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利用工作日的午休时间,读完了《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我并不是迷信国外的这一套育儿理念,但是这本书中的绝大多数观点都非常合理,也非常符合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本书的作者大J是一位大型外企的高级经理,她28周生下了不足两斤的早产宝宝,宝宝一出生就没有了呼吸。大J和她的先生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冷静的头脑、超强的学习力,以及对女儿无私坚定的爱,帮助孩子挺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存难关。今天,那个曾经被医生判定可能有“脑瘫后遗症”的孩子已经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有着正常的大运动能力,正常的思维能力,顺顺利利地上了幼儿园。

作者说,养育一个早产的宝宝,就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其实不只是早产的宝宝,每个孩子在生命最初的阶段都像一直努力爬行的蜗牛,他们有着强烈的探索世界的欲望,又被自己有限的能力所禁锢。而我们一直在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眼光、成人的速度、成人的标准去要求,着急焦虑、迫不及待。孩子走的很辛苦,家长也累得精疲力尽。

作者在书中讲了很多养育孩子的细节,从日常护理、疾病护理、喂养、睡眠、早教、性格养成等很多方面向读者分享了自己带孩子的经验和教训,有理有据,详实具体。归纳一下,我觉得有两个原则贯穿始终。一是把孩子当“人”,二是顺势而为。

一、把孩子当“人”

我婆婆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她说孩子一岁之前,就是要家长喂饭的,不吃也要喂。我理解奶奶担心孩子吃不饱、长不高、特别是长不胖的担忧。不过这也深刻地反映出我们普遍的一个问题:潜意识里,我们从来没有把这个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当成“人”,他没有任何主权来决定自己的事情。不想吃?没关系,给你个玩具再喂几口,抱在怀里喂几口,拿勺子塞几口,有的是办法。我们太会利用作为成人的“聪明智慧”,却始终不愿意相信一个孩子生而为人知道饥饱的本能。

把孩子当“人”,就是尊重孩子的主权意识,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他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可能会不高兴、会哭、会叫、会摇头、会挣脱,他们有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而家长却往往视而不见。

举一些书中的例子。

1、最典型的就是强迫吃奶和吃辅食

2、管得太宽:孩子搭积木,家长会凑过去说“哎呀,积木不是这样搭的,是那样搭的”。换位思考,如果你在洗衣服的时候,你爱人在旁边说“哎呀,衣服不是这样洗的,是那样洗的!”,你作何感想呢?你一定会说:谁要你管!我爱怎么洗怎么洗!

需要指出的是,尊重孩子不代表没有底线,比如涉及安全问题。再比如,睡眠训练的必要阶段。

二、顺势而为

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是外松内紧的。内紧,是我们要时刻观察孩子的成长阶段和点滴表现,以便进行正确的引导;外松,是我们在具体的行为上要平和淡定,既不偷懒懈怠,也不揠苗助长,借力使力、顺势而为。孩子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每个阶段大运动发展、精细运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都有明显的特点,家长要做的就是提前了解、适当开发、敏锐察觉、适时引导、及时肯定、跟踪观察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要么太急、要么太懒。

比如,疏于对孩子爬行的引导就着急放入学步车里学走路。我们所说的充分爬行,是指累积爬行时间大概要500小时,在孩子有想要爬行意愿的时候,主动创造条件,帮助和引导他。现在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帮助宝宝找到爬行的感觉,比如用毛巾拉起宝宝的胸部,让他体会四肢和腹部用力的感觉等等。我们急着让孩子走路,却不愿动些脑筋去帮助他去经历人生理应经历的爬行阶段。

再比如,担心吃得满身都是,就不给孩子自己抓着吃、用勺子吃的机会。我很明白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整天忙到晚却不知道忙什么,十分不希望孩子给自己再添加什么工作量。一想到吃个饭,满身满手满脸都是,又要洗澡、又要洗衣服,头都大了。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事情,可以买全身的反穿衣,可以买吸盘碗不至于碗被孩子打翻,可以买一堆婴儿湿巾擦擦擦,特别是要把孩子放在餐椅中,让凌乱的现场范围固定在有限的区域内。和锻炼孩子的大脑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在最佳的时候给予充分的锻炼,好过长大了一次又一次地教,还要抱怨孩子“别的宝宝都可以自己吃饭了,你怎么不会?”

还有,在生病的问题上,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要顺势而为。要区分清楚普通的病毒感冒和细菌感染。学龄前的孩子一年感冒6到12次都是正常的频率,每一次生病,但是孩子们免疫系统大发展的好机会,不要错误地乱服药和过分的保护。特别想说的是,“冷”不是感冒的原因,甚至“温差大”也不是,是这种环境的变化,让病毒有了攻击免疫系统的机会。家长要做的,不是要创造恒温的环境,而是要锻炼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另外,上文提到的管得太宽,也是不能顺势而为的典型。很多孩子在刚开始用画笔的阶段,都是在涂鸦,很多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孩子画出规规矩矩的形状;孩子全神贯注玩玩具的时候,一定要喊几声、去“帮帮忙”,刷存在感,严重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我之所以用了“顺势而为”,而不是“顺其自然”,是因为家长要做的远比旁观者多。

提前了解:我们要主动学习,足够努力,提前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可能要读很多儿童护理、心理、脑科学等等方面的书,做到心中有数。

适当开发:不揠苗助长,并不是反对适当的开发。在发育敏感期即将到来之前,我们完全可以超前的进行一些适合的开发,比如再翻身之前,多让宝宝趴着。给宝宝听音乐。双语环境等等。

敏锐察觉: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我们就能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脑科学和运动科学发育的阶段特征。

适时引导:在黄金期和敏感期,多多引导必不可少。该翻的时候翻,该爬的时候爬,该抓的时候抓,该说话的时候说。

及时肯定:对宝宝每一次努力都及时和恰当的肯定,不断强化正面行为。

跟踪观察:一个发育黄金期过去,不代表这个阶段就结束了。比如,爬行的宝宝,在9到10个月可能会扶物走,但是这个阶段,同时也应该会手足爬。虽然不是爬行的敏感期,但仍然需要关注手足爬有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些体会。我们家里的“小蜗牛”,正在努力前进,牵着蜗牛去散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慢慢来,我们的爱和耐心,会帮助他走好人生的最初几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585评论 4 36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923评论 1 30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0,314评论 0 2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346评论 0 2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718评论 3 29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828评论 1 22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020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58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86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722评论 2 25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96评论 1 26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546评论 3 2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211评论 3 24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3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16评论 0 20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904评论 2 28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758评论 2 27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