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不过“皮囊”

《皮囊》

01

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没有悲伤,她自己走的时候也不允许别人为她悲伤,因为她觉得死亡意味着解脱,终于逃开皮囊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可惜,我们却总是悟不到这么深刻,或者悟到了,也没有行动,觉察力和执行力之间,横跨着整个世俗的目光…


02

在丈夫生病、子女上学、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刻,母亲拿着十万元钱,突然说,她要建房子,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像商场里看到心爱的玩具就不肯挪动身体的小女孩,倔强地重复她的渴望”。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母亲为了面子的任性,其实,这是母亲对爱情的维护,因为建房子,从最初开始,都是父亲的希望,而这一点,很少有人真正能够理解。作者后来写道,“ 事实上,直到母亲坚持要建好这房子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过来,前两次建房子,为的不是她或者我的脸面,而是父亲的脸面——她想让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这是母亲从没表达过,也不可能说出口的爱情。”光是这一点,就足够令我们动容,母亲用她最不擅长的方式,来圆父亲的脸面和骄傲。

为了建房子,她大晚上去捡别人不要的菜叶子,还要装作没事人儿一样,洗洗干净,以此养活一家子;为了建房子,她不顾亲戚看她的眼神,甚至很多至亲戚们,都习惯了当他们不存在;为了建房子,她在抽屉里藏着老鼠药,想着真的熬不下去了,就结束了全家人的生命。

可是,她还是这么倔强地、一点一点地,把房子建了起来,成为整个小镇最高的房子,这是她的宣言,更是父亲的骄傲。甚至,当最后政府决定半年后将这房子拆除的时候,母亲依然倔强地想要翻修它,在她心里,丈夫的希望,便成了她内心唯一的支撑,不把这房子建成她心里的样子,这一辈子,她估计都不会开心了,不管她住哪里、住多好的房子。

这种倔强,我想,我是懂她的,但如果是我,我想,我也没有这个勇气敢支持她,那个哪怕不理解母亲仍然一如既往支持她的作者,在我心里,是真正值得敬佩的“一家之主”。作者在这一章的最后说,“我知道,即使那房子终究被拆了,即使我有一段时间里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但我知道,我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回。”这句话,是他对家最深沉的爱。


03

从父亲生病到去世的过程,每一处描写都是这么细致。从父亲装作健康乐观地接待访客,到不习惯自己半边不能动的身体;从一家人辛苦维系着表面的平和,到台风那天一切情绪的爆发;从父亲想死不想死的挣扎,到最后突然的离开,整个过程,把父亲自己和家人的情绪全部串在一起,那个记忆里讲话很大声,动不动脏话满口,在亲戚面前要摆一副江湖大佬样子的父亲,因为生病,再也找不回来……

为了理解父亲,作者也开始想象父亲的感受。“我会突然在笑的时候,想象自己左脸无法调动,看着别人惊异的眼神,我体会到窘迫、羞愧,也演练了如何接受或化解这尴尬。走路到一半的时候,我会突然想象自己抬不动左腿,拿筷子夹菜的时候,想象自己的力量完全无法抵达手指头。因而在那段时间里,我常常莫名其妙地摔跤。摔出的一个个淤青,攀爬在身体上,疼疼的,麻麻的,我又会突然想,父亲的左身,连这个都感觉不到。”

我认为,这是一个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尊重,我不能代替你承受这一切,那我也得感受这一切,你的悲伤与痛苦,我与你一同体会。

一开始,父亲执拗地认为一切都是暂时的,他还能恢复如初,回到他还是家庭顶梁柱的那个过去。所以,哪怕注定了悲剧的结果,因为父亲自己的乐观与坚持,也让家人们一起感受到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哪怕对于家人们而言,都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假象,都依然乐于享受父亲建立的这虚幻的秩序,即使忙到每天昏睡过去,嘴角依然带着笑容。

“我投入到似乎都忘记,那终点注定是失败,注定是一场无法承受的剧痛。”既然结局是注定的,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可是真的来的时候,仍感到不能接受。在台风中一再地摔倒,带给父亲的打击一定是巨大的,挫败感从那一个个细微的点开始滋长,终于长成一支军队,一部分一部分攻陷他。从那以后,全家人都开始过得小心翼翼,生怕影响到父亲,直到结局的到来。

哪怕做了很久的心里准备,哪怕知道那一天一定会来,可是真的到了那一天,仍然忍不住哭得像个孩子。“你不是已经不想死了吗?你怎么这么没用,一跤就没了?你怎么一点诺言都不守?”作者一边骂,一边迟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最大的悲伤一定是没有情绪,越想心越痛,才开始有了眼泪。在那个四年一度的狂欢夜里,没有人知道,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不见了。


04

读到《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一章,才更加深刻地了解疾病和死亡的关系:死亡不是疾病的目的,疾病是尽可能占有身体,用自己的秩序统治那身体。所以简单的死和简单的创伤都是最低级的疾病。

“一开始我选择和一些病人交朋友。家属们一般忧心忡忡,病人们为了表现出果敢,却意外地阳光。每个病人都像个小太阳一样。当然,代价是燃烧自己本来不多的生命力。”

这样的场景在电视和小说里见得很多,为了不让最爱的人担心,总是在对方面前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病人说,别担心,我好着呢;家属说,我不累,我可以照顾你。在这种拙劣的谎言背后,掩藏了病人及家属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无力。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假装坚强能让彼此好受一点、能让有限的相聚时间少一些眼泪,那么,就一起演好这场戏吧。

重症病人被推进手术室,家属才能进VIP室,可是,装修得再温暖再豪华又怎样?家属们还是抵抗着不想进去,因为害怕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生命是这般无常,“一切轻薄得,好像从来没发生过”。这么直接地描写,开始让人恐惧,从来没有想过的死亡啊,这一刻,感觉离每个人都这么近…

如果明天和意外注定不知道哪个先来,我只想在这一刻,好好看看你的样子…


05

小城故事多,小镇更是,这点我深有体会。母亲把太多希望寄予在“神明”身上,可是,就像我们抛硬币那样,母亲从“神明”那儿得到的,不过是她自己想要的答案,借“神明”之口说出,不过是给了她更令人信服的理由。

母亲希望患病的父亲在她之前离开,为的只是不拖累儿子;母亲跑了很多个寺庙,只为让他安静地离开;母亲就是这样,一辈子只想把她认为最好的,给她的丈夫和儿子,她的心里没有自己。

同样,也因为是小镇的关系,对于张美丽没有包容之心。她说,她一辈子没有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儿,她只是想把她认为好的、美的,紧紧抱在怀里,生怕被人夺了去,可还是被小镇的人所唾弃,每个人都把张美丽当成不能碰触的禁忌。张美丽可能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她想要的明明这么简单,却没有人支持她,甚至亲身父母都要和她断绝关系。或许,她终身是个小镇姑娘,所以,出不去、逃不离的都是她的命运…


06

一次偶然的相遇,让原本平行世界的两个人突然有了交点,只可惜,一个把这当作命运的转角,另一个只当是时临时停靠站……关于两个阿小,这是我最初的印象。

后来,一个留起长发、开起摩托,努力变成另一个想成为的样子;而另一个潇洒离开,最记挂的却依然不是他……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结局,顺理成章、命中注定。你是那么高高在上,而我只能不断追随你的步伐,我以为当我变成你希望的样子,你终会看见我、记住我,原来不是。

可是生活,偏偏就是掌控了一切还偏偏不让你猜透。那个一直想摆脱命运的阿小,最后还是过上了与祖辈一样平淡的生活;而那个自视很高的阿小,去了香港,在那个都是白衬衫、白牙齿的教室里,另外一群孩子高傲地看着他,悄悄地在他背后说乡巴佬。

这就是人生的相对论吧,说起来,竟有些难过的情绪。我们以为我们有的一切,那些骄傲的资本,换个时间空间,原来就是这样一文不值。

“偌大的城市,充满焦灼感的生活,每次走在地铁拥挤的人群里,我总会觉得自己要被吞噬,觉得人怎么都这么渺小。而在小镇,每个人都那么复杂而有生趣,觉得人才像人。”

总有老家的朋友,从那听得到狗吠的小镇上打来电话,说你这小子混得不错。装模作样地相互吹捧下,挂下电话,迎接突然袭击而来的空虚感。

“大部分人都困倦到睡着了——他们都是一早七点准时在家门口等着这车到市区,他们出发前各自化妆、精心穿着,等着到这城市的各个角落,扮演起维修工、洗碗工、电器行销售、美发店小弟…………时间一到,又仓皇地一路小跑赶这趟车,搭一两个小时回所谓的家,准备第二天的演出。他们都是这城市的组成部分。而这城市,曾经是我们在小镇以为的,最美的天堂;他们是我们曾经认为的,活在天堂里的人。

关于大城市和小镇的生活,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说出了没有经历过的人不明白的伤…习惯了选择远方,却忘记了最温暖的应该是家乡…


07

关于文展,其实更多的是惋惜,他曾经一定是一个天赋过人的人,有大志向、大抱负,他比所有同龄人都明理,他一步一步规划着他的未来。可是,在看似一切顺利的表面,他因为对自己的压力,让一切都积压得变了形,连他自己都喘不过气。

文展曾说,自己的路得自己想,没有人能为你的生活作答案;他也说,按照生活一点点做好,生活会给你答案。对一切了然于胸的文展,大概是不能接受他对自己的计划怦然倒塌的吧。他执拗地觉得,别人过上了他想要的生活,却是给别人和自己都套上了严格的枷锁…或许,从本质意义上,他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


08

厚朴的故事真是长啊,就好像“希望”经过长长的时间之后,终究会被耗尽一样。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用力生活、满怀希望的孩子,就像厚朴最初的时候,很用力地打招呼,很用力地介绍自己,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记住,才能证明曾经来过…

“看到活得这么用力的人,我总会不舒服,仿佛对方在时时提醒我要思考如何生活。然而,我却喜欢他脸上的笑。一张娃娃脸,脸上似乎还有帮忙种田留下的土色,两个小虎牙,两个酒窝,笑容从心里透出来。”

你相不相信,所有有这样笑容的人,可能都是活得用力的人,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所以希望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他们往往是脆弱的,因为干净到甚至不知道应该要去判断和思考自己是否适合时宜。”

而对比则是,可能与年龄不符的早熟,或者从小被教育对环境的认知、对自己的保护,反而没了那份“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傲气。就像作者对自己的剖析——“表面上我大大咧咧、粗心大意。事实上,我讲每句话的时候,总担心会冒犯他人。我总在拼命感知,人们希望听到什么?如何表达到位?说不出的恐惧,恐惧自己成为别人不喜欢的人。为什么这么需要让别人喜欢?或许是求生的本能。”

这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吗?还是说别人希望我们表现的样子?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带着面具生活,因为最本真的自我,可能真的不适合直面别人的目光;而这个世界,大概也已经不习惯如此坦诚的交流吧…我们都一样,把自己包裹得牢牢地,以为没有人能看穿,也不需要别人看穿一样。

厚朴从在学校里受到关注开始,就以为他到达了整个世界的入口。“他以为再走进去,就是无限宽广的可能;他以为正在和他对话的,已经是整个世界。”该说他什么呢?天真幼稚还是涉世未深,或者,干脆是狂妄自大?其实,他只是不明白,原来这个世界,并非他如想象的样子运行。他怎么会明白呢?他膨胀的内心已经遮住了他的双眼,他放弃了去接触这个真实世界的可能,而是活在他的幻想和虚无里,并从中获取快乐和他理解的,所谓的,生命的价值。

“厚朴确实在用生命追求一种想象,可能是追索得太用力了,那种来自他生命的最简单的情感确实很容易感染人,然后有人也跟着相信了,所以厚朴成了他想象的那个世界的代言人。他们的“世界乐队”,现在看来,更像是以青春的名义集体撒的一个娇。在看到现实的未来后,各自投奔到新的轨迹里去了,还赋予这样的行动另外一个名字:追求。”

厚朴不明白,或许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他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他当然不会明白,因为他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世界给他的回声,他从来没有按照这个真实世界的方式,去触碰他的梦想。他一步一步,为自己建了一个乌托邦,在那里,他有梦有马、随处可栖,可终究,在他人眼里,一文不值。

“他不是假装,他只不过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身上的各种渴求,只是找不到和他热爱的这个世界相处的办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太多相互冲突却又浑然一体的想法,他只是幼稚,还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我想,这也是厚朴,或者说厚朴这类人最大的悲哀。对,厚朴是一个人,可能更是一个形象,代表着想用力活却活在自己世界里的那类人,那些人的存在,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个社会,冷漠的悲哀——越是投入对梦想的想象,越是对现实置若罔闻,也因此,越来越失去和实际的现实相处的能力。


09

“海是藏不住的。父母因为自己曾经的伤痛和自以为的对我的爱护,硬是要掩饰。我因而听到海浪声,以为是风声,闻到海腥味,以为是远处化工厂的味道。然而,那庞大的东西还一直在涨落着,而且永远以光亮、声响在召唤。我总会发现的,而且反而因为曾经的掩饰,更加在意,更加狂热。”

“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为节制或者自我用逻辑框住,甚至掩耳盗铃地掩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它终究永远在那躁动起伏。”

不光是海,所有那些父母长辈想拼命隐藏的东西,那些他们走过所以不想让我们走的路,那些他们吃过不想让我们的苦,统统藏不住。年轻的我们是这样倔强,什么事,一定要自己经历过才算数,别人的苦口婆心,我们都只是表面应付着回答,私底下,越是明令禁止,越压不住心底的好奇。而偏偏,很多事,只有经历了才发现他们说得都是对的,没有想象中这么好,于是,我们也开始模仿教导者的语气,现身说法,提醒我们的后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可是,同样地,也没有人会真心在乎我们的劝诫…一切,就是这样陷入了死循环。

要找到与之和谐共处的方式。“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与之和解,淡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可是,这是一种境界,需要十几年,几十年不动的磨炼。


10

下面这部分,我觉得作者讲得很透彻,光是原文就直击内心了。

“我,或许许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最容易掩饰或者最常用的借口——理想或者责任。”

“我疯狂工作,不让自己有空余时间,除了真实的生存压力,还在于,我根本不敢让自己有空余的时间,因为时间一空下来,我就要回答怎么去填充时间,怎么去面对生活,去回答这个问题——我要怎么生活,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真正享受什么?”

“我根本不敢去判断自己的人生,也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我逃避了,我躲在所谓对家庭的责任后,躲在所谓对新闻的追求和梦想中。于是,任何一点生活的压力或者工作的变动都让我脆弱,把生活的节奏寄托在工作上,所以任何一点波动都会让我不安让我恐慌。”

“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或许,生活就是张这样的问卷,你没有回答,它会一直追问下去,而且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总是自以为自己很努力,其实,只是感动了自己。我们躲在对生活的逃避中,躲在追梦的假象里,自欺欺人,却自得其乐。如果没有人像李大人一样犀利地指出,我们可能永远不会认真地直视我们的内心,因为那可能意味着,一直信赖的东西轰然倒塌。

“原谅我,成刚,我的兄长我的老师我的挚友,在赶赴你的告别仪式时我一路上都在责怪你,你其实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为此,你付出的代价是,留下孤单的妻女还有为了你无限遗憾的这群朋友。我真想好好和你聊聊,关于我们要怎么享受生活,而不是如何让虚妄的梦想膨胀自己。我真的太想和你谈谈,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珍惜和最珍贵的。”

“原谅我,父亲,从你生病开始我就一直忙于在外面兼职赚钱,以为这样就能让你幸福,但当我看到我给你的唯一一张照片,被你摸到都已经发白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恰恰剥夺了我所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

这两段,我是看哭了的,泪点更多应该在父亲那一段。我们总想把我们以为最好的给我们爱的人,可往往忽略了什么才是他最需要的。想起杰伦的《外婆》以前在安静的环境下总是能听哭的歌,歌词说,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所以,究竟是我们不懂,还是我们根本不想去懂?

“回家”这个概念,在书快要结束的时候被提出,我看了之后忙推荐给一个刚刚辞职回家的姑娘看,我想,经历过的人更懂得什么是不舍与珍惜…“累死累活地奔波,就是为了体面地回家。”在单位再拼再努力,也只是为了让父母在茶余饭后与人聊天时,有个骄傲的谈资。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只是为了让父母舒心。

“我知道那种舒服,我认识这里的每块石头,这里的每块石头也认识我;我知道这里的每个角落,怎么被岁月堆积成现在这样的光景,这里的每个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时间滋长出这样的模样。”

“我知道,其实我的内心、我的灵魂也是这些构成的。或许不应该说这片土地实际物化了我的内心,而应该反过来说,是这里的土地,用这样的生活捏出了这样的我。”

“或许,这几年我其实还是没离开过家乡,只不过,走得远了一点,看的风景更多一点,也怕得更厉害一点。但还好,我终于还是回来了,我终于还是能回来,我终于还是可以找到永远属于我的那条小巷。”

这就是家啊,家是那个一说起就关不上的话匣子,是那个闭着眼睛都能描绘的地方,是那个永远有人为你亮一盏灯的港湾,是那个无论离开多久、走了多远,都要回去的地方。这是家的力量,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家是包容,是温暖,是传承,是依靠,是牵绊心灵的最强大的磁场。


11

用一本书的时间,记录那些生命中出现过的重要人物,那些被刻在骨子里的回忆,被打成包,一路同行。作者希望,用这种方式,当作对时间的反抗,唯一的反抗。

“时光多残忍,那个懦弱但可爱的父亲,兢兢业业一辈子的所有印记一点都不剩下;那个过于狂热、战天斗地的兄长成刚,短暂地燃烧生命,也就耀眼那一瞬间;而我深爱着的、那个石头一样坚硬的阿太,还是被轻易地抹去。太多人的一生,被抹除得这么迅速、干净。他们被时光抛下列车,迅速得看不到一点踪影,我找不到他们的一点气息,甚至让我凭吊的地方也没有。”

“我多么希望能和我珍惜的人一直一路同行,但我也明白,我现在唯一能努力的是,即使彼此错身了,我希望,至少我们都是彼此曾经最美的风景——这也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反抗。”

“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290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021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34评论 0 2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1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51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02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05评论 0 19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86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76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00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60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5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85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9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背景简介 最近很多同学问关于ReactiveCocoa的问题, 所有打算写一个相关系列的文章,当然目前iOS...
    coderwhy阅读 3,437评论 1 30
  • 为了迎接小生命的到来,第一次怀孕的妈咪们都会激动加手足无措。想到分娩之痛,更是心中忐忑得不得了。如何做足准备,本着...
    杨双涛阅读 972评论 0 1
  • 采桑子 一朝风雨知秋到 落叶成双 落叶成双 已是销魂暗断肠 残香寒酒谁与共 月下彷徨 花下彷徨 奈...
    江山银子阅读 410评论 0 2
  • 那一年,因为种族歧视阶级悬殊,您毅然决然走向深山老林,与虎狼为伴,同平民为伍,曾苦修曾参访!那一日,您悟到众生平等...
    青莲子伊阅读 406评论 2 9
  • 我比较倾向于相信轮回的观点。 因为,我对尚未得到科学解释证明的事物始终持谨慎开放的态度。而且,轮回的概念不但缓解了...
    西澳朵朵阅读 866评论 1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