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跑随笔一二

能坚持下来的事不多:

一是坚持30年左右初一十五的烧香拜佛吃素(吃素近十年养成的习惯),有空也可以分享吃素的心路历程,看似简单但也是克服自身欲望的一个过程。

二是跑步,近两年刻意培养自己的一个生活习惯,两年前体检查出几个指标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新成代谢减缓,以前怎么吃不胖减肥只要控制饮食,十来天就能效果明显,但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变快,越来越忽略身体机能的下降,既然身体发出警告️,先通过最简单的运动来调整吧。

从小到大,最讨厌的体育运动就是跑步了,记得学生时代跳绳、球类运动都是强项,唯独长跑是要了命的项目,跑个几百米就喘得像狗一样,嗓子口冒烟,最后连走带拖到终点…但现在感觉只有跑步这项运动最适合自己,可以一个人、随时随地进行,选一个适合的跑步路线,遇上刮风下雨可以在室内跑步机上完成。

在准备好基础装备、下载了跑步APP、特别是进行自我心理建设后,第一次跑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果然只能跑百步,全程靠走完成,我想这也是很多新手会遇到的实际情况,但第二天继续,能跑个300米、第三天能跑个500米…坚持一周后居然能跑个1000米不喘气了

第一个月是养成习惯最重要的阶段,除了实在太疲倦不适合跑步外,基本都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坚持下去,不追求配速与公里数,只要每天动起来,少则2公里、平均5公里打卡…坚持与汗水换来的是体能的增强与体型的变化,腹部赘肉明显变得紧实,能不费力穿上以前小号的裤子,着实让自己惊喜连连。

中间也会有倦怠期,比如严冬、酷暑,总会有各种有的没的理由让几个月的跑量变少,但所幸至今坚持了两年半,不仅仅是状态的改变、身体机能的稳定,更重要跑步会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自律换来自由,这话一点不假,能没有负担地享受美食,穿衣自由,穿上十年前的衣服会让自己感觉年轻…等等

看到跑圈很多大神的跑步经历,有相似之处也各有不同,期间我也盲目追求半马,还兴致勃勃各种报名,结果证明每次跑到10公里后我的膝盖会有疼痛,随后调整自己的心态,想想跑步的初心,因人而异,每周跑个3-4次,每次根据状态跑个3-6公里不等,有最舒服的感觉是最棒的。

今天外滩夜跑,也是我最中意的一条路线,沿途建筑风景连绵不断、灯光秀时刻都在展示魔都的号召力,熙熙攘攘的游客又让人感觉特别有烟火气,凉风习习,小跑一会儿心情特别舒畅…

在各类游客群里有一类是具有上海特色的阿姨大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花枝招展的5-6人一群,衣着鲜艳考究,往往佩戴各类款式丝巾,一口地道的上海话、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其中一个大妈群里搭配一个大叔,可别小看这唯一一名男性,拎包、拍照、合影,绝对是起到关键性点睛之人,既能忍受大妈们此起彼伏的大声贝,还要不厌其烦地教女同胞们各种摆拍,同个姿势不停地换人,今晚看了一会,被她们欢乐的气氛感染到,如果以后自己退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各种享受生活也是一件有乐趣的事,生活有盼头、唯有热爱不负人生。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