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张振鹏 海韵

点评

点评此书

对于每个敏感期都有很详细的解说,虽然错别字不断,但内容不差,做为父母应该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包容与理解!

第1章 前言

>> 敏感期,最早是由意大利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来的。所谓敏感期,就是孩子在0—6岁这个年龄段,他会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突然地对某种特定的事情或事物非常感兴趣,甚至表现出一种狂热的状态,直到满足他内心的需求或敏感度下降或被人为地阻止。

第2章 语言敏感期(0—6岁)

>> 模仿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声音作出反应阶段,二是模仿发音阶段,三是用语言表达思想阶段。

>> 孩子喊“妈妈”只是因为他找到了一应一答的乐趣,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孩子是处于兴奋和敏感状态中的

>> 两三岁的孩子就到了一个学习词汇的敏感期,他会把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相匹配起来。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认真感觉与匹配能力很强

>>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一定能够是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地触摸、感觉后,他就会对他所感知的事物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形成一个概念

>> 父母不用把这种情形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要强行地去制止孩子的“恶劣”行为,更不用对孩子大发脾气、动手打孩子。父母对此如果不予理睬,不急着纠正,而是继续做手边的事情,可能就不会产生孩子预期的效果了。就像上面的故事2,父母越是不当回事,孩子就越是感到索然无味,就会觉得很没趣

>> 随着孩子对语言使用次数的增多,他会发现语言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既可以在很多人面前大声喊叫,也可以在两个人之间悄悄地说。所以,孩子就会通过这种无声的语言来感受语言的魅力

第3章 秩序敏感期(0—4岁)

>> 所谓秩序敏感期,就是指孩子对于环境中的物体的定向位置以及活动的安排次序等非常敏感,一旦这种秩序遭到破坏,他就会极度不安,就会焦虑,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 孩子对秩序的敏感就变成了一个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

>> 秩序会成为习惯,习惯会成自然,自然会成就人格,而这一切就来自童年。所以说,是童年成就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与品格。

>>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这个世界是以不变的秩序与程序存在的,这种秩序与程序已经进入了孩子的内心,并成为他最初的内在逻辑,也就是孩子的思维。后来,这种逻辑开始改变,不变的逻辑核心会被抽象出来,在这个基础上,事物的形式就可以变化了,

>>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经指出,孩子的心灵就是一个神秘的深渊,照料他的成人并不了解它。其实,当父母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时候,就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给孩子爱,给孩子自由

>> 父母就好像是一个庞然大物。当他内心的秩序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庞然大物破坏而得不到恢复的时候,那种随之而来的不安全感很有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

>> 孩子对他喜欢做的事情就愿意重复做,而且会做得非常开心,感觉非常有趣。其实,孩子就是用这种重复的方式来感知秩序的存在,从而认识自己周围的环境。

>> 孩子的执拗敏感期来源于秩序感,在这一个时期,孩子常常是难以变通,有时候甚至回到成人难以利于的地步。作为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的心理活动是有秩序的,在他还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他就会严格地执行这种秩序。

>> 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在两岁左右时就已经有所体现了。但是,这一敏感期的爆发期却会集中出现在3—4岁这个年龄段。

>> 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凡事都要听我的,就是我说了算。如果父母拒绝他,他就会变得非常烦躁,就会哭闹不止。

>> 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随着他自我意识的萌芽与发展,他会发现自己与世界并不是一体的,而是分离的。随着他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探索能力的不断提升,他又会发现,他自己能控制的事物越来越多,他就会体验到“自我”的强大力量,从而敢于向父母挑战。正因为如此,孩子才进入了这种与父母“作对”的反抗期。再就是孩子对秩序的固执和执着感。一旦孩子内心建立的秩序遭到破坏、拒绝或挑战时,他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从而哭闹、反抗,这也是孩子在执拗行为。

>> 父母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这种暴力行为,这很可能就是孩子以后“暴力倾向”的前兆。如果父母不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孩子施以暴力的话,很容易就会让孩子形成暴力性格和思维等。

第4章 感官敏感期(0—6岁)

>> 开始的时候,电视声音很小,孩子能专心听父亲讲故事;后来,父母又把电视声音调大了些,和他给孩子讲故事的声音差不多,但孩子依然能够专心听父亲讲故事。    其实,像这位父亲的做法就比较科学,培养孩子适应“噪音”的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切不可希望一步到位。

>> “妈妈腔”是一种被很多妈妈使用的一种能够促进孩子听力提高的一种说话强调。“妈妈腔”有这样的特点:发音清晰、语速略慢、适度重复、语句简短、内容具体等。

>> 孩子在3岁之前,一般是不会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的。所以,在与孩子说话时,尽量避免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词汇

>>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到2岁左右时,都是在用口来认识这个世界。

>> 这个期间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他会通过口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并构建自己的大脑与心理世界。

>> 有时候她就很执拗,非要捡,非要吃,妈妈就说:“脏,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吧!”结果,宝宝就到处找垃圾桶,找着找着就把捡石头、木棍的事给忘了

>> 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会集中在出生到2岁左右的这个阶段。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 如果不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孩子自身与外部的世界就很难建立联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发展自己的潜能。要知道,连“软”与“硬”这样的抽象概念,孩子都是用口来“尝”出来的。

>> 当孩子6岁之前有吃手的行为都属于正常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行为。大自然从来就不会按照某个人的意志去改变,也不会按照某个人说的时间与规律作改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一样的。

>> 有些孩子这个敏感期会滞后,所以孩子如果在2岁以后咬人,他是在以“咬人”的方式来弥补自己落下的口腔敏感期。

>>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人是他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吸引人的注意。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 孩子打人,也是敏感期的一种正常表现。他打人,可能是出于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自己太过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也可能是他想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比如爱或不满,还可能是他想与别的小朋友沟通、交流,等等。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认为孩子有“暴力”倾向,更不要给孩子贴上“暴力”的标签,因为孩子并不是真的“打人”。

>> 很多孩子“打人”,其实只是拍打,而不是真的打,这是他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 因为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能吸收环境,是父母的镜子

>> 孩子在手的敏感期,最需要的就是那些黏糊糊的东西,当他的手没有去抓的时候是一种形状,当他用手去抓以后又变为另外一种形状。这就会引起孩子强大的兴趣,所以他会对香蕉、打碎的生鸡蛋等东西非常感兴趣

>> 孩子玩水玩沙的敏感期会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主要表现就是:沙子、水、沙池、水池是所有孩子的最爱。

>> 沙子和水就是孩子最好的天然的玩具,它们是孩子童创造力的源泉。

>> 沙子既是固体的,也是流体的,就好像水一样,它很变化无常但又特别容易被掌握,有数不清的玩法,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会给孩子巨大的空间感和流动感。沙子是很奇妙的,水也一样。所以,孩子总会将沙和水融为一体,在它们之间寻找到更好的玩法。

>> 任何一种人造的玩具都不能与大自然的伟大赋予相比。而对孩子来说,沙子和水就是大自然赐予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如果,父母带孩子到湖边、海边去玩,孩子的心就会被沙子和水吸引去。在那些地方,沙子和水是连在一起的,当孩子玩沙玩到一定的程度,他一定会去玩水。

>> 如果父母无端地打断他,不仅会破坏孩子成长的机会,也很可能造就一个做事不专心,对做事没有任何乐趣的碌碌无为的人

>> 父母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其实很简单,只要不去打扰孩子,干涉孩子就可以了。

>> 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玩沙玩水的自由,孩子在这个自由的环境中,拥有选择的权利,那么他形成专注的品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孩子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画,而是根据他内心的引导进行的自发的活动,他们在用画来表达心中的美好事物,在画自己的情感。即使孩子画得不好,父母也要给孩子充分绘画的自由,让孩子充分用这种形象语言表达自己。

>> 孩子在4—5岁时,是他的绘画敏感期。孩子的这个敏感期通常会持续1个月到1年的时间。

>> 如果父母能在这个时期给孩子充分绘画的自由,孩子的绘画能力可能就会突飞猛进。如果这个敏感期发展得好,就很可能奠定了成为绘画艺术家的基础。

>> 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他的学习热情和毅力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这种热情与毅力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根本就不用父母来夸奖他,也不用刻意去培养。如果父母拿着成人所谓的经验和想法来干涉孩子,就会严重破坏孩子的热情和毅力品质。

>> 2岁多时,孩子就真正进入绘画状态,但他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在这一时期的画常常会是一些抽象符号,成人是看不懂的。

>> 关注细节和表达。孩子在4岁半左右,开始关注细节,他们再画一张脸时,五官是非常清晰的。6岁以后,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更大,开始用丰富的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当然,到这时候,孩子的绘画敏感期就基本已经度过了。

>> 与绘画敏感期一样,孩子也是在4—5岁就进入音乐敏感期,那么,孩子如果在6岁前还没有接触到音乐的话,他的音乐艺术天分很可能以后就比较难以发挥出来了。

>> 只要孩子一听到音乐就扭屁股,就兴奋地随着音乐蹦蹦跳跳,就说明孩子有音乐天赋。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来。

第5章 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0.5—4岁)

>> 对于细小事物的关注就是孩子观察力的开始。要知道,孩子看微小的事物是需要专注精神的,也需要耐心,需要聚精会神,也需要时间。这些,甚至会比他所观察的对象本身还要重要。

>> 因为处于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的孩子很弱小,很难想出什么好办法向父母表达爱,所以他就会把自己的爱转移到那些细小的事物上,比如头发丝。在孩子眼中,头发丝也是有生命的,所以他才会把头发都珍藏起来,或者在盒子里,或者在枕头下,

>>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这么热衷关注头发、收集头发感到很不可思议。其实,这没有什么好不可思议的,在很多时候,这都是孩子心智非常纯真的表现,是他们认识世界,让自己心理获得成长的一个必然的过程。

>>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对世界的探索不是从宇宙开始的,也不是从地球开始的,而是从儿童时期对微观世界的了解与认识开始的。孩子在1岁左右时,就会学习如何利用扣与手来认识周围的细小的具体的事物了。

>> ,父母欣赏孩子的表现,就是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也就是说,父母如果不以任何理由阻碍孩子的自然成长,那么孩子的认知状态和心智状态就会非常良好;如果父母能再进一步给孩子一个更大的探索空间,那么孩子会非常顺利、圆满地度过这个敏感期。

>> 孩子会通过对小花瓣、小树叶的观察,不断积累着自己的经验。在成长的岁月中,孩子会把这些积累和从其他地方获得知识匹配起来,逐渐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

>> 孩子在1岁多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小东西的关注来,越是那些小的不起眼的东西就越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种情形一直能持续到4岁左右。

>> 当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帮助时,父母就可以坐在一边静静静地等待;孩子需要父母协作时,比如需要父母给他拿容器或袋子时,父母就帮他拿一下。当孩子玩得非常满足后要走时,父母就跟他一起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祥和。其实,孩子就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之中获得了心灵的享受,也用这样的方式对周围的世界产生认知。

第6章 动作敏感期(0—6岁)

>> 抓、爬、转、扔:先是抓、移动物体,扔东西等,再爬高、旋转等(0—2.5岁)    ——不要无奈,不要呵斥孩子,在孩子背后默默欣赏这一切,让孩子尽情地探索空间

>> 不管是抓、爬、转、扔,对孩子来说都是在训练他的动作,也就是属于动作敏感期的范畴,实际上也是一种运动。蒙台梭利曾说:“运动除了增强体质以外,对心理发展本身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每个孩子都有喜欢旋转的时期,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所以就会用旋转的方式感知这样的一个空间。

>> 当孩子处在探索空间的敏感期时,父母要想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应该学着承受一些压力,学会在孩子背后做一个默默的欣赏者,而不要过多地担心“卫生”、“安全”等问题,而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尽情地探索,尽情地成长。即使遇到所谓的“危险”,父母也不要把这种“危险”说出来,如果说出来,就会让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危险感,从而使得他对空间、对世界的探索行为过早地离他而去。

>> 科学研究表明,旋转对于促进孩子的大脑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孩子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并且对孩子将来的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 比如喜欢拔插吸管、盖瓶盖、插拔钥匙等,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对下水道井盖的洞眼非常感兴趣,会不断地找东西往里面塞。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动作时,就可以判断孩子已经进入了探索空间的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感。

>> 在手和探索空间的敏感期,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非常正常的,这表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灵活性。其实,在孩子插孔、盖盖子等这些基本工作的重复中,他就在构建手的组装能力。

>>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就会用手去插孔,像插吸管、钥匙、瓶塞等,而且会反反复复。实际上,孩子在用手去插孔来探索空间的时候,也在提升他的动作能力,锻炼他的手与眼睛的协调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手部的小肌肉,构建了他的专注力。

>> 父母眼中的“乖宝宝”,他的感受空间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智力潜能、动作协调能力都会比较差一些。所以,父母尽可能地不要去呵斥、约束“捣乱”的孩子。

>> 当孩子2—4岁时,父母就会发现孩子突然变得对捉迷藏感兴趣了,他会把自己藏到床底下、桌子下,大衣柜里、壁橱里等。孩子为什么会热衷于这个游戏呢?一方面不仅仅是孩子喜欢玩,而且还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是孩子在探索空间。当然,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发展他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他的心智认知能力。

>> 一个有形的空间是容纳物品的地方,这一点孩子是知道的。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某个空间也可以容纳自己的身体。当孩子有这样一个“重大”的发现时,他就会感到非常的神奇。所以,他就会频繁地而且是乐此不疲地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这种神奇,体会空间带给他的乐趣。所以,孩子会对这个游戏“情有独钟”。另外,孩子也会在捉迷藏的游戏中获得各种方位的概念。当孩子四五岁时,他就会与其他小伙伴玩更多规则的捉迷藏游戏了,并且会在游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

>> 孩子就是在模仿别人的过程中学习的。也就是说,模仿是孩子的最主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会通过模仿父母、周围的成人、小朋友们,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 孩子的动作模仿阶段是在1岁半到2岁左右的这段时间比较集中一些。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所以父母就是孩子模仿最多的对象,他会模仿父母的言语,也会模仿父母的动作行为。就动作行为而言,孩子可能会模仿父母扫地、擦桌子,甚至是切菜、烧饭等家务劳动。

>> 父母应该知道,正是孩子通过这些模仿的行为学会了很多的本领,增长了自身的智慧,而且他也在动作模仿中探索了世界,让自己的身体动作变得协调,变得灵活,从而让自己迈出了健康成长的一步。所以,父母一定不要抑制孩子的模仿行为,而且还应该做适当的引导。

>> 作为父母,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剪纸、剪图的机会。一位父亲在孩子2岁半的时候就给儿子剪图的机会了,他先是剪给孩子看,然后孩子就模仿着剪。

一岁半不到的希希也喜欢上坡下坡,上下楼梯,来回重复,乐此不疲

>当他的行走能力得到一些提高时,他就会带“坡”的地方非常感兴趣,喜欢上坡,喜欢下坡,喜欢上下楼梯,等等,而且是不知疲倦。在这个期间,他会利用几乎所有的时间练习走路。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在探索腿脚的功能。

>> 比如,他会喜欢路上的斜坡,会喜欢滑梯,也会喜欢商场超市里带坡度的电梯,等等。    之所以孩子会喜欢这些地方,一方面这是他对空间进行探索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他在培养双脚这个行走工具,增强腿脚的功能。孩子只有反复地去感知腿脚的功能,他腿脚的潜能才能被逐渐地激发出来。当父母了解了这些,就应该给予孩子行走的自由,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替”孩子行走——抱着孩子走路。

>> 处于行走敏感期的孩子关键是要用腿脚来感知世界,他想到哪里去,想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让腿脚获得感知,只有孩子自己知道。

>> 在孩子的眼里,越是这些地方就越有意思,就越能激起孩子去探索,去体验腿脚功能的欲望。所以,他在这段时期内,就会乐此不疲地捡那些脏、乱、差的地方行走。作为父母,应该积极地欣赏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横加干涉或阻止

>> 虽然孩子特别乐意去那些脏、乱、差的地方行走,虽然孩子会把衣服、鞋子弄脏,但是父母也尽量不要去干涉孩子,更不要轻易去阻止孩子,而应该尽量去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

>> 如果一个孩子应该在“跌倒”的年龄而没有跌倒,那么他就会在不该“跌倒”的年龄跌倒。

第7章 社会规范敏感期(0—6岁)

>>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会突然变得非常自我,不管别人对他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以“不”来回应,就好像故意与人作对一样,而且他会指明某种东西是“我的”,喜欢占有和藏东西。当他喜欢交换和支配物品时,他就会对交朋友和群体活动感兴趣了。这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和日常礼仪,从而使他在以后能够遵守社会规范,过一种自律的生活。当然,在社会规范敏感期内,孩子还会有审美、追求完美、婚姻、性别、身份确认、情感以及社会规则与社会活动等敏感期。

>> 不”是孩子证明他与别人是分离的,以此来证明“自我”的存在,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正常表现,要合理引导

>> 这些“反常”的现象足以表明,孩子已经进入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 孩子出生的最初时期,孩子会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非常依恋,因为孩子会觉得自己与别人是一体的。但是随着他的不断成长,他就很快意识到,自己与母亲、父亲和他人是分离的。所以,这段时间,他就会说“不”,就会拒绝他人,什么事情都不会痛痛快快地配合,从而体验到自己与他人是分离的快乐,从而证明“自我”的存在。

>> 孩子的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会持续到4岁以后。如果孩子得到正常的发展,他就会逐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形,达到和谐与顺从的人生状态。

>> 不要误解孩子的行为,不与孩子“较劲”,要善待孩子的“自私”,不强迫孩子去“分享”

>> 在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孩子会通过物质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如果是他人随意动了或用了“属于他”的东西,他就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当然,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他自我意识的发展。

>> 父母强迫孩子去“分享”,也就是强制孩子把属于自己的物品分给别人,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这就会导致孩子的自我意识得不到健全的发展,还很可能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懦弱。父母要知道,当一个人的正当权益常常受到他人侵犯时,他是很难让自己变强大的。所以,强迫孩子“分享”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 孩子到5岁左右时,他自然会愿意与人分享,这是一种成长的规律。因为他的心理在那个时候已经发展到另外一个层面。当孩子六七岁时,他就开始真正体会分享的乐趣,分享就会变成一件乐事,就会成为孩子的良好品质。

>> 可见,强迫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并不适用于5岁之前的孩子。

>>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分享还是不分享,孩子的自我意识、性格以及人格才会得到健全发展,他的心灵才能强大起来。

>> 在父母认为孩子“自私”的自我敏感期,孩子有一个最为明显的感受,那就是发现很多东西是属于他的

>> 孩子偷拿别人的小物品,或者是把别人的东西藏起来,以供自己玩耍时,并不是他恶意地去侵犯别人的财产,而是孩子在自我意识敏感期的一种正常表现,只是他觉得自己喜欢就拿了,好像也没有以为有什么不对的

>> 如果父母过于重视这件事,整天想着这件事的话,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重视,他自己也会重视自己的行为,这种重视反而会强化孩子的“偷窃”行为。

>> 在3—5岁的年龄,孩子很愿意去支配自己的物品,很愿意拿自己的物品同别的孩子交换。当然,这种交换很可能是“不等价交换”

>> 孩子乐于支配和交换物品,表明孩子正在拉开他人际关系的大幕。也就是说,孩子已经进入了人际关系敏感期

>> 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交换后就不要再后悔。让孩子知道,已经交换出去的物品就属于人家了,以后再交换的时候要考虑好了,一旦交换了,就不要反悔。这样,孩子就会明白,通过交换,物品已经有了新的主人,他也就懂得了要遵守交换规则。

>> 儿子遇到人际交往的难题了,他选择了逃避。于是,妈妈就用一种比较轻松的语气说:“你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打我,我就更不让你玩。’”看到儿子没什么反应,妈妈就继续说:“要不要让他玩,是你的权利,你做什么样的决定,妈妈都会支持你的!

>> 小男孩之所以改变了主意,就是因为他获得了妈妈的精神支持,而且他懂得了,要不要让别人玩自己的玩具是他的权利。即使那个小朋友再威胁他,他也不害怕了,因为他找到维护自身权利的方法。可见,如果父母能给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孩子的心灵就能变得强大

>> 别人的东西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是不能拿的。这个规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孩子保护自己的东西,也能    约束孩子不去拿、不去抢别人的东西。当孩子把这个规则内化成他心中的一种秩序时,这个规则就成了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进入少年期之后,这个内在的秩序就会上升为一种道德、一种自律精神。

>> 对于孩子牵着妈妈的手不放这件事,父母甚至都应该去表扬孩子,因为这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并非孩子“胆怯”

>> 孩子4岁左右时就会对性别和身体产生了兴趣,而且对于男人和女人的差异也非常敏感。到5岁时,他就会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感兴趣。其实,孩子对性别或对身体的好奇是他成长中的必然经历。

>>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对人的生殖器感兴趣,还会对妈妈的乳房感兴趣,这都是孩子在性别敏感期的正常表现,这种行为与“性”无关,这一点父母一定要知道。即使孩子伸手去摸妈妈的乳房,也不涉及性的意识与道德感,因为孩子只是在认识身体,在客观地认识世界,他的行为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

>> 8.出生: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呢?”(4—5岁)

>> 在与性别敏感期几乎同时的时间,孩子会对人是从哪里来的非常感兴趣,他会不停地追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你是从哪里来的?”当孩子问这样的问题时,就已经表明孩子进入了出生敏感期。

>> 妈妈肚子里有一颗种子,叫卵子,它长大后很孤单,于是爸爸就给它送来了一个伴,叫精子。精子和卵子在一起很高兴,它们决定找个家。它们找啊找啊,最后终于在妈妈的肚子里找到了一个叫“子宫”的地方,那里很温暖。它们快乐地成长,慢慢地,它们变成了一个有头、有小手、有小脚、有身子的小天使。这个小天使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10个月。突然有一天,它发现妈妈的肚子里很挤,于是,它就从妈妈的肚子里跑出来了,来到了我们家。那个小天使就是你!

>> 2岁左右的孩子,要求食物完整、干净,否则他就不吃;也会要求苹果上不能有疤痕,否则就不吃;也不允许衣服上有脏点,否则他就不穿……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也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也就是说,这是孩子在审美敏感期的自然表现。

>> 孩子的审美敏感期,最早就是从吃开始的。比如,吃东西时会要那个看上去最好的、最完整的、最完美的。如果父母给他掰开了,或咬了一口,那样东西在孩子眼里就不是完整的了,所以,他就会拒绝吃。

>> 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审美意识,因为孩子在4岁左右建立起来的审美意识将会影响他一生的气质和审美能力。

>> 有教育专家指出,如果一个孩子的审美状态非常好,他就不会与那些不良的孩子在一起,也不会选择恶劣的环境。所以说,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审美,要尽可能地给他提供更好的条件,而不是破坏孩子的审美需求。

>> 爱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表现,因为他已经进入了审美的敏感期。如果妈妈不了解这一点,而误解孩子,破坏孩子的审美心理,就难免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审美观。一旦这样,再想纠正自己,让孩子重新审美,就会变得比较困难,甚至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 追求完美:对事物、环境比较挑剔,对自己做事的要求比较高(3—4岁)    ——允许孩子“任性”,因为他已经从审美发展到了追求完美,尝试给孩子“制造”一个“参照物”

>>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审美敏感期,然后再发展到对事物完美的追求。也就是会由审美敏感期进入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这个时期,他就会对环境,对事物比较挑剔,对自己做事的要求就会比较高。比如,当孩子发现自己画的一张画令他不满意时,他就会重新再画一张;如果他的凳子上有一滴水,他就不会去坐……这些都是孩子在追求完美敏感期的正常表现,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是在“任性”。

>>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当然也是孩子的天性。完美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相反,如果在孩子眼里,某种事物或环境是不完美的,他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其实,这就表明,孩子的精神世界正在走向丰富与深入。

>> 父母可以这样说:“你画的比爸爸(妈妈)强多了,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会画呢!”当孩子听到父母这么说,就等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完美”标准的“参照物”。这样,他衡量“完美”的标准就会降低,从而就不会沉浸在“过分完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 我要结婚”:最早要和父母结婚,和幼儿园的老师及周围的成人结婚(4—6岁)    ——不要嘲笑孩子,否则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爱情观与婚姻观,及时向孩子传达正确的婚姻观

>> 婚姻的敏感期持续到5—6岁时结束。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有这些表现,就会认为孩子是早熟。其实并非如此,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对人群的组合产生兴趣,并开始探索各种各样的人群组合形式。因为婚姻的组合形式离孩子的生活最近,所以他的探索行为就会从婚姻开始

>>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某个异性小朋友,说要和那个小朋友结婚时,父母一定不要拿这件事开孩子的玩笑,更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大谈孩子的“恋情”,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自然成长,就会让孩子在婚姻敏感期遇到障碍,从而影响他正确婚姻观的建立。

>> 孩子在这个时期所接受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是孩子未来对待感情的基础。因为在这个敏感期内,孩子思考与实践了一些有关于婚姻的问题,这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史非常有帮助的

>> 孩子在模仿偶像的同时,也是在塑造自我,让孩子尽情去模仿,给孩子做梦的权利,也可以让偶像帮孩子改正缺点,培养好习惯

>> 孩子把自己当成孙悟空、奥特曼、白雪公主等,这是他在确认自己的身份,是在身份确认敏感期的正常表现。作为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对身份的认知,不要以成人的认知方式去破坏孩子的认知。

>> 黏人:孩子特别喜欢黏着妈妈或爸爸,对父母,尤其是对妈妈的态度、情绪非常敏感,非常依恋妈妈(4—5岁)    ——孩子并不是脆弱,而是开始表达情感,关注父母是否爱他,要给孩子表达情感的自由(4—5岁)

>> 当孩子到四五岁的时候,他的情感世界就会被父母唤醒,他对情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所以,他就特别喜欢跟妈妈和爸爸在一起,感受来自父母的爱与温暖

>> 16.爱哭:对委屈特别敏感,用哭泣来表达内心的委屈(4—5岁)    ——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要理解关爱孩子,驱除他内心的委屈

>> 每个孩子都会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孩子在3岁之前的哭泣大都是因为生理方面的原因,比如身体不舒服、饿了、想上厕所,等等,很少涉及到情感方面的原因。    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就会用哭泣表达委屈,表达情感。

>> “我要做”:孩子想学妈妈的样子扫地、擦桌子、切菜、做饭等,表达他“我要做”的意愿(5—6岁)    ——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怕孩子伤着自己,要给孩子去做这些事的机会,否则孩子的这种敏感期稍纵即逝

>> 他想学妈妈的样子扫地、擦桌子、切菜、做饭,等等,他在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我要做”的愿望。对于孩子的这些表现,父母不要惊奇,这说明孩子已经进入了社会活动的敏感期。父母不要怕孩子做不好,应该允许他去做这些事

>> 一旦发现他有想做事的想法,就一定要让他去做,甚至是创造机会让他做。孩子之所以会想去做事,就是因为他有好奇心,有探索的欲望,如果父母以各种理由拒绝孩子,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这样,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动力——好奇心就会消失,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就会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给他足够的自由,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才能具备强大的成长力量。

>> 遵守规则:如果有人说话不算话,或不遵守规则,或规则被破坏,孩子就会非常痛苦(5—6岁)    ——不强迫孩子做违背他自身规则的事情,尊重孩子的规则意识    与社会活动敏感期同时,或在社会活动敏感期之后,孩子还会经历社会规则的敏感期。

>> 当孩子把规则内化以后,那就意味着他对群体,对社会都会有一种规则意识、责任意识。

>> 讲权利,要求平等: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注重并维护自己的权利、要求公平、平等(5—6岁)    ——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之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他的选择    孩子在社会规则敏感期内,还会以成人的姿态对待一切,他会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并且注重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旦他感觉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就会要求人家道歉

第8章 书写与阅读敏感期(5—5岁)

>> 孩子在4岁左右,就会进入书写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内,孩子非常喜欢符号,对书写文字符号非常感兴趣。他会主动要求购买写字用的工具,然后就会乐此不疲,甚至是废寝忘食地书写

>> 孩子在5岁左右就会进入阅读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内,他会非常喜欢认字,因为认字就是阅读的前奏;当他识字以后,就会学着成人的样子“像模像样”地阅读,是“自动自发”地读书。而且,他对各种书籍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他常常会不知疲倦地阅读,即使孩子很累了,他也会阅读,因为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就是一种休息。

>> 在孩子阅读的敏感期,父母一定要注重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而不是让孩子阅读大量的书。

>> 真正对孩子有意义的阅读却是古代启蒙经典。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孩子的天性没有受到污染前,善言易入,即使到他长大也不容易改变。也就是说,孩子的善心、孝心、信心等优秀品质都是在幼小的时候培养的

>> 这些材料一定要有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要为孩子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根基。其实,能达到这个效果的,莫过于古代传统启蒙经典,这些经典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经典就是《弟子规》。

>> 读经典一定坐姿要端正,态度认真,要做到眼睛看到、嘴巴读到、心体会到,这三点缺一不可。当孩子学会用这样的方式读诵经典,他也就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学习,去做事,那么,他学习、做事都一定会是非常成功的。

第9章 文化敏感期(6岁以上)

>> 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对周围的世界进行简单的思考,对于很多不懂的问题,就会追着父母问“为什么”

>> 父母如果尽早让孩子接触中国文化,孩子就会在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较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从而让孩子受益一生。

>> 6岁之前是孩子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尽早让孩子接触中国文化,孩子就会尽早在其中吸取营养。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而父母让孩子学习和接触中国文化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从小就能侃侃而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走到哪里都一副小学者的样子

>> 因为儒家经典大多是有韵律的古文,孩子如果长期读诵,专注度会逐渐提升。而孩子学习成绩好坏在于孩子是否能够用心学习,而一个人专注的时间长,用心的程度就深。

>> 孩子在这个阶段不需要精确地知道经典中的含义,这个阶段的读诵主要是培养孩子定力和开发孩子大脑记忆力,以及词汇的储备,同时,也是为孩子今后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埋下种子。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生活实践和社会阅历也会随之增加,这个时候孩子自然开始理解儒家经典的含义,并开始真正将经典应用在生活中。

>> 当孩子逐渐开始接触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时,父母可以先从世界地理方面引导孩子进入西方文化。当父母拿着地球仪或世界地图给孩子讲解世界的板块时,孩子就会对各个国家的分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会对东方和西方有一个基本的印象。

>> 数学:孩子迷恋加减法,探索数字间的关系;对分类和组合非常感兴趣(6岁左右)    ——引导孩子,满足孩子理解“数”的需求,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 孩子在4岁左右才会进入数学敏感期,而到6岁左右时,是孩子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开始形成数学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对数学探索的欲望达到高峰的时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