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中国文化课》

        2019年10月6日,樊登读书会作者光临,邀请到余秋雨老师讲解《中国文化课》。

        看视频听讲书,听后有些激动,随手写了感悟,发到朋友圈。

        我很少发圈,一年也不过几次,不想,这次点赞无数,反响热烈。

        毫不犹豫地下单买了实体书,书在10月中旬收到。好厚的一本书,650页,字体较小,我放在家里翻阅,带到单位放到手头,想着公务之余放松脑筋,亦便快速看完,无奈公务事务家务,没有大块头儿时间,看的速度较慢,但每次拿起,还是颇有兴趣,就这样,读读停停,没有定计划,一直到阳历年底休假前,大概读了150多页。

厚厚的一本书

        去海南休假时再次带上这本书,列入休假学习计划。22天的休假时间,跨了一个新年,看了200多页,每每读起,不想放下。但在海南休假期间,安排事情较多,兼顾朋友爱好,又有其他任务,本计划看完,最后落空。

看书

        回来偶有翻看,直至春节放假,遇新型肺炎疫情,在家时间充裕,所以在1月31日晚九点,读完此书,心中是满满的感慨。尤其是看到最后,我竟对此书有了一种感情,恋恋不舍,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下自己简短感悟。

        对余秋雨老师的敬佩和崇拜从心底油然而生。名字和相貌、爱人马兰都不算生疏,但没有去认真了解过,仅限于在电视或其他媒体新闻、人物专访、杂谈上的浏览,他的文章,阅过,但寥寥无几,所以知其人但不深知。樊登读书会作者光临邀请余老师,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着他、倾听他讲课,被他内在的深沉厚重和讲课时顺口拈来的轻松淡然深深吸引,认真听完,感触良多。

余秋雨老师
余老师爱妻马兰

        看到实体书,装帧精良,甚是喜欢。翻开扉页,两张余老师行走于世界文明遗址、略带沧桑但有棱有角、刚劲有范儿的照片映入眼帘,随即余秋雨简介应时出现在眼前,是我急需了解的。

余秋雨在考察

        余秋雨老师,1946年8月出生,籍贯浙江。随即马上切入他著名的《世界戏剧学》宏大架构的建立时间和背景,令人敬佩。接着详细介绍了余老师主要的生平事件,尤其是80年代担任高校校长,6年之后,辞职开始文化苦旅,遍及国内和国外,开创了“文化大散文”文体;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大奖;完成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时间意义上的中国”“人格意义上的中国”“审美意义上的中国”等重大专题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等机构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非常震撼。

        序是“自序”,第一句话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生命基调,是以最大的安静,穿越最险的峡谷;由“与世无争”抵达“人莫与争”。

      接着余老师介绍了这本书发行的背景:接受喜马拉雅的邀请,把“秋雨书院”博士生专业课程向全社会公开讲授。超出预期的受众达5000万,余老师没有“小得意”,满满的“大骄傲”,骄傲于中国文化至今拥有充分的覆盖面和向心力,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追溯劲头和话语兴趣没有疲倦。

孔子见老子

        接着是余老师讲课的“总目提要”,非常贴心,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介绍了本书共五个单元,分别讲授:定义“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壮阔史诗;中国文化的精神主干;中国文化长寿的八大原因和三大弊病;中国文化的“地下宝库”。

甲骨文

          读此书最大的感受

        通俗易懂,酣畅淋漓;全是筋骨,没有赘肉。余老师在他深厚的知识储备中,用原创式的语言梳理并讲述了浩瀚的中国文化历史。从春秋战国、秦汉文明、魏晋时代、大唐大宋,直到元明清,讲述了每一个朝代的文化历史高峰。余老师的巧妙之处在于他捋着中国文化历史的大脉而避开了细脉,顺着中国文化历史的主脉而绕开了支脉,沿着中国文化历史的基脉而离开了浮脉,或者说是自始至终围绕着中国文化历史的定脉而舍弃了乱脉。清晰的思路,应用了老子“求道”的减法理论,把中国文化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握脉人的成就和贡献娓娓道来,清新脱俗,传递出中国文化脉络的形成并滋养世世代代、永远影响并被人们记忆的伟大力量,使我产生了作为一个中国文化子民的充实和自豪。

古文明遗址

          读此书最大的收获

        一是清晰了“文化”的定义。看到余老师对“文化”定义的研究成果,心有触动,非常赞同——“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三十个汉字,全世界最短的对“文化”的定义,凝聚着余老师严谨的学术精神,是余老师付出了大量心血的研究成果,他非常详细地解释并举证了“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几个关键词的内涵,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二是了解了中国文化的悠悠文脉。余老师既客观公正又实事求是地考证了中国文化跨越门槛的时间,是排在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之后,居第四位,但由于前三位古文化渐渐中断和湮灭,中国文化由第四变成了“唯一”。


金字塔

        经历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约400年的时间,被余老师称为“奠基时代”的这一时期,相继涌现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一批伟大的精神导师,形成了道家、儒家、墨家等黄河文明的哲学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级的高贵。他们分别被余老师描述为:白发行走者老子,淡淡地走在路上;棕衣行走者孔子,苦苦地走在路上;黑衣行走者墨子,急急地走在路上,他们都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还有,必须提到的长江流域的文化文明代表,比庄子小30岁的屈原,《离骚》的贡献非同寻常,他似乎走在历史的主道外,但是此后几千年他成为了全国民众年年祭祀的对象。

老子

       

屈原

        以韩非子和李斯为代表的法家,最硬又最惨,他们强力地推动了社会改造,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早早统一的中国,但他们以自己的声音和生命做出了最大的自我恶化和自我牺牲。

        气概百世、赫赫武功的秦汉王朝,是哲学王朝。秦朝选择了法家哲学,汉朝先撷取了道家哲学,然后又改造了儒家哲学。被余秋雨称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司马迁,也是中国古代散文名家,说他是文学家,有点委屈他,他是大历史学家。这个时代还有“凿通”西域的张骞,贡献非同小可。

        汉朝之后的“三国”出现了一流的文学家曹操。曹操被余秋雨称为中国历史文脉的真正继承者,他非常辛苦地成为了阴谋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但是一点也不辛苦地成了一流的文学家。创造了许多中国诗化语汇,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等等名句。《魏晋风华》里有句话:所谓建安风骨,乃孟德一人之风骨而已。

曹操

        魏晋名士有许多,他们多人被杀,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年轻人,看似特立独行,实则重新思考天地,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非凡的更新和重建,他们的生命比他们的文章还要精彩。同时,他们反抗了以曹操和周瑜为代表的英雄时代“慷慨激昂型”的文化人格,称为“后英雄时代”。

阮籍

        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名家,用书法表达了天地所执持的一种伟大平衡,使大家认识到,书法是一种大美学,是一种生命的气氛。

王献之《鸭头丸帖》

        远离官场、回归“田园”、向往“精神彼岸”“桃花源”的陶渊明的出现,形成了“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他反抗的是名士们“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

陶渊明

        这就形成了中外文化史上著名的“三段论结构”——英雄时代、后英雄时代、后后英雄时代。

        余老师讲到唐朝文化文明前,从“北方的马蹄声”“中国由此迈向大唐”“匈奴的踪迹”“文化大争抢”“凉州风范”入手,用讲故事的方式,轻松地讲述了多个历史事件,介绍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他的前辈们,“胡汉相化”,拓宽了汉文化的生命气场,为中国文化带来新的境界,同时,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形象,改变了汉文化中“游学、讲学、劝告、缺少行动和执行力”的弊端,带来了“不多说、只行动、万马奔腾、难于阻挡”的集体人格。凉州模式的“渗透”和“蔓延”为中国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隋炀帝的凉州“世界博览会”,启动了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的全方位交流,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

云冈石窟

        具有世界性生活方式的唐朝,商业繁华,拥有充分的精神价值,遵从的“国家哲学”是“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唐朝的集体人格具有浓郁的青春气息,生命力高度活化,爆棚的创造性、艺术性和诗人情怀,具有“整体诗性”。唐朝有一大群优秀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数不胜数。有一大批草书名人,如孙过庭、张旭、怀素等。余老师用浓重的笔墨,悲痛讲述了颜真卿作为唐朝人格地标的英勇事迹,详细介绍了颜老著名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和与之相连的余老师他自己与其叔叔的故事,令人动容,发人深思。

杜甫

   

颜真卿

        五代十国,半世纪的混乱局面,有一位大诗人——俘虏楼里的奠基者李煜,孕育了宋代第一文化标志“词”。他政治上彻底失败,受尽屈辱,忍受煎熬,但他仍然是雄视千年的文学家,至今我们脱口而出的“春华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出自李煜之手。

李煜

        宋代作为文化教养最高的时代,集体文化人格并不昂扬,四周战事频频,败仗居多,出现迷惘、忧患的内向状态。出现了一个文化全才苏东坡,两位文化高官王安石和司马光,三位战乱诗人李清照、陆游和辛弃疾,还有一座哲学高峰朱熹,最后一位诗人就是文天祥。每人都才情横溢,贡献突出。

苏东坡
李清照

        元代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出现了戏剧的最具代表的高峰——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大悲大喜,流传百世。出现了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而且还出现了最好的绘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辛弃疾

        明朝值得一提的是,哲学家王阳明,他杰出的“心学”创建和贡献,时至今日,影响依然巨大。明清两代还相继涌出了汤显祖、洪昇、孔尚任、李渔等戏曲家。清代最了不起的世界级小说家——曹雪芹,余秋雨对其所著《红楼梦》大加赞赏,评价曹雪芹了不起,评价高鹗续写《红楼梦》也极不简单。

        在剥捋中国文化脉络的最后,余老师提到了黄昏时分三剑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走在戏剧和小说的附近,承担着不同的精神使命,他们忧郁而深刻、勇敢而尖锐,加重了时代的份量,焕发着文化的高贵。随后出现了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他们的诗句和著作感天动地。半个世纪后,出现了康有为、梁启超和谭祠同、严复、章太炎、孙中山,一群新的文化剑客,秉持独立而又自由的思想人格,焕发着睥睨权势、纵横天下的壮士之风。

章太炎

        十九世纪末,列强联合,瓜分中国,文化是国土上的水,国土岌岌可危,水将不在,何能不忧?悠久的中国文化,面临着灭亡。但是,中国文化背后的“元气”发挥着作用,在八国联军进京之时,发生了两起文化事件,40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以完整的文化形态被发现;七世纪唐朝的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像是听到了自己童年和青年时代的歌声一样振奋,仅从文化本体角度看,现代的我们做了破读甲骨文,推广白话文的工作,验证了中国文化仍有唤醒元典的能力,同时也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认识优势,正视问题,必能取得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态势和世界身份,焕发出中国文化的勃勃生机。

藏经洞

        三是清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人格。

      (一)儒家大道。君子作为儒家的集体人格,君子之道成为中国文化的思想重心。成为君子就是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就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余老师选出九大君子之道进行解读。分别是君子怀德;君子之德风;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荡荡;君子中庸;君子有礼;君子不器;君子知耻。

孔子

        余老师同时对小人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弥补了这一历史缺漏。形象表述了小人的八大特征: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见不得权力;小人不怕麻烦;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总是把自己打扮成无辜者;小人永远离不开造谣;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

        分析了小人存在的社会土壤:观念上的缺陷;情感上的牵扯;心态上的恐惧;策略上的失误;灵魂上的对应。从这层意义上说,小人潜藏的地窖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即便是吃够了小人苦头的人,一不留神也会在自己的某个精神角落,为小人挪出空地。

王阳明

        余老师在讲课中着重提出了新一代的君子代表王阳明。余老师认为:王阳明最大的魅力,在于把自己的哲思和经历,变成了生命宣言: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11个汉字,代表了君子之道的新形态、新境界。

      (二)佛家大道。余老师用51页篇幅十一讲的份量讲述了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接受佛教文化,为什么使它在普及度上几乎超过了原本的自己?主要在于佛教一系列的特殊魅力弥补了原有中国文化的不足:对世间人生的集中关注,深入剖析;在于立论的痛快和透彻(人生就是苦,产生苦的原因就是贪欲,产生贪欲的原因就是无明无知。要灭除苦,就应该觉悟,万物并无实体,因缘聚散而已,一切都在变化,不可虚妄执着);在于切实的参与规则;在于强大的弘法团队。

        余老师还解析了佛教的本意,从《心经》开始,进入一系列关键命题,比如“缘起性空”“度己度人”“无常无我”等;介绍了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重点介绍了禅宗。

佛像

        我一口气读完这51页,归于中国文化中的佛家大道,带有哲理,循循善诱,聚焦于人间的生老病死,探究摆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使修习者慢慢收拾心情,由受戒而学习入定,再由入定而一空心头污浊,逐渐萌发智慧。

      (三)道家大道。余老师用三讲讲述了老庄路线和道教路线。老庄路线的关键词是“行于大道”“无为而治”“相反相成”“上善若水”;“物物者非物”“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无待”“无己”等,他们悟出了天道,所以遍知广远。

庄子

        道教路线的关键词是“天地人合一为太平,精气神合一为神仙”“重生贵生,成仙得道”;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以“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自然”“无为”“虚无”“归一”等等,期盼天地的护佑,步步接近天道。余老师阐述了道教的几项正面功能:清心戒杀,参赞天地,养气护生。与现在提倡的“呼唤和平、呼唤自然、呼唤生命”不谋而合。

上善若水—老子

      四是清晰了中国文化利弊之所在。余老师分析了中国文化长寿的原因:体量巨大,从未远征,以统为大,家国同构,简易思维,以德为帜,避开极端,科举制度,依据充分,阐述清晰,分析透彻,读来佩服之极。

        中国文化弊端之所在:漠视公共空间,忽视实证意识,轻视创新思维。都是中国文化的“遗传顽症”,也是中国历史曾经从大发展转向大衰落的重要原因,余老师分析深刻,毫不留情。正视弊端,才是进步的开始,绝不讳疾忌医。

大雁塔

    五是收受到“中国文化必要记忆”礼物。贴心的余老师在最后第五单元,毫无保留地为大家奉送出中国文化必要记忆的内容。共十七部分,分为“文学记忆”和“哲学、宗教记忆”。“文学记忆”中列出了必记和应记的唐诗,部分《诗经》、庄子《逍遥游》、屈原《离骚》、司马迁《史记》以及部分魏晋南北朝诗文、唐代散文、宋词宋诗宋文今译。“宗教记忆”中令人震撼和欣喜,余老师把《老子》和《心经》编译出具有余式特色的句式和意思,简洁,明晰,对《金刚经》和《坛经》进行简释,最后还附上了“君子之道六十名言”。

        读完这一单元,我竟有些感动,余老师在用心传递中国文化,传递中国精神,他能通达读者的内心需求,知道大家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最后这一部分就是宝贵的礼物啊,比收到任何礼物都要珍贵,我定双手收下,悉心保存,用心去学 ,学以致用,学后传承,做出贡献。

富春山居图

        我深深地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和骄傲。骄傲之余,立下志向,向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致敬,跟随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脉络继续深学,深知,深行,做到知行合一。余老师就是照亮我前行的那盏明灯,温暖、坚定、中正、安然,我定义无反顾,全心全意追随。他的博学,他的深入,他的严谨,他的勤奋,他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和精神使我深深折服。做好自己,努力成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寡言而行,内正其心,外正其容”的君子。同时,不忘初心,牢记责任,传播能量,美好世界。

在家学习

            写于2020年2月2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