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舒明月谈写作

我参加写手圈学习写作,听了作家舒明月老师十二月一日在写手圈的微课,感到受益匪浅。我是根据舒明月老师的语音整理出来的,我边学习边整理,今天总算整理完了,希望大家喜欢!其中可能还有错别字,还望大家看到能告诉我,我再修改,在此致谢!

舒老师是豆瓣的人气作者写作教练。

下面是舒明月老师微课的内容:

我们在练习写作时会考虑说,怎么写颜色能写出个性,能写的令人印象深刻呢?那我在专栏的颜色篇里面就仔细的分析了几位大家的文本。像鲁迅他就是喜欢用饱和度非常高的对比很鲜明的色彩。那张爱玲了,她是写什么都闪亮,度一层金有富贵气象。然后刘鹗呢?就是我们高中语文课本里面有节选的那个《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是大片的渲染拯魂摄魄。

像大家很喜欢的很多人都读过的汪曾祺呢?他写颜色常常是透明水彩色,给人一种萌萌的感觉。当我们能够把每一位大师的手法把握到这个层次上的时候,我们自己在写作上也就很容易去借鉴着使用了。

现在讲写作的人也有不少。那我在最近这一年多两年的时间里留意了一些书籍和课程。其他老师可能更多讲的是宏观和中观的东西。宏观就是说你怎样去选材,怎样把握受众的心理去确定话题,确定你对事件的态度立场。那中观呢?就是比如说,文章在哪里可以有一个转折啊,或者是使用一下抑扬的手法呀,或者说在大体结构上的一部分应该再多一个例子,然后哪部分应该裁掉啊,这个叫中观。

那么我在谈写作的时候呢,当然宏观和中观的东西都会讲,因为这是一个战略和战术关系的问题。相对大的方面把握不好,比如你问题不对选材不好文章是很难有人问津的。不过,在这些相对大的方面定了之后呢,那就进入到一个微观的层面了。那什么叫微观呢?

就是具体的遣词造句,就是修辞怎么把一个意思说得生动说得漂亮?说的叫人记得住。阅读这个行为,它不像是欣赏图画,一下子就是一幅图画和摄影整体在你眼前呈现,所以,尤其得需要看重构图看重比例,这样讲吧,对于欣赏画作或者摄影,构图和比例属于第一印象。但是,对于阅读来说,文章的结构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个中观层面的东西,显然,不属于第一印象。有阅读行为是逐字逐句的,所以,第一印象是你的字句抓不抓人,你的文采足不足够秘籍,假如不抓人不秘籍,那读者很容易就弃读了。

如果是故事性的写作还好,因为,毕竟有一个故事走向的悬念在那里。非故事性写作,那就是要靠具体的词句抓人了。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是和蔡头批安妮宝贝的,就是说安妮宝贝凭一句话一句话像小钩子一样牢牢勾住读者,但是故事写的很渣。这话其实我们给他调个个,就是车轱辘话倒过来说,尽管故事和人设都不出彩,但是人家安妮宝贝凭着自己平时修词就牢牢的把读者勾住了,这就是本事!

那我平时谈写作,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正是遣词造句和修辞部分的层面。因为是我本身对这一块有巨大的热情和特殊的敏感。而另外一个也是致力于这一块的人还确实不多。所以,觉得是能填补一下空白,比较有价值吧!所以我们今天这个分享,就是从微观层面上讲怎么提升。


我今天分三大块来讲,分别是画面感、音乐感和新鲜感。从画面感音乐感和新鲜感这三个方面,快速的突破写作瓶颈,提升我们。

我们说写作是一个综合的技能是一套复杂的大脑运作机制,所以,它肯定不只是画面感音乐感和新鲜感这三个方面。但这三个方面应该说是最为显著的三个方面,或至少是非常显著的三个方面。是窍门,就是你在这三个方面下工夫,是比在其他方面下工夫,更容易看出效果来的。那我们现在就迅速进入第一项画面感。

一. 为什么有画面感的文字就是好的?

英国哲学家斯宾赛在他的修辞学著作风格哲学里面提到一个说法,叫做作者要懂得为读者俭少脑力。就是说,读者通过眼睛,阅读文字再转移到大脑里面是需要花费力气的。而作者的义务就是让他们花费的这个力气越小越好,那怎么样能够让他们花费的力气小呢?我们还知道的一个事实是,人的大脑天生就更是易于理解和记忆具体的形象,也就是画面。或者说人的记忆就是以一帧帧画面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的。而抽象思维是在人类进化史上较迟才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要去理解抽象的数字逻辑和概念,一般情况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更好内存的。所以为了让读者花费力气小能够用形象的语言写出来的,尽量不去抽象。而抽象的话语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炼一下,去总结一下。但是但凡在叙述在展示在说明的时候,要尽量形象,尽量有画面感。那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详细的阐释一下:

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

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滑翔来滑翔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

大家比较一下上面这两句话,其它没有差别,差别就在于一个动词。上面用的是移来移去,用的是“移”字,下面用的是“滑翔”,这“移”和“滑翔”,从意思上说是一致的,但是效果上来讲哪个好?显然是“移”字更好。我相信大家都亲眼见过或者至少是在纪录片里面看到过,大型的鸟类在天上就不扇动翅膀只是借助气流飞行,人从很远的地面看过去。就正是第一句话里面描写的那样,好像看着它是在移过去。对我们大脑里面来说就有那个画面了,但这“移”呢就是对画面直接的复制复写。所以,能够让读者立刻对接到大脑中的那幅画面。但是下面一句的“滑翔”呢?就没有办法立刻对接画面,因为它是一个概念型的词,是一个不那么直接的词,读者需要脑子再转个弯,才能把那个画面牵出来。而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情况往往就变成,既然不能一下子连接到画面竟然费脑子,那这个词很可能就一带而过忽略掉了。这个动作或者状态在读者大脑中就不留痕迹了,表面上看好像“滑翔”这个词才是最高级的,那小学生写作文如果知道用“滑翔”老师可能还表扬,说明词汇量知识面都丰富。但是从真正的艺术效果上来说“滑翔”比“移”差远了。上面这句话是阿城的手笔。咱们写手圈的同学应该还都是比较熟悉的。当代中文顶尖的作家,代表作是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希望树》、《孩子王》这三篇小说。

阿城是被作家赞誉为中文作家里动词用的最好的。那今天大家就是看到了一个具体的例子。为什么会说阿成的动词用得最好?画面感为什么重要?我就简单说这个例子吧。

刚才我们说了画面感的重要性,那下面就是很自然的如何达成画面感。写作怎么样才能具有画面感的一个窍门,一条捷径,就是使用比喻。

比喻的重要性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2163125/

上面我发了一篇文章的链接是刘瑜的文章,《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这篇网上流传很广的。应该很多人都看过。这篇文章的大概可以点进链接看一下。大概的意思就是人要丰富自己,要学会跟自己相处,这才是打败孤独寂寞的终极武器。而不是总是想要寻求他人的围绕和陪伴。刘瑜这篇文章其实不算是她文章里面特别好的,我觉得也就打个七十分吧!但是,因为她在文章的结尾时用了一个比喻,仅仅是这个比喻就可以把层次显著的提升上去了。我就至少能提十分。打到八十分。大家来看看这个啊!

“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结尾分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意思其实已经完整而且形式还写得很整齐。真是一般人接尾能够结到这个程度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但是高手毕竟是高手,她在这个后面还是加了句话,加了一个“你要附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非常明显这后半句话在意思上她是重复了前半句话的。如果你遵循一个流传颇广庸俗的写作原则,就是所谓的一定要简洁。而一个多余的字都不要有,那这句是不是可以去掉了?但是可以去掉吗?绝对不可以!去掉就是七十分的文章,不去掉就是八十分文章。那为什么会觉得有了这最后一句话就更起色了呢?文采就上去了呢?核心就是她用一个比喻营造出的画面感。

你看她前半句,就是不要求人,要求自己,这个意思是不是属于非常抽象的道理话语?然后,后半句就是把这个一模一样的抽象意思这个道理转换成一幅画面了,所以,一下子生动鲜明起来啦!这句话绝对不是重复,不是多此一举。应该看上去,我们拿到这篇文章一路读下来相对不那么出色,但是,到最后这一句突然亮了!这个真就是画龙点睛。

比喻就是有这么化平庸为神奇的力量,有两个西方学者曾写了一本书,叫做《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这两个学者就论证说,不仅仅是语言文学,我们人类的思维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就是比喻,是的,我们想要提升思维更好地驾驭语言,当然要联系比喻。

比喻的重要性除了有这种专注的论证,还有我们文章里大量大量的我们平常阅读熟知了的大量大量的经验例子。哦,不信大家可以听完这分享之后,在阅读的时候留心观察一下,通常我们觉得一个人会写文章,嗯,很多时候,那个标志的特征啊,就是善用比喻。

好啊!比喻的重要性说完了。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地出比喻呢?最朴实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搜集和仿写。我一向强调的观点就是语言文字也和科学技术一样它是复杂精微的学问,是渐进传承的事业。没有哪个想当科学家的人,他出道不去学习任何现有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上的成果,觉得说自己闭门造车一样就修成正果了。但是,偏偏就有很多想当作家或者想提升写作的人,他就会给那种写作是发自内心的是个人化的那种话给蛊惑了!然后,就去抵触从别人的文章里面汲取营养这一个对于写作者来说最天经地义的行为。觉得说,哎呀,那样就是模仿啦!那样就不是我自己啦!

但是怎么讲呢?其实人的整个生命都是从模仿复制而来的。是定位的复制保障我们长成人的样子。而不是獐鱼的样子。哪个写得好的人他不是读的多?读的精的?所以,我在这里就是再再再再强调一定要读好作品。在你干啥呢?强调我书的副标题——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像张爱玲、拿不克夫这样的人,他们以天赋开辟出来的道路,我们完全可以沿着它走下去,去学习模仿。去刻意的练习,不断的去加强大脑里神经元的链接。到最后我们的大脑里面也是可以形成一条固定的回路的。我的建议是,自己每写好一篇文章都要回顾一下,看看用比喻的情况,有比喻的话可以再打磨完善一下,没有的话就要硬加,怎么着都得有一两个比喻。

因为,这个是写作武器库里的一把利刃,知道吧?不用就很可惜!不用就是傻子,白让别人占便宜。

第二个我们还是要专门去搜集好的比喻。咱们写手圈群里的同学肯定是知道中文世界里比喻的最高峰是谁吧?其实刚才我已经说了,就是张爱玲,所以去搜集妙语的话,就可以从张爱玲开始。比如我们可以把张爱玲的一个完美的小短片叫做琉璃瓦,它当中的比喻都摘出来,然后再挑出你我最喜欢的一个来仿写。给大家发一下那个链接啊!

《琉璃瓦》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63970859/

三朝回门,卑卑褪下了青狐大衣,里面穿着泥金缎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

上面是我给大家发了《琉璃瓦》里面的一个比喻句,那仿写怎么写呢?因为这个女孩子她穿着金缎的衣服,然后人又长得美而秀气。所以,就比喻这个女子像是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而且,这么写特别简单,就是假如穿的是白色的衣服,然后气质又是典雅大方的那种,那就可以说她是玉瓶里的一朵牡丹花呗!一幅画面一口气可以写上好多个。

除了仿写之外,我也补充一些注意点吧!有一些比喻啊,它从字面上看是没错,但是因为它熟悉常用,所以已经失去了形成画面感的效果了!已经变成习语了。比如说什么,站如松,坐如钟,我们说这种话其实已经不会有提取画面这一步了。所以,那它们谈不上是好的表达式、好的比喻,但是呢,还好,这些话呢还足够精炼,就是字数很少是吧?那很多时候,也就用着了。但是,有一些是连经验这点都做不到的,比如有一句叫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像这种话最好就是要例入你写作的黑名单了。它又没有画面感,然后还特别啰嗦,这种例子有很多很多的,大家写作时候一定留意。所有的自由写作想让人记得住的写作误区就是陈词滥调,不要以为陈词滥调的比喻用在文章里面也就是不加分呗!其实很多情况下它其实是扣分的,它会暴露出你的创意匮乏!你的力有不逮或者说你的漫不经心!所以俗套的比喻,宁可不用,宁可用大白话说出意思就好。

我们比喻讲完了,画面感再补充讲一点。达成画面感的途径之二是词藻。词藻是写作的基础材料是砖块。之所以我们拿到画面感这一块来讲是有特别的原因的。大家如果读过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肯定还记得里面提到的新话,就是不断的词库压缩然后剩下一小撮最简单的。就是《一九八四》里面提到的那个专制的政权,他们不断的把字库压缩只剩下一小撮,最简单的购物,老百姓日常吃喝住行沟通用的就行了。

我当时多少这里就觉得,奥威尔简直就是天才嘛!这不就是咱们新华字典一回回改版所做的事情嘛,那我们正是在这种“剪短说话”的语言大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所以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先天不足。

我们的词库就类似于画素描人的铅笔盒,打开一看只有粗的细的浓的淡的各种黑炭笔,没有蜡笔没有水彩水粉,没有这些多样的鲜明的色彩。或者说我们的词库就像是穷人的衣柜,工农兵的衣柜,打开来一看,黑蓝灰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惊喜闪着光泽的面料。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去做补救的工作,我们写下来文字的层次,是可以得到跃升的。左派文学里那种朴素简洁甚至是粗裂简陋,它只是审美风格中的一种。而且未必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但是因为几十年来的那种受意识形态贯彻的审美风格,大家被他洗脑了。那我在谷歌上面去搜索词藻两个字,我发现相关问题那些回答,七八成都是说,辞藻不重要,华丽的辞藻是达词害意,是累赘,是妨碍真实。大家千万不要复合这种论调,辞藻不丰富的人不足以谈写作。那怎么富起来呢?一个当然是要通过阅读当代辞藻好的作家。比如像白先勇这一波台湾作家。还有,这种干枯匮乏的工农兵状态是在四九年以后形成的。

那么解药当然是去四九年以前找去,读现代文学昨天文学。就是读一九四九年之前,现代文学经典作家的东西。去读旧小说,通常就是所谓的四大名著啦,都是旧小说,还有《三言二拍》、《儒林外史》、《金瓶梅》、《老残游记》等等,这些都是旧小说。再就是去读文言的作品。把这三大块的作品按照你自己的层次和偏好来做一个合理的搭配。比如说,文言一成,旧小说两成,现在作品四成,当代三成,这样坚持的阅读下来。

好了,阅读就不多说了。在词汇方面我再介绍一个小窍门,有些人存在的一个问题,跟学英语之后的那个词汇问题差不多,就是我认识它,出现了我能认识有印象,但是,我自己写作的时候想不出来用不上。写来写去还是用的是最基础的词,比如这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吧,我们来形容烟花就只知道说是美丽的烟花,别的想不出来。但是呢,你对美丽这个词又不满意。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你就去替换,就是借助网络,你去搜美丽的近义词,看看是不是出来一堆?

我尝试搜了一下,发现出来的是这些:

优美,俊丽,俊俏,俊秀,

俊美,俏丽,妍丽,姣好,

富丽,标致,漂亮,瑰丽,

秀丽,秀美,绚丽,美好,

美观,美貌,艳丽

那然后你就一个个看呗!是吧?优美肯定不对,俊峭、俊秀不对,姣好、标志不对,这些都是形容人的,再下面瑰丽、秀丽、秀美、绚丽,多谢,你就知道就是它了!为什么“绚丽”是更合适的呢?它其实是有发音的因素在那里,“绚”字的发音是不是就是有烟花展开那个一瞬间的感觉?然后,可以再进一步想想“绚”字已经很好了,“丽”字是不是也可以改一改呢?那就用“绚”组词,除了“绚丽”还有什么词?其实,就是能想到也就是“绚烂”是吧?然后,你去体会下这个绚烂是不是还是更合适一点呢?因为,“丽”字更像是冷望,所以如果是宝石的话你用“绚丽”用“瑰丽”都不错。那这个“烂”子呢?它是一个火字旁,对,它是有热度的,它是把烟花的这个物理化学性质也概括起来了。经过这一帆替换斟酌,不就是找出来最合适的一个词了吗?

再比如说简单的。“看”这个动词,有一连串的近义词比“瞄”“瞅”“望”“眺”“盯“等等,你是看山啊,你要写一个动作,那你就去回忆当时的场景,比对一下哪个是更精确的。比如,如果说:我看着山。那就看山呗!好像没有任何信息可以提取出来,但是,假如你说:我眺望着山。那是不是就是那种踮脚啦、眯眼了、然后抬眉毛,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就有了。为什么说词汇丰富就更容易有画面感了呢?因为像“眺望”这个词就是比看更有画面感的,因为它更具体包含更多的信息,那么也就更容易让读者在脑中形成画面。

好!我们画面感讲完了。赶紧进入音乐感。

二. 写作是关于语言文字的记忆。那文字是以看的方式来接受的,语言是以听的方式来接受的,所以跟文字和语言最密切相关的就是视觉和听觉这两大感管。刚才画面感是视觉,那我们现在说的音乐感就是听觉了。

我现在用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下音乐感的重要性吧,给大家加深印象。民国时候有个著名的学者叫做刘文典典雅的典。他研究诸子著作,然后做过清华大学的关系主任,一次课堂上学生问他,就是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他说,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

那什么意思呢?“观”是要多多地观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讲求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总结的很有意思也很对。大家看他说的,一共五个字,包含四个点,里面涉及到技术好的是哪几点?是不是只有“音”点?而且只有这个“音”字,所以从他这个里面,我们就可以认识音乐感对于文章效果的重要。

今天,我在音乐感讲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就是这东西它会阻碍你文章流畅,让你的文章读起来会显得磕磕绊绊的一些小问题。那这些小的bug(漏洞),这个问题只要是修复了就能够让文章效果大大地提升一节。我今天没有时间再讲见解的部分,就是怎么样让文章在流畅之外还能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像歌曲一样令人陶醉。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在写作和学术圈里面再做第二次的分享。到时候可以讲讲这个,今天讲不了。

bug之一:的的不休

第一个小问题叫:的的不休。

很简单,就是“的”字的滥用,在白话文里“的”字是特别容易被滥用。因为它身兼太多的职位了!我来发一下吧!就是学者们总结出来的,字“的”在现代白话文里面的几项功能:

1. 一般形容词词尾:例如有趣的,幸福的。

2. 是非正反的判断词,常用于句末:例如他不来是对的;这个人是最会反悔的。

3. 表从属关系之形容词:例如老王的儿子。

4. 形容子句:例如被警察抓走的那个人

5. 表身份的名词:当兵的;教书的。

大家看一下,1234五项最主要的职责是哪两项?是不是第一点?一般形容词的词尾,有趣的、幸福的。然后是第三点表示从属关系的,他的、你的、我的、老板的、员工的。

就因为这两项职责,“的”字当之无愧成为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我们拿这两项功能来对比下英文你就知道咱们中文里面“的”字得有多忙!先说形容词词尾这一项。举个例子比如表示美丽意思的形容词,英文它们的词尾都不一样,但是如果翻译成中文那就是美丽的、漂亮的、俊美的、好看的。那表示从属关系的介词,比如说,北大的张教授,虽然在这两项上,我们通过跟英文的对比,大家就知道“的”字在我们汉语文档中身兼太多职。这本身是我们这门语言,我们的新白话文的一个不很圆满之处。最需要所有运用这个语言来写作的加以注意。像台湾那个非常有名的诗人作家余光中就说,少用“的”字是一个作家得救的起点。

少用“的”字,是一个作家得救的起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两个例子吧,一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诗文名家教何其芳的,他的一个句子: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

感觉怎么样?很别扭吧?破碎不堪吧?明显不洁的都市的这两个“的”字应该去掉。那另外一个例子是有一个算是我的学生,他发给我的他的文章:

这个点数,儿科的病房里还听不见撕心裂肺的孩子哭。走廊内回荡着车轮和皮鞋的声音,白色的人群鱼贯进出。金色的晨光照在矮柜的侧面。刘主任从身边人的手中一捧病历中抽出一夹,把袖子也染成金黄色的了。

大家可以看一看里面哪些“的”字是可以去掉?特别明显:儿科的病房,白色的人群,金色的晨光,矮柜的侧面,这些“的”都是可以去掉的。

除了上面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就去掉之外,第二个还可以就是删改,就是在删的同时自己的其他成份要协同的做变化。如上面有一句:走廊内回荡着车轮和皮鞋的声音,这个“的”字其实也是可以去掉的。但是,就是句子里的“声音”这个双音节词要跟着转换成“声”这个单音节词。也就是说最后变成:走廊里回荡着车轮和皮鞋声。

这个同学是非常典型“的”字的泛滥,所以这次帮他揪出这个毛病,相信他在以后的写作文章中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大家稍微尝试两回就会发现,原来真的很多“的”字在文章里是不必要的,完全可以删掉。最后发一段文字给大家看看古代的作家有多厉害,这是《儒林外史》里的一段。一百二十三个字当中居然一个“的”子也没有。


那日读到二更多天,正读得高兴,忽然窗外锣响,许多火把簇拥着一乘官轿过去,后面马蹄一片声音。自然是本县知县过,他也不曾住声,由着他过去了。不想这知县这晚就在庄上住,下了公馆,心中叹息道:“这样乡村地面,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只不知这人是秀才,是童生,何不传保正来问一问?”(《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我们来进入第二个小问题,叫字音重复。

bug之二:字音重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面发的这个图片,第一张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的首稿,第二张是这个图片的一个局部,我看第一个图片里面的第二段有点模糊。字迹写的草还是繁体,分辨起来有些费劲,不过还有这段是我们小时候都背过的。我把文本给大家发一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大家看,就是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句其实鲁迅他是改了一个字的看到没有,不是后来添的那个云雀,他原来写的是从草里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是一个繁体的“里”字,但是后来去掉了这个“里”字,改成了“间”字。“里”和“间”意思是一模一样的呀,为什么改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同一个短句里它后面还有一个“里”字,草里云霄里。还有,再往前找还能够找到: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这个短句里面也有一个“里”字。里来里去的太烦了,所以就把中间的改一下子改成“间”。这个是很对的一个处理措施。

树叶里,草里,云霄里,这样一直“里”字的。这样使用下去为什么不好呢?字重复为什么就不好呢?就是从人的耳朵听,他就不好听了,不流畅。我们想想,绕口令是一个什么原因啊?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桥上吊刀刀倒吊着。它就是一个字音的重复,在一句里面重复的多就不好了。绕口令是一个极端的现象。

鲁迅显然是熟知同音忽失的规律,或者说即使他没有这样的总结归纳出来,他也是有强烈直觉的。他知道这样写的话,在声音上是不好听的,所以要把中间那个“里”字改成一个“间”字。

双声隔字而每舛

叠韵杂句而必睽

——《文心雕龙》

我们现代白话文,对语感对文字音乐性的要求跟古代人完全不能比。现在是太随意了,太不讲究了!像我们讲到避免重复这一点,真的是属于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同一个短句或相近、相邻的短句里面不要出现完全相同的字音。那我们古代人有多讲究?像一千多年以前南朝的时候刘协在他的文心雕龙里面就说过这么两句话:

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  ——《文心雕龙》

舛是命运多舛的舛,睽众目睽睽的睽,舛就是错误错乱的意思,睽就是不顺背离的意思。那什么意思呢?是说别说是同一个音节了,连同一个声母同一个韵,也就是说同声不同韵的或者同韵不同声的两个字在一个句子里面都不要出现,出现了就是拗口的,就是不好读的。除非这两个同声或者同韵的它是紧挨着的,也就是双声或者叠韵词,那才有一种特别的美感,其它都不行。

那我这里就是提一下吧!可能以后大家的水平提升的很不错了对文章有更高更严的要求了,那可以借鉴一下。

这样重复里面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介词的重复,就鲁迅刚才这个“里”字。我们只要是意识到这问题稍微变动一下,像鲁迅那样语感就立马会好很多。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三个小问题。在音乐感方面阻碍文章流畅的第三个小问题,叫单双音偏废。

bug 之三:单双音偏废

我们的文言是单音节词居多,新白话和口语是双音节词居多。所谓单音节词,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就构成一个词的叫做单音节词,比如:日、月、走、跳等等。所谓双音节词,就是由两个字构成的词叫做双音节词。比如:太阳、月亮、行走、跳跃等等。大多数人不懂得灵活地调用这两类资源,多数人他是偏口语的,就是双音节词用的多,显得无杂琐碎。那少数人知道单音词的好处,但是,可能他又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过于追求精炼简短。但是,忘记了艺术的原则永远是恰当吗?

其实单音双音的切换是非常好用的调节语感的手法。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一个例子,就是写作班同学的那个句子,就把“车轮”和“皮鞋”的声音改成“车轮和皮鞋声”就是双变单吗?那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在读别人文章的时候有一点印象很深刻,就是很多人喜欢用“但是”。其实当你想要在文章里面表达那个转折的意思不是很强的时候,就用一个“但”字就够了,那这样节奏就调快了,那个转的意味也就减弱了,如果你是小突出这个转折,你就用“但是”甚至于你再加一个逗号,或者甚至于你改成更文的更隆重的“然而”两个字。

但凡句子读起来觉得没有什么大毛病又好像不特别流畅的,你就尝试在这些方面做一下微调,再读一下,看看是不是变好了?这种转换的事情做的多了就变成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的完全直接型的。所以,大家不要害怕麻烦,它其实就会变成跟你呼吸空气一样的。每秒钟都在呼吸,但是不会觉得是负担。我推荐大家还是要去读旧小说。为什么呢?就想说因为它是白话和文言之间的一座桥梁。在单双音这个层面上旧小说也是这样,它恰好是能够比文言和现代白话都更灵活地调用资源。所以,大家回去一定要读啊!获益是在多面项的。

那音乐感阻碍我们文章流畅的三个小问题已经讲完了。我一向很推崇的文艺大家顾随说:文章一坑一块,一坑一块不成浆糊也不成文。首先要清顺首先要流利,然后才可以求顿挫。大家想一想“的”字用太多,还有老是出现同字同音,是不是就是一坑一块支楞的感觉?然后如果是口语的双音节词用的太多,是不是就是有一团浆糊一点没经到的感觉?这首先你得把这些小问题,这些bug给修复了,你做到清顺做到流利,才算是及格。及格之后你再向更高级去修炼。

三.  好!我们已经讲完两个方面了,画面感和音乐感这两块是我们今天的重头,最后就是简单来说一下新鲜感。文贵奇!语不惊人死不休。写作在我看来可不就是一件哗众取宠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消除集体主义的道德观,还有东方的价值观给人罩上的那层莫名其妙的羞耻感,还有一定要克制住你天性里的从众需求。假如你察觉到自己也有那层羞耻不接纳,那你不妨想一想杜甫,杜甫多伟大,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但是他会说什么话,它会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个话是杜甫说的。这个是真正的艺术家的觉悟,无止境地推陈出新就是艺术家的职责所在。

其实我们从进化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就很能理解,为什么人类的大脑喜欢新鲜的预料之外的事物,那假如我们期待的是a结果却得到b,那大脑就有一个机制会把这全部的事情记得很清楚。然后从进化论上面来说呢?进化不鼓励生物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因为那个就意味着生存空间的日益逼仄,然后环境如果有变化的话就得死悄悄,所以探索新奇的事物才有生命可能性的拓展。

我们说完新鲜感,保持文章的新鲜感为什么很重要。下面就来谈一谈新鲜感的几个不同的层次。最基础的一个层次是叫避免重复,就是不仅是在音节上要避免重复,在修辞上在意义上也尽量不要重复。曾经有人向我提问过,说自己的写作摆脱不了作文气怎么办?那我给他分析就是作文气一般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价值观思想感情过于正面积极主旋律显得有点假,然后那另外一个就是形式过于整齐拘谨。比如说写一个花园,就是一定是春夏秋冬,然后春天什么天气开什么花,花开的多么漂亮,夏天什么天气开什么花,花开的多么漂亮。段和段的结构顺序角度都一样,还以为说能够达到这种整齐是有水平的。

实际上是很怪异很拘谨的。我们如果描写两个人前面一个人先写他的长相后写衣服,那后面一个人就可以先写衣服再写长相。前面一个如果是给他用了一个很明显出彩的比喻,那后面一个就不一定要用。这方面大家还是可以去看看张爱玲的《琉璃瓦》,里面写三个女儿的容貌。去体会下她是怎么样的富于变化的。

刚才避免重复讲完了。那么避免重复更高一层的呢,是叫出其不意。这很好理解,比如段子都是大多是这种一路铺垫,又到得出一个结论,结果最后抛出它那个不同的包袱来。还有像那首大家都知道的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还有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怎么样呢?这一句也是把读者往颜色上吸引,读者八成是怎么想的,白狗身上那还是白嘛?就大家都已经准备做好讥笑了,做好叫的准备了,这算个什么事?但是,作者就突然的切换了一个角度不说颜色,该说体型了,白狗身上肿,那效果就非常棒。

这首为什么能够成为很有名的打油诗呢?还不就是因为它思路奇特吗?所以大脑自动就记住了,根本不用你去有意启动记忆功能。那出其不意讲完了。那再高一个层次呢叫做新瓶装旧酒。给大家看一条知乎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26263/answer/41992632

大家给点进去,稍微过一下很短的一个回答几分钟就看完了。他目前是指知乎站最高赞的答案,有十二万个赞,还挺惊悚的。我停下,大家过一遍我再说。

好!我们开始说,大家想想看,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大家不要被它那个内容给吸引了。然后你眼睛圆睁觉得好高明好高明!我们得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告诉你,在哪里为什么他就能够疯传的成为知乎站全站最高赞答案。那既然我们是在这里提到他,肯定也就知道他是关于新鲜感的。乍一看这个答案简直就是天马行空啊!不过我们先克制住点赞崇拜的冲动,细细的看一下分辨一下。他说的这三个道理就是期望值管理能力,阈值自控能力,时空扭曲的应对能力。这难道不是我们从小到大已经听到过自己去思考过很多回的道理?内核都一样,只是说法不同,措辞不同而已。

第一条期望值管理能力,其实就像俗语里面我们说的,给谁个下马威一个道理,就是说跟人相处先要降低期望值,以后提升一点,对方都感恩戴德。第二条阈值自控能力,其实就是传统上我们对贪欲的说法,就是越贪越不满足,欲壑难填呐!然后第三条时空扭曲的应对能力,还不就是要打开眼界多去体验过丰富的人生,不要局限在朝九晚五,不要在格子间,不要把生命浪费在日复一日相同的工作上,那不就是: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所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太阳底下也没有新鲜的道理。肥肥猫的回答纯属新瓶装旧酒,但是因为他这种表述,前所未有,是一个崭新的瓶子,然后又特别符合职务术中的审美偏好,表述心也符合审美偏好,所以他就有超级棒的传播效果。

肥肥猫的这种方式,还有一个洋气的名称叫做陌生化,它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是有一个什么什么斯基,一位老斯基提出来的。这个陌生化理论,认为文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觉力,恢复到新奇状态。那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长度。

跟我刚才说的就是一个意思,对象不重要,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也没有新鲜的道理,最重要的是你怎么去说它。

类似上面这个答案这种,就是切换一套新的语言词汇来说同一种道理,从而达到非常好的艺术的效果。还有一个挺好的实例,就是这个应该大家还挺有兴趣去看一下,是贾玲和沈凌演的一个小品。《来自星星的你》的桥段,他们是先模仿一下原版,然后把这个韩国腔换成台湾腔演一遍,又换成东北腔也演一遍。

http://www.56.com/u14/v_MTA5NzY1NTcx.html

http://www.iqiyi.com/w_19rr2b2vrt.html

以往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的,像用荷马史诗的风格来写三国演义,像鲁迅的故事新编也是一种陌生化。就是把玄远壮阔的古代神话改成切身琐碎的家常里短。新瓶装旧酒这一层就说完了。那么还有比新瓶装旧酒更高一层的吗?还有,但这个难度太大,所以我就简单说一下子。它不是出其不意,不是避免重复,也不是新瓶装旧酒拿一种新的风格去替换。原来的出其不意就说有一个前面的铺垫,诱导你去怎么想,然后再抖出包袱,不是新瓶装旧酒就是哪一种新的风格去替换原来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的风格。它是行文非常跳脱,你永远猜不出它下一句要说什么,出其不意的是要为读者安排出一种想法再否决。

那这个最高层次呢?就是你只要用正常的揣度和思路你都猜不出来,他是把你以往所有尝试新的想法都给否决掉的。那这个方面的大牛呢?就是鲁迅和微博上的一个红人叙事诗人叫大咕咕咕鸡。我专栏里面有篇文章标题就是大咕咕咕鸡是我心目中的当代鲁迅。他们俩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最为功利想当最为叫人惊叹的!

但因为这个是最高的境界,所以有很多人有点欣赏不来的。没关系不要强求。等你认认真真读了很多好的作品之后,对文字的品味力上去的时候再来看,应该就能品咂的出它的滋味了。

好的,今天的内容就讲完了。我总结一下,我们讲了从三个方面来突破写作的瓶颈和文笔。画面感、音乐感和新鲜感。画面感就是说人的大脑出现思维是后进化出来的,形象才是在理解和记忆当中而占有压倒性优势的,那怎么达成画面感的一个是多用比喻,再个是积累和使用更丰富的词藻。音乐感方面的我们只是谈了让文章流畅的浅显的三个窍门,就是避免“的”字的滥用,再个是留意同音互斥的现象,第三个就是要懂得单双音节词的灵活切换。那最后新鲜感是写作者推陈出新的义务。然后新鲜感有四个层次。避免重复,出其不意,新瓶装旧酒以及像鲁迅他们两个最高的极其跳脱的境界。

好的,简单总结完了。我们现在写作是要看阅读量没错呀!一点开不用看完就算一个阅读。但是做标题党只靠标题把读者吸引进来,这个是一招鲜用不了几次的。我相信任何写作者都还是希望文章是能够让人读完的,能够像安妮宝贝那样用自己的小爪子牢牢的抓住读者。任何有追求的写作者都是希望文章是让人留恋的,甚至是想看第二遍第三遍看第二篇第三篇的。要达到这样的程度,那么遣字造句修辞,当然必须关注。希望我今天讲的能够对大家有一点用,一点启发吧!



下面是舒明月老师的关于写作的新书。

作家舒明月的书

我想大家报名来听这次分享,一定是已经看到咱们写手圈微信号的推送了。就关于作品再说两句吧!我刚出来这本书叫做《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哦,目前卖的还不错,是在当当的新书热卖。文学榜目前排在第一第二。

我这本书最初是在网上写的,是在豆瓣阅读上发的一个专栏。基本的写法是,每天文章用一个主题经典,大家的顶级文本串联起来。然后分析点评。


关于阅读,阅读经典的作品,阅读顶尖的大师们的东西,我一直强调,然后很多人也认同。但是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啊!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好像特别难起步。出于一种热切的希望,我于是就编了一个起步的材料,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选的现当代顶级作家十个人的十二篇短作品,弄了一个word文档。另外一部分是选了三言二拍里面,三个我印象最深最喜欢的故事。是一个文档然后校对了一下,希望能给大家降低启动的难度。


舒明月老师推荐阅读的旧小说:四大名著,儒林外史,三言二拍,老残游记等。


舒明月老师是怎么走上写作之路的下面这是网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57585/answer/69033783《写作是一种具有杀伤力的梦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560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04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29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69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75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6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4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4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12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1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5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0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5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90评论 2 2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01评论 2 2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写作中心”文本写作课程(草案) 齐红雨 【交流提问】 1.读了大量的文章、著作,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依然不会写作? ...
    为为道来阅读 1,229评论 0 2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354评论 9 209
  • 情绪做为精力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会影响到我们精力的高低与正负。 世界级的培训师安东尼·罗宾,他认...
    Candy晓阅读 707评论 0 0
  • 简书上,文史小郎君写得秦桧自白书颇有意思,就留言赞好,但也有点其他看法。手边无书,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全凭印象胡聊...
    念远怀人阅读 2,433评论 12 40
  • 主要设计理念。下拉图片----使用ScrollView 。让 计算滑动y方向偏移值 让图片向上-50个DP 自...
    只喝纯牛奶的哈趴狗阅读 3,960评论 1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