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的生命中映照自己

海胆

《海胆》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不同是如此明显。看完全书后,我在微博上给雷晓宇同学发私信:这是第一本,看完电子书后决定再买一本纸质的书!我会再读几遍,好好写一篇书评!谢谢你!

1

这是一本给人力量的书,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偶像的力量”“引导的力量”,那种力量像一碗浓鸡汤,暖暖的,但只能补一时;或者像一碗鸡血,喝完马上能量满满,能量用完,立马蔫头耷脑。

那是一种能浸入人血液的力量,需要慢慢咀嚼,慢慢消化。看一遍是不够的,文字背后的东西很多,信息量很大,第一遍读只可能囫囵吞枣,再看一遍,之前未明了的一些点若有了然,再看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每一遍都会有每一遍的收获。

之所以这么耐读,原因就像李静在序中说的,“ 晓宇的功课”,十篇人物特写,短短十篇,背后的功课实在惊人。如果你仅仅满足于书中的文字,浮光掠影,那你可能感受到的不同只是表面的不同;你必须探索文字背后的东西——“晓宇的功课”,她在做这些功课时付出的精力、情感,以及她与书中人生命的相互交织和映照,在文字之外,衍生出了更多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强大的力量。

这是其一。

2

其二,是采访的全面和深入。雷晓宇的写作总是想探讨更深入的东西,立体的,纵向的。她不满足呈现表象,于她,表象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如果挖不出更庞大和壮观的海底世界,她宁愿把海面的那一点点摁下去。

冰山

这和拍电影几多相像,拍电影,导演在挖掘演员;采访,记者在挖掘被访者。然而从纵向的层面,采访比拍电影又多了更多困难——演员很少会拒绝导演,毕竟他们在互相成全;而采访,一旦向纵深发展,被拒绝的概率就大多了——她得多么小心翼翼,还得有一颗多么强大的内心,在崩溃和继续之间来回!

雷晓宇不同,她更在乎呈现一个“人”。这个人——不管他有多少光环与神话,她平视他,盯住并显示他的困境、挣扎、矛盾的心态,无能的时刻,尴尬的瞬间,混沌无察的悲剧,破茧而出的畅痛······

如此深入地采访和呈现是危险的,被访者很可能会感到被冒犯,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比如在《和李安一起午餐》中,有这样一段话:

雷晓宇:李淳跟我说,他小时候对父亲最深的印象就是,爸爸坐在餐桌边写剧本,望着窗户外面发呆。他远远看着,不敢过来。
李安:是啊,我做电影,对家人其实很不公平。但是没办法,我认命,这辈子注定要在色相里打滚······我家里,其他的事情,我不能告诉你了······你还是不要这样解读我好了,这是对一个创作者的不尊重。

这个对话之后,雷晓宇写道:电影的秘密可以讲,生活的秘密不可说。儒雅如李安,竟有愠色。


温和的李安

“愠色”这两个字,看似轻巧,实则沉重。我看到这里尚且如此感觉,雷晓宇就更能感觉到。在我的印象中,李安与这两个字无缘。“李安”-“愠色”,从以往呈现出的公众形象角度简直可以说八字不合,格格不入,当雷晓宇看到李安的此种表情,我想她内心的震动是很大的,她内心应该很慌乱。她说:记者这个工作,有时荒诞已极,非要交浅言深,往往得到的是不自知的谎言。

当然,李安是诚挚的,他即使有“愠色”,也不会有谎言,但可以想见,雷晓宇听到过多少没有“愠色”的谎言,它们轻易的从嘴里讲出来,同样表现得“诚挚”,却往往让讲它的人和写它的人在事后轻易陷入很尴尬的境地。

3

从这个细节我们也足以管窥这本书本质上的不同:不仅仅是访谈,更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映照。

违反了记者应当恪守的“中立”律条,而成为爱的、介入的、拥抱的,或疏离的、审视的、反讽的。

我之所以说这种深度介入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映照,是因为它不仅会让被访者本能的自我防备,更会让书写者元气大伤。因为在介入的过程中,她不但会冒犯被采访者,也会不断揭开自己内心深处已经愈合的伤疤,一次次地,审视自己的“困境、挣扎、矛盾的心态,无能的时刻,尴尬的瞬间,混沌无察的悲剧,破茧而出的畅痛······”

就像鹦鹉史航在序中说的,“然而,晓宇,读你这本书,就是抱着你烧的一壶眼泪茶”。

关于自己的人生,李安拒绝回答我的问题。在那个晚上,我从清华回到家,已经快半夜一点钟了,我心里难过,悄悄哭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像一个被父亲驱逐的人。不过,几天之后,我看了第二遍《比利 · 林恩的中场战事》,立刻就释然了。

这种表述,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记者——甚至一个普通书写者的语境了,李静说雷晓宇是李尔王的小女儿,这话说得真好,但我觉得他们也像“恋人”,当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恋人”,而是精神层面的。她在李安的电影里找到了共鸣,找到了寄托,找到了慰藉,并不是通过深入研究,而是“一见钟情”,李安“一击即中”她心底层层设防的地方,于是她想更进一步,结果被拒绝了,心情沮丧——所谓的“书写者元气大伤”,此所指。

4

通过《海胆》,我感觉,雷晓宇对李安的迷恋,很可能源于“遥远的相似性”

李安在26岁从伊利诺伊大学戏剧系毕业,违背父亲的意志去了纽约学电影,他说,“因为我属于这里。”然而,在《绿巨人》惨遭滑铁卢之后,他经历了一次精神崩溃,甚至想拒绝《断背山》,从此退休。那时他49岁,觉得自己的路走错了。父亲一直反对他拍电影,这时却出人意料的告诉儿子,你应该接《断背山》,你要继续拍电影,因为“你属于这里”。


李安版hulk
断背山

这算是一种和解吗?我觉得不是。这就是父亲的方式。他依然觉得,拍电影不是个正经工作,依然会唠叨你,但是当你坚持了快二十年,有了一点名堂,遭遇挫折想要退缩时,他会不遗余力地告诉你:你该坚持下去。潜台词是:你都50了,还可以有其他可能性吗?把它做好。这和当初反对李安拍电影,有逻辑上的一致性。

雷晓宇在文章最后对《比利 · 林恩的中场战事》和李安秘密的分析让人动容,她说,李安在50岁上认了命,回到了电影,并且在新片结尾借比利之口含蓄地对父亲说出了那句可能从来没讲过的“I love you”。


比利 · 林恩的中场战事

写到这个份上,我突然明白,她为什么那么迷恋李安和他的电影了,他们之间那层隐秘的联系到底是什么。

在《海胆》的跋中,雷晓宇说2012年夏天,她已经干了7年记者了,开始对这件事心怀鄙夷,她想辞职,主编不同意,说这是你的天命。

辞职是没辞成,但我心里不服气。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我的天命,我自己去找,我自己认了,才算数。

她到底是离开了,然而,《海胆》是她离开之后的六年里,断断续续采访、写作的结晶。她说《金牌起了毛球》对她很重要,我想是因为这篇开始让她重新审视记者这个行当。几天之后,她陪同采访自己的老板,事后,她说,“那一刻,我确认,我应该回到能够给我快乐的世界里去”。

2012年那个夏天经历的那些,就是她的“《绿巨人》之后的精神崩溃”,而《金牌起了毛球》就是她的《断背山》。我不了解她的人生经历,她也没说,但通过《海胆》似乎又说了很多。她和李安,在肉身之下甚至在人生经历上都有着很深的“相似性”,唯有如此,才能如此痴迷,才能如此深入,才能如此动人。

5

李安说他不是一个好父亲。然而,对自己的儿子,他有这样一段话。

雷晓宇:儿子也做了这一行,会为他担心吗?
李安:我刚拍完《喜宴》的时候,有一次回台湾做宣传,上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就说,你的样子怎么可能是导演?他大概是想,导演不会是这么害羞木讷的样子吧。那我今天不是也做到这样。

李安和儿子李淳

雷晓宇说“李安的狠劲全在电影里”,“多亏美国人不喜欢比利 · 林恩,我们才看到李安偶尔一露的峥嵘”。确实,李安电影里表现得那股狠劲让人胆寒,但真是很少撂狠话,然而在这段采访中,说到儿子李淳的时候,我又看到了李安“偶尔一露的峥嵘”。

这个问题应该有太多人问了,李安应该也回答了太多次,所谓“担心”,包含了诸如“并不出众”“是否凭借父亲的光环”“能否在圈里站稳”等等潜台词,其实言外之意很明确,大家都不看好,不觉得李淳在这一行能干好。李安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了自己,当初很多人也不认为他在导演这一行能干好,“那我今天不是也做到这样”。做到怎么样?李安自己不说,他用“做到这样”四个字让读者让观众自己去想:我李安今天的成绩在导演这一行是不是一流?柔中带刚,绵里藏针,这么儒雅的一个人,一露峥嵘一定要扎出血来。

这就是李安的狠劲。对李淳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激励和鼓舞,多么富足的“精神矿藏”,比神神叨叨说一堆大道理强了上亿光年。

而雷晓宇这个“女儿”,通过她细腻的笔触,写下对李安这个“父王”的感觉,证明了这座“精神矿藏”确实足够富足。

他是一个盛放一切的容器,叫人不至于流淌。我一按播放键,进入他的电影,就像进入一个被温暖包覆的子宫。在那里,我长久挣扎困惑的一切都被接纳了,我感到安全,而且一点儿都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足够强大。

他正在帮我打开一扇门。透过这扇门,我不但要看,我还要看到深深深深的最里面,然后调动我所有的生命能量,把我看到的东西写出来。我身处其中,感到自己活着。

再一次给了我勇气。

我想,这应该足够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雷晓宇就是李安的女儿,她从李安那里得到的,和李淳一样多。

6

李安在26岁的时候,“叛逆”了他的父亲李升,李淳在很小的时候因为畏惧“叛逆”着他的父亲李安。后来李安假电影之手对父亲说“I love you”,而李淳则跟随李安走向了演艺之路。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父亲,每个人都是在成长路上,一边“弑父”,一边传承。

因为我们每个人总会在别人的生命中,映照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425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058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186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48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49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54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0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36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39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05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04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46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99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1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74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80评论 2 267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