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宅我有理,你不宅你出去

01

曾几何时,宅成了一个贬义词。

宅,是蓬头垢面,是高度近视,是闷声不响,是眼神呆滞。

更因此派生出一个名词:宅男女神。

其实,宅并非那么令人不可接受。

近日才女徐静蕾接受某晚报采访时,就自称是一个挺宅的人。

这些年,徐静蕾一直在“玩”手工,比如串珠,做裁缝,做包包,这些都是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而且,她还说,最近又有新的兴趣爱好了,接下来可能会去学做饭、画画。

而她的男朋友黄立行也自称宅男。他休息时会睡到饱,然后去修理浴缸,清理房间,或者跑去朋友公司“骚扰”他们,叫他们翘班出去玩。

娱乐圈爱宅的人,当然不止徐静蕾和黄立行,还有众所周知的梁朝伟、周星驰等。

商界大佬也有宅的。

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就认为自己是个孤独的人,

——“我是孤独的。我每天和人的交往很少。除非是约人谈什么事,谈判什么的。我平时绝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你看我办公室一般很大,为什么呢?是我平时老是在办公室里来来回回踱步,反复想一些问题。”

——“我与人沟通的能力不强。我话很少,就是‘是’,‘不是’什么的。我内向,所以我喜欢和外向的人接触。外向的人谈话能力强,两个人在一起不会冷场。”

可见宅并不少见。宅,也并不丢人。

02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宅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

所以,艺术界的“宅人”更多。

宅其实分两种,一种是被动的,一种是主动的。

一、被动宅:不得不宅

被动的宅如被囚禁,被不良身体状况(如疾病、残疾等)所限,不得不宅:

1)因为被关在监狱里,不得不宅。

文学史上的许多传世名作就诞生在监狱里。例如雷利的《世界史》、波伊提乌斯的《哲学的慰藉》、莫尔的《纾解忧愁之对话》都是作者在被处死刑之前的囚禁期内写成的。

还有班扬的《天路历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也是在牢狱内酝酿而成的。

2)因为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得不宅。

西班牙浪漫主义画家戈雅在他46岁时成了聋子。

他的聋不是像贝多芬那样的严重耳鸣,也不是英国画家雷纳尔多的半聋,而是死一般寂静的全聋。

当所有的影像成了无声的默剧,他不再靠听来理解这世界,只能倚靠深深的注视,以及深刻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德国哲学家尼采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自幼患哮喘病,终生为病魔所苦;

还有咱大天朝太史公所说的“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等,也是牢狱和疾病之灾令他们不得不宅在家里,从而催生了他们创作上的累累硕果

二、主动宅,享受宅

主动选择宅的名人也不少,如牛顿、康德、维特根斯坦等,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在世界不受他人干扰,而专注于意义和秩序的寻求。

还有一种主动的宅与个人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

这一类人群多具备忧郁型气质。如小说家卡夫卡、诗人吉卜林就是忧郁型气质,写作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自我治疗,后来才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形成了他们的独立价值。

显而易见,主动宅的人不是不得不宅,而是本来就热爱宅,乃至享受宅的人群。

无论是被动的宅还是主动的宅,都能把人与俗世拉开距离,从而获得一种超然世外的独特眼光,此时把被压抑的精力投身创作,反而能孕育出伟大的作品。

03

宅被人误解,是因为在有些人的观念里,它依然是懒惰,丧,与世隔绝的代名词。

关于这一点,以上事例已经作出了充分的反驳。

更何况,现在都什么时代了。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社会自由度的不断扩大,宅男宅女们早就有了一个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与外界建立联系甚至深度链接的通道。

打开IE,即可饱览世事;手握手机,就能挥斥方遒。

一样是宅着:在网络游戏里纵横四海,你就是骨灰级玩家;捧着书本细嚼慢啃,你就是“知道分子”;开一家网店,你就是老板;你思考,你还可能成为哲学家……

宅,何罪之有?

所以,关键不是宅好不好,而是你宅的时候在干什么。

是窝在沙发上刷剧肥皂剧,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又一天;还是潜心修炼,苦心钻研8小时,这才是关键。

用宅的时间来创作,写文,画画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长久以往,就是工匠精神了。

可见宅≠懒,宅≠丧。别再把懒惰或者消极的帽子往爱宅的人的头上扣。

04

还有人把宅等同于孤独。

其实也不是。宅与孤独并不能划上等号。

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么?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而孤单,还是一个人的狂欢呢!

所以,孤独与否与是否宅无关,只与你的心境有关。

只要不伤害别人与自己,这个世界包容任何生活方式。

而社交和宅,不过是其中的两种生活方式而已——实际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里都包含了这两种,只是孰轻孰重,比例不同。

由于个性的差异,有人钟爱热闹,有人青睐独处,孰好孰坏并无定论。

自己觉得舒服,便是好的。

退一步讲,如果说社交是一种能力,那宅何尝不是?

如果说不善于社交是一种遗憾,那静不下心,耐不住寂寞何尝不是?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不是说了么?交流能让理解更为全面深入,而孤独却是培养天才的摇篮。

散文家德•昆西说的话也异曲同工:

——如果一个人不曾让孤独在他的人生中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就永远不可能打开智慧之门。

所以按我说,假如你一直喜欢宅,且宅是为了做自己的事,那就没必要刻意去改变,说不定还能“因宅得福”,有朝一日重现江湖,让旁人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呢!

05

说到底,选择宅,不过是选择与自己独处。

从心理学来讲,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何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

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托尔斯泰更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是不是很高大上?

所以啊,我宅我有理,你不宅你出去。

我是悟恩,最后一句不是骂人,是真的叫你出去,出去交际、交往的出去。祝愉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