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随笔

实难起笔,既想全面,又想引经据典不失文采,然才浅词穷,只是简单记录下收获吧。

我觉得用柴静老师跋的标题:“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去概括我所感受到的藩叔的一生,尤为恰当吧。(也不知怎么叫,曾老,老曾,更喜欢藩叔吧)

曾有长辈多次跟我提起曾国藩,指点我去学习他的忍,他的处世之道。我也曾在漫天的微信推文看到不少挂着藩叔大名的厚黑成功学。自己也加了很久的藩叔的学习交流群(然而并没有看过多少文章),总之,越来越多的好奇推着我想要去了解这样一位老人,缘何称为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圣人”,缘何称为继孔子,王阳明两个完人后的半个完人。

这本书也不算是传记,生平的很多大事也并没有详细记载(估计是觉得正常人都知道)。正如书名所言,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采录了大量的家书,日记,文献记载,作者试图减少评论去为大家呈现一个直观细节的藩叔。

老师曾几次告诫我,不必跪着读书,所以一开始也是在心里告诉自己,纵是圣人也不必崇拜,选择吸收借鉴。然而书一开始就打消了我的顾虑,“藩叔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洗一次脚”“在京做穷官时成天为钱发愁,为了在祖父生日时多收点份子,未雨绸缪的加大社交力度”“打仗左右为难时翻开易经算一卦”等等很有趣的细节让我摆正了想法这就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人。

书归正传,从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写起。

1.天资被讽。藩叔天资不佳,加上父亲教导方法也有问题,第六次考秀才时被学台挂牌发通告说“文理太浅”,受此奇耻大辱回家发奋终于在第七次考中秀才,此后举人,进士,点翰林就顺利的多,又被多次升官从此飞黄腾达。

2.官场被针对。十年七迁的藩叔看起来一帆风顺,然而他却非常的郁闷,随身居庙堂之高,然而此时的他也并非权倾天下,几乎没什么话语权,满腔的报国热情被道光晚年政治低气压(多磕头,少说话)压得喘不过气。藩叔心急如焚,身居翰林毫无发言权,即使当上了副部长,也发现推动改革根本不可能。转眼咸丰老哥上台,血气方刚,下诏求言。藩叔那个激动啊,一道《应诏陈言疏》透彻的摆明官场的退缩,敷衍的,相互推卸等等丑恶形状。皇帝大为赞赏,让他在日讲时详细解释,藩叔详细准备并画了一张图,然而不擅画画的他画的相当难看,九卿传阅时成了大大的笑料,“这个水平还当什么圣人门徒”。其实,每想到这个画面是略带凄凉的,我看到了一群官场老油条,坏笑着看着一个愣头青满腔热情的跳上跳下,等着他出丑,满朝皆浊你独清?就你对大清朝忠心耿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中国的事,急不得,激动,愤怒,抨击,更张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3.耿冲逆鳞。然而藩叔并没有因为受到讥笑意志消沉,反而激发起了对抗官僚体系的战斗决心,坚定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意志。再上多道奏折,全面深入指出大清面临的种种危机。然而他高估了头顶的这个皇上,咸丰心胸狭窄,气质庸弱,谈不上雄才大略。这些奏折草草读过,随口夸奖就扔进纸篓,没了下文。藩叔大失所望,认为不敲醒这个糊涂皇帝无法救国,所以上书《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指咸丰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不求实际,刚愎自用出尔反尔的三个缺点。Naïve,这个想法真的太天真。咸丰老哥怒摔奏折,马上就要抓藩叔,(怕是都动了杀心)。几位大学士苦苦求情才免于获罪,咸丰老哥随后假惺惺夸了几句藩叔然后下长篇上谕一一辩解。藩叔彻底桑心啊,此后多就事论事再不多言。此后他又两次为了维护原则正义,公开损害了当权的两位大人物,打破官官相护的潜规则,导致藩叔逐渐被孤立。遭人唾骂。一直到去江西做考官,逃离京城,路上闻母过世,匆匆回家,结束十四年京宦生涯。可以看出,早年在京城的做官的日子实在不好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自身的棱角在根深蒂固的昏暗官场中跌的鼻青脸肿。

4.长沙被整。守孝期间,太平天国日益猖獗,导致湖南各地纷纷糜烂,流氓土匪也借机兴起。咸丰急诏藩叔协助兴办团练。藩叔一到长沙雷厉风行,以不需要参照法律,不需要任何实际证据,以举报口辞为信,稍加审问,立即结案,要么砍头,要么打死棍下或者鞭刑,恐怖政策收到了一时之效。然而在政界却都视他为仇敌,说白了就是断了官员们灰色收入的利益链,奶酪怎么能随便动呢。藩叔所办之事,多是超过了自己的权力范围,混迹官场多年,他也不是不通世俗之辈,只是他看到官场风气败坏已极,随波逐流,断难成功,想挽救天下,就必须改变官场风气。希望用自己的行为给湖南官场以震动。没想到,反倒酝酿了一场大风波。藩叔练兵,坚决的要对部队进行政治教育,亲自训话,以圣人之言,岳飞精神鼓励将士忠君爱国,不得扰民。藩叔不但让自己的湘军按时会操,还要求驻守的正规军(绿营)也一同执行。文官虽然不满,但是只是形于辞色,武官们就开始要造反了,简单来说就是,绿营的军官带头抵制被藩叔上奏给办了,于是绿营的最高长官就带头报复,故意绑起士兵送到藩叔那,并散布曾国藩要严惩这些士兵的消息,让绿营群情激奋,上街示威闹市,攻到了曾国藩的住处,绿营士兵伤了他的随从,藩叔没想到这群士兵敢动自己这个二品大员,险些挨刀,连滚带爬求助隔壁的巡抚这才躲过,巡抚不安慰他反而把那几个被绑的士兵找来亲自松绑,好言安慰道歉,说委屈你们了。对藩叔说:将来打仗,还要靠他们啊!转身而去。藩叔被修理的事四处飞传,这是曾国藩第一次遭遇真正的挫折。想到即使上奏扳倒一个人也无济于事,“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带着湘军往衡阳忍辱苦练。然而巨大的困难摆在眼前,无办公场所,无名正言顺的职权,无经验,无朋友帮忙,也没有制度保障!没有军费全靠自己筹集。但是想到长沙之辱,他还是一点一点克服。直到湘潭之战中,十战十捷,以少胜多。这是太平军兴起以来清军取得的唯一一次重大胜利!

5.被圣上抛弃,积泪涨江,人生谷底。即使取得了战斗成功的藩叔并没有好过,虽然被皇帝嘉奖,除巡抚外藩叔皆有权调遣,从根本上提高了他的政治地位,之前修理他的仇人也被皇帝下旨严惩,但是军费问题,仍然要自己艰难筹备。而且曾国藩没有实权,皇帝给的是虚名,因为咸丰老哥提防着他,并不想让他太大,想让他打游击,最后再让北方八旗军坐收渔利,没有提拔的权力就很难左右地方官的命运。筹钱困难,又被做为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调来调去。支援江西。到了江西又重复了湖南的厄运,被全省团结起来下绊子设置障碍。“江西数载,人人以为诟病”“士饥将渴,窘若拘囚,群疑众侮,积泪涨江,以夺此一关而不可得,何其苦也”(积泪涨江让我想到了一个捧着碗接泪水的表情包),然而时势之危与圣人之教又不容许,按捺着自己想要挂冠而去的内心,百计隐忍,甘受煎熬。正痛苦万分之时,接到父亲的讣告,这个噩耗此刻成为摆脱困境的天赐良机,上疏回家守孝,不等皇上回复(哥不伺候了),就直接回家。然而皇帝肯定不批准守孝三年,催他立刻回去。藩叔在这个契机,上了一封奏疏把自己的委屈一股脑讲出来,希望皇帝体谅自己苦衷,授予他职权,“以臣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决不能以治军;纵能治军,决不能兼济筹饷。臣处客寄虚悬之位,又无圆通济变之才,恐终不免于贻误大局”(藩叔说了,不给我督抚之权,哥就再也不干了)。委屈困难说的都够充分了吧,咸丰没理由不给这个一心卖命的忠臣以必要的支持,不过,不过,咸丰老哥那也不是一般人物,非要较个劲,值此时,天京内讧之后,太平军内部分裂,实力大衰,看起来平定指日可待,好像没有藩叔也没什么影响,所以,顺水推舟,“那你就在家守孝三年吧”,藩叔的兵权这就被解了。

一口老血?当头一棒?五雷轰顶?我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藩叔此刻被抛弃的凄凉心境,传统伦理上讲,这般要挟皇帝确实有违臣道,但咸丰皇帝这一顺水推舟也着实把藩叔推到了人生的谷底。过往和他对着干的宿敌们欢呼雀跃,眼见着就可以建立功勋的良机也眼睁睁的从眼前溜走,许多部下都因军功飞黄腾达。

“举动大异常态,整日生闷气”“心殊忧郁”“动不动就骂人”先数落江西文官,骂够了骂弟弟们,弟弟们走了后,开始骂几个弟媳。“语言粗俗,蛮不讲理”。这就是此时藩叔的状态,被现实打击的他,仿佛被冰雹打落的茄子,在地上不停的瘫软瘫软,等待着腐烂。

不过如果就此瘫软下去,就不是藩叔了,藩叔之所以能重新站起脱胎换骨,不仅仅是他内心高远的志向圣贤的要求在一直鼓励支持着他,更是他近乎苛刻的自省能力。(自省的部分我准备后边集中去讲)

彻夜不眠的藩叔时而辗转反侧,时而在屋内外踱来踱去,几年来的经历就像过电影一样缠绕心头,极端痛苦中,拿起老庄著作,每日把自己关在屋里,渐渐地静下心来(话说每个人心里都应该装一个老子和庄子,学会放在更大的维度尺度去看待眼前事会让你超然物外,感受逍遥之境,老庄我也体会不算深刻,只是在公选课上听老师讲,每闻都觉思想游于清旷天地间,想找到道为何物,大家有兴趣还是自己多品一品老庄吧)。

静下心的藩叔,渐渐反思到,自己在官场多次碰壁,不单单是因为皇帝小气,大臣们自私,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处事方法都是重要原因。过去的自己总是带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他越来越清楚的找到了自身的致命弱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

家居两年,被他称为自己大悔大悟之年,经过一年多的乡居,曾国藩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年,与四十岁前迥不同”

人算不如天算,太平天国势力回光返照,攻破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八年不得不重新启用曾国藩。大喜过望的藩叔没有任何条件,立刻出山。

他变了,首先,变得和气,谦虚,周到。开始和那些庸官俗吏一样注意礼仪排场,对从前不理不睬的无用的官样文章现在每信必复,到了长沙,拜遍大小衙门,甚至小小的长沙县衙。一改“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心态,努力包容丑陋的官场生存者,设身处地体谅难处,交往时极尽拉拢抚慰之能事,必要时“啖之以厚利”。

第二对皇帝也不那么直言不讳,学会了打太极拳,遇到不情愿的调动或托词,或拖延,周旋解决,刚柔相济。

第三是不再慎于保举。晚清军队,“滥举”之风很盛,每有小胜领兵大员都会拼命保举自己的属下,不管出没出力,上没上战场,都会均沾到好处。原来藩叔痛恨此风,过去受奖的人数仅占队伍的百分之三,而其他大将都要百分之二三十。再出山之后,他发现,仅凭忠义相激,就可以令部下出生入死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真正抱道之士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多。“不妄保举,不乱用钱则人心不附,只有诱之以名,笼之以利才能网罗天下英才”因此复出之后,大力保举,十多年带病生涯里,曾国藩湘军各营保举的武职共达十几万人,其中三品以上的不下数万人,而文职官员中,有二十六人成为督抚一级的大员,物是人非成为三品以上的大员,至于道、府、州、县的官员更数不胜数。

第四治军不再一味从严,而是宽严相济。领兵之初,藩叔对军中用钱看得特别紧,不但自己分文不取,也严禁部下获得灰色收入,湘军因为极其严格的军纪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而再出山后,则开始对部下宽之以“名利”在金钱上手笔松了很多。

以前对战争抢劫查得很严,再出山后,对于抢劫所得,通常“概置不问”采取宽容态度。湘军攻下南京后,城中财务抢劫一空,竟无一银交与朝廷。(据说当时士兵们雇船把自己抢劫到的财宝沿江运回湖南老家,攻打天京是曾国荃负责,而且曾国荃也没有绝对直接相关的命令至此,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结果与藩叔治军的思路开放有关,这里我有一些粗浅的想法,站在整个思路转变的角度,以利益吸引将士,鼓舞斗志确实来的快,有效果,但是湘军后期军纪的败坏逐渐走向没落,也可以说在这个点上,藩叔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合理的权宜点,关于湘军发展没有做过多的了解,只是从作者的只言片语做出以上分析)

好了,行文至此,藩叔一生中最明显的一个前后的转折大概勾勒了一下。虽然是在做读书分享,不过我废了尤其多的笔墨来让之一部分尽量的详实,我觉得曾国藩由此番人生谷底站起来到再出山的外圆内方,或者内圣外王,这番改变是最值得我们用心感受。早年的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单线思维,愤世嫉俗,做起事来手段单一,风格强硬,一往无前。带着所谓圣贤标准的内心,孤傲的俯视着这个肮脏的世界,不齿于官场世俗。然而却四处碰壁,动辄得咎。经过如此这般低谷打击之后他变得圆融了,然而这种圆融并不是他本性中有的,是靠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中悟出来的,是脱胎于质朴方刚,他的圆融是以内心的质朴,刚正为基础的,为世俗的谄媚苟且油滑不可相提并论,历经困难折磨之后,曾国藩的初心没有变化,他的志向仍然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他不再采用急切的,迅速达到目的手段,反而更加信任浸润之功,日将月就,还是会实现这个理想。经历了心态转变的藩叔,虽然掌握了官场生存的秘密,有时也用权诈手段,有时也极尽拖延之功,然而依然坚守着内心的操守,大是大非问题上从不含糊。“不私下交通主动示好的醇亲王”“在天津教案中以国家利益为重,宁可承受世人批驳身败名裂”

从批判走向建设,细细的去品味这几个字,我想起了伦敦威斯特敏斯特教堂里的碑文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一个长满棱角的人,如何才能改变这个偌大的世界,一个对于自身所处环境充满着批判充满着憎恶的人,如何才能很好地改变它。也许只有像藩叔一样,保持着内在的棱角与底线。低下头浸润到这个他曾经觉得无法睁开眼的一片混沌之中。先从自己做起,浸润周围,培养出一批正人君子,占据要津,再通过这些人逐渐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他用他的坚守于世间播撒下圣贤的种子,终有一天,白莲会开满曾经污浊的池塘。

太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讲起《巨婴国》这本书里边说的,很多成年人还保持着婴儿的思维习惯,其中之一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大人们为了不让孩子哭,言听计从。致使很多人一生都保持着这样的思维习惯,这个世界就应该按照我自己脑海中的设定去运行。所以一旦生活不如意,他们就开始喷,开始抱怨,开始批判,终极一生都在奇怪,世界为何如此不公。作为这个世界这个星球初来乍到的一个来客,难道我们不应该先伏下身子,融入他本有的秩序吗,你有你的底线,你的标准,你的原则。但如果你不能融入不能扎根,你就永远也无法改变世界的样子。当你可以内圣外王,便可将自己的标准推行世间。(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抱负,活那么累干嘛呢,懂得融入,懂得看开,懂得放下,活得开心就好啦~)

接下来我就想说第二个方面了。是关于藩叔是如何脱胎换骨的。咱们前面也说过,藩叔天资并不算优秀,甚至可以说是愚钝的,正是这样一个前后的巨大反差,让藩叔成为成功学所崇拜的对象。也许先天天资不好是一个比较具有普遍性的前提条件,人人都可以说自己天资不好,因为总有比你更优秀的人,这话不假,不过,真的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脱胎换骨的。(这一部分,您看下去可能会有鸡汤文的既视感,告诉我们志存高远勤于打磨坚持不懈终成大器,其实智慧的人儿已经早已把成功的品质概括的清清楚楚,只不过我觉得人们已经越来越不能从千篇一律的文字中吸取大刀阔斧改变自己的动力了,开始抱怨甚至开始抵制最后以坚持自我坚持现状为荣,所以我还是尽量多分享一些藩叔的细节,让这碗汤不那么寡淡吧)

康熙皇帝说: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朱熹也说:为学譬如熬肉,先需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1.毫无出众的起点。年轻时的藩叔从气质到观念和身边人并无本质不同。锐意功名,心浮气躁,为人傲慢,修养不佳,对人缺乏真诚。(说到这你可能内心庆幸自己有机会,不过其实在这里找共同点并没有用,就好像人生出来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一样差不多,重点还没来)

2.高平台与高目标。科举就如同高考一样,让你抬腿迈上一个高不可攀的平台,进京做官让藩叔有机会接触到当时最顶级的人才,而且翰林院更是精英的聚集地。“所见多为气质不俗之士,往来揖让,每每领略到清风逸气”这些人的精神气质与以前的朋友们大有不同,他们都是理学信徒,有着清教徒般的道德热情,他们自我要求严历俊烈,对待他人真诚严肃面对滚滚红尘内心坚定。30岁前的曾国藩人生目标只是功名富贵,光宗耀祖,结识了这些良友之后,检讨自己不觉自惭形秽因毅然立志自新。所谓见贤思齐,多接触高水平的人,就会有看齐的欲望。因此,三十岁这一年,藩叔立下了“学作圣人”之志,而这一群良友相互监督也是藩叔能够进行不断地苛刻的自省的助力。“圣人”是儒学信徒的最高生命目标。达到圣人状态就会“无物,无我”,“与天地相感通”。就会“光明澄澈”,“从容中道”达到一种极为自信、极为愉快的情感状态。儒学要求以抽象的由“天理”构成的人取代具有庸常情感的自然人。可以说这种圣人理想有非理性,反人性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圣人学说也不失为一个强大的心理武器。他确实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调动起全部潜能的奋斗目标。只不过儒家学说所设定的自我完善目标如此高远和超越,几乎不可操作。由于目标的高远难及,手段便非同寻常。

3.“恒”与“勤”贯彻执行力。我觉得这个部分,对于我个人来讲,是最重要,却也是最缺乏的。道理懂得自然是越来越多,然而落地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古往今来,立志之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执行的人却是凤毛麟角。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之日起,藩叔开始了对自己全方位的改造,“日课”就类似我们今天的日记,然而藩叔的日课可谓细致入微,从起床睡觉,到吃喝拉撒,都进行自我监督,并且每天坚持用正楷认真书写日记,细细回忆检索自己这一天的一切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要甄别出来,记载下来,深刻反省。曾国藩为人,交游广阔,又十分享受,社交生活。然而交游,难免会与学习之事发生冲突。书中记载有一天他去给朋友的母亲拜寿,饭后本想回家学习,结果在朋友的劝说下和人下了一盘围棋,接着又旁观了一局,在看别人下棋时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一方面是想放纵自己一次,痛痛快快玩耍一天算了。另一方面却是不断想起自己对自己许下的种种诺言,终于一盘观战未了,他战了自己急抽身回家。(太像了,相信很多人内心都无数次上演过的激烈抉择,关于放纵还是自我要求,然而多少人被自己打败了)。日课中他反反复复的回顾反思自己与朋友的矛盾,行事的不妥。甚至对戒色也有着严苛的反思,一旦自己动了色心,多看了哪个美人一眼,他回家就立刻记下来,痛切自责一番。夫妻恩爱也是能省就省,能免就免,下定决心,日日自苦,通过每日勤学苦思把精力耗尽,“如种树,斧斤纵寻之后,牛羊无从而牧之;如燃灯,膏油欲尽之时,无使微风乘之”以求“不至佚而生淫”。圣人的标准真的是太残酷,每一分钟都对每一分自然本性展开搏杀,针针见血,刀刀剜心,做为一个禁欲主义者,藩叔真的损失了很多做人的乐趣。然而还记得这个部分开头康熙和朱熹的话,做事也是如此做至大至艰之事,开头一定要提起全力,有股冲劲,“猛火”痛烧一段,否则绝难成功。(看到这里,忧心自己不够好的人啊,你对自己狠心到什么程度呢?)知与行孰重孰轻,历来争论不断,事实上问题的根本在于这个行是否真的到位,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动力是否真得能担当起他的认识。只有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贯彻自己的认识才叫“实行”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写作文张口既来的话,其实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事实上只有从细节抓起才叫真正的实行,大部分人的一生,正是因为从太多细节上轻松愉快的滑过去,到了大节之处也就没有了斩钉截铁的力量。把自我约束贯彻到每一分钟,每一点滴,这样的恒心怎么能不会有成长呢?

4.早起。藩叔的家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早起(然而我此刻愣是翻不到这一部分了),一直坚持学习曾国藩的前辈都坚持着早起的好习惯,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让人一天都清爽的仪式吧,我这么称呼它,一个能把自己从睡眼朦胧中解脱出来的人,就好如从人生的迷途中醒来,一份毅力,一份决心!倒不是说不早起就无法怎样,而是说这是一种坚定的内在力量的呈现!

好了,行文至此,自觉有点灯枯油竭了,觉得再不停笔也要沦为毫无感情的无病呻吟了,以上内容或引用或摘抄书中感觉写的不错的句段,加上一些自己的愚见。关于藩叔,其实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介绍了他与左宗棠的恩怨,介绍了他对风水天命的看法,介绍了他一生各个阶段的经济状况,用钱方法,我选择的这两个部分,是我感触蛮深,也是我觉得我可能有能力转述一二的部分。

Ps:通过写这篇读书笔记,这个过程其实也有不少感悟,首先好久没有认真读完一本书,在好朋友的建议下,开始用心的做总结,说真的,心中没点奔头还真的是挺难反复的去翻,去回忆,摘抄归纳。然而真的这么做下来,你会发现更加有体系了,了解的更深了,或许认识的更透彻了,当然我仍然觉得这本书,或者说曾国藩这个人还有很多面我不了解,不知情。

我读的这本书是张宏杰老师的第一版,后续又出了一个版本,这本书罗辑思维也讲过,我在写之前也特意看了那一期,给我的感受就是,你要真的想要从一本好书中吸收,只有自己亲自去阅读,不同的人去读,你的关注点,感悟点,甚至对篇章架构的理解,感悟都是不一样的。(这也让我正视了对罗辑思维的丢丢迷信,当然,别人罗胖一直就是给我们介绍书,邀你阅读,是自己的心态不正确)。

所以真的对曾国藩感兴趣的人,我还是非常建议去阅读这本书,从客观的细节中去感悟你心中的曾国藩。

结尾:说到底,感悟终究是感悟,离行动还有遥远的距离,勤,恒,外圆内方,忍辱,不讥笑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些行为方式,品质真的内化到自己的骨子里真的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但那又怎样,做不了完人,终其一生保持一个向上的加速度,晚年的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与所有坚持与自己做顽强对抗的朋友们,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219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63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933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20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0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4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9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7评论 0 19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27评论 1 24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8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72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4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9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7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8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4,015评论 0 53
  • 曾国藩与左宗棠人生的交集,作者用了一句话概括:“即生左 何生曾”。足以说明曾、左之间的积怨有多深。对于后人,站在不...
    月丫读书阅读 2,915评论 34 23
  • 01 夏吃力的提着自己行李跟随着人潮走出车站,抬头怔怔地看着阴暗的天空,看着眼前这个她即将生活四年的城市,她忽...
    南柯一梦南柯阅读 385评论 0 0
  • 【只愿你的世界没有夜】 诗集【宇宙爱情观】之 【地月系的牵绊】(一) 青澄青果 原创 月跃上枝头...
    青澄青果阅读 1,463评论 22 45
  • 婚姻亮起红灯,女人最聪明的处理方法是怎样? 当然不是一哭二闹三上吊,非要对方付出代价才罢休。 一味压抑,逼迫自己做...
    鑫鑫w阅读 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