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系原创,首发于微信订阅号柳夫子讲道理(ID:liufuzi8907)
在2016年地市级真题点睛小题篇 资料阅读成为最大难点中,我提出2016年的申论真题阅读理解难度极大,小题的整体难度提升。
但是从这套来看2017年国考公务员申论点睛突破出题趋势篇写作题的难度比2015年的要简单,起码字面逻辑和意思清楚直接。特别是,这套题如果你小题作答精准,可以说分论点和论据在资料中非常丰富。
所以,这道写作的难点主要在论证思路和过程上
(四)“给定资料4”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见解明确、深刻;思路明晰,语言流畅;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总字数800~1000字。
点睛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条件限定,决定了句子的根本观点
这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你在阅读中要着重明确的内容。
语句理解题的作答要首先明确语句的逻辑和字面意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究竟是从什么意义上说?决定了后续句子的逻辑内容和根本观点。
根据材料,这个“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指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或者就社会发展而言,那么题设的这句话就是强调了在好政策的应然状态,即好政策应该兼顾满足需求,提高理性和道德水平。
这也是这道写作题的核心观点,论证方向和论证逻辑。(四十九)题设逻辑,写不明白就出局
点睛 按照论证逻辑概括归纳给定资料中的材料,展开精准写作
比如材料1中的限塑令,就是非常好的关于好政策作用的一个例证。(二十四)申论为什么有给定资料
你注意,好政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从形式到内容,从作用到影响,给定资料中有丰富的论证。这对你而言,既是阅读的难点,也是写作的基础。你读懂了,论据俯首皆是。
很多同学总是感慨不知道写什么,字数凑不够,资料中的论据却视而不见。
这道题从限塑令的正面例证,到“禁止酒席令”的反面例证,内容翔实,思路清楚,逻辑严谨,就看你是否理解论证逻辑,是否理解资料内容。(十九)申论写作与综合分析能力
你没理解全部资料的逻辑,无法进行综合分析,或者你的老师讲不到这个层次,这道题就没讲透,你也就无法突破难点。题要讲的学的深,精,准,否则做再多也是低效率重复。
点睛 你需要证成观点,特别是证成递进关系,而不需要解决问题,提什么对策
这道题是要求你证成好政策的应然状态如此,而且是要证成“不仅...,更是...”这种递进关系。
递进意味着多重作用,多重影响,你怎么写?是把每一重影响分开写,还是逐层深入?
显而易见,应当是逐层深入,比如先说满足欲望,然后说满足欲望并提升理性,最后说满足欲望提升理性和涵养道德。所以,“限塑令”这个政策是满足欲望提升理性和涵养道德的最好例证。相反,分开写就无法体现一个好政策的多重作用和应然状态了。
所以,这道题的论证殊为不易,逻辑严谨,必须步步为营。
好政策本事就是对策,而且“好”是个明确的价值判断,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锦上添花做的更好。
很多同学和机构陷入(四十五)写作题的对策文陷阱,甚至为了写对策不惜把题改了,写政策如何变成好政策,跑题了。(二十五)你申论写跑题了吗?
国考公务员申论突破
国考公务员申论真题解析
艺术导言怎么写?题设分析-2016年国考公务员副省级申论解析
艺术导言怎么写?资料阅读-2016年国考公务员副省级申论解析
不学礼,无以立 题设分析-2016年国考公务员副省级申论解析
什么是好政策,资料阅读-2016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真题解析
办事流程和要求怎么写?-2016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真题解析
政策的争议性及原因 题设分析-2016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真题解析
好政策与民众的需求理性德性 题设难点解析-2016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
好政策与民众的需求理性德性 思路答疑-2016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
新技术与社会结构的屏障-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第二题
备询要点,要说什么?-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第三题
科技人性化 题设分析-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第五题
科技人性化 资料分析-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第五题
科技人性化 范文写作-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第五题
人文是精彩科学是呆板 题设分析-2015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第五题
人文是精彩科学是呆板 资料难点解析-2015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级申论第五题
食品安全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第三题
交通安全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第三题
国考公务员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科技与人类文明-2015年国考公务员副省级申论参考答案
柳夫子讲道理 系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