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巴巴在纽交所的IPO无疑成了最大的热点,趁着这个头条还没有被汪峰抢去,谈谈一些个人的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
首先说国内优秀企业被外资控股的问题,民族自尊心和商业运作的如何取舍。有些朋友认为我们国内的优秀企业实际都是被外资控股的,国人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民族企业实际是为别人做嫁妆。资本的逻辑是永远是逐利的,嗅觉是灵敏的,判断是准确的。早期马云起步的时候无论是第一轮的高盛还是第二轮的软银都是境外投资公司,十分看好阿里未来的发展模式,他们独到的眼光对未来电子商务趋势成功的解读成就了如今创富的传奇光环,而国内的投资公司在这一步就已经落后了。或许对于刚起步的马云,国外风投公司给到他的无论是资金,先进的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技术资源都比国内投资公司更具吸引力,马云将阿里定位于国际市场的野心在当初已经初探端倪。那么在这个事件中我们需要客观承认自身与境外老牌投资公司的差距,假如当时投阿里的是一个国内投资公司,也许阿里如今的主营业务该是房地产了。
民族自尊心在一切以理性驱动的价值判断和资本流动过程中是不值一提的。
其次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商业活动,华尔街无论是在之前还是在未来几十年内毋庸置疑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全世界最具影响力最具价值最具潜力的公司都以在纽交所,纳斯达克上市为目标,因为资本能给它注入新的活力,能让这个企业走的更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对于全世界的投资者而言,一个优秀的能给他带来丰沛的回报的商业模式是每个人都趋之若鹜的。
如果阿里巴巴在中国股市上市,那真的葬送了一个本世纪最优秀的中国企业,因为中国股市由于国家政策和市场开放的局限性根本没有一个支撑起全球金融中心的角色的能力。中国股市目前是不对等的,不开放的,唯一的作用无非是起到为以政府为主导的以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投资行为(如高铁)输血的一个功能,它不是一个公平有效的金融工具。所以中国政府对阿里巴巴这样优秀的企业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也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事情。而且也给予了政策的支持,不然以中国政府的强势作风,大家懂的。那么值得反思的是
中国最为优质的互联网企业几乎都去美国上市,为什么不登陆沪深证券交易所,国内资本市场为什么不能吸引这些企业。国内资本市场实质性全面深化改革,IPO注册制推出势在必行,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激浊扬清、吐故纳新。
同时阿里在美国上市对于中国政府也是一个好事,它是一个很好的将国外的资金引进国内平台,这些资本引入中国后,所做的绝大多数投资行为都是对中国有利的。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上市在纽交所上市选择的敲钟人是阿里的客户,是快递员,是淘宝店主,是每一个将命运依附于阿里的用户,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马云想表达的是阿里会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样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愿景植入每一个了解阿里的人的心中,这是马云的一大过人之处。
白博文 14922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