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生活,是很好玩的(汪曾祺散文精选集)

        2018年很多名人和各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无声的走了,2019年的开年依旧。似乎一个时代的更替从悄无声息展现在大众的眼前,得知汪曾祺先生去世的消息也在网上看到很多书籍推荐,似乎这样也是一种蹭热点的方式了。下了《生活,是很好玩的(汪曾祺散文精选集)》来看,开始以为是故事汇,后来以为是菜谱集,接着看是食材录,再看下去是苦中作乐的生活痕迹。“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一句话道破好玩的人生哲理。汪曾祺的笔触很平实接地气,偶尔语出诙谐幽默,其中触足见其活泼的性格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因为是散文集,所以有些内容零零散散是有重复的,不过大部分还是相互独立的。文字里有一种俏皮和向善,看这样的人的书,灵魂会跟着净化,而且看着开心,即使写的是沉重的过往,也不会有刻意的卖惨,比如现在某些节目似乎除了卖惨惹泪便毫无吸引观众的手段。

        “很多菜都是馋人瞎捉摸出来的。”——特别认同这句话,其实食材大同小异,如何烹饪加什么样的调料,由什么人来烹饪都可能创造出新的菜肴。而这种创造来自于对生活、食材、调料的体味,可能是慎重思考的结果,也可能是灵感乍现的结果。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比如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傣族人爱吃苦肠,即牛肠里没有完全消化的粪汁,蘸肉吃。这在广东人、傣族人,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爱吃,你管得着吗?不过有些东西,我也以为不吃为宜,比如炒肉芽——腐肉所生之蛆。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事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想一下是不是生活中碰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只要是跟自己不一样的,都是各种诋毁抨击。为什么要害怕不同?为什么会害怕不同?恐惧未知还是其他?细思极恐。

        “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有些吃的我也招架不了,比如贵州的鱼腥草);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有些话我也一句不懂,比如温州话)。否则,是个损失。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由苦瓜我想到几个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一、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开除出去。我希望评论家、作家——特别是老作家,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乡一样,问道:‘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提出‘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我希望他们能习惯类似苦瓜一样的作品,能吃出一点味道来,如现在的某些北京人。二、《辞海》说苦瓜‘未熟嫩果做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对于苦瓜,可以各取所需,愿吃皮的吃皮,愿吃瓤和吃瓤。对于一个作品,也可以见仁见智。可以探索取,各随尊便。三、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苦瓜就是苦瓜。——如果不是苦瓜,而是狗尾巴草,那就另当别论。截至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认为狗尾巴草很好吃。”

        “‘文化小说’的概念颇含糊。小说重视民族文化,并从生的深层追寻某种民族文化的‘根’,我以为是未可厚非的。小说要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不在民族文化里腌一腌、酱一酱,是不成的,但是不一定非得追寻得那么远,非得追寻到一种苍苍莽莽的古文化不可。古文化荒邈难稽(连咸菜和酱菜的来源我们还不清楚)。寻找古文化,是考古学家的事,不是作家的事。从食品角度来说,与其考察太子丹请荆轲吃的是什么,不如追寻一下‘春不老’;与其查究楚辞里的‘蕙肴蒸’,不如品位品位湖南豆豉;与其追溯断发文身的越人怎么吃蛤蜊,不如蒸一碗霉干菜,喝两杯黄酒。我们在小说里要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备受推崇的“生活家”汪曾祺的散文精选集。生活家,就是热爱生活、多才多艺、有趣之人。汪曾祺就是一位生活家。对生活心存热爱,从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活得有情趣,对世间万物皆有情,体察得细致。写字、画画、做饭,明明是最平常普通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中的乐趣。一个平凡的景,经过汪曾祺的视角,便美得天真烂漫。他的字到何处,何处便有画境。“生活,是很好玩的”是他的一句名言,代表了他的人生态度。他以一颗赤忱之心,把一切都写活了。本书分为有味、草木和春秋三辑,从美食、植物、旧事等三个部分来展现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


编辑推荐:

汪曾祺一生颠沛坎坷,却写出了今人所没有的慢与闲。平常的一草一木,一茶一饭,因他而变得生动有趣。他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他想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他的文风干净清雅,结尾淡如炊烟,余味但击人心,足以留下内伤。 读一点他的散文,你会更热爱这个世界。


名人推荐: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沈从文

像曾祺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没有了。他的语言炉火纯青,已臻化境。——张兆和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贾平凹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铁凝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冯唐


作者简介: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于沈从文的文学大师,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版本: Kindle电子书

文件大小: 1014 KB

纸书页数: 369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1 (2016年10月1日)

语种: 简体中文

ASIN: B01N8ZV9IX

品牌: 果麦文化传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233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013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030评论 0 2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27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21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42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14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1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2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9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9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4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8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12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60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61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