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与离开

1

父亲从包里神秘的抽出一包芒果干,兴奋的在我头前扬了扬。我围绕着父亲奔奔跳跳,一把抓过芒果干,包装袋都顾不得撕,慌忙塞进嘴里,大肆嚼咬起来。

那一年,我八岁,父亲第一次离开家,去N城挖矿,半年后回来,给我带的就是那种用蓝白相间的包装袋,引诱的我口水直流的芒果干。彼时,村里的人大多都将自己的一辈子撂在了庄稼地上,春耕秋收,一天天,在田间地头与家里灶台之间往复。后来,村里渐渐有人开始在N城挖矿,每到年关,他们开始大包小包的扛着东西回家,大摇大摆的穿过屋前的小路,黑黢黢的脸上涂满夸张的笑容。

过了一年,村里头开始有“哔哔”叫的摩托车在田野里飞快的奔驰,一副蛮横骄傲的架势,引得村里人都挪到了晒谷场上,蠢蠢欲动的年轻人,一脸艳羡的引颈赞叹。父亲在那一年开春,开始坐不住了,收拾了几件衣衫,挎着个老旧的帆布袋,便被村里的大伯、叔叔们撺掇着去了N城。

村里人在N城打工,大多是靠挖煤、挖矿为生。习惯了在田里头使一把蛮力的男人们。下矿井、住工棚,虽是艰苦了些,但却比家里种地强得多了。每天从阴沉黯淡的矿井回来,摸摸一把数得发皱的钞票,心里倒踏实了很多。

父亲在那一年过年回家的时候,给家里人都添置了几套新衣衫,嘴角笑的合不拢嘴。一年下来的父亲,皮肤被晒得黑黝黝一片,眼睛凹陷,嘴唇脱皮脱的厉害。家里开始隐隐有些担忧。在第二年开春后的不久,一个噩耗传遍了村里,坳下的大伯,下矿井,遇到塌方事故,死了。顿时,村里开始被一股浓重的阴霾笼罩。遇难大伯家里整天哭天喊地,仿佛整个家都也随之塌陷了一般。村里的其他人也开始奔走相告,焦急的跑到圩上,给家里人去电话。

父亲在几天后,被奶奶催促着回来了。回来的父亲,后来便没有去过N城挖煤。但在九岁那年却成了我和父母们不断告别与离开的开端。

在N城打工的日子像是给我和父亲提前的一个漫长告别的信号。此后的日子,父亲和母亲开始在南方的几座城市漂泊,而我却在这些城市的出发地,漫长的盼着回归……

2

父亲和母亲在F城打工的时候,彼时,我寄居在外婆家,常常是两三年都难得见上一两面。那时,通讯落后,通个电话,需要辗转通报及等待。村里头的代销店有一部电话,父亲常常在一天前提前打电话到代销店,通知我们什么时候来等电话,那时候,打电话与等电话都是一场漫长而焦虑的等待。

父母亲常常趁着吃饭的间隙给我们打电话,每一次都像是一场战争似的,憋好一肚子的话,就被匆匆的几句问候和母亲无微不至的交代打断了,然后便是匆匆挂线的“嘟嘟”声。那时候,如果能够跟远方的父母一场漫长的通话,绝对是一件再奢侈不过的事了。

那时,打电话昂贵,母亲便开始在下班后,给我们写信。下班后,母亲拖着疲累的身躯,似乎还有无数说不完的话似的,每次我们收到信,都是厚厚的几张信纸,字迹歪歪扭扭。时常是搁笔后,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在后面添上几句担忧。

收到母亲的信后,我常常一个人躲在外公的书桌边默默的抽泣。昏黄的灯火,照得字迹似乎都在摇曳。那些折叠的泛黄的信纸,被我一次次的藏在书底,看书看累的时候,便偷偷抽出来,在黑暗的夜里,微微的哭泣,等到外公回来睡觉的时候,又急忙忙的把信纸塞到桌底,轻轻的压着,揩干脸颊的泪水,暗红色的灯影,开始变得迷离而模糊。

记得,那时开始学习写信,我把给父母写的一封信写在了本子上。后来,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在公众下读那份信,就像是一场赤裸裸的曝光,对父母的思念被老师字正腔圆的声音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揭开。座位上的我,掩着书,早已经泣不成声,讲台上的老师开始停顿,喉结开始哽咽。

在那个周末,我央求着外公去圩上,我们在路边的那间破败的邮局,寄出了给母亲写的那封信。后来,母亲说,她一直未收到那封信,那封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信,远涉关山万里,竟不知落向了何处。

3

每到年末,奶奶都要张罗着一大堆的东西,等着父母们过年回来吃。那时候,父母从遥远的广东回来,常常都要隔个两三年才回来。每次奶奶兴匆匆准备了大半年的腊货,最终都会给邻居家、或是姑姑家们送去一点,也当是了却这半年以来远方的期盼与思念。

那些年,父母亲回家过年,回来得迟,常常都在腊月二七、二八。每次风尘仆仆的下车归来,兴奋的我和姐姐便开始大包、小包的翻找,新年里漂亮的新衣裳,香甜黏糯的糖果,还有酥脆飘香的饼干。母亲便也迫不及待的给我们穿上衣服,仔细的打量一番,然后展颜笑眯眯的说,“哎呀,又长高了,明年又要买长一点的衣服了。”

腊月里的太阳暖哄哄的,忙碌了一整年的父母,开始搬些凳子,坐在院子里,跟我们谈谈他们在广东发生的事。我们偷偷溜进屋里,揣着几盒饼干,一边耐心的听着父母谈论外面的世界,一边又经不住手里饼干的诱惑……我们就这样坐在冬日暖煦的阳光里,忽然感觉时间开始慢了下来。

院子里的风轻轻得吹着架子上的腊货,香味缓缓飘来,阳光懒懒的漫过墙角,睡在墙角的老狗,蜷着腿,眯缝着眼,耷拉着头。父亲、母亲一言一语的说着过去一年里发生的事儿。仿佛所有漫长的离别和等待,瞬间缩短了时间,短的像被墙角切割的暖阳,细细碎碎,慢的像吹过树梢的风,稀稀落落,不停地来回打着转……

4

最后一次送父母亲离开去广东,仍是那年开春的一个落雨天,开春后的雨,下的绵长细密,飘飘洒洒的蒙着一层薄薄的雾。那时父亲肩头挎着一个花花绿绿的大袋子,鼓鼓的挡住了父亲的整个身体,另一只手提着一蛇皮袋的腊货,奶奶在父母亲出发前几天,就开始秘密的准备着。母亲背着个帆布包,蹒跚的跟在父亲边上,一手吃力的给父亲举着伞。

我跟在后头,缩着身体,眼前开始被一层浓浓的雾遮住,母亲追着父亲渐渐远去,在公交车上不停的回望着伫立在远处的我们。

再后来,我与父亲之间的等待与离别开始换了个方向。父亲开始送着我告别和离开。

2009年的那个秋季,我第一次出门远行,临行前,父亲给我买了几件新衣裳,一个大皮箱。母亲一直在唠叨着,叮嘱这,叮嘱那。那时我觉得自己像只快乐的小马驹。九月的广州火车站,闷热让空气浑浊起来,气味如游丝般漂浮过如织的旅客。候车广场上,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群在攒动。像一阵阵苍蝇在吸食一块巨大的腐肉,乱哄哄的在不停的蠕动。火车自东向西,黑夜与白天转折,醒来的时候,火车刚经过株洲。车窗外,天色微蒙的雾气,在窗户上像墨渍般印染开来。模糊的可以瞧见些梯田,陋屋。

这是父亲第一次送我离开时的样子。

那一年,我十八岁,跟父母亲这场漫长的离别与等待,整整持续了十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108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699评论 1 2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812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236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83评论 3 2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39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57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04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4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43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3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86评论 3 2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51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0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8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82评论 2 27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81评论 2 27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