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经济学人》学英语 ▏之三(2)——想了解英国,请读英国的间谍小说

译者按:《经济学人》杂志向来以其独特的视角,透彻的分析和地道的英语而闻名。每年托福和雅思考试中的很多阅读文章都出自这本杂志。最近一篇上了财经头条的文章《我们正在进入“谈资”比“名牌包”更贵的时代!》中指出,阅读《经济学人》是当今国外新兴的精英阶层“非炫耀性文化消费”的一个标志。跟着《经济学人》学习朴素准确且高逼格的英语,将事半功倍。


本期《跟着<经济学人>学英语》选取本周《经济学人》(2017年9月9日)白芝浩专栏的文章,中英双语对照并讲解生词。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将分为四篇小文章以便阅读。本篇是本周系列的第二篇。译者水平不到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点。

本周系列各篇的链接如下:

(1)www.jianshu.com/p/407e77617338

(2)www.jianshu.com/p/fc8129917e63

(3)www.jianshu.com/p/a323dce159f6

(4)www.jianshu.com/p/8a8acad0d0b1

完整译文:www.jianshu.com/p/7ccd1f906fb7

另外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经济学人》的白芝浩专栏。《经济学人》杂志有很多不同的专栏,比如莱克星顿专栏(Lexington)是专写美国政治的,伊拉斯谟专栏(Erasmus)是专写宗教及相关政策的,白芝浩专栏(Bagehot)是专写英国政治和生活的。白芝浩是指沃尔特·白芝浩,他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社会学家和公法学家,曾经在1861-1877年间担任《经济学人》杂志的主编,可以说是《经济学人》历史上最伟大的主编,奠定了这份杂志的独特风格。为了纪念他,《经济学人》上英国政治和生活的专栏就用白芝浩命名。


(接上篇。上篇的链接:www.jianshu.com/p/407e77617338

Another reason is that British reality has often been stranger than fiction. The story of the “Cambridge spies”—Kim Philby, Anthony Blunt, Guy Burgess and the rest—is as far-fetched as it gets. One Soviet mole at the top of MI6 (Philby, who also worked for The Economist in Beirut); another even looking after the queen’s pictures (Blunt); a cover-up; a dash to the safety of the Soviet Union; larger-than-life characters such as the compulsively promiscuous and permanently sozzled Burgess.

另一大原因是英国发生的真事远比小说更离奇。“剑桥间谍”——金·菲尔比,安东尼·布朗特,盖伊·伯吉斯,以及其他人等——他们的故事是如此不真实。一个苏联间谍打入军情六处的高层(菲尔比,他也曾在贝鲁特为《经济学人》杂志工作);另一个苏联间谍甚至成了女王的艺术顾问替女王管理她的照片(布朗特);平时掩盖身份;危急时安全叛逃至苏联;还有在人群中无比扎眼的人物比如伯吉斯,私生活极度混乱且永远处于醉酒状态。

单词:

far-fetched: 形容词,牵强的,不现实的。

mole: 名词,鼹鼠,内奸,潜伏的间谍。

compulsively: 副词,强制的,强迫的。

promiscuous: 形容词,淫乱的,混杂的。

sozzled: 形容词,喝醉酒的。

词组:

look after: 照顾,照料,关心。

larger than life: 比绝大部分人更有趣更引人注目的。

There is also a more profound reason for Britain’s success. The spy novel is the quintessential British fictional form in the same way that the Western is quintessentially American. Britain’s best spy novelists are so good precisely because they use the genre to explore what it is that makes Britain British:the obsession with secrecy, the nature of the establishment, the agonies of imperial decline and the complicated tug of patriotism.

然而英国间谍小说的成功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原因。间谍小说是英国小说里最具典型性的一种形式,就像西部小说是美国小说里最具典型性的一种形式。英国最成功的间谍小说家们之所以优秀,正是因为他们运用这一文学形式来探索英国何以成为英国:对机密性的痴迷,国家体制的性质,帝国衰落的失意以及复杂的爱国主义情感。

单词:

quintessential:名词,精华的,典型的。

obsession:名词,痴迷,困扰。

Britain is honeycombed with secretive institutions, particularly public schools and Oxbridge colleges, which have their own private languages. At Eton, for example, where Fleming was educated and Mr le Carré taught for a while, boys dress in tailcoats and call their teachers “beaks” and their terms “halves”.Walter Bagehot argued (approvingly) that Britain weaves duplicity into its statecraft. The constitution rests on a distinction between an “efficient” branch which governs behind the scenes, and a “dignified” branch which puts on a show for the people.

机密组织就像蜂巢一样遍布英国的各个部分,特别是在公学(译者注:英国的公学一般都是寄宿的贵族高中,历史悠久,最著名的比如哈罗公学,伊顿公学)和牛津剑桥。比如在伊顿公学,弗莱明上学和勒卡雷曾经任教的学校,男孩们都穿着燕尾服,把他们的老师叫做“鸟嘴”,把他们的学期叫做“半期”。沃尔特·白芝浩指出(赞同地),英国在治理国家时采用了双重手段。国家体制依赖于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卓有效率的部门在幕后管理,另一方面是庄重严肃的部门在前台向民众表演。

单词:

honeycomb: 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名词是蜂巢的意思。动词是变得跟蜂巢一样的意思,指在物体各个部分造成很多很多小孔。

duplicity: 名词,表里不一,双重性。

statecraft: 名词,治国才能,治国方略。这是一个复合词,state国家+ craft技能。

dignified: 形容词,庄严的,高贵的。

词组:

rest on: 依靠,停留在。

put on a show: 做戏。

The British habitually wear masks to conceal their true selves. They put on different costumes for different roles in Bagehot’s theatre of state, and keep stiff upper lips to conceal their emotions. Mr le Carré (whose real name is David Cornwell) learned to put on a brave face at school because he was so embarrassed by his father, who was a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trickster. Greene learned the spymaster’s art when, as a pupil at Berkhamsted School, he acted as an informer for his father, the headmaster.

英国人习惯于戴上面具以隐藏他们真实的自己。在白芝浩所说的政治舞台上,他们穿上不同的衣服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紧闭嘴唇以掩饰他们的感情。勒卡雷(他的真名是戴维·克伦威尔)因为羞于他的父亲是一个职业骗子而学会了在学校里扮出一副勇敢的面孔。格林在伯克姆斯特德中学上学的时候曾经为他的父亲,也就是该中学的校长刺探学生的秘密,因此学到了很多间谍大师的艺术。

单词:

habitually: 副词,习惯地,日常地。

stiff: 形容词,僵硬的。

trickster: 名词,骗子。confidence trickster指那些先取得别人的信任然后利用其信任行骗的骗子。

spymaster: 名词,间谍大师,间谍组织的首脑。这也是一个复合词,spy间谍 + master专家、主人。

informer: 名词,告发者,告密者。

(待续。)


译者注:本文译自《经济学人》杂志2017年9月9日的白芝浩专栏。《经济学人》杂志上的所有文章均不署名。

原文链接:

https://www.economist.com/news/britain/21728650-nature-establishment-agonies-decline-complicated-tug-patriotism-spy

本译文仅供个人研习、欣赏语言之用,谢绝任何转载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译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担。本人同意简书平台在接获有关著作权人的通知后,删除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012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589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819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52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5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81评论 1 21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687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04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082评论 1 23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55评论 2 24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80评论 1 25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49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64评论 3 23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0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60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81评论 2 25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