个地方都会遇到错题,比如课上练习、课后习题、模拟试卷等。如果把所有错题都记下来,是不现实的。一个题目要想进入我的错题本需要下面几步。

(1)发现不会做的题后,先搞明白,然后放到一边。

(2)过两天,复习的时候,不要任何提示重新做这个题,如果能顺利做出来,那它就进入我的舒适区,不用再费心。

(3)如果复习的时候又做错了,说明这个题的确有难度,值得做一个标记,通常我在题目的前面加一个五星标志。然后着重对这个题目进行记忆。

(4)经过前面一轮后,再过一两周,我会复习之前的卷子和练习册。如果还是搞不定这道题,那它就要进入错题本了。 通过上面的步骤可以看出,不是什么题目都“配”进入错题本的,一定是有难度而且不容易记忆的题目,才会放入错题本。这样操作下来,你会更加重视错题本,因为它集中了你所有的弱点。

5.2.2 对不同的错题进行标记 错题也分好几类,在登记到错题本的时候,要分开标记,我的错题本中,包括如下几类。

(1)概念不清类:主要是对知识点、基础概念、定理、公式不够熟练,以至于出错。中等生容易犯这类错误,正常情况下,在上一节的第二步就可以消灭这类错题。如果遇到特别难理解的概念,就要反复记忆了。 (2)典型题型类:这往往是特定的解题技巧,中间涉及好几个知识点。你可能对每个知识点都熟悉,但就是不会做题。这类错题是最值得关注的,也是你能否超越100分的标尺。对于这类题,要加强训练,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拔高题型类:这是专为学霸准备的,也就是试卷最后的大题,还有选择题的最后几道。如果你的分数在100分以下,建议放弃这类题目,转而提高前面两类题的准确度。 (4)马虎丢分类:很多同学有这样的体会,遇到一个很简单的题,自己以为肯定能拿分了,结果却做错了。等事后再看这题,一拍脑袋:哎,我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对于这种题,似乎不应该放到错题本中。恰恰相反,这是你最容易提高的地方,回想一下,同样的题,你是不是因为“马虎”而被扣过

5.2.3 如何写答案 好多同学成了错题的搬运工,是因为在错题本的制作上浪费了太多时间。有人把题目裁剪下来了,但是为了日后容易复习,把答案写得很细致,这也是不可取的。 错题本是为了补全你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起提醒的作用。因此不必把答案写得那么细致,只要把关键点提示出来就行了。

当然,数理化这些思路性的科目可以这么做,如果是语文、英语、地理这些科目,就要记录得细致一些了。 5.2.4 把试卷变成错题本 我的一个学霸同学很特别,他没有单独的错题本,而是因地制宜,直接在卷子上标记,然后订到一起。每次复习的时候,直接拿出厚厚一沓卷子,在上面翻阅。我专门研究过他的卷子,卷子都被翻烂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有红色、蓝色、黑色等不同的标记。 这种方法也很好,节省了整理的时间,而且卷子上记录了当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错误,再加上正确的思路方法,对复习帮助很大。

5.3 使用错题本  本来不想写这一节的,因为我们前面费了那么大功夫,就是为了以后用它查漏补缺的。可是,很多同学没有发挥错题本的作用。就像足球比赛,从自己的球门开始带球,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带到对方球门,马上射门了,结果你老人家腿抽筋了。 因此在本章的最后一节,再次强调,做完错题本后要随时看,主要在以下时间复习: (1)完成作业以后,如果有空余时间,可以拿出10分钟做几道题。

(2)在3.7节提到的零碎时间中,翻看错题本。

(3)考试前复习的时候,翻看错题本。

(4)对于准学霸来说,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换错题本,从其他人的错题中找到自己的缺陷。 最后再强调3遍: 随时翻看错题本! 随时翻看错题本! 随时翻看错题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2,475评论 4 37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744评论 2 30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2,101评论 0 2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732评论 0 22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3,141评论 3 29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049评论 1 22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188评论 2 3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65评论 0 21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716评论 1 25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867评论 2 2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341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663评论 3 2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376评论 3 24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20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90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6,179评论 2 28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979评论 2 27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这个全民理财的时代,唯有一个明确的个人理财规划,才会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有质量,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就是...
    京大财富阅读 1,014评论 0 0
  • 杜仲新树,叶大,幼苗时期更多吸收营养,长大叶子。 新枝绿色国槐,花序向上
    解蕾_4624阅读 53评论 0 0
  • 2019年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支教团队给孩子们开展了“弘扬长征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活动。活...
    逃_dc7d阅读 141评论 0 0
  • 我还在坚持,你却要放弃,你怪情深缘浅! 我说借口... 我动容挽留,你依然坚定,我愿各自幸福! 你说心疼... 我...
    媒趣小姐阅读 532评论 0 14
  • 江北石子山体育公园已经建成了很多年了, 由于人气不够, 所以大渡口区太极拳的拳友们要去那个地方去造造人气。 我是乘...
    金泸光阅读 2,73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