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我的“女朋友们”

摄于万象天地

南方的9月,太阳依然火辣辣的,室内的冷气也开得很大。以前觉得自己不抗冻,但是现在还好一点,可能是人的温度随着环境的变化,也变得比较低。对于自己来说,那些有热度的东西好像就显得弥足珍贵。

离上一篇文章,已经隔了好几个月,心里有很多东西都堆放着在,正好趁课程告一段落,就赶紧把电脑背到闹市中去,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把那些感觉敲出来,写着写着也觉得生涩,还是硬着头皮写吧。

写东西这件事,真的是只有经常写,你的那种深层次的东西才会自然的流淌出来,不然,就一直处于卡壳的状态。断断续续,找不到章法,也找不到文字和内心那种天然合一的状态,可遇不可求。

甚至如果你的文字过于简单,过于华丽,过于平淡,都会打破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另外一方面,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的脑子本来就是一堆浆糊,只是自己也会潜意识地忽悠自己,想得清楚了,想透彻了,可以动笔了。

还真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有一个想要表达的念头就开始动笔,同时也是在不停地写的过程中,才想起了一些没有注意到的部分,进而又牵引出另外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不管这些事的本质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它们都是我成长路上一定要去面对的课题,凭借着自己的感性,夹杂着一部分理性,然后更加成熟地面对自己。

这半年以来,发现跟朋友的交流变得更多了,有时候会因为一些细节,慢慢地钻到了事情的背面。正是因为这种不断地深入,才慢慢去了解彼此。尊重她的立场,懂她的恐惧,了解她的迟疑,在抽丝剥茧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她的情绪表达。

如果我们的愤怒、喜悦、难过、不满意、不赞同都能在合适的时间,相应的场景下表达出来,也许,在平时的生活里,我们会少了很多抱怨,心里多一份轻松。但如果,你停下来,再去思考一下生命最本质的问题,想想那些让你原地爆炸和崩溃的瞬间,你也许看到另外一个你,一直被你忽略,令人惊讶而又陌生的你。不要错过这样的时刻,轻轻地走进她,并且告诉她,不要害怕,我在这里陪着你。

之所以此时此刻自己的这种表达比较偏向于感性,可能也是因为看了《女朋友们》这本书吧。在Kindle上看了一遍,不过瘾,于是又买纸质书继续刷了两遍。我也推荐给我身边的女生朋友看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女性关于自由、婚姻、家庭、甚至死亡……这些话题的表达。最重要的是,观点本身没有任何对错,经历不同,立场不一样,都不妨碍我们真实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表达的对面会有倾听的载体,但大多时候是这样的:当你想说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人听;有人听的时候呢,对方却听不懂(不理解);听得懂的时候呢,直接给你摆脱痛苦的建议。感性和理性相互交锋,纠结和犹豫如影随形,所以啊,不舒服,不痛快,各种毛病都来了。

借用尤琳的一段话:

女孩们,我们要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温和与警惕,不需要对抗它,但也不要让它欺骗了你。

你并不是心胸狭窄的,你并不是迂回曲折的,你也不是匮乏空洞的。

你永远有所选择,你可以活得丰盛而辽阔。

女朋友们,你本来就可以。



来自网络

在这本书中,有几个点很打动我:

关于故乡

故乡是一个带有怀旧和浓重感情色彩的词,我们提起故乡的时候,会想起自己的老家。我们来自于那里,是故乡滋养了我们的童年,但是又从心底里明白,那是我们回不去的故乡。

小时候的我感觉周围每年都是一样,春天的时候,池塘边的那几颗桃花树开得特别耀眼,淡淡的粉红色,软软的清香,让你路过的时候,忍不住会多看几眼。然后花瓣被风吹落,不多久就冒出绿色的嫩叶,毛茸茸的小桃子偷偷地趴在树枝上,如果不小心被你发现了,然后会大叫“结桃子了,结桃子了”。你开始对这些桃树有了期待,我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呢?

马路边的池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水变得深了,当每夜青蛙演奏大合唱的时候,你就知道夏天如约而至,凉席,竹床是夏天的标配。傍晚,夜色将近,空气中的余热并未散去,于是,大家伙用圈好的蜘蛛网开始捕蜻蜓,抓到几只,很利索地扯掉蜻蜓的翅膀,喂给自家的猫吃了。

现在再去回忆那些小时候的那些事,好像很多东西清清楚楚地印在脑袋里,这是我们的童年。但是,我却觉得学校里的作文却从来没有写过这些有趣的事。那时候的我们在学着长大,想要把那些大人们认为重要、懂事、厉害相关的事情写在作文里,结果,你会发现老师给的评语就是:白开水的味道。

也就是到现在,自从做了老师以后,才发现那些难能可贵的作文素材就是生活本身,生活中最朴素而又真实的东西就是你的感受。不是道理,不是人生意义。人生意义只是某一刻的灵光乍现。如果看完一篇文章,做完一件事,你就悟出了一个大道理,这样的孩子也未免太“懂事”了吧。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发现,那些小时候看似是懂事的“小大人”,长大后却做了叛逆的“最真实的自己”。年龄是数字,是我们身体长大、成熟、衰老的表达,但并不意味着,你在某个年龄阶段就已经有了属于那个阶段的特色。生活中流传的只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甚至也没有谁规定,我们必须得这个样子才对。

故乡,能勾起你儿时的回忆,有熟悉的饭菜,有亲人的陪伴,那才叫故乡。但是,我们又一次次的离开,一次次的回来,反反复复,割舍不断。小时候一直渴望离开,长大后才发那些亲切又遥远的情感已经在心底生根发芽。

从十几岁到三十岁之间的这些年,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其实是为了建立一种自我体系。当地点不停更换的时候,你就慢慢地珍惜当下的这个瞬间。而故乡却是一直在那里,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地方会接纳自己。

书中有一句话“在他乡,种故乡”,就是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去建立自己想要的秩序,生活的模样。那些离开故乡的人,追寻远方的人,大抵都是如此吧!

对于我而言,我享受在路上的陌生与未知,不管生活是激荡或是普通平凡,保持自己对生活的敏感,有希望、有欢愉、有孤独、有悲、有喜,这些都是生活的不可缺少的调料品。



来自网络

关于朋友

朋友这个话题,对于我来说有点难写。我是那种在没有朋友的情况下,能自得其乐的人,这是这几年慢慢养成的一种习惯。不太容易与人深层次亲近,但是不排斥这种亲密的关系,经营这样的关系需要时间,需要生活中琐碎事情的相互磨合,不急不慢,不患得患失,该出手时绝不犹豫,想拒绝时,也不委屈自己。

以前上学的时候,会觉得朋友是一起吃饭,彼此倾诉小秘密,不可分解的小团体。但是,那时候的我们并不懂得,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女朋友们有着不同的生命欲望,并因为作出不同的人生选择。

有一天,友谊会毫无征兆地突然变冷,甚至还会带着伤害。我们从来没有真正搞明白为什么会被朋友接纳或拒绝,自己也会莫名其妙地因为朋友的某些瞬间举动而心灰意冷。没有人告诉我们难过的时候该怎么办?是坦诚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心里感受?还是默默无闻地自我了断?对未知的事情有担忧,有犹豫。青春的时光里有太多的茫然和不解,就像你永远不知道考卷上有什么样的题目在等着你。

但那时候的我们,应该是人生中各种感情最充沛的时光吧,传小纸条,写日记,写信,摘抄各种好词好句,每个星期必追的青春文学,语文课就成了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老师应该都一清二楚,我在想,他是怎么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我们的?

如果说青春期的友谊是朦胧、黏乎的,那现在的友谊应该是独立而又互相理解的那种吧。更多的是在自我表达和不经意的关心中逐渐去形成这样的一种关系。我不会与充满愤怒的人在一起,也不和总是抱怨的人为伍,因为环境影响的力量如同温水煮青蛙。但我也坦然地告诉自己:大胆走近,真诚对待,用心经营,得失坦荡。

稳定的友谊取决于是否可以提供给对方源源不断地滋养、提升和支持。不是因为孤独而抱团取暖,不是因为依赖而非你不可,不是因为分歧而不欢而散。

你,首先得是你自己,然后才有我们,我们的故事。



来自网络

关于爱情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爱情的样子,而我大部分的爱情时光都是比较青涩的。反而是工作以后,碰到这样合适的爱情少之又少,当踏足一段感情时,头脑发热,飞蛾扑火,不需要那么多的理性,相处得舒适,不别扭,能相互滋养彼此。这种是不经生活打磨的初始欲求,我并不懂爱情,就如同没有走进过爱情一般。

曾经因为失去一段感情而长期陷在里面,就是觉得我这人很好啊,我们的关系也不差啊,为什么会分手呢?现在想想当时那种倔强的样子,笨笨得很可爱啊。在大一的整个时光里,宿舍的话题就是聊这些了,脑子里记住的都是爱情里面美好的样子,但是一想到结局就悲哀,觉得每首情歌的歌词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后来的几段恋爱中,感觉来得快,也去无踪。但是我知道这种强烈的情感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的渴求,并希望借此得到某些证明,这几年也在学会保持付出与接受之间的平衡。

一旦你明白在感情的世界里有聚有散,有喜有忧,可能会更加珍惜当下吧。在我上大学的那几年里,我不明白这个道理。也是到现在,跟人相处起来会比较坦然而直接,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力所能及地过好当下。认真地约会,用心的倾听,如果这是最后一次见面,我也并没有太多的遗憾。

不管是什么感情,我觉得并不是我创造了它,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不停地塑造了现在的我。爱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能量,爱人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是用来照清楚我们自己的。当我们不爱自己的时候,希望用对方的爱来填满自己的恐惧、缺失、和不安全感,不断地想去捕捉、确认、证明,这样是填不满的。到最后,你会发现,我们爱着的不是某个“具象的人”,而是遇上他之后,你爱上的是那个让你烟雾消散的自己。

彼此认可、相互独立、但又同步。这样的情感就像一场冬天的鹅毛大雪一样,可遇不可求。但如果它来了,带着天上清凉彻骨的气息漫天而下,就会把之前的一切执着于障碍都覆盖。这样的感情,让你觉得自己可以被懂得,即使不被懂得,也不会被伤害。

爱是一个过程,是划过天空的流星,是电石火花的惊喜,是日常生活的微小细节,是世俗生活与精神世界的不断碰撞,是带着爱寻找自己的穿越之旅。

我们在这段旅程中体验人生。


《女朋友们》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女性深层次的觉醒与表达,那些想说却没有说出口,以及被外面世界掩盖的真实声音。

希望我的每一个女朋友们都走在追求自由的大路上。

下午的余晖照在我的后背上

我在吵杂的人群中

听见了自己的声音

万象更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11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28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839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07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8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29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80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13评论 1 24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75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66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2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4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6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75评论 2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