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佳子:
你好!
当我看完《彷徨之刃》后,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这样的场景:我来到你的面前,看到惊慌哭泣的你(你一定会感到惊慌失措的,因为这并不是你想要的结局;而你一定也会哭的,因为你并不想让长峰先生死)。
我冷冷的看着你:“和佳子,恭喜啊!这就是你想要的结局吗?(我知道不是,可是我忍不住就是要这样问你。)你终于救了菅野快儿这个畜牲的命了。他可真好,虽然犯下那么多不可饶恕的罪孽,但是还有法律在维护着他,更还有你这么一个善良的人在处心积虑的保护着他,真是太幸福了!最多三年吧,三年后,菅野快儿就可以从少年感化所出来了,也许他都不用进感化所呢!”
“但是要没有你,菅野快儿也许就和伴崎敦也一样被长峰先生杀了吧!菅野快儿真得好好谢谢你呢!”
和佳子,看到这些,你一定会感到我很恶毒吧?认为我不能理解你的心,你所做的一切本意上都是为了长锋先生好。可是和佳子,当我看完《彷徨之刃》后,你知道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人是谁吗?是丁蟹!是那个做什么都是为了别人好的丁蟹!是那个为了别人好,就害得别人家破人亡的丁蟹!
和佳子,你和丁蟹的区别只是你真的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也值得人同情的母亲。可是,长锋先生能理解你的丧子之痛,为什么你到最后却不能理解他想为女复仇的心呢?
你一心想劝长峰先生去自首,你不想让他因为再杀一个人而让自己万劫不复。可是,你有想过吗?当长峰先生坐上十多年牢出来,看到菅野快儿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每天都活得逍遥自在的样子,长峰先生会感到幸福吗?作为一个父亲,想到自己惨死女儿的样子,想到凶手就这样毫无悔过之心的样子,他真的觉得自己的人生也能重新开始吗?
我终于明白了。曾经做过的“恶”,是永远无法消失的,即使加害者改过自新了(现在的我可以肯定的说: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这里是假设),但他们所制造出来的“恶”仍然会残留在被害人心里,永远侵蚀着他们的心灵。
和佳子,你的善良,你的为了长峰先生好,到底是帮了谁呢?
少年法并非为被害人而制定,也不是用来防止犯罪,而是以少年犯罪为前提,为了拯救他们而存在的。从这些法律条文中无法看见被害人的悲伤与不甘,只有无视现状的虚幻道德观而已。
你所依赖的法律真得能给予别害人一个公道吗?
让误入歧途的少年改过自新固然重要,但由谁来医治无辜受害者心中受到的伤害呢?这样的观点是目前的法律所欠缺的。失去子女的父母还要去为罪魁祸首的未来着想,这未免太残酷了,不是吗?
以“善良”之名来行他人之事,以“为你好”来掌控他人的人生,这能感动的也许就只有自己吧?或许也只是借他人的人生来完成自己某种愿望而已吧?
长峰先生一开始也是那么相信法律,相信法律一定会制裁凶手的,可当他得知凶手是少年后,作为一个父亲,真的能平静的接受法律所给出的结论吗?
当长峰先生知道菅野快儿他们不必为他们犯下的罪行受到惩罚时,他的心里就已经对法律失望了。
警察并不是保护市民,要保护的是法律,为防止法律受到破坏,拼命东奔西跑。但法律是绝对是正确的吗?如果绝对正确,为什么又要频频修改?法律并不完善,为保护不完善的法律,警察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践踏他人的心也无所谓吗?
警察保护的不是市民,而是法律。
这样的法律,作为被害人要如何接受呢?
想要战胜寻死的诱惑,就只能让憎恨燃烧起来。
和佳子,你认为长峰先生能在失去女儿之后继续生活,是靠的什么?靠的对法律的信赖吗?是仇恨!是每次看到女儿被残害的录像而激起的仇恨!
你的善良,你的为他好,又有多少理解的成分呢?
好了,最后祝你幸福吧!如果你能做到的话。
一位读者
2021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