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不知什么原因,本期简书制作时总是上传不了图片。

        上一期特别的诗词分享,我借着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选择了高适作为分享的主角,本期特别的诗词分享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被公认为“宋朝第一人”的范文正公——范仲淹,读一读他的代表作《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

附:“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小令·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不过,因为我没有学过《渔家傲》这个词牌的吟唱,所以吟诵的音频里只有诵没有吟。

赏析文本

        上一期特别的诗词分享,我借着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选择了高适作为分享的主角,本期特别的诗词分享我选择的主角是被公认为“宋朝第一人”的范文正公——范仲淹。

        说起范仲淹,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那篇传诵千古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正是范仲淹一生不朽人格的最好写照。更令历代仁人志士由衷敬仰的是,范夫子不但终身秉持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为中国的士大夫和读书人树立了难以逾越的精神标杆,而且实实在在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能力和切实的行动,并且以一介文人统兵抵御西夏,稳定北宋的西北边疆,可谓真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第一流人物”。

        我们都很熟悉范仲淹这个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人生的前28年里他都不叫这个名字,而叫朱说。这要从他的身世说起。范仲淹的高祖范隋在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五代时,他的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宋朝,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宋太宗端拱二年,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但在淳化元年他两岁时,父亲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夫人贫困无依,只得带着范仲淹改嫁时任澧州安乡县县令的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幸运的是,继父朱文翰是有眼光且心胸宽广之人,看出自幼好学的范仲淹是可造之材,所以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并供他读书。

        范仲淹的远大志向从他少年时的所作所为就可见一斑。他不但自幼好学,而且自少年时就有意以清苦生活磨炼自己的意志,著名的断齑画粥的故事就是他勤学苦读,丝毫不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生动写照。故事说的是朱文翰调任淄州长史后,范仲淹潜心读书于淄州长山县南长白山的醴泉寺,生活极为困苦。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就着几根腌菜各食两块。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得知自己的身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书院求学。《宋史·范仲淹传》记载,求学期间,他“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南京留后的儿子跟他同学,跟父亲说了他的情况,父亲即让家里准备了好的吃食让儿子给他带去。可是几天后,同学发现带来的吃食范仲淹根本没吃,放在那都发霉了。同学问他为何?范仲淹长揖致谢说:“我清苦惯了,一旦尝到美食,日后怕就吃不了清粥咸菜了。”范仲淹不是因为家境贫困而一时如此,而是无论穷达,始终清贫自甘,一生坚守简朴家风。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赵恒朝拜太清宫,路过应天府,整个城市轰动,应天书院师生也倾巢而出,争瞻圣颜,只有范仲淹岿然不动,依旧埋头于书海。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去一睹皇帝风采,范仲淹毫不在意地回答说:“书读不好,见了皇帝也没用。书读好了,将来再见也不迟。”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参加科举考试,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一介“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天禧元年,范仲淹因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集庆军节度推官。随后他便归宗复姓,自己起名范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踏入仕途后,始终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立身处世,终身坚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操守,这种气度和操守深深影响了北宋士大夫的风气。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应天府宁陵县。时任南京留守、知应天府晏殊听闻范仲淹的才名,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严以律己、以身示教、崇尚品德节操,创导时事政论。《宋史·范仲淹传》记载,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自己也因此而声誉日隆。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之风还还突出体现在他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不改忧国忧民本色,不图个人荣华富贵,不计个人安危得失,敢于犯颜直谏,哪怕屡遭务贬谪也初心不改。

        天圣六年,在应天府服母丧将满的范仲淹向朝廷上万言《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宰相王曾对他的万言书极为赞赏。时晏殊在枢府,王曾便极力推举范仲淹,晏殊遂面圣陈述范仲淹既往政绩。十二月,宋仁宗召范仲淹入京,任其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天圣七年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而且上疏请太后还政。当时仁宗尚未亲政,朝政掌握在刘太后手中。奏疏递进去没有任何回复,晏殊得知后却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据理力争,并回写一封长信详述自己做法的缘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这次上书没有结果,范仲淹请求外放,被“出为河中府通判”。

        明道二年三月,太后刘娥崩逝。此前范仲淹上书请太后还政虽然未能成功,但宋仁宗无疑对其举心怀感激,于是四月即召范仲淹入京,拜为右司谏。时群臣多议太后垂帘时为政之失,范仲淹却认为太后虽秉政多年,但亦有养护仁宗之功,建议朝廷掩饰太后过失,成全其美德。仁宗采纳,诏令朝廷内外不得擅自议论太后之事。七月,天下大旱,蝗灾蔓延,江淮和京东一带灾情尤其严重。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朝廷派人视察灾情,仁宗不予理会。范仲淹便质问仁宗:“如果宫中停食半日,陛下该当如何?”仁宗幡然醒悟,派范仲淹安抚灾民。范仲淹应诏赈灾,开仓济民,并将灾民充饥的野草带回朝廷,以警示六宫贵戚戒除骄奢之风。然而到了十二月,范仲淹就因谏阻宋仁宗废郭皇后再次被贬。

        景祐二年冬,范仲淹再次被召入京,判国子监。除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仁宗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吕夷简深谙权术,又特别善于揣摩上意,自然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毫不退让,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于是第三次被贬出京。

        范仲淹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梅尧臣曾作《灵乌赋》,力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范仲淹回作《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凛然大节。

        在三次被贬所涉及的重大事件中,范仲淹都是重要的策动者,尤其后两次,成为影响庆历士风构建的两个重要事件,获得了北宋士人的人格认同。据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仲淹三次被贬,每贬一次,时人称“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称为“极光”,第二次称为“愈光”,第三次称为“尤光”。

        范仲淹还在仕途中充分展示了自己文武两方面的卓越才能,不管在何处任职,他都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天禧五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后来,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这道捍海堰被后人称为范公堤,至今还有遗址留存。景佑元年,范仲淹任苏州知州,他辟所居南园之地兴建郡学。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命令民众疏通五条河渠,兴修水利,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次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开封府“肃然称治”,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宝元元年,原称臣于宋的西北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宋境,于三川口之战大败宋军,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康定元年三月,因边事吃紧,仁宗以范仲淹众望所归,召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七月,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一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担任安抚使夏竦的副手,并先后出知延州、庆州。

        在经略西线边防期间,范仲淹改革军事制度、调整战略部署,构筑以大顺城、青涧城、鄜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加上治军有方,出击有力,安抚周边少数民族为我所用,使得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因而,至李元昊向北宋称臣为止,西夏军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西北边陲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敌人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在戍边西北期间,范仲淹还培养出狄青、种世衡、郭逵等有才干的将领,其他如张亢、王信、范恪、周美等,也是范仲淹所拔擢的。

        如果说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和武功突出体现在他与西夏作战的经历中,那么他的文治之功则最突出体现在他“居庙堂之高”主持庆历新政期间。

        庆历三年,李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锐意进取。六月,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相之才,仁宗欲拜为他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八月,仁宗罢免副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仁宗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范仲淹、富弼等人,征询天下大事。范仲淹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仁宗再次赐给他亲笔写的诏书,又为这件事打开天章阁,召集二府的大臣按条奏对,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十件事。仁宗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

        庆历四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四策,请朝廷力行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遂任命他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庆历五年正月,由于对新政的反对声愈加激烈,范仲淹请求出知邠州,仁宗准奏,遂罢免其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冬十一月,范仲淹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四路帅任、出知邓州,以避边塞严寒,仁宗同意,升他为给事中、知邓州。随着范仲淹、富弼等大臣的离京,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也逐渐被废止,改革以失败告终。

        虽然改革失败了,但是范仲淹仍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抵达任所邓州后,他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邓州文运大振。范仲淹在邓州共计三年,百姓安居乐业,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及许多诗文均写于此地。

        皇祐元年,范仲淹调知杭州。子弟以范仲淹有隐退之意,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严词拒绝。十月,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兄范仲温找贤人经营,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他给义庄订立章程,规范族人的生活。他去世之后,他的二儿子宰相范纯仁、三儿子尚书右丞范纯礼又续增规条,后世范氏子孙也对义庄屡有捐助,创造了虽经朝代更迭和多次战乱一直持续了八百多年的奇迹。直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5300亩,且运作良好,成为中国慈善史上的典范。如今的义庄是苏州市景范中学,校名表达的的正是景仰范仲淹之意。

        皇祐四年正月,仁宗调范仲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五月在徐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闻知范仲淹去世消息的人无不扼腕叹息,羌部族的数百首领像孝子一样放声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早在范仲淹患病时,仁宗便经常派人送药慰问。到范仲淹病逝后,仁宗嗟叹哀悼许久,又遣使慰问其家人。下葬之后,仁宗亲自题写范仲淹墓的碑额为“褒贤之碑”,加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后又屡次加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楚国公。至清代以后,范仲淹又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

        集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教育家、水利专家、大慈善家各种身份于一身的范仲淹还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散文方面自不必说,一篇《岳阳楼记》不但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而且成为士大夫最崇高境界的最杰出代言。在诗歌上,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继承了刘勰的“为情而文”观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结合起来,一改北宋初期墨守成规、奢侈靡漫的文风,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符合时事,不为空言。而在词的创作上,范仲淹虽然存世作品仅有五首,但首首脍炙人口,其中我本期分享选择的主题词,他最为家喻户晓的代表作《渔家傲·秋思》,更是开一代先河,在宋词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先来把这首词朗读一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作于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期间。 “渔家傲”是一个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一说始于晏殊,一说为范仲淹所创。《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现仅存这一首。

        “塞”就是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的自然是北宋和西夏之间的西北边疆;“衡阳雁去”用的是我以前讲到过的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的典故;“边声”指的是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千嶂”就是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因此“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羌管”即羌笛,是西北边塞常见的一种乐器;“寐”意思是睡。这首词翻译成白话大致就是说:秋日到来,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迥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的须发已白,戍边的将士们思念亲人也只能默默地流泪。

        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既写出了边地生活的艰辛,又表现了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当时范仲淹镇守的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边塞广漠空旷,本来就很荒凉,加之秋风萧瑟,草枯叶败,更显得肃杀凄凉。词人是苏州人,对这个地方的季节变换远较北人敏感,故用一个“异”字概括,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因为“风景异”,大雁都避寒而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候鸟依时迁徙,秋雁南飞,本是极正常的自然现象,然而“景中寓情”,词人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环境的荒凉和边地生活的艰苦,并托物寄兴,借雁去衡阳的典故寄寓塞外征人的思归之情。“无留意”三字中流露出作者对边地生活的复杂感情,笔力遒劲且含蓄。

        接下来三句写的就是“雁去”后边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的是所闻。所谓“边声”,正如李陵《答苏武书》中所言:“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地的风号马鸣和羌笛胡笳之声,随着军中的号角声四面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然而这悲凉之中又有壮阔,为下片的抒情蓄足了气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的是所见。是上阕的结句,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孤寂。“千嶂”写的是山势层峦叠嶂,犹如一层层巨大的屏风,把“长烟”缭绕、“落日”斜照的边地孤城环抱起来。而这“落日”中的边地的孤城,已经早早地把城门紧闭。千嶂、孤城、长烟、落日之所见,连缀起边声、号角声之所闻,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衡阳雁去无留意”的秋日里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远处是万峰千嶂,丛山中孤城紧闭,茕茕孑立。放眼望去,暮霭苍茫,落日只剩下惨白的余辉。这种充满凄冷气氛的荒凉景象,又怎能不使守卫孤城的将士感到心境凄凉而又孤独。一个“孤”字,写城亦写人,“边声连角起”是听觉之“异”,“落日孤城”是视觉之“异”,共同构造出一个寂寥空阔的艺术境界。“长烟落日”很容易使读者联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四字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然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气象便不相同,它隐隐地透露出战争的严峻形势。宋朝从建立之日就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弃警戒,武备松弛。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讨伐,而事起仓卒,将不知兵,兵不知战,以致每战辄败。词人移知延州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虽然局部暂时稳定下来,但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所以“孤城闭”三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态势,反映出宋朝守军力量是很薄弱的,所以作为指挥部所在地的城门太阳一落就关闭起来。因此这一句也就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

        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抒情自然要写人,在边地的人主要就是戍边的将军和士兵。所以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写一位将军在饮酒,饮的是一杯浊酒。浊酒相对于清酒当然是质量较差的酒,但是在条件艰苦的西北边地,这一杯浊酒已属来之不易,而那“浊酒”的“浊”又何尝不是将军心情的映照呢。词中的这位将军无疑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浊酒一杯”与“万家里”紧紧相连,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让人们感觉到这一杯浊酒实在是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让人感慨万千。乡愁皆因“燕然未勒”而产生。当年窦宪追击北单于至塞外三千里的燕然山,于山上勒石记功而归,作为镇边有方的爱国将领,词人又何尝不想驱敌靖边、勒石燕然呢。然而虽然当时有“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歌谣,但当时在北宋与西夏的军事力量对比上,北宋处于下风,只能保持守势。词人守边的功绩主要体现在“能够维持住守势”这样一个局面上,时而还有疲于奔命之感。加之他深知大宋重内轻外的国策不会因边地人民的疾苦和戍边将士的艰辛而动摇,以及各方面的掣肘,这些都使得有“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乐而乐”思想的范仲淹空怀壮志、功业难成,但又十分无奈。因此,词人只能借词中这位戍守边塞孤城借酒消愁的将军慨叹“燕然未勒归无计。”

        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自是无从谈起的,然而要取得胜利,更为不易。因此,在这深秋凄凉的夜色里,“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羌管悠悠霜满地”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写的是孤城夜景。深夜里传来了凄凉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再次用所闻和所见点染出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这羌管声、也看不到这霜满地的,于是自然引出了绾上结下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其中既有白发的将军,又有落泪的征夫。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和征夫落泪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他们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伤心落泪。壮志犹未酬,岁月催人老,边塞生活的清苦,昼夜征戍的辛劳,对家乡亲人的牵挂,使得在这凄清寒夜里难以入眠的将军和征夫不由得不伤心落泪啊。

        综观全词,上阙用写意的笔触勾勒出边塞风光,鲜明地刻画了一幅壮阔而凄凉的边塞秋景图,下阙用细腻的笔触真实地描述了戍边将士欲胜不得、欲归不能的复杂情绪。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是词人守边愿望和复杂心态的真实袒露。范仲淹亲临战场,对边塞风光、征战生活和将士们的复杂情绪有着长期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所以这首词内容充实,感情深沉真挚。词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词人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又表现出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和唐人的边塞诗相比,范仲淹笔下的塞外景色虽也阔大雄浑,但在熬白黑发,滴尽思乡泪,壮志难酬却又不能抛开国事不顾的将士们眼中,却不能不笼罩着苍凉孤寂的气氛,因而词的格调就不象唐代边塞诗那样充满建功异域、追亡逐北的昂扬慷慨,特别是词的下阙抒情调子比较低沉。但因为上阙的写景境界开阔,下阙又表现了戍边将士“勒石燕然”的雄心壮志和杀敌豪情,所以这首小令在孤寂苍凉的意境中又有雄浑刚健的气势,沉郁伤感中又有着悲壮的英雄气回荡,可谓“苍凉悲壮,慷慨生哀”。

        在范仲淹的这首词之前,词的题材都是以闺阁艳情、离别相思和伤春悲秋为主,很少有人用词来写边塞生活。唐代韦应物的《调笑令》中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且缺少真实的生活基础。从词史上说,这首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范仲淹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确可谓开一代先河的大手笔。其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可以说有先导之功。

        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秋思》之所以能开一代先河,不惟是因为他杰出的文学才华,更跟他终身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浩然之气”密切相关。因深深仰慕而遗憾自己生得太晚没能见到范仲淹的苏轼这样评价他:“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黄庭坚、吕中、罗大经、况钟、茅坤等都由衷感叹“范文正公”在有宋一朝的人物中当居“第一”,朱熹朱夫子则认为范仲淹是“天地间气”,是“第一流人物。”诚哉斯言!

参考反馈题目

1.你知道范仲淹吗?是因为什么听说的?你知道哪一处名胜古迹是因为他才出名的吗?

2.上一期我给大家分享的唐朝诗人高适是电影《长安三万里》的主人公,这一期我给大家分享的宋朝词人也出现在过很火的影视剧里,你看过吗?对那里的范仲淹有什么印象?

3.你听过范仲淹的什么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个吧。

4.你读过或者背过范仲淹的什么作品?给大家分享一首/篇吧。

5.和高适类似,范仲淹也是文人中很少见的文武全才,而且范仲淹的成就要比高适大很多。比较一下高适和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吧。

参考资料

(元)脱脱等撰《宋史·范仲淹传》

(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南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

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林力、肖剑等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范仲淹十讲,“宋一流人物”,中国士大夫的至高境界

范仲淹传 | 大宋第一完人的一生

范仲淹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大宋文治伟业第一人

范仲淹为何会成为千古名臣?

王立群解读范仲淹《渔家傲》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