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猩猩的你,真的懂大脑吗?

文|发愤的草莓

此猩猩非彼星星,不是那个火爆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而是动物园里的那种“猩猩”。

人类是不是从猩猩进化来的,没有定论,更多是说从古猿进化来的。那为啥叫来自“猩猩”的你?别较真,这里的“猩猩”借代的是灵长类动物。

灵长类动物有一个特点:和普通动物相比,拥有非比寻常的大脑。

一、这个大脑有什么不同?

你会疑惑吗:为啥动物世界里看到的草原上的羚羊、斑马、牦牛出生后几个小时就开始跟着羊群、马群、牛群跑啊跑,而人类生下来还是嗷嗷待哺的状态,吃喝拉撒需要父母照顾,更别说出生后几个小时就跑起来?

根本原因也是在于大脑不同。

人的大脑非比寻常,而且也比较大。如果等到人脑发育到足够成熟再出生时,孩子的头已经无法经过母亲的产道了。大自然巧妙地安排人类在大脑发育还未成熟时,也就是脑袋还不会太大时,先来到世界上,然后大脑继续生长成熟,大概要6年左右的时间。

就像你现在,能看懂我写的内容,在看着我这些内容的同时,还能分辨出耳边的声音是来自哪里,当看到这句话时,你还能嘴角上扬会心一笑,靠的就是你的大脑——一个造物主赐予的“神器”。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要隔着头皮摸一摸它?

你说:“我和它都是一家人,它就是我的,我就是它的,不见外,不必摸!”

嘿,错了,你以为它就是你的,但你真的懂它吗,知道它的脾性吗?知道它好哪一口吗?

或许你说不出来。其实科学家也在这个领域中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它的奥秘。如果说广袤的星空是离我们遥远的未解之谜,那么大脑应该是离我们最近的未解之谜,虽然和它朝夕相处,又遍及我们整个神经系统,但人类尚未解开它的全部谜团。所以,才有一个学科叫“脑科学”。

这似乎是一个离我们生活很遥远、没任何关系的研究,大多数人不会通过阅读学术杂志上的实验论文来获悉最新的脑科学成果,宁愿去看看路边哪个明星结婚、离婚、生子等八卦生活还可能。

近几十年来,脑科学领域有一些突破的发现,就真的和我们息息相关。比如,神经学家梅策尼希(Michael Merzenich)通过研究发现,大脑是可塑的。而就在几十年前,人们还认为大脑是一个不可改变记忆容量、处理速度和智能的机器,其性能是固定不变或是“天然”决定的(《重塑大脑,重塑人生》,机械工业出版社)。

既然大脑是可以塑造的,那么,如果又知道其中一些机理,是不是在运用大脑方面会更加得心应手呢?

三年前开始有一档叫《最强大脑》节目,主题是比拼大脑(而不是像许多综艺节目那样只是比拼脸蛋和身段,这点要赞)。节目中那些高手的表现,应该是遵循了大脑的规律加以运用、重新塑造,才能做到那么些令人目瞪口呆、击掌称赞的成绩。

如果我们普通人也能遵循其中的机理重新设计大脑,像电脑更新换代那样升级大脑的“系统”,那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于是,我这只笨鸟开始关注脑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一连读了好几本书籍,尝试掀起大脑的盖头来瞧瞧。

经常是读着读着,猛一拍大腿,把自己拍疼了没所谓,主要是了解了一些机理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脑是这样工作的,原来我可以驯化它!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不是眼泪掉下来,而是笑起来。

二、大脑至少像三类人物

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段,聊一聊它在我心目中的三种身份。在我看来,大脑至少像这么三类人物——

圈地家
投资人
野蛮者

圈地家

大脑有“地图”,某些特定信息的处理是对应大脑上的特定区域。各个特定区域之间是可以互相占用,互相“圈地”的。

在美国诺曼道伊奇写的《重塑大脑,重塑人生》中提到——

经常没有某类信息进入其对应的区域,大脑中的这片区域并没有闲着没事干,而是会转去处理其它信息。比如说,当某个神经被剪断时,其他的神经会把大脑皮层上这个无用的区域占为己有,用来处理它们的输入。

原来,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用进废退”。

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眼睛被造物主遮住了帘忘了掀开,而他的耳朵比平常人要厉害好几倍?

从大脑地图的角度来看,是他的大脑中原来用于处理眼睛信息部分的区域,被处理耳朵信息的区域扩大所占用。

我们常常会被这些朋友的惊人天赋而自愧不如,如果知道这个机理,也懂得这是大脑的动态性所决定。

所以,要让某一方面的技能熟练,就要让大脑皮层关于这方面的区域不停地圈地,越圈越大,持续扩张,最后雄霸一方,这方面的技能就能杠杠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还是需要不停地练习已经熟悉的技能,不要松懈。

像毛笔书法,一段时间没练,一拿起笔就会生疏,从大脑地图的角度来看,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强化它,这部分信息在大脑的位置可能会被其他技能的信息所替代。

同样的,在个人管理方面,如果坏习惯总是重复做,要改掉就比较困难。

从大脑地图的角度来看,因为坏习惯在大脑皮层上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而每次我们重复这个坏习惯,它就在大脑皮层多占一点地方,侵占的面积不停扩大,让其它好习惯更难立足。

投资人

在《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这本书里提到——

对于能量来说,大脑既是贪婪者又是吝啬鬼。
说它是能量贪婪者,是因为它消耗了身体中循环的约20%的血糖;
说它是吝啬鬼,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原因,它不会让身体消耗更多的能量。
不管我们多么想贬低信念(或信仰),它仍然是我们所能使用的最有力的元认知的工具之一,可是我们却不顾危险而忽视它。
大批研究证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只有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才会分配资源来做这些事。

如果要让大脑愿意触发个人去做某些事情,一定要给予它充足的理由,否则就别总是吐嘈自己有什么拖延症,纯粹是方法不对路罢了。

现在流行讲“投资人”、“天使投资人”,如果用商业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大脑就像一个投资人。

你想做的什么任务、行动,想要达成的什么目标,都是一个个投资的项目,你要试图去说服大脑这位吝啬的“投资人”愿意为你买单。

而你能向他进行推销的方式,正是用你的思考,用你的承诺,用你的信念——这些都是自己能操控的。

所以,每当决心要做什么事时,一定不要只是脑子过过就结束,一定要以郑重其事的方式,让大脑知道:“这事马虎不得”,这事值得投资,然后它才愿意分配出精力等资源来跟进这个事。

野蛮者

大脑的本原还是个野蛮者,如果你没有对它进行驯化,它在回应事件时,通常是简单粗略的原始方式。

有人做了后悔事,回头一想,总说不清当时为啥那么“冲动”。实际上,“冲动”是有原因的,大脑自动地野蛮地帮他做了选择,做了决定。

在《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这本书上,我又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大脑像一个模块化的加工系统那样运转,可以把这个系统想象成由一个庞大的反馈回路群带动。向系统中输入信息(也可称为“事实”),并评估它的相关性。如果相关,下一个评估就是根据这条信息确定行动或不行动的结果。如果做出行动的决定,行动就发生了。

按照上面这段话所表述的,大脑的反馈回路为:“事实(信息)-联系-结果-行动”。其中第二个环节的“联系”阶段,会因人而异。

这种“异”源于不同人对同样的“事实”,“联系”不同的想法。

举个例子。假设你开着车在宽敞的道路上,后面有一辆车偏偏在后面不停地按喇叭,要把你逼到一旁去给他让道。

第一种情形,你这时候会本能的极其生气,因为大脑本来就是野蛮的,或者干脆把车停下来,下车拦住后面这辆车,然后开始和司机撕打起来,后面可能被阿sir拉起来,或者上班迟到等等,至少是心情不好吧,这一天下来都像飘了乌云一样。

从这个人的大脑反馈回路“事实(信息)-联系-结果-行动”来看,他是将“后车按喇叭”这个事实和“对方是个混蛋,这种人就是找打”的想法联系在一起。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可能会有很多原因,深层次讲还可能追究到童年的印记,大部分情况是源于既定的习惯模式,一直都将这种行为和这种想法绑定在一起,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想法,于是大脑产生了“要打人”的结果,于是就下车打人。

第二种情形,你可能一开始也会将“后车按喇叭”这个事实和“对方是个混蛋,这种人就是找打”的想法联系在一起,但突然间,你又更正了可能会带来坏结果的想法,将事实和新的态度联系起来“虽然让我感觉有点不舒服,但是我没必要和这种人计较,因为我还要赶着去上班呢,时间才最宝贵”,大脑判定的结果是“不和他斗”。

于是这件事不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任何不美好的印象,荡起多么大的浪潮,过几秒钟后就恢复平静。等你回过神来,后面那辆车也不知什么时候从旁边换道开走了。

这么举例子,就像一部电影在放慢镜头一样,你会觉得不流畅。的确,在真实的场景中,在正常速度下,这个“事实(信息)-联系-结果-行动”的反馈回路是非常快的。快到连你自己都没有觉察,没有觉察最后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最终的某个行动。

情形一是大脑作为野蛮者的真实显露,本色出演;情形二可不普通了,你的想法会突然改变,抵制了原来大脑要传达给你的野蛮做法,是因为“元认知”驾到。

“元认知”是指对思维的思考。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我认为是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认识的能力。哲学家加缪说,“智者是时刻观察自身精神世界的人”,有“元认知”者是也。

但“元认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跳出来,及时扭转大脑的反馈回路“事实(信息)-联系-结果-行动”朝好的方向发展,必须平时加以练习,关键时刻才用得上,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训练“元认知”也像练习肌肉一样,有刻意练习才有,不然根本就秀不出来。

时间一长,这种“元认知”会及时跳出来,变成自动化。

三、你需要操纵你的大脑

你需要操纵你的大脑,像灵魂出窍一样,常常跳出来思考它是怎么思考的,然后施以促进或阻挠。

不然,你会被它操纵的。

这么一想,动画片里常见的一个场景还是有道理的:一个人物在选择关头犹豫时,就会跳出一个小天使和小恶魔,在他耳边表述截然相反的观点。

操纵大脑,就像大脑中有个“小天使”,它时时像督察员那样,直勾勾地在盯着大脑的“小恶魔”做事是否靠谱,要把“小恶魔”争辩,并且拉到“正道”上来。

这个“小天使”的出现,需要靠我们去唤醒她——一种有意识的生活态度。

当我们知道了大脑至少像三类人——圈地家、投资人、野蛮者,那么可以利用它的三类特点来操纵它。

大脑像“圈地家”,会把大脑皮层上某些无用的区域圈起来,被一些常用的区域用来处理它们的输入,那么熟一定能生巧,因为经常使用的技能在大脑皮层所占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像晨起写作,我刚开始几天可能会比较痛苦,甚至有时候会突然没了灵感,所以才有那篇《写文章的第一“怕”》,但每一次从公众号上把文章群发出去,就是一种快乐,因为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大脑皮层上的写作技能又扩大了面积。制定日计划也是如此,虽然一开始天天这么干会枯燥难忍,甚至还面临别人“笑话”是机器人的生活状态,但我相信日复一日的坚持在大脑皮层上一定可以圈出一块“地”来。

又比如说,现在正在写一篇文章,突然旁边浏器弹出一个框框说“谁谁谁和谁谁谁好上了”,如果我想走神点出来看,或者想刷刷朋友圈, 我就会告诉自己:“你这么点一下,大脑皮层的相关面积又要被霸占掉一些了”,于是便忍住了。

大脑像“投资人”,让大脑愿意触发个人去做某些事情,一定要给予它充足的理由,不然它就动不起,于是常有拖延症。

像做一件重要的事,有理由必须写下来,别小看“写下来”这个动作,就是一个和大脑签订投资意向书的过程。

写下来的理由,越多越好。当一件事有“一石双鸟”的效果,你就会更愿意做起来。比如开始每天3分钟“断舍离”整理,可以给自己写下若干理由:为了居家环境的整洁,为了让大脑处于有序的外部环境中,为了让心情愉悦,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可以放上网络和大家分享等等。

大脑像“野蛮者”,如果你没有启用“元认知”的能力,去改变“事实(信息)-联系-结果-行动”的反馈回路,它在回应事件时,通常是简单粗略的原始方式,而且长久下去,形成固化模式。于是才有“悲观的人看水只有半杯水,乐观的人看水还有半杯水”的故事。

具有“元认知”能力的人,是优秀的思考者,他们平时有注重对自我认知的思考,最终的成果是,在突发事情时能够更快地利用“元认知”在思维上施加更多的有意控制——纠偏。

像生活中,要像《“不抱怨”的世界》那样提倡“不抱怨”的态度,遇难事第一时间不是吐槽,而是要及时纠偏,想的应当为“当下最重要是做什么”。

实话讲,许多年前还在少年期间的我,对那些表现得特别有自省能力的人表示怀疑,也许是青春期看什么都不顺眼使然:总觉得这是“娇情”,故作姿态,“装”得三观那么正,有可能吗,谁人遇到困难事不抱怨几句?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从“事实(信息)-联系-结果-行动”的反馈回路来看,“不抱怨”的态度是将“消极的事实”与“有什么可以补救和改善”联系在一起,把精力放在真正该关注的事情上,而不是让抱怨吞噬了时光和心情,于是能很好地将问题解决掉,不会陷在问题当中,每天心情都美美的。

经常会知道一些结论,但不知道结论是怎么来的。比如“好习惯很重要”、“人要有理想”、“不要抱怨”等等。这些结论式的句子,是脆弱的纸上一句句苍白的话,念过就点点头,却触动不了内心。

当这些说法从脑科学的角度去解读,是不是有趣多了,也更愿意去动起来改变?

也许有人会问,那为何要懂大脑,为什么要利用脑科学去驯化大脑、重塑大脑,人不应当活得自然、随性一些?

可是当你知道,一个懂大脑、运用善于驯化大脑的高手,在面对诱惑时,他们表现得更自律,为追求目标更能够延迟自我满足感,在生活中幸福感更强,你不会很羡慕?

所有的这一切,不过是在训练思维的改变中获益。

不要怨父母没有给一个好脑瓜,从现在开始,重塑自己的大脑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015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62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72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86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6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1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71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82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97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5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5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85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5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4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50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