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常用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总结

设计测试用例是测试工程师的必备基本功,测试用例设计要素包含:

  • 用例编号
  • 功能模块(用例用于验证的功能)
  • 用例标题
  • 优先级
  • 前置条件
  • 测试输入
  • 操作步骤
  • 期望结果
    设计测试用例常用方法如下👇

1. 等价类

1.1 定义

  • 具有相同属性或方法的集合;
  • 该集合中某个个体所表现的特征与其他个体一致;

1.2 等价类划分

  • 有效等价类:输入是合理的、有意义的、可接受的;
  • 无效等价类:输入时不合理的、无意义的、不可接受的;

1.3 等价类划分规则

  • 如果需求规定了输入域的取值(个数或范围),则可以确定1个有效等价类和2个无效等价类;
  • 如果需求规定了一个输入域的集合,可确定1个有效等价类和1个无效等价类;
  • 如果需求规定了输入域只能是真或假,可确定1个有效等价类和1个无效等价类;
  • 如果需求规定了输入域是一组值,可确定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1个无效等价类;
  • 如果需求规定必须遵守某个规则,可确定1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从不同角度违反特定规则的无效等价类;

1.4 等价类用例设计

  • 根据需求,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 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的覆盖所有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知道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
  • 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知道覆盖所有的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

2.1 一些概念

比如小组名称长度是4-12位

  • 关注的是输入空间的边界,其基本思想在最小值、略高于最小值、正常值、略低于最大值、最大值等处取值;
  • 上点:边界上的点,闭内开外(如4,12);
  • 离点:离上点最近的点(如5,19),和是闭区间还是开区间有关系,如果是开区间,离点在域内,如果是闭区间,离点在域外;
  • 内点:域范围内的任一点(如5,6,7等);

2.2 确定离点

  • 整数域[4,12]:上点是4,12且都在域内,离点是3,13;
  • 整数域(4,12]:上点是4,12,一个在域内,一个在域外,离点是5,13;
  • 整数域(4,12):上点是4,12,都在域外,离点是5,11;

2.3 边界值应用规则

  • 如果需求规定了取值范围:[4,12],边界值取:4,12,3,13,5;
  • 如果需求规定了取值的个数比如4件商品5折,边界值取:3,4,5;

3. 场景设计法

3.1 定义

  • 分析软件的应用场景,从实际应用场景的角度来设计测试用例,是一种面向用户的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 关心用户做什么,而不关系产品做什么;
  • 实用性强,设计的用例有价值,不校验单个功能节点的正确性,只关心流程是否走通;

3.2 场景设计流程

  • 基本流(正常流),比如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成功;
  • 备选流,第1次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和密码,第2次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 异常流,一直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


    图片来源网络

3.3 场景法设计用例的步骤

  • 根据实际场景,画出流程图,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
  • 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场景;
  • 针对每一个场景,设计测试用例;

4. 判定表

4.1 定义

  • 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种输入条件下,系统执行不同动作的工具;
  • 将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的情况表达的清晰明了;

4.2 判定表的组成部分

  • 条件桩:系统的所有输入;
  • 条件项:针对所有条件桩的取值;
  • 动作桩:系统可能采取的操作;
  • 动作项:根据动作桩取值情况下应采取的动作;
  • 动作项和条件项组合一起,形成业务逻辑处理规则;

4.3 判定表的设计步骤

  • 确定条件桩和动作桩;
  • 设计和优化判定表;
  • 填写动作项;
  • 提取测试用例;

4.4 实际应用

需求:如果手机欠费或是停机,不允许主被叫。


判定表.png

5. 因果图

5.1 定义

  • 用于描述输入与输入、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的约束关系;
  • 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有:恒等、与、或、非;
  • 输入与输入之间的关系有:异、或、唯一、要求;
  • 因果关系.png

5.2 设计步骤

  • 根据需求文档确定输入与输出;
  • 根据输入与输入、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画出因果图;
  • 画出判定表,根据因果图,得到最终的判定表;
  • 根据判定表得到用例规则,细化用例;

5.3 实际应用

需求:如果第1列是A或是B,第2列是数字,则修改文件;如果第1列不正确,则给出M;如果第2列不正确,则给出L;


因果图.png

写在最后:

欢迎关注该公众号.p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测试与软件模型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指的是软件开发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性框架。软件项目的开发包括:需求、设...
    宇文臭臭阅读 6,664评论 5 100
  • 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1.测试计划及缺陷管理 1.1.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是在测试设计阶段,在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基础上制...
    方步阅读 6,338评论 1 7
  • 测试用例的内容:用例编号、用例标题、重要级别、预置条件、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结果、测试结果、作者。 黑盒测试用...
    CT9955阅读 3,780评论 0 31
  • 1等价类划分方法 1.1定义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
    wildwolf_f34c阅读 743评论 0 0
  • @IT·平头哥联盟∙首席背锅官,我是松鼠_~ 一般写用例比较常用的有边界值,等价类. 业务比较复杂的会会用到因果图...
    松鼠326阅读 86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