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杜恕:夜深忽梦少年事,不闻叹息闻虫语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三不朽”一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立德要求太高,毕竟自古够得上格的也只有周公、孔子这寥寥数人,立功和立言也就成了古往今来无数读书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了。

照这个标准来看,杜预无疑是够格的。平定吴国,立下统一大功。作《左传集注》,成一家之言。作为一个能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杜预无疑是人生的赢家。要知道这个待遇,在明代以前只有他一人独享。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并不是杜预,而是他的父亲,杜恕。

杜恕有什么说的?记得小时候翻《三国志》的时候,看到《杜恕传》中三篇巨长的奏疏时头大无比,要知道像赵云、张辽这些人气武将中的都是什么“斥权下战,权不敢动”之类的中二热血情节,这才读起来有意思。怎么这人这么奇葩,说这么一大堆啰里八嗦也不知道在说啥?以至于后来看到杜恕贬官,还高兴了一会。


杜恕

后来我才知道,像陈寿这种惜字如金,情节、细节能省绝不留着的小气鬼,录下杜恕这三篇完整的奏疏意味着什么。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陈寿只录了曹植四篇文,诸葛武侯也才录了一篇《出师表》。而杜恕居然录了三篇,可见,陈寿是认为杜恕写的东西是有价值的。

再了解杜恕,是到了今年研究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曾经头疼的长篇大论反而成了珍贵的研究材料。魏晋之际学者留下的文字不多,像杜恕能留下这么长的篇幅可说是凤毛麟角了。

杜恕,字务伯,京兆杜陵人。杜氏是一个超级大族,从秦朝就开始当官了,在汉代到过三公这个级别,之后断断续续、起起伏伏将近八百年的历史就没断过,唐朝的名相杜如晦就出自这个家族,杜恕正是他的直系祖先。

但是杜恕出生的时候并不在家乡,而是在荆州。因为那段时间关中乱得很,正是李傕、郭汜这些军阀混战的时候,有些有见识的人都逃亡外地避难去了。当时两个主要的避难方向,一个是益州,一个是荆州。

杜恕的父亲杜畿恰好这个时候被任命为汉中府丞,汉中就在益州,很适合避难,不过当时局势太乱,去汉中又交通不便,于是杜畿也就没去做这个官,而是带着一家老小往荆州去了。



杜氏的老家就在南阳,只是在汉代才迁往了京兆,在南阳还有不少杜氏族人,过去之后多少也有人照应。

建安三年,杜恕在南阳出生了。这一年,曹操在白门楼绞杀吕布,收复徐州。

杜畿在荆州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不过他始终挂念故土。到建安八年,关中的局势稍定,杜畿就带着全家启程返回杜陵。

以前出远门可不比现在,更何况是拖家带口的远行。比如我们著名的王司徒,之前被孙策击败软禁在江东,后来蒙曹操征召才得回乡,不过当时王司徒被软禁数年,囊中羞涩,也雇不起太多仆人车马,时年十岁的经学大师王肃还得帮着扛行李,实在是窘迫。


岂不美哉?

杜畿一家的运气稍好一点,有族人帮助,也不至于雇不起马车。但是他直接碰上劫道的了……

好在杜畿这个人还是够聪明,一顿嘴炮居然把强盗糊弄走了。

历经艰辛,杜畿一家终于回到了家乡。没过多久,杜畿被当时的京兆尹张时任命为功曹,重新开始了仕途。

一个偶然的机会,杜畿又得到了荀彧的赏识,荀彧把他推荐给了曹操,杜畿先后任司空司直、护羌校尉、领西平太守,之后就开始了长达十六年超长待机的河东太守生涯。

当时有所谓的任子制度,即子弟可以凭借父兄的功劳为官。一方面算是给高官的额外福利,让这些人好好为国家卖命,另一方面,也是给国家当个人质,让高官不敢起异心。

杜畿作为二千石的大官,当然要向朝中派任子了。建安九年、十年左右,杜恕作为任子,前往许都,曹操攻下邺城,杜恕也去了邺城。

杜恕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杜理(字务仲)和杜宽(字务叔)。杜家嗜好经学,杜畿在河东当太守的时候就雅好经典,推广儒学,在他的治下还出了经学大师乐详。杜恕的这两个弟弟都是读书种子,杜理聪明,很得父亲杜畿的青睐,可惜早逝。杜宽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删集《礼记》,作有《春秋左传解》,杜预的经学成就,应该离不开这个叔叔的基础。

邺城是曹魏的中心,这里汇聚了无数猛将智士,无数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在这里,他们谈论诗歌、结伴交游,这里是最繁华的都市,也是整个中原的政治中心。


邺城

杜恕在邺城,也结识了几个好友:袁侃(字公然)、荀俣(字叔倩)、李丰(字安国)。

袁侃是袁涣之子。与袁绍、袁术这一支不同,袁涣、袁侃父子出身陈郡袁氏。

袁涣正直守礼,当年谣传刘备去世,曹操的下属都上表祝贺,袁涣却不,因为刘备当年举过袁涣茂才,算是袁涣的举主,上贺于礼不合。

袁侃性格柔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又明世知退,人们趋之若鹜的事从来不掺合。司马懿曾经见过袁侃,大为惊奇,夸他像袁涣。《三国志》也说袁侃“有父风”,俨然一个小袁涣。

荀俣是荀彧的儿子。荀彧就不用说了,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荀俣字叔倩,历任东郡太守、做到御史中丞。


《三国志》荀彧

《三国志》有记载荀俣和弟弟荀粲辩论的事,话题是言意之辨,这是魏晋时期士人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荀彧诸子皆好儒家,荀粲却好道家。荀俣大概也是个类似其父,谦恭守礼的儒家人物。

荀俣早卒,这事说来有点奇怪,荀彧六子:荀恽、荀俣、荀诜、荀粲、荀玄、荀顗,有四子早卒,早死率实在是有点高……

李丰,字安国,太仆李义(又名恢)之子。李义和杜畿同属三辅人,算半个老乡。后来杜恕和李丰又都作为父亲的任子到了邺城,两人从小一块玩,关系比较好。

李丰这人,事情比较多。第一,李丰是个营销大师,尤其是自我营销,在十七八岁还是个老百姓的时候,就搞到“海内翕然,莫不注意”的程度。后来当了官,名气更大,魏明帝曾经跟一个吴国的降人聊天:“你们那边听说过什么中原的人物吗?”,降人回答:“我们听说有个叫李丰的”,魏明帝一听,哎呀,李丰的名气这么大?吴越那种穷乡僻壤都知道的吗?

这种遨游京师,博取名望的做法在当时非常流行,大多数年轻人也是这么做,不过李丰做得比较成功而已。

第二,这人没什么本事,还不干正事。李丰担任尚书仆射,算是个重要职位了,但是李丰老喜欢请病假,当时的制度规定,请病假一百天就要自动离职,李丰比较会玩,每次请个几十天再回来,然后再请,再请再回,再回再请……以此循环。你看这都干的什么事。

所以当时真正有见识的人都看出来了他是个什么人。比如杜恕的父亲杜畿,有一次李丰来杜畿家拜访,等人走了之后,杜畿说李义没儿子啊,不仅没儿子,恐怕整个李家都要出事啊。

要说杜畿的眼光实在是准。李丰后来果然搞了个大事,这就是关于李丰的第三件事,他参与了谋诛司马氏立夏侯玄辅政的事,事泄被杀,家破人亡。

杜恕本人的性格,三国志里说是“诞节直意”,大意是大大咧咧,又不愿意矫情,想干啥干啥。总的来说,是与袁侃、荀俣更相近一些的,与李丰却有些格格不入。所以这也好理解,杜恕后来和袁侃、荀俣越走越近,却和一块玩大的李丰渐行渐远。

要说这些世家子弟平时在邺城都玩些什么,不妨看看下面两段文字。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

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邪?”於是乃更著衣帻,整仪容,与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乃命厨宰,酒炙交至,坐席默然,无与伉者。

曹丕、曹植都是当时最尊贵的公子,他们的爱好应该能够代表当时比较流行的趋势了。

不过袁侃、荀俣的性格比这些风流公子传统得多,很难说他们平时的娱乐活动也像曹丕、曹植一般骑马打猎,喝酒胡闹,李丰参与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所以很可能杜恕、袁侃、荀俣平时做得最多的就是坐在一起瞎扯淡,聊聊经史子集、诗词歌赋。

这种感情大概是人生第一次脱却稚气,又不被社会气息所沾染的友谊,纯粹地出于兴趣投契的交往。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感情:我记得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我们放学一起回家,我们聊足球,聊三国,一起开脑洞一本正经地思考如果穿越回三国要跟着谁干的问题,我甚至还仿照《三国志》给我们几个朋友写了传。

那时候我十五岁,有喜欢的女孩,有梦想,有烦恼,很美好。

扯远了……

杜恕的青年时光就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慢慢过去,随着荀俣、袁侃先后为官,这种悠闲的日子也结束了。

与好友不同,杜恕直到三十多才进入仕途,一方面是杜恕不会也不愿意经营人设,当时做官全凭名气,所以,即使有不少像辛毗这样的老臣觉得杜恕是“被褐怀玉”,杜恕仍在在家呆到三十多才得到了人生第一个官职:散骑侍郎。

一般来说,普通世家子弟入仕的第一个职位就是散骑或者黄门侍郎,历练几年再外派或提升在朝中。但是杜恕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八年……


杜恕&司马懿

原因和他的性格有关。杜恕这人性格有点直,看到有点什么不平之事就要上个疏,《三国志》把他在朝这八年上的三个奏疏都录下来了,个个都是锋芒毕露。

在其中一篇《谏听廉昭言事疏》中,杜恕还不小心得罪了一个人:司马懿。其实这篇奏疏杜恕不是针对司马懿的,但他好死不死地举了个例子带上了司马懿的弟弟。

你说古往今来这么多拉关系走后门的例子你不举,偏偏要拿司马懿的弟弟来开涮?

如果要排一个魏明帝到齐王年间最不能得罪的人的排行榜,司马懿应该可以排在前面。

要说起来,杜畿本人还是司马懿父亲司马防的故吏,后来杜预还娶了司马懿的女儿,两家关系应该不错,杜恕一出这事,两家的关系顿时降到了冰点,杜恕本人的仕途坎坷不少,甚至还影响到了杜预的仕途。

以司马懿的性格,你不惹他他能好好待你,你要是惹他肯定没好下场。杜恕遭受的不仅是仕途的失意,甚至还有杀身之祸。

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一举夺取了魏国政权,事后,曹爽一党纷纷被杀。在这次的风波中,还有一个不相干的人也险些被杀,那就是杜恕。

此时司马懿掌握了最高政权,生杀予夺一任己意,要收拾杜恕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偏偏这时候杜恕又惹事了。

杜恕此时任幽州刺史,按照规定要受征北将军程喜节制,程喜这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性格又不好,当年威震燕代的田豫还被他整过一次。杜恕上任之前,袁侃就提醒杜恕要小心跟程喜相处,杜恕也不当回事,该咋样咋样,一点不把程喜当外人。

这事让程喜很不爽。

有一次,杜恕斩杀了一个鲜卑人,却没有按规定上报。程喜于是乘机告了杜恕一状。司马懿早在等着这个机会了,程喜的弹劾一上,就把杜恕送廷尉受审,一来二去居然判了个死刑!

司马懿大概也不想杀杜恕,最多是吓吓杜恕,给他个教训。于是找了个借口杜畿当年的功劳不小,又是因为因公殉职。减轻了处罚,判徙章武郡。


杜恕性格太直,又不大通人情世故,有意无意得罪了不少人。其实这都不是杜恕的本意,他只是就事论事,不平则鸣而已。

杜恕的本心或许不愿意为官,有朋友问过杜恕的志向,杜恕说:“我看朝中许多人都结党互相攻击,我只希望哪边都不掺合,两边都别骂我就行了。”

杜恕就像一个纯粹的儒生,没有丝毫勾心斗角的经验,怀揣着儒家的理想,走入了污浊的朝廷。在那个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独立朝中,爱憎不及”对于杜恕来说就是个梦想。

政治的残酷让杜恕心灰意冷,他转而埋头学术,著书立说,成《体论》、《兴性论》。

此时荀俣和袁侃大概已不在人世,当年三个好友只剩李丰,不过二人早已行同陌路。

不知道五十二岁的杜恕会不会在著书的间隙想起那些在邺下的日子,会不会有一点怀念那些一起纵谈古今的日子。

夜深忽梦少年事,不闻叹息闻虫语

嘉平四年,五十五岁的杜恕在章武去世,而司马懿已经在一年前去世了。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02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655评论 1 2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726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204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58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31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44评论 2 3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98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38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33评论 2 24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2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44评论 3 2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37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0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88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72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6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