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篇 第5部分 读书和中华文化

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分享质量管理及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经验。关于“质量管理之行”(请点击链接)
职业篇 第5部分 读书和中华文化

****本篇文章为“质量管理之行”团队成员,根据微信群(名称为“中国质量振兴根据地”)的语音分享整理和总结,由“质量管理之行”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前 言

读书:读什么书?怎样选择合适的书?选择什么路线达到目的?这么多的书,如果不去做合理的选择,能读得过来吗?能有预期的效果吗?

(点击链接)职业篇 第3部分 说职业规划,说方向选择很重要,如果南辕北辙,路线和方向错了,越努力偏差越大。所谓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干什么事情,都要有目标、有理想、也要有方法,有思路,还得去付出和努力。有动力去学习去提升,才能更容易实现目标。下面展开说一下学习。

“关于学习”(点击链接: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的文章《关于学习》)这篇文章里推荐的书籍,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质量管理专业方面的(其实已经超越质量管理),只是最基础的知识储备;第二部分是关于一些历史、政治,哲学等方面,甚至文化方面的一些推荐书籍。这些书籍也只是一部分,是做为深入学习前的储备,另外也是作为一个入门条件,识别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像写诗的功夫在诗外。天天去学怎么写诗,天天坐着想也想不出来,所以,要多一些交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就会受到一些启发,得到一些灵感。这是关于“写诗的功夫在诗外”的一个通俗的解释。

就像练百米,练跑步,不可能天天总是跑百米。还有一些拳法,拳术也是一样,练法和打法也是不一样的。练法是在养,打法是在往外发。如果总用打法的方式去练习拳法,会伤身体,对身心也不好。

同样的道理,质量管理也好,企业经营管理也好,就像写诗的功夫在诗外一样,也要进行拓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所谓的专业范围或专业层面。如果只是普普通通应对工作,入门级的和最基本的东西就可以了。很多公司平台都是很成熟的,每个人的水平差不太多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工作。但是,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去做一些变革优化的策划,能做吗?

第一章:学习的目标

“关于学习”这篇文章中推荐的内容,是为了有更高层次,更高追求,更远和更高的目标,也是为了有更高的能力,更高的境界。

然而,毕竟每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到中年,努力了很多年,有的也有了一定的成绩,想要享受一下生活,所谓的在生活上,家庭上多分配一些精力,看似很合理,其实这些和读书学习也不是矛盾的。当然矛盾不矛盾,就要看一个人怎么去想,这也和个人的目标和理想有关系。
有的企业家,他们的目标或定位可能为了个人的一些贡献,也可能是为了更多人。不同的企业,目标追求也是不一样的。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回想过去,从1840年开始,经过千千万万革命先辈不懈地努力和流血牺牲,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安定、安逸的生活,才有了现代人更多的可能。总是有人要付出,有可能是为了个人,为了小家庭,有可能为了一个家族,还有可能为了国家这个大家庭。定位是什么?目标追求是什么?可能从自己角度,从家庭角度觉得牺牲太多了,但是从自己的家族角度,从自己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从国家角度,你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的。

有的目标,有的理想,不管是国家层面的,还是家族层面的,可能不是一代人就能达到的,可能需要几代人或者更长的时间,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去积累。所以,看目标是什么。如果仅仅以人生为目标,100年的目标,是一种选择,一种方向;如果以几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为目标进行规划,可是另一种选择。

接触的人,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不一样,人的选择,习惯,思想,思维,也是不一样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气相求,志同道合的人就能走到一起。经历不一样,话不投机半句多。圈子,经历,阅历,接触什么人,这叫平行价值。举个例子,跟着马云一起混到什么样,跟着任正非一起混得又什么样。有很多人开始没这样的机会,但是机会来了,你要有这样的准备和能力。

如果再把目标放远些,功成不必在我,成功不一定在自己身上。可能一些时机,一些运气,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很多因素组合到一起的,但是,要有长远规划。国家的规划都是几百年,雄安新区更是千年大计。如果格局太小,目标太小,考虑200年可能都太多了。很多经验,文化还是要靠传承和积累的,因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另外,从家庭家族角度来说,也需要一个更长的规划。用过程方法来说,目标是什么,输入是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谈条件,不谈目标,不谈边界,就没有对错,没有合适不合适。如果想稍微安逸一点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每个人选择不一样嘛!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如果想有更大的价值转化,不仅仅是小的转化,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还需要继续提升个人的内在能力。任正非40多岁开始创业,也是因一些特殊的原因,如果不创业,也就没有今天的任正非的华为。

人到中年,已小有所成,和继续学习,这两件事为什么说不是矛盾。目标是什么?现在一个月挣2万,还是3万?还是5万?目标是多少呢?再继续追问一下,所从事的职业,它的发展的方向最多能挣多少钱呢?现在仅仅是拿钱来衡量,其实不仅仅是钱,还可能包括为了家族,集体,社会,国家做什么。如果不仅仅是以个人的目标来说,还可以是家庭,家族目标,社会,国家目标,甚至是世界目标……简单来说,就是目标的范围有多大。如果仅仅以个人,设定一个目标,或者以家庭家族,设定一个目标,那么每个职业发展方向最高能挣多少钱呢?是否想过这个问题呢?

如果一个人稍微换一下跑道,从质量管理跳到项目管理,或运营管理,乃至到整个公司,能做到副总或总经理,或者是有机会像任正非一样能去创业,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转化?虽然,现在有的工作,有的人可能已达到财富上的一些自由度了,但是,具体还是要看个人的目标和范围。比如干质量,如果高度能达到一个月挣五万,但现在只挣两万,那么从两万到五万一定需要多少付出和努力吗?可能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实现,只要有规划,可能也不需要废寝忘食,也不至于一天20小时的工作和学习。

比如每天拿出两个小时学习,也不一定就影响工作,影响家庭,就看怎么定位,怎么认知。另外,从两万挣到五万,必须要每天学八小时才能挣到吗?不一定。每天学八小时也不一定能挣到,能力和经验积累也不一定行。另外,即便有这种能力,还要考虑运气和时机,没办法去强求。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是不一定有机会。如果说,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发挥的平台该怎么办呢?至少还可以分享给你身边的人,分享给你的家庭,分享给你的家族。比如孔子,从历史上来看,从影响力来看,他的能力很强,那么他做到什么位置呢?历史记载他周游列国,没人待见他,挺穷,还有些失落,甚至还挺受鄙视的,更别说受重视了。但是,2000多年来,他的地位和贡献,对中华民族的价值,一直得到的认可和共识,简直就是未加冕的王。这种贡献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对文化的影响,其影响力是无法形容的!

以下(蓝色字体)内容来源于网络:

素王,通常指孔子。是指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声望、影响、权威就永远存在。不在于权利,而在于文化与教育。

《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司马贞 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

晋·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能立素王之业者,不必东鲁之丘。”

汉·王充 《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

唐·刘沧 《经曲阜城》诗:“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

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该怎么去看?以什么范围去看?以什么样的时间跨度去看?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以个人,以家庭家族,可能比较小,以国家,可能都算不上太大。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大团结,其中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拿孔子来说,已经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当然其他人不一定必须跟孔子比,有的人可能影响100年,影响200年,影响几百年。虽然每个人的影响是不一样,但还要尽每个人自己的努力,而且是有选择有方向有目标地去努力。

中国的文化,还有历史,给我们中国留下很多的经验,比如讲究青史留名。如果讲历史虚无主义,有必要吗?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享受一下就得了,谁管身后事。如果都这么想,那么国家和民族,可能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为什么中华文化5000多年没有中断,其他的国家民族不管历史有多长时间,但是现在都中断了。因为中华文化塑造了这种好的价值观,青史留名,重于泰山。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再回到个人,回到家庭,回到家族,甚至回到一个公司,如果你以五年十年为目标进行规划,或者以百年为规划,那个目标可能就是最终的目标了,完成这个目标所需的动力和努力,以及目标实现后所创造的价值是确定的。如果有更高的追求,可能就需要更大的价值转化,更长的时间跨度,更长时间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

从现实中说,比如影响毛主席的人有哪些?毛主席曾受过谁的影响?还有一些历史名人又受了谁的影响呢?当一些历史名人功成名就之后,可能就知道他们曾受过谁的影响了。但是受到主要影响的人,可能在历史中有记录,但还有一些人可能没有被历史记录,但他们也的确影响了一些伟人,他们的价值难道就被历史遗忘了吗?被埋没吗?应该不会,能量守恒,物质守恒,守恒的东西不仅仅如此,还有更多的守恒,这是宇宙的基本的一些法则。最起码,在现有所谓科学的认知范围内,还有很多规律未被发现。应该是有很多守恒的规律还未被发现和证实,除了能量和物质守恒,信息守恒吗?现在已将能量,物质,信息三者放在一起。信息、能量、物质之间是能转换的,最起码说物质和能量是能转换的。有的东西是物质、信息、能量是综合在一起的,而且是相互转换的。这种守恒的规律、规则,有些尚未被现有的科技手段发现和探测……

我们中国还讲究家谱族谱之类的传承,所以,可能经历多少代的传承积累,然后到某个时期,某个时候,有的家族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会得到家族能量、文化、道德的方面的传承和积累,然后厚积薄发。比如你去毛主席的家乡韶山,到毛家的祠堂,看祠堂里的祖训,你看着都会非常受感动,受感染。我们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的,像这么多家族,某个姓氏的祖先,经历了那么多努力,直到多少代之后才有一个伟人横空出世。他的努力,可能历史上没有记录,但是族谱上,家谱上是有记录的。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再接着说,你由一万多挣到2万,然后从2万挣到3万或者5万,这种的付出不一定就需要每天工作八小时之外,还要再加八小时学习而没有休息时间,也不一定就忽略了家庭生活。这要看你的方法,还要看你的运气,自己可以体会一下。所以说,不一定矛盾。如果真是有矛盾,那就抓主要矛盾。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矛盾,这都是可以调和,调整的。

如果说短时间内,或者每天学两小时,没有对生活产生明显的影响,在这个前提下,那就更好。有时候说,你现在挣每月1万,如果你能挣到每月2万呢?五年能挣十年的钱呢?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你早退休几年行吗?甚至说,比较局限一点,你可以为你的下一代做更好的准备,不一定仅是物质方面的,但是有一定资源,对下一代各方面的学习教育还是有利的。

有的人在职场中挣到一定的财富自由了,或者有一定的储备,要不就早退休,过所谓的自由生活,旅旅游玩一玩,享受一下生活。还有的人,可能享受一段时间,觉得挺没意思的,还想干点儿什么事。或者没有去享受,觉得还得去干点什么事,比如自己创业,合伙投资等等。但前提条件是有一定财务自由,能承担一定财务风险。

刨除背后的一些信息,还有一些背景原因,仅拿表面的说,比如像王石,爬爬山,搞点个人爱好,然后拿着工资,年薪工资还很高,两样都没耽误。想说的是,有的事情看似矛盾,其实不一定矛盾,还有这种矛盾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和存在的,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去调整,这个要特别注意。

另外就是一个榜样的作用,给自己的下一代树立一个好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风。人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为什么孟母三迁?习惯习性还有环境氛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除非是天造奇才,可能受环境影响小一点。这种内动力非常强,自带能量等级非常高的人,不受或少受外环境影响。如果一般的人就会随波逐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学质量也是讲系统方法,也是在分析影响因素或内外部环境。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上面说的一些矛盾,在不同的层次和环境下,在不同的时间跨度、范围和目的下看,它是不一样的。

所以,人到中年也好,到一阶段也好,也小有成就了,可能也想价值转换。价值转换多大,转化到什么范围,这是需要考虑影响的时间、影响力的大小,这些是不同的。说到底,还是要看一个人的目标、追求和理想。这么说,希望能启发一些人。

第二章:选书和读书

关于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书的选择。比如打底型的,基础类的书籍需要读多少本,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理解程度来确定。比如某一方面的专业书,有的一般读两三本书就可以了,同样的东西只是在不同的书中翻来覆去地在重复说,重点是要明白里面的道理,掌握原理和架构,或基础理论。你明白了,再看下去只是加深印象,或者说只是增加了更多的素材。比如管理学,如果说你理解程度特别高,可能就看最基本的东西就行了,若理解稍微差点儿,那就得看其他人写的有更多解释和细节的书。

另外还要看个人兴趣,比如特别喜欢某某老师、大师,愿意把他写的书都看看,也可以买齐了。

要特别注意的是,系统的完整性要特别考虑,不管是学某一方面还是某一领域,在确保系统性的同时还要确保其完整性,不要留下金钟罩的“漏洞”。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事,有人说尽量别看二手书。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但是,反过来说,一手书籍看不懂怎么办呢?所以,别被某个原则束缚住了,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像《毛主席选集》,可能大家都还能读得通,基本上能看懂。有些经典比如《孙子兵法》、《道德经》,可能一般人就看不懂了。看这一类的书籍,开始启蒙只能先跟别人学,有一定基础之后,自己再修正,调整。别人说的对不对?自己通过看更多书籍来相互参照,相互印证。就像搞学术研究的,把历朝历代的各种注释和注解收在一起去研究经典,然后再输出新的东西。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再说一下具体的书籍选择。如管理类的,就买讲管理的本质层面的,基础层面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买最热销的,最有代表性的。第三,若特别喜欢,觉得还没看够,当然继续看下去还可以再提升,这就视情况而定了。

比如喜欢看曾仕强教授的书,喜欢就多买几本。像平衡积分卡,原来买了几本,看完一本两本基本上就掌握了。因为像平衡积分卡这样的理论也能写很多书,但都是同样的套路,理解它的本质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建议,买书的时候,可以看看网上的评论,看哪本书和自己相应(有感觉),你先买一两本,如果觉得挺好,那么可以再买一两本。如果看完觉得已经掌握里面的套路和本质了,就可以不买了。觉得还有兴趣,还有提升,那就继续买。一定要跟大师学习,现在市场书籍这么多,如果书选不好,掉进去就出不来了。

特别需推荐一下亨利福特的书,他的书非常不错,当时的丰田、大野耐一都受他很大的启发,都学习过他。如《亨利福特自传》,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来源,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虽然已经过了100多年了,如果真正能懂的话,他们的视野,思想,境界,包括对技术的敏感,那确实是非常厉害的。书中写的内容是非常具有启发性,作者把自己多少年的经验和想法都写到书里去了。

管理学方面的书,人民大学出版的比较好,可以选几本比较经典的书,相互结合着看,这样读出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再说一些具体看书的一些建议。看书的时候,感觉有疑问的、错的、写特别好的都要打上标记。过段时间,如果你想整理总结,或写点东西,或者再翻阅找资料找素材,或重复着阅读,书中做的标记就都有用了。当看到几百本书的时候,可能记不住所有的具体的内容,但其精华其实都已融入到思想里了。将看到的内容融会贯通后,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融合形成自己的东西。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看书的时候,如果凭直觉,感觉不对或不合适的,就先可以打上标记,或者可以去验证,或者暂时不用管,当学到后边自然知道那些可能就是错了或不合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除非成佛成圣,都是自性流露,说的都是真理和真经。普通人,哪怕是贤人,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不管看谁的书,不管多厉害,都可能有错误,或者跟某个阶段可能不相应,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直觉。

包括推荐的一些公众号,时政历史的,特别好,很有实力,可能95%、90%都没问题,但是有可能5%是偏激的、错的。千万不要盲目,盲目就有问题了,一定要有判断能力。我们先把基础打好了,把一些最基本东西吃透,再去看就有分辨能力了。像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说的很好,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有的表面看着这事儿挺对,其实不对,而以为看着不对的事,其实很对。所以,学论语,学大学,学中庸,非常有帮助。那怎么学?直接看,看不懂,可以看南怀瑾和曾仕强老师的书,他们对这些书的进行了解读。

一个事情的对与错,从不同的角度和影响看,这是不一样的。《吕氏春秋》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故事:子贡赎人。子贡是孔子的一个学生,他把一个奴隶(鲁国人)从某个外国给买回来了,按鲁国法律,国家给他奖励,但他拒绝了国家的奖励。这事对不对呢?看着那挺对的。但是,孔子跟他说,如果他不要,那还有谁去赎救在外国沦为奴隶的国人啊!从你开始就把这事给断了,大多数人没动力去干了。看似不要国家奖励很高尚,实际上影响了很多人。

以下(蓝色字体)内容来源于网络:

在《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中记载了两件事。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夫子见微知著,洞察人情,实在是了不起。

子贡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夫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所以道德其实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无损于己的而又有利于人的概念。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像这类的情况,在此做一个提醒,看推荐的公众号,包括一本书,那些东西是真的?假的?对吗?错吗?一定要有判断,千万别盲目。

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方法,学习也是如此。学习要一门深入。在你没达到那种程度之前不能出山,因为出山后,没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就被干扰或污染了。学习一定要先具备分辨能力的基础和高度之后,再出山遍访百家之长。这个方法挺有道理,现在看来也是非常科学的。

把方法论或原理层打通之后,一通百通,融会贯通。为什么强调学习哲学,强调学习系统论或系统方法这些东西,因为真的把这些打通了,其他的都一样,到那时,就说是有基础的了。某些原理没弄通,理解没达到一定的程度,东学一些,西学一些,哪个也没学明白,学完之后大杂烩,没有深度,不能灵活应变,遇到高手之后就被“点穴”定住了。

在工作中学习过程方法,如果学会了,只要有这样的系统思维,什么问题都能解答。如果对方提问题时,给的信息不全,你可以问。有的东西是最基本的,自己进行闭环都可以。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答案。

另外,读纸质书对眼睛比较好,可以拿铅笔做笔记打标记。橡皮、铅笔,我时常都带着而且好几份,办公室,住处,随身包里也有,可以随时做笔记,记录自己的灵感、心得,当然也可以记笔记上。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第三章:学习中国文化

沈从文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大家都是人,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这是共性的东西。类似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到这种事你怎么想,还可以说叫换位思考,其实这些都是很细节的方法。说的就是,如果能真的知道你自己,那你就能相通,这也可以叫格物致知。从这些文化或方法来说,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这就是中国文化讲究的“修身”。

儒家说格物致知。什么叫格物致知?什么叫诚意正心?诚其意,正其心,到底是什么意思?包括佛家,道家,儒家的等很多很多,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表达不一样而已。

中国的文化真的是太厉害,中国的智慧太厉害,是真正的优秀文化。学习中国文化以后,慢慢就会有降维打击的感觉。

以下内容来源于网络: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皇家宫殿群,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之一。

作为传统文化的标准性建筑,尤其是故宫的三大殿,更是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实质。在故宫的中轴线上,由南至北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三大殿中太和殿最大,处故宫的中心部位,俗称金銮殿,是举行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等重大活动的地方。

中华传统文化分由表层、里层和内核组成,表层为伦理道德文化,里层为修齐治平文化,内核为天人合一的“和合”文化。

故宫三大殿的殿名都有一个“和”,正是体现了中华传统的“和合”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所一贯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太和”即为天道,是阴阳和合会冲生发万物之源,代表最高意志,揭示了最高的和谐境界;“中和”即为人道,禀赋天命,遵循中庸之道;“保和”即为修身之道,心志专一坚贞内敛,践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

image.png

太和殿。“太和”典出《易经》乾卦,《彖》辞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遵循天道的变化,万物各安其位,始终保持和谐相济,是最高的境界。

“太和”也有“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之意,《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意相同。“太和”即天道,是大自然普遍之规律。

太和殿匾额书:“建极绥猷”,典出《尚书洪范》,其意为“须承天而建立法则,抚民而顺应天道”。太和殿其名,及其匾额,都代表一种神圣至上,凛然不可侵犯之气势,也体现了中华先祖遵循万物和谐之天道的文化根源。

image.png

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如果说“太和”体现的是一种天道精神,那么“中和”就是一种人道精神,是“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关系。

中和殿匾额书:“允执厥中”,典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所谓“中华十六字心经”,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发源处,是虞舜禅让大禹之时的谆谆教诲。

image.png

保和殿。“保和”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心志专一,以保持宇宙万物和谐,天下可治。

保和殿在明朝其名为“谨身殿”,与“保和”之意相近,有儒家修身之意。保和殿匾额书:“皇建有极”,为乾隆御笔,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

“极”原义为屋脊,房屋正梁,有平衡、中正之意,也有君位之意。这里指中道,君王建立法则要坚守中道,依然体现儒家之中庸思想。

“保和”也暗合了“修齐治平”的思想,《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读中国文化的书的过程中,也是在陶冶自己的情操,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还可以说在修身,在养性,培养正气,与古人交,与古人谋。真是能给人一种力量、能量!

看毛主席写的诗,“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太豪气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长空雁叫霜晨月”,还有《长征》:“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的诗词,不仅仅是励志的,还能开启人的智慧,能给人更大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动力和能量,让人生的境界和思想能得到升华。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读完之后是什么样感受?!这真是一种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习大大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这都是什么境界!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看中国文化方面的书,读完之后自身的正气、正能量自然就有了,真是给人以浩然正气,也真能培养一个人的正气。

中国文化还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齐什么家?曾仕强老师就说过,齐家的“家”是大家庭,是家族。像红楼梦中的大家族多少人?管理那样的一个家,就要有很多家庭智慧。治理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政治智慧,它们是相通的。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中国文化太美(像梁冬他们做的节目,就说“中国文化太美”),太有力量,绝对是降维打击。

学习中国文化再进一步深入,就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会知道如何做好沟通。通过察言观色和言行举止,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能做形势分析,内外部环境分析。像这种察言观色,心理揣摩,都是非常厉害的。有的时候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定能看出来的。文化熏陶出来的,那是非常重要的。像毛主席博览群书,再看他做的预测、做的分析确实非常厉害。毛主席还特别擅长沟通,跟谁沟通都非常好,和老百姓也能沟通很好,就是因为能知己知彼。学习就走毛主席这样的路!

后 记

如果仅仅是在质量管理圈里,只懂质量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上到一个更高层次,或者说达到一定的专业度都很难。项目管理、产品管理、APQP、IPD等等,这些都是综合到一起的,必须要从专业陷阱里出来。来源于质量管理,但不局限于质量管理,学习也是一样的。

即便把质量管理上升到一定高度,需要学的东西也绝不仅仅是质量管理,企业管理,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拓展。另外,要想降维打击,利用更高层次更高的站位,更系统地去看质量管理或者企业管理,再有更高的追求,就会涉及到一些历史政治文化方面内容的学习,这就已经超越企业管理了。

“关于学习”这篇文章中的推荐学习的内容虽然不算太多,但是也需要一个规划,需要一定时间或长时间的一个积累。如果没有更高的追求、目的和规划,也不一定能坚持。所以,设置了一个入门条件,希望能坚持的,满足入门条件的,可以深入交流。不然,目标不同,没有共同语言也交流不到一起。然后,基础不同,经验知识积累不一样,共同语言可能就不会那么多,或者往一定层次或深度沟通的时候也没法沟通。
本文为“质量管理之行”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质量管理之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11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28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839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07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8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29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80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13评论 1 24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75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66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2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4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6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7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