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教育——转型升级中的“四不像”

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和我们的各专业的设计师同事们谈起关于设计,趋势,理念等等话题,但往往发现很多观念和理解上的差异,归根究底来源于教育本身。

这篇文章也许不会引起太多的共鸣,但是依然希望能够为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或是设计从业者,打开一扇窗。以建筑设计专业为例,做个分析。

这篇文章特别感谢给我所有启发和行业专业信息的Jun.M(毕业于Bartlett,师从Peter cook)。经过几次深谈,我把从他那里学习到的,整理成文。


几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都知道Thomas Heatherwick的设计,他值得被誉为建筑界的“达芬奇”,他主持的每一个设计,从小到大,都在概念、结构、形式与展示中不断地突破和革命。


Autumn Intrusion, London         Thomas Heatherwick

每当面对建筑的转型与探索,中国学生们怀疑这样的设计还算不算建筑,建筑师看到觉得无能为力,怨天怨地,怨机会、甲方和施工队的时候,我都会思考到底为什么中国没有太多突破的具有真正影响力的项目。究其根源,也许要从中外建筑教育和建筑市场差异说起。

                                            01. 学生基础

很多经历过中国建筑教育的同学回顾了自己的建筑五年,似乎都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在大学经历了一种类似于中学般的基础教育,即五年一直都是被动接收一些基础的知识,而且和十几年前的建筑创作思维差异不大,循规蹈矩,这反而与最近十几年社会的大变革相差甚远。但是这种怪象或多或少是不得已的教育安排,因为大学建筑本科的招生从高考中选拔,建筑和艺术专业的要求除了高考分数,就是最基本的绘画功底,可以说会素描就行,没有更多的表达或者更关键的思维上的筛选。而国外,想留学本科的同学都知道,大家在做——“作品集”!这个作品集就可以让学生重视和尊重这门学科,提前进行自我审视和判断,同时让教育机构去衡量比较学生的水平。这种筛选机制会让进入这个学科的人从起点更加专业和热情。

众所周知,建筑是一门复杂而综合的学科,从未来工作的角度看,需要一名建筑师满足不仅仅对于建筑形体、空间图像和施工操作的把控,同时需要对经济、地理、文化、法规等全面的掌握。但是在建筑学科生源多数是理科生,他们对于前面有关形体的几项是擅长的,但是对于后面几项就相对较弱了,所以这样的背景导致中国建筑本科生在计算面积和统筹以及形体上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是一旦到方案的深层含义以及伦理意义上就会完全缺失。特别是对于文学的理解深度不够,导致像英国很多学校贯穿的叙事风格在中国教育中没有用武之地。建筑无疑要对社会及文化等各方面有深刻的理解,这支撑着一个实体建筑的外延和内容,但是这些在建筑本科招生以及后期教育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


以文学,政治和经济为切入的建筑方案         Freja Bao,TheBartlett

                                      02. 教材与理论体系

大学到底该不该有教材,是不是应该全面自学,这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和争论的话题。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一点不假,国外也一样,不论是英国院校还是美国院校,也都有自己的“教材”,这些教材更像是一些建筑理论书或者相关学科书的节选和引用,还可能是教师针对当下环境提出的见解作为Brief(下文中会做更详细的介绍),以此来启发学生去思考究竟什么是建筑以及换个思维模式去探索建筑的可能性。这些Brief经常会随着每一年社会的变革,以及导师的思索方向不断更新。

但是中国大学普遍的建筑教材,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没有太大变动,以北京的许多院校为例,仍是以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为主,配以导师自己为了课程而设计的案例PPT。


建筑初步教材

这一系列教学资料更多是介绍一些对于建筑的基本认知和技法,以及一些经典的建筑师和建筑案例,比如勒柯布西耶,但是并不系统和全面,比如对于稍早期的具有实验精神的麦金托什就介绍的比较少,对于后期兴起的诸多建筑实验团队介绍几乎没有。

这样的偏重导致中国学生对于几位经典大师了解很多,而忽略了更多可能性和方向性的其他建筑师。同时对于柯布的理念很熟悉,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比例和住宅很感兴趣,这种形式和功能的偏向性学习会忽视对于现代社会和建筑行业变化的思考。

建筑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近十几年变化得太快,以Bartlett为例,已经出现了互动,参数化,实验材料等新兴的建筑领域,这些已经越过了建筑普遍性的功能与形式的单一可能,所以这种一贯的教材满足的了基础教育,但满足不了时代的更新。


'MetaBall-ism', Mickey Matter, 2016

当然国外也同样具备基础教育,比如在众多国外建筑院校本科第一年往往称为“first year”,是讲述基础知识更多的,比如平立剖面去绘制一个楼梯,用材料搭接处一个建筑模型。


Bartlett Year 1 Installation Project       Soane Museum, 2011

之后循序渐进,慢慢开始思想的启发,比如做一段叙事,并开始发展对于自己建筑的研究。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国外院校逐渐增加一些以理论和思考为主的开放式Brief,这样的作用无疑是帮助学生理解并传播关于此建筑学院奉行的思维和理论体系。但是在中国,每个建筑学院的风格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偏向和区别,即使有一些风格也是在技法和表现上,特别在某些院校,你可以画出很漂亮的建筑线条和大师般的草图,可那并非是真正的思想和研究偏向。

建议:等着教材教,不如自学和扩大视野。教材只能帮助你最简单地了解一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你需要接受更多的建筑实验者的引领,特别是最近十年内的建筑师,可以获得一些建筑的可能性和更多转型的机会。多花时间读一些理论的文章帮助自己早日确立自己喜欢的方向。

                                03. 中外教学课题对比

国内外做建筑都会有一个前提和设定,国外称作Brief,国内称为任务书。

其实从题目就可以辨别:

国外更像一个概述,一个引子,一个启发,来引领学生开始新的一年的主题创作;

国内更像是任务,类似工作,一个需要完成的工作。既然有任务就一定有要求,国内从大二接触设计开始,一直到大四结束,虽然在功能上不断地转化,但是在任务书上的关键词几乎没有变化——地点,功能,面积,指标,一张总图。


某211,985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在这种限定地点和功能的情况下(这和在工作中的前提是很接近的),做设计更接近于布置功能和平面,计算调整面积这些非常基本的建筑素质,偶尔的兴奋点是功能一直在变,从第二年小型建筑功能到之后的公共空间,再到大四可能会涉及高层建筑,但是设计步骤和内容几乎是一样的,一做就重复三年。

好处自然有——对于不同功能空间排布的理解越来越深,排布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很多其它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不具备这种优势——从平面入手去思考空间排布的方法和思维,他们不容易去排布一个平面。

但缺点在于——不断对一种建筑逻辑的方式和数据处理的强化,并无思想和理论上的循序渐进。慢慢的,连建筑学生自己都会认为自己就是绘图的工具。

在国外,每个Brief基本上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比如以一部科幻小说为切入去思考装置的作用,以一段旅行为切入组织学生去一个特殊的地理、政治和宗教复杂的地带,重新思考“神圣”和“礼仪”这些长久的传统话题的。每一年思维模式会稍作改变,但是课题不一样,内容、功能和场地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所以很明确的,就是做概念和建筑的思考,放在一个合适的场地去实现。


Brief, Unit 10, Bartlett, 2016-17

这只说了Bartlett一个Unit,其实每一个Unit都会有自己的主题和思维导向,这也就构成了国外院校繁荣的盛况。国内做的功能多数是常见的功能,为了未来工作的需求而培养。国外的功能不受限制,很多冷门的功能都会出现,表现一个学生特殊的观察与思考。


Brief, Unit 15, Bartlett, 2016-17

建议:不要仅仅满足任务书上的要求,那忽略了建筑最重要的环节——概念和选址。思考你的概念是什么,可以关联什么,可以实现什么。

对于任务书要有自己的见解,比如一个同学和我提到过,这是一个有关艺术家工作室的任务书,里面提到有些房间容纳十个艺术家,可是有哪些真实的环境是存在这样的可能的呢,艺术家难道不是多数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吗?所以对于任务书的内容要不断地质疑,修改任务书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建筑的提高。

                    04.  实验与跨专业——在形式以外的创造

在建筑历史上,意大利是建筑教育的先驱。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其所著《建筑十书》中,就对建筑教育提出一系列要求。在该书开篇,他已经强调建筑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建筑师除擅长绘图技巧以外,应通晓各种学科,包括几何、音乐、历史、哲学甚至天文等多种学科。

以近现代几个知名的建筑学院为例:

麦金托什建筑学院在建筑师麦金托什的带领下早在19、20世纪之交就走向建筑、艺术和设计结合的路线,这种学科间的交叉形成创造力的兴盛时期,而且即便是麦金托什本人的设计独具特色,形成高度装饰味道的风格,他的设计很大程度是受到日本的浮世绘的跨学科的影响。


Students working in studio at Glasgow, c.1900

库伯联盟是为建筑、艺术及工程学科所设,学生齐聚一堂,共用讨论室。建筑学院自己以与艺术学校为邻为荣,因为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观念。建筑学生不仅仅设计建筑物,他们的作品包罗万象,甚至包括一张邮票。所以这对于建筑而言是广义的。


Public art at Cooper Union architecture

巴特莱特建筑学院,英国公认的最强建筑之一,在十几个Unit的带领下,进行着叙事,哲学,互动,历史文化,绘画等多角度的思维发散,从Workshop里的学生穿着基本看不出是做建筑的学生。


tudents working in the Bartlett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 Exchange workshop

除了以上三个典型的建筑学院,在国外几乎每个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在以跨学科入手来探讨建筑的本质和可能,这会大大摒弃了建筑从形式出发的单一方向,而且让建筑可以延展的可能性扩大,无疑建筑本身研究的就是关系,所以关联其它学科是自然的。

这种跨学科甚至影响整体设计界和艺术圈的学术氛围,各学校间的以及不同专业的交流很紧密,知识和学术在于分享。像AA——非常开放的建筑学院,它每周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讲座,同时其它院校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过去听,经常爆满抢不到座位。这个在国内一些院校是有改观的,但是普遍还是不够。同时AA也会在网上公开自己讲座的内容,这种学术传播多于商业传播的行为非常普遍。


Lecture Videos in AA Website

但现在国内多数院校考虑的关联学科很实际,比如结构,法规,仍是以一些平面排布和立面设计为主,这些均与概念脱节。这种并不是以概念作为切入的,理论的考量就更少了。另外任务书的限定比较多,创作时间比较短,时间的分配多为贡献满足其中的要求,达到评判标准即可。说到标准,下文继续讨论国内建筑学的评判标准问题。


中央美院建筑展

建议:做建筑其实就是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把这些内容作为自己的收藏品,慢慢变为自己的系统和研究内容。很简单的一句话,你应该变为你喜欢领域的专家。                 

 

                            05. 作品评判的标准以及对工作的培养

学生作品的整体质量一定和评判标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国内,首先需要满足任务书的所有要求,缺项少项的立马扣分,虽然学习的本质是为自己,但追求分数也并没有错,所以学生通常是以任务书的要求为主进行设计。教师通常会统一要求上交方式——比如,排好三张A1展板,必须有什么样的图纸,甚至每张图纸的要求都会说明。

在概念不明确的情况下,基本就是以平立剖面图的表达以及整体效果技法来评判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来到SODO学习的所有学生都关心技法的原因之一。


北京大学建筑学院课程终期作业评图


林间巧筑2016,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课程

这里必须再强调一下建筑设计的核心不是技法,那只是辅助你来实现自己想法的,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概念和逻辑。在国外往往是表达清概念,你所做的努力都可以往墙上贴,如果你的图多,这面墙就是你的,这种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往往几张A1图纸拼成的巨幅图纸在评判日会经常出现。


An open crit at the Bartlett


The Bartlett Summer Show, 2016

多数从事建筑教育的老师或多或少经历过中国的建筑行业,他们其实清楚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取更多有利的机会。之前提到,在这种限定地点和功能的条件,与在工作中和甲方沟通得到的前提条件是很接近的,只是工作后更苛刻,需要更成熟地思考甲方需求和双方经济利益,城市与建筑法规,以及实际工程与施工细部,让一个建筑真正建起来并适应现在的中国发展趋势。

所以因为没有理论支撑,单以类似工作和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对待是埋没潜力和智慧的行为。整体而言,学校更应该是聚集大胆的想法,严谨的研究的地方,而非仅仅为工作输送定向人士的地方。

建议:希望同学们理解传统院校老师的苦心,但勿忘在项目初期发现自己的核心概念,一个真正有野心的概念,一个说出来别人不信的概念,然后做足研究去实现它,最后力争在完成任务书的基本项目的同时花篇幅表达出自己的概念。另外在最终表达上,寻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筑毕竟是一个创造的行业,并不是一味地模仿,它不能教你创造,就像Zaha的Drawing表达,那种极端透视的倾斜的状态,这又是谁能教出来的呢?

              06. 建筑大环境——需求量过大和整体的浮躁度

提到中国教育不得不提中国的建筑行业现状。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我个人工作期间,碰到甲方不少,当时我们做一个产业园区改造项目,甲方觉得我们设计得不够好,原因是没有一个“具体形象”,随后他又明确地解释了一下这个“具体形象”的含义,就是“外号”。其实后来我们懂了,甲方一直需要的就是一个“大裤衩”。再深一层想,这个外号正代表了当代从事商业行为的甲方的普遍想法,一个浮夸的形象,一个便于快捷传播的形象。这个形象强过于建筑自身的空间形象,强过于建筑的概念。

工业革命与各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建筑也在很早就进行着更新与洗礼,新功能不断出现,所以对于现代功能,西方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后,整体现代化的进程催促着中国建筑的更新,中国也开始引入西方更多的理念和需求,追求全面大发展的新生与改造,导致建筑需求量迅猛扩大。

甲方希望早些获得经济利益,希望多快好省,不考虑设计周期,最常听闻的就是甲方诉说“我们十一要开业!”,然后不断地压缩设计时间,催促施工方的介入。

施工方那边更希望多快好省,往往配合度非常差,因为他们还有其它的业务,也在赶工期。同时在不理解你的设计的情况下会提前按自己的理解施工,经常与设计相距甚远,比如一个楼梯的扶手是设计过的,施工直接购买接近的现成的,这当然会引起很多纠纷与摩擦,但对于他们挨骂就挨骂了,挣钱就行。基本上在中国即使有几成好的设计,如果不配上好的施工团队的话,设计变异的几率太大了,而碰到好的施工方的几率真的很小。这里提到的是普遍现象,好的是近些年有些年轻的甲方慢慢越来越专业,也开放,提供更多机会让建筑师去创造。

但是在大趋势下,为了满足甲方的功能和形式,从建筑到建筑,从形式到形式的基本法则应运而生。为什么,快啊!直接抄,这种方式在中国几乎遍布大大小小的设计院和事务所。这种懒惰的方式也严重影响了之后的建筑工作。虽然能学习到国外的建筑,但往往也停留在表面形式,抄西方导致中国建筑的盲从。

补充一点,国外很多建筑师在实践和教育中寻找到一种平衡,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工作室,同时很多著名建筑师也在大学任教,他们经常办讲座出理论书分享给下一代的青年。中国的建筑界也出过书籍,多数是一种成果的商业展示和里程碑式的记录,作为一种自身的宣传和传播。


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 Bernard Tschumi

建议:建筑行业应该扮演着设计先锋的角色,能够以专业的角度去对待甲方,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对于建筑研究和教育更需要有一种力争预测未来建筑发展和传承传统的责任。

                       07. 社会大环境——审美、标准与话语权

最后要提一下,整个国家对于文化和审美的认知趋势。不可否认,中国历史上出现多次文化断代,也经历过战争,所以很多艺术瑰宝都随着一次次地流失和灭亡,这些文化传承到现在其实并不多。谈起过去的建筑,可以滔滔不绝,从元朝宗教建筑的兴盛,到唐朝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又到宋代建筑的空间层次和装饰色彩,再到明代的家具和材料的多元,之后是清代的皇家园林以及特色民居,中国当时一直保持着本土建筑色彩。


《营造法式》内页

但是转而再想想中国现代建筑,中国经历了而且经历着一个信息爆炸,物质爆棚的时代,就好比对于信息的认识不足但已经接触信息了,就这样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学习西方还要保留东方,最后抓不住核心建筑的概念,变为形式的杂交体。


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

建筑师和设计师整体的审美还相对偏高,但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年代,普遍性的甲方——拥有权力——在市场中由于建筑师的妥协,他们反而拥有了更多的建筑的话语权和审美权。所以整体上,是一个全民审美的问题。教育家叶圣陶曾一直推行的美育教育在如今看来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问题似乎是从小学就应该推行的,但是却是最没有被重视的,包括在大学的建筑教育。

总之,建筑既然作为一种艺术与设计,需要有不停的追求和持续的不满足,相关的学习与教育一定探讨的是建筑的未来和可能,但是中国多数院校的教育还是在考虑建筑的现在和实用。

中国曾经有着很辉煌的文化和建筑历史,也许从古建和民间中参考和学习不失为一种保持建筑文化属性的一种方式,至少在日本对于古建筑的专题和研究非常多。中国建筑教育可以往前向西方教育靠拢,也可以往后寻根创造一种本土的构建世界观,但是就是要改变,不要停滞,因为时代在变,相关领域就在变,机会就在变。

对于学生自身,以上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议,并且分享了至少像AA公开讲座这么好的资源,但笔者仍相信即使看到此篇文章的同学,也未必能花时间去深入了解,所以提升自己对于建筑的热情动机和好奇心才是能做好建筑的根本。

                                                                              End

                                                版权归作者所有。禁止一切转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