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21:跟南子老师读绘本,品《石头汤》的远近冷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末2天,从深圳南山移步福田,参加绘本讲师训练营的认证班。第一天是内容的吸收,第二天则考验输出的功底和本领。


小心脏骤然一紧,是因为上午的绘本分享环节,时间从10分钟,突然缩减为5分钟/人。What ? 5分钟讲一本绘本,要不要这么高挑战?


很多人都觉得绘本以图画为主,真心简单,讲个一节课的时间很难。事实上,真正难的,正是这种让你5分钟讲好一个绘本。


脑海中,瞬间走马灯似的,闪过N个念头——给台下的学员们,阅读一遍内容?

分析作者文化背景、创作基础?还是各抒己见谈谈自己从绘本中看到了什么?

……最后,我决定只选取其中的一个点——远近·冷暖,来谈谈我的阅读感受。


《石头汤》故事简介:


三个和尚来到一个饱经苦难的村庄,村民们长年在艰难岁月中煎熬,心肠变得坚硬,不愿接纳任何人。可是,和尚们用煮石头汤的方法,让村民们不知不觉地付出了很多,更明白了付出越多回报越多的道理。


琼·穆特运用华丽的水彩画,引领读者去深思蕴涵在故事背后的道理。他把自己对禅宗和东方文化的热爱,融入这个古老的巧计故事当中,以此弘扬慷慨好施的力量。




远近·冷暖(一):故事背景,从欧洲到中国

《石头汤》的故事主体源自欧洲的民间传说,美国作者琼·穆特创作故事、绘制画面时,却运用了中国背景。

人物上,三个主人公,分别是福、禄、寿。3个人名,象征着中国人毕生渴望和一直追求的所有美好的总和,包括:吉祥昌盛、身体健康、家庭美满、长寿安康……

元素上,中国的长城、水墨、长衫、住宅、和尚、灶台、竹篮、灯笼、长条桌、琵琶、二胡、皮影戏、翠柳、小桥流水人家……

人物和元素,从我们陌生的欧洲传说的臆想,变成身边真切生活的感知。生活视野,瞬即——从远至近,对中国读者可以快速理解绘本内容,是有助益的。



远近·冷暖(二):从空间的高远, 到视角的平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蝴蝶页水墨的远景——灰白的长城、迷雾茫茫、冰冷的苍松,到从山坡俯瞰整个村庄……

近景是一个跨页的人物组图——有农夫、茶商、秀才、女裁缝、木匠、郎中,他们相互很少来往。每一个人物的距离,是非常远的。

当3个和尚来到村民门前化缘,是一扇扇紧闭的大门,和听到敲门声后熄灭的灯。

即便有一抹亮黄色从二楼的阁楼上探出头来,也是一个小女孩。

得知3个和尚要用石头煮汤,小女孩很好奇,走到了平地里围观。

而画面背后的这一个视角,也是俯瞰。

这个视角是谁的?当然是家家户户的村民。

从穿着黄衣服的小女孩,在家里推出来大大的煮汤的缸开始,这种距离和视角,开始破冰。

秀才,穿着耀眼的红色长衫,围观之后,主动地从家里拿来了盐、胡椒粉,还同时带来了其他的调料。

这个转机,非常巧妙——因为:其它的调料,并非和尚们的主动提出的需求,是秀才主动付出和贡献出来。

随后,有村民说家里有胡萝卜,不过只有几根。结果,她抱来了一整框。

哪怕嘴上不习惯去表述内心的融化,行动上却非常真实。

这时,画面上的穿黄色衣服的小女孩,还去帮忙了,也顶了一筐,从高高托举的双手下的袖子一眼就辨认出来。作者在此处的一个高低对比,用得也是极为巧妙的。

因为,所有的前奏中,小女孩是连接村庄与外来和尚的核心纽带,如今,随着其它村民的主动登场,她逐渐退出主线。但是,她的那只黑猫,一直默默地出现在各个场景。它的出现,仿佛就像是作者,平静地在一旁观察着事情的进展。

当村民们排成一排、纷纷从家里抱出来各式各样的食物,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终于平等了。

不再有高低,没有俯瞰,也没有仰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远近·冷暖(三):互不理睬,到人人相挨

远近冷暖,非常明显的感知,还有人和人的距离上。从介绍村民时的远距离相隔,到俯瞰三个和尚煮石头汤的阁楼上一个又一个的人物缩影,都能看出村民们的确是非常冷漠,很少往来的。

正常情况,如果得知有人要用石头煮汤,如此新奇和不可思议之事,通常应该有交头接耳、叽叽喳喳。

而这个村庄的村民,一个个都缩在自己的阁楼上,冰冷的旁观,带着冷漠的诧异,丝毫没想过:这事和自己有关系,可以置身其中。

接着,故事发生了逆转——长桌宴上的用餐、饭后的玩乐、观戏,村民们毫无间隙地、紧紧地、排座在一起,相互寒暄。在长桌宴上,画面没有铺设——桌椅板凳是谁家的?桌上其它食物是谁家的?因为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后的场景,是村民们齐聚在桥的这头,送别桥那头的三个和尚,而小女孩在桥上。

从互不理睬,很少往来,到生活有了交集,这一步的跨越,的确是从很远到很近。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远近·冷暖(四):石头的冰冷,到暖暖的热汤

封面和书名页上,三颗分开的冰冷石头,空空的瓷碗和瓷勺,透着不可言说的冰冷。

那个洁白的瓷碗,底部、边缘、外围,都是让人异常冷静的色彩——蓝色。

物件、色彩,都渲染出冷冷的气息,一种心灵距离的疏远和冷漠。

从生火开始,再到烧开水,再到加入盐巴、胡椒粉、红萝卜……

热气开始冒出来了,开始有了流动的暖意。

最后的绽放,是那一锅香气四溢的汤,伴着那长桌宴上透着暖意的红灯笼。

冷暖,是一步一步做的加法,慢慢地递进,最后水乳交融。



远近·冷暖(五):送别不是结束,却是心的连接

三个和尚,用三颗石头,带领村民们煮出来一锅真正打动人心的石头汤。

为什么用石头煮汤?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我们所有的不快乐,源自自己的紧闭心门。

当每个人都愿意打开自己,每个人付出一点,冰冷的石头,也会透出暖意。

即便有冰冷的小桥流水人家、离别时分常有的衬景——翠柳,而一眼看到那个穿着黄色衣服的小女孩站在桥头,心里变充满了希望。

有连接,就有希望,就有温暖。

就像文中说的——分享,使人更加富足。


南子在最后特别想说的是——


《石头汤》,告诉我们:幸福,就是这样,从远至今,从冷至暖。




附:《石头汤》原文

1、石头汤

2、三个和尚走在一条山路上,他们一路聊着天。他们想去找幸福。

3、一阵钟声把他们的目光引向山下,那里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曾饱经苦难,饥荒、洪水和战争让村民们身心疲惫。村民们不相信陌生人,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邻居。

4、当和尚们走进村庄时,村民们早已躲进家中,紧紧地关上了窗。

5、和尚们去敲第一家的门。没有人回答。接着,房里的灯灭了。就这样,一家挨一家,一户又一户。

6、“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尚们说。“可是今天,”阿寿说道,“我们要让他们看看怎么煮石头汤。”

7、他们拿出一口小铁锅,盛满井水,架到火上。

8、一个小女孩一直在看着他们,她勇敢地走上前,问道:“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在煮石头汤。我们需要三块又圆又滑的石头。”阿寿说。

9、小女孩帮和尚们在院子里找到三个正好合适的石头,然后把它们放进水里去煮。

10、“这些石头可以煮成极其美味的汤,”阿寿说,“可是这么小的锅,恐怕煮不出很多。”

“我妈妈有口更大的锅。”小女孩说。

11、小女孩跑回家。当她要拿锅的时候,妈妈问她要做什么。

“那三个陌生人要用石头煮汤,”她说,“他们需要我们家最大的锅。”

“嗯,”小女孩的妈妈说,“石头满地都是,我倒想学学怎么用石头来煮汤。”

12、村里人一个接一个走出家门,想看看石头汤到底怎么煮。

13、“当然啦,煮传统风味的石头汤,加点儿盐和胡椒粉,味道会更香。”阿福说。

“不错,”阿禄一边在巨大的锅里搅着水和石头,一边说,“可是我们没带……”

14、“我家有盐和胡椒粉!”秀才说,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一转眼他就不见了,回来时拿着盐和胡椒粉,还有一点别的调料。

15、“不过,要是我们有蘑菇的话……”阿寿说着,摸了摸下巴。几个村民舔了舔嘴唇。还有几个一溜烟地跑开,回来时拿着新鲜的蘑菇、面条、豌豆荚和胡萝卜。

16、村民中间,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当每一个人敞开胸怀付出时,下个人就会付出更多。就这样,汤里的补越来越丰富,汤闻起来也越来越香。

17、“我想要是皇帝在这儿,他会建议我们再放些饺子!”一个村民说。

“还有豆腐!“另一个说。

“再配些云耳、绿立和山药,怎么样?”又有几个喊道。

“还有芋头、冬瓜和玉米尖!”另一些村民说。

“大蒜!”“生姜!”“酱油!”“百合!”

“我家有!我家有!”人们大声喊着,然后飞奔而去。不一会儿又都满载而归,他们能拿什么就拿什么,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和尚们搅啊搅啊,汤咕噜咕噜冒着泡。闻起来可兵香!喝起未一定更香!村民们一个个都变得那么慷慨好施!

18、接着,人们又拿来芋头、冬瓜、玉米尖、酱油……

19、汤终于煮好了。村民们聚在一起。他们拿着米饭和馒头,拿来桂圆和甜饼;他们端来了香茶,点亮了灯笼。大家坐下来一起吃。

20、宴会结束后,他们又说故事、又唱歌,一直闹到深夜。然后,他们敞开家门,争着把和尚请到自己家,给他们住非常舒适的房间。

21、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和风送暖,杨柳依依,村民们聚到河边给和尚们送行。“谢谢你们的款待,”和尚们说,“你们真的是太慷慨了!”  “谢谢你们,”村民们说,“你们带来的礼物,我们永远也享用不尽。你们让我们明白了,分享使人更加富足。”



附:《石头汤》作者简介

琼·穆特 (Jon J Muth)——1960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母亲是艺术教师,幼时即已游遍国内的博物馆,18岁时就在美国威尔明顿学院举办了首场个人画展。为了维持生计,高中毕业后为漫画书配过插图,后在日本出版商的资助下赴日学习石雕与书道,从此对东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涉猎广泛,不但在英国、奥地利和德国学习过绘画和版画复制,还曾学习过太极拳、水墨画和茶道,更是一位吉他高手。他以优美恬静的画风在绘本创作和插画领域享有盛誉,擅长将清透灵润的水彩画与发人深省的哲思故事结合在一起,作品中透着一种悠远的禅意和古老东方文化的神韵。作品《禅的故事》获得凯迪克大奖,《尼古拉的三个问题》被《纽约时报》称赞为能够“默默地改变生命”。



你好,我是南子,这是我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接下来21天,每天一本绘本拆解。如果你喜欢,欢迎评论和赞赏!期待得到你的肯定、持续关注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6,069评论 4 35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212评论 1 2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5,912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424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741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194评论 1 20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553评论 2 30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9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3,923评论 1 23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251评论 2 24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775评论 1 25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144评论 2 24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698评论 3 2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5,93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658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214评论 2 2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159评论 2 25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