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

这里的八月,指的是1914年8月

这个月份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一年的8月,欧洲战场上,虎狼之师狂奔突进,世界大战如火如荼。70万德国大军开进比利时,扑向比法边境,准备直捣巴黎;在英吉利海峡对岸,已经对德国宣战的英国正在调集大军,准备远征欧陆;在东方,俄罗斯的哥萨克骑兵杀进了德国的东普鲁士,让德国人大为恐慌;在南线的巴尔干半岛,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也在激战……整个欧洲打成一团,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从1914年到1918年,打了4年多,波及欧亚非三大洲,造成超过2000万人死亡和30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漫长又血腥。今天回望这段历史,最引发人思考的就是,为什么这场战争会爆发?而且是在当时全世界最富庶、文明程度最高的欧洲爆发?为什么高明的外交技巧、完备的盟约保护全都失效了?为什么各国的王侯将相、当时最顶级的政治精英们,非但没能阻止战争,反而推动了它的爆发?为什么一个小火星会点燃整个欧洲,让这些强国大国不管情不情愿,都不得不跳进火坑?

这本《八月炮火》中,作者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一战的根源、基调、走势,其实在战争的第一个月里都可以找到答案。所以这虽然是一本40多万字的大书,但作者没有打算重复整个一战的进程,而是聚焦在1914年8月,试图解答三个问题:第一,一战的根源是什么,双方计划怎么打这场战争;第二,一战为什么从一场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演变成了全欧洲乃至世界的大混战;第三,为什么战争的发展会失控,变成了残酷的持久战。

这本书的作者值得我们隆重介绍一下,她就是当代美国女作家,芭芭拉·塔奇曼。塔奇曼可以称得上是美国历史写作界的金字招牌了。塔奇曼的写作风格,更多的是还原历史现场,通过立体的描摹把读者带回到真实的历史氛围中。如果她在书中描述了某天的天气,那可不是为了增加文学效果,而是因为查了气象资料,当天的天气确实如此,而她对人物的生动描述,也几乎能让人见字如见人。所以,塔奇曼的历史作品能写得像小说一样好看。

她的这种写作风格,属于一个新的文学门类,那就是非虚构写作。以往,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被认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纪实类作品,像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楚门·卡波特的《冷血》,以及稍后的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等等,这些作品取材于真实事件,并没有夸张和演绎,但同时又兼具很高的文学性,写得像小说一样好看。这种传统文学分类没法界定的新文体,后来就被称为非虚构写作或非虚构文学,文学界也逐渐接纳了这种作品。

在非虚构这个门类中,《八月炮火》享有极高的地位,塔奇曼也被尊为非虚构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写作方法对这个领域的后来者影响深远。这本书在1962年横空出世,1963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美国从学界到公众都轰动了,塔奇曼甚至因此被誉为“当代修昔底德”。要知道,修昔底德是古希腊历史学的一代宗师,所以你就可以想象这个评价有多高了。不仅如此,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就在这本书问世的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世界一度到了核战争的边缘,但最终事态没有升级,据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读了《八月炮火》,从中吸取了教训。由此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有多大。

那接下来,我就通过四个问题来为你介绍这本《八月炮火》的精彩内容。这四个问题分别是:

一、一战前的欧洲是什么样的,蕴含着哪些战争的诱因;

二、一战的主要参战方德国和法国,为战争做了哪些准备;

三、一战为什么一开始就升级成了一场世界大战,把英、法、俄、德、奥五大国都牵扯了进来;

四、一战为什么没能像专家预想的那样速战速决,而是发展成了漫长的持久战。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一战前的欧洲是什么样的,蕴含着哪些战争的诱因。这要从本书的第一个场景,一个葬礼说起。

这场葬礼发生在1910年5月的伦敦,死者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葬礼上冠盖云集,光是各国帝王就有九位,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还有一大批世界各国的皇室成员,包括当时中国清朝的特使载涛贝勒,美国法国这些共和国也派来高级别的特使。总之,这是一场顶级排场的世界各国大聚会。作者用一个单独的章节,用新闻白描的手法讲述这场葬礼,其实背后有很深的象征意义,那就是,一个时代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必要详细探讨一下,一战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来几个决定性的因素。

首先,欧洲的政治格局正在被改写。截至当时,欧洲的相对和平已经快一百年了,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大国之间达成了相对的均势,这个格局被称为维也纳体系。英法俄普奥五大强国,实力相差不多,谁都没有绝对优势,于是也就维持了和平。但是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这个体系动摇了。先是英法和沙俄打了一场克里米亚战争,打破五大国之间不战的默契,后来又有1870年普法战争,普鲁士打败法国,割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我们中学课文《最后一课》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更严重的是,普鲁士携战胜之威,统一了德国,把几个世纪以来一盘散沙的德意志,统一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这就彻底打破了欧洲政治格局的平衡。

德国统一之后,英法俄三个大国都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都有抱团对付德国的打算。俾斯麦生前笼络住了俄国,但他下台之后,掌权的德皇威廉二世年轻气盛,塔奇曼评价他是“当时欧洲最口无遮拦的人”,这种锋芒毕露的作风,终于迫使俄国也倒向了英法。于是,后来欧洲出现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法俄英一伙,称为协约国,德国则拉上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同盟国,双方彼此对峙,剑拔弩张。各个大国在心理预设上,都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是当时欧洲兴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其实民族观念是一个非常晚近才兴起的概念,但是一经兴起,就被赋予了非常神圣的地位,人们习惯于把自己所属的民族看成是高于一切。比如这本书没有写到,但是我们都知道的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塞尔维亚族的一个青年刺客,杀死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他就是从民族的立场出发,认为他们塞尔维亚民族应该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出事之后,德国也是出于民族上的亲缘关系,力挺奥地利。而相应的呢,俄罗斯将自己视为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所以它就非常同情和支持和他同属于斯拉夫民族的塞尔维亚,决定为他们撑腰。

激进的民族主义,在当时又导致一个结果,就是斗争哲学。用斗争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必须你死我活,生存斗争就是最高正义。所以这种思维之下,人往往崇尚强硬的手段和态度。比如德国的陆军元帅戈尔茨就曾经说过:我们是靠刀剑的锐利,而不是思想的锐利,赢得我们的地位的。我们不评价民族主义和斗争哲学总体来说是好还是坏,但是不可否认的,它们带有非理性的因素,这就让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变得无法调和,失去了妥协的弹性。

以上三点,政治上欧洲格局的重新洗牌,思想上民族主义和斗争哲学的流行,这些客观因素都推动着欧洲一步步走向战争。此外,还有人用大军火商、跨国金融财团的驱使来解释一战的原因,但这些都比较有阴谋论色彩,我们就不多讲了。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作者写的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就能体会这其中的象征意义了: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室,亲缘关系盘根错节。就拿爱德华七世来说,他是威廉二世的亲舅舅,还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姨父,大家都沾亲带故。虽然这些亲戚之间彼此关系都不怎么样,但维系欧洲各大国平衡的纽带还在,还是有一些东西能把他们维系在一起。而这场葬礼,就象征着这种旧欧洲的默契和谅解正在越来越薄弱,走向消亡。所以,作者写这场葬礼,其实是想展示一个走到尽头的旧世界。这场盛会,其实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

补充交代了一战的背景和根源,我们就知道了,是德国崛起带来的欧洲政治格局洗牌,和民族主义、斗争哲学的流行,这些现实和思想层面的原因共同决定了战争在所难免。这可不是我们今天的后知后觉,事实上,当时各国的战略决策层也都是这么看的,所以他们早早地在为战争做着准备。

第二部分

下面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就来讲讲,双方最主要的交战国法国和德国的战前计划,看看他们当时打算怎么打这场战争。

我们从1910年的英王葬礼,直接快进到一战爆发的1914年。而早在开战之前,德法两国的军方高层,各自的作战计划都已经摆在了案头。先说法国的,他们的作战计划叫做“第17号计划”。普法战争之后,法国对德国是又恨又怕,所以虽然他们整天想着报仇雪恨,制定了很多针对德国的作战计划,从第1号排到了第17号,但这些计划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都是防御性的,指导思想都是怎么防止德国人再打进来。所以他们的作战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修长城”。法国人沿着150英里的法德边境,依靠着阿尔卑斯山,修建了一条坚固的混凝土堡垒,易守难攻。并且中间的一段,法国人故意留了个小缺口,希望诱使德国人从这里进攻,然后关起门来打。

那德国人会按法国人设计的套路来打吗?当然不会,他们有自己的方案,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施里芬计划”。施里芬是德国的陆军元帅,曾任总参谋长,这个职位相当于三军统帅,是德国军界最重要的职位,没有之一。施里芬是德国第三任总参谋长,顺便说一下,他的前任就是八国联军的挂名统帅瓦德西。施里芬在总参谋长位子上坐了14年,任内办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制定了施里芬计划。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见,德国地处欧洲中北部,东西各有一个强邻:俄国和法国,所以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就是,避免同时和俄法为敌。这也是俾斯麦生前极力拉拢俄国的原因,就是要让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但是施里芬艺高人胆大,他觉得两线作战没什么,因为俄国又大又低效,动员军队需要至少6星期的时间,而德国如果能在这个时间内先西进,迅速打败法国,再掉头向东全力对付俄国,那还是稳操胜券。如果你熟悉历史,可以看出,后来二战时候德国的闪击战,承袭的还是施里芬计划的战略思想。

针对法国的防御战略,施里芬知道不能硬碰,他想了一招险棋,从德国西边、法国北边的邻国比利时借道,绕过法军的主力防线直插巴黎。至于比利时肯不肯把道“借”给德国,施里芬认为不是问题——肯借最好,不肯借就来硬的,反正以德国的实力,对付比利时不在话下。可以说,施里芬计划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大胆构想,但也面临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比利时虽然是中立国,但他们背后站着英国。比利时的地理位置,正是欧洲大陆通向英伦三岛的跳板,所以对英国来说,这个地方最好是一个中立的小国,而不能被任何欧洲强国所控制。所以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一直努力推动比利时的独立和中立,德国如果想通过入侵比利时而进攻法国的话,英国不可能坐视不管。

这一点法国人当然也明白,所以他们有恃无恐,相信德国人不敢把英国扯进来,因此在比法边境上,法国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布防。甚至施里芬的计划被间谍窃取,拿给法国人之后,法国方面都决不相信,认定这是假情报。不过施里芬就是抓准了法国人的这种心态,他决定赌一把,赌法国人松懈无备和英国人不敢插手。

施里芬在1913年,大战爆发之前的一年去世了,没能见证他的计划。德国的总参谋长由开国名将、首任总参谋长毛奇的侄子小毛奇继任。他生性谨慎,在开战阶段对施里芬计划一丝不苟地执行,后来计划受挫他又大幅修改,不过这是后话,我们先不多提。而法国方面,当时的法国元帅叫做约瑟夫·霞飞,旧上海有一条著名的“霞飞路”,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今天已经改名叫淮海路了。霞飞,作者形容他的长相白白胖胖,看起来很慈祥,就像一个圣诞老人,但他性格坚毅,很有血性。他也反对立足防守的第17号计划,更倾向于主动进攻,直接打到德国去。霞飞的这种主张,在法国一线军人当中非常受欢迎。

以上就是法德两国在大战开始之前的战略部署,法国的计划是用强有力的防线拖住、消耗德国,而德国想冒险取道比利时,绕到防线背后进攻巴黎。这就是双方各自盘算的打法。

第三部分

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第三个问题:一战为什么一开始就迅速升级成一场世界大战,把当时的欧洲强国都卷了进来?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这起事件是一战的直接导火索。但是从事发到开战,隔了整整一个月,这期间,另一个让战争变得不可避免的国家,就是比利时。1914年7月26日,德国照会比利时,照会里说,德国收到可靠情报,法军准备借道比利时侵犯德国,所以德国为了自卫,准备在比利时境内痛击法军,战争胜利之后,德军保证撤出比利时,如果比利时不同意,德国将把比利时视为敌国。德国人限比利时12小时之内,作出明确答复。注意这个日子,7月26日,两天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才算正式开始,但早在这之前,德国人已经着手实施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

作为最早面临侵略威胁的小国,比利时的态度对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当时比利时只有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而德国在西线动员的兵力就是他们的5倍,强弱悬殊。当时的比利时国王是艾伯特,刚登上王位5年,平常沉默寡言,看起来不像那种很强势的君主,所以德国判断比利时会很快妥协。那么比利时的答复是什么呢?国王艾伯特说:无论哪个大国进犯我的边界,比利时都将全力抗击。可以说,第一个被扯进战争的国家的态度,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比利时的勇气,给法国和英国增加了信心。另一端,在东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一战正式开始。接下来,德国先后向俄法宣战,并于8月4日清晨入侵比利时。8月5日,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向德国宣战。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这一部分内容也介绍完了,咱们来总结一下。一战的爆发,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擦枪走火偶发事件——斐迪南大公被人杀了,但是这本来只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两家的事,就算双方最终只能武力解决,那为什么其他大国都被牵扯进来趟了浑水呢?从战略层面上说,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两大集团的战略对峙,谁都心知肚明,德国统一之后欧洲必有一战。而本书更关注的是细节层面,就是德国的施里芬计划。

为了不正面硬碰法国的防线,施里芬计划借道比利时,而这样一来就会把英国拖进来,所以施里芬计划是一个非常冒险的方案。而偏偏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个被德国崛起冲昏头脑的人,他决心趁自己在位时就启动施里芬计划,实现在欧洲的霸权。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欧洲的战事不打则已,一打就一定是牵一发动全身,这些强国谁也跑不了。所以虽然一战的导火索开始于巴尔干半岛,但是很快,主要战场就来到了德法边境。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导致战争爆发的国家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而决定了战争成为一场世界大战的,是德国和比利时。

当时的观察家从军事角度分析,认为最多打到圣诞节,战争就会结束,然而他们没看到,水面下的政治利益纠葛,已经在战争一开始就把这么多大国都卷进来了,这怎么可能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呢?所以本书作者塔奇曼认为,一战漫长而残酷的基调,在战争的头一个月,甚至在开始前,就已经注定了。

第四部分

剩下的第四个问题,就是一战是怎么打的了。战争开始后的第一个月里,德法双方事先谋划的战略就都破产了,战争不可避免地发展成持久战。这一个月的战事,对整个战争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也可以视为整场战争的缩影,这也是本书书名“八月炮火”的由来。下面我们就聚焦到这一个月的战事上来,看看在这一个月里,大家是怎么打的。

先说德国,德国的施里芬计划堪称细致入微,不仅估算到了运兵的火车有多少车厢,甚至对于多少火车轮子、将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桥梁都规定好了。可以说,德国人在计划的细节方面举世无双。然而凡是完美的计划都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一个字都不能改。施里芬计划的两个关键,咱们再重申一下:第一,集中主力打西线,不要管东边的俄国怎么折腾,就打法国;第二,打法国的时候,集中主力打右翼,就是比利时这边,不要管法国从左翼进攻还是中路进攻,就用右翼横扫法国。

关键在于两个“集中主力”,施里芬是这么划分兵力的,西线和东线的兵力分配是7:1,再具体到西线的兵力配比,右翼和左翼也是7:1。所以这个时候,德国其他战线的兵力其实是非常薄弱的,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右翼进攻的速度和力度,右翼要像铁拳一样沿着海岸袭卷法国,以极快的速度攻陷巴黎。而如果这时候法国的军队也突入德国境内了,那么德军不会掉头回防,而是赶上去抄法军的后路,这样的话,法军后路被截断,首都也沦陷了,就算你打进了德国本土,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所以德军是稳操胜券的。

所以说,施里芬计划确实是一个纸面上的完美计划,但是,也只是纸面上的。因为这个计划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假定在德国痛扁法国的时候,俄国来不及反应,只有这样,德军才可能做到“集中主力”。然而事实上,俄国人这回的效率让德国专家大跌眼镜:俄国在法国的一再催促下,决定提前发起对德国的进攻,德国以为俄国至少需要6周的时间才可以发动大规模攻势,但实际上,俄国这次只用了2周。俄国的总司令是亲法的帕莱奥洛格大公,他成功地说服了沙皇,不等全部部队集结完毕,就开始大力进攻。

俄国凶悍的哥萨克骑兵挺进东普鲁士,这对德国来说是一场噩梦。这个时候,整个东线德国就放了一个集团军的兵力,俄国人如果开进柏林,西线的一切胜利就会毫无价值。惊慌失措的总参谋长小毛奇,只好从西线抽出3个完整的兵团支援东线,这就打破了第一个“集中兵力”。从西线抽调部队,意味着德军右翼的推进速度减慢,负责牵制法军的德国左翼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小毛奇又不得不分出右翼兵力增援左翼,这就打破了第二个“集中兵力”。到这一地步,基本可以说施里芬计划失败了。

而对法国人来说,比利时的抵抗虽然英勇,但毕竟挡不住德军。5个集团军突破比利时,杀向比法边境,从8月21到25日,德法两军主力在比法边境展开激烈战斗,这就是“边境战争”。结果是德军取胜,法军主力被迫全线撤退,至此,法国人的17号计划也宣布破产。法国虽然撤退,但是没有崩溃。这个时候,法国的霞飞元帅体现出了他的价值,他在大撤退中也让法军保持了高昂的士气,让每一个士兵的耳畔都回响着“边退边战”的口号。虽然是撤退,可以说法军还是打出了水平,特别是英国这个时候增援了法国10万的远征军,在撤退途中,英法联军还能根据情况发动几次小反攻,且战且走,粉粹了德军要将他们歼灭的企图,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巴黎附近的马恩河。

马恩河在巴黎的西边,按照施里芬计划,德军是不应该走这条路的,他们应该直接插进巴黎,不应该追着战败的英法联军往西走,但是随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德军的目的由拿下巴黎,变为消灭英法联军的有生力量,于是英法德三国的主力部队打响了著名的马恩河战役,确切地说,是第一次马恩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按照本书“八月炮火”的主题,其实已经超出这个叙述范围了,所以作者以这场战役作为本书最后的高潮。这场战役前后经历了6天,从9月4日持续到10日,英法与德国形成胶着状态,互有攻守。投入这场战役的是德国王牌军队第1和第2集团军,而法国人也是用尽了自己的每一个兵团,双方殊死战斗,精疲力尽,但是都没有能力把对方完全击垮。德军统帅小毛奇只得于10日下令全线停止进攻,最后马恩河战役就以德军的撤退而结束,双方的伤亡人数也都超过了20万。至此,双方着眼于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都破产了,战争变成了持久战和消耗战,德国只能继续进攻,法军也只能继续苦撑着。一直打了4年多,交战双方都坚信战争是终结一切矛盾的手段,然而事实却是什么都没能终结,但世界却因此被永远改变了。

这就是一战开始后一个月的战事,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俄国出人意料地在15天内对德国发动了进攻,这比德国预想的6个星期大为提前,惊慌失措的德国人只好从西线调集兵力支援东线,西线兵力的减弱,英法联军以及比利时军队又顽强抵抗,导致施里芬计划形同虚设,德国设想的闪电战不得不变成了持久战。


我们最后再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通过背景介绍,探讨了一战的深层次根源,包括政治上的德国崛起带来的欧洲格局变化,和思想上的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

然后,我们讲了在开战之前双方都各有计划,但无论是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还是法国的第17号计划,都是着眼于速战速决,可以说,对漫长而残酷的战争,大家事先都估计不足。

接着,我们说了一战爆发之后,为什么事态会迅速升级。因为这场战争牵涉了太多大国的利益,比如德国要以最小的代价打败法国,就必须通过比利时,而破坏比利时中立,就是破坏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均势战略,英国不可能坐视。正是因为太多这种死结,导致了战争爆发。

最后,我们说的是为什么战争会发展成持久战。因为,从战略上说,德国人纸面上的完美方案,实施起来有太多难度,特别是当俄国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贸然进攻德国,德国被迫从西线分兵增援,这就在战略上导致了施里芬计划的破产。而在战术层面,马恩河战役的惨烈,又使双方谁都没有力量迅速打倒对方,也不甘心就此罢手,于是战争变成了持久战和消耗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上个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关于一战的书也是数不胜数,《八月炮火》是其中非常独特的一本。这本书既从宏观角度勾勒出一战前夕欧洲的风云气象,同时又细致地描述了欧洲战场一个月里发生的战事,像文学作品一样生动好看。并且,塔奇曼以这一个月的历史作为样本,把一战的前因后果都浓缩到其中,读懂了这一个月,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了解一战的前因后果和这段历史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说到一战的启示,作为亲历者的丘吉尔曾有一段评价,大意是说,一群最聪明睿智的人,一起做了一个最愚蠢的决定。我们前面讲过,一战爆发之后,各个大国不管情不情愿都不得不一起跳进坑里,这就是因为他们之前构建的国际关系。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各种军事盟约的层层加码,看起来是彼此保护,其实也是把自己绑上了战车,最终都身不由己。这种单纯依靠威慑来达成的所谓平衡,不是良性的国际格局。另外,我们也探讨了一战在思想上的根源,非理性的狂热导致了敌对情绪,最终各国政府都被这种情绪裹胁。一战距离今天已经一百年了,但是当年的那些战争诱因,比如国际格局的多元与多变、非理性的对抗情绪,这是今天的国际社会也在面对的问题,所以回溯一战的历史,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以史为鉴。

最后,关于作者塔奇曼的写作风格,还值得介绍一点。塔奇曼不是历史科班出身,因此美国史学界对她也是褒贬不一。不过对于历史写作,塔奇曼有她自己的见解,她把历史写作看成是一种艺术性的工作,强调叙述的清晰和生动。比如我们前面讲到过她写霞飞,说他“活像一个圣诞老人”,再比如她形容施里芬,“普鲁士军官有两类,颈粗如牛和腰细若蜂,而他属于后者”,这些描述都一下子就把人物从一个单调的名字,还原成一个立体的形象,让读者见字如见人。但同时,塔奇曼的写法又是严格依托史实的,她的考据几乎到了洁癖的地步,几乎字字有出处,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别人写天气也许只是为了烘托氛围,而塔奇曼写天气是真的查了气象资料,绝不是信口开河。所以,对比其他历史学家,塔奇曼的写作风格,更多的是还原历史现场,通过立体的描摹把读者带回到历史当中,让读者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寻找答案和启示,而她作为讲述者,尽可能地呈现人类的挣扎、成功、挫折和失败的全貌,却并不过多给出结论,更不做道德评判。而这,也正是非虚构写作的根本,她还原历史,但并不塑造历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219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63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933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20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0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4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9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7评论 0 19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27评论 1 24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8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72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4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9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7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8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历史学界,公认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端是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塞尔维亚遇刺,它发生在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
    茴香豆的依恋阅读 798评论 0 3
  • 这两天在喜马拉雅里听到了新的一个吟诵调,自己觉得非常好听,于是就开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着古典诗歌的美,尤其是...
    童心居士海阔天空阅读 339评论 0 0
  • 今天,我自已经把妈妈和我和弟弟的衣服都洗完了……妈妈说:你真棒……。
    褚佳琦阅读 210评论 0 0
  • 文语,繁花,慢慢。 我在百花齐放的春天慕你,在昼夜蝉鸣的长夏爱你,在银杏纷飞的金秋念你,在雪染大地的冬季等你。 你...
    语花慢阅读 271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