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没谱;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人;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这样的话,一抓一大把,不一而足,林林总总,是说“老人言”很重要,忽视不得。

      回想起来,有很多“老人言”让我们受益匪浅。简单地归拢一下,有农时天气的、人生感悟的、家庭生活的、经验教训的、做人处事的,等等。

      比如农时天气的: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水缸穿裙山戴帽,大雨不久就来到;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当然,这些也可以叫做谚语,因为我是从老人口中获得,姑且也叫“老人言”吧。看似普通的一句话,他们的确在我今后的生活中发挥了一些作用,至少是少挨了雨淋,也少耽误了事,少耽误了行程,亦或给了周围人一些参考。

    但是,感觉现在的孩子不怎么听“老人言”了。人家嫌你烦,嫌你“土”,说好听了叫“代沟”,说不好听了,叫“老黄历”、“老古董”。他们流行的,是被大众嚼的稀烂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神马都是浮云”、“羡慕嫉妒恨”、“高大上、任性、心塞、萌萌哒……”,可是,这些流行语的保鲜期很短,甚至保质期也不长,不用多久,就被新的流行语所覆盖。

      可就在我小的时候,“老人言”还是相当有权威的,很管用。因为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报纸越来越厚,广播不仅收音机里有,车载的效果也非常好,电视还要狂轰乱炸,网络更是一网打尽、包罗万象,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四通八达。过去呢?过去的图书馆、书店没有现在的发达,也没有这样普及,不用说电视、收音机,连书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奢侈品。更别提什么“亚马逊”、手机报、电子书了。因此,好多知识都是靠手把手的教,亦或口口相传。那个时候,“老人言”自然就显得颇为重要。寥寥几句,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哪怕年轻人来说,就如“圣旨”对臣民一样,记忆自是相当的深刻。

      “老人言”不是名人名言。比如,花盆不长万仞松、买卖挣在熟人手、饿了甜如蜜饱了蜜不甜、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拿猫当虎斗、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等等,但是这些话,最简洁,最直白,也最草根,最接地气。

    “老人言”不是定义、定理和定律。“老人言”里也有一些世俗、功利、消极的内容,比如,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的投机心理,事不由东累死无功的消极心理,吃人家饭受人家管的逆来顺受心理,孩子哭了抱给他娘的推诿心里,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悲观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心理,等等,成为一些人信奉的处世哲学,也成了给自己找借口的台阶。因此说,对待“老人言”不能盲从,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是,这并不影响“老人言”的作用。稍稍回想一下,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虽然很多“老人言”因为年纪小,当时理解消化不了一听而过了,但总会有几句“老人言”,让我们记忆深深,并且回忆久久。就如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坷德》,每个年龄段读它,都有新的、不同的感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如,千金难买回头看。最初,外祖父教我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理解是出门的时候,回头看看,是不是有的东西忘带了;下地干活的时候,回头看看,是不是把锄头啥的落下了。就因为这句话,还真是没怎么丢三落四,也少跑了不少冤枉路。等长大了才知道,千金难买回头看,其实重点在“回头看”,就是告诉你我,要经常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想想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经常反思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再往前走的时候,就能避免走弯路、重复老路,犯同样的错误;就能重新找回自己,找回初心。

     记得那年毕业前开始实习,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也是有着各种迷茫和疑惑,发现一群有真才和实学、另一群没真才实学的人已经填满了所有的缝隙。清醒地认识一下自己之后,便不敢自鸣得意。不虚荣,不妄为,也有意混同寻常,搭讪着与人随和。五味俱全的实习还没完,我在周末早就躺到了家里的炕上。卖豆腐的老头儿呐喊了整个村庄,才有了一点点知觉,那时候的心情怪怪的,挺好玩,但并不是很好受,就像同时吃下了糖和盐。走出门,发现天上的风筝多了,欣欣然,带着一群孩子和我的狗去放风筝。此时才发现自己早已过了放风筝的年龄。在惶惑中希望,在希望中惶惑不安。想静下心来读点书,写点很心情的小文,却整天被莫名其妙的问题纠缠不休,便再而三地原谅自己。处于那样一个时期那样一个阶段,谁的心里都会毛的。可以不为呀,所以无为,又在为无为继续惶惑着。

     那时候的日子可真不是个滋味儿。可日子就是这样,不可能每个细节都生动。越不好过,越要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要不就更难过。

     于是想起红鹳鸟的故事。红鹳鸟,沙漠中为了生存而覆辙,五十一个日日夜夜的迁徙中,饿死、病死、炙烤死、累死……真正到达目的地的不足三分之一。长颈扇羽,细脚伶仃,浩荡悲壮。总是在鼓励自己拿出红鹳鸟的气度,做一个卑微的某种向往的追随者。

     流年似水。没怎么晃,就到了不惑之年。每每浮躁、纠结、惶惑的时候,就想想实习时候的自己,和自己实习时候的心境,就总会想起红鹳鸟的故事,就总会打起精神,让自己的灵魂和脚步上路!我想,我是红鹳鸟群中最孱弱的一个,但我一直逞强地想扮演最顽强的一个。想一想,这“回头看”,还真是“千金难买”啊。

     还有一句,叫冷了迎风站,饿了腆肚行。那个时候,就一直不明白冷了为什么还要迎风站?饿了为什么还要腆肚行?那样不是自找难受吗?后来才慢慢理解,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意思,也不是逞强硬扛的意思,是教人在困难面前,要有一种压不垮、折不弯的精神。“没病不死人”,这句话最直白,是说凡事的发生一定有它的内因,一定有关联,凡事不能看表面现象,要勤动脑、多分析。再比如,眼是孬种,手是好汉;不怕慢,就怕站。也是告诉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扑下身子,踏实肯干,不放弃,不畏惧,没有完不成的事情。还有: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真人不露像、骡子大马大值钱人大了不值钱,等等。说到这儿,忽然想起一句话,叫好男不和女斗,这怕是中国最古老的教人做绅士的箴言了吧,哈哈。

      “老人言”,说穿了,它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过渡,一种信仰的培树和延续。

      一句句“老人言”,并没有被现在大盆小碗儿的心灵鸡汤所淹没和掩盖,更别说插科打诨的流行语了。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依然闪烁着独特的光辉,让暗夜不再单调,让无眠的人不在孤寂,让迷失的你能够有所依循。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作者:月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11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28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839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07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8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29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80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13评论 1 24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75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66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2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4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6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7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