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行为模式

只有了解了用户是如何决策、如何作出行动的,我们才能悄无声息的干预用户决策。

AIDA模型

AIDA模型可以看作是用户做出决策的整个行为流程,即从最开始注意到某个东西到最后产生行动的全过程。

下面的定义部分来源于Wiki百科:

AIDA模型也称“爱达”公式,是国际推销专家海英兹·姆·戈得曼总结的推销模式,是西方推销学中一个重要的公式。

它的具体含义是指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必须把顾客的注意力吸引或转变到产品上,使顾客对推销人员所推销的产品产生兴趣,这样顾客欲望也就随之产生,然后再促使采取购买行为,达成交易。

![只有了解了用户是如何决策、如何作出行动的,我们才能悄无声息的干预用户决策。

AIDA模型

AIDA模型可以看作是用户做出决策的整个行为流程,即从最开始注意到某个东西到最后产生行动的全过程。

下面的定义部分来源于Wiki百科:

AIDA模型也称“爱达”公式,是国际推销专家海英兹·姆·戈得曼总结的推销模式,是西方推销学中一个重要的公式。

它的具体含义是指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必须把顾客的注意力吸引或转变到产品上,使顾客对推销人员所推销的产品产生兴趣,这样顾客欲望也就随之产生,然后再促使采取购买行为,达成交易。

素材来源于互联网

看到上面这张图有没有感觉很眼熟,这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漏斗模型么...AIDA模型分别为:

  • Attention,即引起注意;

  • Interest,即诱发兴趣;

  • Desire,即刺激欲望;

  • Action,即促成购买。

以Banner为例,结合着互联网产品的特点,我们来看下整个AIDA流程。

首先我们会考虑让用户能够看到我们想传递的信息,这个时候我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吸引用户注意力,比如突出颜色、加大加粗文字、Banner位置放在第一张等等;

其次我们会进行文案的调试、排版布局、UI风格的调整,甚至还会做一些个性化的推荐,这些都是为了能在获取用户注意力的这极短时间内,让用户能对我们的信息产生兴趣;

然后我们会用限时、限购等策略,辅助按钮加大、颜色突出等策略,想方设法的让用户去完成我们希望他完成的行为;

最后,用户可能点击也可能不点击,在点击率不好的情况下我们会持续不断的优化1-3步,在点击率好的情况下,我们会在下一个页面继续重复1-4…

这就是用户从被吸引到产生行动的整个流程,我们可以用种种方法获取到用户的注意力,但关键的问题在于用户为什么会行动,以及如何去行动,下面我们再来分别看下。

需求三角

网上关于需求的文章五花八门,然而针对需求本身的探讨却很少,先来抛个问题,我们成天把需求挂在嘴边,那需求究竟到底是什么呢?

到目前为止,我的理解是:因欲求不满,引发某种填补欲求的动机,这个动机可称之为需求。

需求三角模型是李叫兽在混沌大学的课程《破解消费者需求密码》里面提到的,模型主要包括缺乏感、目标物以及能力。

素材来源于互联网

缺乏感指的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是形成需求的第一阶段,如果没有这个落差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填补落差的动机存在了。

目标物指的是一个参照物,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要和缺乏感有密切的关系。不同人的经历、生活方式、价值观会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会造成目标物的不同。比如同样是饿了,有的人想吃馒头,有的人想吃汉堡,有的人就想吃火锅…

能力指的是为了填补这个缺乏感,用户要达成目标物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这个成本包含时间、金钱、学习成本、换用成本等等,总之就是用户为了达成目标所要付出的一切东西。

缺乏感+目标物构成了用户产生动机的动力,而要付出的成本构成了用户产生动机的阻力,动力-阻力=最终的行动意愿…

由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初步定量的分析用户产生行动的意愿大小,至于用户是否能产生行动,还取决于一些其他因素。

Fogg模型

Fogg模型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BJ Fogg提出来的,Fogg模型说人的行为由动机,能力和触发条件这三要素组成,这三个同时都满足时行为才会发生。

用一个等式来简化就是B=MAT,其中B是Behavior行为,M是Motivation 动机,A是Ability能力,T是Triggers触发。

[图片上传中...(image-44ae0b-1539763664880-1)]

素材来源于互联网

这个模型和我们上文中提到的需求三角有部分内容是重合的,所以动机和能力部分就不再赘述,主要来看触发这部分。

需求三角这部分内容中,我们提到了这样一个公式:

  • 最终的行动意愿=动力-阻力

结合Fogg模型,我们可以做一些拓展,于是就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 行动=动力-阻力+触发

行动系数越大,用户产生行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没有加入触发这个变量之前,用户的行动系数就只和意愿以及能力有关。

按照强和弱这两个维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得到以下四种类型,分别是:

  • 强意愿,强能力;

  • 强意愿,弱能力;

  • 弱意愿,强能力;

  • 弱意愿,弱能力。

对于强意愿,强能力这种情况,我们无需做太多的干预,在适当的时间、地点让这部分用户了解到这个信息就足够了。

比如我们经常会选取一部分有购买记录、强消费能力的用户,通知他们有一些活动,或者商品上新了…

对于强意愿,弱能力这种情况,我们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提升用户的能力,一种是降低参与门槛。

前者的实现成本相对就比较高了,比如提供帮助手册、新手引导等;

后者主要指的就是降低用户的行动成本、参与成本、优化流程减少障碍等,比如课程太贵买不起,我帮你拆分,支持单节购买,或者我支持分期付款等。

对于弱意愿,强能力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刺激用户的意愿,放大行动的动力。

比如利用限时、限量、秒杀等策略,或者是利用攀比、成就感、荣耀感来制定的排行榜、勋章、荣誉等体系…

对于弱意愿,弱能力这种情况,先果断放弃,目前的性价比太低。后续再偶尔关注一下,看有无其他情况的改变导致意愿和能力的强弱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几种用户里面,优先让强意愿,强能力的用户产生行动,其次是想办法降低参与门槛,让强意愿,弱能力的这部分用户参与进来,然后是弱意愿,强能力的这部分用户的触发,最后再是弱意愿弱能力的这部分用户的触发…

One More Thing

你以为到此为止就完了么,不不不,这只是用户完成了一次行动,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想让用户完成的是重复性动作,直至上瘾。

所谓上瘾就是让用户离不开你,让用户一在特定的场景下就会立马想到你,具体实现路径参见下面的上瘾模型。

素材来源于互联网

巴甫洛夫与狗的那个实验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一摇铃铛狗就会条件反射的流口水,而另外一个科学实验也证明了类似的机制…

这是一个猴子与果汁的实验,刚开始实验者在笼里挂一盏灯,灯一亮就会给猴子提供几滴果汁,刚开始时猴子是在喝果汁的时候,大脑才会分泌多巴胺,而在后来的时候,只要灯一亮,猴子的大脑已经分泌多巴胺了。

多巴胺是与快乐、还有各种上瘾行为相关联的…

而多巴胺的作用是会边际递减的,换言之就是同等刺激程度能产生多巴胺的量会越来越少,为了获取相同量的多巴胺,需要产生的刺激就会越来越大,我们要产生的对应行为也就要越来越频繁或者越来越剧烈,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上瘾。

烟瘾、酒瘾、手机瘾、游戏瘾等等,本质都是一样的。

此外,在心理学上还有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在一件事情上付出越多,对它的态度就会越喜欢”。汉语里有这样一个成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个成语叫做敝帚自珍…

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的让用户在产品上付出劳动成果,这样会增加用户的非理性程度。

除了这种非理性,我们在一个产品上沉淀的内容、数据、关系链越多,我们的逃离成本也就越高,也就越难离开这个产品。

有时候觉得我们这群人也是挺可怕的,不断的研究别人,让别人在还没有启动防卫心理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我们希望他们完成的行为。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46858-90039fc419c0b85c?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看到上面这张图有没有感觉很眼熟,这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漏斗模型么...AIDA模型分别为:

  • Attention,即引起注意;

  • Interest,即诱发兴趣;

  • Desire,即刺激欲望;

  • Action,即促成购买。

以Banner为例,结合着互联网产品的特点,我们来看下整个AIDA流程。

首先我们会考虑让用户能够看到我们想传递的信息,这个时候我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吸引用户注意力,比如突出颜色、加大加粗文字、Banner位置放在第一张等等;

其次我们会进行文案的调试、排版布局、UI风格的调整,甚至还会做一些个性化的推荐,这些都是为了能在获取用户注意力的这极短时间内,让用户能对我们的信息产生兴趣;

然后我们会用限时、限购等策略,辅助按钮加大、颜色突出等策略,想方设法的让用户去完成我们希望他完成的行为;

最后,用户可能点击也可能不点击,在点击率不好的情况下我们会持续不断的优化1-3步,在点击率好的情况下,我们会在下一个页面继续重复1-4…

这就是用户从被吸引到产生行动的整个流程,我们可以用种种方法获取到用户的注意力,但关键的问题在于用户为什么会行动,以及如何去行动,下面我们再来分别看下。

需求三角

网上关于需求的文章五花八门,然而针对需求本身的探讨却很少,先来抛个问题,我们成天把需求挂在嘴边,那需求究竟到底是什么呢?

到目前为止,我的理解是:因欲求不满,引发某种填补欲求的动机,这个动机可称之为需求。

需求三角模型是李叫兽在混沌大学的课程《破解消费者需求密码》里面提到的,模型主要包括缺乏感、目标物以及能力。

image

缺乏感指的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是形成需求的第一阶段,如果没有这个落差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填补落差的动机存在了。

目标物指的是一个参照物,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要和缺乏感有密切的关系。不同人的经历、生活方式、价值观会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会造成目标物的不同。比如同样是饿了,有的人想吃馒头,有的人想吃汉堡,有的人就想吃火锅…

能力指的是为了填补这个缺乏感,用户要达成目标物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这个成本包含时间、金钱、学习成本、换用成本等等,总之就是用户为了达成目标所要付出的一切东西。

缺乏感+目标物构成了用户产生动机的动力,而要付出的成本构成了用户产生动机的阻力,动力-阻力=最终的行动意愿…

由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初步定量的分析用户产生行动的意愿大小,至于用户是否能产生行动,还取决于一些其他因素。

Fogg模型

Fogg模型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BJ Fogg提出来的,Fogg模型说人的行为由动机,能力和触发条件这三要素组成,这三个同时都满足时行为才会发生。

用一个等式来简化就是B=MAT,其中B是Behavior行为,M是Motivation 动机,A是Ability能力,T是Triggers触发。

image

这个模型和我们上文中提到的需求三角有部分内容是重合的,所以动机和能力部分就不再赘述,主要来看触发这部分。

需求三角这部分内容中,我们提到了这样一个公式:

  • 最终的行动意愿=动力-阻力

结合Fogg模型,我们可以做一些拓展,于是就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 行动=动力-阻力+触发

行动系数越大,用户产生行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没有加入触发这个变量之前,用户的行动系数就只和意愿以及能力有关。

按照强和弱这两个维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得到以下四种类型,分别是:

  • 强意愿,强能力;

  • 强意愿,弱能力;

  • 弱意愿,强能力;

  • 弱意愿,弱能力。

对于强意愿,强能力这种情况,我们无需做太多的干预,在适当的时间、地点让这部分用户了解到这个信息就足够了。

比如我们经常会选取一部分有购买记录、强消费能力的用户,通知他们有一些活动,或者商品上新了…

对于强意愿,弱能力这种情况,我们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提升用户的能力,一种是降低参与门槛。

前者的实现成本相对就比较高了,比如提供帮助手册、新手引导等;

后者主要指的就是降低用户的行动成本、参与成本、优化流程减少障碍等,比如课程太贵买不起,我帮你拆分,支持单节购买,或者我支持分期付款等。

对于弱意愿,强能力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刺激用户的意愿,放大行动的动力。

比如利用限时、限量、秒杀等策略,或者是利用攀比、成就感、荣耀感来制定的排行榜、勋章、荣誉等体系…

对于弱意愿,弱能力这种情况,先果断放弃,目前的性价比太低。后续再偶尔关注一下,看有无其他情况的改变导致意愿和能力的强弱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几种用户里面,优先让强意愿,强能力的用户产生行动,其次是想办法降低参与门槛,让强意愿,弱能力的这部分用户参与进来,然后是弱意愿,强能力的这部分用户的触发,最后再是弱意愿弱能力的这部分用户的触发…

One More Thing

你以为到此为止就完了么,不不不,这只是用户完成了一次行动,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想让用户完成的是重复性动作,直至上瘾。

所谓上瘾就是让用户离不开你,让用户一在特定的场景下就会立马想到你,具体实现路径参见下面的上瘾模型。

image

巴甫洛夫与狗的那个实验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一摇铃铛狗就会条件反射的流口水,而另外一个科学实验也证明了类似的机制…

这是一个猴子与果汁的实验,刚开始实验者在笼里挂一盏灯,灯一亮就会给猴子提供几滴果汁,刚开始时猴子是在喝果汁的时候,大脑才会分泌多巴胺,而在后来的时候,只要灯一亮,猴子的大脑已经分泌多巴胺了。

多巴胺是与快乐、还有各种上瘾行为相关联的…

而多巴胺的作用是会边际递减的,换言之就是同等刺激程度能产生多巴胺的量会越来越少,为了获取相同量的多巴胺,需要产生的刺激就会越来越大,我们要产生的对应行为也就要越来越频繁或者越来越剧烈,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上瘾。

烟瘾、酒瘾、手机瘾、游戏瘾等等,本质都是一样的。

此外,在心理学上还有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在一件事情上付出越多,对它的态度就会越喜欢”。汉语里有这样一个成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个成语叫做敝帚自珍…

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的让用户在产品上付出劳动成果,这样会增加用户的非理性程度。

除了这种非理性,我们在一个产品上沉淀的内容、数据、关系链越多,我们的逃离成本也就越高,也就越难离开这个产品。

有时候觉得我们这群人也是挺可怕的,不断的研究别人,让别人在还没有启动防卫心理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我们希望他们完成的行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主讲人服务过的公司包含但不限于华为技术(2012实验室),阿里巴巴(国际UED),分别从事过通信产品的工业设计和B...
    菜菜的移动城堡阅读 557评论 0 1
  • 安全探索 方便用户进行探索和尝试,支持多级撤销, 即时满意 让用户立即完成一个任务,给他们信心。 满意即可 人们不...
    溪离欣洛阅读 1,063评论 0 5
  • 传说,魍魉之森的最深处,有一潭古镜,那里,影射着每个人的前世。 萝丝,那个十六岁的花季小姑娘,带着自己对前世的幻想...
    宁静之森阅读 145评论 0 1
  • 奧云塔娜的清宫生涯,正式开始,她时常招幸蒙古福晋进宫侍奉她,顺便打听消息,联络蒙古各部,并为阿巴亥部屯兵做准备。 ...
    君清兮阅读 240评论 0 0
  • 今天画乡村速写 画着画着 房子没高度了 因为房子再矮就接近地面了 于是老师过来说 这幅画要竖着构图 你横画当然不够...
    玛莎Belle阅读 18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