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散记选集

[写在前面]     

        这些年我一直喜欢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发自己读过的文章,并在文章的下面写一些闲言碎语,前年我也曾把这闲言碎语编成了《微信散记》,共有二十一篇。现在也有一年多没有把自己在微信朋友圈的闲言碎语编辑起来了,这件事情早晚要去做。今天我又重读了自己的21篇《微信散记》,有一点感想,这个感想就是滴水穿石。一个人在流逝的岁月里会有许多想法和认识,无论这些想法或认识是否正确,如果你把它们记录下来了,也许就是属于你自己的“论语”,孔子的《论语》就一定都正确吗?我们虽然不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仅仅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平凡的论语。这就是我想把过去这些年写在微信中的闲言碎语选集在一起的原因。

        (1)

        人在登山的时候,心不能急躁,要一步一个台阶,心平气和。无论山有多高,只要坚持,总会能够到达山顶。当你累了,就停下来,等一等灵魂,让它追上你,与你同行。人生的路就是要这样走下去。


        (2)

        今天又在仁川亚运会的赛场上见到了已39岁的她勇夺女子体操跳马亚军,这个人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丘索维金娜。丘索维金娜已参加比赛21年,六次参加奥运会,堪称女子体操的“祖母级”选手,她的坚持只有一个目的一一为了救治患有白血病的儿子!回顾丘索维金娜走过的路,真的让人泪流。这是一名伟大的运动员,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世上只有一个丘索维金娜!同时也让我们记住她说过的一句话,“你不痊愈,我不敢老去。”


        (3)

        在治理一盘散沙的团队时,应是用新人、用猎犬、集中权力,这三项是第一要义。往往是最高管理者知道现象,但无力亲自改变,所以好的最高管理者一定是会识人、会用人,这比是否有远见更重要。与此同时,还要掌握两个大原则: 一、治理是一次马拉松,猎犬在前面领跑,跟上的就是好家伙;二、一切问题要用企业的发展去解决。


        (4)

        你有励志的经历吗?那些经历在心里,会让你感到不枉在世间走了一回。无论別人怎么说,在你的人生路上都是最美的风景,尽管它们也有些许的遗憾,但都是你人生的动人乐章。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了不起,我们可以去赞美别人,但不要忘记赞美自己,也时常给自己点个赞,你的生活也就充满了阳光。


        (5)

        有个人问上帝,“喜欢”与“爱”有什么区别?上帝指了指一个孩子,只见他站在花前,被花的美丽迷醉,不由的伸出手把花摘下来。 上帝说, 这就是"喜欢"。接着,上帝指了指另一个孩子,只见他满头大汗的在给花浇水,又担心花被烈日晒着,自己站在花前挡光。 上帝说这就是“爱”。

        喜欢是为了得到,而爱却是付出。


        (6)

        “断肠人在天涯"。有多少诗词与“肠”相关?多情人又有多少忧思与“肠”相联? “搜肠刮肚”难道不是一种思维过程? 所以,中国的古诗词也在告诉我们一一人存在着第二个大脑,它就是肠脑。

        颅脑和肠脑是一条藤上的两个瓜,道家养性修身也是有科学道理,遇事心平气和是对的。


      (7)

        企业的一些铁规定是好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把它们形成企业文化。何为文化?习惯就是文化! 好的习惯需要引导,所以,管理者必须要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要义不容辞。对于遵守或者说践行铁规定的员工要及时发现和奖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们的引领下,假以时日,就会形成风气和企业文化的主流。


        (8)

        如果微信的相册是每个人的阳台,那么我愿意在自己的阳台栽培美丽的鲜花,让别人也能够在这里欣赏到美丽。


        (9)

        一、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到了职场都要学会从点滴之事做起;

        二、永远记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三、让別人尊重,首先你要学会尊重别人。

        在中国的企业岗位职责上,往往都会加上最后一条: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你是团队中的一员,日常工作中你有自己的岗位职责,但有的时候,你的心里必须时刻认同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比如在单位行走时看到路上一个纸团,你是否能够弯腰拾起?比如在洗手间看到了长流水,你是否能够伸手关紧水龙头?

        如果你说领导让我跳楼我也跳吗?那么就记住一条,任何组织都会规定领导不能违章指挥,若领导违章指挥,员工有权拒绝执行,必要时,可以书面陈述。

        因为我的女儿分享了《领导,请尊重我的专业》,并附一句“没看懂",故我对此微文做以上阐述。


        (10)

        晚饭是怎么来的?

        事实上,在宋朝以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只有皇室四餐,诸侯三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

        老百姓能有晚饭,这要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酒肆不再像唐代被约束在市坊中间,晚上的夜市也不实行宵禁,夜生活丰富了,所以才加了一顿晚饭。


      (11)

      今天晚上,我把电视浏览在北京卫视、上海卫视、江苏卫视和深圳卫视之间,最后长时间停留在深圳卫视的跨年演讲,这说明了什么?无论是歌唱还是演讲,你能给予我什么?因为我的时空有限,我不想浪费自己的时空在自己不喜欢的地方,包括此时王石的演讲,我要利用他演讲的时间写下面的文字。

        世界如此多彩,

        有你、有我、有他,

        然而,这不是一碗鸡蛋液,

        你可以用筷子把它搅匀。

        其实,世界早已破碎,

        热情如鸡毛在天空中飞舞,

        不用等它们落地,

        答案只有一个,那些都是传说!

        无论树木、花草、河流,

        留在心底的,才是拥有。


          (12)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这是一本近二十年随身携带的书。如今,有些东西是要定期删除和丢弃的,因为你的空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但是,有的则必须留存,比如,失败的教训,还有人间的亲情、友爱、善心、敬畏和自尊等。


        (13)

        家不是房屋,家是亲人相守的地方,没有亲人相守的房屋,它永远不是家。


        (14)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惊与恐,正因为人有惊恐,爱才心生。


        (15)

        人活一个意志,也活一个心态。


        (16)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个人的文化,最后成为个人的人格;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后就成为这个民族的集体人格。”所以,去品味一个人的人格,才能知其是否有文化,这个文化不是他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章。同样的,去品味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才能知其是否有文化,这个文化不是它举办了多么繁华的晚会、召开多么盛大聚会。


        (17)

        有没有诗意都无所谓,生活除了远方,还是远方,不见得有诗。生活之中除了远方,还有善待自己,只有善待了自己,才有能力去善待别人。只有自己,你是不会拥有世界的,只有善待了别人,你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18)

      世上感人的不是只有爱情,还有保持人性的尊严。

        如果泰坦尼克号上的人都是中国人会有怎样的故事?这让我想起1999年冬季渤海沉船,那次灾难有几位百姓生还?

        1999年11月24日下午1点半,随着一声汽笛响,滚装船大舜号慢慢离开烟台港码头,开往大连。此船搭载着262名乘客、40名船员、61辆汽车,下午三时三十分开始起火下沉,在多个轮船在旁的救助之下,死亡280人,只有22人生还。21人皆为年轻力壮的男人,其中7名为船员,一名海军军官,一名人民警察。只有一名26岁的女性生还,没有老人和儿童获救。而那位唯一的女性,还是自我漂流到海边获救的。

        所以说,在纪念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不要只有纪念,还要有反思,因为我们的教育之中本就缺少人性的责任。


        (19)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中国的官员接受了日本武士道培训,真的是视死如归!不是跳楼,就是山里上吊。时有官员非正常死亡,这个社会能正常吗?

        其实,这比矿难还悲,因为他们的死没给媒体留下一点眼泪,只是挥一挥手,不带走猜想的背影。


        (20)

        什么是代沟?

        试着去理解下一代吧,因为我们也曾年经过,但是年轻的思想和作为是不一样的。代沟真的不是指年龄的差异,也不是习惯性用语的不同,不能纯粹地去说思想不同,也许代沟就是一种个体文化性的差异或不同吧。


      (21)

        管理体系化运营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可归结为两句话,第一句是“该说到的要说到,说到的一定要做到。”第二句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一句是指管理体系的建设,第二句是指管理体系的运营。体系化管理的死亡之路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最终成为两层皮。


        (22)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从此文来看,莫言也似冯友兰,冯友兰昔日之无耻不是其个人之无耻,而实是社会使之无耻,若今日强说莫言无耻,则又是什么使之无耻。故君等还是“见事莫说,无事早归"为好。故应记: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读文也应细,细微之处存其真意,如文中纽伦堡法案,是纳粹德国于1935年颁布的反犹太法律。以此做比喻,后文无论披上怎样的文艺评论的外衣,都逃不脱口诛笔伐之嫌,实可为用心之恶。

        帽子人人会戴,强扣帽子给人家,一不小心,站的位置过高,却把自己的裤裆扯开了,此为借他人之头,露己之裤裆也。


      (23)

        现代化问题在中国学术界讨论了几十年了吧,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讨论过,上世纪六十年台湾讨论过,近几年又出现讨论这个问题的趋势,总之都是学术而学术。偶有启蒙的实践,也是不伦不类,如中小学推行孔孟之道。在此我就不评论孔孟之道了,只说一句推行孔孟之道的学者或官者,又有几人在信守孔孟之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此又几人做到?启蒙者欲启蒙他人,而己却愿坠入蒙中,皆因蒙中有黄金屋,蒙中有美娇娘,故今日一些学人、官人谈启蒙,实贻笑大方矣。


        (24)

        无论知的文化,无论行的文化,存在都是硬道理。若让理想知与行的文化存在,必须开拓出让其生长的社会土壤。哪一片社会土壤肥沃,哪一片社会土壤受到精心的田间管理,哪一片知与行的文化才能茂盛。

        知行合一才是一种文化真正传播与传承的根本,否则,所谈所讲的,皆是写作文字或思维逻辑的游戏。

        知行合一的学者也有之,比如陶行知,好似费孝通也可算一位吧。

        有一个思路是可以追寻下去的,比如新教与资本主义。大学时我曾读过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的产生,是与创始人马丁•路德辛苦践行分不开的。


        (25)

        看清事物,必先识之,若要识之,则须专博,切不可杂博,然轻重易分,憎爱难丢,故学界相讥者不绝矣。


        (26)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才智无机敏,然肯下苦功夫,也能成大器,但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苦功夫要下在正确的、必要的地方才行,所以,辨别出正确的、必要的地方也是需要智慧的,否则就是空忙一场了。


        (27)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说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也是在讲这个道理。专研至深之时,才能明了事物中的道理所在呵!


        (28)

        难与易是相对的,重在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智和态度。


        (29)

        所谓伟岸,有鲍照《代挽歌》:“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意指独立思考,不附和世俗。


        (30)

        研究一门学问,终是有目的的,目的的指向,或向内(感悟与修炼),或向外(教育与建言)。无论怎样,研究者的世界观都是重要的,因为向内或向外的本质目的,决定了其脚步的走向和行程的高远。


        (31)

        中国经济学界有许多争论点,除产业政策与自由市场的争论外,也有华生与周其仁的土地之争。想一想林毅夫与张维迎之争就有些可笑,不是说某一方可笑,而是心里明白口中糊涂的可笑。有话不直说,其实彼此都知道内心主张或坚持的根本东西是什么,那个东西是邓小平九二南巡就说过的。

        中国经济确实是特殊,有经济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这正如中国社会的一些事理有社会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这是中国的现实,所以,不仅经济学,其它社会学科的研究都应在研究普遍性的内容时,更应注意研究其特殊性,研究其特殊性的利与弊,要兴利除害。


        (32)

        尽管要把握住战略和趋势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发展的关键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搞好,自己的事没有做好,一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


        (33)

        永远不是说出的誓言,而是静寂的相守,犹如大漠中的长城化作一堆土垒守护岁月。

        永远不是允诺的未来,而是轻声的脚步,犹如钟表里的秒针如痴一般不停转动时光。

        永远不是明天,它是今天。

        永远不是静候,而是行走。


        (34)

        仓央嘉措说: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而我却要说: “哪一件闲事不花费光阴?人贵心安。”


      (35)

      春去秋来,闲看人间。

      炖汤烧饼,花钱淡然。

      (36)

      长空一碧,朗朗大千,

      吃俩包子,开始一天。


        (37)

        在一个人的生活中,输掉什么,都不能输掉微笑; 舍弃什么,都不能舍弃快乐。


      (38)

        “一个人的一生,不仅是读的一生,更是自己读自己的一生。"人世间有几人读懂自己的人生?读懂有字之书不易,读懂无字之书更难。


        (39)

        走弯路是人生的常态,咱先不考虑是不是奔向大海,因为不是所有的河水都能够流到大海。


        (40)

        人生的路上没有冠军,只要努力拼搏到达了终点就都是英雄,就会获得属于你自己的金牌。


        (41)

        人生的挫折和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天天走过的日子会使你坚强和自信,而这求索的过程就是在完美自己,并不断自我欣赏。


        (42)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说:“当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求学是为了求知,但不仅仅是为了求知,伴随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会慢慢形成一个人的精神、人格、气质、能力和态度,以及个人主体意识的自我认识。也许你学的课本知识在将来的生活一无所用,但那些求学过程的沉淀之物,会留在你的人生之中,这些才是求学的本质所在。


        (43)

        把日子过简单了,便会感悟到生活的真谛,此刻,你的心中天高云淡,这才是人生的初始,而不是那一声落地的啼哭。


        (44)

        司马迁在《史记》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世间仅是如此,那么礼节与荣辱何在?他说过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45)

        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东西,而在于对那些东西感到需要。


        (46)

        问题也是资源,寻找问题,既是排除隐患,也是在开发潜力。

        一个人也要善于创造概念,然后向概念的晨光处前行。


        (47)

        幸福不只是吃饱饭,幸福是吃完饭后在家猫着,还得注意不要放屁,否则,屁也会砸着自己的脚后跟。

        “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许放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说我不会做菜,土豆炖牛肉,我就是这个做法,愿咋咋地!


        (48)

        上大学时,我读过美国人写的美日企业比较的书,当时对日本企业有两点深刻,一是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二是企业员工很少跳槽,往往是终生服务一家企业。我的战略性观念也是从那本中建立的。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和对员工人生的负责观念,是日本企业员工很少离职、精益求精于技术的两个重要原因吧。

        无论企业主,还是员工,日本的能够如此,其根本的东西还是在于深层的文化。中日的儒家文化是同宗不同流,儒家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但是日本文化的全部,更何况宋亡之后中国无汉文化。对于儒家文化,中日之间也有不同,中国的仁字当先为王,而日本不是。对于忠字,中国是有条件的,而日本是无条件的,日本更重视忠、诚、敬。上述仅是我大学时的观点,若要搞清中日儒家文化的不同,也就明白中日文化本质的不同。

        文化的发展往往是受社会体制制约,同样的,文化也是为社会体制存在和发展服务的,两者是相互作用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文化和社会体制的关系。日本引入儒家文化,并在日本根植和变化,这与当时的日本社会体制是有关系的,日本明治维新时西风东进,全盘西化,也是为了维护和发展其社会体制有关,包括日本的武士道,全盘西化并没有完全置换日本的原有的本质文化,而是有选择地成为其一部分来促进其社会的发展,犹如当年引入中国的儒家文化一样。日语通常把汉字和平假名混合书写,外来词和某些其他的词(如动植物名称)则用片假名书写,从其语言可见文化之特性。

        美国人很聪明,善于通过研究寻找解决问题之道,因为二战中途岛之战而选派学者研究日本文化,所以才有《菊与剑》,才有麦克阿瑟治理日本之策;因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企业全面超越美国企业,才有《日本第一》等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的书籍,从而发现日美企业文化的不同,并制定了美国的发展策略。这一点中国不如美国做的好。


        (49)

        没有实体制造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只能是建在流沙之上的楼阁,每每看到各大小城市一片片在建住宅楼,总是不仅问:这是强国之路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我想那成片的楼房决不是为此,而是早已异化为金融资本掠夺民众财富的工具了,如此发展楼市,政府行为也是主动被其绑架,不是被动的。

        网络经济无论飞得再高,最终还是要落脚在实体经济的大地之上。


        (50)

        不反对研究儒学,无论是ABC角度,还是 あいう角度,或者aoe角度,总是希望看到中国现实政治与民俗有多少儒学行为,以及儒学之中有什么有益中国未来的构造,而不只限于学术之学术,如果仅此,与画油画、粉彩有何异同。


        (51)

        哲学研究者总是用自己的认知构造出一个模式或图式,让自己方便地阐述自己的发现或感悟。

        我不知道“觉解"与“觉悟"有何不同,为什么此文用觉解而不用觉悟,在此大师没有对此概念进行任何阐释,很是遗憾。也许是让读者去觉解“觉解"吧。


        (52)

        曾在大学时读过《科学学》,所以有了一个认识,一门科学往往是由一些概念、判断和原理构造而成的,故阅读一位大师的学术,首先要搞清楚这三点,如此才能知晓其学术构架。


        (53)

        此文是从文人的经历及其书画角度来说北宋人的生活精致而有品味的。在此,我可以提示一下,从宋代民窑的用于生活的瓷器也能体会到宋代百姓的生活精致而有品味,如此看来,生活精致而有品味是北宋的社会特性之一。

        佐证根据,你可以去了解广东惠州东平窑北宋遗址出土的大量民用瓷器。


        (54)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们日积月累养成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做事态度。


        (55)

        大学时我读过李泽厚的《美学论集》,他曾替宗白华写《美学散步》的序言,“我始终没和宗先生交谈,我没去看望他,事前事后也没去征求他的意见”。但宗白华先生去世的时候,李泽厚得知他是因行政级别不够而被阻挡了就医之路,在90岁诞辰的前三天逝世,就写了一篇悼文:“我为宗先生哭!我为中国知识分子哭!我为中国哭!"

        大约1995年的时候,李泽厚总结出了中国发展4个问题的顺序: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社会正义,政治民主。“当然这只是大体区划,并不可截然分开。我从不认为经济能直接决定政治、文化等等,市场经济也并不必然地带来现代民主。但现代民主却以前者为前提,否则便不稳固。如果没有现代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一切恐怕都难以保障和持久。经济是在‘最终意义’上和长时期内对其他一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发展具有某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李泽厚如是说。


        (56)

        在外企时,常训属下,恨铁不成钢!工作要认真、仔细,哪怕写字一笔一画,哪怕文案排版是否规范,皆不是单靠学习才行,而在于心中的责任。真正的将军是打出来的!


        (57)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木桶原理, 这个原理是美国管理学家熊彼特提出的。盛水的木桶是由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该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其加长才行。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同理,一个国家是否先进、发达和富强不能只看GDP这一块高板,而要看其短板。


        (58)

        房地产金融化的提法很到位,点到了主题。我们知道许许多多房地产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投入的很少,能达到总预算投入的30%就很不错了,其它的从哪里来,很大部分是商业银行贷款,剩下的是物资和建筑工程欠款等,所以房地产商拆东补西是常态,也就是从一家商业银行贷款还另一家贷款,再从第三家贷款还第一家贷款,就这样以时间换空间,待以房产售完,资本游戏就是如此玩法。

        现在问题来了,房地产库存海量积压,不但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差,地方政府债务居高不下,与商业银行难以对债务置换达成协议,其根子皆在房地产库存海量积压,也就是为了去库存解危难,房地产商群体用生死利益绑架了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要不一同走向地狱,要不联合驱羊入圈剪羊毛,最终他们选择了联合。

        故“制造恐慌,驱羊入圈,大剪羊毛。”不只是世界金融资本寡头们在用,凡以资本为终极利益者,皆会采用。


        (59)

        我曾读过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一至三卷,他在卷一的绪论中将经济学称为是一门科学前是谨慎的,他说:“如果我们按照‘科学就是计量’这句口号给科学下定义,那么经济学中有些部分是科学的,其余部分就不是了。"为了把经济学纳入到科学之中,熊彼特采用或者或者或者的句式将科学定义广泛一些,最后他说道:“其余还有些定义也许同样不错,这里我补充两个,就不多加解释了:(1)科学是经过提炼的常识;(2)科学是经过工具加工的知识。”

        根据熊彼特大师将经济学归纳为一门科学的思想,所谓的重建经济学也只是一句口号或标语罢了。


        (60)

      《说文解字》里说:“育,养子使作善也。毓,育或从每。”意思是说“育”就是生育养子的意思,“育”字或从“每”,作“毓”,是“育”的异体字、“育”有时与“养”义同, 所以《玉篇》里也说:“育,养也。”由此可见,被育者是被动的,没有选择权。

        被育者不但没有选择权,而且常会被专政。不信吗?我有“字"为证!大家可查甲骨文的“教"字。甲骨文“教"字形的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攴),左下方是一个“子”字,表示小孩,“子”上是两个交叉符号(爻),表示鞭打的痕迹,整个字形“教”是会意一个人手持教鞭在教育小孩。金文、小篆的字形沿袭了甲骨文字形,其结构基本一致。可见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就是专制的。

        此为“瞎论"教育,因为我高度近视,大家莫笑。


        (61)

        这几篇文章是八年前的争论,与几十年前台湾中西文化论战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了。几篇通读后,让我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上小学不久,那时称孔子为孔丘或孔老二,读过的最有名的一句是“批林批孔批周公",这与山西左权县民歌花开调有同工之处,大有兴的手法。中国古代文学《诗经》常用比、兴、赋,其中,兴往往只是引子,兴之后才是主题要旨,这如“批林批孔”是兴一样,批“周公”才是要旨。文学艺术多用比兴赋是好事,学术上还是少用它们更有历史意义。


        (62)

        记得我大学时曾经读过和焊接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决策学》、《运筹学》和《动态规划》,后两本是纯数学的书籍,但它们是决策学的基础知识。在决策理论中有一个最优化的概念,用通俗的语言理解最优化可以用两句话,一句是“两害之中择其轻”,一句是“最好的不见得是最优的”。宝钢当年是否继续上马的争论最终就是遵循这两句话。

        经济学中有个人偏好这概念,也有利润最大化的概念,市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唯利是图是重要因素!主张人的个体完全自由,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本身就是不完全正确的。这就是我从非政治、非经济的角度看到的。

        组织与政府对经济活动是有影响的,这是个普遍共识,研究的重点是组织与政府以何种方式和手段去影响经济活动,以及效果的利弊。完全否定组织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不对的,也就是鼓吹完全的自由市场是不对的。

        在这里,我特意提到组织一词,因为有人表面是反对政府行为对市场的作用,实际上骨子里是反对某组织的对市场的作用,不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理解都懂经济学的中国专家学者们为什么睁眼晴扯脖子狂喊狂叫自由经济。

        我说的组织还是含蓄一点,如果进一步点中那个核心,则是党派!这就是我对某些学者的感觉,说的东西不明说,绕着弯说,只有他们小圈子里的人心知肚明他在说什么,这是科学精神吗?绝对不是!是纯的政治精神。


        (63)

        无论人生如何苦短,我都认为自己应坚守修行、自律、知足、自爱,除此之外,还要一颗仁爱之心。其中的修行,要包括学业、职业、心态和德性等。故作自评于此。

        清茶淡饭,随遇而安。

        感恩知足,自律仁爱。

        苦乐人生,恭敬贤良。

        心向阳光,生活简单。


        (64)

        我的一位好友说:“要为后世子孙立言。”这是很不容易做的事情,因为立言,而不是跪言,需要站直身、昂起头才行,这只有眼界深邃、心有良知的人才能做到。

        我说他是我房间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能够看到一片充满绿色生机的风景,尽管那一片风景很小,如一幅油画,但它是真实的存在,似《最后一片树叶》,给人以希望。如果他那风景里的河流是奔向蓝色的大海,我愿是河中的一滴水,因为河流需要水滴。


        (65)

        到新的环境次数多了,适应力也就强了; 面对危机的次数多了,也就能够快速反应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这两句话的另一面,就是我此生不易,感悟彼多。


        (66)

        林张争论的论题本身就是盲人摸象,争论争论有好处。经济论题是离不开政府、组织和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是经济论题的边界条件之一,这是事实。但我不赞成的,是争论的核心不是经济论题本身,而是以经济论题的争论为讲台,实际鼓吹经济的边界条件之一,即意识形态。

        若鼓吹民主与自由,就大胆地去鼓吹,最讨厌过份地把民主与自由当成汉堡包,什么菜都可加进去。

        张维迎的假设之一本身就是错的,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另一点,创新的要素不止企业家精神,言创新必谈企业家,好似企业家是一切的核心,未免太过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即谁创造了历史?在此处强调英雄的作用,为什么在彼处强调人民的作用?可见其哲学观本身就是混乱的,或者说是实用的,准确地说是"世用的"。


        (67)

        记得上大学之前,我是没有伞和雨衣的,每当下雨时上学或放学,大雨则用一块塑料布遮挡,小雨则是尽情奔跑,因为学要上,从小学到高中,我没有一次迟到或旷课。

        下雨对于行路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阻碍,人总是希望自己鞋别湿了,衣服别淋着,所以容易畏行。其实如果不在意这些,把它看淡了,就会无所谓,也就会在雨中奔跑。在那些站在屋檐下的人眼里,你也许就是一个傻子,至少是缺心眼,但自己的心里却是痛快淋漓,因为你已看淡了,所以才能豁的出去。人生有的时候只有豁出去才能做成点事,如果你手中有伞,反倒不会奔跑,也就没有了雨中奔跑的乐趣。

        因为没伞,我才会奔跑,所以喜欢听羽泉的《奔跑》。


        (68)

        齐白石曾提出“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耳”。国画的追求境界及人文精神是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的某些群体特质?绝大数人急功近利,做不到工匠精神,求似不止即可,并自我陶醉,但群体之中也有极少大智慧者,寻到世间的神韵,比如老子。


        (69)

        把自己的心灯点亮,就会有人向你的光亮处靠拢,假予时日,周边人的心灯也会点燃,照亮了你。


        (70)

        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


        (71)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路上的风景,而是让你的灵魂与时间同行。


        (72)

        你可以通过一个人打开一扇窗,窗外也许有你喜欢或心动的风景,古语曰: 良禽择木,所以,你选择谁去打开那扇窗很重要。


        (73)

        “世上本没有墙,砌墙的人多了,墙也就起来了。"其实,人心本没墙,意识中有了偏见才有了墙,只有彼此的真诚理解和包容才能推倒心中的墙。


        (74)

        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75)

        决定做什么事情以后,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否则,你什么也做不成。


        (76)

        走向迷雾中的希望,总会有忧思与不安充满心间的,这很正常。


        (77)

        没有必要刻意去点燃佛前的灯,最重要的是点亮自己心中的灯,让它照亮你的前程。

        人生的路上总会有关卡, 要过关卡,重点在于自己,因为过关的是你,卡住的也是你。

        人生是一个舞台,你的成功不在于扮演什么角色,而在于你演什么像什么。


        (78)

        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当你打开,看到的,或是垃圾,或是青山,或是绿水,但是你有权力决定打开哪一扇窗,或者关闭哪一扇窗。


        (79)

        家里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情的地方,过日子就是好好地活、慢慢地活。


        (80)

        人终有一死,何惧之有!只是有放不下的人和事,如果放下了,也就成佛。


        (81)

        拿得起,放得下,不是人人做的到,不是事事做的到,尽力而为之就行,因为不是人人成神仙。


        (82)

        人生是一场单程冒险,你必须独自去寻找。没有人能够替代你思考,思想如此重要,你怎么可以轻易地交给别人?不经思考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的思想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东西。


        (83)

        生活也是一场游戏,要想打通关,你的修炼,你的拥有有效的武器,才能闯过一关又一关。


        (84)

        对于一些问题的了解,能够借別人的视角,从更深的层次或更高的高度去看,是有益的事情。其有益于不轻言妄论,更有益于学习和开拓视野。


        (85)

        身边的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总有你厌弃的事,这些必然要来到生命中,它们来到,只是为揭示生活的真相,告诉你生活是怎么一回事。


        (86)

        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踏过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


        (87)

        有的时候,坚强的人落泪是因为梦想变为现实,而实现这个梦想的酸痛只在他一个人的心底。


          (88)

        追求的重点不在于目标的实现,而在于过程,这如质量管理,优良的过程控制才能保证优良的产品或服务。求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而更在于获得知识时的思维、意志和品性的锤炼。学习的人生没有冠亚军,这如马拉松,是自我的超越,跑到终点的都会获得人们的掌声。另外,一个人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效率最高,年青人更加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但不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的事情,因为只有它才能引领你走向真正的生活幸福。


        (89)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有时候,虽然能想明白,但心里就是接受不了。


        (90)

        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找对了人,他包容你的不足,并爱着你的一切。

        心结如果真的打不开,你就给它系成个花样儿,其实生活就是这样。


        (91)

        谁走进你的生命,是由命运决定;谁停留在你生命中,却是由你自己决定。

        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执着的,才叫看破。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92)

        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


        (93)

        我羡慕的不是风华正茂的情侣,而是搀扶到老的夫妇。

        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


        (94)

        生命是自己的,它是宝贵的,但也可以献给所爱的事业和人。生命有生有灭,看淡了就是真正的感悟,因为生命没有长短与贵贱,所有的生命只有轻与重之分。


          (95)

        一对恋人拍拖一两年,是激情,之后的十年八年,是感情,如果三十年后你们仍会牵着手上街,那才是真真正正的爱情。


          (96)

        “心”字三个点,没有一个点不在往外蹦。你越想抓牢的,往往是离开你最快的。一切随缘,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


          (97)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一类社会现象: 牛人的叛逆叫叛逆,庸人的叛逆叫傻叉。


        (98)

        为人方正,抱聪守拙。


          (99)

        一个人燃起心中真情之火,如果没有周围的朋友把你紧紧拥抱,无论如何,都不会体味到温馨的爱。


          (100)

        真正长大的人,只在时光的长廊上,去看懂人生。


          (101)

        “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102)

        直觉有时会以一种方式出现,当某事降临的瞬息,你感觉似发生过; 也有的时候,没有任何方式或形态,就是瞬息的透视了然背后的本源。


        (103)

        生活如骑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双脚,想要走的快些,就要奋力去踏; 想要愉快地观赏一路的风景,踏车的节奏也可以轻松一些;如果真的累了,那么就停下来,坐在路边望云观景,想要上路,就再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去那远方。


        (104)

        哲学大家冯友兰说: “人有四个境界,分別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实,一个人这些境界都会多少同时具有几个或全部,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很少有单一境界的,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用黑白二元论人,人的境界尤如光谱分布。孙悟空由石猴、齐天大圣、行者至战斗胜佛,就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修炼过程。同样的,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在说这样的道理!


        (105)

        因为有一颗感恩之心,所以我对过去的事情记的很清楚,一句从书桌旁走过的激励话语,一次没有歧视而是鼓励的眼神,还有想走近你的问候。

        因为有一颗坚强之心,所以我可以去包容误解,不用去解释,因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登上了自己理想的山峰。

        因为有一颗淡泊之心,所以我可以看淡钱财,钱财有用,但买不来自由、自强、自信、自爱。


          (106)

        没有前后,还有左右,实在不行,你还有上下。这就是定位与选择的思考。


        (107)

        领先,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不断向前的决心。


        (108)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109)

        求人终究不如求己。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强大的自己,可以有足够的勇气和坚守,去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奋斗,遵循内心真实的热忱和愿望,坦然地为自己的选择和未来负责。


        (110)

        用圆融的心态等待,并接受一切。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同的,别看他人的跑道,你有你自己的生活。


        (111)

      未来的核心是人。人有创造力,这就是科技的未来; 人有思想,这就是精神的未来; 人有贪欲,这就是资本的未来。正因如此,经济的发展总是在一个个发展周期中曲折向前,科技、精神、资本纠缠在一起,打着滚儿,使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总是寄希望于人类精神,希望精神的辉光能够制衡资本的贪欲,可是,在资本的面前,有时候精神是如此的软弱,上海地铁凤爪女的身价不降反升不就是资本对精神的讽刺嘛!


          (112)

        经济学的模型有意思,其实就是将复杂的简单化,人总想追求清晰化、明了化,可是事物总是很复杂,人对事物的认识难免瞎人摸象,这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时刻知道自己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就行,这就是任何数学模型都无法充分解释某个经济现象的道理所在,但是模型必竟提供了我们分析的思路或方法,有思路、有方法的行动总比静静地观望和无为要好一些。


        (113)

        做事业应首先明确自己和团队的思想,只有思想明确统一了,战略目标才能确定。当且仅当,只有确定了战略目标以后,个体或组织才能合理地、有效地、充分地组织利用手中的资源。


        (114)

        未来的科技目前应该朝三个方向发展:

        一是新能源,目前因为石油的争夺已经很激烈了,如果能找到石油的替代品那肯定是一大飞跃,再一个就是能源的利用率方面,其实我们的利用率一直不高度,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话也会大大提高生产力。

        二是动力,这里说动力或许不怎么贴切,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摆脱不了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个定律,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找到违反这个定律的动力,或者找到反重力,那人类就不用再被束缚在小小的地球上,我们发展的空间就会更加广阔,在这里不说星际探索,而说动力是因为新的动力不仅可用于星际旅行,在地球上的移动手段也会被替代。

        三是量子计算机,别看目前的计算机速度好像很快,每秒的计算次数都已经达到天文数字了,但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将更快,如果量子计算机这种技术实现的话,那人类的娱乐方式或者说精神文明就又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未来量子计算机得到突破发展和应用,那么电影创作和制作将个人化和家庭化,足不出户就可遍游世界也不会是梦想。


        (115)

        任何职能管理都有发展的阶段性,正因为有阶段性,组织构架才是不断变化的。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要优先于充分性,没有有效性和适宜性的充分性管理是画蛇添足,说浅是拔苗助长,说深是作茧自缚。


        (116)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精兵简政,在企业任何发展阶段都会存在精兵简政问题。精兵简政的大前提是企业各项管理职能开展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落实,小前提是精兵。兵不精,谈不上简政。

          (117)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笆半遮面。美联储终于宣布美元加息了!这对人民币经济有好有坏,但坏是暂时,好是长期,要涅槃重生生,未尝不是好事。另外,这也表明美国经济已历尽艰辛走向黎明了,也未尝不是好事。向好的势有了,关键地还是要靠自己,三年左右时间,人民币经济旧貌换成新颜,只要不是换汤不换药,只要不是挂羊头卖狗肉,那么就会迎来新的经济增长期。


        (118)

        今天查看了四份我的讲稿,都是十二年前在外企时搞管理培训时用的,它们分别是巜管理者的职责》、《管理的艺术》、《关于激励》、《关于生产率管理》,现在看来,有三个观点还是非常正确的。

        一、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

        二、管理者有三项根本工作,即规划设计、制定规范、选人用人。

        三、要精兵简政。


        (119)

        做事与做事业是不同的,最基本的是事的外延大于事业,事可以一个人去做,也可以几个人共同完成,而事业则基本是几个人或一个团队去做,或者说相关方要多于做事。做事业要有发展思路,这是必不可少的,做事是讲方法,但方法不代表思路,而思路则需要众多方法支撑。做事业不但要有思路,还要有资源,这里的资源至少包括人、财、物、信息与科技,其中人是第一要素。当然,有思路、有资源还不够,还有结构,这里不用机制戓体制等词,因为一些事理是不能用机制或体制说清楚的,故采用细胞结构中的结构来说明,不同的结构,则机制或运行机理不同,所以说水无常形,因势而变,故善做事业者勤于发现结构的缺点并及时改造。


        (120)

        现代的中国更多呈出来的是一个流氓文化,流者,似水一样波动不定; 而氓,外来人也,没有归属。正因为如此,波动地去寻找心求的归属,社会才呈现出光怪陆离,貌像与行为背离,语言与思想背离,灵魂与躯体背离。在这看似繁荣的世间,人们的信仰都似无根漂游的叶片,连浮萍都谈不上。


        (121)

        我们站在地球之上,仰望星空,更多地是追问天、地、生命的起源和尽头,这里有不安和憧憬。但人类不只是追求梦想,还要去解决生存和贪欲(有的人用发展一词)的问题,人类生存和贪欲是脚下的现实,正因为这个现实,才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故,人有欲,不可贪,知足知止才为智者。


          (122)

        曾经有一份调查报告,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这样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每年300天的话,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能。如果你是学理工科的,毕业后工作专业对口,每天认真工作8小时,7年后,你不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也难!如果你的爱好不是你日常的工作内容,要想让你的爱好成为技能,则需要坚强的意志,每天5小时,每年300天,坚持7年,或者每天3小时,每年330多天,坚持10年!只要你有足够的坚持,就能成为专家!数字简单,坚持却难,这就是成功的人很少的原因。


          (123)

        中国称礼仪之邦,自古重儒家而轻法家,崇尚德化治国,熟不知人非圣贤,只求向内修身焉能大治,无严厉之法施行,诚信与操守如空中楼阁,泱泱大国,网络时代,建诚信制度何难?非难也,是利弊也!而此利弊非于普罗众生,君不见,若查存款,应有多少须缴所得税?若查房产别墅,应有多少道不的财富来源?故诚信之源非道德经书也!

        这让我想起前几日电视中播报的三位中国女孩在美国校园虐待另一名中国女孩之案达成庭外审判交易,取消行为中的虐待罪,最高判十几年,最少的也要服刑六年,否则,不达成审判交易,则会被判无期。对社会群体所不容的行为给予近似无机会反悔的处罚,这是不法制不民主不仁义吗?这正如当年毛泽东无情地处决刘青山、张子善是一样的,是明底线、少杀人!

        向敌人和对手学习不丢人!如果丢人,则是在战争或竞争中惨败的时刻!


        (124)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代的历史教训非常深刻,尤其是雍正与嘉庆两朝。没有雍正的励精图治,就没有乾隆六十年的盛世,没有乾隆朝盛世之下的腐败就不会出现嘉庆朝的举步维艰,也正因嘉庆的虎头蛇尾,才有清朝之步入衰落。个中道理让人深思。

        读史使人明智,此真理也。历史事件总是那么地惊人相似,礼乐崩,则国运衰,且不可小视人文情怀与道德风气,此中事小而体大,犹如海中冰山一角矣。


          (125)

        在管理中,如何将属下的责任化作成使命才是真本事,责任感的高级形式是使命感,责任感是挂在墙上的岗位责任状,使命感是装在心中的起搏器。


        (126)

        自由是个好东西,但有人送你这个好东西时,还要知道人家为什么要把它送给你,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127)

        我比较赞同“如果一个人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该做什么,那么他就是自由的。"这句话,但是对“人怎么活才能算风流倜傥?不再为钱而活,而是为自己的理想而活,为改变世界而活!"不敢苟同,人与人是有区别,有职业的、民族的、宗教的、国度的,等等不同,还有智力的、机遇的、品质的、兴趣的不同,不是人人都想去改变世界的,也不能因此而说改变世界的人就有多么高贵,对于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只要它是符合社会普遍认同规范的,都值得尊重。因为它没有给社会群体或群属添麻烦,并且做为统计发展大数据中的一个“1"而支撑着顶端的"李彦宏们",没有这些平凡而众多的“1",这个世上哪有什么"李彦宏"!


        (128)

        学习也一件有很智慧的事,读同样的书,大智慧的悟出真智慧,小智慧的得到了小聪明,而伪智慧的仅仅是过了一下眼瘾而已。


        (129)

        我们因为害怕别人的目光而不敢做异于常人的事情,不敢去挑战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这些别人在哪里呢?

        所以,我特别喜欢马斯洛说过的一句话:“做人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


        (130)

        如果你想精通一门学科的知识,首先要精读,同时也要泛读和选读,在这里,自己用功很重要。如果遇到好的导师就更加重要了,他会指明初学时混沌不开的你一个行进的方向,告诉你哪些书要精读,哪些书要泛读和选读,当你做到了这些之后,你的思想才能在此门学科的领域里飞翔。


        (131)

        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又怎么能够培养出好的员工?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和风气,一个企业有好的行为习惯和风气,同时也存在不良的习惯和风气。有一句话说的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优秀的企业永远都是好的行为习惯和风气占绝对主导地位,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132)

        曾经有一位私企的老板问我什么是企业文化,我的回答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行为习惯,所以,企业文化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也让我想起另一句话,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英雄对历史的推动也是不能忽视的,故《亮剑》中有一句台词:“一支军队的军魂是和首任首长的精神密切相关的。”俗话说的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如此说,大家也就能够理解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了。


          (133)

        有人说中国经济正在步九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后尘,进入漫无边际的低迷,我不认为是这样的,理由有三个:

        一、国内人口不在一个数量级,也就是说中国的国内市场需求完全可以自我孕育一个新兴产业走向成熟,而日本做不到,比如高铁、网购、光伏、风能等就是例证。

        二、中国经济资本海外扩张是刚刚开始,而日本经济则是在海外资本扩张完成后开始衰退的,更何况中国还有“一带一路”的战略,此战略有一个孕育期,20年左右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社会的根本制度不同,中国的人为控制能力要远大于日本,也就是说“看不见的手”对中国经济的作用要远小于“看得见的手”。


        (134)

        一个观点的得出,无论正确与否,都要去看他的分析方法(或工具),如果他方法(或工具)存在缺陷或偏差,那么得出的结论难免不全面或不全部正确。这如我对企业现场管理的分析常采“人、机、料、法、环、检测”去思考一样,在微观管理上是有效的,但在宏观管理上就存在局限性的缺陷了。


        (135)

        有一种舞台道具是人,它不分男女、年龄和职业,只要适合剧情就好。“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语。比如今天,马云把特朗普当成道具,你可以为他点个赞,但是,马云其实也是道具,甚至还不如特朗普,而是那绳子拉动的木偶。


        (136)

        我很喜欢看越剧,不过今天看了越剧《穆桂英挂帅》之后,说句心里话,真的不如京剧。这是胎带的,剧种不同,唱腔不同,气势也就不同。我想,如果京剧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也会不如越剧。由此可见,形式与内容相符合是有多么重要。


        (137)

        在网上看到了许多社会性事件的评论文章,不论其左中右,不分对与错,其实用几十年前的东西就可以明了路径了。这个东西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中四项基本原则是: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总之,专家学者们的态度和话语从不直接说“不是这个东西错了,就是这东西错了”。由此可见,思想本可简单清晰,实是自我烦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主要矛盾焦点在于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主要矛盾焦点在于是否坚持改革开放。经过了和谐阶段,前两者已不是主要矛盾的焦点,党内党外思潮暗涌的主要矛盾焦点是逐一针对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所以说当前中国思想潮没有那么复杂,复杂都是人为的,其实思潮简单的可以一目了然。


        (138)

      艾伦·朗格说:“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专注力的人,年龄从来不是问题。无论你20岁,30岁,或者60岁,你都在体验当下,在自己的时间里加入生命的体验。”确实如此,一个人只有专注才能做成事,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耐力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能力,世界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139)

        一颗年轻的心是要有的,因为这表明你对生活还是依然有爱和热情。除了对生活的热爱之外,人在现实生活中能有一份踏实和淡定的心态也是不易的,若有,则无疑是幸福的。对于人生是"玩"、"学"、"做"、"悟"、"舍"、"了",这只是一人之见,可做为参考,但这六个字绝不是梯次的状态或阶段,有些混合或杂处,只是有时或阶段某个多些某个少些而已。


        (140)

        走在外面的世界,我想到了家,因为黑夜里看见了城市的灯火,点点明亮的窗里,没有一个是我的家,而我的家,在远方。

        此刻,我意念里,家已不是装满灯火的房屋,也不是某个地方,地域,以及房产,对于我都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梦里只有童年玩耍的森林和溪水。

        家的概念,对于我来说,只有思念的亲情和牵挂,它们可以在都市之中,也可以在乡野之外,如果没有它们,我也就没有了家。


        (141)

        昨天在车上听了一会广播,在讲痛苦的哲理。是呵,我相信每个人除了欢乐,也会多少有痛苦,只是心中存放痛苦的地方或大或小,有的向阳,有的背阴,我是觉得让痛苦多晒晒太阳更好一些。


        (142)

        柯洁最终以0:3负于阿尔法狗。这是自然人学习思维能力与机器人学习思维能力的对决,但不能说这是思维模式的对决,因为机器人的思维模式是自然人编程出来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高强的远算能力和好的思维模式对于一个自然人(包括机器人)有多么重要! 机器用电,运算的基础之一是开与关,大可不必担心自然科学技术,而真正要担心的却是人的道德。


        (143)

        争是必然存在,只有在争中才能分辩出中西文化双方之中哪些是有益的。中西文化双方肯定都有合理的、有益的内容,调和主义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


        (144)

        天无绝人之路,人们要多向阿甘学习,他那不是傻,把解决不了的烦恼丢下才是最大的聪明。


        (145)

        水母一点不笨,它能够存在几亿年,是因为它不断适应环境,为了适应环境,它可以改变或完善自己的细胞结构,这就是适者生存的道理。

        生物细胞结构的不同会作用于环境,而环境的不同和改变也会作用于生物细胞,并使其发生改变。哪种生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了,哪种生物就能够存活,反之就是死亡或者灭种。

        同样的,一个组织的结构也是如此。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及时地改变或调整,而不应当墨守成规、画地为牢。比如红军三湾改编、遵义压缩编制、联合抗日改为八路军都是很好的例子。


        (146)

        人生要善于知足,不要把自己困在焦虑的状态之中。进退有节是根本,该进时要奋进,该退时要稳退。无限风光在险峰是美的享受,退一步海阔天高也是美的享受。

        人生要为难自己,也要宽容自己。该对自己狠的时候要狠,你此时不狠,纵容自己,你享受不到险峰的无限风光。但是,也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不能牺牲你的生活快乐,因为人生之中不只有攀登无限险峰之美,还有坐看过眼云烟之美。


        (147)

        医书上说:“万病之源,起于颈椎。”如果颈椎不适,人都易生病。颈椎,人之脊梁的重要部分,如果此处有重病,一个人则很难昂首挺胸、顶天立地。其实,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国之脊梁总是有的,但是,如果颈椎出了问题,脊梁的其它骨节无论多么坚硬,也很难让头仰天长啸、笑傲江湖。国之颈椎,实乃民族的人文精神教育也。


          (148)

        我曾经生活在黑龙江,这个地方是不缺河流的,每当冬季来临,万里雪飘,千里冰封,昔日奔流的江河不再是阻碍人们跨越的障碍,坚硬的冰面反而成为人们前进的坦途。人世间就是如此,障碍也可以是坦途,矛盾可以转化,但是,这里是有条件的。一是天时,二是地利,三是人和。想一想,没有四季不同到冰天雪地,长江永远都是天堑,很难变成通途,而只有“一桥飞架南北”才行。 同样的,地利也是如此。如果你的立足之地没有江河,既使冰封三尺,你也借不上力。人和更是如此,你的生存发展与江河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你关注千里冰封也只是望一望风景而已。

        我说这一段话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诉自己,对于一个有所追求的人来说,所经历的艰辛和困难都不是艰辛和困难,它们终究是冬季冰封三尺的江河,如果你享用它们,它们就是你驰骋的坦途。


        (149)

        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拿起一朵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而笑,悟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的奥秘,只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而已。

        此刻,我脚边的这朵花于绿草丛中,低微而淡小。当我俯下自以为高贵的身躯,以仰视的角度去看它时,才发现,它的世界一样美丽动人。


        (150)

        看待世间的人、事、物,真的要善于从多角度去看才行,自以为是终会害人害己,因为你不是佛,也不是神,你再怎样的博学,总会有你看不清楚的地方,更何况人总会有偏见的认知习惯。


        (151)

        遵守规则、规范、制度,遵守道德、公德,遵守协议、法规、法律,等等,人是需要好的养修、强的自律和良的信用,既使契约精神的普遍坚守与广大发扬,没有普遍的公民的信用体系的建立为基础,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一切类似“僵尸自行车”的社会现象,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没有普遍的个体性的人的信用体系的社会里,绝不会销声匿迹。

        这只是一枚硬币的正面,事情总会有一个反面,甚至其它侧面。对于规则、制度、法律、道德、公德,也可以包括价值观等意识的存在,都是有条件地存在。如果它们阻碍或者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成为了手铐和脚链,以及心中背负的十字架,那么,这些都可以去被砸碎,只是砸碎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可以文明的,也可以暴力的。但是,这样群体行为的后代或者当代,都必然为其行为方式承担后果。


        (152)

        我记得曾经在很多年以前看过一部美国歌舞剧电影,片名是《雨中曲》,影片中的快乐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我看了这么多年的电影,心中一直记住的是吉恩•凯利在雨中提伞踢踏着街舞。每当细雨连绵的时候,我走在街上,也想提一把黑伞,踏上几个舞步,然后再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这样去生活真的很美好!”

        今天我出门办事,去时打的,回来时正好外面下着细雨,于是就决定打伞步行,找一找雨中的快乐。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喜欢在雨中奔跑,在奔跑中还要仰起脸,笑着看那些雨滴从空中落下,全然不顾衣裤湿透。这有什么!湿透的衣裤和鞋子都可以脱去,淋湿的头发也可用毛巾拭干,品味快乐才是生活的主题。

        在走的路上,雨时大时小,人行道上多少也有积水。我穿着皮鞋,不管路上有水无水,都是笔直前行,绝不绕过地面的积水,心中想要的就是这种勇往直前的感觉。鞋里进了水,裤子也湿透了,撑着伞,迎风迎雨,漫步大街之上,此时此刻,我不是傻,而是在品味快乐。生活的快乐,只有寻找,才能够得到。


        (153)

        有的萍水相逢根本不需要彼此相识,只要一瞬间的光阴流逝就行。一个擦肩而过的身影,会让你明白了什么是身心的高雅; 一个不经意间的回眸,会让你体会到什么是智慧的深邃; 一个人海之中的对视,会让你懂得了什么是淡泊的心灵。


        (154)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自我修炼,只是修炼的方向和等级不同。当然,在芸芸众生修炼的路上,一定不会缺少通往地狱和天堂的石阶。


        (155)

        孟子曾说:“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 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当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国人就有种种怪象出现,这不就是“君不识国民,则民不识国君”嘛!


        (156)

        死并不可怕,人终有一死,只要活着时要把该尽的责任都尽到了,死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有一天我得了不治之症,也没有必要去做多余的手术。其实,许多人都是被病吓死的。心宽一些,乐观一些,看淡了生死,反而能够多活一些日子。


          (157)

        其实许多事情没有想像的那么复杂。遇到复杂的,就快刀斩乱麻,回到人生的本源,回到生活的本源,这样,复杂的也就变的简单了。“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当你这样去做了,你也会有这样感叹。


        (158)

        人生的道路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择,但是,无论怎样,都一定要记住遇事别愁。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天下总有一条路可以走,最坏的情况下都有路可以走,那还愁什么! 把最坏的情况想清楚了,我们就去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159)

        诗,真的需要心灵去写才行,诗里有心灵才能让自己感动,对于是否感动他人,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我说诗人的诗是他自己那一瞬那一刻的心灵的吟唱。

        生活不是诗,这不是诗的悲哀,而是诗人的悲哀,正因为这个悲哀,真正的诗人总会在生活的边缘处精神崩溃,无论他为世人雕琢了怎样的碧玉翡翠。


          (160)

        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总要跨过一些门槛。有的时候,我们知道门内有什么,有的时候,却什么也不知道,更多的,只是梦想着那里面有自己想要的。无论怎样,你都要向前走,总要去跨过这个门槛或者那个门槛,这都由不得你自己。


          (161)

        人应该有一份童心,如果没有了童心,生活也就缺少了些许的纯和真,愿我们在心底为童心留下一点空间,不要让它无家可归。


          (162)

        择一人终老,这是幸运的事情,在尘世中,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有一人始终陪伴你,这是修来的福份,所以要倍加珍惜。

        守一墙花开,这是人生的选择,你也可以选择一山树木、一弯清水、一片田野、一方闹市、一舍书房,总之你的心灵的归宿在哪里就可以选择哪里,不必强求,这也要因人而异。


        (163)

        对于我来说,再活五十年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学理工科人的要讲科学,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所以,实事求是,再活20年至30年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这二三十年我是想要似30岁以前的岁月倒着活,30、29、28、……8、7、6、5、4、3、2、1,最后一切清空、归零。一帆风顺的人生应该是散文,这样的人生不是诗,也不是小说,如果把人生活成诗或小说,那么其中的所有的精彩,都终会归隐于平凡之中。


            (164)

        人过半百,已到了不问年龄的时候,但这不等于不去考虑人生,我想更多是在品味着人生。想淡一些,看淡一些,不等于不去思考,思考自己过往的人生,也是为了把自己今后的人生走的轻松一些、安康一些、有趣味一些。也不是无所为,而应是有所为,这个有所为,已没有了年轻时的焦虑、不安和困惑。


          (165)

        人在年青的时候都会有不安、焦虑和迷茫,这是由于自己对未来的职业、生活、婚姻的不确性、未知性和不可把控所带来的。解决这些就是要有自信的心,而自信则来自于自己的不断努力向前,并要善于在努力向前中随遇而安。等到了一个年龄阶段,年轻时的迷茫都会烟消云散。

        正是基于此,年轻时有迷茫是正常的,但不要看的太重。年轻时,第一要努力学习,学习自己感兴趣有益的知识科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第二要抬头看路,危域不可去,危局不可入,一个人的生活、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时代发展,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步伐走。第三要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小过可以改,大错则会搭上自己的青春和人生,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第四要心身健康。第五要交友谨慎,多结益友,远离不良之人。第六要讲安全,要有安全意识和知识。第七要尽可能选择好的平台,搭乘正确的公交车。第八不要企图改变社会和时代,努力做好自己,只要你做好了自己,社会和时代的改变自会找到你。第九要知道前后无路时,你还有左右可以走。

        以上是我对女儿说过的话。


        (166)

        说到不确定的未来,我想起南北朝的一段历史。

        北魏最后分为北齐和北周时,北齐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那个时代物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文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北周地处陕西关中和内蒙河套地区,虽有秦川八百里良田之地,但相比黄河中下游广阔之地,则是微不足道。以地利和经济条件来看,无疑是北齐优于北周,然历史总是有其不确定性,北齐内斗不断、君臣不和,社会矛盾重重,而北周却是国策明确、奋发图强,最后灭了北齐。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正确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167)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陶渊明则是一个百般无奈的清醒者,此三者我都学不了,一是没有那个天分,二是没有那个才情,三是没有那个头脑,所以,对他们的诗文只能读一读,记忆一下,知道他们都写过什么,了解一下诗文中都有那些精妙之处也就行了。

        我从心底里更喜欢的是苏轼、陆游和辛弃疾,这不仅仅是喜欢他们的诗文,还喜欢他们的人生态度和性情。怨也罢,恨也罢,狂也罢,总之他们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挺天立地的汉子! 此生是没有机会像他们一样了,但他们骨子里流淌着的血性还是应该要有一些的。


          (168)

        如果坚持中没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发自内心的担当,那么坚持前面流淌着的就是放弃的河流,而留给自己的,永远是岸边“逝者如斯夫”的叹息。


        (169)

        真正的善良不是为了好报的,如果总是为了好报而善良,那么没有好报的时候就有可能不会善良,其实,善良应该是根植于心的自我修行。

          (170)

        有的时候,坚强的人也会落泪,这是因为梦想变成现实,而实现这个梦想的酸痛,只留在他一个人的心底。


        (171)

        作为一个理工男,我对于张维迎的这个演讲内容有两点异议:

        一、“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的是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而康德则在1804年就去世了,说康德对囚徒困境如何如何解释,这未免是逻辑思维上跑偏了,除非此文说的康德非彼康德。“一群有理性的生物为了保存自己而在一起要求普遍的法律,但是他们每一个人又秘密地倾向于使自己免除这些约束,他们应该是这样地安排并建立他们的体制,以至于尽管他们自己私下的心愿是彼此极其相反的,却又如此之彼此互相防止了这一点,从而在他们的公开行为中,其结果又恰好正像他们并没有任何这类恶劣的心愿一样。”这句话是出自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康德将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运用于国家之间联合方面的论述,这与囚徒困境是应用于个体最佳选择的范畴风马牛不相及,更何况张维迎还是间接引用。对此,尽管我有一点鸡蛋里挑骨头,但张维迎做为一个经济学者,在引用上还是严谨一点为好,并且应当知晓囚徒困境的适用范围和真理向前迈进半步就是谬误的基本道理。与此同时,张维迎既然已经知道这段话是康德的论述,为什么不进一步去查找它的出处?

        二、举东西方两个生活例子来讲述“先占原则",进而鼓吹普世价值,这有些牵强,有一点拉郎配。举一个例子,在沙滩上去抢占木头,遵守先占原则,有人步行或奔跑,而有的人骑着沃酷四驱沙滩车,那么就存在不公平,必竟世上飞人博尔特太少了! 你会说大家都骑沃酷四驱沙滩车不就行了,是呵!一辆沃酷四驱沙滩车26800元,这可不是人人都买的起的,这就是越有财富的人越有财富,因为资源有限,所以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记得上中学时我曾学过一篇英语课文《Golden Trumpet 》,讲的是在一个雅普雅普的岛国上,金喇叭是实行民主、表达公众意见的惟一工具,每当决定重大问题时,就由吹金喇叭决定,谁能吹喇叭、谁的声音大就采纳谁的意见。真正拥有发言权的,只有买得起金喇叭的少数富人,普通百姓不可能拥有黄金打造的喇叭。所以,张维迎本想用两个实例进一步鼓吹普世价值制度,却适得其反,实有一些牵强附会。如此鼓吹普世价值,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是在弄巧成拙。

        (172)

        其实,我读此文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日本人的民族国家观念又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其历史文化过程又是怎样的?我不是学历史的,只是在大学时读过中日文化比较方面的书。第二个想到的是德国的民族国家观念是怎样培养起来,其中包括法西斯的历史阶段和东西德统一之后的历史阶段。第三个想到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马丁·路德,他是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我曾在大学时读过一个关于马丁.路德的小册子,知道新教的产生对以宗教思想自由为原则的西方资本主义出现有根本性的影响。第四个想到的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就是说,通过历史文化比较研究,去探寻一些新的意识文化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原则或规律。这些虽然是宏观性的,那么,如果将意识文化微观化,比如放到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这个微观领域方面去研究,又会带来什么观点和认识呢?

          (173)

        说句心里话,每次遇到这样众筹的事件,我的心里都在滴血,这样的众筹越多就说明一个社会的悲哀,越是对我们社会公共管理的极大讽刺。记得我的学哥曾创立了需求溢出理论,众筹就是需求溢出体现出来的一个社会现象,而这种需求溢出的解决大量地通过众筹的方式进行,无疑是对当下这方面无效的社会公共管理制度批判。

        这也让我想起有人说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这个人情社会并不都是温情脉脉的,温情些许存在于熟人之中,说实话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更准确一些,众筹就是在熟人社会树枝状网络的支撑下进行,如果在这个社会中加上一些选择性进阶的标准,那么熟人之间也会普遍无情,就如当年十年文革一样。所以,熟人社会这个世俗构造的历史性存在是中国没有真正民主沃土的社会根源所在。

        (174)

        1988年6月,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写过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TNC宣言》,这是为当年组织成立TNC写的开篇之作。TNC就是三新俱乐部,三新就是新知识、新观念、新视野。记得在此文中曾引用了钱学森谈智能计算机未来发展的一段话,“脑子不要花在记忆上了,那脑子还干什么?从繁重性记忆脑力劳动解放出来的人,将有可能把智慧集中到整理人类的知识,全面考察,融会贯通,从而能搞 更多更高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人将变得更为聪明,人类的前进步伐更将加快。”所以,我自己从来不去大量地去记忆宋词,与其费脑力记忆宋词,还不如自己去填词,自己填词是创作,更能发挥自己的脑子的功能。

        由此,我也想到现在的互联网,对于互联网,许多人是“消费性使用”,消费着时光、情感、快感和金钱来满足佛学中眼(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思维器官及其能力)六根,其中满足于意根的却总是少数。

        创新也许总是首先从追求满足于意根的人群中开始的吧。

          (175)

        吃不了苦,是肯定很难做成事的。其实我是不太喜欢使用成功这个词的,什么是成功?是功成名就吗?芸芸众生之中哪有那么多的功成名就!还是踏踏实实地一件一件去做成事为好。


        (176)

        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敦敢不正?”风气之正始子帅之正,礼乐之崩也一样始于子帅之邪。同样的,一个企业的文化也与企业家的文化精神的认知和行事准则有很大的关系。我曾说过,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是很重要的,这要贯穿于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使之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什么样的企业行为习惯就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这个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也就是说,有好的企业文化,也有坏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会推动企业不断前进,而坏的,则一定会使企业倒退或失败。


        (177)

        悲喜哀愁有时是自我放大,人生之中哪能没有悲喜哀愁,要不你就把心中的悲喜哀愁放大浓烈至极,使自己会成为屈原、老舍和路遥,要不你就把心中的悲喜哀愁消散于生活的尘埃之中,让自己淡然行走于人生的旅途。最要不得的是浅尝于悲喜哀愁之中而不自我解脱,这样耗费了时光、耗费了精神,真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178)

        其实,从历史的大尺度来看,改革都是被现实的困境给逼出来的,只是有先觉和后觉之分,先觉的走出困境的概率大,而后觉的,基本是温水青蛙的结果。所以路径依赖概念是真的。


        (179)

        此文有一个重要的美学体验概念一一移情作用,其实,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都有移情作用的体现,“以己度人”是人之天性。认识的有限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性和真理性总是相对的,这也是为什么科学需要证伪,正因为如此,1+1=2不是科学。


        (180)

        真正的科学态度不是人人都有,在今日的中国更难能可贵。一直对转基因存疑,无论转基因有无害处,标识是否是转基因应当是基本的社会道德吧,而这个基本的社会道德政府不能提倡,这是不是不道德呢?我最不满意的是这个。因为我搞过农产品出口认证,包括出口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咱不说转基因,咱说辐照,就是脱水的大蒜菌数指标高了,你可以通过辐照的计量高低可以获得标准菌、低菌、超低菌,辐照的可不可以出口到美国?可以,但要顾客接受,必须先进行标识!

        我搞的认证不是国内机构的农产品认证,是指我们要把中国的农产品销售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前,这些国家市场是准入规则的,也就是有认证标准,符合人家的认证标准才可以进入人家的市场,而认证的机构人员是人家派来的,其中是否有机、是否有农药施用清单和记录、是否保障人权都是必查项目。

        转基因可以不可以吃,办法很简单,你明确声明这是转基因的农产品,看一看是否允许这些农产品出口进入美国、英国、加拿大!

        讨论转基因是否有害,不如首先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真正做好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工作,这是社会道德,也是一国政府的责任,如果这项工作没做或没做好,则对人民是失德失责。

        有一个观念是很对的,要相信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眼晴是雪亮的,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因为这个观念是对的,所以才不能或者不敢或者不愿标识是否是转基因,因为标识了,人民就有选择的权利了。

        科学证伪往往很难,科学史上有的证伪要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于其停留在科学证伪上面百般纠缠,不如在标识农产品是否是转基因的工作开展上,说实话,真正的症结在此处!因为人民或者消费者会选择的,不过也确实存在被迫选择的无奈,比如经济方面的生存现状,绿色的农产品价格要高许多,但是首先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是基本的具有社会道德性质的工作。

        当然,我说的转基因农产品也包括用其深加工的产品,比如豆油,比如玉米深加制品,比如饲料,比如用转基因饲养的肉类制品,这些都是可以做到可追溯性,百之百地的一下子很难做到,但可是可以50%、60%、70%、80%、90%地一步一步地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始于心。


          (181)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点标识性东西,而这些标识,不仅仅在于性别、年龄、身高、容貌、文化、地域,也在于认知和行为。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是无意识趋同,如果有意识趋同,那一定是高级“间谍”。也有极少人是去强化自己的特色标识,将自己在众生之中很容易被识别出来,当然,这样做绝大部分是有目的性,这些目的,有的可取,有的则不可取,比如“芙蓉姐姐”,比如“于丹”大妹子,等等,可取不可取,我想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德与位是否相配。


        (182)

        我关注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并不是关注别人有怎样的思想,而是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及思考过程对我有什么启示。另外一点,抛开其商业化运作,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人去思想固然有力量,但是几个人或者一群人联合起来去思想,力量更加壮大而持久。从今年的跨年演讲,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分工与合作的影子。也就是说,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的知识产业,都要走专业化分工和集团性合作之路,都要从产业链化走向产业网络化,链化可以跨区域转移,而网络化则可以跨界溢出。从这个发展理念上去思想一个新兴产业,也许我们更能看清楚一个产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83)

        把自律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这无疑是一条让自己变成优秀的正确道路。不过,在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成功不一定是优秀,但优秀一定是成功。对于成功,你有你的眼睛里的成功,我有我的眼睛里的成功,一千个人的眼睛里有一千种成功。


        (184)

        我们常鼓励自己说:要努力克服困难,奋勇向前。这里的向前往往是指外在的境遇或他物、他事、他人。想一想我们向前的方向,其实不是只有向外这一个,在向外前进的同时,我们还要向内前进,这个向内就是要不断地去扣心自问,勇于自省,并战胜自我,这一点比向外前进更加重要。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在生活中,真正做到知己、胜己是一件很难的事,能够知己,并可以战胜自我,这个人一定是世间真正的强者。


        (185)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说要坚持不懈、要勤奋、要刻苦、要自律、要做时间的主人、要善于分析和总结。其实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我们自身在学习上就有许多本性的缺点,我们要在学习中去克服掉这些缺点,并把克服缺点的行为日常化,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觉得苦了。苦中作乐,这是别人看你的感觉,而你的心里此时是不觉的苦,反而感觉是自己生活的一种乐趣,这说明你真正地懂得了学习。如果你自己还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那么你心中的那些山贼还没有剿灭干净。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所以我们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与苦都是我们手中紧握的学习武器,是破心中诸多山贼的刀和剑。


          (186)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今我对荀子《劝学》中的这段话深有感悟。一个人的脑子聪明固然是件好事,但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也终将一事无成。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自律的习惯很重要,从这一点上来说,自律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学习生活的基石。


          (187)

        “用开心的布料,缀上生活的补丁; 用心情的筛子,滤掉烦恼的沙子; 用收获的石子,垒起幸福的大厦。”这是我当年建立自己QQ空间时写下的一段话。人生就是在日复一日之中度过的,在每一天里,其实我们做不了多大的事情,所做所为都是点点滴滴的小事,对于生活中的小事情,我们应该有所选择,要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嘛。对于有价值的小事情,我们要肯于日积月累去做,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自己也很富有,我说的这个富有不是指钱财。


          (188)

        每天去做小事情,点点滴滴,就像水珠,坚持不懈地坠落一处,就是坚硬的石头,也会有一日被击穿,滴水穿石,这就是时间与恒心结合在一起的力量。一个人只有恒心不行,还要有时间,反之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并在生命中的每天去做一点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能说不枉此生。


        (189)

        我喜欢寻读这个词,每每读一个词牌,我就喜欢在网上寻找这个词牌的词来读,尽可能地去多寻找,大有韩信点兵之志,我也称自己的这种学习方法为“镰刀搂草打兔子学习法”。通过寻读,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快速读一首,几秒中就可以判断这首词好与不好,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几百首词,哪些词可以当作垃圾丢掉,哪些词可以集中起来去研究学习,研习得到的心得感悟就是自己这一次围猎所打到的兔子。

          (190)

        正确的反思自己应该是:不但看到自己的成功,也要看到自己的失败。

        正确的认识自己应该是:不但清楚自己的长处,也要清楚自己的短处。


        (191)

        如果自己的苦难能够通过与别人的苦难对比而减轻了苦难的重量,那么这个苦难就不是苦难了,最多它只是一个回忆。

          (192)

        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开拓视野,只有不断思考才能感知未来,只有面对未来,我们才能够知道现在应该去做什么才是真正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才有可能不断地去累加自己的一个个小确幸,从而把自己的生活导向真正的幸福。


        (193)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大千的世界,

        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苦乐的人生,

        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味冷暖的生活,

        用自己的思想去探索生命的真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