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多少人假装富二代生活

今天邻居的孩子和他妈妈又大吵大闹,男孩子大学毕业不去找工作,每天窝在家里什么也不做,隔三差五就和他母亲吵闹,男孩声音粗硬,恶言恶语,听不到母亲说什么,大概怕居笑话,始终保持沉默。

有一次在门口遇到,我试探着说,‘’为什么不让孩子出去工作?"他母亲说开始找了几家公司,儿子是学编导的不对口,在一家私立学校上了一个星期,太累,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就干脆不去了。‘’那孩子和您争论什么?"哦,孩子心情不好,偶尔和我争论几句没什么?……

我不想再问下去了。

一个二十二、三的大学毕业生整天窝在家里,不是打游戏就是上网吧,混同学,一起吃喝玩乐,心情不好?

内裤,袜子,衣服都是母亲洗,即使中午过晌了,母亲不回来也决不把冷水烧开来。无数次见他穿着睡衣取快递,睡眼惺忪。

不知道每天在饭店里端盘子的妈妈强装笑脸,心情能有多好?每天在毒辣辣的太阳下做园林工的爸爸受苦受累,心情能有父母好?

男孩子读的是艺术类,上学时光学费就一年一万,还有生活费,眼见本来将就维持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她妈妈捡瓶子,纸片悄悄卖,孩子是不知道的,出来进去手掐香烟,穿着时髦,仿佛从来没有问过家里有没有钱或者钱从哪里来?

他母亲个头小,每天看着她早出晚归,骑着一辆破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不免总是心酸。我反复琢磨着:

为什么孩子对父母的艰辛视而不见?


同样一个小区,孩子也是念了一个中专学校,回来时总是搀着母亲,母亲腿脚不利索,娘俩有说不完的知心话,没有听见过他们高声说话,孩子见到邻居永远是笑脸相迎,礼貌的打招呼。

爸爸做保安,妈妈做零时工给人打扫家,孩子回来,总是替妈妈打扫。听他妈妈讲,她打扫的这家正好是她儿子的高中同学。有一次男孩子替妈妈工作,正巧遇到了同学。孩子开始有些尴尬,后来他干脆把同学邀请到了自己家里,同学看到他家里的境况全明白了,主动要求父母给男孩的妈妈加薪,说好只要他在就来替妈妈工作,希望主家同意。

后来主家一家非常喜欢这个彬彬有礼,手脚勤快的孩子,还给孩子另找了一份薪酬不错的工作。男孩子不仅给这家打扫卫生,还经常和主家的孩子一起玩。主家发现平时大手大脚的儿子好像开始懂得省钱了。两孩子在一起越久,他家孩子的习惯越好。主家那么份高兴自不必说。

男孩子从不让妈妈给自己买贵点的衣服,自己一学期的奖学金够自己交学费,很少向家里伸手。要说是父母教育有招数的话,她妈妈小学都没读完,爸爸初中生,哪有什么教育理论支撑。但两口子说话慢慢悠悠,诚实,平和,谦逊,所以深得院里人的称赞。孩子有礼有节,懂得心疼父母也就难怪了。


一次和门房小罗聊天,小罗说他们村一个叫明君的孩子的变化简直太有说服力了。孩子在一所封闭的私立高中就读,成绩考的不好,只好花钱进了民办高中。初中就是沉迷网吧,导致本来极有天赋的孩子一日不如一日。中考后,曾立志好好学习,无奈一块玩的几个又凑到了一起,重蹈覆辙。

每天下自习后翻越高墙到网吧通宵。日复一日,学习一塌糊涂,自己都不抱希望。但父母并不知道。一天又和同学翻越高墙,被高墙下的一团黑东西吓了一跳。先跳出去的同学大喊:"叔叔,您在这里干嘛?‘’已经上到墙头的明君慌忙跳回去了。因为他听到自己的父亲和同学说:"我给明君送下羽绒服后迟了,没找到旅店,就在墙角蹲一晚,有大衣不冷。"

墙那面的明君心如刀绞,狠狠地扇了自己一记耳光。他头也不回地跑回宿舍,大哭了一场。他怪自己都不知道爸爸兜里连住旅馆的钱都没有,还硬要给自己留下了买零食的钱。怪自己把父母的血汗钱挥无度。此后,无论谁拉他到网吧,他都没有去过。学习不再是难事。去年考上了985大学。

我们的教育理念再先进,手段再高明,哪怕是演讲家煽情后孩子们抱住父母的声泪俱下,只是三分钟的表像,都不及孩子自己亲眼所见受到的震撼大。内心的愧疚和醒悟才是内驱力,促其看见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不易,从而掌控自己的行为,从内心开始新的思考。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他们只有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和苦难后,才会对父母心生感激,进而对自己严格要求,才懂得不能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相反,像我邻居那样的父母把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艰难困苦,都向孩子进行过滤、屏蔽,为孩子刻意营造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又怎能奢望他们知道父母在外可能被屈辱,被逼迫,被绑架……?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如何懂得人生旅途的艰难,生活的艰辛劳累?

抬眼看看我们周围的大多数,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攀比成风,假装富二代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里生活。

开学,名牌书包,名牌衣服。买不起的买假货也要穿名牌。人家富二代就随意,你穷人家也把孩子当富二代养。还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毒药侵蚀,不顾实际情况死撑。

为什么忘了‘穿衣吃饭趁家当,搽油抹粉趁人样‘’,这句老祖宗的忠告?只记得再穷不能穷孩子这句毒药?

不顾家庭资源,禀赋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享受最好的生活。独生子女本来已经是世界上的奇特动物了,夫妻俩加上四个老人,六个人面对一个孩子,上一年级自己不会穿衣服,自己不会整理书包,不会系鞋带,甚至不会吃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帮老奴在旁服侍,看得人心惊肉跳。

这是疼爱吗?害死了!

‘’吃饭穿衣趁家当‘’,这句话在过去被真实地应用实践。

上学时,我自己养兔,给猪割草,星期日在烈日下给玉米除草,脖子,胳膊都是划破的血痕,想看会书还得藏起来,拼命地努力,想通过学习,去争取更好的生活,不要风吹日晒雨淋。

五块钱的书费父母跑遍整条巷子,养的一大群鸡从没有闻过炒鸡蛋的味道。六年级没有花钱的概念。春天和父母浇地挖渠,夏天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秋天一车接一车的玉米都得一个一个掰下,再一个一个上车,再从车上卸下来。怕玉米潮湿,玉米总要放到房顶上。秋收的夜没有做完活,是能不睡的,没有人提醒。父母在房下举,我们姐妹二人在房上接。我也累,但我知道父母供我读书的每一分钱,都是这样用血汗换来的,来之不易。

我们从小亲眼看见父母辛苦劳累,我们也参与其中,并且饱尝生活的困苦,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向有保障的幸福生活靠近,不仅是父母的职责,也是家里每个成员的义务。没有装聋作哑视而不见,没有我只享乐,劳累丢给父母这样浑蛋的想法。

现在,我们普通又平常的家庭,父母事业单位双职工一月不过四五千,除了正常开销,哪里有那么多的钱去假装过很富裕的日子。

我们不亏欠孩子。

一件阿迪达斯就是一家人半月的口粮,一双耐克又是一家人半月的消费,孩子没有别人穿的好怎么了?难道穿好了就身心健康了,学习日新月异了?父母脸上有光了?怕被别人家孩子比下去,有自卑心理的是父母,有虚荣心的也是父母。父母想法设法,千方百计,娇惯、宠溺孩子,把好端端的孩子变成了不知艰苦,不识真正生活不易的白痴。

看,我们大多数孩子热了有空调,冷了有暖气,零食不离嘴,天天超市,日日新衣服。他们因为感觉到生活如此容易,钱来的一点不难。所以挥霍!

多少父母的早饭,孩子不在稀饭咸菜;孩子在,皮蛋瘦肉粥,青菜。自己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佯装生活没有凄风苦雨,永远假装和风细雨。

父母只是给予给予,恨不得给予孩子全世界,把全世界最好的爱和东西都给予自己的孩子,却唯独把生活的本来面目屏蔽,把自己吃不了的罪咽下,咽不下的苦吞下。

无节制,无下限的付出,无疑是一味毒药。

孩子们因为不知道,所以心安理得地享受,以为还会有更多,还没有达到最好。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父母究竟付出多少,才会换来给他们拥有的一丝一毫;不知道生活有多么不易,他已经生活的很好!

虚荣、懒惰、攀比、怨怼,不学无术,眼高手低像毒草在心里疯长,伸出魔鬼一般的手控制孩子们的心智和品性。贪婪,自私,没有同情心,孝心简直是天方夜谭!

今年参加完高考的侄女,他爸妈让我帮忙,介绍到我家附近的商场打工,体验生活。

第一天,兴致勃勃地和我报告:老板教了她说话的技巧。

第二天,又向我们说:“服装生意可真是太赚钱了,一百进卖二百。以后我也做服装生意吧。

我笑着跟他核算了各种费用,发现这桩生意不像他看起来那么好赚钱。

每天回来,都有新的话题,要么是告诉我们一天做了些什么,要么就是店里来了些什么人,哪一款衣服最好。

我问他:上班容易不?

他说:也容易也不容易,我这上班这几天,脸都笑僵了,腿都站麻了,嘴都磨破了。最最气人的是试了十几件衣服最后一拍屁股走人了,你忙乎半天白忙了!

说起的时候一副气愤的样子。卖好的时候,她也显得分在高兴。劳动的苦乐她都能亲身体会到。

我说发了工资,犒劳自己一顿大餐吧,居然说舍不得,要给妈妈买双鞋。

和她父母说起,父母满满的欣慰。

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只有感受了,他们才从内心叫醒自己,直视真正的生活。不在躲藏在父母身后。

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唯恐落后于他人,把自己变成了超人一样的存在。奋不顾身,舍身为孩。这其实是在害孩子,剥夺了孩子自己体验生活的权力,费力不讨好!

成长过程中,物质的充裕,精神的匮乏必然导致创造物质的脚步停歇。

可见,让孩子真实地成长,懂得生活的困难与艰辛,珍惜拥有的馈赠与财富,知晓依靠勤奋和努力才能获得生活的资本,才是最走心的教育,其他都是虚假。


有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勤苦俭约,别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同学要什么有什么,会不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压抑,影响健康快乐成长?

我们要求的所谓勤苦俭约,不是天天跟孩子诉苦,说什么:"我们很穷,买不起东西”,用亲情捆绑孩子:“我每天起早摸黑地干,还不是为了你?你如果不成才,你还有脸吗?”

这么做,当然会把贫穷感和自卑感深深植入到孩子的心中,把原生家庭的丑陋暴露在孩子年面,影响孩子的心智,勇气,判断,像鬼一样如影随形的跟着孩子一生,挥之不去。

在生活的艰苦面前,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怨天尤人,认为无力改变,选择自暴自弃;

另一种是坦然面对,命运握在自己手里,选择自立自强。

这里父母的选择与示范尤其重要,其影响力远远超于百部教科书。

我同村的表姐,虽然家里很穷,但总是穿着干净的衣服,即使是别人接济的旧衣服,她也会改的时尚又合身。很早下田,又很早回家照顾全家的饮食起居。

她的脸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情绪,总是洋溢着淡淡的知足和随遇而安。话不多说,人多的地方不去。平淡的像秋菊。

而她的父亲也是那么随和,哪怕每天农活再忙,顶着大日头,依然平和地和人说笑。从没有见过他发一回脾气,开开心心地和家人一起吃着粗茶淡饭,看日升日落。饱满的像秋日的向日葵。

他们,处处以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对事对人,让我人感受到一种在困境中不动声色的希望,在贫穷中却没有改变珍惜,热爱的坚韧的意志和品格。

这样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即便清贫,也不会养成寒酸、刻薄、拘谨,小气的习气,相反更能直面现实,锤炼内心,进入曾国藩所说的“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的境界。更能把握风雨飘摇中的生活的小船不至于迷失方向。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认清生活的艰难仍然能一往无前。

我们不欠孩子任一款名牌,我们欠孩子一份真实,一份对生活真实情态的看见。不要再假装生活,我们不是富二代,但我们要给孩子一颗可以向更好的生活靠近的信心和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015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62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72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86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6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1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71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82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97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5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5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85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5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4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50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