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勇气心理学



作者简介:

岸见一郎


哲学家,1956年出生,现居京都。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

古贺史健

自由作家。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为专长。

引言

世界是简单的,人可以改变,人人能获得幸福。

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一位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个体心理学也称为“阿德勒心理学”。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弗洛伊德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弗洛伊德说错了

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

阿德勒心理学目的论: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苏格拉底式对话:通过对话来导出答案,而不是去剥夺你自己发现答案的宝贵过程。

你想“变成别人”吗?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中的“生活方式”: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到底在什么时候做了选择呢?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大约是在10岁左右的时候。

生活方式可以重新选择。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世界很简单,它之所以看上去复杂是因为“我”的主观作用。人生本来并不复杂,是“我”把人生弄得复杂化了,故而很难获得幸福。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我们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

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

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可以简单将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自卑感。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 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

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例如:“自己之所以始终无法结婚,就是因为幼时父母离婚的缘故。”

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关于自卑感,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

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如何弥补?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优越情结”。

优越情结”: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人会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

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夸耀不幸: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这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人生不是竞争, 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所有的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

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那么,对此时的你来说,他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你会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

竞争的可怕之处: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但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

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的话该怎么办呢?要一味地忍耐吗?

不,“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一点。

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

关于权力之争,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这就是完完全全的权力之争。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而且,这些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人际关系有距离和深度。为了强调这一点,阿德勒也曾使用“三大羁绊”这样的表达方式。

工作课题:

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如果从距离和深度这一观点来考虑的话,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这个阶段的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的,就是那些被称为自闭的人。他们并非不想工作或者拒绝劳动,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才不想去上班的。

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暂且不论,但核心问题就是人际关系。例如,为了求职而发出简历,面试了却没被任何公司录取,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思来想去便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或者,在工作中遭遇重大失败,由于自己的失误致使公司遭受巨额损失,眼前一片黑暗,于是开始讨厌再去公司上班。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交友课题:

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

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爱的课题”

爱的课题分成两个阶段:一个就是所谓的恋爱关系,而另一个就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在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中,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束缚: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亲子关系

恋爱关系或夫妻关系还可以选择“分手”。假如恋爱是用红色丝线系起来的关系的话,那亲子关系就是用坚固的锁链联结起来的关系。而且,自己手里只有一把小小的剪刀。

不能够逃避亲子关系。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事实是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是“勇气”的问题!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也就是“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获得自由?真正束缚我的究竟是什么?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认可欲求”:人际关系的烦恼都集中在这一点上。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人原本为什么要寻求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而且,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即使神并不存在,即使无法得到神的认可,我们也必须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课题分离”

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心理咨询:阿德勒心理学的心理咨询辅导认为,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辅导顾问要竭尽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首先,断定“这是孩子的课题”。不妄加干涉也不过多关注。而且,告诉孩子在他困惑的时候随时准备给予援助。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人际关系保持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的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了走着就不会迷路。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阿德勒心理学叫个体心理学,英文叫作“individual psychology”。这里的个人(individual)一词在语源上有“不可分割”的意思。什么不可以分割呢?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心灵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理性和感情、意识和无意识也是一样。

像这样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那就是“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阿德勒本人承认自己所说的共同体是“难以实现的理想”。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

社会学上所讲的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吗?

是“我和你”

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残暴蛮横、不顾别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认为整个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自私自利,破坏集团和谐的人物也可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积极地参与?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首先,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共同体范围“无限大”: 无论怎样,我们的一切都属于地球这个共同体,属于宇宙这个共同体。

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或地域社会等,而且在哪里都可以作出某些贡献。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某个共同体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的立场。当然,同时也反对体罚、不认可批评。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有鼓励才有勇气

鼓励: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

对他人的课题不是干涉而是援助,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比如孩子学习: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有价值就有勇气

具体应该如何鼓励呢?

一些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究竟怎样才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

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比如: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阿德勒心理学彻底追问了人际关系,而且认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共同体感觉。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自我意识过剩:自我意识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我的自我意识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

一种肯定性的达观:

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尼布尔的祈祷文”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他者信赖”:

在这里需要把“相信”这个词分成信用和信赖来区别考虑。

信用:信用有附加条件,用英语讲就是 “credit”。

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信赖”的反意词是“怀疑”:假设你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怀疑他人、怀疑朋友、甚至怀疑家人或恋人,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那么,这样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呢?对方也能够瞬时感觉到你怀疑的目光,会凭直觉认为“这个人不信赖我”。

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他者贡献”: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阿德勒心理学学得越早就越有可能早日改变。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工作狂则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

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并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里所说的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我们人类都具有“优越性追求”这种普遍性的欲求。大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但是,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或成人获得他人的关注的行为,例如逃学,割腕以及未成年人饮酒或吸烟等。

甘于平凡的勇气

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舞动人生

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

现实性的人生:

“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像跳舞一样的人生。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假如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那每一个刹那就都是一种完结。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当人生是连续刹那的时候,当人生只存在于“此时此刻”的时候,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阿德勒的回答是

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自由人生的“ 引导之星”:他者贡献:

只要自己心中有他者贡献这颗星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219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63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933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20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0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4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9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7评论 0 19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27评论 1 24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8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72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4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9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7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85评论 2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