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陵九仙山观景台岩壁镌刻四个楷书大字“瑶台仙峤”,据陈立群先生《历代石刻》载:“每字高70厘米,宽45厘米,落款‘万历庚寅年’五字,字高7厘米,...
1. 一个偶然机会,得知前楼镇径里村在清代出了贡生孙渊光以及他的进士儿子孙庭楷。此前我对此一无所知,问了几位文史人士,他们也都不知道。民国《东山...
崇祯十三年(1640)春天,黄道周在漳浦北山守墓。每天,挑着畚箕培土除草,整理墓地,或者读书写字,著书立说,多数时间闭门谢客。此时,薛国观任首辅...
唐文灿在铜山历史上享有“科第开先”的美誉,有关他的史料流传下来的不多,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地方志书的小段记载。近年来,河北省遵化市和迁西县文史学者为...
1、 铜山城陈氏各支派都以“颍川”为郡望,敬奉开漳圣王陈元光为入闽始祖,共尊南屿支派开铜始祖陈苟住为一世祖,并且确定昭穆字辈。每位陈氏宗亲都可以...
1. 陈士奇是铜山历史上著名的三忠臣之一,居铜山城西,人称西陈。黄道周说他可以援干而舞,即能手持武器驰骋沙场。铜山陈姓有六大支脉,据《南屿陈氏族...
市政协文史委和文史馆的专家们到东山考察古代书院,挑选了南溟书院和东门屿黄道周读书处作为实地考察对象。原来,为了留存历史,延续文脉,市政协文史委编...
不久前,跟友人朱先生闲聊,他说,我看了你在简书发表的文章,其中有一篇谈到南明时期驻守铜山的朱寿将军,他是我们顶街隘门朱氏的先祖。现在我们还收藏着...
陈骏音是黄道周弟子,隆武时期任中书舍人,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副处级官员。官不大,从七品,但相当重要,“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