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2 陈海贤

第三部分:关系的发展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其实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想法和行为;如果你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自我存在于关系中:

1、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2、在不同的关系中,你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3、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关系,不是你的个性。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4、是关系的视角会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化,一些看起来几乎无解的问题,突然有了合理的答案。

关系的视角拓展改变的空间:

如果你从个体的角度来看自我,觉得你有一个稳定的个性。稳定,就意味着你很难改变。有时候,妨碍我们改变的,正是我们头脑里那个顽固的“自我概念”。

你也不会去指责别人为什么有这么古怪的个性,而会去理解什么样的关系,让他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增加了自我发展的潜力,也拓展了改变的空间。

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我们这里所说的角色,不只是正派反派这样的角色,也不是警察囚徒或者经理主管这样的社会角色,而是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这种契约是很隐秘的,如果不留心,经常会看不到。在一段关系里,你随时随地都在面临着一些行为的期待,因此你随时随地都在扮演着某个角色。

这个角色决定了你会怎么想、怎么感受、怎么说话、怎么行动。

人生如戏,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间太长,入戏太深,就把这个角色当做了唯一的自我。

所以你看,角色就是这样,它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方式规定了你的言行思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别人跟你说一件事时,他对你是有角色期待的。

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你行为的线索,让你不自觉地想去顺应这种期待。而这,常常就是影响我们的行为关键因素。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1、在回应对方之前,你要先想想,他把你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而你真的想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吗?

2、如果你和别人相处时,已经有一些不舒服了,那你就要思考,是不是我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了。

3、如果你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你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你要真诚地相信他有你所期待的那一面。

从关系的角度,你就能理解。因为你能在关系中扮演很多角色,所以你的自我就有了很多的可能性。什么是个性呢?其实就是我们在关系中习惯扮演的角色。角色既是限制,也是改变的方法。

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固定在某个角色中,那么这个角色规定的言行举止就会变成你的个性。久而久之,我们就忘了自己还有的其他可能性。而我们的自我,也很难有进一步的改变和发展。而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发现自我的更多面,自我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系的语言:如何听懂别人的“话外音”?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是表面上的层面:我们在讨论的很多内容。比如丈夫和妻子在讨论要不要借钱。

第二个层面:这些内容背后暗流涌动的关系。

有时候,我们只顾对表面的内容信息做出回应,却看不到内容背后,真正牵动我们情绪的关系信息,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很多的误解。

可以说,关系的语言,是通过说话者讨论的内容,来理解他们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如果你能理解关系的语言,那你就掌握了理解人际关系的密码。

关系的语言:对人不对事

一些公司努力培养“对事不对人”的氛围,可是这种氛围的培养,并不说明关系不重要,恰恰说明关系很重要。你要让员工畅所欲言,就要形成这样的关系:你和我之间是相互平等、相互配合的。

从内容的沟通上,沉默不说话是没有内容的。可是从关系的沟通上,沉默不说话可以表达很多内容。

怎么解决这种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呢?

1、你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2、在了解关系的语言后,你就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3、要在讨论事情之前,先思考怎么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一、角色是系统逐渐生成的

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角色是系统运作时逐渐生成的,而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虽然身处关系中的自己也很痛苦,很想改变,但因为系统运转的需要,他们自己也很难改变。这就是系统中关系的互补。

关系中,人和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是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了现在的样子,来完成系统这个大拼图。这种互补性很像中国人说的阴阳,它们看起来彼此对立,但又是矛盾统一的。

二、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1、就是在家里或者团队里,一些人变得特别能干,而另一些人就会变得特别不能干。照顾得你生活不能自理。

2、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3、家庭成员之间角色的错乱。简单来说,就是系统中的某些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和位置上。

恶性互补关系扼杀了人成长改变的可能性。

不安全依恋:爱为什么会变成牢笼?

什么是把人连在一起的底层动力呢?不是利益,是情感。而我要讲的依恋,就是人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依恋就是孩子和父母,尤其是母亲之间强烈和紧密的情感联系。

他们发现父母和婴儿有三个典型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父母在逗婴儿玩耍。这时候婴儿就会很开心,很享受。这是一种安全的依恋。

第二个场景,父母自己在谈话,讨论他们工作和家庭的事情,没有把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这时候婴儿也很安心,因为他知道父母在。所以他就会东看看西看看,探索他的世界。这是孩子有了安全感以后,发展社交能力的基础。

第三个场景,父母有了矛盾,他们吵架了。这时候妈妈再去照顾婴儿,妈妈的心情是不好的。虽然妈妈很想掩饰,在逗婴儿笑,可是婴儿却看到了妈妈的不安。这时候,婴儿就会很紧张。他就会在目光里去找爸爸在哪里,好像是找一个能安慰妈妈的人。

所以,依恋其实是一个情感通道。它既能把安全感传递给孩子,也能把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如果妈妈有焦虑,她的焦虑会通过眼神、呼吸、表情传递给孩子。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妈妈的焦虑就会变成孩子的不安全感。

再长大一些,他就会把妈妈的焦虑当做是自己的问题,并因为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妈妈的焦虑,而深深地苦恼和自责。他就不会有探索世界的兴趣了。

这么多年,妈妈的痛苦,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她的感觉里。以至于有些感觉妈妈都忘记了,她还帮妈妈记着,有些事妈妈都希望过去了,她却过不去。

当妈妈的情感占据了她的头脑,她就分不清什么是她自己的情感,什么是妈妈的情感了。她沉浸在妈妈的感情里,就没有办法去发展自我了。这就是过于紧密的依恋所带来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会怎么影响自我的发展呢?

1、如果父母的问题,尤其是母亲的烦恼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那我们就很难再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就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技能。因为如果妈妈觉得不安,孩子就会面对一个更大的问题,而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这个更大的问题占据了。

2、因为习惯了观察别人的情绪,这种不安全感很容易让他们对别人的情绪敏感,无论是家人还是同事、朋友。

3、不安全的依恋,让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难去跟别人建立友情和爱情。

同时,如果我们的心里装着太多母亲的感受,我们就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情绪、感觉、需要、欲望,我们会把它们当做是不重要的东西。那我们的自我,就很难发展出来。

如何修复不安全依恋:

1、既然旧的经验来自以往的关系,那我们也需要在新的关系中塑造我们的新经验。对于这种不安全感,我们只能带着依恋的焦虑,一点点接近和信任别人,在安全的关系中,慢慢地塑造我们的新经验。

2、我们也要尝试把自己的感觉和母亲的感觉分开,去发展自己的关系和情感。

关系的三角化:当心成为痛苦的“夹心人”

所谓的三角关系,就是当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同时引入第三者,来减轻他们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更稳定。

如果三角关系中的某个人,一直成了两个人解决矛盾的工具,那我们就说,这个人被三角化了。被三角化的人,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困惑,别人的矛盾和情绪,就会变成他的问题。而他也会被卡在这段关系中,很难出来。

所有的精神疾病,究其本质,就是三角化的问题。

“三角化”阻碍真实情感的表达:

1、它很容易让我们产生防御性的隔离。

2、扭曲我们的情感。

3、内疚和自责。

我们都知道,父母吵架经常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怎么影响的呢?不是吵架本身,而是这种三角化的关系造成的。

那怎么处理三角化呢?

1、我们要回到源头想,关系为什么会被三角化?是因为我们回避彼此的矛盾,所以通过引入第三人来解决。

2、如果你是正在把别人三角化,那你就要注意,不要把别人当做缓解矛盾的工具,有些冲突和矛盾需要你去面对,你必须去面对。

3、而如果你是被三角化的一方,你也需要重新回到两人关系。你可以跟关系中的每一方讲:我很想跟你们保持好的关系,可是我不想卷入你们之间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之间的关系。

4、记住,无论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无论你多么关心战争的双方,这都不是你的战争。

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什么要相互指责?

个体视角导致了因果思维,而因果思维又导致了对错思维。冲突也就从这里开始。

偏偏那个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原因,他觉得你才是原因,他只是结果。于是两个人就开始起了争执。人与人的关系模式就这样形成了。

讨论对错,就像两个在拳击台上的对手,都不敢轻易把自己防御的拳头放下。因为他知道,如果我把拳头放下,对方是可能会穷追猛打一顿爆锤的。而这样,谁也不敢认错,谁都指责对方错了,两个人的关系,就在对错的讨论中陷入了僵局。

对错的标准是什么呢?

常常是“你没有顺我的意”。当然“你没有顺我的意”之前还有一句话——“你对我很重要”。要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纠结对错了。

可也正是因为“你对我很重要”,我更难接受“你没顺我的意”。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我们不去改变我们的想法,而要世界、自己或者他人按我们的想法运行。纠结对错,就是关系里的应该思维。“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这就是关系中的现实。你头脑中有再多的“应该”,“成绩好应该很重要”、“孩子应该听话”、“老公应该关心我”,而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

对错就是维护这个应该思维的工具,是让别人的想法屈服于我们自己想法的企图。

有时候,我们能够容忍这种差异,那我们就会变得更灵活,有更多处理的空间。可是如果我们不能容忍这种差异,那我们就会在对错的争论中拼命防御,而最终受伤的,是关系。

我们身处的关系如果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谁来改变?

有些人会说:“我觉得我们是要改变,可经常我改变了,他却不改。”这是在说“都是你的错”。

有些人说:“我早就说了嘛,遇事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的意思是说:“我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是你不能。”这还是在说“都是你的错”。

有人会说:“我跟别人沟通都好好的,就是跟他说不通道理。”这还是在说“都是你的错”

还有人会说:“我可以改啊,只要他变得更加温柔体贴一点。”这也是在说“都是你的错”。因为你没改,所以我改不了。

遇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就会说:“他改不改是他的事。你能不能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你怎么做,这是你唯一能控制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自己”。做我能做的事,承担起我在关系中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结果最终如何。

回到自己,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这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办法。

都是我的错:如何突破关系中的自责?

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都是我的错的根源就把别人的矛盾,变成了自己的问题,来告诉自己,我是有办法的,只是我没做好而已。

为什么我们要把明明不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宁可忍受这样的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这么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相比于内疚和自责,这种无力感更让人难以忍受。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所产生的情绪是愤怒。而“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所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

当“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关系的一方常常会变得越来越愤怒,关系的另一方变得越来越抑郁。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关系的纠缠通常有两个特点。

1、是所有的纠缠都包含了相互加强的循环。

2、也许更加重要。是所有的纠缠,都有形式上的对称。

妈妈期待女儿“听话懂事”和女儿期待妈妈“通情达理”,这就是一种形式上的对称。妈妈因为女儿不听话生气,女儿因为妈妈不通情达理抱怨,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对称。

我们忍受不了他们对我们失望,所以才会要求他们不要有对我们那样的期待。可是,一旦我们对他们有了要求,那我们就陷入了形式上的对称,我们的关系就会纠缠不清。

一、从“我”的环节入手,打破纠缠

有时候别人就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哪怕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就是因为没法处理自己的内疚和失望,我们才会希望妈妈来解决这个问题,才会让关系继续纠缠下去。

我们最害怕的,是最亲近的人也会和我们有矛盾和冲突。原来,我们真的只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哪怕是最亲近、最在乎的人,我们也没有办法通过牺牲和改变自己,让他高兴起来。

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既不愿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而把彼此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自己。

二、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是我们自己把治愈自己的药给了对方,又追着对方让他们把药给我们。如果对方不给,这就变成了一种新的伤害。

很多的愤怒、控诉、攻击,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对方看到我们所受的伤害,向我们道歉而已。可是,期待对方道歉,是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怎么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呢?原谅!

原谅还有另外的含义。你知道原谅是什么意思吗?原谅的英文,叫forgive,这个give,给,不是给对方的,而是给自己的。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让自己能够摆脱关系的纠缠,去发展你自己。也许,这就是所有纠缠最终的解决之道。

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这就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指的就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对于评价这是谁的事情,也有一个简单的准则:那就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课题分离解决难题:

1、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表达需要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总是依据想象中别人的回应和看法来决定我们应不应该表达,而不是根据我们自己真实的需要。

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思考,这件事就变得简单了:表达我们的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会接受还是会拒绝,那就是他们的课题了。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应来确认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表达来确认的。

也许别人不一定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可是“表达需要”本身也是一种需要,至少这种需要,我们是可以自己来满足的。

2、是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

别人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他遇到困难,应该提出请求。可是你接受还是拒绝,那是你的事,你也不能因为自己拒绝有困难,就抱怨别人不该提请求。

如果你拒绝了,别人怎么评价你,那又是别人的事了。它既不是你能控制的,也不是你能剥夺的。别人怎么评价你,不应该成为你的行事准则。

3、我们总是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

亲密关系更需要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控制两分法。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好,因为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而如果我们真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把别人的事情留给别人操心,那也许我们就不会担心别人的评价,那些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和羁绊,也许就不会那么让我们困扰。

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其实不难理解,只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它的原则其实就是上节课我们讲的课题分离,也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分开。

1、观察。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开。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的。评价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可是,我们很容易把它当做是一个事实,并要求别人也接受。

评价是我的东西,是我对事情的意见,而观察是我们能共享的事实。而我们要做的,是讲我们的观察,而不是评价。

2、是表达感受。就是说,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

表达感受表明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在这样的表达中,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行为分开,从而承担起了关系中,我们对自己行为和感受的责任。

你的行为引起我的感受,所以如果我感觉不好,那么“都是你的错”。而我的需要和期待没有得到满足,这就没有了指责的味道。

相反,我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需要安慰的位置,而对方也更可能从他的防御姿态中解脱出来,来理解和安慰我们。所以,通过在表达感受的时候,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为”分开,我们就避免了“都是你的错”的思维误区,从而促进了合作的沟通。

3、就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我们总是容易以批评的方式来提出我们的主张,而不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越是对自己的需要不确信,我们越容易在提出需要之前,用长篇大论来说明我所提的需要是合理的。这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辩护的立场。

提需要的要点,是把自己的需要和对对方的期待分开,只专注于自己的需要,而不要去想对方会怎么回应。这样,反而能促进彼此的合作。

4、提出请求。请求,就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但是,请求不是命令。

就像我们在课题分离中所说的,提出请求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别人是否答应,这是别人的事情。

可是,如果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他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那我们提出的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而别人对待命令的方式,通常只是服从或者反抗,而不是出自本心的帮助。

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笼统地分为三个阶段,这是自我不断从关系中分化的阶段,也是自我成熟和发展的阶段:

1、自我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世界和他人都是围绕着他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所以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做是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做是别人关注的中心。

当他们发现,别人居然也只是在关心他们自己想关心的问题时,他们会觉得惊讶,并感到深深的挫折。

2、是他人阶段。当人意识到,别人不是围绕着自己来运转的,就开始让自己去迁就别人运转。

我们就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中,觉得别人的评价、赞许、关心、愤怒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会变成一个老好人,不敢确认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会因为没法满足别人的愿望而深深地内疚和自责。

这个阶段,就会遇到我们前面所讲的人际关系的种种难题。

3、独立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终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我们开始能够理解他人,也能够尊重自己。别人再也没法限制我们,除非我们想要接受这种限制。

我们变得自由了,也不去侵犯别人的自由。我们在关系中所做的事,也更发乎本心了。

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

去掉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控制和期待来维持关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

可是,也正是因为别人并不需要理所当然地对我们好,我们才有了感恩的理由。

正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欺骗我们,才会有信任。

正是因为我们能够离开,坚守才显得可贵。

自由是美德的前提,所有人际关系中美好的东西,只有出于我们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一种美德。否则,它就会变成一种“不得不”的强迫,关系里的两个人,也会充满怨念地相互纠缠。

独立不会加剧隔离

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而且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什么是真正的分离?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期待和困难,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得承认,我们无能为力。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们觉得他们困难的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帮助儿子

不是我们不得不帮他,是我们想帮他。不是儿子要求我们帮他,也不是他一定要接受我们的帮助。

这样,你给了自己自由,也给了儿子自由。

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这是因为,一个信奉独立和自由的人,同时也是相信人性的善的。

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不再是害怕别人失望,也不是期待别人的感激或回报,我们的付出,只是出于对另一个人本能的爱和同情,尽管我们知道,我们也可以不必这么做。

同样,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你才能真正自主地,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没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一定的,只是,别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却还要去怨别人。

关系就是这么神奇,它让我们迷失,也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也许只有放下对关系的纠缠,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四部分:转折期

为什么要讲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呢?

1、当然是因为它重要。

你经历了什么样的转折期,你又是如何度过这些转折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我想通过转折期的讲解,更新你对自我的理解。

我希望你能把自我放到一个不断发展和转变的进程中,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自我,而不是用静止的视角来看自我。

3、是更新你对自我发展的理解。

自我的发展,也需要经历很多次这样的脱壳,这同样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迷茫。但这不是自我的问题,恰恰是自我发展需要经历的道路。

转折阶段的变化,常常孕育着新经验、新思维、新关系的产生,它是转变的综合,也常常伴随着更强烈的情绪波动,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它不是一种发展的量变,而是一种发展的质变。

有人说,从旧阶段向新阶段过渡的过程,很像死亡和重生。就是我们自我中那些受限制的、老朽的部分,在转变中慢慢死去了,但是新的自我又在这种变动中生长起来了。

人该怎么经历和度过这些转折期?

我会讲到转折期的三个不同阶段:结束、迷茫、重生;

会讲到对自我发展影响最大的三种转变:工作的转折、关系的转折和创伤后的转折。

转变要经历三个阶段:结束——迷茫——重生。

一、结束:如何与旧自我脱离?

为什么转折是从结束开始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人生中不断做加法,而偏要先做减法呢?

这是因为,自我的发展是需要空间的。

就像装饰一所房子,你需要先把旧家具搬出去,才能把新家具搬进来。同样,你只有先结束,先放弃,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所以,转变是从结束开始的。

我们对结束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误解。

1、是人们很容易把结束当做是一种终结的形式,一种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开始——结束,然后什么都没有了。可是在转变的历程中,结束不仅不是最终的结果,相反,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2、是人们容易把结束当做是一种应该排除的意外,觉得那不是事物正常发展的轨道。

事实上,结束不是旁支和意外,它就包含在自我发展的历程中,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

3、是把结束等同于错误。

结束并不是改正错误。无论当时的选择是怎么样的,你当时这么选,一定是有你的理由的,这不是什么错误。

所以,结束不是一种错误,而是我们顺应变化的一种形式。结束是以往这一段生活的终结,但不是生活本身的终结,它只是我们顺应变化的过程和必经之路。

结束中最重要的事:脱离

1、环境的脱离,在结束的时候,你常常会离开你熟悉的环境和关系。

转变会产生新的觉悟。可是新的觉悟很难一开始就有。你知道这也许是错的,但你很难马上知道什么是对的。

如果没有从原来的环境和关系中脱离,我们就很难发现新的路。

2、身份的脱离,当我们脱离了原有的环境和关系的时候,我们其实也脱离了这个环境和关系所附带的角色和身份。这会给自我带来新的困惑。

身份是什么?它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别人看待你的方式。是关于“你是谁”这个问题上,你和别人达成的共识。

当我们脱离原有的关系和情境时,对身份的困惑,是很普遍的。结束时,脱离的身份越是接近自我定义核心的身份,转变带来的痛苦就越强烈。

3、目标的脱离,人是根据目标来组织我们的生活的。目标有我们过去的投入,也有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目标在组织你生活的同时,也会让你的思维变得狭窄,让你只看到和目标相关的部分。

当人们脱离自己原来的目标时,会有很大的失落。如果以目标为标准来思考,也许我们是失败了。可是,我们也获得了一个机会,重新去思考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重新去寻找一个更有价值,也让我们更快乐的目标。

二、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当他们真正结束的那一刻,他们的感觉不是焦虑,而是解脱。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已经从某个困扰他们的问题中解脱出来了。可是,结束不是答案,相反,它会给我们提更多的问题。结束之后,迷茫就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结束,不仅是害怕结束带来的损失,而且还害怕结束之后,那一段空虚和迷茫的时期。

人的意义感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目标感。

人是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起来的。如果没有目标,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变成一种凑合的状态,这时候,他们就会变得空虚,缺少力量。

意义感的另一个来源,是人际关系。

事实上,人的意义感是在关系中编织出来的。如果你在生活中很孤独,缺少亲密关系,你不知道谁真的在乎你,你同样会觉得空虚和无聊。

为什么结束以后,会紧跟着一段迷茫的时期?

因为,当我们跟原来的关系、原先的身份、原来的目标脱离的时候,我们也暂时失去了产生意义感的土壤。旧的生活已经过去了,而新的生活还没有到来。

你被留在一段很特别的意义感的真空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会去往哪里。

那么,对转变来说,这种迷茫又有什么作用呢?

我觉得,它像是一个特别的容器,只不过这个容器不是空间,而是你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在这个容器里,你需要整理过去,孕育未来。

迷茫中的三种典型心理

1、人们试图回到过去。

我说的回到过去,不是行动上的。毕竟我们在理智上也知道,一旦做了某些决定,就再也回不去了。

但是在心理上,我们却会以各种方式跟过去建立联系。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就是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做比较。

结束通常意味着损失,而损失常常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迷茫期需要我们去消化和适应这种损失。

如果这种痛苦进一步加剧,我们不仅会把过去跟现在做比较,还会有另一种想回到过去的形式,那就是后悔。

这不是你的心理素质差,而是大脑应对结束和迷茫的方式。

2、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发现回不去之后)

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找到目标,就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更进一步,他们会尽快选择一个开始。

也许在转变的这个阶段,我们就是需要低落和迷茫。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就像你没法略过冬天去经历春天一样,如果你急着让自己更积极、更充满自信,这反而会打破转变的节奏。

这段时间,也许你可以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无所事事,你只要耐心等待,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变化发生。

3、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当人们从原有的意义中脱离出来以后,在新旧交替的阶段,他们获得了一种空间,跟一个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联系,从更本质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也许人们在这个阶段体会到的东西,就是佛教说的无常,带着一些通透和悲悯。

在迷茫期,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它却是重要的。在这段时期,旧的意义,在被慢慢清理掉,那些新的意义,正慢慢长出来。

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蓄着“有”。作为一段特殊的容器,这段迷茫期里,有过去自我的结束,也有未来自我诞生的种子。

三、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己?

从个体的角度,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心理弹性,说的是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的能力。在我看来,心理弹性的核心,就是培养容纳变化的思维。这里,我主要想从转变过程的角度,讲讲重生的规律是怎么样的。

1、偶然和意外。

有时候,我们容易从机械的角度来看自我发展,相信如果我们的生活出了问题,会有一个写着一二三四的操作手册,让你来修复它。

事实上,我看到的重生故事,经常充满了很多的偶然和意外。可是细细想想,这些偶然和意外里,也包含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必然。

你不会在结束和迷茫的时期就知道这个答案。可是,当它出现的时候,你是能认得它的。你甚至会觉得奇怪,自己怎么从来没想到呢?

《少年牧羊人和他的奇幻之旅》里有一句话,说:“当你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当然这句话过于唯心了。可是很奇怪的,在很多人经历了迷茫以后,确实会有一些意外的机会到来。

这些意外像是,当你经历了工作的迷茫期以后,偶然遇到一个多年没联系的朋友,告诉你他们公司正好有个适合你的职位空缺;

或者像是你在分手以后,去了一个你本来不想去的聚会,意外地遇到了一个你情投意合的人;

或者是你偶尔看到一本书或者听到一个课,这个课能解答你心里一个长期的疑惑。

重生总是充满了意外,没有什么重生是完全规划好的。这是因为,生命本身就不是能完全规划的。

可是,重生又和你以前的生命经历,有着某种特别的联系,让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命中注定。

重生的过程就好像,原先你身上存在着很多个自我,其中某个最主要的自我,因为他自身的限制被剥离了,而另一个原来你觉得微不足道的自我,却成长了起来。

因为他符合你内心的价值观,也符合外界环境的需要,忽然有一天,他就变成了你的主要身份。

2、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的意思就是,你需要跟原先的目标分离干净。既不是想着避开原先的伤痛,也不是想着去弥补损失。只有这样,你才能重新开始。

我曾经讲过,结束的过程也是一个脱离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它通常都包含着损失。

可是,如果我们总是想着怎么弥补损失,那我们就还没有从上一件事情中结束。

重生需要一种容纳变化的能力,也需要我们把原先的经历放下的能力。有时候,只有承认损失,我们才能真正放下,重新开始。

有时候,结束了就是结束了。如果你一直惦记着弥补损失,你就没有办法结束,重新开始。

这跟我们所倡导的文化并不相同。我们的文化总是在倡导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它背后的潜台词是:坚持是勇敢的,而放弃是懦弱的。

可有时候,你还得学会,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认栽了、承认失败了,才会发现,原来还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如果不放下原先的东西,你就看不到新的可能性的。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很需要勇气。

我所看到的大部分转变和重生的故事,都不是直线式的反败为胜,而是另起炉灶。

我认为,重生的本质是心理结构的重组过程。

1、在结束阶段,我们从原先的环境、身份和目标中脱离;

2、在迷茫阶段,我们会跟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联系;

3、而在重生的阶段,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目标,一种新的认知结构,一种新的意义感。

相比于原先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会变得更有智慧、更能容纳损失和变动,也更能适应新的现实。

同时,重生也是人生重组的过程。

那些我们人生中腐朽的东西,已经在变动中去掉了,而我们原先人生中有活力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并进一步扩大。

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事业、新的自我,我们重新出发,变得更加灵活和坚韧,直到下一次转变的到来。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转变中,变得深刻而复杂的。

三种转变——工作的转变、关系的转变和创伤后的转变。

一、职业转变:如何应对工作变动和职业转型?

职业转型绝不是找一个能赚更多钱,有更大职业发展的工作那么简单。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

在公司做运营,这是一个自我;

在机关单位当公务员,这是一个自我;

在大学当老师、创业或者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背后,都有一个自我。

这个自我关系到别人怎么看待我们,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也关系到我们会怎么行动、思考和感受。所以,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就是新旧自我更替的过程。而这,也是职业转变最难的地方。

1、真实的自我存在吗?

我觉得,问题在于,当我们说发现真正的自己时,我们正在以一种静态的方式看待自我。

我们假设,自我是一个已经成型了的东西,只不过它被类似纱布之类的东西遮住了、蒙蔽了,所以你看不到它。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把遮住自我的纱布拿开,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然后根据这个真实的自我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

而实际上呢?

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是在你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与所谓的真实自我不同,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

这些可能的自我,有些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化的自我,有些则是我们非常厌恶的、不愿意去扮演的自我。

这些不同的可能自我,在你的内心展开激烈的斗争。它们好像在对你喊:选我选我。你选了其中的一个自我,那另一个自我就会不断衰退直到消失。

而职业转型的过程,就是选择其中一个可能自我,让它跟真实的世界发生互动的过程。

如果这个可能的自我在现实中是适应的,那它就会逐渐成长起来,变成真实的自我。如果它不适应,那我们可能就要换一个可能的自我,重新做类似的尝试。

如果你已经转型成功了,回过头来,你会有一种“一切理当如此”的感觉。可实际上,在萌芽期,这些可能的自我只是你心里的一个念头。

这个偶然产生的念头,就逐渐变成了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选项。

回过头来,也许你会觉得,这个念头是重要的,它像是在冥冥之中提示了你自己要走的路。这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当时的这个念头,只是一个小小的可能自我。

3、念头的成长需要尝试

职业转型是一个试错过程,中间有很多的反复和纠结。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计划通常是派不上用场的。只有尝试的反馈能告诉你,你对未来职业的设想到底是对是错,如果要改进,更真实的路在哪里。

并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是顺利的。有时候,尝试需要兜兜转转很长时间,你才能看到一个可能的自我朝理想的自我转变的影子。

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我的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新的自我和旧的自我在一起共存、竞争,逼迫你做一个选择。而你会不断跟自己讨价还价,拖延做选择的时间。

这种拖延,既是因为放弃那个旧的自我所带来的损失,更是因为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焦虑,是我们面对结束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

在过渡期,旧有的自我和新的自我还在不断地此消彼长,你会一直处于撕裂的、焦虑的状态,直到某个契机告诉你,你不能再逃避你的选择了。这时候,真正的转变来临了。

这就是职业转型的过程,从萌芽期的念头,到不断地尝试,再到新旧自我相互撕扯的过渡期,一直到职业转型的完成。这个过程通常是漫长的,而且有时候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可是,如果不去响应内心的召唤,在你厌倦却不得不去上班的那一刻,在你半夜醒来的那一刻,在你偶尔失神的那一刻,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因为没有接受人生的挑战,而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我们在职业的转型中,兜兜转转吃这么多苦,最终想要的,也就是这样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踏实的感觉里,有我们真正想要成为的自己。

二、关系转变:如何处理关系中的失去?

失去了一段关系,意味着你失去了一个自我。这种失去又不像从一块完整的饼里掰下一个块那么简单,它同时会改变剩余的部分。因为,当这段关系在的时候,你会给这段关系赋予很多的意义。

抗拒结束的三种方式

1、是对挽回的幻想。

2、是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所以,如果你正结束一段关系,你也可以提醒自己:你所失去的,并不是一段完美的关系,无论你把它想得多美好,它都不是。

3、是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如何接受结束?

1、第一个阶段,是否定。我们不相信关系真的会结束,还以为只是跟过去一样吵架而已。

2、第二个阶段,是愤怒。觉得自己被欺骗、被抛弃了,哀叹为什么是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我们会不停地指责对方,就好像对方不仅没有永久地离开,还会回来接受我们的指责一样。

3、第三个阶段,是讨价还价。想着也许对方会改变,也许我们可以等待,也许我们还有机会在一起。

4、第四个阶段,是抑郁。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迷茫期。

5、第五个阶段,我们的心才会慢慢重归平静。

该怎么接受结束呢?

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去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消失。关系会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是我们存在于这段关系中,现在,是这段关系存在于我们心中。

当你从失去的关系中重生以后,你就重新获得了这段关系,在你对往事的回忆里,它变成了你内心柔软的角落。

三、转折期选择:依据经济模型,还是心理模型?

几乎所有的转变,都会有一个讨价还价、新旧自我共存的时期。

选择的两个原则:

1、是要想清楚我们究竟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1)经济选择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换句话说,这样的选择是不需要“你”的,假如真有这样一个超级计算机,能对损失和收益的成本做精确的估算,任何人都能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和你一样的选择:这就是比大小而已嘛。

(2)心理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可是你要知道,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除非你是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否则就很难真正理解选择。

所以,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非常清楚自己究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该选择什么。

2、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1)环境选择:可是你要知道,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除非你是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否则就很难真正理解选择。

所以,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非常清楚自己究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该选择什么。

(2)心理选择:我觉得在这个时候,他不应该把这种犹豫当做选择的契机,而应该把它当做自我探索的契机。在这个时候,他最应该问的问题,并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而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就像你在画一幅画,你心里有关于这幅画的理念,这常常是很抽象的,你只有在一个个选择中,才能把它变成一个完整的现实。

如果我们用静止的思维想,也许我们会假设,冥冥之中已经有了两个完成的、不同的自我等待你去选择,或者有了两条已经形成的道路,一条比另一条更顺一些。

可是如果用过程思维去思考,你就会发现,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的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创造自我的第一步。而后面的很多步,要先等你走了这一步才会知道。

当你把选择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你跟原先选择的关系就不一样了。这并不是说,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你就不会犹豫了。不是这样,决定仍然很艰难,但是你不会再被环境或者问题所支配了。

这时候,他跟这个选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1)首先,他的选择不再是环境的产物了。

不是我喜欢这环境我应该坚持,我不喜欢这环境我不应该坚持。相反,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这样它就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了。

(2)其次,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对风险的感觉也不太一样了。

以前我们会把风险看作选择哪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会在自己要的事情,和可能的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但如果我们把创造自我当做目标,那就没有风险这回事了。

这时候,我们把风险当做了一个实现创造的条件,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

三种转折

一、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你怎么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有时候甚至比你遇到的挫折本身更重要。

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压力有害健康”的观念

人的创伤后成长就像是第三种情况,他不是经历了创伤巍然不变的坚强,也不是从创伤后复原,而是创伤后一种更积极的改变。

就像一个盲人的触觉会变得灵敏,一个没有手的人,他的脚会变得灵活一样,我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也会在创伤后进行重组。在创伤的逼迫下,你必须在天真假设之外,发展出新的认知结构,否则你就可能会变得怨天尤人,埋怨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或者变得过分敏感,来退缩、躲避可能的危险。

在创伤中,关于世界的一些天真的信念坍塌了。可是,就像一所不牢靠的房子,它坍塌了以后,建造房子的砖头却还在,我们就用这些砖头,建起了新的,更牢固的房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重新看待生活中的选择,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在虚无中,去创造和体验能支撑我们的人生意义。

二、人生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人格其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特质,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内向外向这个层次的人格。事实上,我们所做的一些心理测试,包括星座的理解,都是在基本特质这个层次上的。

2、第二个层次,是个性化的应对方式。比如我们的目标、防御机制、信仰,我们在人生某个阶段的生活任务和中心。这是我们为了扮演好我们现在的角色,完成我们现阶段的人生任务所发展出来的人格特质。

3、第三个层次,也是人格最核心的层次,是人生故事。

麦克亚当斯说,我们在不停地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编制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的个人故事。而人生故事,是我们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最重要的特质,也是人格最重要的因素。

人随时随地都在编制自己的故事。我们对生活的意义感,也来源于我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可以说,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在完成一个独特的故事。

我们会把那些符合故事大纲的重要情节在记忆中保存下来,同时忘掉那些与故事无关的旁枝末节。

有时候我们心里的故事,比现实还要牢固。

逆境和创伤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故事。

面对挫折,我们通常会有两类故事:

一类,是“挽救式”的故事。

在这类故事里,我们通常有一个糟糕的开头,会遇到各种困境,但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会不断走出这些困境,过去的纠结可能豁然开朗,即使痛苦无法彻底消除,我们也会积极地接受,去获得内心的安宁。

如果你心里的故事是这样一种挽救式的故事,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预测,你会逐渐走出困境,从中学习到你需要的人生智慧。这个故事原型会启动你的行动。

另一类,是“污染式”的故事。

最开始的时候,你的生活还不错,但是现实会逐渐把原先不错的生活打破。你会遇到各种麻烦,这个困难就像污染源一样,会不断污染你原先的生活。你自己对此却无能为力,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在悔恨中怀念过去。

如果你心里的故事是这种污染式的故事,当你在顺境的时候,你就会担心好日子长不了,会有糟糕的事情来终结这一切,所以不敢好好享受。

而你遇到逆境的时候,你就会想:我命中早已注定的倒霉事果然来了。而转变所带来的焦虑和迷茫都会变成证明“我很无能”的线索。这时候,你就很容易陷入到悲观和沮丧当中。

改变人生故事:

故事并不是外在于我们的,我们也没法根据它是否有好处来随意捏造故事。但是,我们可以重新赋予故事的意义,把它变成另一个故事。通过人生故事来为自己寻找希望。

三、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听到召唤——投入召唤——跨越门槛——寻找守护者——面对和转化恶魔——发展内在的自我——蜕变——带着礼物回家

这些形态各异的虚幻故事里,有我们想要的真实。就像离开原始部落的青年,在最迷茫的时候,需要唱部族长老传授的圣歌,原来英雄故事,一直在提示我们会经历的转变。

故事是一个中介,它告诉我们会经历什么样的转变,现在正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最终会往哪个方向走。

通过这些英雄故事,我们把我们自己的经历和历史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把我们自己的人生和那些曾经走过这条路的英雄们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人都在从这样的英雄故事里吸取力量,又用自己的独特旅程给这些英雄故事增加新的力量和素材。正是这样,这些故事才获得了一种文化上的真实。

英雄故事的本质,不是战斗,也不是英勇的行为,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自我转变和自我发现的旅程。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太把它们当做故事,才没有听到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的东西是什么。

没有什么路是一定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借着走这些路,修炼我们自己,发现我们自己。就像坎贝尔说的,所有这些英雄之旅,说到底,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旅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198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6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985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73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9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99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17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07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12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1评论 2 24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91评论 1 25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55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81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64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12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99评论 2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