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

批判性思维,就是我们在吸取外部信息的时候,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适当的问题,在不断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获取真知,最终达成比较正确的共识。

批判式思维体现在三方面: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对于关键问题的思辨意识;有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运用关键问题的习惯态度。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提出,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建立批判式思维:

1、回归自我——反思过去的思维习惯,重构新的思维模式;

2、批判性思维——面对问题,从9方面全面进行思考判断;

3、谦恭态度——坚持互利共赢、寻根问底、谦虚有礼、读书求知。

下面分别从以上3方面进行介绍:

回归自我

不破不立,想要建立批判性思维,首先需要我们反思过去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1.1接收信息的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淘金式思维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提出,人类接收信息有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淘金式思维

1.1.1海绵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这种思维对所接触到的信息深信不疑,不进行评判与取舍,一古脑被动地接收,只是单纯地获取知识结果。

教育领域的填鸭式教育就是这种形式,不假思索,一味吸收。其结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只会人云亦云。虽然一定量基础定义概念确需被动,但背诵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信息却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职场上有的人就是这样,虽然工作几十年,但脑袋里的思想总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很难独立创新地建立新的工作突破,职业发展也是封闭在一个自设的圈子里突破不了,遇到公司困境或者裁员,焦虑和恐惧往往会彻底压块精神世界,这时候往往几句简单的安慰或者鼓励虽能临时缓解,但是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1.1.2淘金式思维

淘金式思维,是带着问题与态度来评判所接触到的信息。具有这种思维的人,会经常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以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

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他的观点?

别人的说法哪些地方可能有问题?

我对别人的说法有没有进行客观评价?

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我有没有在别人合理说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论?

我们学习研究的批判性思维,就属于淘金式思维。

1.1.3两种思维导致的不同行为

以读书为例,采取海绵式思维的读者通常是这样读书的:他逐字逐句地细读,竭尽所能地记住所读材料。也可能在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底下画上线,或用彩笔做标记;他不时复习书本上的画线部分或重温笔记,确保自己没有遗忘任何重要的知识点。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作者的观点并充分加以记忆;他记住作者说理论证的全部过程,但不对其做任何评价。

而采取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又会怎么做呢?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一样,他也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但淘金式思维要求自己读书时,问自己一系列问题,并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从而指导今后的具体行为。

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思考作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主张,并在书本的页边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作者推理和论述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是谬误。整个读书过程,他都无时无刻不在和阅读材料互动,目的是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最终把书本上的信息变成指导自己实践的属于自己头脑的新知。

显然,淘金式思维,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批判式思维的重要内容。

1.2评判信息的两种思维方式:弱势批判性思维、强势批判性思维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的作者理查德·保罗指出,我们常见的有两种评判信息的思维方式: 弱势批判性思维、强势批判性思维。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用批判性思维来维护我们自己既有的观念。目的是抵制和驳倒那些与我们意见不同的观点和论述。其结果往往是摧毁了批判性思维潜在的人性的一面,阻碍了进步提升的可能。长此以往,会导致思想封闭、故步自封。

从人性角度分析:我们作的每一个判断都有个人印记:经历、价值观和文化习惯,而这些又是支撑我们现有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的重要基础,别人是通过这些来给我们下标签。出于本能,我们对这些标签怀有流连感情,就会本能地维护,不愿反思和审视自己。虽然有其思维稳定性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思维僵化,观念陈旧和落后。生活中有的人“油盐不进”、“顽固不化”、“听不进任何劝告”,原因就是这种弱势批判思维在起作用。

而强势批判性思维,则是用批评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观念,不仅是别人的观念,更主要的是评估自己的看法。

其目标是达到正确评估与修正自己的观点、立场,使自己不会变得自欺欺人和盲从他人,还可以更加坚定既有的观点。这是一种思想开放的心理状态。

先哲老子说的“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收并蓄对所有信息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理性判断,得出最佳结论,最终成为最成功的人。而且,从自我以及他人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观点,才能真正经得起实践考验。

2、批判性思维

知道了我们接收信息的两种方式和评判信息的两种方式后,面对具体问题,我们怎样进行批判性思维呢?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建议我们从以下9方面进行批判式思维:

寻找针对论题的结论

探寻理性思维的理由

发现造成歧义的词语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提高证据的可信度

看清楚替代性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遗漏了哪些关键信息

能得出哪些合理结论


2.1寻找针对论题的结论

就像射箭先要找准靶子一样,我们在对某个推理进行评价之前,首先需要找出论题和结论。

2.1.1论题

论题,就是会话或讨论中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主题。《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认为论题有两类:描述性论题、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是针对有关过去、现在、未来的描述是否正确而提出的问题。要求回答是什么,思维者给出的答案要求越精确越好。

例如:

“引起人的思维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高职场竞争力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我就可以给出自己的结论:

“引起人都思维混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批判性思维。”

“一个人提高职场竞争力的根本因素,是拥有不依赖于公司而能独立创造价值的知识和能力。”

规定性论题,是针对我们应当怎样做以及对与错、好与坏而提出的问题,答案是解释说明性的,显示出世间万物本应该呈现的多种多样性。

例如:

“男性应该怎样培养气质?”

“女性应该怎样处理职场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这些论题,往往不能用简单轻率的是与否就能回答,需要系统地进行思考后,才能有理有据地得出答案。

生活中,有时沟通双方之所以纠缠不清,费时费力,讨论很久,却发现离题万里,就是双方或者有一方总在变换论题,就像射箭找不到靶子一样,使得各自的发言徒劳无功。最常见的就是家庭里男女两人之间的沟通,如果缺乏理性思维,本来一件小事,最后可能升级到吵架、甚至怒目离去,所以才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说法。

所以,批判性思维,始终要紧扣论题,谈完、谈清楚一个论题以后,再进行下一个,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2.1.2结论

结论就是沟通时,演讲者或作者希望我们接受的信息。

结论分为非理性结论、理性结论。

非理性结论,是只有观点、没有理由支持的结论,不值得花费精力去批判。

例如:房价当然会跌,不跌怎么行!(两句都是观点,没有提供理由,属于非理性结论。)

理性结论,是一种需要其他观点支持的观点。没有理由支持的观点不是结论,真正的结论值得、也敢于接受批判性思维。

例如:

公司里,应该对员工加强感恩心教育(这是结论),因为缺乏感恩心的员工,待遇越高,欲望越大,贪心也越大,公司总有满足不了的一天。(这是理由)

带有理性结论的论题,才值得我们花费精力进行批判性思维。

2.2探寻理性思维的理由

理由,就是指对某个结论的解释说明或逻辑依据。

我们经常说的论据,也是理由的一种。理由还包括事实、研究报告、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词以及类比、故事等。

一个人思维水平怎样,主要的标志,就是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他的论题,尤其当论题存在争议时。

这时,就会出现两种思维:非理性思维、理性思维:

非理性思维,就是用猜疑、假设、污蔑,以及思维谬误,来证明别人的“蛮不讲理”(偏离主题,对人不对事)。

例如:

“我好难受,这都是你的言行把我气的!”(实际上自己难受很可能是缺乏理性思维,自己臆造很多令人生气的理由,对方根本没有想让你生气的意思,人家只是就事论事讨论而已。)

而理性思维,是用充分恰当的理由作为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论题(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这是我们要始终坚持的思维原则。

2.3发现造成歧义的词语

确定了论题,再把理由和结论相结合,就构成论证,或者叫推理。

阅读一篇文章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我们自己的合理判断。

我们常常误解对方而不自知,认为沟通所用词语的含义是理所当然对方应该明白的。

实际上,一个词语越抽象,就越可能有多种解释,我们首先要确定关键词或关键句的准确含义,避免沟通双方互相产生歧义,导致误解对方的观点。

例如:

论题:“你不是想要升职加薪吗?那就乖乖听我的。”

歧义:“听你的”,具体指哪些方面呢?

为此,我们要养成三个思维习惯:

“你这么说是什么目的?”

“这些词句是否还有不同的含义?”

注意比喻、类比、故事这些修辞手法,避免对方偷换概念。

2.4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观看魔术表演时,我们眼看着手绢放进了帽子里,出来的却是一只兔子,要理解这个魔术,就得搞清楚魔术师暗地里的那些操作。

同样,在论证当中,也得找到那些对方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就是假设。

批判性思维的假设有两种: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价值观假设,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价值观假设是一种隐含的偏向,表示某种价值观胜过另一种价值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了解沟通各方的背景信息,才能知道对方信息的根本原因。

描述性假设,是关于事物是什么样子,或者将来是什么样子的未说明的假设。

例如,丈夫在公司里连续6天上的是0点至早8点的大夜班,周末休息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妻子早上早早起床忙碌家务,还做早饭,丈夫一醒来,妻子就抱怨他好吃懒做、不体谅人、不会安慰自己。

这里面,妻子的价值观假设是“男人就应该吃苦耐劳”、“男人永远坚强如山”。而妻子的描述性假设是“男人休息太多就会懒惰”。

妻子潜意识想让自己的价值观假设战胜丈夫的价值观假设(丈夫需要休息才能保证生命健康,避免猝死等危险)。再深入探究,背景原因是妻子的工作是长白班,从未上过大夜班,难以理解大夜班的丈夫需要补足睡眠的需求。

所以,论证过程中,找到沟通双方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才能避免沟通各方各说各的而偏离主题。

2.5提高论据的可信度

在沟通中,没有论据支撑的结论是非理性结论,会被对方轻易击倒。理性结论必须有论据支撑,才能以理服人。

常见论据包括:个人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2.5.1个人直觉

当沟通的一方说“直觉告诉我”或“我只知道这是真的”,他就在用直觉作为证据。

直觉,就是我们相信自己对某件事有直接的洞察力,却不能有意识地说出理由的现象。

直觉最大的特点是私密性,别人根本无法论证它的可靠性。对直觉,我们可以依赖相关的个人经历和读书经验加以鉴别和佐证。一般而言,一个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他的直觉的可信度就比孤陋寡闻、心胸狭隘的人高。

2.5.2个人经历

“我吃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认识有个人……”,“以我的经验,我发现……”

沟通中,经常有人用这种个人经历来概括一类现象,进行以偏概全论证。

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群体样本,个人经历常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对此,需要我们就事论事,针对当前的论题,逐一分析对方论据的可信度和契合度。

2.5.3典型案例

引人入胜地描绘或是塑造一个或多个人物或事件来证实某个结论。

对我们而言,典型案例常常很有说服力,因为它们是那样具体生动而又细致感人,很容易就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因为生动具体的案例诉诸我们的情感,它们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它们作为证据的可信度。

但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多问自己一声:“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强有力的相反的例子?”、“这个例子被提及的方式中有没有偏见存在?”

2.5.4当事人证词

现代社会,商业信息、影视广告、书籍封底经常使名人推荐经验证词,企图说服我们购买商品。

这类论据对我们只能有参考作用,除了依据证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个人兴趣,价值观或偏见进行评判,我们还需要对商品本身进行评判,才能接近真相。

2.5.5专家意见

权威专家对特定的问题,比多数人具有专业知识,并且了解更多的信息源。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理由。因为专家发表的论据,也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限制,不一定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客观现实。我们需要尽力筛选最能论证论题的内容。

2.5.6个人观察

观察者毕竟也是人,不像特定的镜子,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纯粹”的观察。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观察者一系列的价值观、态度和期望值过滤后剩下来的东西。所以,需要寻找那些有足够的准确性、全面性、适应性的论据,才具有较高可信度。

2.5.7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得出的论据,多数是在可控环境下进行的观察资料,并经过同行评审,能重复验证结果,结论描述用语也比较精确。

科学研究,如果进行得比较理想的话,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因为相比其他论据,科学研究强调的是可验证性、可控性和精确性。

2.5.8类比

用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不熟悉的,假如某一方面相似,则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比如,沟通中,经常用讲故事来类比论证,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2.6看清楚替代性原因

替代性原因,是当沟通中有一方难以提供论据支持论题时,有的人会采用一个看似合理、与信息提供者的解释不同,但同样能说明已知论题的其他论据进行论证。

简单归因:根据一些不够充分的理由来解释某事件,或者过分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事件的作用。

例如:“你升职加薪无望,全是你自己不努力造成的”。事实上,原因可能还有个人的价值观取向、秉性性格、所处公司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混淆原因和结果谬误,是把原因和结果混淆在一起,或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是互相影响的。

例如:“统计100名公司女职员研究表明:女性生气会导致缺乏理性思维。”答案也许是女性缺乏理性思维才更容易导致生气。

事后归因,指的是仅仅因为B在时间上发生在A之后,就认为B是由A引起的。

例如:“每次你一来,我的工作就错误百出。”

在人们推卸责任时,经常会犯这种错误。

2.7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统计数据是一种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证据。这样的证据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数字使证据看起来非常科学、精确,让人感觉到代表着“事实”。然而我们可能经常被数据误导。

出处不可靠,有偏见的数据

例如:

公司老板有几次无意中看到员工在工作期间闲聊,就认为全公司100%的员工8小时工作时间有2小时在闲聊。

令人疑惑的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将所有数据相加,再用所得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结果是算术平均数。

中数:把所有数据按从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数。

众数:把所有数值按照一定规则分组,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就是众数。

不仅分辨出是哪一种平均数很重要,考虑数据的范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跨距)、数据出现的频率(即数据的分布)也同样重要。

例如:“我公司人均工资收入增长达到20%。”(也许只是公司管理人员收入增加较快,如果用中数或众数统计,也许是下降)

选择性遗漏数据

向对方选择性遗漏一些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忽略比较的对象,使用忽略了信息的百分比与绝对数值,或使用相对数据来夸大风险或收益。所以,当我们遇到数据的时候,一定要在头脑中自问一句:有什么相关的信息缺失了?

例如:“这种新的洗衣粉使洗衣效率提高了30%。”(是和谁对比?也许其它产品更高)

2.8遗漏了哪些关键信息

在沟通论证过程中,沟通双方处于维护自己论题的目的,往往会选择对自己论题、论据有利的信息,而忽略不利的信息展示出去。因此,我们作为批判性思维者,需要时刻问问自己:哪些关键信息被遗漏了?

遗漏信息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由于时间、空间限制

有的论题提出时,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思考者很难充分获取论据,使得论据不完整,缺乏充分详实的论据。沟通双方都要充分调查、了解论题的背景、涉及的知识、相关的人员、充足的数据,做到有备而来,思考时,才能游刃有余,信手拈来,做足了准备,论证过程就会有理有据,达成沟通目标。

有的人认为对方眼界狭窄,只关注有限的注意范围,因此只列出最吸引对方眼球的论据,而忽略了实质性、关键性论据,对此我们还是不卑不亢,扎扎实实做好充分的论据准备。达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的境界。

也有的沟通者确实是知识贫乏,或者是思维固化,考虑问题狭隘,造成思维中遗漏大量关键论据。

《庄子·外篇·秋水》说的夏虫不可以语冰,意思是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冬天的冰。比喻人困于见闻,知识短浅。对于这种沟通者,我们更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我在工作、生活中,如果需要沟通重要论题,一定先列出清单,把所有我需要的、对方可能想到的、对方想不到的论据都列出来,提前进行演练。

这种批判性思维,已经兼有教育转化对方的作用了。当然,如果费尽全力,发现对方底层逻辑的价值观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地毫不接受我们的正确引导,那就果断放弃,以免激怒对方引起得不偿失的后果。

但也有的沟通者本身不是真诚地和我们沟通,他们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沟通中故意利用隐藏信息,这时候我们可以善巧方便予以提醒,让对方自觉补充信息,完善论据。

2.9能得出哪些合理结论

在我们论证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背景和目标不同,因而会持有不同的假设,导致我们面对同样的理由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大部分情况下, 一个特定结论往往只在特定条件下才成立。这就要求我们注意3点:

别做非黑即白二元式推理,寻找多种结论的可能性

例如,有的子女觉得父母不够关心自己,就得出结论认为父母冷漠,其实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父母每天工作强度太高,下班需要恢复体力;或者是父母觉得,孩子应该多独立面对成长困惑,尽早锻炼成熟起来;有的父母下班后还要充电读书学习,没多少时间陪伴孩子;或者是父母认为子女本身对父母要求过高,超过了必要限度;当然,也有的父母下班后追剧、刷小视频、沉迷于“奶头乐”式的娱乐过多,却不愿意分出精力关心子女。

备选结论的存在,对开拓思路非常重要

不是所有的结论都一样合理,思考和与人沟通结束时,我们要选择最有可能接近真相的那个结论,目标是优中选优。

好的结论并非完美

如果发现新的证据,要有勇气改变你的看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经过不断优化,我们的思考和沟通效果才可能价值最大化。

3、谦恭态度

无论掌握多少方法,都是属于才智范畴,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智商,而这一切方法得以顺利实施的载体,是由以下4个因素构成的品格修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

互利共赢

沟通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目的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互惠互利,至少做到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发展自己,达成目标。这样可以避免激起对方本能的防御机制,双方开诚布公地思考出最佳方案。勾心斗角的结果往往是俱损,而不是共赢。

寻根问底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你需要对自己遇到的一切不断提问。你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一技之长就是他们的洞见和感悟,只要他们的观点符合《学会提问》这本书教给你的关于正确推理的那些标准就行。

谦虚有礼

沟通中,总会有一方具有优势,比如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掌握更多论据、提前准备了多个备选结论,也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如果盛气凌人,就会激起对方对立情绪,再继续沟通,就会处处碰壁。所以,先哲老子教导我们:“江海所以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越是有理有据的人,越应该从容不迫,谦恭有礼。

读书求知

最后,以上所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想要游刃有余地发挥出来,还是需要多读书,多思考,阅历丰富,才能逐步改变过去的思维习惯,逐步训练成批判性思维的行家里手,助力自己工作、事业、家庭和谐幸福,共赢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569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27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8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7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7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1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36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9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7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9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1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4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5评论 0 19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26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27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