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幼时好友方正

你说“我长得像谁,我爸还是我妈?”晚饭后,在方正家玩,突然问他。

“你妈”,方正说。

“我觉得是”我应和。

这段一问一答如要追忆,那应该是小学三年级了。那时,我在外婆家生活,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跟在方正后面,他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方正是一个自小就特别优秀,并聪明淘气的孩子。他没少欺负我,但每次又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妹妹,受着他的保护。记忆里尤为深刻的有四件关于他的经历,让我在本没有深刻记忆的童年,却能于现在时时回忆。长大后的我,经历来得尤为丰富,可那种在情感中带着童稚的记忆就像被蒸发的水,再难获得。


人生就像这颜色,混搭也是一种美

第一件让我永难忘的记忆便是我外婆与他奶奶每年烧香拜佛的经历。

每年的四五月正是各种野花野草疯长的季节,凤凰山上每年这个时候会如期举办一些研究佛理的拜会。这种拜会并不像年会,能吸引来各路的富豪为其捐钱捐物,这种研究佛理的拜会,更像一种年后的总结,参加者一般都是经常出入佛堂,并对佛礼有一些研究的人。我的外婆,方正的奶奶正是属于此类人之一。正是因外婆与方正奶奶向往佛道,所以我从小就跟方正结下了不解之缘。方正的聪明与很多他们家我不知道的事情,让他在我的同年记忆里埋下了宝贵的种子,现在想来,那时的童年生活该是多么惬意的人生。

我还记得,每年的那个时候,外婆总会把我丢在方正家,让他陪我玩。方正是比我大的,无论做什么,他应该人后总是让着我的,但人前呢?是的,我是一个小尾巴,所以有时,会被他欺负,但我不哭,也不闹,只跟着他,跟着他,我就会特别安全。在方正家,说玩,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唯一有趣的便是“过家家”,这也是童年玩的最多的,每次我与方正玩过家家,他总是做哥哥,我总是做妹妹。游戏里的妹妹每次都会要求哥哥帮忙做作业,或者要哥哥买吃的,方正也不推辞,只一口答应。每次玩到动情处,外婆和方正奶奶就从庙里回来,手里总要拿好大一把类似于某种植物的东西,我只知道小时候叫它为“枝栋”,具体是哪两字,至今我已忘却,只知道这种植物是可以把皮剥开,然后享用中间的茎。

不知方正是不是从小生活的太好,对于这种类似于植物的食物,他是从来不吃的,也可能是从小外婆家较穷的缘故,好奇的我,对于能吃的食物从来不会拒绝。每次都要求方正剥开给我吃,他从不拒绝。小孩子与小孩子的世界只有玩一个字,不涉及任何有关人生,有关未来的话题,多么纯洁啊!这是一段我在方正家,把他当作哥哥的经历,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好哥哥。只是好多年了,现在我也在上海开始了我新的人生,但是方正,他从小学1年级后就离开了他的故乡,去到了更大一点的县城,他在城市里开始着他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有好几次的暑假,他也回来,但这个村子毕竟只是我外婆家,后来,我也开始了属于我的求学之路,就这样,有时回外婆家会听到外公说起他的近况,但我往往都只是听着。

对于方正,很多美好的回忆,也许他早已忘却,但他应该永远都想不到,有一个人,还会记得,而且永远都在迷惘的心里留着一片美好的记忆。人的无知便在永远无法读懂他人的内心,所以客观条件无法左右的无知,那便留给我一个人来独白好了。童年的第一段记忆是从方正家开始的,人生的这一段美好的记忆,是特意留给他的,希望他的每个日子都能如我所希望的那样,平安美好!

“他们不让你上去,我也不去玩”。这是5岁时,一个男孩对我说的。

有人会问,5岁你就开始早恋了吗?不,5岁我什么都不懂,但相较于我的不懂,我内心深处觉得方正似乎什么都明白一样。

如果我没有猜错,他应该是一个聪明且早熟的孩子。他的早熟不在于他的能力有多强,他的智慧、思维多丰富,他的成熟在于一种与生俱来的脑力与责任感。我现在依然记得那个长长的故事,故事里他是如此温柔的陪我等待一伙玩伴的妥协,那种执念,现在想来都很让我向往,能陪伴一个人,去相信某种未知的结果,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他做到了。

我还记得,当时是我,方正,方巧,方浩,方妖五个人。本来说好一起去妖姐爸爸的纸厂玩,结果等我们到了纸厂,妖姐突然说由于我年龄太小,怕我从高高的、窄窄的台子上掉下去,妖姐就对其他的人说,如果我要上去了,大家就都不能玩了,其他人很想玩,当然我也很想,但我想玩的权利被妖姐的“她太小”给束缚了。很无奈的我,就只能站在最底下的草地,抬着头看他们从高高的梯子上爬去,最后剩下我还有方正。我撇了撇他,问“你不去玩吗?”他回答“他们不让你上去,我也不去,我就陪你在这里等”。他刚说完,我就牵着他的手真的在下面等了。

妖姐三人上到纸厂最里面的一个房子,高高的,正好对着我仰起的头,他们玩的游戏叫“过家家”,小孩子可喜欢玩这个游戏了,而我,可喜欢做“妹妹”这个角色了。在下面等的我,并不知道到底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谁的哥哥、谁是妹妹,但我也不管,我只心里祈求着能让我上去玩,哪怕我不做“妹妹”也行。这种急切的想同他们一起玩的内心,驱使我开始朝着他们大叫,“求你们了,让我上去玩行吗?我等下回家给你们拿好吃的”。我的求知欲还是很强烈的,但就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也还是无法唤醒他们一丝的怜悯,没人理会我,也没人告诉我到底谁是妹妹。等我叫累了,停下,不一会儿,妖姐伸着他的小脑袋瓜子往我这边叫:“方正,给你一个机会,你如果愿意还可以上来,我们这里缺少一个弟弟”。方正听了,很高兴,我知道他特别想上去当弟弟。是的,我的记忆特别清晰的告诉我,他最后选择了上去。

我几乎忘记了他对我说了什么,我后来是乖乖的回家看电视的,但我能想到,不让我上去肯定是为了我的安全,5个人没有一个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出了事,真没人能负责。现在想想当时我跟方正的友情,如果不是后来他家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以及他父母对他未来可期的培养,我想也许我们的友情还会一直延续下去,只可惜这人生的变化太快,快到你根本还没有成熟,就都慢慢走远,然后徒留一段回忆残片供你百无聊奈。

神奇的人生会种下很多种子,但最后能开花的那一颗应该是需要无比珍惜的。

第二件与方正的美好回忆就这样被我写进了这不知是为何的杂文里,这是为了纪念的纪念,还是为了没有结果的回忆。很多次我都想写信问问他,方正你是否真的还记得有一个女孩叫杨颖,不,她以前叫方颖。大学三年级,我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想起了他,但我无能为力找到他,于是我很大胆的写了一份匿名的信寄到从外公口中听来的“他的大学”,署名不是方正,而是他的学名“方钊”。我只记得小时候他家人给他改名方钊,这多年不联系,是否还叫这个名字,会不会某一年的某一天,他父母又会觉得方钊也不甚好听,干脆再换一个罢!总之,当我在信的末尾,千叮咛,万嘱咐,看到一定加我微信或者QQ,最后的结果就像那年夏天,他放下了我的手,独自去玩了。

我知道我再也找不到他了,这就当作我的胡思乱想,亦或是我的独白吧!我有权利对我的童年进行一场灰色的独白,我也同时想许下这个小小的愿望,我不期待有一天我会成为谁,我只希望,我所在意的人,都能幸福美满。

“别说话,你越大声说话,雨就会越大”。这句话我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里,这是小学一年级的一个下午,我跟他被留下来扫地,放学那会儿还是晴朗的天空。不一会儿,便大雨倾盆,怪老天,还是怪太阳。对一年级的我来说,谁都不怪,只怪我们太爱玩,明明可以快点扫完,马上回家,但两个小孩子就是一直玩到小雨。我们扫完,背书包,出校门。看着那雨一点一点变大,我就特别害怕,可方正,他显得异常勇敢,一点都不畏惧。他背着黑色的书包走在最前面,我背着红色的书包走在后面,我的头全部被淋湿,衣服也一点一点变湿。我无法向他述说我心里的恐惧,我就一直在雨还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跟着他。等我们走到一个姓尹的村子时,我的身体全是湿的,我很想停下来避避,于是我拉着他的衣服,祈求他停一下。她听了我的话,我俩便一起停在一个门前,等待着雨过去,我还清楚的记得,由于那个门比较窄,我和他是相互依偎着的,但这种相互取暖的时间不长。休息不到两分钟,他就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回头对我说“你看,这雨越来越大,天也在慢慢变黑,如果我们不快点回去,你外婆,外公一定会很着急的。”我点点头,我的手一瞬间就被他拉着,我的脚不听使唤的跟着跑。

雷声从不远处的空地里传来,闪电也隐隐约约的出现在天边,我害怕极了。我就开始很大声的对他说话,我哭着对他说我的害怕。

他一直拉着我向前走。我至今都想不起来他手心的温度,但我能记得,他是这样安慰我的害怕的。他说“别哭了,这只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天本来就是会下雨的,下雨本来就会迎来闪电的,没什么好奇怪的,你安静点,不要吵到天空爷爷了,它就会把雨落小一点”。

一年级的我,听到方正这样有道理的话,我于是停下了我的哭泣,安安静静,任由他拉着我的手往回家的方向,即使我真的很害怕,而且我的身上都湿透了,但我还是安静的,把手给他,任由他带我走。那双手,现在已不知握着谁的,但想不起温度的我,白白只记得他一年级说给我听的道理。也许那时我还是太小,因为不懂,所以才不会留意那温度。这段经历来得有些神奇,但也是我所经历的一年级。

“你都快写完了,为什么还要檫掉”7岁的我已经上了一年级,那天早上很早,去方正家等他,看他早早起来写作业,我这样问。

“你没看到这个没有规律吗?”还是睡眼惺忪的方正回答。

那时,我还不懂,作业不是写完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讲究什么规律。后来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很多东西不是完成就万事大吉,有时,我们做事情并不能只单为了完成,甚至很多次,乐趣比做事本身更能让我们感兴趣。现在想来当年的那些童趣,对我整个人生都还有许多教育意义。

后来,读了大学,去了社会,见识过很多事情后,我才慢慢知道,一个人对乐趣的追求往往更能决定成功。成功不是一个伟大的命题,它是很小的,小到只需要在某一个科目的分支做好做精就够了。然而,很多活着走路的人却认识不到。当然也就是那句,很多道理看似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还是过不好自己的这一生。

是啊,很多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怪谁呢?谁都无法怪罪,要说只能说我们自己太过懦弱,或者我们的浮躁早已与社会脱轨。现在想想,方正真的是一路都在给我启发。

5岁,方正是我的哥哥;6岁,他教会我,什么叫友情;七岁,上一年级,他告诉我,不要大声说话,越是大声,雨下的越大,要安静······与哥哥不联系已经很多年了,我知道他其实离我不远,如果我勇敢一点,也能联系到,只是时间啊?太过懦弱的我似乎总在退缩,最后连属于自己的那份勇敢也消失,而我,只能独自在这样的夜晚抒发我的一点不解和怀念。倘若他真的出现我眼前,我应该也不识,太多年不见的朋友,总会因着长相或者性格的变化而尤为陌生。陌生就像是远去的背影,永远的留在了童年的记忆里。

方正的爸妈是属于离婚夫妻,我不知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他性格何如?但我相信,勇敢如他,坚强如他,一定能安全的到达成功的彼岸。

往事就像酒,越久越甘醇,拉开人生的序幕,不知不觉已走完25个年头,正值青春,正值大好年华的我,不应该是及时享乐,努力学习吗?为了不留遗憾的走一遭,我想我们都该更加勇敢些,人生的一次又一次的抉择,在清醒之后,便由你来掌握。


你还能记得我长这样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458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54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171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62评论 0 2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4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61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0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09评论 0 20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79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0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85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09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2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04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08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