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阅读笔记(第三辑)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零一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宋代: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小评]

   据夏承焘、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中讲到,南宋乾道二年陆游四十二岁,以言官弹劾谓其“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隆兴通判,始卜居镜湖之三山。这首词和其他两首《鹧鸪天》(两首开头句分别为:插脚红尘已是颠、懒向青门学种瓜),都是这时候写下的。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在篇末终于流露出来。也正因为有词人那番超脱尘世的表白,所以篇末的两句就尤其显得冷隽。


[拓展阅读]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宋代: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宋代:陆游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零二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小评]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李清照晚期作品。此词起笔写深秋凄凉的景色,移情于物,含悲秋伤时之意;接着写酒后喜茶,梦醒闻香,委婉含蓄,道出孤寂无聊的心境;而后引王粲怀远典故,借古寄怀,发思乡之幽情;结尾写借酒消愁,自我劝慰,凄婉情深。全词塑造了一个由多重性格所组成的抒情形象,抒发了作者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之情,立意奇巧,跌宕有致。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零三

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

宋代: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小评]

        这是一首写客中思家的小令。这首小令无论是写景或抒情,都极为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与矫饰。作者还成功地运用寻常之景,眼前之物,铺排渲染,深切动人地把主题由浅入深、由隐至现地表露出来,显示了作者捕捉意境,表达情感方面的才能。


[注释]

1、修禊(xì):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禊,古人在水边举行的祓除不详的仪式。

2、卖饧(xíng):清明前后卖糖粥。饧,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

3、苏堤:是张炎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零四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宋代: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小评]

        这首词表现浪迹天涯的游子,急切盼归却又归期难定的苦闷心情。上片初闻杜鹃啼叫,触动情怀,感觉鸟儿在殷勤地与行人说话。下片写不断地听杜鹃啼叫后,心情变得十分烦躁,埋怨鹃鸟在作弄人,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对人的作弄最后用反跌之笔,强化了游子有家难归、孤独烦闷的心态。这首词构思巧妙,情感真挚,语言流丽,有一定的感染力。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零五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宋代:柳永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小评]

  此词精粹警拔。

        上片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清冷空寂,抒情韵悠意远。“路远人还远”前冠“因惊”,遂得精警拔俗之妙。所谓“人还远”,即人更远也,即心远也。与欧阳修“平荒尽出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意想同。只是欧词是从闺妇感受言之,柳词则以行人心会出之。俱可称俊语。

  下片妙在后两句,前生有缘爱自可相期,是自慰语,也是祝祷语,更是期待语,语“愿天下有缘得都成了眷属”词异意同,它使全词拔高了一个音节,可堪细味。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零六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宋代:晏几道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小评]

  此词在对作者往日欢歌笑乐的回忆中,流露出他对落拓平生的无限感慨和微痛纤悲。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过片承“夕阳”而写云、水,将视野扩展,从云水渺茫、征人归路难寻中,突出相见无期。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零八

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

宋代:吴文英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小评]

        此词是作者客居龟溪村,寒食节游览一废园时所见所感而作。词的上片写游园。开头三句点题,写废园景。“幽”、“古”、“冷”三字,将废园的特征尽现。“斗草”二句见景生情,自伤身世。“自怜”三句,抒游园之感。下片写归思离愁和对废园的顾恋。“绿暗”两句,写“归梦”萦怀,不说柳絮引发归思离愁,却说归梦追逐柳絮,围绕着柳阴绿暗的长亭飘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凄清冷寂。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分析:“此首游园之感,文字极疏隽,而沉痛异常。”起记游园,次记园中所见。“有情”三句,收合“游”字,化无情为有情,语挚情浓。全词写景清丽有致,抒情婉转清畅。


[拓展阅读]

      去年秋天,我也写过一首《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秋思]

        影帆行,别馆住,烟柳暗江渚。春去秋来,岁岁是孤旅。无须命运将来,苦推不掉,就做个、云游佛祖。

        望山谷。一行征雁长空,云轻也能数。泉响流声,丹枫却无语。又思冬日寻梅,空山拄杖,乱石上、闲看云暮。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零九

祝英台近•挂轻帆

宋代:苏轼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小评]

        此词上片以景情反差的手法,反映了苏轼胸中的忧愁。下片承上一转,写苏轼欲摆脱愁情而又无可奈何,只得从神话梦幻中去寻找慰藉。全词把欢景与愁情、现实与历史、人世与梦幻、意境与哲理有机地融为一体,思想开放,想象丰富,反映了苏轼的悯民思想,是一篇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作品。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一十

祝英台近•北固亭

宋代:岳珂

        澹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小评]

        这首词只有七十余字,可是作者夜登北固山,既要写所见、所闻,又要写自己的所为和感想。而感慨,要包括国家兴亡、个人功业、昔日河山、而今霜鬓等。在这种情况下,再像常见的诗文那样,依据事物的一般逻辑,说清楚了一项内容再说另一项内容,就有很大的困难。于是作者另辟蹊径,不管是情景、事件,还是感触,出现在作者笔下时,都只剩下了最关键的一些片断,词中虽没有交代这些意象的前因后果,但可以想象。想象力的调动,以及各句词之间关联词句的剔除,都保证了有限的篇幅浓缩了最广的内涵。比如“月下鸣榔”与“风急怒涛飐”的意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不甚连贯的,但这两个镜头一个紧接一个地闪现在面前,就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绪来。再比如按照内容,下半阕可以分成这么四段:“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这四组词句中就可以想到报效沙场的愿望,也可以想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或空老霜鬓的悲哀,甚至还可以通过英雄埋没和天堑废弃,把第一、二两组词句勾通起来。想像力的调动,以及各句词之间关联词句剔除,都保证了有限的篇幅发挥其最大的表达作用。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一十一

祝英台近

宋代: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小评]

        这首词是写深闺女子暮春时节,怀人念远、寂寞惆怅的相思之情。作者用曲折顿挫的笔法,把执着的思念,表达得深刻细腻、生动传神。它的风格,在辛词中是别具一格的。沈谦的《填词杂说》曾说:“稼轩词以激扬奋厉为工;至‘宝钗分,桃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消意尽,词人伎俩,真不可测。”其实,既能慷慨纵横,又能昵狎温柔,既擅于豪放,也长于婉约,正是辛弃疾词作风格和题材多样化的大家风度的表现。只不过这首词作,感情表现得更为细腻罢了。

  其实这一首是具有政治内涵的词作,乃词人假托一个女子叙说伤春和怀念亲人的苦愁,寄寓对祖国长期分裂的悲痛。《蓼园词选》云:“此必有所托,而借闺怨以抒其志乎!”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一十二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小评]

        :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词本倚声,但王安石说:“古之歌者,皆先为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显然是不满意只把词当作一种倚声之作。这在当时是异端之论,但今天看来却不失其锐敏和先知先觉之处。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他曾在读晏殊小词后,感叹说:“宰相为此可乎?”。所以他自己作词,便力戒此弊,“一洗五代旧习”,指出向上一路,为苏轼等士大夫之词的全面登台,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拓展阅读]

去年深秋,我曾写过一首《桂枝香》。

[桂枝香•山秋望远]

        登高壮志。恰雁过留声,看尽山翠。万点丹枫,送走一江秋水。悠悠岁月风尘里,问人生几番滋味?玉箫声处,情真意切,爱心无悔。

        念深院、飘香桂子。想庭前黄菊,芳胜红梅。千古中秋,望月平添离泪。光阴似水东流去,半江相思碧波寄。此时情浅,夜长情深,月寒人醉。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一十三

桂枝香•吹箫人去

宋代:刘辰翁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小评]

        此词的上片写景,描写了中秋月夜。下片抒情,联想到明年到何处,进行了人与人的对比,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渴盼。

        作者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宋亡不仕。此通过写景、抒情的双重手法对这团圆之日进行描绘,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国破家散的心酸感受。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一十四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宋代: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小评]

  此词写秋景,抒客怀。上片言眼前秋色,动人离愁。梧桐细雨,滴碎秋声。紫箫吹断,夜寒鸿起,悠悠岁月,天涯游子。下片写客中凄凉,辜负了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尘世。商歌一曲,归兴千里。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全词婉丽风雅,饶有韵致。


[拓展阅读]

        早年,大约十八年前,我曾填写过一首《沁园春》。

[沁园春]

        大地春归,燕子飞来,绿染路边。看园中老树,梦红醉紫,亭前新杏,斗色争妍。对酒楼台,当歌琴曲,月卧江中独自眠。光阴去、叹落花流水,岁月如烟。

        知音难觅人间,可堪怜、吾心何处言。幸山青水绿,花香竹翠,曲折幽径,横断苍峦。柱杖阶石,胸怀取舍,何惧它山高路难。望眼处、有千年古刹,天淡云闲。


去年,我又填写了一首《沁园春》。

[沁园春]

        古道黄沙,大漠孤烟,梦碎玉关。忆羌笛怨柳,风声切切,胡茄恨月,泪水潺潺。苦海无边,生涯有限,阅尽人间悲与欢。长吟罢,叹沧桑无语,岁月千年。

        曾经胸有长卷,汇秀美山河天下安。看碧波千倾,帆行浪上,长风万里,志在云端。沐雨梳风,餐霜饮露,柱杖人生行路难! 人虽老,却雄心依旧,又要向前。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一十六

沁园春•恨

清代:郑燮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小评]

        这首词表现了郑板桥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与反抗。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运用反语激词来抒写自己情感,更加强烈、感人,通过具体的富有特征的景物来渲染清苦的生活,生动形象,词语通俗,用典活脱。这首词当时即已为人传诵,板桥在《刘柳鄙册子》中说:“南通州李瞻云,曾于成都摩诃池上听人诵予《恨》字词,至‘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皆有赍咨涕演之意。后询其人,盖已家弦户诵有年。”


[拓展阅读]

去年深秋,我曾填写一首《沁园春》

[沁园春•归隐]

        心亦无思,爱亦无歌,生亦无争。把花枝折断,去除风韵;丹枫拾起,留住心灵。明月当空,清风过眼,抛尽红尘淡尽名。叹天下,有冰河铁马,清瘦书生。

        风寒又到三更,握竹杖山中观院景。看星光河汉,年年不变,孤灯冷影,夜夜长明。不负光阴,休虚岁月,苦处之中有笑声。老来矣,取狼毫湖笔,书写云轻。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一十七

沁园春•雪

近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评]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此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觉,词境中的语句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拓展阅读]

[沁园春•长沙]

近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一十八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小评]

        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

        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作者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


[拓展阅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一十九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宋代: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小评]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拓展阅读]

去年我写过一首《江城子》。

[江城子•题友人美篇]

        京郊城外碧空晴。野风轻,小池明。沙岸荻茫,一朵牡丹婷。望尽辽天山色远,浓秋意,水波盈。

        画里画外晚秋情。古琴筝,玉阶亭。素手弹拔,皆是入空灵。记得去年春夜月,长城外,映山青。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评]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拓展阅读]

早年曾写一首《江城子》

[江城子•评伊拉克战争]

        布什还是小儿狂,口如簧,硬心肠。大棒横飞,铁骑似豺狼。姊妹楼台倾诉苦,焉不怒?恨天苍!

        伊拉克处战旗扬,落沙黄,尽悲凉。弦月如弓,星小舰舷长。多少别离多少泪,今日看,是荒唐!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一

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金朝:元好问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小评]

        上片“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蝾”,是词人内心深处的本质情感,所谓酒后吐真言是也。下片“一掬钓鱼坛上涸,风浩诰,雨冥冥”,是写词人迫于客观形势万不得已的抑情绪的物化。这两种不同的境界,一豪壮,一悲凉,它代表了词人精神面貌的两个方面。前者兴会飚举,豪气磅礴,志贯长虹,后者感慨怨悱,气象萧森,猿哀鹤唳。这种心理矛盾的尖锐冲突,造成词人深沉的痛楚,是此词基调。作为幽并豪侠,不能一展雄才,栖迟零落,世道的昏昧,亦可以想见。爱国的词人,焉能不面对钓台,悲泪滂沱。这首词豪壮郁勃,磊落直率,挟幽并之气,很能代表元好问词的风格。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二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宋代: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小评]

        秦观是苏轼的学生,此时这对师生在落难中相会,却没有一丝相逢的喜悦。相向无言,愁容满面,两鬓苍苍。他们或许已经预感到“后会不知何处是”,也许今生无望!所以只有一再劝酒:“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此为送别词,其中弥漫着一股凄凉的气氛。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三

江城子•江景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小评]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人不见,数峰青”两句是化诗入词,把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化用的那样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在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四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小评]

        此词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拓展阅读]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五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小评]

        此词上片写在游乐之地失去情侣以后,纵然娱乐也悲伤;下片先以蝶燕双双,兴起孤独之感,最后以景结情。词中运用反衬、比兴的手法,以乐写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衬失却伴侣之悲,用笙歌反衬愁肠欲断之伤,用蝶燕双双反衬孤寂之感,具有民歌格调。全词情景相渗,构思新颖,风流蕴藉,雅淡自然,体现了冯词的特色。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六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小评]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此词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明白易晓,流转自如。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七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清代: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小评]

     该词做得非常细腻,上片写出纳兰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时还烘托出纳兰怅然若失的心态。“辜负”、“闲行”、“独自”从这些词语中,能够体会到纳兰内心的寂寞和无聊,只有自己吟唱自己的孤独,因为他人不懂。

  而到了下片的时候,词人便解释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沉郁的心情,首先是害怕回首往昔,词人害怕提起当日的事情。因为往事不堪回首,一切过去的都将不再重来,纳兰面对的回忆不过是空城一座,而词人自己,只有在城外兴叹。这也就是为何纳兰会在月光下愁苦,在灯光下,午夜梦回,依然能够温习往日的岁月。不论这首词是纳兰作给朋友的,还是沈宛的。都是词人发自内心的感慨,细腻单纯,干净得几乎透明。


[拓展阅读]

我三年前曾写过一首《采桑子》。

[采桑子]

        梨园深处春风到,芳影枝红。花好情浓,只怨时光那个匆。

        都说岁月催人老,往事如风。云过山空,又忆南屏唱晚钟。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八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代: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小评]

     此词以情感曲折细腻见长,与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一般构思有别。“时间”句与“离亭”句,将时间空间交织在一起,于是,“长恨”便通过小小“泪滴”形象地折射出来。短短四句胜过万语千言。下片只用“西风”、“淡月”便勾划出秋夜的凄清。在此无可奈何之际,渺茫希望只能寄托给迷蒙的梦境。然而一声雁鸣,却又将人从梦中唤醒,无情的现实更增添雁归而人未归的失落与惆怅。尽管如此,凄凉落寞之中仍暗暗透出一种乐观的希望。温润秀洁,境象高远,颇能引发读者的遐想。


[拓展阅读]

前年填过一首《采桑子》。

[采桑子•答友人]

        观园不道江南好,荷韵京华,曲岸石斜,出水芙蓉在我家。

        碧池圆影浮香绕,色秀人佳,素艳仙花,曾似文君司马夸。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二十九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清代:纳兰性德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小评]

  此词上片写自己在月夜凭栏远望,思念友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在思念中微蕴年华凋零的身世之感。白衣朱栏,色彩明艳,形象鲜明。细品这词,颇有意味,善于用典的纳兰,仍旧在短词之中,巧妙化用了前人的语句。词中上片的首句就是取白明代王彦泓的《寒词》十六之一,文曰:“从来国色玉光寒,昼视常疑月下看。况复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栏干。”

  下片借以大雁这一意象来抒发苦等书信的一味相思。大雁有典,取自《汉书·苏武传》。因而有了鸿雁传书一说,大雁这个意象也在诗歌中蔓延起来。文人写雁,用以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思。最后,末句引用宋时晏几道《采桑子》:“秋来更觉销魂苦,小字还稀。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旧时。”秋来销魂之苦,苦之深,思之切,叫人乱了心绪,坐想行思,怎也无法躲避开这纷乱的回忆,对故人的相思。怎得想看似旧时,怀念过去之人深切苦楚,可如何能回到旧时的时光,不再为这时光渐远而伤怀叹息?恐怕时光的脚步还是听不见他心底恰似痴狂的呐喊,无法让他如愿穿梭回到过去。

  “一味相思”是这首词主旨,全词围绕此句展开二词平语浅,文不甚深,但是行文流美深婉,刻画细腻。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

采桑子•重阳

近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小评]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一

采桑子•彭浪矶

宋代: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小评]

  上阕写自己背井离乡,像“旅雁孤云”一般凄苦,回首中原战火纷飞,不觉涕泪沾巾。 下阕写眼前萧条的秋色,更增添了旅人辞乡去国的愁思。 全篇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苍暗。用“扁舟”、 “旅雁”、“孤云”、 “汀洲冷”、 “枫叶芦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凄楚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事的忡忡忧虑,唱出了时代的悲凉之音。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二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清代:纳兰性德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小评]

  该词上片描写自己与表妹之间只是一种错,抒发了自己凄迷的心情。下片开始写无可奈何的心境,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之情。全词以懊恼之意写分离之苦,语少而意足,辞新而情悲,有跌宕摇曳之姿。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三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清代: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小评]

     整首词以清婉笔调写相思,相思也仿佛临风而动,萦人怀抱。风也萧萧,雨过天晴也萧萧,醒也无聊,醉也无聊,又是凄凉又是缠绵,并非雕琢之语。灯光瘦尽亦是人神伤消瘦,一字镂尽风神,尽得其妙。


[拓展阅读]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代: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四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小评]

     作者写西湖美景 ,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拓展阅读]

去年曾填一首《采桑子》。

[采桑子•答友人美篇]

        京城郊外风光好,满目黄花,春润堤斜,寄语轻风到他家。

        今朝又是花开日,芳影人佳,洗去铅华,只愿真情在天涯。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五

采桑子•九日

清代: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小评]

     纳兰性德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六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宋代: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小评]

        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说:“小令须突然而来,悠然而去,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苏东坡这篇《采桑子》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精品,但却非常符合沈祥龙对小令所总结的要求。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评]

     全词从意义上看,可分为上下两篇,前三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后三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绝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八

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小评]

        这首词纯用白描,以轻淡的笔触,通过描写古代少女们在清明时节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段,给读者展示出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三十九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小评]

        这首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之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此词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宋代:辛弃疾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小评]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五年。范南伯,名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 这首词主要表达的是辛弃疾希望范如山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计较个人名利的得失,积极出仕以成就功业。辛弃疾以议论为词的特色在这首词中得以充分表现。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一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宋代:晏殊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小评]

     这是一首一首感怀词作。全词描写虽然是寻常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郁郁悲凉、惜别、思念之作。季节本无形,词中用燕子这一意象代替写出来,具体生动,画面感徒增。蕴含了诗人忧伤情怀。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二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宋代:晏几道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小评]

        全词描写词人对小莲的思念,其中仿佛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思。

      “绛蜡等闲陪泪,吴茧到了缠绵”虽是化用李商隐的名句,但与原作并不全同,“等闲”、“到了”两个词语起了不小作用,使句意增加了一层无可奈何的感叹,这既是“推陈”,更是“出新”,此种艺术手段,尤其值得赞赏。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三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宋代: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小评]

        此词最后的“过尽飞鸿字字愁”实为好句。在离愁独处的女子眼里,那远去飞鸿组成的“人”字,实际上就是一个个“愁”字而已。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她思念情人,见大雁飞向远方,心中倍增愁思,那“人”字也就变成了“愁”字。因为在激情强烈的情况下,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会改变情调色彩的。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句话是言之有理的。


[拓展阅读]

去年秋,曾写过一首《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白露]

        那年今夜,桂子飘香明月下。此刻庭前,霜暗秋菊月暗山。

        光阴何处? 恰似烟波飘渺去。明日篱边,又是枝头香抱缠。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四

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宋代:吕本中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小评]

        吕本中的词,不像他的诗,现实感很强,贫富对立的社会矛盾在他的诗集中,比同时代的其他诗人表现得更为深刻。而在词中,则多写风花雪月,离思别情。这自然是与词作为“艳科”所决定的。但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战士血管里流的总是血,作为坚定的主战派,他写的词也会流露出他的这一遗恨。

  南宋的形势,大抵是战战和和,所以也有“月明花下”之时,这时主战派自是“同醉’的,因为形势喜人。然而多数的情况,却是“月暗长堤柳暗船”,正因为如此,所以主战派的人多数都被贬谪了,这就是“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的写照。而国势看来是无可恢复的,所以他不得哀叹;“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昔年”。这就是此词深层次的解读。

  另外,将三种不同时空意象叠映,借以烘托出别情之深切,也是此词突出的艺术特点。上片犹如两个蒙太奇镜头,对比中生出无限悲愁。同是月夜,去年月明花香,人聚同醉;今年却是月暗柳昏,人别船离。过片直写离别。结句写“来岁”思念,妙在“来岁”又包含“今年忆去年”的聚散忧乐。在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上表现出三种不同的事态情思,用笔简练,情思丰富。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五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宋代:淮上女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小评]

     这首小词诉说的是一个被金人暴力胁迫而无力抗争的弱女子的遭遇与悲苦,凄恻动人,它能引起人们对女主人公的无限同情。词的形式义富有民歌的特色,写山写水,说愁说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读之令人回肠荡气。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六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宋代:苏轼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小评]

     此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愧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全词曲尽心态,含蓄感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七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宋代: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小评]

     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她的独特个性。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胜的脾性。此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八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宋代: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小评]

        苏东坡是化诗入词的高手,在他的许多词作中都能见到这个艺术手法,此词也不例外。对于苏东坡看到的春景,韩愈就早已经注意到了,并且写进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诗中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苏东坡点化运用韩愈的传神诗句,既道出了初春的可贵,又不露痕迹。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四十九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代: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小评]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一词一小评]之一百五十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宋代: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小评]

        这首词是写离愁。前阕议论抒情,首句“伤怀离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伤感是离别的情绪。诗人李贺曾吟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悲凉痛苦情感,两者比对。这种离愁“细似轻丝渺似波”,细软得像轻丝那样缠绕不清,缥渺得像微波那样延续不断。后阕回忆离别。一叶轻舟靠在岸边,红色的枫叶白色的芦花,金风萧萧,行人告别远去。“细想前欢”,慢慢地回忆起以前相聚的欢乐,却不能失而复得。“须著人间比梦间”,必须要让人世间改变成梦间。 全词缠绵悱恻,婉转细腻,真情灼然,可以想见,作者与文中女子的感情一定非同一般。


[拓展阅读]

        “天若有情天亦老”不仅在此词中出现,也在李贺、毛泽东等许多人的诗词中出现,当然,原创是唐代的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代: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近现代: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

金朝:元好问

        春到桃源人不到,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著意酬春还草草,东风一夜花如扫。

        过眼风花人自恼,已挫寻芳,更约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198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6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985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73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9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99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17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07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12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1评论 2 24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91评论 1 25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55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81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64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12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99评论 2 26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词一小评]之五十一 蝶恋花•初夏 宋代:赵长卿 乱叠青钱荷叶小。浓绿阴阴,学语雏莺巧。小树飞花芳径草,...
    沈园幽径阅读 1,137评论 0 0
  • [写在前面] 几个月来,我一直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一词一小评],累计下来也已经写了不少。在汇总编缉的时候...
    沈园幽径阅读 1,476评论 0 1
  •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
    汉唐雄风阅读 1,465评论 0 5
  • 第六部分 57分的词(一百八十一首) [写在前面] 对于宋词的排行榜已经编选到了58分,为什么还要继续编排...
    沈园幽径阅读 1,199评论 0 0
  • 第四部分 六十分以上的词(共五百七十三首) 1、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69分) 近现代:毛泽东 六月天兵征...
    沈园幽径阅读 82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