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乱翻书之刘震云《手机》

      题记:

      1.语言及其他

      在很早以前,蒙昧时期的先祖是不会说话的,因为他们不会劳动,整天觅食游乐,不劳动不生产,不需要过多的表达方式,所有的感觉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就可以一览无遗,语言是多余的。生活圈子大了,需要表达的东西多了,哑巴先祖一着急,说话了,于是就有了言语。言语积累多了,成为约定俗成的东西,成了体系,就有了语言。

        人说话都是经过大脑的。一个人说话不通过脑子,意思就是随口说说,没认真考虑。为什么说话要经过大脑,是因为人说话的时候都有明确的目的。比如,骂人,表现心情不高兴或者愤怒;表扬,表达的心情愉悦或者欢欣。深奥的,平淡的,例行公事的,斟词琢句的,等等话语,经过人的大脑思考,传达到发声器官,先由肺部传导适当能量的气流冲击声带,在经过口腔的开合闭塞,时不时带上鼻子——声音就这样传递出来了。

      说话是能量转换声波传递,是个体交际信息传递。传递信息和交际是语言的最主要作用。但很多时候,传递的信息经过大脑筛查,它所表达出来的信息,不一定真实。

      所以,说话,是门学问。

      手机是用来远距离传递信息的,用来说话的,还附赠了一个短信功能。

      1

      第一次看见手机是1989年,叫大哥大。

        那年头钱难赚,钱还不值钱,原因是社会大变革。

        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商品价格放开,肉蛋奶、粮油菜、火柴肥皂洗衣粉、电视车子缝纫机,所有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东西都涨价,人们纷纷拿出积蓄,抢购囤积。曾有人一次买进两箱肥皂、几百斤面粉,弄得家里象杂货铺副食店百货商场。

        但是,管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囤积的物质消耗不完,也是烦恼事。

        后来慢慢习惯,涨吧,涨死算啦!

        价格变化激发购买欲望,使得大量储蓄投入市场,大规模消费引起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是恶性循环,老百姓赚的票子还是那么几张,不值钱了。

        涨价疯涨,工资不涨,需开动脑筋抓钱,所以那时流行一个词:下海,意思是到商品经济大潮里搏击,通俗说法是做生意赚钱。

        下海时,见了手机,俗名大哥大。黑色,一块砖长、半块砖宽,半尺长天线,二三斤重量,双向收费,呼出呼入,一分钟八毛。

        用大哥大的多是先富一族。平常拿手里,不时看看有无呼入。

        接打电话时样子嚣张得很:

      拉杆天线,一截一截往长拉,到尽头仍嫌短;人从马路,到田埂,到坡上,就差上树;通话用大嗓门,声嘶力竭地喊,唯恐旁人听不见。

        新贵特立,普通人侧目——显摆个啥,不是官倒便是贩子,投机倒把的事,谁不会来?不屑!

        后来用上手机,才知道不那样不行。大哥大的学名叫蜂窝状移动通信终端,初始基站少,蜂窝不结实,信号差的很,常常神经病一样,转转有了,转转没了。

        基站少,信号差,收费高,用户少,也是恶性循环。现在中国移动凭花色套餐忽悠人,那时没这么“能”,直截了当举刀子斩人。卖机器,半个砖头一万多,还理直气壮,有线电话一部七千,一万多带了无限长的电话线,值不值?

        话说回来,花一万多买个东西,不拿在手里,不大声吆喝,不站在高处朝下看,简直是“锦衣夜行”,显摆是因为有的显,大多数人想显没本钱。

        多数人能享受现代通讯便利时,手机体积小了,网络好了,价格低了,单向收费了。高大上变得普通平常,打电话唯恐别人听不见的情况也随之改变,大家把小东西掖着藏着,说话声低了再低。不显摆了,低调了、神秘了。

        因为手机信号好了,说话内容宽泛了,不足以为人道的事多了。

          2

        刘震云的《手机》,写的是手机普及后的事。

        手机是用来说话。没有手机时,人和人说话,尤其是和不再跟前的人说话,很费劲。

        严石头最初认识通信设备,是帮同村新媳妇吕桂花电话传话。严石头用自行车带着吕桂花从村里到镇上,电话从镇上的邮电所打到矿上,又从矿上的大喇叭里传出去,吕桂花和牛三斤的私房话成了一首歌:

        牛三斤、牛三斤,

        你媳妇叫吕桂花,

        吕桂花让问一问,

        你最近还回来吗?

        这之前,严石头和柱子一块玩,柱子想他娘,天堂里没电话,聪明的张小柱的废矿灯朝天上画:“娘,我想你!”字能在天上留七分钟。

        再往前,严石头爷爷严白孩在口外劁猪,家里从晋南严家庄到口外传口信。麻烦了一个贩驴的、一个戏班子打鼓的、一个挑鸡眼的,两年才传到,还传错了。老严给贩驴的老崔说:“我那不成器的大孩,在口外劁牲口,老弟在口外遇到他,让他赶紧回来,十八了,该成家了。”传到严白孩耳朵里成了:“老家出事了,让你赶紧回去,是大事!”

        这些话,很真实,都是在心里掏出来的,想啥就说啥,没遮没拦的,就象最初的大哥大,满世界的吆喝,大声喊叫,没毛病。传错了,反而成就一段姻缘。

        严石头大了叫严守一,到了北京,成了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有一说一”栏目。他有一部藏着掖着的、低声说话的、“呗”的一声短信提示的手机。

        刘震云说,世界看似很丰富多彩,满是人,实则很枯燥孤寂。不认识的,认识的,不熟的,熟的,见面说七分的,无话不谈的,这样,一圈一圈画下来,剩不下几个。其实,只需要搞定其中七八人,就成了。

        严守一犯了错误,没把这七八个人搞定。该死的手机搅动一潭死水,让严守一,于文娟,伍月,沈雪,费墨,李燕,一帮子人的生活彻底颠覆。

        因为在电视台主持节目,严守一每天都说话,同样格式的话说过几百遍,心里烦。奔四的年龄,有今天没明天,人前人后混,压力大。生在六O,长在七O,活在当下,思想状态虽然混乱,有底线,但他摊上了于文娟。于文娟不孕有洁癖爱吃盐水鸭,先笑后说,慢吞吞的,理性冷静执著程式化,严守一的说“中看不中用”。七年之痒了,审美疲劳了。

        人靠嘴出名,电视节目里招摇,男男女女的事,躲不过、免不了。严守一跟伍月好上了。伍月有一双眯缝眼,象羊眼一样,带着雾呢,睁开了,勾人。严守一觉得伍月开放浪漫大胆无目的,能消渴解毒,没后遗症。

        风起青萍,水波自动,严守一和伍月的事,败露了。

        严守一会删信息、通话记录,着急了会拔掉电话卡,但手机拉家里了;恰好伍月随手摁了一下,手机“叮”的一声脆响,于文娟发现了手机里藏着的秘密。

        严守一着急了,把球扔给费墨,他唯一的朋友费墨接上球投到了自家篮框里,偏偏手机不合时宜地“呗”了一声,相互印证,真相大白,严守一离婚了。

        离婚后,严守一又跟沈雪好上了,沈雪阳光明朗简单无遮拦,不费心思,只须应付后现实主义的实验戏剧。但还是出了问题。

        于文娟为严守一生了一儿子,手机成了唯一联系通道;伍月无目的拍了几张图片,又随手发了个短信。沈雪夹在两个前任之间,很生气。严守一被逼进死胡同。

      老夫子费墨是一个不说话便造成人民损失的、ED的、在家受气在外撒气的老学究;费墨的妻子李燕是个爱上网聊天、会查通话记录、能把矛盾引向深入的精女人。无例外的是,老学究“白马过隙,只争朝夕”,上了墙头折红杏,结果又被手机出卖,细节雷同。

        一部手机,把六七个人的生活搅得乱七八糟,一气之下,严守一埋了奶奶,把手机扔到火里烧了;严守一出洋,专讲传统文化,远离手机。

        生活还在继续,关于手机的故事还在继续。

        刘震云说,人一天要讲2700句话,加上30句梦话,总共有2730句,但真正有用的、有杀伤力的不会超过10句,那剩下的那2720句是啥话?套话,废话,谎话、胡话。

      人,常常言不由衷:

        ——不能讲真话,只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说套话

        ——不想说实话,只能转弯抹角、挖空心思说废话;,

        ——不能说心里话,只能胡编乱造、指东打西说谎话;

        ——不想说话,只能借机装疯、信口开河说胡话。

        手机的出现,把人与人的距离缩短到天涯咫尺,也把人与人的距离延长到咫尺天涯。隐秘如吕桂花想老公的话,可以极迅速地传达天下皆知;公开如今天不回家吃饭的话,可以是个冷笑话。但手机是双刃剑,手机可以隐藏许多,也可以暴露更多。

        一千个谎言可能指鹿为马,但谎言总是谎言,要一个谎言成立,必须有更多谎言支持,多累!

      世上的人实在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世上的人却在疏远——熟悉的陌生,陌生的陌路。世界到底怎么啦?荒漠?洪水?地狱?天堂?都是,都不是。

        刘震云用八年的时间写《天下》,尝试自己跟自己对话,所以,有人说能读懂《天下》也就三两个人。《手机》是刘震云继《天下》系列后的力作,出世到入世的轮回,人人都要经历。

        较之于刘氏前期作品,《手机》更贴近生活,对生活本质的挖掘更深,语言更加精准老到,大量的短句,让人感到,他,是一句一句地说,说的都是有用的话。

      《手机》中刘氏幽默已经修炼到了第四重:

      第一重是他说话你就笑。

      第二重是他说时你没笑,出了门你突然笑了,回到家洗洗睡了,突然又笑了。

      第三重是他说着说着把你说哭了,突然你“噗啼”又笑了。

        第四重是他说时你没笑,事后也没笑,偶尔想起,在心里笑了。

        3

      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手机进入数字化时代。人类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所以手机的故事一直在继续。因手机引起的纷争和风波也一直存在。

        冯小刚导演出品《手机》,引得崔永元老师不快。

        前年《手机二》又呼之欲出。  崔永元老师扬眉剑出鞘,掐死了《二》,还揭出了一个天大的公开秘密,引起娱乐圈的地震

        看来,用手机还是得小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298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701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078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87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01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410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29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12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24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9评论 2 24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03评论 1 25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68评论 2 25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94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4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70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35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312评论 2 26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