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文本问题串的设置方法

​浅论语文文本问题串的设置方法


图文 黎浩楠

【摘要】学习语文,理解文章,需要科学的文本问题串来搭建思维的阶梯。“深挖题目”、“提炼主题”和“以情设问”三种设置文本问题串的方法,分别侧重对同一篇文章进行深度解析;以“主题”为导向,注重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横向拓展;以情感为线索,追求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通。灵活使用这三种设置文本问题串的方法,相信在理解文章的深度,拓宽知识的广度,建构知识体系,把握文章情感脉络等方面,会取得新的突破。

【关键词】文本 问题串 方法

对“语文”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许多观点: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文是语言和文章,语文是语言和文学,语文是语言和文化,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无论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还是书面语,都脱离不了“文”,因而,与“文”对话,便成了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而言,语文的文,主要是以教材形式呈现的各类文章。那么,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些文章,就需要老师设置科学的文本问题串,搭建思维阶梯,最终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理解文本内容,习得知识,形成能力。文本问题串设置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到底怎样来设置文本问题串呢?自身大量阅读的经验,加上长时间的教学经验,我在这里归纳出了设置文本问题串的几个方法。

一、深挖题目

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古语云:“言为心声,眼为情种。”透过眼睛,看到心灵;透过文章题目,便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自主阅读而言,我们在读一篇文章,或者读一本书之前,往往先看文章的题目或者书的名字,引发一系列思考,即便这思考是在潜意识里,并不是成体系的,但终归是有的,它激发了阅读兴趣,继而促使人作出判断,便开始了阅读。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特别是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时地会关照题目或者书名,思考文章或书的内容,到底与题目或者书名有什么关联。比如,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初看书名,便不禁让人思考,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到底是什么?是轻蔑、轻松、轻浮、轻薄、抑或是轻于鸿毛的轻?因为按照一般逻辑,不能承受的是重,重量、重任、重担等等。

有了初步的思考之后,阅读就成了一种关于书名的验证,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书名,验证内容与题目关联的过程。又如,读莫言的小说《蛙》,书中的内容,写的是人的故事,这就不断地促使人去思考书名的旨趣,后来终于揭晓,“蛙”字是“娃”的谐音。同样,阅读成了一种关于书名的验证,阅读在验证中推进。

当我们作为阅读者的时候,关于题目或者书名的思考,其实就是潜在的文本问题。只是限于角色的缘故,我们还不曾把这些关于题目或者书名的文本问题,串成一条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链条式线索,便进入了阅读的状态。所以,阅读的收获,往往以点状的形式呈现,而并不以线状或者面状的形式呈现。当我们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作为教师时,理出关于文章题目或者书名的成熟思考,挖掘题目,设置相互关联、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在阅读中去验证,显得非常重要。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也常常由题目入手,要求学生看完题目后,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疑惑,或者询问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是什么。这里面自然会产生出一些文本问题,但都过于零散,不能称之为问题串。往往也是说过则已,并没有有效地促成学生知识的重构。

常见的文章题目,大致可以分为名词性质的题目和动词性质的题目两类。在名词性质的题目中,又分为纯名词题目和修饰性的名词题目。纯名词题目,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如《金色花》《春》《风雨》《绿色蝈蝈》《丑小鸭》《邓稼先》《社戏》《竹影》《猫》《华南虎》《马》《狼》等。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设置文本问题串。其一指向事物本身,其二指向作者。因此,可以归纳为三个大的问题:

(1)是什么?

(2)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自己情感的?

在这三个问题中,(1)指向事物本身,(2)(3)指向作者;(2)(3)是建立在(1)的基础之上的,三个问题体现了内在的关联,呈现出递进性。这三个基本的问题,在遇到具体的文章时,可结合具体的事物,对提问进行优化与充实。例如,对《春》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1)读课文,找一找春天的美美在什么地方?

(2)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这里关于《春》的三个具体问题,对应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从指向事物本身和指向作者两个层面入手提问。另外,无论是指向事物本身还是指向作者的提问,关于它们的追问,都可以插入指向读者的子问题,同样以《春》这篇课文为例:

(1)读课文,找一找春天的美美在什么地方?(指向事物本身)你为什么认为它美?(指向读者)

(2)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指向作者)你为什么认为表达了这样的情感?(指向读者)

(3) 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指向作者) 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指向作者)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指向读者)

由此可见,这些文本问题串,交错着指向事物本身、指向作者、指向读者的问题,因而就形成了读者与文本内容、读者与文本形式、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指导者之间的多元对话,问题由宏观到微观,由内容到技巧,由外在到内在,体现出了一种螺丝钉似的纵深钻探性,这对于深入理解文本,形成语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修饰性的名词题目,即文章的题目属于名词性质,但带有修饰词。比如《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济南的冬天》《月亮上的足迹》《皇帝的新装》 《土地的誓言》《伟大的悲剧》《真正的英雄》等。这些文章的题目,由定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那么,我们在设置文本问题串的时候,除了对中心语做不同指向的问题设置外,还需要兼顾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关系。比如《土地的誓言》这个题目,就不禁让人思考,“土地”与“誓言”之间的关系。土地本身是不能发出誓言的,那么誓言是人发出的,所以,这其中就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解读文章题目的时候,我们甚至要在定语上面下更大的功夫。因为,定语直接反映了作者的态度观点,比如《再塑生命的人》《伟大的悲剧》等。另外,定语也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关键点。以《伟大的悲剧》为例,我们即可在“伟大”一词上做文章,追问哪里伟大,可不可以换成其它词语等。

动词性质的题目,即题目是动词或者包含有动词成分。例如《散步》 《咏雪》《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塞翁失马》《智子疑邻》《夸父逐日》《爸爸的花儿落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羚羊飞渡》等。这些题目,有些只是一个动词,如《散步》;有些是动宾结构短语,如《咏雪》《观沧海》《次北固山下》《智子疑邻》;有的是主谓结构短语,如《塞翁失马》《夸父逐日》《爸爸的花儿落了》《共工怒触不周山》《羚羊飞渡》等。

对于纯动词性题目,我们在设置文本问题串时,了解动作本身的意义是最基本的;其次,动作发生的主体,动作发生的条件等,都是需要弄清楚的。而动宾结构、主谓结构的题目,信息更多。对于动宾结构的题目,首先要理解动词的意思及其所蕴含的情感态度,比如《智子疑邻》,理解课文之前,就需先弄明白动词“智”与“疑”的意思。对于主谓结构的题目,首先需理解主语是谁,然后弄清动作实施者进行该动作的原因。比如《夸父逐日》这篇课文,通过课题,可设置如下问题串:

(1)夸父是谁?

(2)“逐”是一种什么状态?

(3)夸父为什么要逐日?

总之,对于动词性质的题目,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问:理解动作的意义,弄清动作的主体 (题目中不包含的,像动宾结构的题目,应自主补充出动作的主体),理解动作实施的缘由。

二、提炼主题

如果说“深挖题目”是设置文本问题串时按部就班的操作的话,那么,“提炼主题”便是设置文本问题串时一种天马行空的操作。所谓提炼主题,即教师在阅读文本以后,内化文本内容,找出文章最具代表性的亮点的过程。按主题设置问题串,可以打破文本的原有逻辑,以主题为导向,确立新的逻辑顺序。比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分别写了来访福楼拜家的三个人,并写了福楼拜。

从叙事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不似武侠小说那样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从抒情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也不似哲理诗歌那样隽永深沉,耐人寻味。然而,外貌描写确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文章的亮点,那么,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便可以“外貌描写”为主线来设置文本问题串,形成学生“外貌描写”的知识体系。

同理,如果一篇文章的闪光点是比喻的修辞,那么我们便可以“比喻”为主题来设置文本问题串,同时还可拓展其它篇章中的精彩比喻。如此一来,文章成了佐证某一个重要知识点的材料。有了一则材料作为范例,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便会无意识地强化已有的知识点,最终达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的目的。

三、以情设问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可是这“气”到底是什么?是文中所营造出的气氛、还是作者外显的气质,抑或是文字间灵动的才气呢?总之,这“气”是有些含混飘渺的,叫人难以把握。或把“气”换成“情”,言“文以情为主”,如此,大概要明晰一些。尽管“情”也带有主观成分,然而“喜、怒、哀、惧、爱、恶、恨”这七情,从类别上说,终归是清晰的,比“气”更容易把握。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可能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们把曹丕和陆机的观点进行综合,支持“文以情为主”的说法。

每一篇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的。即便是客观叙述的新闻,这其中也有作者的爱憎。新闻工作者对正面事迹的报道,这其中本身就融入了赞美、歌颂等情感,暗含着弘扬的目的。而当他们对负面事迹进行报道时,本身就融入了“引以为戒”的用意。所以,客观的新闻材料,也是有“情”的。因此,“以情设问”就成了搭建思维阶梯,成了设置文本问题串的又一种方法。

“以情设问”就是在读完文章之后,先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再在具体的字词段上面去寻找依据,从而完成由整体到局部的深入研究。“以情设问”和“深挖题目”所不同的是,前者由面到点,后者由点到面再到点。但是,带修饰性的题目中,例如《伟大的悲剧》,这本身含有作者的情感,所以,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亦不可完全割裂开来。

《风雨》这篇文章,题目是客观事物,纯名词性质,对这篇文章以情设问的话,不妨提出以下问题:

(1)从这篇文中中,你感受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些情感的?

(3)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情感的?

而按照“深挖题目”的设问方法,同样以《风雨》为例:

(1)作者写出了什么样的风雨?

(2)作者是怎样来写风雨的?

(3)文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对比“以情设问”和“深挖题目”两种不同的文本问题串设置方法,不难发现,两者的思维顺序正好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方法,应该没有优劣之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需结合具体内容,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深挖题目”、“提炼主题”和“以情设问”三种设置文本问题串的方法,分别侧重对同一篇文章进行深度解析;以“主题”为导向,注重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横向拓展;以情感为线索,追求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通。灵活使用这三种设置文本问题串的方法,相信在理解文章的深度,拓宽知识的广度,建构知识体系,把握文章情感脉络等方面,会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6-01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5-01

[3]刘朝晖.《语文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04-01

[4]蔡伟,纪勇.《语文案例教学论:课堂导入与收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01-01

[5]肖守志.《语文言意情教学论》.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3-07-015

[6]文兰森.《 新世纪的“教学论” :语文导创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08-0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