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头不被骟掉的牛:《老师好》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人家这部电影的导演说了,有感于现在社会上的师生关系跟自己小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变化,所以想谈谈自己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

我倒是觉得,谈老师也好,谈学生也罢,归根到底谈的是人。一个人抑或一群人的初始、变化和结果,这个轮回构成了一个故事。所以我看这个电影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关于苗宛秋老师自己的故事。

在很多青春片里,常有的是年轻人沉浸在自己的感知世界里对抗外界的压力。但《老师好》这部电影呈现的是老师——作为成年人,与学生——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和碰撞。然后在这种碰撞中苗宛秋完成了他自己的蜕变。学生当然也有变化,但焦点不在他们身上,至少我自己这么认为。

事情发生在1985年一个叫南宿一中的学校。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的苗宛秋(于谦饰)成为了高一3班的班主任。故事以苗老师的自行车为线,串起了(其实串的效果还有提升的空间)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碰撞、冲突、和解,以及散场。

苗老师本来可以不做老师的,他当年高考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却因为“出身问题”未被录取,只得上了师范,成为了一名教师。这是他心底的隐痛,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之来源。这个人生信条就是让学生通过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为此他兢兢业业,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

但他面对的高一3班,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学生们不断用自己感性的、粗浅的、充满荷尔蒙气息的人生哲学去挑战苗宛秋的人生信条。这些挑战或者说冲撞表面上看起来压根算不上激烈,不就是——卸老师自行车吗,不听老师劝告非要参加文艺汇演吗,不好好学习偏要去打架吗,也真没出什么大事。整部影片最大的事——也是被很多观众诟病的情节,就是苗宛秋最看重的好学生安静为了给老师平反昭雪而遭遇车祸,从此与大学失之交臂。这是安静所能做的所有背离老师人生哲学的事情里,最具正义感和正确性的事情了。

可是在影片一多半时间里并不激烈的冲撞底下,是暗流涌动的两种价值观的对垒。这也是电影打动我的一点:在苗宛秋经历过挫折后形成的成人世界观里的现实主义与学生们稚嫩青春的不切实际的世界观之间的对垒。正是这种对垒让这部电影在我这里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普世意义。因为它恰好击中了我内心一直在试图解答的一个问题:人在成长过程中,是不是每一步犯的错都是必须的?这是不是人类的宿命?以及,这是不是人类的幸运?



我小的时候常常想,如果有一本奇书(后来长大了就想象成芯片),可以在每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就随身携带(植入体内),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可以给你下达一个让你绝不会犯错的指令——比如在电影的情节里可以是,高考前不要帮老师去寻找丢失的自行车,去自习室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有人生出路;再比如,骑上老师的车,去听你的讲座,不要帮老师伸张什么正义,就不会遭遇车祸……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本书、一个芯片,有这类指令,有这种永远不会“误入歧途”的保障,人的路会不会顺一些?我们会不会更幸福一些?

抑或正好相反?

当苗宛秋站在操场上,对着利用学习时间给自己找回自行车的学生们大喊大叫的时候,他所表达的是他过去的失败经历锻造的铁一般的人生信条——学习、考试、利用好机会,心无旁骛。

可是同样站在操场上,已经被骂傻了的、满心委屈的学生们,在当时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为什么青春热血、一片赤诚,会换来的是指责和批判?难道凭着良心和情义做事,错了吗?

我看着屏幕上对峙的两类人——苗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满心感慨。这不恰恰就是一副成人和幼崽之间的对峙吗?这不就是同一族群中成长了和没有成长完的两群生物之间的对峙吗?这不就是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吗?

有一天,这些学生终将成为苗宛秋那样的经历伤痛和挫折的“大人”。他们也终将像苗宛秋训斥他们那样去训斥自己的孩子、学生,甚至社会上所有不成熟、不理性的“年轻人”。而那些年轻人也会和他们当年一样满心委屈和不理解。

成年人要面对柴米油盐,工资、房子和一次次的失败。这些问题没有缘由,只会不停地往一个成年人肩上堆,直到他适应或倒下。这些问题会慢慢帮助这个成年人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就是利用机会,抛弃耗费精力的情感滥用。所以很多成年人不苟言笑,他们仿佛肩上有根纤绳,一直费劲地往前拉。没有成年的人,他们看不见这根纤绳,他们心中只有火焰。

就像王小波说的,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当然苗宛秋不是一头普通的被锤的老牛,他心中还有感性和希望。

最后安静用她的出人意料的决绝的方式,让苗宛秋惊醒:原来抓住机会,做好那件所谓的“该做的事情”,好像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总有人去做一件看似不那么合时宜的事情。可能只是因为这件事对这个人非常重要,重要到不需要别人理解。你能说这个人他/她就做错了吗?我想苗宛秋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安静这个好学生为他喊冤,是做错了的(在这里我无意去讨论,为什么安静忽然要跑到县长面前喊冤,为什么剧本安排她被撞成残废,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这全部都是为了苗老师的转变而铺陈的情节)。

他从最青睐的学生遭遇车祸这件事中体会到了深深的自责和懊悔,当然还有对于所谓优秀教师称号、分房子、名誉等等的反思。这些一直牵绊自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是否值得继续留下?

我们常常颂扬教师是蜡烛,“成灰泪始干”,呕心沥血只为培养学生。可是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更多的是学生成就了老师。在一路向“上游”争取的过程中,人到中年,背着房子、票子和孩子重担的优秀教师苗宛秋,最终选择离开正式教师岗位,去做乡村教师。

如果说当年没有如愿进入北大中文系学习的他,是被选择、被抛弃的,现如今的他,在面对校长递过来的钥匙和求和的态度的时候,是自动选择、自我放逐的。

与其说是赎罪,不如说是皈依自我。

我愿意想象,当年那个意气风发、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大的苗宛秋,假如真的读了北大,毕业后也会是一个出口成章、挥斥方遒的年轻才子,也会有更多感性,用更多自信与与勇敢去拥抱生活。只是,他一样会面对挫折,一样会面对不公。但是,如果没有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没有这样一群高中生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又会如何面对受挫的生活,如何面对北大中文系(在这里只是一个代表最高学府和拥有辉煌前途可能性的符号,并不是说北大中文系就怎么地)毕业的人也要面对的不堪际遇呢?



所以我觉得,影片从开始到最后,就是苗宛秋在去成人化、去理性化的一个过程。苗宛秋的青年时代,是一个拼命冲出藩篱又被一鞭子赶回去的小牛,然后他循规蹈矩,任劳任怨地耕地。他也曾试图做一个安心受锤的老牛,想私下开设补习班赚外快,也想找校长暗地谈谈分房子的事。可是总有那么一个外界因素出现在他面前,让他内心深处的那个未成年人跑出来说,我不能那么做。苗老师身上具有——不管上不上北大都具有的——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底线。这种底线也许来自于他未能考上北大的遗憾,以至于他希望有更多的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也许来自于他在教师岗位上享受到的赞誉,但归根结底,苗老师是一个未被社会彻底驯化的公牛,他不愿意接受既定的“锤骟”程序,他终将跳出牛栏,奔向他自己那片青青草地。

那片草地本是一片荒芜,并不水草丰美。但只有在那里,苗宛秋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这不是对安静同学的忏悔,如果他只是想忏悔,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补偿安静。但他最后只是将安静编的钥匙链偷偷还给她,我还是愿意把这个动作看成一种隐喻——年老的苗老师完成了非理性化、非成人化的过程,那个蝴蝶蜕变完了

所以苗宛秋的出走,不仅仅是逃避或者悔恨。他终于认可并靠拢了孩子们的方式——感性的、正义的、热血的,也是自由自在的。

正如《摇滚学校》这部电影里的Ned带领孩子们抛弃刻板、压抑的教学方式,勇敢拥抱能够反映孩子们内心自由情感的摇滚乐一样(当然我认为Ned说数学压根不重要就是电影的混扯,只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一部电影都面面俱到地谈及每一种当下被拥趸或抛弃的价值观),更趋于感性的表达与更趋于理性的自律,到底该选择哪一个?



我还挺欣赏电影最后的处理——苗宛秋在远走他乡之前,没有跟他的学生们告别,甚至连毕业合照也没有拍。

在我心里,那个毕业纪念照,是年轻学生们准备走向这个社会运行所鼓吹的成熟理性的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将自己非理性化的苗老师已经不适合出现了。他的缺席是他重新开始自己生活的“出席”。

影片的最后,苗宛秋在黑板上写下,和你们在一起,是我最好的时光,虽然有刻意煽情的成分,却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苗宛秋找到了新的生活轨迹,这一警醒、顿悟的过程,又何尝不是最好的时光。


最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传达信息和情感的手段,是比较杂糅的。它既具象又抽象,既写实又有隐喻。但这样的手法穿插得有些跳跃,所以在最后二十分钟里的隐喻,让观众有“这演的是啥,苗宛秋这是想干啥”的迷茫感。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个看法。网上骂这部电影的人很多,可能我太喜欢于谦了,所以我的解读就不怎么理性。但是在看电影这个事情上,要是人人都做理中客,该多没意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015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62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72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86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6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1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71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82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97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5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5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85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5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4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50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